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熏香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以青蒿为君的芳香植物熏香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熏香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香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制作方式为将香料、骨料和粘接料混合后压制而得。中国的熏香文化源远流长,古人认为熏香能集天地之灵气,可以怡情养性,调和情态。现代医学证明,特定成成制成的熏香具有一定的保健养生效果,熏香的治疗养生效果是利用纯天然药物的芳香气味以及治愈能力,经由人的嗅觉器官或皮肤的吸收,通过神经和循环系统产生作用,使人的身体、心理、精神三者达到平衡和统一。熏香的香气具有易渗透、高流动性和高吸入性等特点,可以通过口鼻或皮肤吸入,达到被人体吸收的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等愈加繁重,对人体的健康产生较大的损害。发明人研究发现,对熏香成分的严格配伍和工艺控制,开发具有保健养生功效的香品,能够抚慰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疲乏感,给予使用者良好的感官体验,并能够对使用者产生积极的养生保健功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青蒿为君的芳香植物熏香,此熏香由多种天然成分制备而成,具有抗菌、消炎等养生功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青蒿为君的芳香植物熏香的制备工艺,此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芳香植物熏香,按照重量份数计,其主要由以下主料制备而成:
青蒿30~80份,黄芩15~30份、大青叶10~20份、艾叶15~30份、竹茹15~25份、茯苓10~20份、薰衣草10~20份、辣木10~15份、花椒2~7份、紫苏5~10份、侧柏叶15~20份、芙蓉根10~15份、奶粉6~9份、麦芽糊精10~15份。
本发明还提出上述的芳香植物熏香的制备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将主料中的各组分进行研磨,加水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将辅料在60~80℃条件下加热3~5min,研磨成粉后与第一混合物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第二混合物经成型、干燥得到芳香植物熏香。
本发明实施例的以青蒿为君的芳香植物熏香及其制备工艺的有益效果是:
青蒿中含有青蒿素等倍半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等成分,还含有丁香烯、谷甾醇等,青蒿清香透络,具有清热、凉血、退蒸、解暑、祛风、止痒、止盗汗、防中暑等功效。黄芩含黄芩素等黄酮类化合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抗菌、抗炎、抗病毒作用强。青蒿与黄岑合用,内清湿热,透邪外出。大青叶、艾叶、竹茹、茯苓等具有消炎清热之功效,且与薰衣草、花椒、紫苏、侧柏叶等组分配合,香气温和,具有抗菌消炎、清洁空气等作用。
本发明传承中医理论精髓,以青蒿为君,以特定比例将多种天然芳香植物成分君臣佐使配伍,增加了有效成分的活性。各成分相互配合时,各成分具有协调作用,例如青蒿中的青蒿素和黄芩素能够协同增强抗菌抗病毒效果。各组分科学配伍,能够对于风寒头痛、流行性感冒等具有预防和辅助治疗的功效。
此外,各组分经过研磨、混合、成型得到芳香植物熏香,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制得的产品点燃后,香气舒适,能够被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怡情养性,陶冶情操,并对人体产生养生保健效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以青蒿为君的芳香植物熏香及其制备工艺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以青蒿为君的芳香植物熏香,按照重量份数计,其主要由以下主料制备而成:
青蒿30~80份,黄芩15~30份、大青叶10~20份、艾叶15~30份、竹茹15~25份、茯苓10~20份、薰衣草10~20份、辣木10~15份、花椒2~7份、紫苏5~10份、侧柏叶15~20份、芙蓉根10~15份、奶粉6~9份、麦芽糊精10~15份。
青蒿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清热解毒功效强,以青蒿为主要成分,辅以黄芩、大青叶、艾叶、竹茹、茯苓,使产品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炎、抗病毒等功效。薰衣草具有杀菌、止痛、镇静等功效,且香气芬芳,能够保养治疗身体、放松身心、抚慰心灵,镇静安神。芙蓉根中含有槲皮素、柚皮苷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抑菌和抗肿瘤功效。艾叶含乙酸乙酯、桉叶油素、水合莰烯、樟脑、松油醇、葛缕酮等,具有平喘、镇咳、祛痰及清炎作用。辣木富含多种营养因子,具有消炎、预防感染、治头痛等功效,本实施例中的辣木选用阴干的辣木叶。花椒含有酰胺成分,具有温中散寒、驱虫、止痒等功效。紫苏富含油脂,是一种香料植物,具有抗炎解热等功效。侧柏叶含侧柏酮、侧柏烯、茴香酮等,具有镇咳、祛痰、平喘、镇静等作用。奶粉和麦芽糊精一方面可以调和多种主料的香气,另一方面可以成为各组分的粘接剂,增加各成分之间的黏附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辅料,按照重量份数计,辅料包括:橙皮3~6份、莱菔子3~5份、丁香2~5份、荞麦5~12份、麦冬3~6份、柏子仁5~10份、菊花8~12份。上述辅料能够进一步增加产品的养生效果,抗菌和预防疾病的功效更为明显。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青蒿为50~60份、黄芩为20~25份、大青叶为10~15份、艾叶为20~25份、竹茹为15~20份、茯苓为10~15份、薰衣草为15~20份、辣木为12~15份、花椒为3~5份、紫苏为6~8份、侧柏叶为16~18份、芙蓉根为12~15份、奶粉为7~8份、麦芽糊精为12~14份。进一步优化各组分的成分配比,能够达到更好的养生功效。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辅料中,橙皮为4~5份、莱菔子为3~4份、丁香为3~4份、荞麦为8~10份、麦冬为4~5份、柏子仁为7~9份、菊花为10~11份。进一步优化辅料的成分配比,达到更好的助眠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包覆剂,包覆剂包括壳聚糖、柠檬酸和β-环糊精,壳聚糖、柠檬酸和β-环糊精质量比为3~5:1:2。在产品中加入包覆剂,能够在有效延长产品的保存期,且点燃后,能够使得各组分中的有效成分缓慢释放,延长对人体的作用时间,达到更好的功效。
一种上述的以青蒿为君的芳香植物熏香的制备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将主料中的各组分进行研磨,加水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S2,将辅料在60~80℃条件下加热3~5min,研磨成粉后与第一混合物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S3第二混合物经成型、干燥得到芳香植物熏香。
对辅料进行短时间的加热,能够使得辅料释放出特殊的香味,此外,能够使得活性成分得到释放。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S1步骤中,按照料液比1:0.3~0.6在主料中加水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S3步骤中,第二混合物在成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将包覆剂加入到第二混合物中,在1600-2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混合。在该转速下对主料和辅料可以进行有效包覆。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S3步骤中,包覆剂与主料的质量比为1:45~60。优化包覆剂和待包覆材料的配比,能够使得产品的保存期达到三年。
进一步地,在对主料和辅料进行研磨时,均将主料和辅料研磨至粒径为20~80μm。能够保证物料混合更为均匀,产品质量更优良。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以青蒿为君的芳香植物熏香,其由以下工艺制备得到:
首先,按以下重量份数进行备料:
主料:青蒿55份、黄岑23份、大青叶13份、艾叶22份、竹茹18份、茯苓13份、薰衣草17份、辣木15份、花椒5份、紫苏6份、侧柏叶16份、芙蓉根14份、奶粉8份、麦芽糊精12份。
辅料:橙皮5份、莱菔子4份、丁香3份、荞麦10份、麦冬5份、柏子仁6份、菊花11份。
包覆剂:壳聚糖3份、柠檬酸1份、β-环糊精2份。
其次,分别将主料中的各组分进行研磨至60μm,按料液比1:0.4加水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再次,将辅料在70℃条件下加热4min,研磨至50μm后与第一混合物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最后,将将包覆剂加入到第二混合物中,在1600r/min的转速下搅拌混合,然后放入制香机成型,再经干燥得到芳香植物熏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以青蒿为君的芳香植物熏香,其由以下工艺制备得到:
首先,按以下重量份数进行备料:
主料:青蒿80份、黄岑15份、大青叶10份、艾叶15份、竹茹25份、茯苓20份、薰衣草10份、辣木15份、花椒2份、紫苏10份、侧柏叶15份、芙蓉根15份、奶粉8份、麦芽糊精12份。
辅料:橙皮3份、莱菔子5份、丁香2份、荞麦12份、麦冬3份、柏子仁10份、菊花8份。
包覆剂:壳聚糖3.2份、柠檬酸0.8份、β-环糊精1.6份。
其次,分别将主料中的各组分进行研磨至80μm,按料液比1:0.3加水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再次,将辅料在60℃条件下加热5min,研磨至20μm后与第一混合物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最后,将包覆剂加入到第二混合物中,在1600r/min的转速下搅拌混合,然后放入制香机成型,再经干燥得到芳香植物熏香。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以青蒿为君的芳香植物熏香,其由以下工艺制备得到:
首先,按以下重量份数进行备料:
主料:青蒿30份、黄岑30份、大青叶20份、艾叶15份、竹茹25份、茯苓20份、薰衣草10份、辣木10份、花椒7份、紫苏5份、侧柏叶20份、芙蓉根10份、奶粉6份、麦芽糊精14份。
辅料:橙皮3份、莱菔子5份、丁香3份、荞麦8份、麦冬5份、柏子仁6份、菊花8份。
包覆剂:壳聚糖3.5份、柠檬酸1份、β-环糊精2份。
其次,分别将主料中的各组分进行研磨至50μm,按料液比1:0.4加水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再次,将辅料在70℃条件下加热4min,研磨至40μm后与第一混合物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最后,将包覆剂加入到第二混合物中,在1700r/min的转速下搅拌混合,然后放入制香机成型,再经干燥得到芳香植物熏香。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以青蒿为君的芳香植物熏香,其由以下工艺制备得到:
首先,按以下重量份数进行备料:
主料:青蒿50份、黄岑25份、大青叶10份、艾叶25份、竹茹15份、茯苓10份、薰衣草20份、辣木15份、花椒3份、紫苏8份、侧柏叶16份、芙蓉根12份、奶粉7份、麦芽糊精14份。
辅料:橙皮5份、莱菔子4份、丁香3份、荞麦10份、麦冬5份、柏子仁6份、菊花11份。
包覆剂:壳聚糖3.5份、柠檬酸0.7份、β-环糊精1.4份。
其次,分别将主料中的各组分进行研磨至60μm,按料液比1:0.5加水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再次,将辅料在75℃条件下加热4min,研磨至60μm后与第一混合物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最后,将包覆剂加入到第二混合物中,在1800r/min的转速下搅拌混合,然后放入制香机成型,再经干燥得到芳香植物熏香。
试验例1测定芳香植物熏香抗流感病毒的能力
取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芳香植物熏香为样品,将100g样品置于玻璃平皿中,点燃样品后,在玻璃平皿上外罩烧杯,待玻璃平皿内的样品烧尽后,在烧杯内加水溶出烧杯内壁上附着的烟灰,配置成1mg/mL的熏香液,用蒸馏水稀释至0mg/mL、0.125mg/mL、0.5mg/mL、1mg/mL共4个浓度,将各浓度的稀释液过0.22μm滤膜除菌。
用维持液分别稀释病毒Flu-A和病毒Flu-B,按10倍递减,将病毒原液及各浓度病毒稀释液加入到接种MDCK细胞并已经长成单层的96孔培养板中,37℃下在5%CO2培养箱孵育,观察CPE(细胞病变),并按Reed-Muench法计算TCID50(半数感染剂量)。取接种MDCK细胞并已经长成单层的96孔培养板,吸弃培养液,用100倍TCID50的病毒液感染MDCK细胞,置37℃下5%CO2培养箱中吸附2h。
分别将各浓度的熏香液加入到感染病毒的MDCK细胞中,继续培养3天,观察细胞存活率,试验结果见表1。
表1抗病毒试验结果
试验表明,本发明的芳香植物熏香对甲型流感病毒(Flu-A)和乙型流感病毒(Flu-B)均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且随着浓度的上升,细胞存活率逐渐增加,高剂量浓度的熏香液具有更为优良的抗病毒效果。
试验例2测定芳香植物熏香的抗菌能力
取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芳香植物熏香为样品,将100g样品置于玻璃平皿中,点燃样品后,在玻璃平皿上外罩烧杯,待玻璃平皿内的样品烧尽后,在烧杯内加水溶出烧杯内壁上附着的烟灰,配置成1mg/mL的熏香液,过0.22μm滤膜除菌。
测定上述熏香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绿脓杆菌的抑菌率,结果如2所示。
表2抗菌试验结果
项目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白色念球菌 绿脓杆菌 抑菌率 97% 96% 92% 94%
由表2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制得的方向植物熏香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绿脓杆菌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能够有效防止致病菌感染。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