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气控呼吸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动气控呼吸机.pdf(1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380150 B (45)授权公告日 2014.07.30 CN 102380150 B (21)申请号 201110295592.0 (22)申请日 2011.09.28 A61M 16/00(2006.01) A61M 16/20(2006.01) (73)专利权人 于邦仲 地址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头海岸 时代东座 521 (72)发明人 石露 李翠萍 于邦仲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 44271 代理人 满群 CN 101618246 A,2010.01.06, 全文 . CN 2239820 Y,1996.11。
2、.13, 全文 . WO 99/16491 A1,1999.04.08, 全文 . US 3844280 A,1974.10.29, 全文 . (54) 发明名称 气动气控呼吸机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动气控呼吸机。所述气动 气控呼吸机是以气体为动力源, 高压气体通过气 动阀门形成周期性工作供给患者合适的潮气量和 呼吸频率。气动气控呼吸机只需接通气源, 通过 气动气控呼吸机本身的减压阀以及控制阀即可供 给患者合适的呼吸频率和潮气量, 气动气控呼吸 机的控制阀可进行呼吸频率和潮气量调节。当常 开阀控制气腔体的压力上升到设定值时关闭常开 阀, 常闭阀控制气腔体的控制气体随着常开阀关 闭的。
3、同时又从气阻排出, 常闭阀恢复关闭状态, 随 之停止常闭阀后端的供气, 此刻至下一次常闭阀 通气时间段为患者呼气时间, 完成患者吸气到呼 气的过程, 气动气控呼吸机如此循环工作。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王雪莉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380150 B CN 102380150 B 1/2 页 2 1. 一种气动气控呼吸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输入设定压力的气源气体经进气接口连 通的管路, 该管路分别连接气压大于。
4、设定值而不报警的低压报警阀、 第一减压阀, 第一减压 阀的后端经三通管分别接入常闭阀和第二减压阀、 第二减压阀经管路连通常开阀, 该常开 阀经管路接入常闭阀, 常开阀与常闭阀之间的管路中连接用于排气的第一气阻, 当常闭阀 控制气腔体气压上升到设定值时打开常闭阀时, 第一减压阀后端分到常闭阀前端的气体经 常闭阀阀体气道在后端经三通管分两路, 一路气体经管路供给潮气量针阀、 压力表后通过 气动气控呼吸机外部的文丘里管与空气混合供给患者 ; 另一路气体经依次连接的单向阀、 第三减压阀分别经管路供给控制气腔体的常开阀和呼吸频率针阀 ; 当常开阀控制气腔体的 压力上升到设定值时关闭常开阀, 常闭阀控制气。
5、腔体的控制气体随着常开阀关闭的同时又 从第一气阻排出, 常闭阀恢复关闭状态, 随之停止常闭阀后端的供气, 此刻至下一次常闭阀 通气时间段为患者呼气时间, 完成患者吸气到呼气的过程, 气动气控呼吸机如此循环工作。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气动气控呼吸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常开阀由阀体、 阀体两端分 别连接的上盖和底盖、 上盖与阀体的内腔成型的气室、 气室位于上盖与阀体的结合部呈环 形向外凸设的环形槽、 环形槽内嵌装的膜片组件、 上盖气室的中心部位凸设的柱状体、 套装 在柱状体上的第一弹簧、 底盖与阀体沿轴心线开设贯穿底盖后与外界贯通的气体流路、 阀 体上径向开设与气体流路垂直连通的气体通。
6、道、 位于阀体部位的气体流路内套装的阀芯组 件、 上盖一侧面开设的小孔组成 ; 所述膜片组件由膜片、 螺丝、 螺母构成, 其中, 螺丝穿过膜 片与螺母紧固 ; 所述阀芯组件由上端伸入气室抵接在膜片组件上的杆、 杆中端成型的径向 凸环状突圈, 该突圈上方套装的隔离气室与气体流路的 O 型密封圈、 与该杆一体成型的锥 形体、 锥形体下端圆柱上套装抵接在底盖圆形沉台上的第二弹簧、 底盖与阀体的接合面所 设与锥形体表面相贴合的星型密封圈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气动气控呼吸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螺丝的圆心部位凹设一凹 球面, 杆顶端对应所述螺丝凹球面的头端为一半球体。 4. 根据权利要求。
7、 1 所述气动气控呼吸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常闭阀由阀体、 阀体两端分 别连接的上盖和底盖、 上盖与阀体的内腔成型的气室、 气室位于上盖与阀体的结合部呈环 形向外凸设的环形槽、 环形槽内嵌装的膜片组件、 上盖气室的中心部位凸设的柱状体、 套装 在柱状体上的第一弹簧、 底盖与阀体沿轴心线开设贯穿底盖后与外界贯通的气体流路、 阀 体上径向开设与气体流路垂直连通的气体通道、 位于阀体部位的气体流路内套装的阀芯组 件、 上盖一侧面开设的小孔组成 ; 所述膜片组件由膜片、 螺丝、 螺母构成, 其中, 螺丝穿过膜 片与螺母紧固 ; 所述阀芯组件由上端伸入气室抵接在膜片组件上的杆、 杆中端成型的径向 凸。
8、环状突圈, 该突圈上方套装的隔离气室与气体流路的 O 型密封圈、 与该杆一体成型的倒 锥形体、 倒锥形体下端圆柱上套装抵接在底盖圆形沉台上的第二弹簧、 底盖与阀体的接合 面所设与倒锥形体表面相贴合的星型密封圈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气动气控呼吸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螺丝圆心部凹设一凹球面, 杆顶端对应所述螺丝凹球面的头端为一半球体。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气动气控呼吸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低压报警阀由阀体、 阀体两 端分别连接的上盖和底盖、 上盖与阀体的内腔成型的气室、 气室位于上盖与阀体的结合部 呈环形向外凸设的环形槽、 环形槽内嵌装的膜片组件、 上盖气室的中心部位。
9、凸设的柱状体、 套装在柱状体上的第一弹簧、 底盖与阀体沿轴心线开设贯穿底盖后与外界贯通的气体流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80150 B 2 2/2 页 3 路、 阀体上径向开设与气体流路垂直连通的气体通道、 位于阀体部位的气体流路内套装的 阀芯组件、 气体通道出气管路上设有低压报警机构、 上盖一侧面开设的小孔组成 ; 所述膜片 组件由膜片、 螺丝、 螺母构成, 其中, 螺丝穿过膜片与螺母紧固。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气动气控呼吸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低压报警机构由与阀体的 气体通道出气管路依次相连接的第一O型密封圈、 第二气阻、 第二O型密封圈、 盖板、 与盖板 过盈配合的。
10、鸭嘴活瓣以及罩设在鸭嘴活瓣上的盖子组成。 8.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气动气控呼吸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阀芯组件由上端伸入气室 抵接在膜片组件上的杆、 杆中端成型的径向凸环状突圈, 该突圈上方套装的隔离气室与气 体流路的 O 型密封圈、 与该杆一体成型的锥形体、 锥形体下端圆柱上套装抵接在底盖圆形 沉台上的第二弹簧、 底盖与阀体的接合面所设与锥形体表面相贴合的星型密封圈组成。 9.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气动气控呼吸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阀芯组件由上端伸入气室 抵接在膜片组件上的杆、 杆中端成型的径向凸环状突圈, 该突圈上方套装的隔离气室与气 体流路的 O 型密封圈、 与该杆一体成型的。
11、倒锥形体、 倒锥形体下端圆柱上套装抵接在底盖 圆形沉台上的第二弹簧、 底盖与阀体的接合面所设与倒锥形体表面相贴合的星型密封圈组 成。 10.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气动气控呼吸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螺丝圆心部凹设一凹球 面, 阀芯顶端对应于所述螺丝凹球面的头端为一半球体。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80150 B 3 1/5 页 4 气动气控呼吸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气动气控呼吸机。 背景技术 0002 CN94111392.2 公告了一种单气原掌式急救呼吸机 , 它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 重量轻、 只需一个气源就能正常工作、 便于携带、 。
12、操作方便、 适合现场急救的单气源掌式急 救呼吸机。 该技术方案是: 所述单气源掌式急救呼吸机是专为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呼吸抢救 而设计的, 主要包括气源输人口、 气流输出口、 输出流量气阻、 安全阀、 气控装置和气控放大 器等, 具有体积小、 重量轻、 只需一个气源就能正常工作和便于携带、 操作方便、 价格低廉等 优点。其不足之处是 : 不能精确地调节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潮气量。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 重量轻、 操作方便、 适合现场急救只需接通气 源, 通过气动气控呼吸机本身的减压阀以及控制阀即可供给患者适当的呼吸频率和潮气 量, 控制阀可进行呼吸频率和潮气量调节的气动气。
13、控呼吸机。 0004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气动气控呼吸机, 其特殊之处在于, 包括 : 输入设定 压力的气源气体经进气接口连通的管路, 该管路分别连接气压大于设定值而不报警的低压 报警阀、 第一减压阀, 第一减压阀的后端经三通管分别接入常闭阀、 和依次连接的第二减压 阀、 常开阀, 该常开阀经管路接入常闭阀, 常开阀与常闭阀之间的管路中连接用于排气的第 一气阻, 当常闭阀控制气腔体气压上升到设定值时打开常闭阀时, 第一减压阀后端分到常 闭阀前端的气体经常闭阀阀体气道在后端经三通管分两路, 一路气体经管路供给潮气量针 阀、 压力表后通过气动气控呼吸机外部的文丘里与空气混合供给患者 ; 另一。
14、路气体经依次 连接的单向阀、 第三减压阀分别经管路供给控制气腔体的常开阀和呼吸频率针阀 ; 当常开 阀控制气腔体的压力上升到设定值时关闭常开阀, 常闭阀控制气腔体的控制气体随着常开 阀关闭的同时又从第一气阻排出, 常闭阀恢复关闭状态, 随之停止常闭阀后端的供气, 此刻 至下一次常闭阀通气时间段为患者呼气时间, 完成患者吸气到呼气的过程, 气动气控呼吸 机如此循环工作。 0005 作为优选 : 所述常开阀由阀体、 阀体两端分别连接的上盖和底盖、 上盖与阀体的内 腔成型的气室、 气室位于上盖与阀体的结合部呈环形向外凸设的环形槽、 环形槽内嵌装的 膜片组件、 上盖气室的中心部位凸设的柱状体、 套装在。
15、柱状体上的第一弹簧、 位于阀体的气 体流路内套装的阀芯组件、 阀体上径向开设与气体流路垂直连通的气体通道、 底盖与阀体 的中心部位开设分别与气体通道、 外界贯通的气体流路、 上盖一侧面开设的小孔组成 ; 所述 膜片组件由膜片、 螺丝、 螺母构成, 其中, 螺丝穿过膜片与螺母紧固 ; 所述阀芯组件由上端伸 入气室抵接在膜片组件上的杆、 杆中端成型的径向凸环状突圈, 该突圈上方套装的隔离气 室与气体流路的 O 型密封圈、 与该杆一体成型的锥形体、 锥形体下端圆柱上套装抵接在底 盖圆形沉台上的第二弹簧、 底盖与阀体的接合面所设与锥形体表面相贴合的星型密封圈组 说 明 书 CN 102380150 B。
16、 4 2/5 页 5 成。 0006 作为优选 : 所述膜片螺丝的圆心部位凹设一凹球面, 杆顶端对应膜片螺丝凹球面 的头端为一半球体。 0007 作为优选 : 所述常闭阀由阀体、 阀体两端分别连接的上盖和底盖、 上盖与阀体的内 腔成型的气室、 气室位于上盖与阀体的结合部呈环形向外凸设的环形槽、 环形槽内嵌装的 膜片组件、 上盖气室的中心部位凸设的柱状体、 套装在柱状体上的第一弹簧、 位于阀体的气 体流路内套装的阀芯组件、 阀体上径向开设与气体流路垂直连通的气体通道、 底盖与阀体 的中心部位开设分别与气体通道、 外界贯通的气体流路、 上盖一侧面开设的小孔组成 ; 所述 膜片组件由膜片、 螺丝、 。
17、螺母构成, 其中, 螺丝穿过膜片与螺母紧固 ; 所述阀芯组件由上端伸 入气室抵接在膜片组件上的杆、 杆中端成型的径向凸环状突圈, 该突圈上方套装的隔离气 室与气体流路的 O 型密封圈、 与该杆一体成型的倒锥形体、 倒锥形体下端圆柱上套装抵接 在底盖圆形沉台上的第二弹簧、 底盖与阀体的接合面所设与倒锥形体表面相贴合的星型密 封圈组成。 0008 作为优选 : 所述膜片螺丝圆心部凹设一凹球面, 杆顶端对应膜片螺丝凹球面的头 端为一半球体。 0009 作为优选 : 所述低压报警阀由阀体、 阀体两端分别连接的上盖和底盖、 上盖与阀体 的内腔成型的气室、 气室位于上盖与阀体的结合部呈环形向外凸设的环形槽。
18、、 环形槽内嵌 装的膜片组件、 上盖气室的中心部位凸设的柱状体、 套装在柱状体上的第一弹簧、 位于阀体 的气体流路内套装的阀芯组件、 阀体上径向开设与气体流路垂直连通的气体通道、 底盖与 阀体的中心部位开设分别与气体通道、 外界贯通的气体流路、 气体通道出气管路上设有低 压报警机构、 上盖一侧面开设的小孔组成 ; 所述膜片组件由膜片、 螺丝、 螺母构成, 其中, 螺 丝穿过膜片与螺母紧固。 0010 作为优选 : 所述低压报警机构由与阀体的气体通道出气管路依次相连的第一 O 型 密封圈、 第二气阻、 第二 O 型密封圈、 盖板、 与盖板过盈配合的鸭嘴活瓣以及罩设在鸭嘴活 瓣上的盖子组成。 00。
19、11 作为优选 : 所述阀芯组件由上端伸入气室抵接在膜片组件上的杆、 杆中端成型的 径向凸环状突圈, 该突圈上方套装的隔离气室与气体流路的 O 型密封圈、 与该杆一体成型 的锥形体、 锥形体下端圆柱上套装抵接在底盖圆形沉台上的第二弹簧、 底盖与阀体的接合 面所设与锥形体表面相贴合的星型密封圈组成。 0012 作为优选 : 所述阀芯组件由上端伸入气室抵接在膜片组件上的杆、 杆中端成型的 径向凸环状突圈, 该突圈上方套装的隔离气室与气体流路的 O 型密封圈、 与该杆一体成型 的倒锥形体、 倒锥形体下端圆柱上套装抵接在底盖圆形沉台上的第二弹簧、 底盖与阀体的 接合面所设与倒锥形体表面相贴合的星型密封。
20、圈组成。 0013 作为优选 : 所述膜片螺丝圆心部凹设一凹球面, 阀芯顶端对应于膜片螺丝凹球面 的头端为一半球体。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优点是 : 0015 1、 气动气控呼吸机的控制阀可进行呼吸频率和潮气量调节。 0016 2、 气动气控呼吸机的常开 ( 闭 ) 阀阀体上部膜片组件、 上盖的第一弹簧、 阀芯组 件、 阀芯下的第二弹簧, 使得本气动气控呼吸机不需要膜片组件带动阀芯组件动作, 只需第 说 明 书 CN 102380150 B 5 3/5 页 6 二弹簧配合膜片组件来完成阀芯动作, 该常开 ( 闭 ) 阀具有结构小、 阀芯直径小、 活动阻力 小、 阀芯动作快的优点。
21、。 0017 3、 气动气控呼吸机的低压报警阀阀芯的直径小、 活动阻力小、 阀芯动作快、 报警精 确、 误差小。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是本发明气动气控呼吸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19 图 2 为本发明常开阀的分解图。 0020 图 3 为本发明常开阀的剖面图。 0021 图 4 为本发明常闭阀的分解图。 0022 图 5 为本发明常闭阀的剖面图。 0023 图 6 为本发明低压报警阀的分解图。 0024 图 7 为本发明低压报警阀的剖面图。 0025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 0026 管路 11 文丘里管 12 低压报警阀 2 第一减压阀 31 第二减压阀 32 0027 第三减压阀 。
22、33 单向阀 34 常闭阀 4 阀体 41 环形槽 411 上盖 42 柱状体 421 小 孔 422 底盖 43 圆形沉台 431 膜片组件 44 膜片 441 螺丝 442 凹球面 4421 螺母 443 第 一弹簧 451 第二弹簧 452 阀芯组件 46 杆 461 突圈 4611 半球体 4612 倒锥形体 462 O 型密封圈 463 星型密封圈 464 气室 47 气体流路 48 气体通道 49 半球体 4612 常 开阀 5 阀体 51 环形槽 511 上盖 52 柱状体 521 小孔 522 底盖 53 沉台 531 膜片组 件 54 膜片 541 螺丝 542 凹球面 54。
23、21 螺母 543 第一弹簧 551 第二弹簧 552 阀芯组件 56 杆 561 突圈 5611 半球体 5612 锥形体 562 O 型密封圈 563 星型密封圈 564 气室 57 气 体流路 58 气体通道 59 第一气阻 61 压力表 62 潮气量针阀 7 呼吸频率针阀 8 低压报 警机构 9 第一 O 型密封圈 91 第二气阻 93 第二 O 型密封圈 92 盖板 94 鸭嘴活瓣 95 盖 子 96 。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 0029 图 1 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0030 请参阅图 1 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气动气控呼吸机, 包。
24、括 : 输入气压大于 2.8bar 压力的气源气体经进气接口连通的管路 11, 该管路 11 分别连接气压大于 2.8bar 而 不报警的低压报警阀2、 第一减压阀31, 第一减压阀31的后端经三通管(图中未示)分别接 入常闭阀 4、 和依次连接的第二减压阀 32、 常开阀 5, 该常开阀 5 经管路 11 接入控制气腔体 的常闭阀 4, 常开阀 5 与常闭阀 4 之间的管路 11 中连接用于排气的第一气阻 61, 当常闭阀 4 控制气腔体气压上升到 0.2MPa 左右时打开常闭阀 4 时, 第一减压阀 31 后端分到常闭阀 4 前端的气体经常闭阀 4 阀体气道在后端经三通管 ( 图中未示 )。
25、 分两路, 一路气体经管路 11 供给潮气量针阀 7、 压力表 62 后通过气动气控呼吸机外部的文丘里管 12 将氧气混合成 50% 氧浓度供给患者 ; 另一路气体经依次连接的单向阀 34、 第三减压阀 33 分别经管路 11 供给 控制气腔体的常开阀 5 和呼吸频率针阀 8 ; 当常开阀 5 控制气腔体的压力上升到 0.2MPa 左 说 明 书 CN 102380150 B 6 4/5 页 7 右时关闭常开阀5, 常闭阀4控制气腔体的控制气体随着常开阀5关闭的同时又从第一气阻 61 排出, 常闭阀 4 恢复关闭状态, 随之停止常闭阀 4 后端的供气, 此刻至下一次常闭阀 4 通 气时间段为患。
26、者呼气时间, 完成患者吸气到呼气的过程, 气动气控呼吸机如此循环工作。 0031 请参阅图 2、 图 3 所示, 所述气动气控呼吸机常开阀 5 由阀体 51、 阀体 51 两端分别 连接的上盖 52 和底盖 53、 上盖 52 与阀体 51 的内腔成型的气室 57、 气室 57 位于上盖 52 与 阀体 51 的结合部呈环形向外凸设的环形槽 511、 环形槽 511 内嵌装的膜片组件 54、 上盖 52 气室的中心部位凸设的柱状体 521、 套装在柱状体 521 上的第一弹簧 551、 位于阀体 51 的气 体流路 58 内套装的阀芯组件 56、 阀体 51 上径向开设与气体流路 58 垂直连。
27、通的气体通道 59、 底盖 53 与阀体 51 的中心部位开设分别与气体通道跑 59、 外界贯通的气体流路 58、 上盖 52 一侧面开设的小孔 522 组成 ; 所述膜片组件 54 由膜片 541、 螺丝 542、 螺母 543 构成, 其 中, 螺丝 542 穿过膜片 541 与螺母 543 紧固 ; 所述阀芯组件 56 由上端伸入气室 57 抵接在膜 片组件 54 上的杆 561、 杆 561 中端成型的径向凸环状突圈 5611, 该突圈 5611 上方套装的隔 离气室 57 与气体流路 58 的 O 型密封圈 563、 与该杆 561 一体成型的锥形体 562、 锥形体 562 下端圆。
28、柱上套装抵接在底盖圆形沉台531上的第二弹簧552、 底盖53与阀体51的接合面所 设与锥形体 562 表面相贴合的星型密封圈 564 组成。所述膜片螺丝 542 的圆心部位凹设一 凹球面 5421, 杆 561 顶端对应膜片螺丝凹球面 5421 的头端为一半球体 5612。 0032 请参阅图 4、 图 5 所示, 所述气动气控呼吸机常闭阀 4 由阀体 41、 阀体 41 两端分别 连接的上盖 42 和底盖 43、 上盖 42 与阀体 41 的内腔成型的气室 47、 气室 47 位于上盖 42 与 阀体 41 的结合部呈环形向外凸设的环形槽 411、 环形槽 411 内嵌装的膜片组件 44、。
29、 上盖气 室的中心部位凸设的柱状体 421、 套装在柱状体 421 上的第一弹簧 451、 位于阀体 41 的气体 流路 48 内套装的阀芯组件 46、 阀体 41 上径向开设与气体流路 48 垂直连通的气体通道 49、 底盖 43 与阀体 41 的中心部位开设分别与气体通道 49、 外界贯通的气体流路 48、 上盖 42 一 侧面开设的小孔 422 组成 ; 所述膜片组件 44 由膜片 441、 螺丝 442、 螺母 443 构成, 其中, 螺 丝 442 穿过膜片 441 与螺母 443 紧固 ; 所述阀芯组件 46 由上端伸入气室 47 抵接在膜片组 件 44 上的杆 461、 杆 46。
30、1 中端成型的径向凸环状突圈 4611, 该突圈 4611 上方套装的隔离气 室 47 与气体流路 48 的 O 型密封圈 463、 与该杆 461 一体成型的倒锥形体 462、 倒锥形体 462 下端圆柱上套装抵接在底盖圆形沉台431上的第二弹簧452、 底盖与43阀体41的接合面所 设与倒锥形体 462 表面相贴合的星型密封圈464 组成。所述膜片螺丝 442 圆心部凹设一凹 球面 4421, 杆 461 顶端对应膜片螺丝凹球面 4421 的头端为一半球体 4612。 0033 请参阅图 6、 图 7 所示, 所述气动气控呼吸机的所述低压报警阀由阀体 51、 阀体 51 两端分别连接的上盖。
31、 52 和底盖 53、 上盖 52 与阀体 51 的内腔成型的气室 57、 气室 57 位于 上盖 52 与阀体 51 的结合部呈环形向外凸设的环形槽 511、 环形槽 511 内嵌装的膜片组件 54、 上盖 52 气室的中心部位凸设的柱状体 521、 套装在柱状体 521 上的第一弹簧 551、 位于 阀体 51 的气体流路 58 内套装的阀芯组件 56、 阀体 51 上径向开设与气体流路 58 垂直连通 的气体通道 59、 底盖 53 与阀体 51 的中心部位开设分别与气体通道 59、 外界贯通的气体流 路 58、 气体通道 59 出气管路上设有低压报警机构 9、 上盖 52 一侧面开设的。
32、小孔 522 组成 ; 所述膜片组件 54 由膜片 541、 螺丝 542、 螺母 543 构成, 其中, 螺丝 542 穿过膜片 541 与螺母 543 紧固。 0034 所述低压报警机构 9 由与阀体 51 的气体通道 59 出气管路依次相连的第一 O 型密 说 明 书 CN 102380150 B 7 5/5 页 8 封圈 91、 第二气阻 93、 第二 O 型密封圈 92、 盖板 94、 与盖板 94 过盈配合的鸭嘴活瓣 95 以及 罩设在鸭嘴活瓣 95 上的盖子 96 组成。 0035 所述阀芯组件可根据需要选用以下两种结构中的一种 : 0036 请参阅图2、 图3所示, 所述阀芯组。
33、件56由上端伸入气室57抵接在膜片组件54上 的杆 561、 杆 561 中端成型的径向凸环状突圈 5611, 该突圈 5611 上方套装的隔离气室 57 与 气体流路 58 的 O 型密封圈 563、 与该杆 561 一体成型的锥形体 562、 锥形体 562 下端圆柱上 套装抵接在底盖圆形沉台531上的第二弹簧552、 底盖53与阀体51的接合面所设与锥形体 562 表面相贴合的星型密封圈 564 组成。 0037 请参阅图4、 图5所示, 所述阀芯组件46由上端伸入气室47抵接在膜片组件44上 的杆 461、 杆 461 中端成型的径向凸环状突圈 4611, 该突圈 4611 上方套装的。
34、隔离气室 47 与 气体流路 48 的 O 型密封圈 463、 与该杆 461 一体成型的倒锥形体 462、 倒锥形体 462 下端圆 柱上套装抵接在底盖圆形沉台431上的第二弹簧452、 底盖与43阀体41的接合面所设与倒 锥形体 462 表面相贴合的星型密封圈 464 组成。 0038 工作原理 : 当氧气进入时气压大于 2.8bar 低压报警阀 2 不报警, 同时有一路氧气 经过第一减压阀31, 再分两路 : 一路到常闭阀4, 一路过第二减压阀32再过常开阀5到常闭 阀4控制气腔体, 第一气阻61此时在排气, 当常闭阀4控制气腔体气压上升到0.2MPa时, 可 以打开常闭阀 4 时, 第。
35、一减压阀 31 后端分到常闭阀 4 前端的气体可以通过常闭阀 4 阀体气 道在后端分两路, 一路氧气供给潮气量针阀 7, 再过压力表 8, 最后通过气动气控呼吸机外 部的文丘里管道 12 将氧气混合成 50% 氧浓度供给患者 ; 另一路气过单向阀 34 再过第三减 压阀 33 分两路分别供给常开阀 5 控制气腔体和呼吸频率针阀 8, 常开阀 5 控制气腔体的压 力上升到 0.2MPa 时关闭常开阀 5, 此时常闭阀 4 控制气腔体的控制气随着常开阀 5 的关闭 同时又从第一气阻 61 排出, 常闭阀 4 此时恢复关闭状态随之停止了常闭阀 4 后端的供气, 此刻至下一次常闭阀 4 通气时间段为患。
36、者呼气时间。以上为患者吸气到呼气的过程, 气动 气控呼吸机如此循环工作。 003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 修饰, 皆应属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说 明 书 CN 102380150 B 8 1/6 页 9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0150 B 9 2/6 页 10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0150 B 10 3/6 页 11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0150 B 11 4/6 页 12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0150 B 12 5/6 页 13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0150 B 13 6/6 页 14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0150 B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