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抹入取嚏治疗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中医抹入取嚏治疗装置.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5065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12.31 CN 204050650 U (21)申请号 201420512966.9 (22)申请日 2014.09.09 A61M 3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谷建华 地址 256212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魏桥镇清 河一路 411 号邹平县中心医院 (72)发明人 谷建华 刘双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中医抹入取嚏治疗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抹入取嚏治疗装 置, 属于中医治疗装置。该装置包括空心圆柱体、 直杆、 拨杆、 手柄、 圆柱形托盘、 电机和弹簧 ; 所述 圆。
2、柱形托盘的底部通过弹簧与空心圆柱体底部连 接, 圆柱形托盘的顶部装有电机 ; 所述直杆一端 穿过空心圆柱体顶部与电机输出轴连接, 直杆另 一端设有抹药棒 ; 所述圆柱形托盘的表面设有镀 铁层 ; 所述空心圆柱体内侧上端设有电磁铁 ; 所 述手柄侧部设有按钮开关 ; 所述电磁铁通过按钮 开关的常闭触点与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转 动的抹药棒将中药均匀涂布在患者鼻腔内, 当患 者需要打喷嚏时可自行控制抹药棒快速离开鼻 腔, 避免患者在打喷嚏时因身体前倾导致鼻腔被 抹药棒捅破, 提高了抹入取嚏治疗的安全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
3、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50650 U CN 204050650 U 1/1 页 2 1. 一种中医抹入取嚏治疗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包括空心圆柱体 (1) 、 直杆 (4) 、 拨杆 (7) 以及手柄 (10) ; 所述空心圆柱体 (1) 内设有圆柱形托盘 (2) 、 电机 (3) 和弹簧 (5) ; 所述圆柱 形托盘 (2) 的底部通过弹簧 (5) 与空心圆柱体 (1) 底部连接, 圆柱形托盘 (2) 的顶部装有电 机 (3) ; 所述直杆 (4) 一端穿过空心圆柱体 (1) 顶部与电机 (3) 输。
4、出轴连接, 直杆 (4) 另一端 设有抹药棒 (9) ; 所述圆柱形托盘 (2) 侧壁竖直设有长条形开口 (6) ; 所述拨杆 (7) 一端通过 长条形开口 (6) 伸入空心圆柱体 (1) 内, 并与圆柱形托盘 (2) 连接 ; 所述圆柱形托盘 (2) 的 表面设有镀铁层 ; 所述空心圆柱体 (1) 内侧上端设有电磁铁 (8) ; 所述手柄 (10) 侧部设有按 钮开关 (11) ; 所述电磁铁 (8) 通过按钮开关 (11) 的常闭触点与电源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中医抹入取嚏治疗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圆柱形托盘 (2) 的中心轴线与空心圆柱体 (1) 的中心轴线重合。
5、, 圆柱形托盘 (2) 的外径与空心圆柱体 (1) 的内径相等, 圆柱形托盘 (2) 的外壁与空心圆柱体 (1) 的内壁之间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抹入取嚏治疗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抹药棒 (9) 为 硅胶棒体。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050650 U 2 1/2 页 3 一种中医抹入取嚏治疗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抹入取嚏治疗装置, 属于中医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抹入取嚏是指将药物抹入患者鼻腔加以刺激, 使其连续不断地打喷嚏, 从而达到 去除寒气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过程中, 医务人员需要将药棒涂上中药后塞入 病人。
6、鼻腔, 通过转动药棒使中药与鼻腔各部均匀接触, 然后在患者开始打喷嚏前迅速拔出 药棒, 如果医务人员拔出药棒的速度不够及时, 患者在打喷嚏时会因身体迅速前倾导致鼻 腔被药棒捅破, 这无疑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提出一种中医抹入取嚏治疗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以上问题, 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0005 一种中医抹入取嚏治疗装置, 包括空心圆柱体、 直杆、 拨杆以及手柄 ; 所述空心圆 柱体内设有圆柱形托盘、 电机和弹簧 ; 所述圆柱形托盘的底部通过弹簧与空心圆柱体底部 连接, 圆柱形托盘的顶部装有电机 ; 所述直杆一端穿过空。
7、心圆柱体顶部与电机输出轴连接, 直杆另一端设有抹药棒 ; 所述圆柱形托盘侧壁竖直设有长条形开口 ; 所述拨杆一端通过长 条形开口伸入空心圆柱体内, 并与圆柱形托盘连接 ; 所述圆柱形托盘的表面设有镀铁层 ; 所述空心圆柱体内侧上端设有电磁铁 ; 所述手柄侧部设有按钮开关 ; 所述电磁铁通过按钮 开关的常闭触点与电源连接。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圆柱形托盘的中心轴线与空心圆柱体的中心轴线重合, 圆柱形托 盘的外径与空心圆柱体的内径相等, 圆柱形托盘的外壁与空心圆柱体的内壁之间滑动配 合。 0007 优选地, 所述抹药棒为硅胶棒体。 0008 技术效果 : 0009 1、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的。
8、抹药棒将中药均匀涂布在患者鼻腔内, 当患者需要打喷 嚏时可自行控制抹药棒快速离开鼻腔, 避免患者在打喷嚏时因身体前倾导致鼻腔被抹药棒 捅破, 提高了抹入取嚏治疗的安全性。 0010 2、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 操作简单, 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1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 2 是弹簧将圆柱形托盘拉向空心圆柱体底部时的状态图。 0013 图1、 图2中标号名称 : 1、 空心圆柱体 ; 2、 圆柱形托盘 ; 3、 电机 ; 4、 直杆 ; 5、 弹簧 ; 6、 长条形开口 ; 7、 拨杆 ; 8、 电磁铁 ; 9、 抹药棒 ; 10、 手柄 ; 11、 按。
9、钮开关。 说 明 书 CN 204050650 U 3 2/2 页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地介绍 : 0015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 1 所示, 包括空心圆柱体 1、 直杆 4、 拨杆 7 以及手柄 10 ; 所 述空心圆柱体 1 内设有圆柱形托盘 2、 电机 3 和弹簧 5 ; 所述圆柱形托盘 2 的底部通过弹簧 5 与空心圆柱体 1 底部连接, 圆柱形托盘 2 的顶部装有电机 3 ; 所述直杆 4 一端穿过空心圆 柱体 1 顶部与电机 3 输出轴连接, 直杆 4 另一端设有抹药棒 9 ; 所述圆柱形托盘 2 侧壁竖直 设有长条形开口 6 。
10、; 所述拨杆 7 一端通过长条形开口 6 伸入空心圆柱体 1 内, 并与圆柱形托 盘 2 连接 ; 所述圆柱形托盘 2 的表面设有镀铁层 ; 所述空心圆柱体 1 内侧上端设有电磁铁 8 ; 所述手柄 10 侧部设有按钮开关 11 ; 所述电磁铁 8 通过按钮开关 11 的常闭触点与电源连 接。 0016 所述圆柱形托盘 2 的中心轴线与空心圆柱体 1 的中心轴线重合, 圆柱形托盘 2 的 外径与空心圆柱体 1 的内径相等, 圆柱形托盘 2 的外壁与空心圆柱体 1 的内壁之间滑动配 合。 0017 所述抹药棒 9 为硅胶棒体, 用于将药物抹入患者鼻腔。 0018 所述拨杆7为普通杆体, 通过上下。
11、拨动拨杆7, 可以改变圆柱形托盘2的上下位置。 0019 所述电磁铁8采用南京凯宁自控器件厂型号为PCT340的吸盘式电磁铁, 由于圆柱 形托盘 2 的表面设有镀铁层, 当吸盘电磁铁通电时可将圆柱形托盘 2 牢牢吸住。 0020 所述按钮开关 11 采用自复位式按钮开关。当按下按钮开关时, 按钮开关的常闭触 点断开 ; 当松开按钮开关时, 按钮开关的常闭触点闭合。 0021 治疗前, 医务人员先通过拨杆 7 将圆柱形托盘 2 向上抬起, 由于此时按钮开关 11 未被按下, 按钮开关 11 的常闭触点闭合, 电磁铁 8 通电并保持吸力, 当圆柱形托盘 2 被抬高 至电磁铁 8 时, 电磁铁 8 。
12、会将圆柱形托盘 2 牢牢吸住, 此时, 弹簧 5 处于拉伸状态 (如图 1 所 示) , 之后, 医务人员再将中药涂在抹药棒 9 上, 同时将电机 3 电源接通, 电机 3 上电后通过 输出轴带动直杆 4 和抹药棒 9 转动, 治疗时, 医务人员让患者手握手柄 10, 然后用鼻腔罩住 抹药棒 9, 抹药棒 9 转动时将中药均匀涂布在患者鼻腔内, 当患者需要打喷嚏时, 只需按下 按钮开关11, 按钮开关11的常闭触点会瞬间断开, 并将电磁铁8与电源切断, 电磁铁8断电 后停止对圆柱形托盘 2 吸引, 圆柱形托盘 2 会被弹簧 5 迅速拉向空心圆柱体 1 底部, 电机 3 和直杆 4 也迅速向空心圆柱体 1 底部方向运动, 并带动抹药棒 9 迅速离开患者鼻腔 (如图 2 所示) , 从而避免患者在打喷嚏时因身体前倾导致鼻腔被抹药棒 9 捅破。 说 明 书 CN 204050650 U 4 1/2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50650 U 5 2/2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50650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