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皮修复支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真皮修复支架制备方法.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233172.3 (22)申请日 2017.11.30 (71)申请人 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皋埠镇 皋北工业区 (72)发明人 张锐 胡修元 曹黎明 夏峰 (74)专利代理机构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 通合伙) 33220 代理人 蒋卫东 (51)Int.Cl. A61L 27/40(2006.01) A61L 27/20(2006.01) A61L 27/24(2006.01) A61L 27/50(2006.01) A。
2、61L 27/56(2006.01) A61L 27/6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真皮修复支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真皮修复支架制备方法, 先 制备好网状支撑层制备和多孔海绵层溶液; 然后 将网状支撑层铺于冻干模具底部, 再将胶原-硫 酸软骨素溶液倒入模具中, 真空冷冻干燥, 得到 相互结合的网状支撑层和多孔海绵层; 接着将上 述网状支撑层和多孔海绵层放于的戊二醛、 甲醛 或碳化二亚胺溶液中交联, 然后清洗多遍, 再次 冻干, 最终得到真皮修复支架。 通过上述制备方 法得到的真皮修复支架, 具有货架保存时间长、 不易降解、 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1页。
3、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107899080 A 2018.04.13 CN 107899080 A 1.一种真皮修复支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网状支撑层制备: 采用胶原线编织成网状支撑层; 或者, 采用胶原膜打孔制成网状支撑 层; 多孔海绵层溶液制备: 分别配制质量浓度为0.22%的胶原溶液和硫酸软骨素溶液, 将 硫酸软骨素溶液滴加至胶原溶液中, 搅拌均匀, 得到胶原-硫酸软骨素溶液, 其中硫酸软骨 素质量占比为1%50%; 将网状支撑层铺于冻干模具底部, 再将胶原-硫酸软骨素溶液倒入模具中, 真空冷冻干 燥, 得到相互结合的网状支撑层和多孔海绵层; 将上述网状支撑层和多。
4、孔海绵层放于0.01%2%的戊二醛、 甲醛或碳化二亚胺溶液中交 联148小时, 然后反复清洗510遍, 再次冻干, 得到真皮修复支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皮修复支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真皮修复支架制 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硅凝胶涂于聚氨酯薄膜或硅胶膜上, 再将真皮修复支架的多孔海绵层与硅凝胶相粘 结, 得到贴膜型真皮修复支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皮修复支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将网状支撑层放置 于冻干模具之前, 先在冻干模具底部倒入胶原-硫酸软骨素溶液, 冻干后形成多孔海绵层, 接着将网状支撑层铺于多孔海绵层上, 再将胶原-硫酸软骨素溶液倒入模具中, 真。
5、空冷冻干 燥, 得到相互依次结合的多孔海绵层、 网状支撑层和多孔海绵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皮修复支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原膜制备过程 为: 将胶原溶液加入戊二醛、 甲醛或碳化二亚胺溶液进行交联, 25-40热风烘干, 制成胶原 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皮修复支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原膜制备过程 为: 将胶原溶液先通过25-40热风烘干, 然后用紫外灯交联, 制成胶原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皮修复支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制备得到的网状支撑 层设有多个网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真皮修复支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状支撑层。
6、网孔 面积为0.00251cm2。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真皮修复支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孔为圆形、 方 形、 菱形、 椭圆形或多边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皮修复支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制备得到的多孔海绵 层设有多个相互贯通的微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真皮修复支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海绵层微 孔孔径为50400 m。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899080 A 2 一种真皮修复支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皮修复支架制备方法, 属于医用敷料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由创伤、 烧伤及难愈性溃疡等导。
7、致的全层皮肤缺损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如何实现 有效的创面修复和功能重建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真皮修复材料作为诱导真皮再生 的模板, 为临床深度皮肤缺损的治疗提供了一条较为理想的途径, 但以天然生物材料, 如胶 原等, 作为基质的真皮修复材料仍存在原位诱导再生修复能力不足的问题。 究其原因, 主要 为天然材料的支架在体内外力学环境中极易受压变形难以保持本身原有的三维多孔结构, 从而使组织、 细胞及血管的长入受到限制。 因此, 如何改善天然生物材料真皮修复材料的机 械支撑问题, 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构建的真皮修复材料进行必要的功能化修饰, 使其更好地 激发创面微环境的生物学响应成为当务之急。 0。
8、003 目前, 有一些真皮修复支架制备方法是将PLGA、 PGA或PLA等高分子编织物与胶原 基质进行整合, 但是PLGA、 PGA、 PLA这类高分子材料对储存环境要求苛刻。 常温条件下胶原 基质含有的水分会导致产品过早降解, 从而影响其货架保存时间, 目前这类产品常温条件 最多只能保存5个月。 如需长期保存需要将其存放于0以下的环境中, 保存条件苛刻, 严重 制约了这类产品的应用范围。 0004 有鉴于此, 本发明人对此进行研究, 专门开发出一种真皮修复支架制备方法, 本案 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皮修复支架制备方法, 可得到一种货架保存时间长、 不易降解、。
9、 生物相容性好的真皮修复支架。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真皮修复支架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网状支撑层制备: 采用胶原线编织成网状支撑层; 或者, 采用胶原膜打孔制成网状支撑 层; 多孔海绵层溶液制备: 分别配制质量浓度为0.22%的胶原溶液和硫酸软骨素溶液, 将 硫酸软骨素溶液滴加至胶原溶液中, 搅拌均匀, 得到胶原-硫酸软骨素溶液, 其中硫酸软骨 素质量占比为1%50%; 将网状支撑层铺于冻干模具底部, 再将胶原-硫酸软骨素溶液倒入模具中, 真空冷冻干 燥, 得到相互结合的网状支撑层和多孔海绵层; 将上述网状支撑层和多孔海绵层放于0.01%2%的戊二醛、。
10、 甲醛或碳化二亚胺溶液中交 联148小时, 然后反复清洗510遍, 再次冻干, 得到真皮修复支架。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真皮修复支架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硅凝胶涂于聚氨酯薄膜或硅胶膜上, 再将真皮修复支架的多孔海绵层与硅凝胶相粘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7899080 A 3 结, 得到贴膜型真皮修复支架。 0008 作为优选, 在将网状支撑层放置于冻干模具之前, 先在冻干模具底部倒入胶原-硫 酸软骨素溶液, 冻干后形成多孔海绵层, 接着将网状支撑层铺于多孔海绵层上, 再将胶原- 硫酸软骨素溶液倒入模具中, 真空冷冻干燥, 得到相互依次结合的多孔海绵层、 网状支撑层 。
11、和多孔海绵层。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胶原膜制备过程为: 将胶原溶液加入戊二醛、 甲醛或碳化二亚胺溶 液进行交联, 25-40热风烘干, 制成胶原膜。 0010 作为优选, 所述胶原膜制备过程为: 将胶原溶液先通过25-40热风烘干, 然后用 紫外灯交联, 制成胶原膜。 0011 作为优选, 制备得到的网状支撑层设有多个网孔。 0012 作为优选, 制备得到的多孔海绵层设有多个相互贯通的微孔。 0013 作为优选, 所述网状支撑层网孔面积为0.00251cm2 。 0014 作为优选, 所述网孔为圆形、 方形、 菱形、 椭圆形或多边形。 0015 作为优选, 所述多孔海绵层微孔孔径为504。
12、00 m。 0016 通过上述真皮修复支架制备方法得到一种真皮修复支架, 网状支撑层和多孔海绵 层均为胶原蛋白制成, 胶原蛋白的耐老化性能优于其他人工合成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因 而制得的真皮修复支架货架寿命更长。 其次, 通过网状支撑层和多孔海绵层叠置, 三维结构 稳定, 力学强度好, 便于手术缝合。 而且制得的真皮修复支架成分简单, 无有毒降解产品, 细 胞毒性低, 生物相容性良好, 有利于创面修复。 因而, 更利于临床上的应用及推广。 0017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实施例1的真皮修复支架剖面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网状支撑层部分。
13、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多孔海绵层微观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2的真皮修复支架剖面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的真皮修复支架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实施例1 一种真皮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胶原制备: 取新鲜牛跟腱, 去除筋壳及杂质, 清洗干净, 使用切片机将牛跟腱切成23mm 厚的片状, 按照固液比1:50的比例, 加入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于2030浸泡10小时, 过滤, 备用; 将上述过滤得到的牛跟腱, 在流动的纯化水下不断漂洗, 使其酸碱度在68之 间; 将上述牛跟腱在粉碎机内充分粉碎; 将粉碎的牛跟腱浸入pH为23的醋酸酶解液中, 其 中胃蛋白。
14、酶含量为500mg/L, 于28酶解24小时; 将上述酶解液放入离心机中, 于5000r/ min离心10分钟; 取上清液, 缓缓加入氯化钠粉末, 轻轻搅动, 收集盐析产物; 将上述盐析产 物装入透析袋中每3小时换一次水, 透析24小时, 得到胶原; 网状支撑层1制备: 取直径为0.200.249mm的鼠尾胶原线, 编织成长、 宽分别为20cm的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7899080 A 4 网状支撑层1, 网孔面积约为0.04cm2, 网状支撑层1厚度约为0.4mm。 0020 多孔海绵层溶液制备: 将上述胶原配制成浓度为1%的胶原溶液, 然后按胶原: 硫酸 软骨素=99:1。
15、的比例在4条件下缓缓加入硫酸软骨素粉末, 加入过程中维持搅拌, 制得胶 原-硫酸软骨素液; 将由胶原线编织得到的网状支撑层1浸湿后平铺于2020cm的冻干模具底部, 再倒入 胶原-硫酸软骨素液, 将溶液高度控制在23mm之间, 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相互结合的网状支 撑层1和多孔海绵层2; 将上述网状支撑层1和多孔海绵层2浸没于浓度为1%的戊二醛溶液中, 于4交联12小 时, 然后在蒸馏水中反复冲洗5次, 再次放入冻干机中进行二次冻干; 将上述冻干得到的真皮修复支架粘贴上硅胶膜, 然后得到贴膜型真皮修复支架。 硅胶 膜可以保护创面, 防止创面水分蒸发。 0021 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一种真皮修复支。
16、架, 如图1-3所示, 包括依次设置的网状 支撑层1、 多孔海绵层2和保护层3, 通过网状支撑层1支撑多孔海绵层2。 其中, 所述网状支撑 层1为网格状, 设有多个网孔11, 所述多孔海绵层2设有多个微孔21, 多个微孔21的设置, 一 方面为细胞生长提供空间, 另一方面可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及吸湿性, 多孔海绵层2制备材 料包括胶原蛋白、 硫酸软骨素等活性生物材料。 所述保护层3为硅胶膜, 覆盖在多孔海绵层2 上。 0022 所述网状支撑层1网孔为菱形, 横截面积约为0.04cm2, 网孔也可以根据不同工艺 设为圆形、 方形、 椭圆形或多边形等。 所述多孔海绵层微孔21孔径为50150 m, 。
17、所述网状支 撑层1的厚度约为0.4mm; 所述多孔海绵层2的厚度为1mm。 0023 上述结构的真皮修复支架在临床使用时, 先覆盖在人体创口上, 通过缝合与创口 周围组织相接触。 所述网状支撑层1、 保护层3与多孔海绵层2相比, 具有一定硬度, 在缝合时 可以促使保护层3和网状支撑层1同时受力支撑, 从而保证整个真皮修复支架缝合后结构更 加稳定, 可以促进新生组织更好的长入到多孔海绵层2中。 网状支撑层1由胶原蛋白制成, 相 比较传统的PLGA、 PGA或PLA等高分子编织物, 胶原蛋白的耐老化性能优于其他人工合成的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常温储存条件下货架寿命更长, 通常可达34年, 不易降解。
18、; 并且其降解 产物主要是氨基酸, 可被人体吸收, 无细胞毒性,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有利于创面修复。 所述多孔海绵层2是由胶原蛋白、 硫酸软骨素等活性生物材料制成的, 且分布着大量相互贯 通的微孔21, 这些微孔21提供了细胞生长的空间, 胶原蛋白等活性物质则提供了细胞生长 的营养物质。 0024 实施例2 一种真皮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胶原制备: 取新鲜牛跟腱, 去除筋壳及杂质, 清洗干净, 使用切片机将牛跟腱切成23mm 厚的片状, 按照固液比1:50的比例, 加入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于2030浸泡10小时, 过滤, 备用; 将上述过滤得到的牛跟腱, 在。
19、流动的纯化水下不断漂洗, 使其酸碱度在68之 间; 将上述牛跟腱在粉碎机内充分粉碎; 将粉碎的牛跟腱浸入pH为23的醋酸酶解液中, 其 中胃蛋白酶含量为500mg/L, 于28酶解24小时; 将上述酶解液放入离心机中, 于5000r/ min离心10分钟; 取上清液, 缓缓加入氯化钠粉末, 轻轻搅动, 收集盐析产物; 将上述盐析产 物装入透析袋中每3小时换一次水, 透析24小时, 得到胶原;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7899080 A 5 网状支撑层制备: 取直经为0.3000.349mm的天然鼠尾胶原线, 编织成网状支撑层1, 其 厚度约为0.5mm, 网孔面积为0.08cm2。
20、 ; 多孔海绵层溶液制备: 将上述胶原配制成浓度为0.2%的胶原溶液, 然后按胶原: 硫酸软 骨素=10:1的比例在4条件下缓缓加入硫酸软骨素粉末, 加入过程中维持搅拌, 制得胶原- 硫酸软骨素液; 将由胶原线编织得到的网状支撑层1浸湿后平铺于2020cm的模具底部, 再倒入胶原- 硫酸软骨素液, 将溶液高度控制在23mm之间, 冷冻干燥得到网状支撑层1和多孔海绵层2; 将上述网状支撑层1和多孔海绵层2浸没于浓度为0.01%的碳化二亚胺溶液中, 于4交 联48小时, 然后在蒸馏水中反复冲洗7次, 再次放入冻干机中进行二次冻干; 将上述冻干得到的真皮修复支架进行适当的裁切, 得到不贴膜型真皮修复。
21、支架。 0025 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一种真皮修复支架, 如图4所示, 包括叠置的网状支撑层 1和多孔海绵层2, 所述网状支撑1层位于多孔海绵层2底部。 所述网状支撑层1为网格状, 设 有多个网孔, 所述多孔海绵层2设有多个微孔, 多个微孔的设置, 一方面为细胞生长提供空 间, 另一方面可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及吸湿性, 多孔海绵层2制备主材料为胶原蛋白。 0026 所述网状支撑层1网孔为方形, 面积约为0.08cm2, 网孔也可以是圆形、 菱形、 椭圆 形或多边形等。 所述多孔海绵层微孔孔径约为150250 m, 所述网状支撑层1的厚度为 0.5mm; 所述多孔海绵层2的厚度为5mm。 002。
22、7 实施例3 一种真皮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胶原制备: 取新鲜牛跟腱, 去除筋壳及杂质, 清洗干净, 使用切片机将牛跟腱切成23mm 厚的片状。 按照固液比1:50的比例, 加入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于2030浸泡10小时, 过滤, 备用; 将上述过滤得到的牛跟腱, 在流动的纯化水下不断漂洗, 使其酸碱度在68之 间; 将上述牛跟腱在粉碎机内充分粉碎; 将上述粉碎的牛跟腱浸入pH为23的醋酸酶解液 中, 其中胃蛋白酶含量为500mg/L, 于28酶解24小时; 将上述酶解液放入离心机中, 于 5000r/min离心10分钟; 取上清液, 缓缓加入氯化钠粉末, 轻轻搅。
23、动, 收集盐析产物; 将上述 盐析产物装入透析袋中每3小时换一次水, 透析24小时, 得到胶原; 网状支撑层制备: 配制浓度为1%的胶原溶液, 在4条件下混合均匀。 将该溶液倒入底 面平整的不锈钢模具中, 高度在3mm左右, 于30条件下热风烘干, 再用紫外灯交联4小时。 取出胶原膜, 使用冲孔设备, 在胶原膜上进行冲孔, 孔径为2mm, 孔间距为4mm, 得到网状支撑 层1; 多孔海绵层溶液制备: 将上述胶原配制成浓度为2%的胶原溶液, 然后按胶原: 硫酸软骨 素=2:1的比例在4条件下缓缓加入硫酸软骨素粉末, 得到胶原-硫酸软骨素溶液; 将上述胶原-硫酸软骨素溶液浇注于冻干模具中, 浇注的。
24、高度大约为1mm。 将该模具放 入-40冻结4小时; 将网状支撑层1平铺于上述冻结的胶原-硫酸软骨素溶液上, 再立即浇注上胶原-硫酸 软骨素溶液, 放入-40进行二次冻结; 将冻干机板层温度预冷至-20, 将上述冻干模具放入冻干机进行冻干, 得到多孔海绵 层2、 网状支撑层1、 多孔海绵层2三层结构的真皮修复支架; 双层多孔海绵层的设置, 可以使 多孔海绵层和网状支撑层结合更紧密, 避免在某些情况下网状支撑层与多孔海绵层分离;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7899080 A 6 将上述真皮修复支架浸没于浓度为2%的甲醛溶液中, 于4交联24小时, 然后在纯化水 中反复漂洗10次, 然。
25、后再将产品放入冻干机中进行二次冻干; 将上述冻干得到的真皮修复支架通过硅凝胶粘贴上聚氨酯膜, 既得贴膜型真皮修复支 架。 0028 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一种真皮修复支架, 如图5所示, 包括依次设置的多孔海绵层 2、 网状支撑层1、 多孔海绵层2和保护层3, 所述网状支撑层1为网格状, 设有多个网孔; 所述 多孔海绵层2设有多个微孔21, 多个微孔21的设置, 一方面为细胞生长提供空间, 另一方面 可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及吸湿性, 多孔海绵层2制备主材料为胶原蛋白。 所述保护层3覆盖 在其中一个多孔海绵层2上, 保护层3为聚氨酯膜。 0029 所述网状支撑层1网孔孔径为2mm, 网孔为圆形。 所述多孔海绵层微孔孔径为200 400 m, 所述网状支撑层1的厚度约为300 m; 所述多孔海绵层2的厚度为3mm。 0030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 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 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7899080 A 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8 CN 107899080 A 8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9 CN 107899080 A 9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0 CN 107899080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