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握柄包覆体组件和球拍.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847848
  • 上传时间:2018-03-15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528.8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61712.2

    申请日:

    2011.11.15

    公开号:

    CN102462941A

    公开日:

    2012.05.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3B 49/08申请公布日:20120523|||公开

    IPC分类号:

    A63B49/08

    主分类号:

    A63B49/08

    申请人:

    普利司通运动株式会社

    发明人:

    松冈丰武; 野竹贵裕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10.11.16 JP 2010-256046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代理人:

    韩登营;栗涛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握柄部包覆体组件和球拍,其中,准备好内径尺寸和重量相同但厚度不同的多个握柄部包覆体,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握柄部包覆体并将其安装在球拍上,能在不改变球拍的重量或平衡点的情况下改变握柄的粗细。握柄部包覆体(1)呈八角形筒状结构。在握柄部包覆体(1)的互相面对的2个侧面(1a)上,设置有多个作为卡合部的开口(2),该开口(2)在握柄部包覆体(1)的纵长方向上分别相隔一定间隔。握柄部包覆体(1)的基端附近部分(3)越靠近末端一侧径向尺寸越大。在该基端附近部分(3)上设有凹处(4、5、6),它们用来抵消因厚度增大而带来的重量的增加。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握柄部包覆体组件, 其由安装在球拍的握柄部上的多个握柄部包覆体组成, 其 特征在于, 各个握柄部包覆体的内径尺寸和重量相同而厚度不同。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握柄部包覆体组件, 其特征在于, 在比具有最小厚度的握柄部包覆体厚的握柄部包覆体上设置有凹处, 该凹处用来减小 该握柄部包覆体的重量, 该被减小的重量与因厚度增加而增多的重量相对应。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握柄部包覆体组件, 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处设置在握柄部包覆体的基端一侧。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握柄部包覆体组件, 其特征在于, 比具有最大厚度的握柄部包覆体薄的握柄部包覆体具有大比重材料, 由该大比重材料 增大该握柄部包覆体的重量, 该被增大的重量与因厚度减小而减少的重量相对应。
    5: 根据权利要求 1 ~ 4 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握柄部包覆体组件, 其特征在于, 各个握柄部包覆体上都设有与球拍的握柄部卡合的卡合部。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握柄部包覆体组件, 其特征在于, 上述握柄部上设有凸部, 上述卡合部为朝向握柄部包覆体的厚度方向穿透该握柄部包 覆体的开口。
    7: 一种球拍, 其特征在于, 其握柄部上安装有技术方案 1 ~ 6 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握柄部包覆体组件的一个握柄部 包覆体, 该握柄部包覆体能够被拆下。

    说明书


    握柄包覆体组件和球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握柄包覆体组件以及具有握柄包覆体的球拍, 该握柄包覆体组件 安装在网球拍、 羽毛球拍等球拍的握柄部上。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 1、 2 所述, 在网球拍等的握柄部上安装有握柄部包覆体, 该握柄部包 覆体由橡胶、 弹性体 ( 亦称合成塑料, 下同 ) 或合成树脂等弹性材料制成。使用者有时直接 抓握上述握柄包覆体, 有时在该握柄部包覆体上安装由皮革或合成树脂等制成的表面装饰 材料。
         【专利文献 1】 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 2004-141196
         【专利文献 2】 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 2006-223601
         在上述专利文献 1 中, 记载有能够将握柄部包覆体安装在球拍的握柄部上且能拆 下的结构。像这样, 握柄部包覆体采用可拆装结构时, 通过更换厚度不同的握柄部包覆体, 就能改变球拍的握柄的粗细。
         但更换不同厚度的握柄部包覆体时, 由于该握柄部包覆体的重量会改变, 所以球 拍的重量或平衡点也会改变, 因而对于使用者而言, 挥拍的难易程度会产生微小的变化。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握柄部包覆体组件和球拍, 其中, 准备好内径 尺寸和重量相同但厚度不同的多个握柄部包覆体, 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握柄部包覆体并将 其安装在球拍上, 能在不改变球拍的重量或平衡点的情况下改变握柄的粗细。
         本发明 ( 技术方案 1) 所述的握柄部包覆体组件由安装在球拍的握柄部上的多个 握柄部包覆体组成, 各个握柄部包覆体的内径尺寸和重量相同而厚度不同。
         在技术方案 1 的基础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 2 所述的握柄部包覆体组件, 在比具有最 小厚度的握柄部包覆体厚的握柄部包覆体上设置有凹处, 该凹处用来减小该握柄部包覆体 的重量, 该被减小的重量与因厚度增加而增多的重量相对应。
         在技术方案 2 的基础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 3 所述的握柄部包覆体组件, 上述凹处设 置在握柄部包覆体的基端一侧。
         在技术方案 1 的基础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 4 所述的握柄部包覆体组件, 比具有最大 厚度的握柄部包覆体薄的握柄部包覆体具有大比重材料, 该大比重材料用来增大该握柄部 包覆体的重量, 该被增大的重量与因厚度减小而减少的重量相对应。
         在技术方案 1 ~ 4 的任意一项的基础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 4 所述的握柄部包覆体 组件, 各个握柄部包覆体上都设有与球拍的握柄部卡合的卡合部。
         在技术方案 5 的基础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 6 所述的握柄部包覆体组件, 上述握柄部 上设有凸部, 上述卡合部为向握柄部包覆体的厚度方向穿透该握柄部包覆体的开口。
         本发明技术方案 7 所述的球拍, 其握柄部上安装有技术方案 1 ~ 6 的任意一项所
         述的握柄部包覆体组件的一个握柄部包覆体, 该握柄部包覆体能够被拆下。
         【发明效果】
         本发明中的握柄部包覆体组件的握柄部包覆体, 其内径尺寸和重量相同而厚度不 同。 因此, 使用者从握柄部包覆体组件中选出具有适合自己抓握的厚度的握柄部包覆体, 并 将其安装在球拍的握柄部上时, 能够使球拍的握柄部粗细与不同使用者相适应。 当然, 即使 是同一个使用者, 也能够对应于握力变化或有无装有手套等情况而改变握柄部粗细。
         像这样, 即使更换握柄部包覆体, 由于各握柄部包覆体的重量相同, 所以球拍的重 量或挥拍感不会变化。 即使握柄部包覆体的厚度有变化, 为使其重量相同, 优选在握柄部包 覆体上设置凹处以减小其重量, 该被减小的重量与因厚度增加而增大的重量相对应。或使 该握柄部包覆体具有用来增大其重量的大比重材料, 该被增大的重量与因厚度减小而减少 的重量相对应。优选该凹处设在使用者几乎不抓握的握柄部包覆体的基端一侧。
         在握柄部包覆体上设置用来与球拍的握柄部卡合的卡合部时, 即使采用能将握柄 部包覆体安装在球拍上且能拆下的结构, 也能将握柄部包覆体牢固地安装在握柄部上。 附图说明 图 1 为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握柄部包覆体的立体图。
         图 2 中 (a) 为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握柄部包覆体的侧视图, 图 2 中 (b) 为其俯视图。
         图 3 中 (a) 为沿图 2 中 (b) 的剖切线 IIIa-IIIa 剖切的剖面图, 图 3 中 (b) 为沿 图 2 中 (a) 的剖切线 IIIb-IIIb 剖切的剖面图。
         图 4 为表示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握柄部包覆体以及球拍之间的卡合关系的立体图。
         图 5 为沿图 3 中 (a) 的剖切线 V-V 剖切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握柄部包覆体 ; 2, 开口 ; 4、 5、 6, 凹处 ; 7, 内插件 ; 10, 握柄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 参照附图 1 ~ 5 说明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握柄部包覆体组件的一个握柄部包 覆体。
         该握柄部包覆体 1 呈八角形筒状结构。在握柄部包覆体 1 的互相面对的 2 个侧面 1a 上, 设有多个 ( 该实施方式中为 5 个 ) 作为卡合部的开口 2, 该开口 2 在握柄部包覆体 1 的纵长方向上分别相隔一定间隔。
         握柄部包覆体 1 的基端附近部分 3、 即握柄尾端一侧, 呈越靠近末端一侧径向尺寸 越大的锥体形状 ( 八角棱锥台形状 )。在该基端附近部分 3 上设有凹处 4、 5、 6, 其用来抵消 因厚度增大而带来的重量的增加。凹处 4 为设在上述一对侧面 1a 的外表面上的凹孔。凹 处 5 为设在与上述侧面 1a 垂直相交方向上的一对侧面 1b 上的凹槽 ( 槽 )。凹处 6 为设在 与上述侧面 1a、 1b 斜交的 4 个侧面 1c 上的多个凹孔。
         在该实施方式中, 如图 5 所示, 在侧面 1b 的内周面设有多条槽 9, 该槽 9 沿握柄部 包覆体 1 的纵长方向延伸。将握柄部包覆体 1 安装在球拍的握柄部 10( 图 4) 或从其上拆 下时, 该槽 9 起到用来改善两者之间的滑动状态的作用。该槽 9 从顶端部分一直延伸至后 述的内插件 7 所在的部分。在该实施方式中, 在握柄部包覆体 1 的基端部的内周面设有内插件 7, 其由聚丙烯 等较硬的合成树脂制成。
         该内插件 7 设有一部分向内突出的凸缘部 7a, 在采用粘接等方法安装盖 8, 或将握 柄部包覆体 1 嵌套在握柄部 10 上而完成安装时, 该凸缘部 7a 起到安装面或实现定位的作 用。该内插件 7 的比凸缘部 7a 还靠近内侧的内周面形成为与握柄部包覆体 1 的内周面共 面的形状。
         除插件 7 外, 握柄部包覆体 1 由苯丙烯系弹性体等弹性体、 橡胶、 软合成树脂等弹 性材料制成。采用弹性体时, 优选其比重为 0.5 ~ 1.5( 由于该实施方式中采用苯丙烯系弹 性体, 其比重为 0.9), 还优选其邵氏 A 硬度为 60 ~ 100。另外, 对于一个握柄部包覆体 1 而 言, 其侧面 1a、 1b、 1c 的厚度 d 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
         握柄部包覆体组件由具有不同厚度 d( 图 5) 的多个握柄部包覆体 1 构成。
         将握柄部包覆体 1 安装在握柄部上之后, 可以将皮革等表面装饰材料安装在握柄 部包覆体 1 上而制成球拍, 也可以不装表面装饰材料而制成只抓握握柄部包覆体 1 自身的 球拍。
         对于安装有表面装饰材料类型的握柄部包覆体 1 而言, 优选厚度最小的握柄部包 覆体的厚度 d 为 0.4 ~ 1.2mm。如果厚度 d 不足 0.4mm, 其减震效果会下降, 因而有可能影 响使用效果。 相反, 如果大于 1.2mm, 考虑到安装表面装饰材料的情况, 必须选择较薄的表面 装饰材料, 这会带来不便。 对于不安装表面装饰材料类型的握柄部包覆体 1 而言, 优选厚度 d( 假定为包覆体 + 皮革 ) 为 1.4mm 以上。
         即使对于厚度 d 不同的握柄部包覆体而言, 通过使其内径相同和改变凹处 4、 5、 6 的数量或深度来使各个握柄部包覆体的重量相同。
         将握柄部包覆体 1 安装在球拍的握柄部 10 上时, 在握柄部 10 的外表面上粘贴两 面胶, 使用喷雾器等使白汽油 ( 亦称溶剂汽油, 下同 ) 等挥发性溶剂附着在握柄部包覆体 1 的内表面上, 再将握柄部包覆体 1 嵌套在握柄部 10 上即可。
         在该实施方式中, 嵌套握柄部包覆体 1 时, 使凸缘部 7a 接触到握柄部 10 的后端面 为止。使握柄部包覆体 1 嵌套到最深部时, 设在握柄部 10 上的凸部 11 与开口 2 卡合且溶 剂产生挥发时, 握柄部包覆体 1 就呈固定安装在握柄部 10 上的状态。
         从握柄部 10 上拆下握柄部包覆体 1 时, 用切割刀等切开握柄部包覆体 1 且打开它 即可。另外, 由于使用注射器等物体将白汽油注入握柄部包覆体内时能容易地拉下该握柄 部包覆体, 所以也可这么做。此时, 该握柄部包覆体能被再次使用。
         像这样, 通过更换握柄部包覆体, 能够制成握柄部粗细与使用者相适应的球拍。
         作为上述球拍, 虽然例举了网球拍、 羽毛球拍等, 但本发明尤其适用于网球拍。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用凹处 4、 5、 6 来调整重量, 以使各握柄部包覆体 1 的重量相 同, 但也可以在用来制成握柄部包覆体 1 的弹性体中混合钨、 钨合金、 铜、 铜合金、 不锈钢等 的金属粉末或比重不同的树脂, 对于厚度不同的握柄部包覆体而言, 通过改变上述金属粉 末或比重不同的树脂的混合量, 使不同的握柄部包覆体的重量相同。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由于设有质地较硬的内插件 7, 所以握柄部包覆体 1 的基端一 侧的硬度较高, 因而即使在使用者挥动球拍时, 该握柄部包覆体 1 也具有较好的防止球拍
         脱手的效果。在本发明中, 也可以制成带有气味的握柄部包覆体。

    关 键  词:
    握柄包覆体 组件 球拍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握柄包覆体组件和球拍.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4784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