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吸附创口敷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抗菌吸附创口敷料.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899093.0 (22)申请日 2016.08.18 (73)专利权人 河北瑞诺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区昆仑 大街55号 (72)发明人 张汉盈 张轲 宋春凤 张自夯 (74)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 有限公司 13112 代理人 孙丽红 胡澎 (51)Int.Cl. A61L 15/46(2006.01) A61L 15/18(2006.01) A61L 15/2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抗。
2、菌吸附创口敷料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菌吸附创口敷料, 包 括有一层吸水垫层和贴附于所述吸水垫层上表 面的第一防粘连膜层, 所述吸水垫层是在碳纤维 吸水垫的碳纤维丝表面喷淋有一层PHMB抗菌层, 所述第一防粘连膜层是在塑料网膜的外表面喷 涂有一层PHMB抗菌层。 本实用新型将PHMB与碳纤 维敷料结合在一起, 制备出新型抗菌碳纤维敷 料, 克服了抗生素敷料的易产生耐药菌株的弊 端, 兼具碳纤维吸附特性和PHMB的抗菌活性, 制 备方法简单易行, 原料易得, 成本低廉, 解决了含 抗生素敷料的耐药性等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6183707 U 2017。
3、.05.24 CN 206183707 U 1.一种抗菌吸附创口敷料, 其特征是, 包括有一层吸水垫层和贴附于所述吸水垫层上 表面的第一防粘连膜层, 所述吸水垫层是在碳纤维吸水垫的碳纤维丝表面喷淋有一层PHMB 抗菌层, 所述第一防粘连膜层是在塑料网膜的外表面喷涂有一层PHMB抗菌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吸附创口敷料, 其特征是, 在所述吸水垫层的下表面贴附 有第二防粘连膜层, 所述第二防粘连膜层是在塑料网膜的外表面喷涂有一层PHMB抗菌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吸附创口敷料, 其特征是, 在所述吸水垫层的下表面贴附 有一层基膜层, 所述基膜层的边缘超出所述吸水垫层的边缘; 。
4、在所述第一防粘连膜层的上 表面贴附有离型纸层, 所述离型纸层的边缘超出所述第一防粘连膜层的边缘; 所述基膜层 超出所述吸水垫层边缘的部分与所述离型纸层超出所述第一防粘连膜层边缘的部分相互 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吸附创口敷料, 其特征是, 所述离型纸层由部分区域重叠 的第一离型纸和第二离型纸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吸附创口敷料, 其特征是, 所述基膜层为喷涂有压敏胶层 的半渗透性透明聚氨酯膜或无纺布。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183707 U 2 一种抗菌吸附创口敷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创口敷料, 具体的说是一种抗菌吸附创口敷。
5、料。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创面皮肤组织的腐烂以及细菌感染等原因, 所有伤口在不同程度上会产生一 定的臭味。 长期以来, 伤口上所产生的臭味对患者和护理人员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一些病人 由于伤口上的恶臭而很难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临床上解决伤口臭味的途径有两种, 一 种是控制伤口上的细菌, 抑制细菌的繁殖, 从根本上消除臭味的产生。 另一种是用合适的吸 附材料把臭味吸收。 目前临床上控制细菌多采用抗生素方法, 但是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伤 口感染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导致很多难愈性创面的产生和耐药菌株的 出现, 研究人员希望能从创口敷料着手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
6、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吸附创口敷料, 以解决伤口感染异味及难愈问 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 一种抗菌吸附创口敷料, 包括有一层吸水垫层和贴附于所述吸水垫层上表面的第 一防粘连膜层, 所述吸水垫层是在碳纤维吸水垫的碳纤维丝表面喷淋有一层PHMB抗菌层, 所述第一防粘连膜层是在塑料网膜的外表面喷涂有一层PHMB抗菌层。 0006 所述的抗菌吸附创口敷料, 在所述吸水垫层的下表面贴附有第二防粘连膜层, 所 述第二防粘连膜层是在塑料网膜的外表面喷涂有一层PHMB抗菌层。 0007 所述的抗菌吸附创口敷料, 在所述吸水垫层的下表面贴附有一层基膜层, 所述基 膜。
7、层的边缘超出所述吸水垫层的边缘; 在所述第一防粘连膜层的上表面贴附有离型纸层, 所述离型纸层的边缘超出所述第一防粘连膜层的边缘; 所述基膜层超出所述吸水垫层边缘 的部分与所述离型纸层超出所述第一防粘连膜层边缘的部分相互贴合。 0008 所述的抗菌吸附创口敷料, 所述离型纸层由部分区域重叠的第一离型纸和第二离 型纸构成。 0009 所述的抗菌吸附创口敷料, 所述基膜层为喷涂有压敏胶层的半渗透性透明聚氨酯 膜或无纺布。 0010 本实用新型将PHMB与碳纤维敷料结合在一起, 制备出新型抗菌碳纤维敷料, 克服 了抗生素敷料的易产生耐药菌株的弊端, 兼具碳纤维吸附特性和PHMB的抗菌活性, 制备方 法。
8、简单易行, 原料易得, 成本低廉, 解决了含抗生素敷料的耐药性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183707 U 3 0013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 1、 PHMB抗菌层, 2、 塑料网膜, 3、 吸水垫层, 4、 第一离型纸, 5、 第二离型纸, 6、 基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实施例1 0016 (1) 配制PHMB溶液: 取2g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 加纯化水至1000ml, 溶解后搅拌 均匀, 即得。 0017 (2) 喷淋。
9、PHMB: 将碳纤维吸水垫卷材置于放卷辊轴上, 以1m/min的速率放卷, 此过 程中, 喷淋装置以2.0mL/s的速度向吸水垫卷材喷淋PHMB溶液, 同时收卷辊轴2以1m/min的 速率收卷, 如此重复3-4次, 使PHMB溶液均匀喷淋到碳纤维卷材的碳纤维丝表面上。 0018 (3) 干燥: 将喷淋完毕的碳纤维吸水垫卷材, 采用网带式烘干机, 控制温度不高于 50做干燥处理。 0019 (4) 模切、 成型: 将干燥后的碳纤维吸水垫卷材, 直接用敷料成型机分切成片。 0020 (5) 如图1所示, 将第一防粘连膜层 (喷涂有PHMB抗菌层1的塑料网膜2) 贴附至碳纤 维吸水垫 (即吸水垫层3。
10、) 的上表面, 形成如图1所示结构的敷料, 或如图2所示, 将第一防粘 连膜层和第二防粘连膜层分别贴附至碳纤维吸水垫 (即吸水垫层3) 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形 成如图2所示结构的敷料。 0021 实施例2 0022 (1) 配制PHMB溶液: 取2g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 加纯化水至1000ml, 溶解后搅拌 均匀, 即得。 0023 (2) 喷淋PHMB: 将碳纤维吸水垫卷材置于辊轴1上, 以1m/min的速率放卷, 此过程 中, 喷淋装置以2.0ml/s的速度向吸水垫卷材喷淋PHMB溶液, 同时辊轴2以1m/min的速率收 卷。 如此重复3次, 尽可能的使PHMB溶液均匀喷淋到碳纤维卷材上。
11、。 0024 (3) 干燥: 将喷淋完毕的碳纤维卷材, 采用网带式烘干机, 控制温度不高于50做 干燥处理。 0025 (4) 模切、 成型: 将干燥后的碳纤维吸水垫卷材, 直接用敷料成型机分切成片, 然后 将第一防粘连膜层 (即喷涂有PHMB抗菌层1的塑料网膜2) 贴附至碳纤维吸水垫 (即吸水垫层 3) 的上表面, 再将其与离型纸卷材和基材卷材于敷料成型机上一次模切、 复合成型, 形成如 图3所示结构的敷料, 即在吸水垫层3的下表面贴附有一层基膜层6, 基膜层6为喷涂有压敏 胶层的半渗透性透明聚氨酯膜或无纺布, 基膜层6的边缘超出吸水垫层3的边缘; 在第一防 粘连膜层的上表面贴附有离型纸层, 离型纸层的边缘超出第一防粘连膜层的边缘; 基膜层6 超出吸水垫层3边缘的部分与离型纸层超出第一防粘连膜层边缘的部分相互贴合。 离型纸 层由部分区域重叠的第一离型纸4和第二离型纸5构成。 0026 离型纸可以为CCK纸、 硅油纸; 基材可以为喷涂压敏胶的无纺布、 喷涂压敏胶的聚 氨酯薄膜。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183707 U 4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6183707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