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肠造瘘管接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回肠造瘘管接头.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5061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12.31 CN 204050614 U (21)申请号 201420397863.2 (22)申请日 2014.07.18 A61M 25/00(2006.01) A61F 5/445(2006.01) (73)专利权人 李艳 地址 710038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常家湾 719 号 (72)发明人 李艳 王茉莉 杨峰 张慧 张巧俊 乔鸿飞 李雅丽 马奔 雷倩 任亚楠 訾程程 李坤颖 勾娜 刘晓艳 马帅 杨萍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回肠造瘘管接头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提供一 种。
2、回肠造瘘管接头, 其包括设置于造瘘管管道一 端的开口接头, 开口接头通过软质连接条连接封 闭塞, 还包括 : 连接导管与无菌肝素帽, 所述连接 导管的一端与开口接头固定, 另一端与无菌肝素 帽的一端相固定, 所述无菌肝素帽的另一端设置 有密闭输液口 ; 营养液针头通过所述密封输液口 之后扎入所述无菌肝素帽内进行输液, 当营养液 针头拔出后, 所述密闭输液口密闭。 本实用新型可 以避免开口外露, 提高接头处的清洁及密闭程度 保证营养液安全的进入体内。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
3、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50614 U CN 204050614 U 1/1 页 2 1. 一种回肠造瘘管接头, 包括设置于造瘘管管道 (1) 一端的开口接头 (2), 开口接头 (2) 通过软质连接条 (3) 连接封闭塞 (4),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 连接导管 (5) 与无菌肝素帽 (6), 所述连接导管 (5) 的一端与所述开口接头 (2) 固定, 另一端与所述无菌肝素帽 (6) 的一端相固定, 所述无菌肝素帽 (6) 的另一端设置有密闭输 液口 (7) ; 营养液针头通过所述密闭输液口 (7) 扎入所述无菌肝素帽 (6) 内进行输液, 当所 述营。
4、养液针头拔出后, 所述密闭输液口 (7) 密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肠造瘘管接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导管(5)的一端具有 三角楔形结构 (8), 具有所述三角楔形结构 (8) 的一端插入所述开口接头 (2) 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肠造瘘管接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菌肝素帽(6)包括针头 导管 (9) 以及位于所述针头导管 (9) 一端的用于包裹连接导管 (5) 的接头外壁 (10) ; 所述针头导管 (9) 与所述接头外壁 (10) 的截面为同心圆, 所述针头导管 (9) 的外径小 于等于所述连接导管 (5) 的内径, 所述接头外壁 (10) 的内径大于等于所述连接。
5、导管 (5) 的 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肠造瘘管接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头导管(9)的另一端管 内设置所述密闭输液口 (7)。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回肠造瘘管接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闭输液口(7)采 用软质橡胶或塑料材料制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050614 U 2 1/3 页 3 一种回肠造瘘管接头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回肠造瘘管接头。 背景技术 0002 临时性回肠造瘘是外科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 其目的是将回肠上游肠道所产生的 内容物引出体外, 以保护其远端肠道的吻合口或损伤修复处。而在病情好转不再。
6、需要造瘘 措施后, 患者必须接受一次将造瘘肠管还纳腹腔的手术, 且一些还瘘手术还需切除部分肠 管, 所以患者必须在经历治疗性手术后再多经历一次手术创伤, 并再一次承担麻醉风险和 吻合口瘘、 切口感染等外科风险。 0003 为了避免因肠造瘘而增加的手术次数、 创伤和风险, 回肠造瘘管应运而生, 现有的 一种临时性回肠造瘘管的结构可以如图 1 所示, 其主体包括一条合成材料造瘘管管道 1, 造 瘘管管道1一端的管壁上开有数个小孔, 造瘘管管道1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或以上的接口。 该接口处通常设置有造瘘管接头, 该造瘘管接头的细部结构通常可以如图 2 所示, 包括设 置于造瘘管管道1末端的用于注入药品。
7、或向外引流的开口接头2, 开口接头2通过软质连接 条3连接封闭塞4, 当药品注入或引流完成后, 需要将封闭塞4塞入开口接头2处, 实现临时 性回肠造瘘。 在造瘘结束后, 管道可直接拔除, 肠壁置管口将自行愈合, 从而避免还瘘手术。 但其不足之处在于, 实际使用中开口接头 2 往往需要多次开合以实现在不同时段注入不同 的营养液, 这样一来将大大降低接头处的清洁程度, 增加了患者创口处感染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回肠造瘘管接头, 可以避免开口外露, 提高接头处 的清洁程度。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0006 一种回肠造。
8、瘘管接头, 包括设置于造瘘管管道一端的开口接头, 开口接头通过软 质连接条连接封闭塞,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 连接导管与无菌肝素帽, 所述连接导管的一端 与所述开口接头固定, 另一端与所述无菌肝素帽的一端相固定, 所述无菌肝素帽的另一端 设置有密闭输液口 ; 营养液针头通过所述密封输液口扎入所述无菌肝素帽内进行输液, 当 所述营养液针头拔出后, 所述密闭输液口密闭。 0007 进一步地, 其中, 所述连接导管的一端具有三角楔形结构, 具有所述三角楔形结构 的一端插入所述开口接头固定。 0008 更进一步地, 其中, 所述无菌肝素帽包括针头导管以及位于所述针头导管一端的 用于包裹连接导管的接。
9、头外壁 ; 所述针头导管与所述接头外壁的截面为同心圆, 所述针头 导管的外径小于等于所述连接导管的内径, 所述接头外壁的内径大于等于所述连接导管的 外径。 0009 再进一步地, 其中, 所述针头导管的另一端管内设置所述密闭输液口。 0010 此外, 所述密闭输液口采用软质橡胶或塑料材料制成。 说 明 书 CN 204050614 U 3 2/3 页 4 001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肠造瘘管接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 在开口接头一端还设置有 连接导管与无菌肝素帽, 其中, 所述连接导管的一端与开口接头相互固定, 其另一端与无菌 肝素帽的一端相固定, 该无菌肝素帽的另一端则设置有密闭输液口 ; 当。
10、需要进行药品注入 等操作时, 营养液针头可以通过扎入密闭输液口完成输液功能, 当输液针头拔出后, 该密闭 输液口随即密闭, 这样一来, 可以有效避免输液开口的外露, 保证了输液开口的清洁卫生, 显著提高了接头处的清洁程度, 降低了患者创口处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 图 1 为现有技术中一种临时性回。
11、肠造瘘管的结构示意图 ; 0014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回肠造瘘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 0015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回肠造瘘管接头中连接导管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 0016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回肠造瘘管接头中输液接头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0017 附图标记 : 0018 1- 造瘘管管道, 2- 开口接头, 3- 连接条, 4- 封闭塞 ; 0019 5- 连接导管, 6- 无菌肝素帽, 7- 密闭输液口, 8- 三角楔形结构, 9- 针头导管, 10- 接头外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
12、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回肠造瘘管接头, 如图 2 所示, 包括设置于造瘘管管道 1 一端的开口接头 2, 开口接头 2 通过软质连接条 3 连接封闭塞 4, 其中还包括 : 0022 连接导管 5 与无菌肝素帽 6, 所述连接导管 5 的一端与开口接头 2 固定, 其另一端 与无菌肝素帽 6 的一端相固定, 所述无菌肝素帽 6 的另一端设置有密闭输液口 7 ;。
13、 营养液针 头扎入所述密闭输液口7进入到所述无菌肝素帽6中进行输液, 当营养液针头拔出后, 所述 密闭输液口 7 密闭。 0023 采用这样一种结构的回肠造瘘管接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 在开口接头一端还设置 有连接导管与无菌肝素帽, 其中, 所述连接导管的一端与开口接头相互固定, 其另一端与无 菌肝素帽的一端相固定, 该无菌肝素帽的另一端则设置有密闭输液口 ; 当需要进行药品注 入等操作时, 营养液针头可以通过扎入密闭输液口完成输液功能, 当营养液针头拔出后, 该 密闭输液口随即密闭, 这样一来, 可以有效避免输液开口的外露, 保证了输液开口的清洁卫 生, 显著提高了接头处的清洁程度, 降低了。
14、患者创口处感染的风险。 0024 进一步的, 如图 3 所示, 所述连接导管 5 的一端还具有三角楔形结构 8, 其中, 具有 说 明 书 CN 204050614 U 4 3/3 页 5 该三角楔形结构 8 的一端插入所述开口接头 2 固定。 0025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 为了便于各种尺寸的注射器输液, 开口接头 2 的口径通常 较大, 而对于常用的针头式注射器, 该开口又显得过于巨大, 现有技术中为了通过注射针头 注入药品, 封闭塞 4 通常长时间出于打开状态, 从而无法达到卫生的要求。采用上述这样一 种具有三角楔形结构 8 的连接导管 5 设计, 通常情况下可以将连接有无菌肝素帽 6 。
15、的连接 导管5简单地插入开口接头2实现较为稳固的固定, 而当需要使用更大口径的输入口时, 只 需将连接导管拔下, 当无需注入时, 则可以使用封闭塞 4 进行封闭。这样一来, 极大地提高 了采用营养液针头输入药品时的开口封闭问题。 0026 进一步的, 如图 4 所示, 所述无菌肝素帽 6 可以包括针头导管 9 以及位于所述针头 导管 9 一端的用于包裹连接导管 5 的接头外壁 10。 0027 其中, 所述针头导管 9 与所述接头外壁 10 的截面为同心圆, 所述针头导管 9 的外 径小于等于所述连接导管 5 的内径, 所述接头外壁 10 的内径大于等于所述连接导管 5 的外 径。 0028 。
16、具体的, 针头导管 9 的内径可以相对较小, 且针头导管 9 的内壁通常需要足够光 滑, 这样在输液针头扎入后可以保证针头不受阻碍的进入导管内部, 确保了针头的完好。 0029 进一步的, 如图4所示, 所述针头导管9的另一端管内可以设置所述密闭输液口7。 0030 具体的, 所述密闭输液口 7 可以采用软质橡胶或塑料材料制成。 0031 软质橡胶或塑料材料具有很好的回复性, 针头可以很轻松的扎入软质橡胶或塑料 材料, 在进行良好消毒的情况下可以保证针头及针头内的药品不被污染。而当针头被拔出 后, 软质橡胶或塑料材料随即恢复原状, 实现密闭。 当然, 以上材料也仅仅是举例说明, 在实 际应用的。
17、过程中, 同样可以采用诸如酒精棉球等在内的具有一定气密性以及形变性的材料 制作密闭输液口, 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做限制。 0032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变化 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 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 明 书 CN 204050614 U 5 1/3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50614 U 6 2/3 页 7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50614 U 7 3/3 页 8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50614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