《麻醉面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面罩.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55603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4.23 CN 203556035 U (21)申请号 201320745908.6 (22)申请日 2013.11.22 A61M 16/06(2006.01) (73)专利权人 宋俊刚 地址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共青团西 路淄博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72)发明人 宋俊刚 (74)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 限公司 37212 代理人 马俊荣 (54) 实用新型名称 麻醉面罩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麻醉面罩, 属于医疗器 械领域, 包括面罩本体, 面罩本体凹面中心为氧 气入口,。
2、 与氧气入口相对的面罩本体周边连接环 形气囊, 面罩本体上设置插孔, 插孔内圈为倒圆锥 形, 一密封套相应套装在插孔内, 密封套外端部设 置翻边, 翻边与插孔端部相配合。 本麻醉面罩大大 提高了面罩本体插孔在使用状态下的密封性, 保 证手术顺利进行。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556035 U CN 203556035 U 1/1 页 2 1. 一种麻醉面罩, 包括面罩本体 (1) , 面罩本体 (1) 凹面中心为氧气。
3、入口 (8) , 与氧气入 口 (8) 相对的面罩本体 (1) 周边连接环形气囊 (4) , 面罩本体 (1) 上设置插孔 (7) , 其特征在 于 : 插孔 (7) 内圈为倒圆锥形, 一密封套 (9) 相应套装在插孔 (7) 内, 密封套 (9) 外端部设置 翻边, 翻边与插孔 (7) 端部相配合。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麻醉面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插孔 (7) 通过系带 (6) 连接一 封盖 (5) , 封盖 (5) 与插孔 (7) 螺纹配合, 插孔 (7) 外圈设置外螺纹, 相应的封盖 (5) 内设置 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麻醉面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密封。
4、套 (9) 翻边上表面设置一 环形凸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面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面罩本体 (1) 两侧设置防滑带 (3) , 防滑带 (3) 由密集布置的微小突起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麻醉面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微小突起为半圆形、 椭圆形或 不规则形状的突起。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麻醉面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环形气囊 (4) 设置有充气阀 (2) , 充气阀 (2) 包括阀体 (2.5) , 阀体 (2.5) 固定在面罩本体 (1) 上, 阀体 (2.5) 包括前腔 室、 后腔室, 后腔室内设置后档板 (2.1) , 一推动杆 (2.4。
5、) 穿过后挡板 (2.1) 进入前腔室, 推 动杆 (2.4) 前段固定一可封闭前腔室的前挡板 (2.3) , 前挡板 (2.3) 与后挡板 (2.1) 通过弹 簧 (2.2) 连接, 弹簧 (2.2) 套装在推动杆 (2.4) 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556035 U 2 1/3 页 3 麻醉面罩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麻醉面罩, 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临床中, 通常要使用麻醉面罩对病人进行麻醉诱导, 麻醉面罩是一种封闭式面罩, 用于向病人输送麻醉气体或氧气。现有的麻醉面罩多是由面罩本体、 环形气囊、 氧气入口、 充气阀组成, 为增加麻醉面罩使。
6、用的灵活性及一些手术过程中的密封性, 一种改进的麻醉 面罩, 在面罩本体上增加一个或多个插孔, 以方便如胃插管、 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等的插入, 如专利号 CN201988013 公开的一种麻醉面罩。但现有麻醉面罩插孔使用状态下的密封性并 不好, 尤其在加压供氧的状况下, 漏气比较严重。 另外, 在加压给氧过程中, 操作者需要用双 手大拇指扣紧面罩本体两侧, 其余手指紧扣病人下颌, 而光滑的面罩本体, 常常造成操作者 手指打滑, 导致面罩扣不紧, 影响手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 : 提供一种麻醉面罩, 能够大大提 高面罩本体插孔在使用状态下的密。
7、封性,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麻醉面罩, 包括面罩本体, 面罩本体凹面中心为氧气入口, 与氧 气入口相对的面罩本体周边连接环形气囊, 面罩本体上设置插孔, 插孔内圈为倒圆锥形, 一 密封套相应套装在插孔内, 密封套外端部设置翻边, 翻边与插孔端部相配合。 0005 设置倒圆锥形的密封套及内圈为到圆锥形的插孔, 使插入空间由外向内逐渐减 小, 当插入导管如胃插管、 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时, 一方面对导管起导向作用, 另一方面当导 管插入一定程度, 导管直径大于密封套口部直径时, 导管接触并挤压密封套, 密封套此时对 导管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 并且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 不影响加。
8、压供氧操作。 0006 所述的插孔通过系带连接一封盖, 封盖与插孔螺纹配合, 插孔外圈设置外螺纹, 相 应的封盖内设置内螺纹, 当插孔暂时不用时, 可以将封盖扣在插孔上, 旋转封盖, 两者通过 螺纹紧固。 0007 所述的密封套翻边上表面设置一环形凸筋, 当旋紧封盖时, 凸筋与封盖内部顶面 压紧, 密封效果好。 0008 所述的面罩本体两侧设置防滑带, 防滑带由密集布置的微小突起组成, 当麻醉诱 导过程中, 操作者进行上述的双手扣面罩法时, 防滑带可防止操作者手部打滑, 避免意外发 生, 降低手术风险。 0009 所述的微小突起为半圆形、 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突起, 优选半圆形突起。 0010。
9、 所述的环形气囊设置有充气阀, 充气阀包括阀体, 阀体固定在面罩本体上, 阀体包 括前腔室、 后腔室, 后腔室内设置后档板, 一推动杆穿过后挡板进入前腔室, 推动杆前段固 定一可封闭前腔室的前挡板, 前挡板与后挡板通过弹簧连接, 弹簧套装在推动杆上。 通过充 气阀可对环形气囊充气, 同时也可以使用细杆状工具顶开推动杆放气, 以调节环形气囊压 说 明 书 CN 203556035 U 3 2/3 页 4 力, 使用方便。 0011 工作原理及过程 : 0012 使用时, 将面罩本体扣在患者面部, 使环形气囊内圈完全罩住患者的口鼻, 通过氧 气入口给氧。向环形气囊内充气时, 将充气阀连接外部气体,。
10、 在一定压力气体作用下, 推动 杆向后移动, 前挡板被推开, 外部气体由前腔室经后腔室进入环形气囊内, 充气完成后, 前 挡板在弹簧作用下自动复位, 将前腔室堵住, 当需要调节压力释放部分气体时, 使用细杆状 工具向后顶推动杆, 前挡板再次打开, 内部气体逸出。 操作者采用双手扣面罩法固定面罩本 体时, 双手拇指放置在防滑带, 由于防滑带半圆形突起大大增强了摩擦力, 操作者手部不易 打滑, 降低手术风险。 通过插孔插入导管, 导管沿密封套插入到一定程度时, 两者相互挤压, 大大增强密封性能。 插孔不用时, 可将封盖拧到插孔上, 封盖与密封套翻边处的凸筋形成静 密封。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
11、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 0014 本麻醉面罩大大提高了面罩本体插孔在使用状态下的密封性, 保证手术顺利进 行 ; 设置防滑带, 可防止操作者手部打滑, 避免意外发生, 降低手术风险 ; 充气阀可灵活调 节环形气囊内压力, 使用灵活。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 0016 图 2 是插孔及密封套结构示意图 ; 0017 图 3 是防滑带结构示意图 ; 0018 图 4 是充气阀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 : 1、 面罩本体 ; 2、 充气阀 ; 2.1、 后挡板 ; 2.2、 弹簧 ; 2.3、 前挡板 ; 2.4、 推动杆 ; 2.5、 阀体 ; 3、。
12、 防滑带 ; 4、 环形气囊 ; 5、 封盖 ; 6、 系带 ; 7、 插孔 ; 8、 氧气入口 ; 9、 密封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 0021 如图 1 所示, 本麻醉面罩包括面罩本体 1, 面罩本体 1 凹面中心为氧气入口 8, 与氧 气入口 8 相对的面罩本体 1 周边连接环形气囊 4, 环形气囊 4 上设置有充气阀 2, 用于向环 形气囊 4 内充气, 同时也具有调节压力的作用。面罩本体 1 上设置插孔 7, 插孔 7 通过系带 6 连接一封盖 5, 封盖 5 与插孔 7 通过螺纹配合, 插孔 7 外圈设置外螺纹, 相应的封盖 5 内设。
13、 置内螺纹。插孔 7 不使用时, 可通过封盖 5 封闭拧紧。面罩本体 1 两侧设置防滑带 3, 当麻 醉诱导过程中, 操作者进行双手扣面罩法操作时, 防滑带可防止操作者手部打滑, 避免意外 发生, 降低手术风险。 0022 如图 2 所示, 插孔 7 内圈为倒圆锥形, 一密封套 9 相应套装在插孔 7 内, 密封套 9 外端部设置翻边, 翻边与插孔 7 端部相配合, 翻边上表面还设置一环形凸筋, 当封盖 5 向下 拧紧时, 该环形凸筋与封盖 5 顶面形成静密封。 0023 如图 3 所示, 防滑带由密集布置的微小突起组成, 微小突起可以为半圆形、 椭圆形 或不规则形状的突起, 优选半圆形突起。。
14、 0024 如图 4 所示, 充气阀 2 包括阀体 2.5, 阀体 2.5 固定在面罩本体 1 上, 阀体 2.5 包括 说 明 书 CN 203556035 U 4 3/3 页 5 前腔室、 后腔室, 前腔室与外部相通, 后腔室与环形气囊 4 相通, 后腔室内固定后档板 2.1, 一推动杆 2.4 穿过后挡板 2.1 进入前腔室, 推动杆 2.4 前段固定一可封闭前腔室的前挡板 2.3, 前挡板 2.3 与后挡板 2.1 通过弹簧 2.2 连接, 弹簧 2.2 套装在推动杆 2.4 上。充气时, 将充气阀 2 连接外部气体, 在一定压力气体作用下, 推动杆 2.4 向后移动, 前挡板 2.3。
15、 被推 开, 外部气体由前腔室经后腔室进入环形气囊 4 内, 充气完成后, 前挡板 2.3 在弹簧 2.2 作 用下自动复位, 将前腔室堵住, 当需要调节压力释放部分气体时, 使用细杆状工具向后顶推 动杆 2.4, 前挡板 2.3 再次打开, 内部气体逸出。 0025 工作过程 : 0026 使用时, 将面罩本体 1 扣在患者面部, 使环形气囊 4 内圈完全罩住患者的口鼻, 通 过氧气入口给氧, 同时向环形气囊 4 内充气。通过插孔 7 插入导管, 导管沿密封套 9 插入到 一定程度时, 两者相互挤压, 大大增强密封性能。插孔 7 不用时, 可将封盖 5 拧到插孔 7 上, 封盖与密封套 9 翻边处的凸筋形成静密封。 说 明 书 CN 203556035 U 5 1/2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556035 U 6 2/2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556035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