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温胞镇痛药袋.pdf

  • 上传人:狗**
  • 文档编号:8501858
  • 上传时间:2020-07-27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263.6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18727.3

    申请日:

    19931021

    公开号:

    CN1085455A

    公开日:

    199404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37/00,A61K35/78

    主分类号:

    A61M37/00,A61K35/78

    申请人:

    徐晓东,俞汝龙

    发明人:

    徐晓东,俞汝龙

    地址:

    100050北京市崇文区天坛西里2号

    优先权:

    CN93118727A

    专利代理机构:

    三高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江崇玉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治疗妇女月经痛的温胞镇痛药袋,由以下几味中药组成:肉桂、白芍、小茴香、白檀香、川芎、川楝子、枸蒺藜、吴茱萸、香附、郁金、杜仲、半夏、佛手、当归、青皮、茺蔚子、延胡索、续断、厚朴花、公丁香、草果、艾绒。其制法为:除艾绒外,将上述21味药共研细末,取纱布或棉布将艾绒铺于布上,又将药末撒于艾绒上层,艾绒一层,药末一层,约2~6层,再以布覆之,层间固定,裁剪成适合于应用的药袋,药袋可直接束于下腹部,或以其他形式,固定于衣物内,束于下腹部,用于月经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来治疗妇科病的温胞镇痛药袋,其特征是药粉成分及药袋制法如下:药粉组分为:肉桂、白芍、小茴香、白檀香、川芎、川楝子、枸蒺藜、吴茱萸、香附、郁金、杜仲、半夏、佛手、当归、青皮、茺蔚子、延胡索、续断、厚朴花、公丁香、草果、艾绒;药袋制法为:除艾绒外,将上述21味药共研细末,混合均匀,取纱布或棉布将艾绒铺于布上,又将药末撒于艾绒上层,艾绒一层,药末一层,再以布覆之,层间固定,裁制成适于佩带的适当尺寸的药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胞镇痛药袋,其特征在于此药袋所用药粉的配方范围如下:肉桂1~5g,白芍2~12g,小茴香3~6g,白檀香1.5~5g,川芎3~9g,川楝子1~6g,枸蒺藜2~7g,吴茱萸1.5~5g,香附3~9g,郁金3~9g,杜仲2~8g,半夏1~6g,佛手1~6g,当归3~9g,茺蔚子3~9g,延胡索3~9g,续断2~12g,厚朴花1~7g,公丁香1~5g,草果2~6g,艾绒适量。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述的温胞镇痛药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药袋制法,纱布,艾绒,药粉各层间用缝纫方法固定。

    说明书

    

    本发明是一种外用的保健治病的药具,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妇女痛经的温胞镇痛药袋。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现代医学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痛经两大类,原发性痛经常见于未生育之青少年,继发性痛经则多继发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等病症。中医学常分为实症和虚证两大类,实症可分为气滞血瘀、温热瘀阻等型,虚症又有气、血虚弱,肝肾亏损等型。据统计,痛经在我国的发病率为33.19%。其中原发性痛经占33.06%。从北京地区中小学生月经病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在校生患月经病需治疗者约为16%,其中痛经即占60.1%。全国每年需要治疗的痛经患者约有数千万之众。一般治疗或服用汤药,中成药,或服西药,打针等,总有效率可达80%,但总有一些重症患者,难以治愈,痛苦万分,而且打针,吃药往往还有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中医理论,选取有效的中药,研制一种外用药袋,佩带或穿在身上,紧贴下腹部,用于治疗痛经、附件炎、盆腔炎、不育等病症。

    痛经是一种自觉症状,系指月经期及月经前后感到腹痛、腰痛,甚者剧痛难忍,偶有发生休克者。中医临床分为虚实两类,主要病理为气血运行不畅。肝气不舒,气机不利,气不运血;或寒湿伤于下焦,客于胞宫,经血为寒湿所凝;致经血滞于胞中而作痛。气利则血行,寒祛湿解则经通,通而痛止。本方药选用调经八脉之当归、川芎、白芍、香附、吴茱萸、杜仲、续断、茺蔚子,有养血脉、通奇经之功; 并以温经之艾绒、肉桂、小茴香、白檀香、公丁香等诸香走窍窜络;加半夏、厚朴、郁金、佛手以宽中,川楝、延胡索、青皮、枸蒺藜疏利气机,还以草果独燥太阴之湿,使气机通调,八脉受益,尤以外裹覆于下腹处,直走胞宫,具有调益八脉,温经止痛,暖宫种子的功效。

    本发明温胞镇痛药袋的配方和制法如下:

    肉桂1~5g,白芍2~12g,小茴香3~6g,白檀香1.5~5g,川芎3~9g,川楝子1~6g,枸蒺藜2~7g,吴茱萸1.5~5g,香附3~9g,郁金3~9g,杜仲2~8g,半夏1~6g,佛手1~6g,当归3~9g,茺蔚子3~9g,延胡索3~9g,续断2~12g,厚朴花1~7g,公丁香1~5g,草果2~6g,艾绒适量。

    其制法如下:

    除艾绒外,将上述21味药共研细末,混合,过40-80目筛,用纱布或棉布铺底,先撒一层艾绒,又将药末撒于艾绒上层,一层艾绒一层药末,共约2-6层,上下两层为艾绒,最外层为布压层,压紧层间,用缝纫或粘贴方法使其固定,不使药物掉落,将以上制品裁剪成适宜大小的药袋即可,此层间制品含生药量为0.25~0.5g/cm2,使用时,可将肚兜,腹带,内裤等衣物加一层夹层,将药袋插入其中,可以调换新药袋。

    本发明温胞镇痛药袋的优点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不需打针吃药,无任何毒副作用,疗效显著,对原发性和继发性痛经都有效,同时对妇科常见病,附件炎、盆腔炎、不育症都有一定疗效,本产品生产和贮存期稳定性好,经一年以上的留样观察,其性状、鉴别、均匀度、水份、粉末细度等项目都无变化。

    实施例1:

    配方:

    肉桂5g        白芍2g        小茴香3g        白檀香4g

    川芎3g        川楝子1g        枸蒺藜2g        吴茱萸3g

    香附4g        郁金3g        杜仲2g        半夏1g

    佛手1g        当归4g        青皮3g        茺蔚子4g

    延胡索5g        续断2g        厚朴花1g        公丁香1g

    草果2g        艾绒20g

    制法如上述,此方主要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瘀阻等所引起的妇女月经期及月经前后的腹痛,腰痛,也可用于附件炎,盆腔炎等常见妇科病;用药量可根据病情轻重,酌情加减,控制药袋层的厚度,可控制药量,每在月经前二周起将药袋紧贴置于下腹部,用至月经期。

    实施例2:

    配方:在以上处方用量范围内,也可采用各药等量,艾绒适量,制法如上述,此方可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痛经,即中医临床分的虚实两类,包括气血虚弱,肝肾亏损,气血运行不畅,肝气不舒,经血滞于胞中而引起的痛经,腰痛等常见妇科病,用法如例1。

    以下为功效试验例: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现代医学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痛经两大类,原发性痛经常见于未生痛之青少年,继发性痛经则多继发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等病症。中医学常分为实证和虚证两大类,实证可分为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瘀阻等型,虚证又有气血虚弱、肝肾亏损等型。在1989年3月-1992年12月期间,应用温胞镇痛药 袋治疗各型痛经198例,总有效率80.81%。其中,对气滞血瘀、寒湿凝滞两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较显著,分别为94.19%、966.10%。

    一、临床资料

    1、门诊患者198人,年龄15-34岁,平均19.45岁。

    2、病程3月-7年,平均1.9年。132人(67.76%)已接受过中、西医治疗。

    3、诊断标准,以病人主诉为主,除外器质性病变。

    4、疗效判别标准:在使用1-3个月经周期之后,判定疗效。连续二个月经周期未发生痛经为临床治愈;自觉疼痛减轻为有效;连续使用三个月经周期,无任何改变,为无效。

    治疗结果见下表:

    关 键  词:
    镇痛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温胞镇痛药袋.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50185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