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一种套管式柔性针的进针机构.pdf

  • 上传人:奶盖
  • 文档编号:8492986
  • 上传时间:2020-07-14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740.7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99245.7

    申请日:

    20151209

    公开号:

    CN105363113A

    公开日:

    2016030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25/01,A61M25/08

    主分类号:

    A61M25/01,A61M25/08

    申请人:

    哈尔滨理工大学

    发明人:

    赵燕江,武文强,张永德,黄磊,胡海龙

    地址: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52号

    优先权:

    CN201510899245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套管式柔性针的进针机构,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可控制刺针角度,有效绕过障碍物,实现精确靶向穿刺,提高扎针过程的定位精度,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刺针装置、支撑装置,由安装在底板上方的第一和第二驱动装置通过皮带传动,分别带动刺针装置的套管螺旋滑轨和套管十字滑轨,使滑轨上的套管滑动座转动,从而实现柔性套管的进给和自转进给;由安装在底板上方的第三和第四驱动装置通过皮带传动,分别带动刺针装置的针螺旋滑轨和针十字滑轨,使滑轨上的针滑动座转动,从而实现柔性针进给和自转进给,通过柔性针与柔性套管的配合,减少了针与组织的扭转摩擦,提高了斜尖转角的精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套管式柔性针的进针机构,其组成包括第一驱动装置(16)、第二驱动装置(17)、第三驱动装置(18)、第四驱动装置(19)、刺针装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16)安装于支撑装置的底板(1)上方,第一驱动装置(16)中的第一从动带轮(16-5)安装在刺针装置的前端嘴接口(2)上,通过第一从动带轮(16-5)带动前端嘴接口(2)转动,前端嘴接口(2)安装于支撑装置中的前端嘴接口支撑座(3)上;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17)安装于支撑装置的底板(1)上方,第二驱动装置(17)中的第二从动带轮(17-5)安装在刺针装置的套管十字滑轨(6)上,通过第二从动带轮(17-5)带动套管十字滑轨(6)转动,套管十字滑轨(6)安装于支撑装置中的套管十字滑轨支撑座(7)上;所述的第三驱动装置(18)安装于支撑装置的底板(1)上方,第三驱动装置(18)中的第三从动带轮(18-5)安装在刺针装置的中端接口(4)上,通过第三从动带轮(18-5)带动中端接口(4)转动,中端接口(4)安装于中端接口支撑座(5)上;所述的第四驱动装置(19)安装于支撑装置的底板(1)上方,第四驱动装置(19)中的第四从动带轮(19-5)安装在刺针装置的针十字滑轨(11)上,通过第四从动带轮(19-5)带动针十字滑轨(11)转动,针十字滑轨(11)安装于针十字滑轨支撑座(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管式柔性针的进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16),由第一步进电机(16-1)、第一电机支撑座(16-2)、第一联轴器(16-3)、第一驱动带轮(16-4)、第一从动带轮(16-5)、第一皮带(16-6)组成,第一步进电机(16-1)固定在所述的第一电机支撑座(16-2)上,并通过所述的第一联轴器(16-3)与所述的第一驱动带轮(16-4)连接,又通过所述的第一皮带(16-6)带动所述的第一从动带轮(16-5)转动;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17),由第二步进电机(17-1)、第二电机支撑座(17-2)、第二联轴器(17-3)、第二驱动带轮(17-4)、第二从动带轮(17-5)、第二皮带(17-6)组成,第二步进电机(17-1)固定在所述的第二电机支撑座(17-2)上,并通过所述的第二联轴器(17-3)与所述的第二驱动带轮(17-4)连接,又通过所述的第二皮带(17-6)带动所述的第二从动带轮(17-5)转动;所述的第三驱动装置(18),由第三步进电机(18-1)、第三电机支撑座(18-2)、第三联轴器(18-3)、第三驱动带轮(18-4)、第三从动带轮(18-5)、第三皮带(18-6)组成,第三步进电机(18-1)固定在所述的第三电机支撑座(18-2)上,并通过所述的第三联轴器(18-3)与所述的第三驱动带轮(18-4)连接,又通过所述的第三皮带(18-6)带动所述的第三从动带轮(18-5)转动;所述的第四驱动装置(19),由第四步进电机(19-1)、第四电机支撑座(19-2)、第四联轴器(19-3)、第四驱动带轮(19-4)、第四从动带轮(19-5)、第四皮带(19-6)组成,第四步进电机(19-1)固定在所述的第四电机支撑座(19-2)上,并通过所述的第四联轴器(19-3)与所述的第四驱动带轮(19-4)连接,又通过所述的第四皮带(19-6)带动所述的第四从动带轮(19-5)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管式柔性针的进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刺针装置,由柔性针(15)、柔性套管(9)、针滑动座(14)、套管滑动座(10)、针十字滑轨(11)、套管十字滑轨(6)、针螺旋滑轨(13)、套管螺旋滑轨(8)、中端接口(4)、推力轴承(4-1)、紧定螺钉(4-2)、前端嘴接口(2)组成,所述的前端嘴接口(2)内部与所述的套管螺旋滑轨(8)末端固连,所述的前端嘴接口(2)外部与所述的套管十字滑轨(6)通过弹簧扣连接,所述的套管滑动座(10)在所述的套管螺旋滑轨(8)和所述的套管十字滑轨(6)上移动,并通过与所述的柔性套管(9)末端固连带动所述的柔性套管(9)自转进给或进给,所述的中端接口(4)一端与所述的套管十字滑轨(6)扣合,所述的中端接口(4)另一端与所述的针十字滑轨(11)通过推力轴承(4-1)过盈配合嵌套在一起,所述的中端接口(4)内部与所述的针螺旋滑轨(13)末端通过紧定螺钉(4-2)固连,所述的针滑动座(14)在所述的针螺旋滑轨(13)和所述的针十字滑轨(11)上移动,并通过与所述的柔性针(15)固连带动所述的柔性针(15)进给和自转进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管式柔性针的进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装置,由底板(1)、前端嘴接口支撑座(3)、套管十字滑轨支撑座(7)、中端接口支撑座(5)、针十字滑轨支撑座(12)组成,所述的前端嘴接口支撑座、所述的套管十字滑轨支撑座、所述的中端接口支撑座、所述的针十字滑轨支撑座均安装在所述的底板上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套管式柔性针的进针机构,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广泛采用刚性介入针穿刺,由于人体组织的结构复杂性和手工操作的不确定性,传统刚性针难以实现精确定位控制,更无法绕过如骨骼等障碍或神经、血管等敏感组织,实现人体深度部位的靶向穿刺。针对刚性针的上述弊端,已有学者提出采用“斜尖柔性针”代替传统的刚性针。柔性针一般由超弹性的镍钛合金制成,利用针的柔性和针尖斜面与组织作用受到的侧向力使针轴产生弯曲变形,从而矫正偏差和绕过障碍,实现精确的靶向穿刺。然而,传统斜尖柔性针当旋转针轴调整斜尖方向时,由于针轴与组织之间存在着扭转摩擦,难以实现对斜尖转角的精确控制从而严重影响靶向定位的精度,导致穿刺手术失败。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由机器自动控制完成的扎针驱动装置,套管和针头分别使用柔性材料,另外设计出进针驱动机构,有效地绕过障碍物进行穿刺,实现精确的靶向穿刺,提高扎针过程的定位精度,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推动微创医疗技术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基本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套管式柔性针的进针机构,其组成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刺针装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安装于支撑装置的底板上方,第一驱动装置中的第一从动带轮安装在刺针装置的前端嘴接口上,通过第一从动带轮带动前端嘴接口转动,前端嘴接口安装于支撑装置中的前端嘴接口支撑座上。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安装于支撑装置的底板上方,第二驱动装置中的第二从动带轮安装在刺针装置的套管十字滑轨上,通过第二从动带轮带动套管十字滑轨转动,套管十字滑轨安装于支撑装置中的套管十字滑轨支撑座上。所述的第三驱动装置安装于支撑装置的底板上方,第三驱动装置中的第三从动带轮安装在刺针装置的中端接口上,通过第三从动带轮带动中端接口转动,中端接口安装于中端接口支撑座上。所述的第四驱动装置安装于支撑装置的底板上方,第四驱动装置中的第四从动带轮安装在刺针装置的针十字滑轨上,通过第四从动带轮带动针十字滑轨转动,针十字滑轨安装于针十字滑轨支撑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由第一步进电机、第一电机支撑座、第一联轴器、第一驱动带轮、第一从动带轮、第一皮带组成,第一步进电机固定在所述的第一电机支撑座上,并通过所述的第一联轴器与所述的第一驱动带轮连接,又通过所述的第一皮带带动所述的第一从动带轮转动;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由第二步进电机、第二电机支撑座、第二联轴器、第二驱动带轮、第二从动带轮、第二皮带组成,第二步进电机固定在所述的第二电机支撑座上,并通过所述的第二联轴器与所述的第二驱动带轮连接,又通过所述的第二皮带带动所述的第二从动带轮转动;所述的第三驱动装置,由第三步进电机、第三电机支撑座、第三联轴器、第三驱动带轮、第三从动带轮、第三皮带组成,第三步进电机固定在所述的第三电机支撑座上,并通过所述的第三联轴器与所述的第三驱动带轮连接,又通过所述的第三皮带带动所述的第三从动带轮转动;所述的第四驱动装置,由第四步进电机、第四电机支撑座、第四联轴器、第四驱动带轮、第四从动带轮、第四皮带组成,第四步进电机固定在所述的第四电机支撑座上,并通过所述的第四联轴器与所述的第四驱动带轮连接,又通过所述的第四皮带带动所述的第四从动带轮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刺针装置,由柔性针、柔性套管、针滑动座、套管滑动座、针十字滑轨、套管十字滑轨、针螺旋滑轨、套管螺旋滑轨、中端接口、推力轴承、紧定螺钉、前端嘴接口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嘴接口内部与所述的套管螺旋滑轨末端固连,所述的前端嘴接口外部与所述的套管十字滑轨通过弹簧扣连接,所述的套管滑动座在所述的套管螺旋滑轨和所述的套管十字滑轨上移动,并通过与所述的柔性套管末端固连带动所述的柔性套管自转进给或进给,所述的中端接口一端与所述的套管十字滑轨嵌套扣合,所述的中端接口另一端与所述的针十字滑轨通过推力轴承过盈配合嵌套在一起,所述的中端接口内部与所述的针螺旋滑轨末端通过紧定螺钉固连,所述的针滑动座在所述的针螺旋滑轨和所述的针十字滑轨上移动,并通过与所述的柔性针固连带动所述的柔性针进给和自转进给;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装置,由底板、前端嘴接口支撑座、套管十字滑轨支撑座、中端接口支撑座、针十字滑轨支撑座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嘴接口支撑座、套管十字滑轨支撑座、中端接口支撑座、针十字滑轨支撑座均安装在所述的底板上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使用镍铁合金做针头,除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外,还具有耐磨损、抗腐蚀、高阻尼、和超弹性等优点,另外通过柔性材料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2.本发明的刺针装置采用电机带动不同轨道从而带动柔针和套管分别可以进行自转进给和直线进给,方便调整入针角度,可有效绕过障碍物,能更加准确到达病灶所在,快捷有效的进行穿刺。

    3.本发明的刺针装置可同时控制针与套管同时穿刺,包括弧线、直线和螺旋线穿刺。针伸出某一长度,然后套管和针芯同时穿刺,通过控制针伸出的长度,可得到不同曲率半径的圆弧或螺旋线;而且套管与针芯配合,相互耦合的路径形式,大大提高穿刺灵活程度。

    4.本发明中套管的存在,使针与组织隔开,消除了针与组织的扭转摩擦,避免柔性针发生过度弯曲,有力地提高对斜尖转角的控制精度,避免了在扎针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附图1,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本发明的刺针装置示意图和剖视图;

    附图3,图2中B-B剖视结构放大图;

    附图4,图2中中断接口部分放大图。

    图中:1.底板,2.前端嘴接口,3.前端嘴接口支撑座,4.中端接口,4-1.推力轴承,4-2.紧定螺钉,5.中端接口支撑座,6.套管十字滑轨,7.套管十字滑轨支撑座,8.套管螺旋滑轨,9.柔性套管,10.套管滑动座,11.针十字滑轨,12.针十字滑轨支撑座,13.针螺旋滑轨,14.针滑动座,15.柔性针,16.第一驱动装置,16-1.第一步进电机,16-2.第一电机支撑座,16-3.第一联轴器,16-4.第一驱动带轮,16-5.第一从动带轮,16-6.第一皮带,17.第二驱动装置,17-1.第二步进电机,17-2.第二电机支撑座,17-3.第二联轴器,17-4.第二驱动带轮,17-5.第二从动带轮,17-6.第二皮带,18.第三驱动装置,18-1.第三步进电机,18-2.第三电机支撑座,18-3.第三联轴器,18-4.第三驱动带轮,18-5.第三从动带轮,18-6.第三皮带,19.第四驱动装置,19-1.第四步进电机,19-2.第四电机支撑座,19-3.第四联轴器,19-4.第四驱动带轮,19-5.第四从动带轮,19-6.第四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及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套管式柔性针的进针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16、第二驱动装置17、第三驱动装置18、第四驱动装置19、刺针装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16安装于支撑装置的底板1上方,第一驱动装置16中的第一从动带轮16-5安装在刺针装置的前端嘴接口2上,通过第一从动带轮16-5带动前端嘴接口2转动,前端嘴接口2安装于支撑装置中的前端嘴接口支撑座3上。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17安装于支撑装置的底板1上方,第二驱动装置17中的第二从动带轮17-5安装在刺针装置的套管十字滑轨6上,通过第二从动带轮17-5带动套管十字滑轨6转动,套管十字滑轨6安装于支撑装置中的套管十字滑轨支撑座7上。所述的第三驱动装置18安装于支撑装置的底板1上方,第三驱动装置18中的第三从动带轮18-5安装在刺针装置的中端接口4上,通过第三从动带轮18-5带动中端接口4转动,中端接口4安装于中端接口支撑座5上。所述的第四驱动装置19安装于支撑装置的底板1上方,第四驱动装置19中的第四从动带轮19-5安装在刺针装置的针十字滑轨11上,通过第四从动带轮19-5带动针十字滑轨11转动,针十字滑轨11安装于针十字滑轨支撑座12上。

    第一驱动装置16由第一步进电机16-1、第一电机支撑座16-2、第一联轴器16-3、第一驱动带轮16-4、第一从动带轮16-5、第一皮带16-6组成,第一步进电机16-1固定在所述的第一电机支撑座16-2上,并通过所述的第一联轴器16-3与所述的第一驱动带轮16-4连接,又通过所述的第一皮带16-6带动所述的第一从动带轮16-5转动;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17,由第二步进电机17-1、第二电机支撑座17-2、第二联轴器17-3、第二驱动带轮17-4、第二从动带轮17-5、第二皮带17-6组成,第二步进电机17-1固定在所述的第二电机支撑座17-2上,并通过所述的第二联轴器17-3与所述的第二驱动带轮17-4连接,又通过所述的第二皮带17-6带动所述的第二从动带轮17-5转动;所述的第三驱动装置18,由第三步进电机18-1、第三电机支撑座18-2、第三联轴器18-3、第三驱动带轮18-4、第三从动带轮18-5、第三皮带18-6组成,第三步进电机18-1固定在所述的第三电机支撑座18-2上,并通过所述的第三联轴器18-3与所述的第三驱动带轮18-4连接,又通过所述的第三皮带18-6带动所述的第三从动带轮18-5转动;所述的第四驱动装置19,由第四步进电机19-1、第四电机支撑座19-2、第四联轴器19-3、第四驱动带轮19-4、第四从动带轮19-5、第四皮带19-6组成,第四步进电机19-1固定在所述的第四电机支撑座19-2上,并通过所述的第四联轴器19-3与所述的第四驱动带轮19-4连接,又通过所述的第四皮带19-6带动所述的第四从动带轮19-5转动;

    刺针装置由柔性针15、柔性套管9、针滑动座14、套管滑动座10、针十字滑轨11、套管十字滑轨6、针螺旋滑轨13、套管螺旋滑轨8、中端接口4、推力轴承4-1、紧定螺钉4-2、前端嘴接口2组成,所述的前端嘴接口2内部与所述的套管螺旋滑轨8末端固连,所述的前端嘴接口2外部与所述的套管十字滑轨6通过弹簧扣连接,所述的套管滑动座10在所述的套管螺旋滑轨8和所述的套管十字滑轨6上移动,并通过与所述的柔性套管9末端固连带动所述的柔性套管9自转进给或进给,所述的中端接口4一端与所述的套管十字滑轨6扣合,所述的中端接口4另一端与所述的针十字滑轨11通过推力轴承4-1过盈配合嵌套在一起,所述的中端接口4内部与所述的针螺旋滑轨13末端通过紧定螺钉4-2固连,所述的针滑动座14在所述的针螺旋滑轨13和所述的针十字滑轨11上移动,并通过与所述的柔性针15固连带动所述的柔性针15进给和自转进给;

    实施方式1,参加附图1、附图2。

    第一驱动装置16中的第一步进电机16-1转动,其他驱动装置待机锁死,通过第一皮带16-6带动刺针装置的套管螺旋滑轨8转动,使套管滑动座10在套管螺旋滑轨8上转动,由于其他驱动装置待机锁死,套管滑动座10又在套管十字滑轨6内部,使套管滑动座10只能在套管十字滑轨6内移动,套管滑动座10的移动带动固定在其上的柔性套管9实现直线进给;第二驱动装置17中的第二步进电机17-1转动,其他驱动装置待机锁死,通过第二皮带17-6带动刺针装置的套管十字滑轨6转动,由于其他驱动装置待机锁死,套管滑动座10又在套管螺旋滑轨8内部,套管十字滑轨6的转动将使套管滑动座10在套管螺旋滑轨8上转动,从而带动固定在套管滑动座10的柔性套管9实现自转进给;第一驱动装置16和第二驱动装置17同时工作,可实现柔性套管的不同角度进给,达到辅助穿刺目的。

    实施方式2,参加附图1、附图2。

    第三驱动装置18中的第三步进电机18-1转动,其他驱动装置待机锁死,通过第三皮带18-6带动刺针装置的针螺旋滑轨13转动,使针滑动座14在针螺旋滑轨14上转动,由于其他驱动装置待机锁死,针滑动座14又在针十字滑轨11内部,使针滑动座14只能在针十字滑轨11内移动,针滑动座14的移动带动固定在其上的柔性针15实现直线进给;第四驱动装置19中的第四步进电机19-1转动,其他驱动装置待机锁死,通过第四皮带19-6带动刺针装置的针十字滑轨11转动,由于其他驱动装置待机锁死,针滑动座14又在针螺旋滑轨13内部,针十字滑轨11的转动将使针滑动座14在针螺旋滑轨13上转动,从而带动固定在针滑动座14的柔性针15实现自转进给;第三驱动装置18和第四驱动装置19同时工作,可实现柔性针15的不同角度进给,从而有效的绕过障碍物进行穿刺,实现精确的靶向穿刺。

    实施方式3,参加附图1、附图2。

    第一驱动装置16、第二驱动装置17、第三驱动装置18、第四驱动装置19同时动作,通过控制电机的转动量实现针与套管的同时穿刺,包括弧线、直线和螺旋线穿刺。柔性针伸出某一长度,然后柔性套管9和柔性针15同时穿刺,通过控制柔性针15伸出的长度,可得到不同曲率半径的圆弧或螺旋线;而且柔性套管9与柔性针15配合,相互耦合的路径形式,大大提高穿刺灵活程度。柔性套管9的存在,使柔性针15与组织隔开,消除了柔性针15与组织的扭转摩擦,避免柔性针15发生过度弯曲,有力地提高对斜尖转角的控制精度,避免了在扎针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伤害;

    本发明中第一驱动装置16、第二驱动装置17、第三驱动装置18、第四驱动装置19的传动方式也可以是齿轮传动或链传动。

    关 键  词:
    一种 套管 柔性 进针 机构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套管式柔性针的进针机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49298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