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复律专用耦合剂涂覆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复律专用耦合剂涂覆器.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126565.3 (22)申请日 2017.02.10 (73)专利权人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地址 230011 安徽省合肥市和平路246号 (72)发明人 沈光银 余冬梅 王凤莲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4118 代理人 王挺 柯凯敏 (51)Int.Cl. A61M 35/00(2006.01) A61N 1/39(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电复律专用耦合剂涂覆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急救器械领域。
2、, 具体涉 及一种电复律专用耦合剂涂覆器。 本涂覆器包括 基座, 在基座基面处布置主动辊及从动辊, 所述 主动辊通过位于辊体一端处的动力源驱动; 在从 动辊上同轴套设有辊面卷有涂覆带的第一卷筒, 且该涂覆带的另一端水平延伸并卷绕在同轴套 设于主动辊上的第二卷筒的辊面上; 涂覆带由依 次层叠的耦合剂层以及衬于耦合剂层下方的加 强带层构成; 在上述水平延伸的一段涂覆带带体 下方设置托板; 托板的两长边均向上弯折并形成 用于包覆和限位涂覆带带体两侧边的翻边。 本实 用新型使用灵活便捷, 可实现随时的相对电极板 板面的耦合剂涂覆需求, 尤其适合紧急状况下或 多次重复电复律场合下所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3、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06964876 U 2018.02.06 CN 206964876 U 1.一种电复律专用耦合剂涂覆器, 其特征在于: 本涂覆器包括基座(10), 在基座(10)基 面处布置主动辊及从动辊, 所述主动辊通过位于辊体一端处的动力源驱动; 在从动辊上同 轴套设有辊面卷有涂覆带(20)的第一卷筒(30), 且该涂覆带(20)的另一端水平延伸并卷绕 在同轴套设于主动辊上的第二卷筒(40)的辊面上; 涂覆带(20)由依次层叠的耦合剂层(21) 以及衬于耦合剂层(21)下方的加强带层(22)构成; 在上述水平延伸的一段涂覆带(20)带体 下方设置托板(50); 以托板(5。
4、0)上的平行涂覆带(20)带体延伸方向的边为长边, 所述托板 (50)板面水平设置且托板(50)长边尺寸大于电极板板面边长, 托板(50)的两长边均向上弯 折并形成用于包覆和限位涂覆带(20)带体两侧边的翻边(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复律专用耦合剂涂覆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辊及从 动辊处均设置有可径向撑紧相应卷筒管腔壁的径向膨胀组件; 所述径向膨胀组件包括上膨 胀瓦(61)、 下固定瓦(62)以及可沿相应卷筒的轴向动作从而推动上膨胀瓦(61)产生径向动 作的楔形顶块(63); 所述上膨胀瓦(61)的底端面以及楔形顶块(63)的楔形面均沿上述轴向 而由左至右高度逐渐降低, 。
5、以便两者间构成楔面贴合配合; 楔形顶块(63)的一端处布置用 于驱动该楔形顶块(63)作沿上述轴向的直线往复动作的活塞缸(64); 所述上膨胀瓦(61)沿 相应卷筒径向运动至指定鼓胀位置时, 所述上膨胀瓦(61)和下固定瓦(62)的外壁间共同围 合构成的圆柱体的直径与相应卷筒的筒腔孔径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复律专用耦合剂涂覆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源为步 进电机(70); 由从动辊处的楔形顶块(63)上的活塞缸(64)布置端轴向向外延伸布置有连接 套筒(65), 所述活塞缸(64)位于连接套筒(65)筒腔内; 连接套筒(65)的另一端同轴固接动 力源的输出轴; 连接套筒(。
6、65)由彼此套接的第一筒套(65a)和第二筒套(65b)配合形成, 且 第一筒套(65a)的筒腔壁滑动配合于第二筒套(65b)的外壁处; 第二筒套(65b)的外壁沿轴 向而延伸凹设有导向槽, 第一筒套(65a)的筒腔壁相应处凸设有导向键, 两者间构成键连接 配合; 所述导向键沿导向槽的导向活动行程大于或等于径向膨胀组件活动至指定膨胀位置 时的活塞缸(64)动作行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电复律专用耦合剂涂覆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 带层(22)的宽度大于耦合剂层(21)宽度, 加强带层(22)的多出耦合带层的一段带体分置于 耦合剂层(21)的两侧处并与托板(50)处翻边(5。
7、1)间构成滑轨导向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电复律专用耦合剂涂覆器, 其特征在于: 本涂覆器 包括盒体(80), 盒体(80)的盒底面布置上述基座(10); 在盒体(80)的盒口处铰接设置有用 于适时启闭盒体(80)的盒盖(81)。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964876 U 2 电复律专用耦合剂涂覆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急救器械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电复律专用耦合剂涂覆器。 背景技术 0002 心脏电复律术是在短时间内向心脏通以高压强电流, 使心肌瞬间同时除极, 消除 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 使之转为窦性心律的方法。 由于心脏电复律术最。
8、早用于消除心室颤 动, 故亦称心脏电除颤术。 在上述过程中, 耦合剂必不可少, 它是用于在操作前涂抹于电极 板板面上, 从而起到防皮肤灼伤和助于导电的功能。 在实际进行电复律操作时, 目前通用做 法是准备四层纱布并用耦合剂湿润, 使用时将纱布放在患者复律位置, 再放电治疗。 上述操 作过程存在的问题在于: 一方面, 每次进行电复律时, 都要准备四层纱布并逐一湿润, 还要 在复律时确保纱布位于正确的复律位置, 这个过程耗时极长, 容易延误患者抢救时间。 另一 方面, 在医院中, 常出现手术时需反复电复律或紧急时需马上电复律的状况, 这时候为保证 不延误抢救, 只能在无耦合剂状况下直接电复律, 也。
9、因此造成患者皮肤电灼伤, 从而给患者 造成不必要的身体损害。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电复 律专用耦合剂涂覆器, 其使用灵活便捷, 可实现随时的相对电极板板面的耦合剂涂覆需求, 尤其适合紧急状况下或多次重复电复律场合下所使用。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电复律专用耦合剂涂覆器, 其特征在于: 本涂覆器包括基座, 在基座基面处布 置主动辊及从动辊, 所述主动辊通过位于辊体一端处的动力源驱动; 在从动辊上同轴套设 有辊面卷有涂覆带的第一卷筒, 且该涂覆带的另一端水平延伸并卷绕在同轴套设于。
10、主动辊 上的第二卷筒的辊面上; 涂覆带由依次层叠的耦合剂层以及衬于耦合剂层下方的加强带层 构成; 在上述水平延伸的一段涂覆带带体下方设置托板; 以托板上的平行涂覆带带体延伸 方向的边为长边, 所述托板板面水平设置且托板长边尺寸大于电极板板面边长, 托板的两 长边均向上弯折并形成用于包覆和限位涂覆带带体两侧边的翻边。 0006 所述主动辊及从动辊处均设置有可径向撑紧相应卷筒管腔壁的径向膨胀组件; 所 述径向膨胀组件包括上膨胀瓦、 下固定瓦以及可沿相应卷筒的轴向动作从而推动上膨胀瓦 产生径向动作的楔形顶块; 所述上膨胀瓦的底端面以及楔形顶块的楔形面均沿上述轴向而 由左至右高度逐渐降低, 以便两者间。
11、构成楔面贴合配合; 楔形顶块的一端处布置用于驱动 该楔形顶块作沿上述轴向的直线往复动作的活塞缸; 所述上膨胀瓦沿相应卷筒径向运动至 指定鼓胀位置时, 所述上膨胀瓦和下固定瓦的外壁间共同围合构成的圆柱体的直径与相应 卷筒的筒腔孔径相吻合。 0007 所述动力源为步进电机; 由从动辊处的楔形顶块上的活塞缸布置端轴向向外延伸 布置有连接套筒, 所述活塞缸位于连接套筒筒腔内; 连接套筒的另一端同轴固接动力源的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6964876 U 3 输出轴; 连接套筒由彼此套接的第一筒套和第二筒套配合形成, 且第一筒套的筒腔壁滑动 配合于第二筒套的外壁处; 第二筒套的外壁沿轴向而。
12、延伸凹设有导向槽, 第一筒套的筒腔 壁相应处凸设有导向键, 两者间构成键连接配合; 所述导向键沿导向槽的导向活动行程大 于或等于径向膨胀组件活动至指定膨胀位置时的活塞缸动作行程。 0008 所述加强带层的宽度大于耦合剂层宽度, 加强带层的多出耦合带层的一段带体分 置于耦合剂层的两侧处并与托板处翻边间构成滑轨导向配合。 0009 本涂覆器包括盒体, 盒体的盒底面布置上述基座; 在盒体的盒口处铰接设置有用 于适时启闭盒体的盒盖。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 1)、 抛弃了传统的电复律时需垫湿纱布所带来的耗时长以及操作不便等缺陷。 本 实用新型另辟蹊径的采用了涂覆带式耦合剂涂抹方。
13、式, 依靠主动辊及从动辊提供转动动 力, 从而实现对涂覆带的拉动效果; 通过托板提供由下而上的相对涂覆带的限位性和托撑 力, 从而实现耦合剂的快速蘸取功能。 实际使用时, 每当需要进行电复律操作时, 首先依靠 主动辊及从动辊的协作而使得新的涂覆带被运送到托板上, 此时将电极板直接按在托板处 的新涂覆带的耦合剂层上, 再拿起时耦合剂层即可脱离加强层而部分甚至全部的粘附在电 极板板面处, 随后即可实行电复律操作。 上述整个操作过程极为简便快捷, 显然尤其适合于 紧急状况下或多次重复电复律场合下所使用。 0012 2)、 径向膨胀组件的采用, 实现了对新旧卷筒的快速换筒操作需求, 这在节奏快速 的术。
14、时急救场合显然是极为必要的。 径向膨胀组件依靠下固定瓦作为底部固定件, 依靠上 膨胀瓦作为向上的径向动作件, 再依靠楔形顶块作为轴向动力件从而可顶动上膨胀瓦产生 上述径向动作。 每次需要进行新旧卷筒的更替时, 操作活塞缸而使得楔形顶块放松对上膨 胀瓦的顶压, 即可很轻松的取下旧卷筒并换上新卷筒。 在新卷筒套入上膨胀瓦与下固定瓦 的外壁处时, 活塞缸作升程动作, 推动楔形顶块沿活塞缸行程方向前行, 进而依靠楔形顶块 与上膨胀瓦间的倾斜面配合而实现上膨胀瓦的径向动作, 最终便捷而快速的实现了新卷筒 的固定操作。 0013 3)、 采用步进电机作为动力源, 可有效的保证从动辊及主动辊的转动速率的可控。
15、 性, 从而实现涂覆带前行的精度化控制目的。 考虑到活塞缸需要推动楔形顶块作轴向动作, 而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又需要固接楔形顶块而实现两者动力传递, 因此, 本实用新型在此处 采用独特的连接套筒结构, 从而有效的实现了步进电机以及包括活塞缸在内的径向膨胀组 件的有效衔接性。 由于连接套筒不仅仅需要作为动力传递部件而实现步进电机与从动辊间 的动力传递功能, 还需要作为延长件, 从而在活塞缸推动楔形顶块作动作时仍能保证楔形 顶块与步进电机间的动力传递效果。 有鉴于此, 构成连接套筒的第一筒套与第二筒套之间 的键连接配合至关重要。 该键连接配合, 可确保在导向键与导向槽间的滑移动作范围内的 可靠动力传递。
16、目的。 0014 4)、 托板的两长边均向上弯折并形成用于包覆和限位涂覆带带体两侧边的翻边, 从而一定程度上能保证涂覆带行进动作的可靠性; 再与加强带层处预留且无耦合剂层的两 侧带边彼此契合, 最终可有效实现对涂覆带行进动作的精确导向目的。 通过带有盒盖的盒 体结构来容纳本实用新型的各部件, 以保证本实用新型的便携性和闲置时的对外密封性。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6964876 U 4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0017 图3为电极板下压至涂覆带时的动作状态示意图; 0018 图4为电极板由涂覆带处拿回时的动作状。
17、态示意图; 0019 图5为径向膨胀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0020 图6为楔形顶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本实用新型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 0022 a-电极板 0023 10-基座 20-涂覆带 21-耦合剂层 22-加强带层 0024 30-第一卷筒 40-第二卷筒 50-托板 51-翻边 0025 61-上膨胀瓦 62-下固定瓦 63-楔形顶块 64-活塞缸 0026 65-连接套筒 65a-第一筒套 65b-第二筒套 0027 70-步进电机 80-盒体 81-盒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便于理解, 此处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 描。
18、述: 0029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图1-2所示, 其结构包括带有盒盖81的盒体80, 在盒体80 的盒底面处安设基座10。 基座10基面上设置主动辊、 从动辊、 托板50等。 其中: 托板50布置于 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 在带有涂覆带20的第一卷筒30同轴套设并固定在从动辊上后, 再将 该涂覆带20牵出并沿托板50长度方向水平延伸缠绕至主动辊处的第二卷筒40处, 此时, 位 于托板50上方区域的涂覆带20即构成可随时供电极板a板面粘附贴合的配合区域。 为保证 涂覆带20相对电极板a板面的耦合剂快速涂覆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涂覆带20由双层带体构 成, 包括作为基带的加强带层22以及事先涂抹在。
19、加强带层22表面的耦合剂层21。 当如图3-4 所示的电极板a板面下压在涂覆带20的耦合剂层21处时, 一旦电极板a拿起, 耦合剂层21即 已粘附在电极板a板面处被带起, 之后即可进行患者电复律操作。 0030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 为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操作便捷性, 如图5-6所示的,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独特的径向膨胀组件来实现对新旧卷筒的快捷更替功能。 径向膨胀组 件依靠下固定瓦62作为底部固定件, 依靠上膨胀瓦61作为向上的径向动作件, 再依靠楔形 顶块63作为轴向动力件从而可顶动上膨胀瓦61产生上述径向动作。 此时, 上膨胀瓦61及下 固定瓦62的外壁围合即可形成上述主动辊的辊面和从。
20、动辊的辊面。 每次需要进行新旧卷筒 的更替时, 操作活塞缸64而使得楔形顶块63放松对上膨胀瓦61的顶压, 即可很轻松的取下 旧卷筒并换上新卷筒。 在新卷筒套入上膨胀瓦61与下固定瓦62的外壁处时, 活塞缸64作升 程动作, 推动楔形顶块63沿活塞缸64行程方向前行, 进而依靠楔形顶块63与上膨胀瓦61间 的倾斜面配合而实现上膨胀瓦61的径向动作, 最终便捷而快速的实现了新卷筒的固定操 作。 楔形顶块63的具体构造可如图6所示, 为圆柱件再轴向倾斜剖出楔形面; 也即直接采用 普通的梯形块结构, 只需能够保证对上膨胀瓦61的径向顶动功能即可。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6964876。
21、 U 5 0031 此外的, 如图5所示的连接套筒65及步进电机70的组合结构, 一方面实现了对主动 辊的动力驱动目的, 另一方面则确保不会干涉到活塞缸64相对楔形顶块63的驱动动作。 连 接套筒65本身由第一筒套65a套设在第二筒套65b而形成, 两筒套彼此套接的同时又彼此键 连接, 且第一筒套65a处的导向键和沿第二筒套65b处的导向槽产生滑动动作, 以实现连接 套筒65的轴向伸缩效果。 此时, 即使活塞缸64处活塞杆动作而使得楔形顶块63相对步进电 机70的轴向间距产生变化, 也可通过连接套筒65的轴向可伸缩特性而始终确保步进电机70 相对楔形顶块63乃至整个主动辊的可靠动力传递目的。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6964876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7 CN 206964876 U 7 图3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8 CN 206964876 U 8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9 CN 206964876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