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涤纶抗菌毛条及其制造方法.pdf

  • 上传人:111****112
  • 文档编号:84821
  • 上传时间:2018-01-24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646.8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75496.0

    申请日:

    2014.07.31

    公开号:

    CN104153036A

    公开日:

    2014.11.1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D01F 8/14申请公布日:2014111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1F 8/14申请日:20140731|||公开

    IPC分类号:

    D01F8/14; D01F1/10

    主分类号:

    D01F8/14

    申请人:

    江苏理工学院

    发明人:

    杨雁玲

    地址:

    213001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中吴大道180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代理人:

    张建纲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涤纶抗菌毛条及其制造方法,包括芯层及包裹在芯层外的皮层,所述芯层为PET层,所述皮层是由含有载银磷酸锆的PET抗菌母粒和PET切片混合而成,采用具有良好安全性、广谱高效的载银磷酸锆作为抗菌剂,采用皮芯复合纺丝技术纺制的抗菌纤维,采用多区拉伸拉断法工艺,最终获得纤维长度接近天然羊毛的涤纶抗菌毛条。该涤纶抗菌毛条及其制造方法与其它普通纤维的抱合性好易于混纺或交织、织物的柔软性悬垂性好,能进行常规的染色及后整理,有良好的耐摩擦耐氧化及耐腐蚀能力,物理化学性能稳定。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涤纶抗菌毛条,包括芯层及包裹在芯层外的皮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为PET层,所述皮层是由含有载银磷酸锆的PET抗菌母粒和PET切片混合而成。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抗菌毛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层和芯层的复合比例为30:70-50:50。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抗菌毛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层中PET抗菌母粒为5-10%,所述PET切片为90-95%。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抗菌毛条,其特征在于:所述PET抗菌母粒中抗菌剂载银磷酸锆粉体的含量为15%-25%。

    5.
      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涤纶抗菌毛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以PET为基体,以载银磷酸锆作为抗菌剂,载银磷酸锆抗菌粉体的添加量为15-25%,制得PET抗菌母粒;
    步骤二、以含有5-10%的PET抗菌母粒的PET切片为一种组分,以100%的PET切片为另一种组分,以30:70-50:50的复合比例进行双组分复合纺丝,制得皮芯复合抗菌预取向长丝束;
    步骤三、将制得的皮芯复合抗菌预取向长丝束采用多区拉伸拉断法工艺,最终获得抗菌涤纶毛条。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涤纶抗菌毛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以15%-25%载银磷酸锆粉体作为抗菌剂,以PET为基体,加入偶联剂和分散剂,用双螺杆挤出机融熔挤出,制得PET抗菌母粒。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涤纶抗菌毛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复合纺丝时,经冷却、上油、卷绕工序制得皮芯复合抗菌预取向长丝束。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涤纶抗菌毛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皮芯复合抗菌预取向长丝束经集束、拉伸、卷曲、定型、拉断、一道针梳、二道针梳、成球针梳、打包、检验工序制得抗菌涤纶毛条。

    说明书

    涤纶抗菌毛条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复合纤维领域,具体是一种涤纶抗菌毛条,解决现有技术中纺织品易产生霉菌、恶臭等问题。
    背景技术
    微生物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病菌、霉菌等致病微生物会对人体产生巨大危害。因此隔离、抑制、消灭这些致病微生物的方法就应运而生了。目前,具有吸湿排汗、抗菌防臭等功能性纺织品已成为市场研发热点。
    抗菌纺织品的生产方法目前主要有共混纺丝法和功能整理法两种。前者抗菌功能效果持久,耐洗性好;后者处理工艺较简单,但生产中三废多,其耐洗性及抗菌效果较差。
    由共混纺丝法制得的抗菌纤维虽然抗菌功能持久,耐洗性好,但也存在弱点:抗菌剂含量过低,达不到好的抗菌效果;抗菌含量过高,在纤维纺制过程中容易堵孔、断裂,制成率低,纤维的物理指标达不到要求。因此如何加工得到抗菌效果更好的抗菌纺织品并提高抗菌纺织品的制成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涤纶抗菌毛条及其制造方法,抗菌性能优良、耐久性好,与其它普通纤维的抱合性好易于混纺或交织,织物的柔软性悬垂性好,能进行常规的染色及后整理,有良好的耐摩擦耐氧化及耐腐蚀能力,物理化学性能稳定。
    本发明的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涤纶抗菌毛条,包括芯层及包裹在芯层外的皮层,所述芯层为PET层,所述皮层是由含有载银磷酸锆的PET抗菌母粒和PET切片混合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皮层和芯层采用双组分复合纺丝混纺而成,皮层和芯层的复合比例范围为30:70-50:50。
    作为优选,所述皮层中PET抗菌母粒为5-10%,所述PET切片为90-95%。
    作为优选,所述PET抗菌母粒中抗菌剂载银磷酸锆粉体的含量为15%- 2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涤纶抗菌毛条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以PET(涤纶树脂)为基体,以载银磷酸锆作为抗菌剂,载银磷酸锆抗菌粉体的添加量为15-25%,制得PET抗菌母粒;
    步骤二、以含有5-10%的PET抗菌母粒的PET切片为一种组分,以100%的PET切片为另一种组分,以30:70-50:50的复合比例进行双组分复合纺丝,制得皮芯复合抗菌预取向长丝束;
    步骤三、将制得的皮芯复合抗菌预取向长丝束采用多区拉伸拉断法工艺,最终获得抗菌涤纶毛条。
    其中,步骤一中,以15%-25%载银磷酸锆粉体作为抗菌剂,以PET为基体,加入偶联剂和分散剂,用双螺杆挤出机融熔挤出,制得PET抗菌母粒。
    步骤二中,复合纺丝时,经冷却、上油、卷绕工序制得皮芯复合抗菌预取向长丝束。
    步骤三中,皮芯复合抗菌预取向长丝束经集束、拉伸、卷曲、定型、拉断、一道针梳、二道针梳、成球针梳、打包、检验工序制得抗菌涤纶毛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涤纶抗菌毛条及其制造方法采用具有良好安全性、广谱高效的载银磷酸锆作为抗菌剂,采用皮芯复合纺丝技术纺制的抗菌纤维,采用多区拉伸拉断法工艺,最终获得纤维长度接近天然羊毛的涤纶抗菌毛条,抗菌母粒用量少、抗菌效率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具有抑菌作用,抑菌率均达到99.99%,抗菌性能优良、耐久性好,与其它普通纤维的抱合性好易于混纺或交织、织物的柔软性悬垂性好,能进行常规的染色及后整理,有良好的耐摩擦耐氧化及耐腐蚀能力,物理化学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涤纶抗菌毛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涤纶抗菌毛条的制造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现在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涤纶抗菌毛条,包括芯层1及包裹在芯层1外的皮层2,所述芯层1为PET层,所述皮层2是由含有载银磷酸锆的PET抗菌母粒和PET切片混合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PET抗菌母粒中抗菌剂载银磷酸锆粉体的含量为15%-25%。
    所述PET抗菌母粒的制备工艺如下:称取载银磷酸锆粉体20份(重量份)、纺丝级PET切片80份、偶联剂0.8份、分散剂0.5份,倒入转速为800转/分钟~1000转/分钟的高速混合机中混合,经南京科亚SHJ-35平行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按照物料经过双螺杆挤出机的先后次序分为4个加热区和挤出模头,所设定的各个加热区的加热温度依次为:T1=200℃~210℃,T2=220℃~230℃,T3=270℃~280℃,T4=260~270℃,T=265℃,螺杆转速120rpm,共混挤出、冷却、切粒制得PET抗菌母粒。
    作为优选,所述皮层中PET抗菌母粒为5-10%,所述PET切片为90-95%。
    所述皮芯复合抗菌预取向长丝束的制备流程如下:
    5-10%PET抗菌母粒+90-95%PET切片→干燥→料斗A→螺杆A熔融→计量A

    其中,干燥工艺如下:含有PET抗菌母粒的PET切片和100%PET切片分别用SZG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干燥(温度135℃、真空度-0.1MPa),切片水份含量≤50ppm,冷却(低于80℃)出料。
    纺丝工艺如下:将干燥好的含有PET抗菌母粒的PET切片和100%PET切片 用螺杆A和螺杆B分别熔融,熔融温度为260-300℃;通过计量,分别进入复合喷丝组件,皮层和芯层的复合比为30:70-50:50;冷却吹风温度为20-23℃、速度控制在0.3-0.5m/s;卷绕速度2200-2500m/min;得到皮芯复合抗菌预取向长丝束。
    毛条的制备流程如下:
    皮芯复合抗菌预取向长丝束→集束→水浴拉伸→卷曲→定型→长丝束,
    长丝束→直接成条机→一道针梳→二道针梳→成球针梳→打包,
    其中,水浴拉伸牵伸倍数控制在2.8-3.2;制条、针梳、成球速度220-240m/min;梳针密度3-6根/cm;出条条重5-10g/m。
    如图2所示,一种涤纶抗菌毛条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以15%-25%载银磷酸锆粉体作为抗菌剂,以PET为基体,加入偶联剂和分散剂,用双螺杆挤出机融熔挤出,制得PET抗菌母粒;
    步骤二、将含有PET抗菌母粒的PET切片和100%PET切片分别用SZG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干燥,将干燥好的含有PET抗菌母粒的PET切片和100%PET切片用螺杆A和螺杆B分别熔融,并分别计量,以含有5-10%的PET抗菌母粒的PET切片为一种组分,以100%的PET切片为另一种组分,以30:70-50:50的复合比例进行双组分复合纺丝,经冷却成形、上油、卷绕工序制得皮芯复合抗菌预取向长丝束;
    步骤三、制得的皮芯复合抗菌预取向长丝束经集束、水浴拉伸、卷曲、定型、拉断制条、一道针梳、二道针梳、成球针梳、打包、检验工序制得抗菌涤纶毛条,完成加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涤纶抗菌毛条及其制造方法采用具有良好安全性、广谱高效的载银磷酸锆作为抗菌剂,采用皮芯复合纺丝技术纺制的抗菌纤维,采用多区拉伸拉断法工艺,最终获得纤维长度接近天然羊毛的涤纶抗菌毛条,抗菌母粒用量少、抗菌效率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具有抑菌作用,抑菌率均达到99.99%,抗菌性能优良、耐久性好,与其它普通纤维的抱合性好易于混纺或交织、织物的柔软性悬垂性好,能进行常规的染色及后整理, 有良好的耐摩擦耐氧化及耐腐蚀能力,物理化学性能稳定。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关 键  词:
    涤纶 抗菌 毛条 及其 制造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涤纶抗菌毛条及其制造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482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