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器材以及用于运动器材的踏板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器材以及用于运动器材的踏板组件.pdf(1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75951A43申请公布日20120530CN102475951ACN102475951A21申请号201010566776122申请日20101125A63B22/0420060171申请人乔山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台中县大雅乡忠义村清泉路26号72发明人马拉克芬斯特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代理人王燕秋54发明名称运动器材以及用于运动器材的踏板组件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运动器材以及用于运动器材的踏板组件,踏板组件以左右各一的形式组装在运动器材上导引使用者脚部进行反复运动的部位,各踏板组件具有一供使用者单脚踩站的支撑面,支撑面整。
2、体上呈现在宽度方向上平直延伸但在长度方向上由相对二端往中央区域逐渐拱起的形状,中央区域用于支撑脚底的脚尖端与脚跟端之间的中间部位,而且,支撑面在承受使用者重量时,整体上仍能维持前述形状。由此,在脚部运动轨迹上的各个位置,使用者脚底的中间部位能够一直被踏板支撑面的中央区域所支撑,避免负荷集中在脚尖或脚跟部位。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5页1/2页21一种运动器材,可供一使用者以立姿进行腿部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器材包含有一架体,用于设置在地面上;一左踏板及一右踏板,能活动地连接在所述架体上,能沿一运。
3、动轨迹进行包含有前后及上下位移的反复运动,而且所述左、右二踏板会相互牵制而在前后及上下方向上反向运动;各所述踏板具有前后相对的一前端及一后端,以及左右相对的一内侧及一外侧,并以所述前、后二端的连结线定义一长度方向,以及以所述内、外二侧的连结线定义一宽度方向;所述左踏板及右踏板各具有一支撑面,分别供使用者的左脚及右脚踩站,而且,各所述支撑面整体上呈现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平直延伸但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由相对二端往中央区域逐渐拱起的形状,所述中央区域用于支撑所述使用者脚底的脚尖端与脚跟端之间的中间部位,此外,所述踏板的结构使得所述支撑面在承受所述使用者的重量时,整体上仍能维持所述形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
4、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的运动轨迹为一封闭轨迹,所述左、右二踏板会相互牵制而维持在所述封闭轨迹上的大致相对位置,此外,在沿所述封闭轨迹循环运动时,各所述踏板的所述长度方向相对于地面的角度会对应地循环变化。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由侧面观察时,所述支撑面由其前端至后端整体上呈现一弧度介于18至38度之间的弧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前、后二端的连结线长度介于300至400MM之间,而且所述支撑面的中央最拱起部位至支撑面前、后二端连结线的高度介于13至34MM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踏板具有一相对较硬的底垫以及一相对较软的表。
5、层;所述底垫具有一顶面,所述顶面整体上呈现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平直延伸但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由相对二端往中央区域逐渐拱起的形状;所述表层被覆在所述底垫的顶面上,其表面形成所述支撑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的硬度介于50至60SHOREA之间。7一种运动器材,可供一使用者以立姿进行腿部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器材包含有一架体;一左踏板及一右踏板,能活动地连接在所述架体上,能沿一运动轨迹进行包含有前后及上下位移的反复运动,而且所述左、右二踏板会相互牵制而在前后及上下方向上反向运动;各所述踏板具有前后相对的一前端及一后端,并以所述前、后二端的连结线定义一长度方向;所述左踏板及右踏板。
6、各具有一支撑面,分别供使用者的左脚及右脚踩站,而且,所述支撑面具有一相对在前的前端支撑区、一相对在后的后端支撑区以及一介于所述前端支撑区与后端支撑区之间的中央支撑区,所述前端支撑区、后端支撑区以及中央支撑区分别用于支撑使用者脚底的前端部位、后端部位以及介于前端部位与后端部位之间的中间部位,其中,所述中央支撑区前、后二端的连结线大致平行于所述长度方向,所述前端支撑区的后端邻接所述中央支撑区的前端,而且前端支撑区前、后二端的连结线是由后往前逐渐低斜,所述后端支撑区的前端邻接所述中央支撑区的后端,而且后端支撑区前、后二端的连结线权利要求书CN102475951A2/2页3是由前往后逐渐低斜,此外,所。
7、述踏板的结构使得所述支撑面在承受所述使用者的重量时,整体上仍能维持形状。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整体上呈现一凸弧面。9一种运动器材的踏板组件,用于组装在所述运动器材导引使用者的脚部进行反复运动的部位,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组件具有一供使用者单脚踩站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具有对应使用者脚尖、脚跟二端的一长度方向,以及对应使用者脚部内、外二侧的一宽度方向,而且,所述支撑面整体上呈现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平直延伸但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由相对二端往中央区域逐渐拱起的形状,所述中央区域用于支撑所述使用者脚底的脚尖端与脚跟端之间的中间部位,此外,所述踏板组件的结构使得所述支撑面在承受所述使用者的。
8、重量时,整体上仍能维持所述形状。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动器材的踏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组件以能随意拆装的方式组装在所述运动器材上。权利要求书CN102475951A1/6页4运动器材以及用于运动器材的踏板组件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与运动器材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以左、右二踏板导引使用者的双脚进行反复运动的运动器材,以及用于前述运动器材的踏板组件。背景技术0002在运动器材的领域中,存在着许多能以左、右二踏板导引使用者的双脚进行循环运动的运动器材,其中,除了多数人熟悉的脚踏车之外,最典型的应该算是一种被称为“椭圆运动机ELLIPTICAL”的室内运动器材,例如美国第5,540,637号、第5。
9、,685,804号、第6,689,019号等专利所揭示的,此类运动器材的共同特征在于具有可保持相对运动的左、右二踏板供使用者双脚踩站及施力,各踏板会支撑着使用者的脚底沿一固定的、可调整的或可随施力变化的概呈椭圆形的封闭轨迹进行循环运动,以引导使用者的腿部进行类似走路或跑步之类的动作。0003前述椭圆运动机的踏板在进行循环运动时,踏板的长度方向指对应于使用者脚尖端与脚跟端的连结方向相对于地面的角度通常都会受规制地以相同周期循环变化。举例而言,目前多数的椭圆运动机都是设计成当踏板运动至前述封闭轨迹的底部时,踏板供使用者踩站的支撑面实质上为一平面大致呈现水平,而随着踏板逐渐上升,前述支撑面会逐渐往前。
10、低斜,等到踏板由封闭轨迹的顶部下降时,支撑面又会渐趋水平。椭圆运动机的设计者通常会基于人体工学适当地设定踏板支撑面在整个运动行程中的角度变化,以让使用者能自然舒适地进行腿部运动。0004然而,设计者所预定的踏板支撑面角度,充其量只是理论上应该适合多数人的角度,但在现实中,不同的使用者可能因为体型、姿势、习惯等因素,在脚部循环运动中的各个阶段会有或想要有略大或略小的脚部角度。也就是说,踏板在前述封闭轨迹上的某个位置或某个区段时的既定支撑面角度,对使用者甲而言或许大致恰当及舒适,但对使用者乙而言却显得后端过低、斜度太小,同时,对使用者丙而言又显得后端过高、斜度太大。由于习知的踏板支撑面实质上均为一。
11、平面,因此在上述状况中,使用者乙的脚底通常是指鞋底,下同后端部位会或多或少地浮离支撑面,而仅以其脚底的前端部位向下抵压支撑面,或者说仅被支撑面向上托撑其脚底的前端部位,使得脚部负荷集中在脚尖端;反之,使用者丙可能感觉踏在往后渐厚的楔子上,因为脚底想要往下踩平而倾向以脚底的后端部位施压支撑面,或者说倾向被支撑面向上顶推其脚底的后端部位,使得脚部负荷较集中在脚跟端。更其者,同一使用者可能在同一踏板行程中,在某个位置或区段时感觉支撑面斜度太小,在另个位置或区段时又感觉支撑面斜度太大。总之,习知椭圆运动机的踏板结构及动作,基本上无法同时满足所有使用者在整个踏板行程中的脚部舒适感。0005针对上述课题,。
12、美国第7,300,387号专利揭示了一种适用于椭圆运动机的踏板结构,其主要特征在于各踏板将其底部中央通过一对应于左右轴向的枢轴独立地枢接在用于引导踏板进行循环运动的支撑杆上,换言之,纵使前述支撑杆不动也就是踏板停止在封闭轨迹上的某位置,踏板的长度方向仍可相对于支撑杆及地面产生偏转,藉此,使用者在说明书CN102475951A2/6页5进行腿部运动时,踏板在封闭轨迹上的任何位置均可因应使用者当时的脚部施力而偏转成较适当的角度。另一种技术思想类似的习知手段则是将踏板底部的前、后二端以弹性体连接在前述支撑杆上,使得踏板支撑面可随时相对于支撑杆前倾或后倾。不过,前述两种方案可能因为踏板的偏转/倾斜阻力。
13、太低,造成脚部支撑不稳定,或是因为偏转/倾斜阻力太高,导致脚部必须额外施力,反倒成为使用者脚部的负担。0006不同于前述椭圆运动机,另一种能提供功能类似的腿部运动的室内运动器材,例如美国第7,568,999号、第7,594,877号专利所揭示的运动器材,同样是以会相互牵制的左、右二踏板供使用者双脚踩站,但各踏板是沿一直线或弧线的往复轨迹进行包含有上下及前后位移的往复运动,以导引使用者的双脚进行左右强迫交替的抬腿、踩压运动。多数的此类运动器材的踏板支撑面会在整个往复行程中维持同一角度例如水平,设计上也是要使用者脚底以对应角度受踏板导引,以形成预定的前述腿部运动。前面提到的因为理想脚部角度与实际踏。
14、板角度具有差异而产生的舒适性问题,同样存在于此类运动器材中。发明内容0007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器材,其能以左、右二踏板供一使用者双脚踩站并导引脚部进行循环或往复形式的反复运动,并且让使用者的左脚及右脚在运动行程中的各个时点均能同时获得对应踏板均衡安定的支撑,脚部较为舒适。0008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前述运动器材的踏板组件,其可在前述反复运动中的各个位置均衡安定地支撑使用者的脚底,使其脚部较为舒适。000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运动器材,可供一使用者以立姿进行腿部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器材包含有一架体,用于设置在地面上;一左踏板及一右。
15、踏板,能活动地连接在所述架体上,能沿一运动轨迹进行包含有前后及上下位移的反复运动,而且所述左、右二踏板会相互牵制而在前后及上下方向上反向运动;各所述踏板具有前后相对的一前端及一后端,以及左右相对的一内侧及一外侧,并以所述前、后二端的连结线定义一长度方向,以及以所述内、外二侧的连结线定义一宽度方向;所述左踏板及右踏板各具有一支撑面,分别供使用者的左脚及右脚踩站,而且,各所述支撑面整体上呈现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平直延伸但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由相对二端往中央区域逐渐拱起的形状,所述中央区域用于支撑所述使用者脚底的脚尖端与脚跟端之间的中间部位,此外,所述踏板的结构使得所述支撑面在承受所述使用者的重量时,整体上。
16、仍能维持所述形状。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踏板的运动轨迹为一封闭轨迹,所述左、右二踏板会相互牵制而维持在所述封闭轨迹上的大致相对位置,此外,在沿所述封闭轨迹循环运动时,各所述踏板的所述长度方向相对于地面的角度会对应地循环变化。0011由侧面观察时,所述支撑面由其前端至后端整体上呈现一弧度介于18至38度之间的弧线。0012所述支撑面前、后二端的连结线长度介于300至400MM之间,而且所述支撑面的中央最拱起部位至支撑面前、后二端连结线的高度介于13至34MM之间。0013各所述踏板具有一相对较硬的底垫以及一相对较软的表层;所述底垫具有一顶面,所述顶面整体上呈现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平直延伸但在所。
17、述长度方向上由相对二端往中央区域逐渐拱起的形状;所述表层被覆在所述底垫的顶面上,其表面形成所述支撑面。说明书CN102475951A3/6页60014所述表层的硬度介于50至60SHOREA之间。0015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技术方案一种运动器材,可供一使用者以立姿进行腿部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器材包含有一架体;一左踏板及一右踏板,能活动地连接在所述架体上,能沿一运动轨迹进行包含有前后及上下位移的反复运动,而且所述左、右二踏板会相互牵制而在前后及上下方向上反向运动;各所述踏板具有前后相对的一前端及一后端,并以所述前、后二端的连结线定义一长度方向;所述左踏板及右踏板各具有一支撑面,分别供使用者的左。
18、脚及右脚踩站,而且,所述支撑面具有一相对在前的前端支撑区、一相对在后的后端支撑区以及一介于所述前端支撑区与后端支撑区之间的中央支撑区,所述前端支撑区、后端支撑区以及中央支撑区分别用于支撑使用者脚底的前端部位、后端部位以及介于前端部位与后端部位之间的中间部位,其中,所述中央支撑区前、后二端的连结线大致平行于所述长度方向,所述前端支撑区的后端邻接所述中央支撑区的前端,而且前端支撑区前、后二端的连结线是由后往前逐渐低斜,所述后端支撑区的前端邻接所述中央支撑区的后端,而且后端支撑区前、后二端的连结线是由前往后逐渐低斜,此外,所述踏板的结构使得所述支撑面在承受所述使用者的重量时,整体上仍能维持形状。00。
19、16所述支撑面整体上呈现一凸弧面。001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运动器材的踏板组件,其用于组装在所述运动器材导引使用者的脚部进行反复运动的部位,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组件具有一供使用者单脚踩站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具有对应使用者脚尖、脚跟二端的一长度方向,以及对应使用者脚部内、外二侧的一宽度方向,而且,所述支撑面整体上呈现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平直延伸但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由相对二端往中央区域逐渐拱起的形状,所述中央区域用于支撑所述使用者脚底的脚尖端与脚跟端之间的中间部位,此外,所述踏板组件的结构使得所述支撑面在承受所述使用者的重量时,整体上仍能维持所述形状。0018所述踏板组件以能随意拆装的方式组装在所述运动器。
20、材上。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腿部运动过程中,使用者脚底的中间部位能够一直被踏板支撑面的中央区域所支撑,同时,整个脚底或脚底大部分面积会依脚部角度与踏板角度的关系而重心居中、略微偏前或偏后地抵接在支撑面上,因此双脚在运动行程中的各个时点均能同时获得踏板均衡安定的支撑。附图说明0020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运动器材的立体图;0021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运动器材的侧视图;0022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踏板部位的立体组合图;0023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踏板部位的立体分解图;0024图5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踏板部位沿长度方向的剖视图;0025图6是本发明一。
21、较佳实施例中的踏板部位沿宽度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6现举以下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及功效进行详细说明。0027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运动器材基本上属于椭圆运动机,说明书CN102475951A4/6页7其大致结构及动作原理均为习知技艺,以下仅作简要说明本发明的运动器材在结构上主要包含设置在地面上的一架体10、设在架体10前端的一曲柄机构20及左、右二摆臂30、连接在曲柄机构20与架体10后端导轨12之间的左、右二支撑杆40、耦接二摆臂30与二支撑杆40的左、右二连杆50、以及分别固接在二连杆50后端的左、右二踏板60。更详细来说,各支撑杆40的前端可受曲柄。
22、22导引而作绕圆运动,后端可受导轨12导引而作前后往复运动,各连杆50的前端可受摆臂30底端导引而作前后摆荡运动,靠近后端的一预定部位与对应的支撑杆40中段一预定部位枢接。由此,固接在连杆50后端的踏板60可沿一概呈椭圆形的封闭轨迹T进行包含有前后及上下位移的循环运动注图中的封闭轨迹T为踏板60前端部位的示意轨迹,而且,基于曲柄机构20的左、右二曲柄22保持180度相对,大致上,二踏板60会相互牵制而在前后及上下方向上反向运动,并且维持在封闭轨迹T上的大致相对位置;同时,踏板60相对于地面的角度会在前述循环运动中对应地循环变化。0028使用时,使用者将双脚踩站在左、右二踏板60上,并可根据需要。
23、将双手握持在左、右二摆臂30顶端的握把32上,施力驱动踏板60及握把32沿其预定轨迹运动,使脚部受踏板60导引而沿封闭轨迹T循环运动,并且随着踏板角度而循环地变化脚部角度。在运动过程中,使用者的身体及重心在前后轴向及左右轴向上的位置,会大致保持在左踏板60与右踏板60中间,使得左、右二踏板60会持续分担使用者的重量。0029如图3所示,各踏板60具有前后相对的一前端62及一后端64,以及左右相对的一内侧66及一外侧68,前、后二端62、64的连结线定义一长度方向L,内、外二侧66、68的连结线定义一与长度方向L垂直的宽度方向W。如同多数的习知椭圆运动机,本实施例中的各踏板60的长度方向L相对于。
24、地面的角度会随着前述循环运动以相同周期循环变化,而宽度方向W则固定不变,维持对应于架体10的左右轴向。0030再如图4至图6所示,各踏板60主要是由一主件70、一底垫80及一表层90所组成,其中,主件70以塑胶射出成形,锁固在连杆50后端内侧的一金属托板52上,具有一叠压在托板52顶侧的平板部72,以及围绕在平板部72左、右二侧及前侧的矮墙部74,平板部72的顶面概呈长方形,且其长轴向及短轴向分别对应于长度方向L及宽度方向W。底垫80是以橡胶射出成形,具有一叠合在平板部72顶侧的主体部82,以及若干由主体部82底面84往下穿过平板部72及托板52预设穿孔的柱状部86,各柱状部86的底端嵌卡在托。
25、板52底侧,使得底垫80能够定位在主件70上。底垫80主体部82的外缘轮廓对应于主件70平板部72的顶面形状,而且底面84实质上构成一平面,平整地抵接平板部72顶面。另一方面,主体部82的顶面88整体上呈现在宽度方向W上平直延伸本实施例中等于水平延伸但在长度方向L上由相对二端往中央区域逐渐拱起的形状。表层90也是以橡胶射出成形,完整被覆并胶合在底垫80的拱形顶面88上,其表面92对应呈现在宽度方向W上平直延伸但在长度方向L上由相对二端往中央区域逐渐拱起的形状。表层90的内面96与底垫80的顶面88分别成形有若干相互嵌合的凹沟及凸条未标号,用来降低表层90滑脱的可能。0031不同于现有椭圆运动机。
26、之类的运动器材的平面状支撑面,本发明中的踏板60是以表层90的拱形表面92供使用者踩站,并以长度方向L上的中央区域支撑使用者脚底的脚尖端与脚跟端之间的中间部位。在尺寸上,表面以下改称支撑面92前、后二端的连结线长度介于300至400MM之间,同时,支撑面92的中央最拱起部位至前述连结线的高度介说明书CN102475951A5/6页8于13至34MM之间。其中,支撑面92的最拱起部位仍然低于主件70的矮墙部74。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面92整体上形成一曲率恒定的凸弧面,由侧面观察时如图5所示,支撑面92由其前端至后端整体上呈现一弧度介于18至38度之间的弧线。0032此外,在上述组成中,同是橡胶材质。
27、的表层90的硬度低于底垫80的硬度,具体而言,底垫80的材质为丁苯橡胶SBR与聚丁二烯橡胶BR的合成物,硬度为6070或655SHOREA。表层90的材质则为异戊二烯橡胶IR,硬度为5060或555SHOREA,而且平均厚度明显小于底垫80主体部82的平均厚度。通过此种踏板结构,使用者在踩站时脚底会有较好的触感,而且踏板60在承受使用者的重量时,支撑面92整体上仍能维持前述形状,不会产生具体变形。0033在本发明中,底垫80可能设定成更高的橡胶硬度,或者是以更硬的材质例如塑胶制成,以能提供更坚实的拱形顶面支撑柔韧的表层90。当然,本发明中的踏板也可能不具有表层90,例如可能直接以硬度适当的底垫。
28、的拱形顶面作为支撑面,或者是直接使塑胶主件成形一拱形支撑面。0034利用上述支撑面形状,当使用者在使用上述运动器材时,在封闭轨迹T上的任何位置,徜若使用者的脚部角度与该位置下的踏板角度符合,即脚尖端与脚跟端的连结线大致平行于踏板60的长度方向L,则整个脚底或脚底以中间部位为中心的大部分面积会与支撑面92以中央区域为中心的大部分面积抵接,而且重心大致落在支撑面92的中央位置;徜若脚部角度与踏板角度有些差异,使用者脚底的中间部位依然会被拱形支撑面92的中央区域所支撑,同时,脚底偏前或偏后的大部分面积会依前述角度差异而重心略微偏前或偏后地抵接在支撑面92上。随着循环运动的进行,踏板角度与脚部角度的关。
29、系可能不断地变化,但通过支撑面92的适度拱起形状,使用者脚底与支撑面92的接触面积可能维持不变或变动很少,仅是脚部重心小幅度地前后位移。如此,使用者的双脚在运动行程中的各个时点均能同时获得踏板60均衡安定的支撑,脚部负荷能够分散,不会集中在脚尖或脚跟部位,较为舒适。0035本实施例中的踏板支撑面92忽略散布于表面上的止滑用或装饰性的凸起、凹入整体上形成由前、后二端往中央区域逐渐拱起的凸弧面,其弧度必须在一适当范围内,方能让使用者的脚部在运动中保持大面积抵接支撑面92,同时又能顺应脚部与踏板的角度关系而让重心自然地前后位移。如果该弧度太小即拱起不明显,上述功能将无法有效发挥,结果可能类似习知的平。
30、面状支撑面;如果该弧度太大即拱起明显,则可能造成脚部负荷集中在脚底中间部位。在一般踏板长度下,该弧度介于18至38度之间较为理想。0036如图5所示,从另一个观点来看,支撑面92具有一相对在前的前端支撑区93、一相对在后的后端支撑区94以及一介于前端支撑区93与后端支撑区94之间的中央支撑区95,分别用于支撑使用者脚底的前端部位、后端部位以及介于前端部位与后端部位之间的中间部位,其中,中央支撑区95前、后二端的连结线大致平行于长度方向L,前端支撑区93的后端邻接中央支撑区95的前端,而且前端支撑区93前、后二端的连结线是由后往前逐渐低斜,后端支撑区94的前端邻接中央支撑区95的后端,而且后端支。
31、撑区94前、后二端的连结线是由前往后逐渐低斜。0037当然,本发明中的踏板支撑面不限定是一标准的、曲率恒定的凸弧面,比方说,拱形支撑面可能是某区间例如前述中央支撑区的曲率相对较小而其他区间例如前述说明书CN102475951A6/6页9前端及后端支撑区的曲率较对较大,或者,支撑面也可能是由若干横向延伸的条状或长方形平面以不同斜度并接而成,总之,整体上会呈现由前、后二端往中央区域逐渐拱起的形状。0038此外,排除以极度硬实的结构提供支撑面的状况,本发明中的踏板在承受使用者重量时,支撑面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些许变形,但该变形不会具体影响到支撑面的整体形状。举例来说,假设踏板具有类似弹簧结构的拱形支撑面。
32、,虽然受踩踏之前呈现弧度在较佳范围内1838度的弧面,但受踩踏时却扁蹋成弧度不太明显例如10度或更少的弧面,如此的支撑面便难以发挥本发明的上述功效。0039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椭圆运动机,使用者可在使用前及使用中调整封闭轨迹T的长轴向斜度,其技术手段如美国第7,654,936号专利中所揭示,主要是将导轨12后端枢接在架体10底部,并使导轨12前端可被以电动或手动方式调整及定位在不同高度,通过让支撑杆40后端在不同斜度的导轨12上运动,使得受支撑杆40中央部位带动的踏板60的封闭轨迹T长轴向也呈现不同斜度,达到调整运动难度的目的。其中,当封闭轨迹T变动时,踏板60相对于地面的角度也会有些微变动,但。
33、基于本发明踏板支撑面92的功效,使用者在各种运动轨迹之下均能获得舒适的脚部支撑。0040前述美国第7,654,936号专利中还公开了若干不同型式的椭圆运动机结构以及调整踏板轨迹的技术手段,同样适用于本发明。更扩大来说,本发明其实适用于各种椭圆运动机或实质类似的运动器材,包含踏板的封闭轨迹固定、可调整、或者可根据受力而变化的例如前述美国第6,689,019号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此外,本发明也适用于踏板在直线、弧线等路径上进行往复运动的运动器材例如前述美国第7,568,999号、第7,594,877号专利所揭示的类型。再者,本发明也不排除踏板的反复运动包含有左右位移,以及踏板的宽度方向没有完全对应左。
34、右轴向。概括而言,在本发明中,运动器材通过左、右二踏板供一立姿的使用者进行腿部运动,踏板可能在各种形状既定或自由的封闭或非封闭的运动轨迹上反复运动,而且左、右二踏板会相互牵制而在前后及上下方向上反向运动,同时,各踏板在运动轨迹上的任何位置均有对应的固定角度。0041对上述实施例的椭圆运动机而言,“左、右二踏板会相互牵制而在前后及上下方向上反向运动”,是指例如当左踏板60沿着封闭轨迹T往下、往后运动时,右踏板60会受机构强迫而沿着封闭轨迹T往上、往前运动,反之亦然。因为此类运动器材的左踏板及右踏板会在运动中形成一前一后排列,所以使用者的重心通常会保持在左踏板与右踏板中间不像使用一般踏步机STEP。
35、PER时会将重心在两脚之间交替移换,使得左、右二踏板持续分担使用者的重量,并利用前述拱形支撑面同时适当地支撑左脚及右脚脚底。0042本发明提供的运动器材中的踏板,也可以设计成能够让使用者选择支撑面形状的结构,简单举例就是,想象前述实施例中的踏板60的拱形底垫80连同表层90是以能随意拆装的方式组装在主件70上,如此,使用者可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将底垫80装上,踩站在拱形支撑面上进行运动,或选择将底垫80拆下,踩站在主件70提供的平面状支撑面或弧度较小的拱形支撑面上进行运动。当然,为了实现上述功效,可随意拆装的踏板组件不限定于前述的形式,例如可能是一个具有拱形表面的壳板。说明书CN102475951A1/5页10图1说明书附图CN102475951A102/5页1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475951A113/5页1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475951A124/5页1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475951A135/5页14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2475951A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