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填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填充材料是用以充填骨缺损腔或骨植入器件与骨床间空隙的材料。其作用是加速骨缺损愈合或使骨植入器件固定。
CN200510084975.8公开了粒径为100-3000μm的生物吸收性颗粒状多孔骨填充材料,其用于填充损伤切除后或自体骨移植后的缺损部以及植入牙齿时用于加固或填充牙床,该骨填充材料通过将直径100-2000μm的粒子状物质与其中生物吸收性聚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的溶液混合,该粒子状物质不溶于有机溶剂而溶于不溶解生物吸收性聚合物的液体,冷冻、干燥以除去有机溶剂,将所得到的材料粉碎,使粒子状物质溶于液体中而被除去,并过筛制得包括粒子状物质并具有孔径为5-50μm的小孔构造的聚合物材料。该骨填充材料的孔径虽小,但是孔隙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骨填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孔隙率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骨填充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羟基磷灰石40~90份、二氧化钛10~50份、聚砜40~80份、磷酸三钙20~30份、磷酸二氢钙30~50份、二氧化硅10~50份、氧化钠40~80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0~50份、碳酸钙粉40~90份。
作为优选,骨填充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羟基磷灰石60份、二氧化钛30份、聚砜60份、磷酸三钙25份、磷酸二氢钙40份、二氧化硅30份、氧化钠60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0份、碳酸钙粉60份。
作为优选,碳酸钙粉的粒径为1~3μm。
上述骨填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钛、聚砜、磷酸三钙、磷酸二氢钙、二氧化硅、氧化钠混合后研磨均匀得到混合料,升温至1400~1600℃反应1~2h,粉碎后加入碳酸钙粉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均匀,即可。
作为优选,升温至1500℃反应1.5h。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孔隙率高,可以促进碳酸钙粉的吸收,碳酸钙粉中的钙离子进一步提高对骨生长的诱导能力,有助于骨头愈合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实施例1
骨填充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羟基磷灰石60份、二氧化钛30份、聚砜60份、磷酸三钙25份、磷酸二氢钙40份、二氧化硅30份、氧化钠60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0份、碳酸钙粉60份。
碳酸钙粉的粒径为2μm。
上述骨填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钛、聚砜、磷酸三钙、磷酸二氢钙、二氧化硅、氧化钠混合后研磨均匀得到混合料,升温至1500℃反应1.5h,粉碎后加入碳酸钙粉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均匀,即可。
实施例2
骨填充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羟基磷灰石40份、二氧化钛10份、聚砜40份、磷酸三钙20份、磷酸二氢钙30份、二氧化硅10份、氧化钠40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0份、碳酸钙粉40份。
碳酸钙粉的粒径为1μm。
上述骨填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钛、聚砜、磷酸三钙、磷酸二氢钙、二氧化硅、氧化钠混合后研磨均匀得到混合料,升温至1400℃反应1h,粉碎后加入碳酸钙粉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均匀,即可。
实施例3
骨填充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羟基磷灰石90份、二氧化钛50份、聚砜80份、磷酸三钙30份、磷酸二氢钙50份、二氧化硅50份、氧化钠80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50份、碳酸钙粉90份。
碳酸钙粉的粒径为3μm。
上述骨填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钛、聚砜、磷酸三钙、磷酸二氢钙、二氧化硅、氧化钠混合后研磨均匀得到混合料,升温至1600℃反应2h,粉碎后加入碳酸钙粉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均匀,即可。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在于:不加碳酸钙粉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性能测试
取实施例1~4和对比例1的产品,测定孔隙率,结果见表1。
表1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对比例1 孔隙率% 92 91 89 89 71
结论:本发明的孔隙率高达92%,可以促进碳酸钙粉的吸收,碳酸钙粉中的钙离子进一步提高对骨生长的诱导能力,有助于骨头愈合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