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一种自动排液引流装置.pdf

  • 上传人:sha****007
  • 文档编号:8494384
  • 上传时间:2020-07-14
  • 格式:PDF
  • 页数:18
  • 大小:837.8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334655.0

    申请日:

    20180415

    公开号:

    CN108404233A

    公开日:

    2018081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1/00

    主分类号:

    A61M1/00

    申请人:

    广州市健之堂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汤丽芬,胡绍勤

    地址:

    511316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增江街光明东路10号后幢二层

    优先权:

    201710246946X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自动排液引流装置,包括设有储液腔的引流容器,所述储液腔上设有进液口;所述引流容器上设有可在进液口外侧液体压力大于预设值时自行打开进液口的泄液装置。此装置通过自动打开进液口解决在各种引流治疗场景不能及时开放引流液路引致的问题,有效降低护理人员劳动强度。自动开放引流液路配合自动排放引流液体,可以明显降低护理人员工作量。特别在高传染性病人护理时,自动开放引流液路,可以明显降低护理人员工作量,保障安全。此发明用于医疗器械领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动排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储液腔的引流容器,所述储液腔上设有进液口;所述引流容器上设有可在进液口外侧液体压力大于预设值时自行打开进液口的泄液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容器上设有可密闭进液口的可活动密封阀,以及设有可在进液口外侧液体压力大于预设值时通过打开可活动密封阀实现打开进液口的泄液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容器上设有可固定连接外设储存装置的固定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排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选自卡扣结构、螺纹结构、夹持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口上设有可过滤储液腔内引流液体的过滤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排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选自过滤网、过滤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排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装置紧密覆盖在排液口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容器上设有与外设储存装置固定连接时配合外设储存装置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容器上设有与外设储存装置固定连接时配合外设储存装置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阻隔装置包括设置于引流容器外侧的阻隔垫槽和固定在阻隔垫槽上的阻隔垫。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条所述的自动排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装置选自尿袋、引流袋、引流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排液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护理中,引流留置导尿病人往往需要定时开放膀胱与引流装置之间的液流通道以避免膀胱内液体压力过大,导致影响膀胱功能甚至导致膀胱破裂。

    在埃博拉、鼠疫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病人护理期间,用人手频繁开放病人引流装置,会增加护理人员受传染的风险,故需要一种可避免直接接触的高安全性产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精确度高且安全性好的自动排液引流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排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储液腔的引流容器,所述储液腔上设有进液口;所述引流容器上设有可在进液口外侧液体压力大于预设值时自行打开进液口的泄液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引流容器上设有可密闭进液口的可活动密封阀,以及设有可在进液口外侧液体压力大于预设值时通过打开可活动密封阀实现打开进液口的泄液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储液腔上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进液口。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可活动密封阀选自机械式阀门。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液口的下部设有与可活动密封阀配合以密闭进液口的固定密封垫。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泄液装置包括锁扣、可活动密封阀和位于所述可活动密封阀上方与锁扣相配合的卡扣,所述卡扣扣合在锁扣上使可活动密封阀贴合固定密封垫以密闭进液口,所述进液口外侧液体压力大于卡扣与锁扣间扣合力时卡扣与锁扣断开连接,所述引流容器上还设有液体排空后使卡扣和锁扣回复扣合状态的复位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复位装置包括中部铰接在引流容器上的S型杠杆,所述S型杠杆的右端固定在卡扣中部,位于所述S型杠杆的左侧设有竖直设置的滑轨和可在液体浮力作用下沿滑轨滑动的浮筒,所述S型杠杆的左端位于浮筒下方,所述浮筒在液体排空后下滑至底部下压S型杠杆使S型杠杆右端上翘。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复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引流容器上的齿轮和位于齿轮左侧倾斜设置的倾斜滑轨,所述倾斜滑轨上设有可在液体浮力作用下沿倾斜滑轨滑动的浮筒,所述浮筒的右侧设有条形齿,所述浮筒滑动过程中经过齿轮时与齿轮啮合带动齿轮转动,所述卡扣上设有与齿轮啮合的竖直条齿。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引流容器通过隔板分隔为位于上部的储液腔和位于下部的泄液通道,所述储液腔上设有进液口,所述泄液通道上设有泄液口,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储液腔和泄液通道的排液口,还设有可密闭排液口的可活动密封垫,以及可强制控制可活动密封垫打开排液口的配备遥控接收模块的控制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引流容器通过隔板分隔为位于上部的储液腔和位于下部的泄液通道,泄液通道上设有泄液口,隔板上设有连通储液腔和泄液通道的排液口,还设有可密闭排液口的可活动密封垫,以及可监测储液腔内液位并通过可活动密封垫开启和/或者关闭排液口的控制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引流容器通过隔板分隔为位于上部的储液腔和位于下部的泄液通道,所述储液腔上设有进液口,所述泄液通道上设有泄液口,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储液腔和泄液通道的排液口,所述引流容器上设有在上部储液腔内液体过量后自行打开排液口的控制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储液腔上设有进液口和排液口,排液口上设有可开启和/或者关闭排液口的开关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可活动密封垫与隔板间通过电磁吸装置进行密闭,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液位监测单元,液位监测单元包括一固定电极和活动电极,液位上升至排液液位时活动电极运动至接触固定电极使得电路导通,产生信号通过控制装置打开可活动密封垫。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隔板和可活动密封垫间通过分别内置的电磁吸装置和磁吸铁片相互吸引进行排液口的密闭,电磁吸装置设置于隔板或者可活动密封垫内。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排液口的下部设有与可活动密封垫配合以密闭排液口的固定密封垫。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液位监测单元还包括一端固定的悬置铁片,活动电极固定于悬置铁片的顶端。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控制装置设置于引流容器的侧壁,控制装置包括一与储液腔底部平齐的液位监测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对应排液高度的液位监测单元。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引流容器内还设有竖直设置的浮筒运动杆和可随液位沿浮筒运动杆上下滑动的浮筒,浮筒上设有磁性物。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控制装置设置于隔板一侧的底部,隔板上设有液位监测口,位于液位监测口的下方设有弹性密闭膜和一液位监测单元,所述弹性密闭膜的下方设有上下并列设置的至少两个固定电极,液位为零时,所述弹性密闭膜上的活动电极接触位于上方的固定电极,液位最大时,所述弹性密闭膜上的活动电极接触位于下方的固定电极。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可活动密封垫的一端铰接安装于泄液通道内,位于可活动密封垫活动端的下方设有限位器。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控制装置内还设有能源模块和数据处理中心,能源模块为内置式电源和/或者外接电源接口,控制装置内还设有用于判断引流容器放置状态的空间位置判断器。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控制装置上设有提示储液腔液位的报警器。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控制装置内还设有可强制控制可活动密封垫打开的遥控接收模块。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遥控接收模块可至少控制引流容器启动强制排液、卡锁止液以及自动引流三种程序。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引流容器上设有数据显示屏,数据显示屏实时显示引流容器的排液次数、排液总体积以及排液时间数据。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排液口在储液腔内液体容量超量时自动打开。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紧急排液口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在液体上升至引流容器内且液体重力大于活塞与紧急排液口的闭合力时活塞被弹出紧急排液口。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引流容器上设有用于阻挡储液腔内液体向进液口倒流的防逆流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引流容器上设有可固定连接外设储存装置的固定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排液口上设有可过滤储液腔内引流液体的过滤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过滤装置选自过滤网、过滤膜。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过滤装置紧密覆盖在排液口上。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过滤装置与排液口侧壁间设有保证水密性的密封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引流容器上设有与外设储存装置固定连接时配合外设储存装置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引流容器上设有与外设储存装置固定连接时配合外设储存装置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阻隔装置包括设置于引流容器外侧的阻隔垫槽和固定在阻隔垫槽上的阻隔垫。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储液腔上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引流管。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引流管选自脑室引流管、导尿管、套接式导尿管、腹腔引流管、伤口引流管。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自动排液引流装置选自尿袋、引流袋、引流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此自动排液引流装置通过设置泄液装置可解决护理人员需及时打开导尿装置开放尿路使尿液及时从膀胱排出,避免膀胱内液体压力过大影响膀胱功能甚至导致膀胱破裂。也可解决在脑室引流、腹腔引流、创口引流等治疗场景不能及时开放引流液路引致引流液体潴留的问题。

    通过遥控接触模块远程触发控制装置或者通过监测液位情况启动控制装置来控制可活动密封垫的运动,从而间接控制排液口的开启和关闭,此排液引流装置的精度更高,且排液过程无需人工手动进行,能精准记录引流情况、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和避免操作者感染,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通过仅设置入液口的引流容器,在引流液体达到相应储存量后直接一次性回收处理,可以达到处理高传染性引流液体时,减少引流液体处理环节和避免引流液体泄漏,从而降低护理人员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进液口开启和储液腔储液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进液口关闭和储液腔储液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进液口关闭和储液腔排液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未安装配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进液口开启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进液口关闭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连接外设储存装置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外壳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8,本发明为一种自动排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储液腔11的引流容器1,所述储液腔11上设有进液口10;所述引流容器1上设有可在进液口10外侧液体压力大于预设值时自行打开进液口10的泄液装置。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引流容器1上设有可密闭进液口10的可活动密封阀81,以及设有可在进液口10外侧液体压力大于预设值时通过打开可活动密封阀81实现打开进液口10的泄液装置。

    此自动排液引流装置通过泄液装置在进液口外侧液体压力大于预设值时通过打开可活动密封阀实现打开进液口,从而开放引流液路,此引流装置的开放引流液路过程无需人工手动进行,能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具有更好便利性。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储液腔11上设有连接管13,所述连接管13上设有进液口10。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引流容器1通过连接管13与外接引流管路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可活动密封阀81选自机械式阀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液口10的下部设有与可活动密封阀81配合以密闭进液口10的固定密封垫141。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泄液装置包括锁扣211、可活动密封阀81和位于所述可活动密封阀81上方与锁扣211相配合的卡扣212,所述卡扣212扣合在锁扣211上使可活动密封阀81贴合固定密封垫141以密闭进液口10,所述进液口10外侧液体压力大于卡扣212与锁扣211间扣合力时卡扣212与锁扣211断开连接,所述引流容器1上还设有液体排空后使卡扣212和锁扣211回复扣合状态的复位装置。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复位装置包括中部铰接在引流容器1上的S型杠杆17,所述S型杠杆17的右端固定在卡扣212中部,位于所述S型杠杆17的左侧设有竖直设置的滑轨171和可在液体浮力作用下沿滑轨171滑动的浮筒23,所述S型杠杆17的左端位于浮筒23下方,所述浮筒23在液体排空后下滑至底部下压S型杠杆17使S型杠杆17右端上翘。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储液腔11上设有连接管13,所述连接管13上设有进液口10,S型杠杆17中部铰接在连接管13上。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复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引流容器1上的齿轮18和位于齿轮18左侧倾斜设置的倾斜滑轨181,所述倾斜滑轨181上设有可在液体浮力作用下沿倾斜滑轨181滑动的浮筒23,所述浮筒23的右侧设有条形齿,所述浮筒23滑动过程中经过齿轮18时与齿轮18啮合带动齿轮18转动,所述卡扣212上设有与齿轮18啮合的竖直条齿。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储液腔11上设有连接管13,所述连接管13上设有进液口10,齿轮18设置在连接管13上。

    作为本发明中泄液装置的一种实现形式,泄液装置通过设置复位装置来实现可活动密封阀81复位,复位装置在通过进液口泄液成功后,即在重力作用下驱动复位装置,使得可活动密封阀81回复原位,进而密闭进液口10,提高可活动密封阀81的回复成功率。

    在复位装置的第一种实现形式中,当在进液口10外侧液体压力大于锁扣211与卡扣212间扣合力时,锁扣211与卡扣212间断开,可活动密封阀81绕铰接轴逆时针旋转以打开进液口10向储液腔11泄液,可活动密封阀81逆时针旋转将S型杠杆17右侧下压,同时S型杠杆17的左侧上升。泄液过程中,随着液位的下降,浮筒23也随之在外接引流管路与进液口10之间沿滑轨171下降,当液位下降至最低处,浮筒23也降至最低处,下压S型杠杆17的左端,使得S型杠杆17绕铰接处旋转,S型杠杆17的右端上升,带动可活动密封阀81顺时针旋转,实现与固定密封垫141间的密封,可活动密封阀81回复原位,密闭进液口10。

    在复位装置的第二种实现形式中,当在进液口10外侧液体压力大于锁扣211与卡扣212间扣合力时,锁扣211与卡扣212间断开,可活动密封阀81绕铰接轴逆时针旋转以打开进液口向储液腔11泄液,泄液过程中,随着液位的下降,浮筒23也随之在外接引流管路与进液口10之间沿倾斜滑轨181下降,浮筒23下降过程中,浮筒23右侧的条形齿与齿轮18啮合,带动齿轮18逆时针转动,从而与齿轮18右侧啮合的卡扣212上的齿条被带动向上运动,可活动密封阀81绕铰接轴顺时针旋转,实现与固定密封垫141间的密封,可活动密封阀81回复原位,密闭进液口10。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引流容器1通过隔板2分隔为位于上部的储液腔11和位于下部的泄液通道12,储液腔11上设有进液口10,所述泄液通道12上设有泄液口14,所述隔板2上设有连通储液腔11和泄液通道12的排液口21,还设有可密闭排液口21的可活动密封垫3,以及可强制控制可活动密封垫3打开排液口21的配备遥控接收模块44的控制装置4。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引流容器1通过隔板2分隔为位于上部的储液腔11和位于下部的泄液通道12,所述储液腔11上设有进液口10,所述泄液通道12上设有泄液口14,所述隔板2上设有连通储液腔11和泄液通道12的排液口21,还设有可密闭排液口21的可活动密封垫3,以及可监测储液腔11内液位并通过可活动密封垫3开启和/或者关闭排液口21的控制装置4。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引流容器1通过隔板2分隔为位于上部的储液腔11和位于下部的泄液通道12,所述储液腔11上设有进液口10,所述泄液通道12上设有泄液口14,所述隔板2上设有连通储液腔11和泄液通道12的排液口21,所述引流容器1上设有在上部储液腔11内液体过量后自行打开排液口21的控制装置4。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储液腔11上设有进液口10和排液口21,排液口21上设有可开启和/或者关闭排液口21的开关装置。

    此自动排液引流装置通过遥控接触模块远程触发控制装置或者通过监测液位情况启动控制装置来控制可活动密封垫3的运动,从而间接控制排液口21的开启和关闭,此排液引流装置的精度更高,且排液过程无需人工手动进行,能精准记录引流情况、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和避免操作者感染,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此自动排液引流装置通过外置电路和电子元件的方式,能避免漏电事故发生。

    且通过设置排液口21在储液腔11内液体容量超量时自动打开的故障解决方案,避免了逆行感染等医疗事故。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可活动密封垫3设置于隔板2的下方,排液口21在储液腔11内液体容量超量时自动打开。可活动密封垫3与隔板2间通过电磁吸装置进行密闭,所述控制装置4包括至少一个液位监测单元,所述液位监测单元包括一固定电极41和活动电极42,液位上升至排液液位时所述活动电极42运动至接触固定电极41使得电路导通,产生信号通过控制装置4打开可活动密封垫3。

    可活动密封垫3优选为长方体,当然可活动密封垫3可以铰接在储液腔11内,只需电磁吸引装置改动在其上方即可,也可以是活塞或其它形状。类似地,设置位置可以在排液口的任一位置。

    此自动排液引流装置通过两个分隔开来的固定电极41和活动电极42随液位被动接触和分离时,产生电信号来控制可活动密封垫3的运动,从而间接控制排液口21的开启和关闭,通过电信号检测的方式进行引流容器1的排液,其精度更高,且排液过程无需人工手动进行,可避免操作者感染,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隔板2和可活动密封垫3间通过分别内置的电磁吸装置22和磁吸铁片31相互吸引进行排液口21的密闭,电磁吸装置22设置于隔板2或者可活动密封垫3内。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排液口21在储液腔11内液体容量超量时自动打开。当储液腔11内液体容量超量时,储液腔11内的液体压力大于电磁吸装置22和磁吸铁片31之间的吸引力,可活动密封垫3自动打开。

    该电磁吸装置22和磁吸铁片31的设置既具备正常排液功能,也具备紧急情况下紧急排液功能,无需额外增加紧急排液口,令制作成本更低。同时,这样可确保在自动排液引流装置发生故障时,引流液体不会发生逆流,避免发生危及患者健康的医疗事故。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排液口14的下部设有与可活动密封垫3配合以密闭排液口14的固定密封垫141。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液位监测单元还包括一端固定的悬置铁片421,活动电极42固定于悬置铁片421的顶端。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控制装置4设置于引流容器1的侧壁,控制装置4包括一与储液腔11底部平齐的液位监测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对应排液高度的液位监测单元。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引流容器1内还设有竖直设置的浮筒运动杆5和可随液位沿浮筒运动杆5上下滑动的浮筒51,浮筒51上设有磁性物52。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可活动密封垫3的一端铰接安装于泄液通道12内,位于可活动密封垫3活动端的下方设有限位器32。

    在控制装置4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固定电极41位于活动电极42和浮筒运动杆5之间,活动电极42的底部固定在悬置铁片421的下方,浮筒51带着设置于浮筒51内的磁性物52随液位上升或者下降,当浮筒51上升至接近设置的排液位置时,磁性物52会通过磁性吸引力拉动活动电极42向固定电极41所在的位置移动,至最终浮筒51位于设置的排液位置时,活动电极42接触固定电极41使得电路导通产生电信号,通过控制装置4断开隔板2内的电磁吸装置22的电路,从而可活动密封垫3与隔板2间的吸力消失,可活动密封垫3打开排液口21进行排液。

    限位器32设置于可活动密封垫3的下方,限位器32的设置可使电磁吸装置22可更有效地吸引可活动密封垫3内的铁片,利于可活动密封垫3关闭。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控制装置4内还设有能源模块43和数据处理中心45,能源模块43为内置式电源和/或者外接电源接口,控制装置4内还设有用于判断引流容器1放置状态的空间位置判断器46。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控制装置4上设有提示储液腔液位的报警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控制装置4内还设有可强制控制可活动密封垫3打开排液口21的遥控接收模块44。

    遥控接收模块44可接收遥控器发射的信号,并通过控制装置对引流容器内的排液操作进行控制,遥控器与遥控接收模块44的联络方式可以是无线电、红外线、激光等非接触式通信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遥控接收模块44可至少控制引流容器1启动强制排液、卡锁止液以及自动引流三种程序。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引流容器1上设有数据显示屏7,数据显示屏7实时显示引流容器1的排液次数、排液总体积以及排液时间数据。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引流容器上可设置可拆卸的遥控装置,遥控装置上设置启动强制排液、卡锁止液以及自动引流三个控制按纽,当然遥控装置也可另行配置。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引流容器1上设有用于阻挡储液腔内液体向进液口10倒流的防逆流装置。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引流容器1上设有可固定连接外设储存装置的固定装置200。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固定装置选自卡扣结构、螺纹结构、夹持结构。固定装置与外设储存装置相互配合实现固定连接,自动排液引流装置上排液口或泄液口对应外设储存装置上入液口,引流液体从自动排液引流装置上排液口或泄液口流出,经外设储存装置上入液口流入外设储存装置上储液腔。固定装置的设置可以使在护理人员可以提前准备外设储存装置对接自动排液引流装置,以接纳引流液体,避免引流液体直接排放到地面等处,污染环境。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排液口10上设有可过滤储液腔内引流液体的过滤装置91。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过滤装置91紧密覆盖在排液口21上。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过滤装置91选自过滤网、过滤膜。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过滤装置91与排液口21侧壁间设有保证水密性的密封装置93。

    优选的,过滤装置设置在排液口上方。过滤装置的设置可以筛隔储液腔内引流液体中的固体物质、血块、絮状物等,避免卡夹、粘附在排液口上,造成排液口渗漏。保证排液口可以正常关闭。

    过滤装置设置在排液口上,从储液腔排出泄液通道的引流液体,必须通过紧密覆盖在排液口上的过滤装置进入排液口,即必须经过过滤装置的过滤,达到引流液体过滤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引流容器1上设有与外设储存装置固定连接时配合外设储存装置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引流容器1上设有与外设储存装置固定连接时配合外设储存装置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阻隔装置包括设置于引流容器外侧的阻隔垫槽921和固定在阻隔垫槽921上的阻隔垫922。

    阻隔垫槽、阻隔垫和所连接的外设储存装置配合,可有效分隔内部部件与外界,阻隔装置的应用可以很好地防止泄液口、泄液通道、排液口、外设储存装置内腔等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在与外设储存装置配合使用过程中保持泄液口、泄液通道、排液口和外设储存装置内腔等内部部件处于无菌状态。阻隔装置的应用还能很好地保持外设储存装置与自动排液引流装置的位置状态。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储液腔上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引流管。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引流管选自脑室引流管、导尿管、套接式导尿管、腹腔引流管、伤口引流管。

    连接管和引流管的设置,可以使留置导尿的用品基本得到配备。方便护理人员在进行留置导尿时无需另行配置或组合,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自动排液引流装置选自尿袋、引流袋、引流瓶。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引流容器1上设有刻度线201。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关 键  词:
    一种 自动 引流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自动排液引流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49438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