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主要用于医学领域女性乳房乳腺癌术后、乳房脓腔引流,本技术的 原理也可以延伸至尤其是被施以负压吸引的引流,如胃肠减压引流、胸 腔引流、腹腔引流以及甲状腺手术后引流等等。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传统女性乳房乳腺癌术后、乳房脓腔引流常用普通 的橡胶管引流,容易发生渗漏,需要固定,使用不方便,需在管上进行 剪孔等加工处理。在对引流管施以负压吸引时,管腔变扁,因而很容易 发生引流渗漏,给病人和临床医师带来极大的不便,还有可能造成感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引流管固定麻烦和容易发生渗漏的不足,本提供一种 在外形上明显有别于传统引流管的带球囊防漏免固定的引流管,其可由 所述导管和所述囊体一体构成,所述导管和囊体相通,在置入体内段设 置成每隔一段距离就可有一个膨隆的有孔囊体;而引流管的中央位点置 成一个无孔壁球囊体,该囊体使用中具有封闭手术引流口的作用。
所述引流管采用硅塑或橡胶材料制成,为防漏免固定串珠式结构, 全长40cm,包含以下连贯的3部分,根据功能分成:位于中间点位的无 孔壁球囊体,球囊一体相连的一侧是管壁上无孔的导管,另外一侧为带 孔串珠状导管,呈串珠球囊状。位于中间位点的无孔壁球囊体,直径为 1.8cm。球囊一体相连的一侧管壁无孔的导管,其内径为1.3cm,可以引 出体外做引流用,并可通过连接管与体外中心负压吸引起或负压吸引球 连接。球囊一体相连的一侧带孔串珠状导管可设计如下:包括囊壁带孔 球囊体以及连接球囊上的无孔导管。连接球囊的无孔导管,管内径为1.3 cm。所述囊壁带孔球囊体设计如下:可以每隔5cm设置1个该种串珠状 有孔球囊体,所述有孔球囊体直径为1.5cm,在球囊体上、下、左、右四 个方向的管壁上都设置有直径为0.5cm的引流孔。以上所述导管和所述 囊体的壁的厚度全为1mm,还可在所述引流管的管体上标注有刻度线。通 过以上设计该引流管不仅具有无须固定的功能,还具备良好的防漏效果。
因本发明通过模具可把引流管中央位点设置成一个无孔壁球囊,所 以通过球囊既可达到固定引流管和防漏的目的,又可不影响整体的引流 效果。另外,为便于引流,该引流管的引流端(置入体腔内的引流管段) 可以设计成具有多个球囊体,且在球囊上设置有引流孔,从而增加引流 面积。该引流管的使用方法是把引流端和引流管中央位点的无孔球囊放 入到人体手术的体腔,并通过置与体外端的引流管与体外中心负压吸引 器或负压吸引球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传统引流管制备成具有若干个球囊串珠状 的引流管,不仅解决了其容易发生渗漏和需要针线固定的难题,而且还 通过球囊体上增加的引流孔,从而增大了引流的面积,特别是在对引流 管施以负压吸引时,这种预防渗漏和防止堵塞的效果就更为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引流管; 2:导管;
3:囊体(膨隆管壁); 4:无孔壁球囊体;
5:有孔壁球囊体; 6:引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引流管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采用硅塑或橡胶材料 制成。该引流管1由导管2和囊体3一体构成,从导管2的中心点开始 向一侧每隔5cm的距离就有一段导管由内向外膨胀形成囊体3,把位于导 管2中央处的管做成一个无孔壁球囊体4,距两端口各20cm,其直径为 1.8cm,无孔壁球囊体4的一侧为无孔导管,且把位于该无孔壁球囊体4 另一侧的上述囊体3都做成有孔壁球囊体5,其直径为1.5cm。在有孔壁 球囊体5其球囊体的上下左右都各自开有引流孔6,该孔的直径为0.5cm, 且与内部的管腔导通。
导管2的内径为1.3cm,全长40cm,导管2和囊体3的壁的厚度为 1mm,每个囊体3之间的间距为5cm,且引流管的管体上标注有刻度线。
引流管1为防漏免固定串珠式结构。当在使用时,把所有的囊体都 放入到人体的体内,由位于中心点的无孔壁球囊体4负责把引流管1固 定在人体表面的切口下,因是个球囊体,在受到外部牵拉时把囊体挤靠 在切口上,从而达到防止渗漏的效果,不会脱落,也不会造成伤口的堵 塞。又因为除无孔壁球囊体4外,其它的囊体都为有孔壁球囊体5,即在 球囊的上下左右都分别设置有引流孔6,这样不仅增大了引流的面积,同 时也在有个别引流孔6被挤压而堵塞的情况下,不会造成引流点的堵塞, 从而达到更好的引流效果,并通过连接管与体外中心负压吸引器或负压 吸引球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