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荆芥鲜榨喷雾干燥颗粒饮片及其制备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荆芥鲜榨喷雾干燥颗粒饮片及其制备工艺.pdf(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739113.7 (22)申请日 2017.08.25 (71)申请人 徐自升 地址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康复路 82号1栋2单元201室 (72)发明人 徐自升 (51)Int.Cl. A61K 36/538(2006.01) A61K 9/1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荆芥鲜榨喷雾干燥颗粒饮片及其制备 工艺 (57)摘要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荆芥鲜榨喷雾干燥颗粒 饮片及其制备工艺。 该工艺在荆芥药材采收后, 净选、 淋洗, 并趁鲜压榨, 滤。
2、取药汁。 药渣再加水 搅拌, 过滤压榨。 所得药汁合并后减压浓缩, 喷雾 干燥; 浓缩冷凝液分离挥发油, 经-环糊精包合 后, 与喷雾干燥物混合, 整粒, 装袋, 真空封装。 此 法制备的荆芥颗粒饮片, 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药材 中的有效成分。 颗粒饮片流动性好, 便于储运, 方 便调剂, 质量可控, 疗效可靠, 对保障中医药临床 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法的推广实施, 将有显 著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7397788 A 2017.11.28 CN 107397788 A 1.一种荆芥鲜榨喷雾干燥颗粒饮片及其制备工艺, 其特征在于: 在荆芥采收期采集其 地上。
3、部分, 洗净, 切成12cm的段, 加入药材重量0.51倍量的水, 搅拌1530分钟, 趁鲜压榨, 收集初榨药汁, 药渣加入15倍量的水, 搅拌530min, 压榨取汁, 所剩药渣再加入15倍量的 水, 压榨取汁, 合并初榨药汁及后两次压榨药汁, 100200目筛过滤, 得到荆芥药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荆芥鲜榨喷雾干燥粉末饮片及其制备工艺, 其特征在于: 将权利要求1中所得的荆芥药汁, 4080减压浓缩, 所得相对密度为1.021.10的浓缩液喷 雾干燥, 进风口温度为90120, 出风口温度为70100, 收集喷干产物并粉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荆芥鲜榨喷雾干燥粉末饮片。
4、及其制备工艺, 其特征在于: 收集权利要求2中的减压浓缩所得的荆芥冷凝水, 加入1%5%重量的NaCl, 搅拌使溶解, 溶液 置油水分离器中, 于410环境下放置1248小时, 收集上部油层, 并往其中加入1%5%重 量的无水Na2SO4, 振摇510min钟后, 25以下室温放置16小时, 过滤, 得荆芥挥发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荆芥鲜榨喷雾干燥粉末饮片及其制备工艺, 其特征在于: 将权利要求3中得到的荆芥挥发油, 与16倍重量的 -环糊精等量递增法研磨包合, 并将包 合物与权利要求2中的喷雾干产物混合均匀, 湿法制粒, 6075下干燥48小时, 整粒, 真空 包装即可。 权 利。
5、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397788 A 2 一种荆芥鲜榨喷雾干燥颗粒饮片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加工领域, 尤其涉及中药荆芥饮片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中药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sfolia Briq. 的干燥地上部 分。 本品味平, 性温, 无毒, 清香气浓, 富含挥发性成分。 荆芥为发汗, 解热药, 是中医常用草 药之一, 有镇痰、 祛风、 凉血之效。 临床主要用来治流行感冒, 头疼寒热发汗, 呕吐。 0003 常用的荆芥饮片的加工方式为: 割取地上部分, 切碎, 阴干或晒干入药; 或者经整 理、 晒。
6、干后, 打包储藏和运输。 这些干燥的荆芥药材运送到中药饮片厂后, 需要淋洗、 切片, 并重新晒干。 现有工艺耗时费力, 工序重复, 增加了饮片的生产成本。 在此过程中不仅会导 致其中的水溶性的大量流失, 而且其丰富的挥发性有效成分也大量的逸散, 从而导致药材 品质的下降和临床疗效的降低。 此类草药饮片, 体积庞大, 容易污染和霉变, 质量很难保证, 不利于配方调剂和确保其临床疗效。 0004 目前, 市场上也有荆芥药材经过提取后制成的颗粒饮片销售。 由于颗粒饮片制备 过程中, 提取不仅耗时耗能, 而且因常用水做溶媒, 药材中的非极性有效成分很难被提取出 来。 此外, 由于提取用的荆芥药材也是干。
7、燥并经过长时间储藏的, 因此, 有效成分的损失也 是很大的。 为了确保荆芥药材的临床有效、 质量稳定, 一种新型的荆芥饮片及其制备工艺亟 待开发。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公布了 “一种荆芥鲜榨喷雾干燥颗粒饮片及其制备工艺” 。 本工艺可以最 大限度的保留荆芥药材中的极性和非极性有效成分, 避免药材在现有的饮片加工和储运过 程中引起的有效成分的丢失和药材品质的下降, 减少药材受霉菌等的污染, 对确保荆芥饮 片的质量稳定和临床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在荆芥采收期采集其地上部分, 洗净, 切成12cm的段, 加入药材重量0.51倍量的水, 搅。
8、拌1530分钟, 趁鲜压榨, 收集初榨药汁, 药渣加入15倍量的水, 搅拌530min, 压榨取汁, 所剩药渣再加入15倍量的水, 压榨取汁, 合并初榨药汁及后两次压榨药汁, 100200目筛过 滤, 得到荆芥药汁。 0007 将所得的荆芥药汁, 4080减压浓缩, 所得相对密度为1.021.10的浓缩液喷雾 干燥, 进风口温度为90120, 出风口温度为70100, 收集喷干产物并粉碎。 同时, 收集减 压浓缩所得的荆芥冷凝水, 加入1%5%重量的NaCl, 搅拌使溶解, 溶液置油水分离器中, 于4 10环境下放置1248小时, 收集上部油层, 并往其中加入1%5%重量的无水Na2SO4, 。
9、振摇 510min钟后, 25以下室温放置16小时, 过滤, 得荆芥挥发油。 将得到的荆芥挥发油, 与1 6倍重量的 -环糊精等量递增法研磨包合, 并将包合物与上述喷雾干产物混合均匀, 湿法制 粒, 6075下干燥48小时, 整粒, 真空包装即可。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7397788 A 3 0008 在产品包装袋的标签上, 印刷上品名、 药用部位、 种植地、 生产商、 生产日期、 主要 成分含量、 性味归经、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毒副作用及禁忌证等信息。 袋内附上荆芥的薄层 鉴别图谱和/或高效液相特征图谱, 作为产品的 “身份证” 。 此外, 在产品的包装袋上, 印有二。
10、 维码, 通过扫描可以链接获取产品的原植物照片、 药材照片、 饮片照片、 性状及显微鉴别特 征等信息。 0009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新鲜荆芥药材净选洗涤后直接切段压榨、 过滤、 减压浓缩、 喷雾干燥、 分离挥发油、 环糊 精包合、 混合制粒, 所得到的颗粒饮片, 可以最大限度地完整保留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特别 是对保留挥发性有效成分, 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饮片体积较之于传统饮片体积大大地减 小, 质量更加稳定, 颗粒流动性好, 利于储运和临床调剂, 具有十分显著的社会意义和经济 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实施例1 将新鲜采集的荆芥药材, 净选, 用水淋洗, 切成1cm长的段, 加入。
11、药材重量0.5倍量的水, 搅拌15分钟, 趁鲜压榨, 取汁。 所得药渣加2倍量的饮用水, 搅拌20min, 板框压滤机压榨取 汁。 所得药渣再用压榨机榨取药汁。 将上述3次药汁合并, 减压浓缩, 温度设定为65。 在浓 缩液相对密度为1.05时, 喷雾干燥, 进风口温度为110, 出风口温度为80, 收集干燥物并 粉碎。 另外, 将减压浓缩时收集的荆芥冷凝水, 加入重量5%的NaCl, 搅拌使溶解。 将此溶液放 置于油水分离器中, 并于10环境中静置24小时, 分离收集上层挥发油。 往此挥发油中加入 2%重量的无水Na2SO4, 振摇10min钟后, 25以下室温放置6小时, 过滤, 得荆芥挥。
12、发油。 将此 挥发油与2倍重量的 -环糊精研磨包合, 再与上述荆芥喷雾干燥粉碎物混合均匀, 制软材, 制粒, 于65下, 干燥8小时, 整粒, 过筛, 收集能通过24目筛, 且不能通过60筛的颗粒, 装袋, 1kg/袋, 加入袋装干燥剂、 抗氧化剂, 真空封装, 贴签即可。 0011 实施例2 将新鲜采集的荆芥药材, 净选, 用水淋洗, 加入药材重量1倍量的水, 搅拌30分钟, 趁鲜 压榨。 所得药渣加3倍量的饮用水, 搅拌30min, 板框压滤机压榨取汁。 所得药渣再用压榨机 榨取药汁。 将上述3次药汁合并, 减压浓缩, 温度设定为60。 在浓缩液相对密度为1.08时, 喷雾干燥, 进风口温。
13、度为120, 出风口温度为90, 收集干燥物并粉碎。 另外, 将减压浓缩 时收集的荆芥冷凝水, 加入重量3%的NaCl, 搅拌使溶解。 将此溶液放置于油水分离器中, 并 于10环境中静置12小时, 分离收集上层挥发油。 往此挥发油中加入5%重量的无水Na2SO4, 振摇10min钟后, 25以下室温放置12小时, 过滤, 得荆芥挥发油。 将此挥发油与5倍重量的 -环糊精用等量递增法研磨包合, 再与上述荆芥喷雾干燥粉碎物混合均匀, 制软材, 制粒, 于70下, 干燥6小时, 整粒, 过筛, 收集能通过24目筛, 且不能通过60筛的颗粒, 装袋, 1kg/ 袋, 加入袋装干燥剂、 抗氧化剂, 真空封装, 贴签即可。 0012 以上实施例, 仅为说明本项发明的技术思想, 不能凭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凡 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 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 均落入本发明保护的 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7397788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