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治疗小儿蛔虫病中药组合物.pdf

  • 上传人:C***
  • 文档编号:8456250
  • 上传时间:2020-07-06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346.1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252755.X

    申请日:

    20160422

    公开号:

    CN105688180A

    公开日:

    201606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68,A61P33/10

    主分类号:

    A61K36/9068,A61P33/10

    申请人:

    宫本忠

    发明人:

    宫本忠

    地址:

    264400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永乐街东6巷1号

    优先权:

    CN201610252755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治疗小儿蛔虫病中药组合物,所用原料药材及重量为:槟榔10-15克、六神曲10-15克、山药10-15克、党参8-12克、炒白术8-12克、茯苓8-12克、炒使君子6-10克、陈皮6-10克、厚朴6-10克、香附6-10克、青皮4-8克、川楝子4-8克、花椒4-8克、干姜4-8克、乌梅3-5克、木香3-5克、炒枳壳3-5克、胡黄连3-5克、甘草3-5克。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方合理,制备简单,服用方便,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疗效显著,药性平合,无毒副作用,有效率100%,治愈率96%。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小儿蛔虫病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所用原料药材和重量为:槟榔10-15克(12克)、六神曲10-15克(12克)、山药10-15克(12克)、党参8-12克(10克)、炒白术8-12克(10克)、茯苓8-12克(10克)、炒使君子6-10克(8克)、陈皮6-10克(8克)、厚朴6-10克(8克)、香附6-10克(8克)、青皮4-8克(6克)、川楝子4-8克(6克)、花椒4-8克(6克)、干姜4-8克(6克)、乌梅3-5克(4克)、木香3-5克(4克)、炒枳壳3-5克(4克)、胡黄连3-5克(4克)、甘草3-5克(4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小儿蛔虫病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所用原料药材和重量为:槟榔12克、六神曲12克、山药12克、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炒使君子8克、陈皮8克、厚朴8克、香附8克、青皮6克、川楝子6克、花椒6克、干姜6克、乌梅4克、木香4克、炒枳壳4克、胡黄连4克、甘草4克。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治疗小儿蛔虫病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小儿蛔虫病是常见的小儿肠道寄生虫病,其主要症状:肚脐周围时有时停的反复腹痛,大便下虫或大便检查有虫卵,伴有食欲减退,恶心,腹泻或便秘,有时有惊厥,夜惊,夜间磨牙,异食癖等并发症。本病与小儿脾胃薄弱,卫生习惯不良,生活环境被蛔虫卵污染有关,对小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影响较大。蛔虫夺取营养,损伤脾胃,不能化生精血,是儿童感染本病的主要原因。治疗宜用杀虫消积,温中止痛,健脾和胃中药,对全身进行综合调理,既可治标又能治本。针对该病特点,发明人对用中药治疗小儿蛔虫病,进行了潜心研究总结,优选出一种疗效显著的中药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治疗小儿蛔虫病中药组合物所用原料药材及重量为:槟榔10-15克(12克)、六神曲10-15克(12克)、山药10-15克(12克)、党参8-12克(10克)、炒白术8-12克(10克)、茯苓8-12克(10克)、炒使君子6-10克(8克)、陈皮6-10克(8克)、厚朴6-10克(8克)、香附6-10克(8克)、青皮4-8克(6克)、川楝子4-8克(6克)、花椒4-8克(6克)、干姜4-8克(6克)、乌梅3-5克(4克)、木香3-5克(4克)、炒枳壳3-5克(4克)、胡黄连3-5克(4克)、甘草3-5克(4克)。

    本发明中药中药组合物所用药材最佳重量为括号内数字。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各味药材的入经、功能、主治如下:槟榔--入胃、大肠经。功能:杀虫消积,下气,利水。主治:虫积腹痛,胸腹胀满,便秘,泻痢,水肿,脚气肿痛,疟疾。六神曲--入脾、胃经。功能:消食和胃。主治: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肠鸣泄泻。山药--入脾、肺、肾经。功能:补脾肺,益肾,养气益阴。主治:脾虚泄泻,带下,遗精,久痢,消渴,肺虚咳喘等。党参--入脾、肺经。功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主治:脾胃虚弱,中气不足,食少便溏,体倦无力,血虚痿黄,头晕心慌,热病伤津,气短口渴等。白术--入脾、胃经。功能:健脾益气,化湿利水,止汗,安胎。主治:脾虚泄泻,消化不良,食少倦怠无力,水肿,自汗,胸腹胀满,胎动不安。茯苓--入心、脾、肾经。功能:益心脾,利水湿,安神。主治:脾虚腹泻,消化不良,水肿,心悸失眠,小便不利,咳嗽多痰。使君子--入脾、胃经。功能:杀虫消积。主治:蛔虫病,小儿疳积,消化不良。陈皮--入脾、肺经。功能:理气和胃,燥湿化痰。主治:脘腹胀满,反胃呕吐,食欲不振,痰多咳嗽。厚朴--入脾、胃、肺、大肠经。功能:行气,燥湿,消积,平喘。主治:脾胃不和,脘腹胀满,呕吐泻痢,痰多喘咳。香附--入肝、三焦经。功能:理气解郁,调经止痛。主治:胃痛腹痛,胸胁胀满,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痈肿疮疡。青皮--入肝、胆、胃经。功能:破气散结,疏肝解郁。主治:胁肋胀痛,乳房胀痛,疝气疼痛,食积不化,癥瘕积聚。川楝子--入肝、胃经、小肠、膀胱经。功能:行气止痛,杀虫,疗癣。主治:胁肋作痛,胃痛,腹痛,胸脘胀闷,疝气,虫积腹痛,痛经。花椒--入脾、胃、肾经。功能:温中止痛,燥湿杀虫。主治:脘腹冷痛吐泻,虫积腹痛,湿疮瘙痒。干姜--入脾、胃、心、肺经。功能:温中散寒,回阳。主治:阳气虚脱,虚寒泄泻,寒冷疼痛,咳嗽气喘,痰多。乌梅—入肝、脾、肺、大肠经。功能:敛肺涩肠,生津止渴,安蛔。主治: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呕吐。木香--入脾、胃、大肠、胆经。功能:行气,调中,止痛。主治:气滞腹胀,食欲不振,食积不化,腹痛肠鸣,泄泻痢疾,湿热郁蒸,胁肋胀痛,胃痛呕吐。枳壳—入脾、胃、大肠经。功能:行气宽中,消积导滞。主治:食积痰滞,胸腹胀满,腹痛泻痢,大便秘结,咽喉肿痛,目赤,风疹。胡黄连--入肝、胃、大肠经。功能: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主治:阴虚骨蒸,潮热盗汗,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胃肠湿热泻痢,痔疮肿痛。甘草—入心、肺、脾、胃经。功能:和中益气,缓急止痛,缓和药性,解毒,祛痰。主治:中气不足,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腹痛,胃痛,咳嗽痰多,痈疮肿毒,胸腹或四肢挛急作痛。从上述各味药材的入经、功能,主治可以看出,这些药物对治疗小儿蛔虫病针对性很强。纵观整体组方,按君,臣,佐,使相配伍,在各种药材相互配合下,使其发挥最大效率,用药取叠加方式,可增强药物的疗效。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按组方及重量精选原料药材,按中草药常规煎法,煎成口服药液200毫升,为一剂。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服法用量及禁忌:

    每日一剂,早、晚饭前温热各服二分之一,忌:生、冷、油腻食物。可连服3-5剂。

    本发明治疗小儿蛔虫病中药组合物,组方合理,制备简单,服用方便,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疗效显著,药性平合,无毒副作用,有效率100%,治愈率9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一种治疗小儿蛔虫病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所用原料药材及重量为:槟榔10克、六神曲10克、山药10克、党参8克、炒白术8克、茯苓8克、炒使君子6克、陈皮6克、厚朴6克、香附6克、青皮4克、川楝子4克、花椒4克、干姜4克、乌梅3克、木香3克、炒枳壳3克、胡黄连3克、甘草3克。

    2、制备方法:按组方及重量精选原料药材,按中草药常规煎法,煎成口服药液200毫升,为一剂。

    3、服法用量及禁忌:每日一剂,早、晚饭前温热各服二分之一,忌:生、冷、油腻食物。可连服3-5剂。

    实施例2

    1、一种治疗小儿蛔虫病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所用原料药材及重量为:槟榔12克、六神曲12克、山药12克、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炒使君子8克、陈皮8克、厚朴8克、香附8克、青皮6克、川楝子6克、花椒6克、干姜6克、乌梅4克、木香4克、炒枳壳4克、胡黄连4克、甘草4克。

    2、制备服法用量及禁忌,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1、一种治疗小儿蛔虫病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所用原料药材及重量为:槟榔15克、六神曲15克、山药15克、党参12克、炒白术12克、茯苓12克、炒使君子10克、陈皮10克、厚朴10克、香附10克、青皮8克、川楝子8克、花椒8克、干姜8克、鸟梅5克、木香5克、炒枳壳5克、胡黄连5克、甘草5克。

    2、制备服法用量及禁忌,同实施例1。

    小儿蛔虫病诊断、治疗标准和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

    1、诊断标准:肚脐周围时有时停的反复腹痛,大便下虫或大便检查有虫卵,伴有食欲减退,恶心,腹泻或便秘,有时有惊厥,夜惊,夜间磨牙,异食癖等并发症。

    2、治疗标准:有效--症状减轻,治愈--病症消失。

    3、2013-2015年,有23人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愈22人,症状减轻者1人。

    4、本发明治疗小儿蛔虫病中药组合物,组方合理,制备简单,服用方便,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疗效显著,药性平合,无毒副作用,有效率100%,治愈率96%。

    病例介绍:

    1、于XX,男,5岁,2013年6月就诊。患者近来肚脐周围不定时的反复疼痛,有时大便有蛔虫,诊断为小儿蛔虫病。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剂,大便下虫多条,连服3剂,治愈,随访,未复发。

    2、贺XX,男,6岁,2014年9月就诊。患者半月以来食欲减退,腹泻,夜间磨牙,肚脐周围常反复疼痛,大便检查有虫卵,诊断为小儿蛔虫病。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剂,治愈,随访,未复发。

    3、赵XX,男,6岁,2015年7月就诊。一周前查出小儿蛔虫病,服西药疗效不佳,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4剂,治愈,随访,未复发。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小儿 蛔虫病 中药 组合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小儿蛔虫病中药组合物.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45625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