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腔组织的修复补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女性盆腔组织的修复补片.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13661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2.08 CN 202136610 U *CN202136610U* (21)申请号 201120256517.9 (22)申请日 2011.07.20 A61L 31/06(2006.01) A61L 31/04(2006.01) (73)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 一附属医院 地址 400038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 30 号 (72)发明人 梁志清 刘禄斌 徐惠成 王延洲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111 代理人 杨颖 张一军 (54) 实用新型名称 女性盆。
2、腔组织的修复补片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女性盆腔组织的修复补 片, 由聚丙烯纤维编织而成网片, 由聚乙交酯 - 丙 交酯纤维代替所述网片的一部分聚丙烯纤维, 所 述网片由聚丙烯纤维和聚乙交酯 - 丙交酯混编而 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种纤维混编, 减少聚丙烯纤 维所占的比重和密度, 从而减少免疫排斥反应和 组织侵蚀性。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CN 202136617 U1/1 页 2 1. 一种女性盆腔组织的修复补片, 由聚丙烯纤维编织而成网片, 其特征在于, 由聚乙 交酯。
3、 - 丙交酯纤维代替所述网片的一部分聚丙烯纤维, 所述网片由聚丙烯纤维和聚乙交 酯 - 丙交酯混编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乙交酯-丙交酯纤维横向和/或竖 向排列于所述网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丙烯纤维与所述聚乙交酯-丙交酯 纤维间隔一定距离依次交替排列。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补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丙烯纤维之间设有至少一根所述 聚乙交酯 - 丙交酯纤维。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补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丙烯纤维之间设有二根或三根间 隔排列的所述聚乙交酯 - 丙交酯纤维。 6. 根据权利要求 1-5 中。
4、任一所述的补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行的聚丙烯纤维之间的 间距为 2-6mm。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补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行的聚丙烯纤维之间的间距为 4-5mm。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补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丙烯纤维和聚乙交酯-丙 交酯纤维为单丝或由单丝组成的纤维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丙烯纤维与所述聚乙交酯-丙交酯 纤维并成或拧成一根纤维束。 10. 根据权利要求 1-5、 9 中任一所述的补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丙烯纤维与所述聚乙 交酯 - 丙交酯纤维的直径为 100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136610。
5、 U CN 202136617 U1/3 页 3 女性盆腔组织的修复补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用材料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修复女性盆腔组织缺陷 的补片。 背景技术 0002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 50 岁以上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 多发病, 给中老年妇 女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目前的治疗方法是用一些医用聚丙烯类合成材料的网带 或片, 通过外科手术进行盆底功能重建。 由于聚丙烯补片具有组织侵蚀性的缺点, 其生物相 容性差, 易产生异物刺激的不适、 疼痛等, 而且, 单纯聚丙烯补片较难和植入局部发生融合, 再加上在体内老化变硬变脆、 摩擦、 位移、 蚀穿等作用, 。
6、常发生刺穿膀胱、 阴道等不良并发 症。 为克服这些弊端曾有学者试用脱细胞尸体筋膜、 自体筋膜、 人造胶原和异种脱细胞基质 材料来进行盆底功能重建。 但这些材料均有各自缺陷, 特别是具有自然降解性, 远期效果不 稳定, 目前尚无法取代聚丙烯材料的地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克服已有技术中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修复女性盆腔组织缺 陷的补片, 可明显减轻植入部位的炎症反应。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 0005 一种女性盆腔组织的修复补片, 由聚丙烯纤维编织而成网片, 由聚乙交酯 - 丙交 酯纤维代替所述网片的一部分聚丙烯纤维, 所述网片由聚丙烯纤维和聚乙交酯 - 丙。
7、交酯混 编而成。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聚乙交酯 - 丙交酯纤维横向和 / 或竖向排列于所述网片。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聚丙烯纤维与所述聚乙交酯 - 丙交酯纤维间隔一定距离依次交替 排列。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聚丙烯纤维之间设有至少一根所述聚乙交酯 - 丙交酯纤维, 优选 所述聚丙烯纤维之间设有二根或三根间隔排列的所述聚乙交酯 - 丙交酯纤维。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平行的聚丙烯纤维之间的间距为 2-6mm, 优选 4-5mm。 0010 可选择地, 所述聚丙烯纤维和聚乙交酯 - 丙交酯纤维为单丝或由单丝组成的纤维 束。 0011 可选择地, 所述聚丙烯纤维与所述聚乙交酯 。
8、- 丙交酯纤维并成或拧成一根纤维 束。 0012 优选地, 所述聚丙烯纤维与所述聚乙交酯 - 丙交酯纤维的每根纤维的直径为 100m。 0013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种纤维混编, 减少聚丙烯纤维所占的比重和密度, 从而减少免 疫排斥反应, 减少组织侵蚀性。其中, 网片中聚乙交酯 - 丙交酯纤维材料, 组织反应轻微, 30 天大部分吸收, 60-90 天可完全吸收。该产品结构设计上兼顾多功能性, 可用于阴道后壁膨 说 明 书 CN 202136610 U CN 202136617 U2/3 页 4 出, 肛提肌撕裂, 骶韧带松弛, 直肠阴道膈缺损, 直肠阴道瘘修补, 阴道紧缩等多种场合。 附图说明 。
9、0014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 0015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 0016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18 对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 从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中, 本实用新型 的上述目的、 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0019 如图 1 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修复补片, 由若干根医用级聚丙烯纤维 11 和医 用级聚乙交酯 - 丙交酯纤维 12( 纺丝材料 ) 编织成网片, 每根纤维可以是单丝或由多个单 丝编成, 每根纤维直径 100m, 网片部分。
10、地方为单丝结构, 部分地方由 3-4 根纤维单丝组成 的纤维束编织而成。 该网片具有若干个网孔, 本实施例并不限定网孔的结构, 根据本领域技 术人员的理解, 按照工艺和产品的需要进行设定。为表示清晰, 图 1 中所示的是局部的网 片。该网片的纤维在横向上, 聚丙烯纤维与所述聚乙交酯 - 丙交酯纤维相邻依次排列, 从上 至下以ABABAB的方式排列, 其中A和B分别代表上述两种不同的纤维 ; 在竖向上, 也依此排 列, 从而可以实现所述聚丙烯纤维之间设有至少一根所述聚乙交酯 - 丙交酯纤维。为了达 到良好的发明效果, 上述的两个平行的聚丙烯纤维之间的间隙可控制在 4mm 之间, 最好是 4-5m。
11、m。编织方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可实现上述结构的任意一种工艺, 比如平纹编织, 即每根竖向的纤维交叉地在每根横向纤维上下穿过, 每根竖向的纤维交叉地在每根横向的 纤维上下穿过的编织方式。当然, 还可以采用斜纹编织和经编法。为了表示本实用新型的 主要结构, 图 1-3 均采用了简易画法, 省略了不同编织方法所获得的网片的经线、 纬线的细 节特征。 0020 可以选择的是, 所述聚乙交酯 - 丙交酯纤维还可以只选择设置在网片的横向或竖 向。 0021 图2中显示了一种由聚丙烯纤维21与聚乙交酯-丙交酯纤维22编织而成的网片。 即横向纤维与竖向纤维在在临近的两根纤维间交叉编织而成。其中, 横向纤维和。
12、竖向纤维 采用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排列方式。 0022 图 3 中显示了由聚丙烯纤维 31 与聚乙交酯 - 丙交酯纤维 32 编织而成的网片。其 中, 该网片的纤维在横向上, 聚丙烯纤维与所述聚乙交酯 - 丙交酯纤维从上至下以 ABBABBA 的方式排列, 其中A和B分别代表上述两种不同的纤维 ; 在竖向上, 也依此排列, 从而可以实 现所述聚丙烯纤维之间设有二根所述聚乙交酯 - 丙交酯纤维。 0023 当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 上述补片也可以将两种纤维的单丝或纤维 束拧成或并成一根纤维后, 作为网片的横向线和 / 或竖向线编织成网片。 0024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针。
13、对上述获得的补片进行了动物的植入试验。 0025 试验情况 : 0026 实验分为 4 组, 每组 12 只大鼠, 分别植入聚丙烯、 可吸收网片、 混编网片 ( 上述实 说 明 书 CN 202136610 U CN 202136617 U3/3 页 5 施例中获得的补片 )、 假手术组。于术后第一、 二、 三、 六月分别取材, 做 HE 染色石蜡切片观 察及盆底脱垂模型动物的大体观察, 了解治疗效果。 0027 HE 染色石蜡切片发现可吸收网片组第一月炎症反应轻微, 第二月开始基本消失, 混编网片组炎症反应各个阶段均明显低于聚丙烯组, 但强于可吸收网片组 ; 聚丙烯网片组 强烈的炎症反应伴随。
14、整个实验观察阶段。 0028 炎症反应由低到高排序是 : 可吸收网片组混编网片组聚丙烯组。 0029 治疗效果 : 可吸收组在术后第二月即发现个别动物复发, 半年的观察结果 : 聚丙 烯组无复发, 而混编组亦无复发。 0030 混编网片组的盆底仍然发现瘢痕组织增生, 程度轻于聚丙烯组, 但瘢痕增生起到 了承受盆底力量的作用, 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治疗效果。由此证明, 聚丙烯和聚乙交酯 - 丙 交酯纤维材料混编的补片能保证远期的治疗效果, 并且明显减轻了炎症反应。 同时, 上述的 实施例所获得的混编网片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 并具有稳定的平展性能, 更顺服、 平坦、 贴合人体结构, 可任意裁剪成所需形状。 0031 值得注意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定本实用新 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各种零部件的构造进行材料和结构的改进, 或者是采用技术等同物进行替换。 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的等效结 构变化, 或直接或间接运用于其他相关技术领域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内。 说 明 书 CN 202136610 U CN 202136617 U1/1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36610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