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腔内阻断球囊导管.pdf

  • 上传人:sha****007
  • 文档编号:8501289
  • 上传时间:2020-07-27
  • 格式:PDF
  • 页数:13
  • 大小:1.19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482885.9

    申请日:

    20140825

    公开号:

    CN204182008U

    公开日:

    201503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25/10

    主分类号:

    A61M25/10

    申请人: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丘信炯,罗建方,张庭超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北区朗山二路赛霸科研楼1-5层

    优先权:

    CN201420482885U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何平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腔内阻断球囊导管。一种腔内阻断球囊导管包括管体、与管体远端连通的球囊、设于管体近端的握持部及套设于管体上的定位件。定位件沿管体径向的尺寸大于用于输送球囊和管体的鞘管的内径,定位件可沿管体移动并通过调节定位件与管体之间的松紧度在管体上定位。上述腔内阻断球囊导管通过设于体外的定位件,能够轻松固定管体,而不需要使用额外采用其他手段或器械来保持固定。则在手术进行过程中移动患者,定位件不会限制手术操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腔内阻断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与所述管体远端连通的球囊;设于所述管体近端的握持部;和套设于所述管体上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沿所述管体径向的尺寸大于用于输送所述球囊和所述管体的鞘管的内径,所述定位件可沿所述管体移动并通过调节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管体之间的松紧度在所述管体上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阻断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摩擦部,与所述管体之间的松紧度可调;及用于与所述鞘管近端端面相抵靠的抵顶部,所述抵顶部与所述摩擦部连接,所述抵顶部沿所述管体径向的长度大于所述鞘管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阻断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设有相对两个通孔的本体,所述管体穿过两个所述通孔;所述本体的远端沿所述管体径向的尺寸大于所述鞘管的内径;及所述本体具有两个凸臂,所述两个凸臂相对地位于所述管体的两侧,所述本体还设有能够开闭的开关部,通过开闭所述开关部可调节两个所述凸臂夹持所述管体的松紧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腔内阻断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开关部包括两个端臂,其中一个所述端臂上设有回弯部,另一所述端臂可弹性变形地与所述回弯部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阻断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框体,所述管体贯穿所述框体,且所述框体能够沿所述管体移动,其远端沿所述管体径向的尺寸大于所述鞘管的内径;及滑动件,包括滑动轮及顶杆,所述滑动轮收容于所述框体内,且与所述框体的两个相对侧壁可滑动连接,所述滑动轮的运动轨迹方向与所述管体的轴向的夹角为锐角,通过滑动所述滑动轮可调节所述滑动轮与所述管体之间的松紧度,所述顶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框体的侧壁用于与所述鞘管靠近所述握持部的一端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腔内阻断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的长度大于所述滑动轮滑动的最大路径长度,所述顶杆远离所述滑动轮的一端位于所述框体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阻断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弹性管,套设于所述管体上;两个手柄,分别设于所述弹性管两端,两个所述手柄可相互分开地卡合连接;及顶块,套设于所述管体上,所述顶块与靠近所述球囊一侧的所述手柄固定连接,所述顶块沿所述管体的径向的长度大于所述鞘管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腔内阻断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管为弹簧。 9.一种腔内阻断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与所述管体远端连通的球囊;设于所述管体近端的握持部;和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具有外螺纹的螺纹管和套设于所述管体上的转动件,所述螺纹管同轴地固定在所述管体外,所述转动件可沿所述管体移动并与所述螺纹管螺纹连接,且所述转动件沿所述管体径向的长度大于用于输送所述球囊与所述管体的鞘管的内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球囊导管,特别是涉及一种腔内阻断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球囊导管已广泛应用于微创介入诊断和治疗手术中,用于扩张腔内阻断血 流、封堵破裂管腔、定位靶向输送药物或其他治疗。

    在微创介入领域,通常距离操作者远的一端称为远端,距离操作者近的一 端称为近端。典型的球囊导管由管体、远端球囊和近端连接件组成。在使用球 囊导管进行介入治疗前,需使用鞘管建立体外到体内的通道。

    对于阻断血流的球囊导管,其作用机理是利用球囊的膨胀压力,紧紧贴住 血管内腔,对内腔产生一个径向的挤压力。在该挤压力作用下,球囊表面和血 管内腔表面产生一个沿导管轴向的静摩擦力。该摩擦力用于克服导管轴向所受 到的血流挤压力。但此时由于血路不通,尤其是近端分叉血管较小,无法释放 血流压力时,球囊近端的血压陡然升高,血流沿导管轴向对球囊的挤压力往往 大于球囊与血管内腔之间的静摩擦力,从而导致球囊导管发生移位。

    传统的球囊导管,当球囊与血管内壁的摩擦力不足以克服血流的挤压力时, 球囊就会产生移位。为避免球囊移位,在手术时,医生将鞘管输送至人体内预 定位置后将其定位,然后往往需要在病患体外采用额外手段或器械加以固定, 比如用手术钳同时夹持住病患衣物和管体,这种操作弊端较多,由于手术钳很 重,拖拽球囊导管,不便于手术操作或病患的转移。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定位球囊,避免影响手术操作的腔内阻 断球囊导管。以下请根据权利要求做适应性修改

    一种腔内阻断球囊导管,包括:

    管体;

    与所述管体远端连通的球囊;

    设于所述管体近端的握持部;和

    套设于所述管体上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沿所述管体径向的尺寸大于用于 输送所述球囊和所述管体的鞘管的内径,所述定位件可沿所述管体移动并通过 调节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管体之间的松紧度在所述管体上定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包括:

    摩擦部,与所述管体之间的松紧度可调;及

    用于与所述鞘管近端端面相抵靠的抵顶部,所述抵顶部与所述摩擦部连接, 所述抵顶部沿所述管体径向的长度大于所述鞘管的内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包括:

    设有相对两个通孔的本体,所述管体穿过两个所述通孔;所述本体的远端 沿所述管体径向的尺寸大于所述鞘管的内径;及所述本体具有两个凸臂,所述 两个凸臂相对地位于所述管体的两侧,所述本体还设有能够开闭的开关部,通 过开闭所述开关部可调节两个所述凸臂夹持所述管体的松紧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开关部包括两个端臂,其中一个所述端 臂上设有回弯部,另一所述端臂可弹性变形地与所述回弯部卡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包括:

    框体,所述管体贯穿所述框体,且所述框体能够沿所述管体移动,其远端 沿所述管体径向的尺寸大于所述鞘管的内径;及

    滑动件,包括滑动轮及顶杆,所述滑动轮收容于所述框体内,且与所述框 体的两个相对侧壁可滑动连接,所述滑动轮的运动轨迹方向与所述管体的轴向 的夹角为锐角,通过滑动所述滑动轮可调节所述滑动轮与所述管体之间的松紧 度,所述顶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框体的侧壁用于与所述鞘管靠近所述握持部的 一端相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杆的长度大于所述滑动轮滑动的最大路径长 度,所述顶杆远离所述滑动轮的一端位于所述框体的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包括:

    弹性管,套设于所述管体上;

    两个手柄,分别设于所述弹性管两端,两个所述手柄可相互分开地卡合连 接;及

    顶块,套设于所述管体上,所述顶块与靠近所述球囊一侧的所述手柄固定 连接,所述顶块沿所述管体的径向的长度大于所述鞘管的内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管为弹簧。

    一种腔内阻断球囊导管,包括:

    管体;

    与所述管体远端连通的球囊;

    设于所述管体近端的握持部;和

    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具有外螺纹的螺纹管和套设于所述管体上的转动 件,所述螺纹管同轴地固定在所述管体外,所述转动件可沿所述管体移动并与 所述螺纹管螺纹连接,且所述转动件沿所述管体径向的长度大于用于输送所述 球囊与所述管体的鞘管的内径。

    上述腔内阻断球囊导管与传统的球囊导管相比,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上述腔内阻断球囊导管在体外设置的定位件,能够产生与血流挤压 力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力,从而有效解决球囊表面与血管内壁摩擦力不足而导致 球囊移位的问题。上述腔内阻断球囊导管通过设于鞘管靠近握持部的一端的定 位件,能够轻松固定管体,而不需要额外采用其他手段或器械来保持固定。因 此在手术进行过程中移动患者,定位件不会限制手术操作。

    并且,上述腔内阻断球囊导管的定位件相对管体的位置可以调节,不论球 囊导管进入体内多长,定位件均可以调节到所需位置,发挥固定作用,不受具 体病例情形的限制。

    再次,位于体外的定位件并不依赖于血管的解剖结构,所以在不同的血管 解剖结构中均可使用,通用性较强。上述腔内阻断球囊导管进入体内的部分结 构简单,避免了复杂的结构对病人的伤害。因此,上述腔内阻断球囊导管的结 构简单,通用性较强,易于实现,阻断效果好,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腔内阻断球囊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管体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定位件在抵紧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定位件的剖视图;

    图7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定位件在抵紧状态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 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 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 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 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通过存在居中的元件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 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通过存在 居中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连接。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 “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 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 的组合。

    请参阅图1,腔内阻断球囊导管10包括管体100、球囊200、定位件300、 握持部400及三通阀500。请参阅图3,在手术时,医生先通过鞘管20在病人 体内建立通道,然后将上述腔内阻断球囊导管10输送至鞘管20内,由鞘管20 带上述腔内阻断球囊导管10进入血管内。鞘管20靠近握持部400的一端为鞘 管20的近端。其中,图1中箭头方向表示血流的方向,其他图中的箭头均表示 为血流方向,在下文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管体100包括近端120和远端110。管体100设有球囊200的 一端为远端110。管体100的远端110上设有侧孔101。请一并参阅图1-2,管 体100设有内部充水腔102及内部导丝腔103。侧孔101与管体100的内部充水 腔102连通。

    球囊200用于阻断血流。球囊200设于管体的远端110,球囊200与管体100 可收容于鞘管20内。管体100通过侧孔101与球囊200连通。水流通过内部充 水腔102,再由侧孔101,对球囊200进行充水。

    定位件300设于管体100上。定位件300与管体100套接,即定位件300 套在管体100上,并可沿管体100的长度方向在管体100的外壁滑动。定位件 300可滑动至抵接于鞘管20的近端,并在该位置定位,即相对管体100固定不 动。

    握持部400用于手持,设于管体100的近端120。握持部400包括充水接头 401及导丝腔冲洗接头402。管体100的内部充水腔102与握持部400的充水接 头401相通。管体100的内部导丝腔103与握持部400的导丝腔冲洗接头402 相通。

    三通阀500与握持部400连通。三通阀500的一个接口与握持部400相连, 另一个接口连接外部充压器械,用于控制管体100与球囊200的充水。

    具体地,定位件300与管体100可滑动套接。定位件300包括摩擦部及抵 顶部。

    摩擦部与管体100之间的松紧度可调。摩擦部可以通过夹持、卡合等方式 与管体100之间实现松紧度可调。

    在实际使用时,即手术时,定位件300需沿管体100滑动至抵顶部与鞘管 20的近端相抵接的位置,然后在该位置定位。抵顶部与摩擦部连接。抵顶部沿 管体100径向的长度大于鞘管20的直径。摩擦部用于卡紧管体100,由此使定 位件300固定在管体100的任意指定位置。

    请参阅图3及图4,在一实施方式中,定位件300包括本体301、凸臂303 及开关部305。

    本体301为环状。本体301上开设有两个通孔302,管体100依次穿过两个 通孔302,本体301与管体100可滑动连接。

    本体301靠近鞘管20的一端用于与鞘管20的近端相抵接。可以理解的是, 前述抵顶部在本实施例中为本体301靠近鞘管20的近端的侧壁。

    两个凸臂303相对设于本体301的内侧壁上,两个凸臂303可夹持管体100。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凸臂303构成前述摩擦部。两个凸臂303 可以正对设置,也可以相交错设置,只需要两个凸臂303能够上、下夹持管体 100即可。

    参见图3-4,本体301设有开口304。可开闭的开关部305设于开口304处, 开关部305可发生弹性形变,即在受外力时发生变形并在外力撤销后恢复至初 始形状。通过开闭开关部305可调节两个凸臂303夹持管体100的松紧度。具 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本体301的开口304处形成有两个端臂,该两个端臂构成 开关部305。其中一个端臂上设有回弯部306,另一端臂可发生弹性形变与回弯 部306卡合。

    可以理解,开关部305还可以为插销、卡扣或绳结等其他可开合的开关结 构。

    开关部305的开放或封闭,带动两个凸臂303随之分离或咬合。当上、下 两个凸臂303咬合时,位于二者之间的管体100被压紧,形成沿管体100轴向 的摩擦力。

    当上、下两个凸臂303处于分离状态时,滑动定位件300至一定距离后, 本体301靠近鞘管20的近端的侧壁与鞘管20的近端端面近端抵接。此时封闭 开关部305,上、下凸臂303咬合压紧管体100,则管体100、凸臂303、本体 301三者固定。当血流挤压球囊200时,本体301抵紧鞘管20近端端面近端, 从而达到上述球囊200腔内阻断球囊导管10与鞘管20之间相对固定,达到固 定上述球囊200腔内阻断球囊导管10在血管中位置的目的。

    当球囊200处于松弛状态时,不受到血流冲刷或其他外力作用时,开关部 305打开,则两个凸臂303分离,与管体100处于分离或松弛状态,定位件300 可以沿管体100的外表面滑动。当受到血流冲刷或其他外力作用后,开关部305 闭合,则两个凸臂303夹持管体100,则转化为牢固结合状态。

    同时,抵顶部受到血流冲刷作用或其他外力作用,相对摩擦部进行滑动, 当其与鞘管20近端端面接触时会受到血流冲力,抵顶部抵紧鞘管20的近端端 面,在摩擦部与管体100保持相对固定时,将抵紧力作用于球囊200,反向抗衡 血流对球囊200的挤压力。

    请参阅图5及图6,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定位件310包括框体311及滑动件 313。

    框体311套设于管体100上,框体311与管体100可滑动连接。框体311 的两个相对的内侧壁的表面上开设有凹型或凸型的滑动槽312。

    滑动件313包括滑动轮314及顶杆315。滑动轮314设于顶杆315的一端。

    可以理解,滑动轮314与顶杆315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热熔等方式连接。 滑动轮314与顶杆315也可以为一体结构。

    滑动轮314收容于框体311内,顶杆315部分收容于框体311内。滑动轮 314与框体311的两个相对侧壁可滑动连接。与框体311上的滑动槽相对应地, 滑动轮314的两侧上设有凸型或凹型的配合结构316,使滑动轮314能够沿滑动 槽滑动。

    滑动轮314的运动轨迹与管体100的轴向的夹角为锐角。则滑动槽312与 管体100的轴向的夹角为锐角。具体地,框体311靠近管体100的远端的周长 大于靠近管体100的近端的周长,则滑动槽312与管体100的轴向的夹角为锐 角。

    当滑动轮314靠近或远离管体100,则滑动轮314可压紧或松开管体100。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滑动轮314为摩擦部。顶杆315的另一端穿过框体 311的侧壁用于与鞘管20的近端相抵接。顶杆315用于与鞘管20相抵接,则顶 杆315为抵顶部。顶杆315的长度大于滑动轮314的最大路径长度,顶杆315 远离滑动轮314的一端位于框体311的外侧。则保证顶杆315的自由端能够露 在框体311的外侧,则保证顶杆315与鞘管20能够发生抵接。

    当滑动轮314滑动到靠近管体100的近端的框体311的底部时,滑动轮314 与管体100完全不接触,则定位件300沿管体100可滑动。当滑动轮314沿着 滑动槽向管体100的远端滑动一定距离后,此时滑动轮314挤压管体100,管体 100与滑动轮314之间的摩擦力使其不能继续滑动,同时顶杆315与鞘管20的 近端端面接触并顶紧。因此,顶杆315使滑动轮314与管体100的位置相对固 定,从而达到固定上述球囊200腔内阻断球囊导管10与鞘管20的目的,则上 述球囊200腔内阻断球囊导管10在血管中位置相对固定。

    请参阅图7,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定位件320包括弹性管321、两个手柄323 及顶块325。

    弹性管321套设于管体100上。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管321为弹簧, 弹簧的内壁为粗糙面(图未示),粗糙面与管体100的外表面相接触。粗糙面可 以提高管体100与弹簧之间的摩擦力。粗糙面可以为波纹状或锯齿状。

    可以理解,弹性管321还可以为橡胶管。

    两个手柄323分别设于弹性管321两端。两个手柄323与弹性管321可以 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连接或一体成型。两个手柄323可卡合连接。两个手柄 323连接,弹性管321可产生沿管体100的径向的弹性形变分量。

    顶块325套设于管体100上,顶块325与靠近管体100的远端的手柄323 固定连接。顶块325与手柄323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连接或一体成型。顶块 325沿管体100的径向的长度大于鞘管20的半径,顶块325用于与鞘管20的近 端相抵接。保证顶块325能够与鞘管20保持限位关系。

    当两个手柄323相互交错,达到卡合连接时,弹性管321发生弹性形变, 弹性管321呈拱形,则弹性管321可产生沿管体100的径向的弹性形变分量。 因此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弹性管321可夹紧管体100。当两个手柄323受到外 力作用不再交错结合时,弹性管321与管体100处于相对松弛状态。滑动定位 件300至一定位置时,顶块325与鞘管20的近端端面接触。此时将两个手柄323 处于交错结合状态,弹性管321弯曲,夹紧管体100。血流挤压球囊200时,挤 压力经管体100传递至弹性件,从而带动顶块325抵紧鞘管20的近端端面。顶 块325与鞘管20近端端面的抵紧力,反作用于上述球囊200腔内阻断球囊导管 10,从而保持上述腔内阻断球囊导管100与鞘管20之间的相对固定。

    请参阅图8及图9,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定位件330包括螺纹管331及转动 件333。

    螺纹管331可为高分子材料或金属材料。螺纹管331的内径比管体100的 外径大0.02~0.10mm。螺纹管331套设于管体100的外侧。螺纹管331与管体 100固定连接,螺纹管331与管体100的近端采用热熔或粘接的方式固定。螺纹 管331设有外螺纹,螺纹管331的外径小于等于鞘管20的内径,螺纹管331可 收容于鞘管20内。具体地,螺纹管331的长度为50~200mm。

    转动件333套设于螺纹管331上,转动件333设有内螺纹,转动件333与 螺纹管331螺纹连接,转动件333沿螺纹管331的轴向可滑动,转动件333靠 近管体100的远端的一端用于与鞘管20的近端相抵接,转动件333沿管体100 的径向长度大于鞘管20的半径。

    转动件333的形状为圆锥台,圆锥台的轴线与管体100的轴线重合,圆锥 台的最小的外径小于等于鞘管20的孔径,圆锥台的最大的外径大于等于鞘管20 的孔径。则当圆锥台与鞘管20相抵接的时候,圆锥台可以部分收容于鞘管20 内,则圆锥台可以较为稳定地与鞘管20相抵接。

    可以理解,转动件333还可以为锥体、梯状体、圆柱体或其它任意几何形 状。

    螺纹管331与管体100固定连接,则当有血流冲击作用的时候,球囊200 带动管体100及螺纹管运动,当运动到一定位置的时候,转动件333旋转,调 节转动件333位于螺纹管331上的位置,使转动件333与鞘管20相抵接,则转 动件333、管体100及鞘管20达到定位的效果。同时转动件333与鞘管20之间 的压力,可以平衡血流对球囊200的冲击力,以使上述腔内阻断球囊导管10与 鞘管20之间保持的相对固定。

    并且,上述腔内阻断球囊导管位于体外的定位件并不依赖于血管的解剖结 构,所以在不同的血管解剖结构中均有效,通用性较强。

    上述腔内阻断球囊导管10与传统的球囊导管相比,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上述腔内阻断球囊导管10在设置体外定位件300,能够产生与血流 挤压力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力,从而有效解决球囊200表面与血管内壁摩擦力不 足而导致球囊200移位的问题。上述腔内阻断球囊导管10通过的是体外的定位 件300,能够轻松固定管体100,而不需要额外采用其他手段或器械来保持固定。 因此在手术进行过程中滑动患者时,定位件300不会限制手术操作。

    并且,上述腔内阻断球囊导管10的定位件300相对管体100的位置可以调 节,不论球囊200导管进入体内多长,定位件300均可以调节到所需位置,发 挥固定作用,不受具体病例情形的限制。

    再次,上述腔内阻断球囊导管10进入体内的部分结构简单,避免了复杂的 结构对病人的伤害。位于体外的定位件300并不依赖于血管的解剖结构,所以 在不同的血管解剖结构中均可使用,通用性较强。因此,上述腔内阻断球囊导 管10的结构简单,通用性较强,易于实现,阻断效果好,成本较低。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 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 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 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关 键  词:
    阻断 导管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腔内阻断球囊导管.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50128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