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阴道给药的酮康唑栓剂组合物,其由药物活性组分酮康唑 与制剂赋形剂组成。本发明属于化学制药领域。
技术背景 目前作为妇科治疗阴道局部真菌感染的外用制剂临床常用的有克霉唑栓、硝酸 咪康唑栓、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由于抗真菌药物选择性压力,致使近年来耐药真菌数量及 种类迅速增长,临床应用剂量呈上升趋势,因此开发新的阴道用局部抗真菌制剂已经迫在眉 睫。
酮康唑属于芳乙基环状缩酮类化合物,1978年国外首次将其口服制剂应用于真菌感染, 其对念珠菌属、着色真菌属、球孢子菌属、组织胞浆菌属、孢子丝菌属等均具有抗菌作用, 是广谱、高效的抗真菌药物。但其口服吸收所引起的原发性肝细胞损伤占到55%,肝门区单 核细胞浸润及大量肝细胞坏死和药物中毒性肝炎的全身性严重不良反应日趋上升,甚至有酮 康唑引发的亚急性肝坏死所致死亡的病例报道,鉴于酮康唑因其全身吸收所致的严重肝脏毒 性,临床已经不作为全身抗真菌的一线治疗药物。因此,将其开发成理想的酮康唑局部用阴 道栓剂,避免全身吸收,用于治疗妇科阴道念珠菌感染,是个很好的选择。
目前,国内已有酮康唑阴道栓的医院制剂在临床试用的个别报导,由于其阴道栓均采用 油脂性基质,在腔道内熔化后,常会受阴道自身清除功能的作用,很快被排出体外,常常将 床单或内衣弄脏,患者依从性不好,导致不按时,不按疗程使用,增加了阴道耐药菌株增长 的机会,极易导致临床不合理用药;最重要的是,酮康唑油脂性基质栓经阴道应用存在明显 地全身吸收,国内有文献报道,酮康唑栓其经动物阴道应用产生的全身吸收竟高达约20~30% 左右。不难想象,此种基质的酮康唑栓经阴道局部应用而产生全身吸收的情况不可避免地将 造成酮康唑全身吸收所引发的严重不良反应,尤其是肝脏毒性问题,大大增加了该药物的临 床使用风险,存在严重的用药安全隐患。因此,如何能使得酮康唑栓经阴道粘膜所导致的全 身吸收显著降低,是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为了改善患者的依从性,最大限度减少酮康唑经阴道粘膜的吸收,降低因全身吸收所导 致的严重不良反应,特别是肝毒性,本发明采用特定的亲水性基质,使得所制备栓剂在体温 下不熔化,而是缓缓地溶解于体液,并充分与粘膜分泌液混合而不会被排出体外,提高了患 者的依从性,确保临床疗效,且贮存、运输更加便捷。最值得关注的是药物采用该特定亲水 性基质后,与现有技术相比,酮康唑栓经动物阴道粘膜而产生的全身吸收由30%降至5%以 下,显著提高了临床患者使用局部治疗药物的安全性,远远优于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众所周知,作为阴道外用的栓剂,要求药物能够完全铺展在阴道粘膜表面,以 利于发挥药效,另外,药物释放和吸收的速度随基质的不同而有快慢,制剂的处方直接影响 药物在阴道粘膜表面的药量和接触时间从而影响疗效。但是,目前许多药学工作者依然认为, 栓剂处方组成简单,不充分考虑药物的溶解性和渗透性能,栓剂处方的筛选通常仅以外观、 融变时限、体外溶出度等简单指标作为依据,只要所制备出的栓剂物理性状稳定,融变时限 符合中国药典制剂通则的规定即可,虽然进行溶出度试验考察不同处方的溶出行为,但体外 试验并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药物在人体阴道环境中的释放、吸收速度和程度,在处方筛选中 未建立具有处方区别特征的较理想地考察指标,许多研究者还仅仅简单认为由于阴道上皮具 有多层细胞形成了吸收屏障,一般药物很难通过阴道吸收发挥全身作用,粘膜基本不吸收, 而不再考虑药物在局部应用时的全身吸收情况,从而造成部分药物使用中的安全隐患,特别 对于酮康唑这类可能会由于产生全身吸收而引起严重的全身副作用的药物。因此,如何将其 安全、有效地在阴道局部用药同时,将全身性不良反应减至最低即是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 问题。
本发明充分考虑到药物经阴道粘膜的吸收是一个零级吸收、被动扩散过程,它的吸收速 率依赖于药物的浓度,直至饱和浓度时其经阴道粘膜的吸收速率最大。而酮康唑在水中难溶, 故发明人想到采用亲水性基质以最大限度降低药物溶解度,从而降低药物浓度,显著降低酮 康唑经阴道粘膜的全身吸收。
本发明通过大鼠在体使用不同基质阴道栓,分别测定其全身吸收可知,并不是任意一种 亲水性栓剂基质对酮康唑都适合,换而言之,为了提高疗效,使药物作用速效、高效,使用 更安全,酮康唑必须与特定亲水性基质配伍,即不同药物匹配不同的亲水性基质。
本发明所述栓剂是由活性药物组分酮康唑与制剂赋形剂组成,其制剂赋形剂包含有特定 的亲水性基质。
本文对本发明更详细地描述如下:本发明所述栓剂是由活性药物组分酮康唑与制剂赋形 剂组成,其制剂赋形剂所指特定的亲水性基质是含有甘油明胶基质、聚乙二醇类基质、聚氧 乙烯40单硬脂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后两者的组合基质;优选为聚乙二醇类基质、聚氧乙烯 40硬脂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更优选为聚乙二醇类基质与聚氧乙烯40单硬脂酸酯的 组合基质。聚乙二醇类基质与聚氧乙烯40硬脂酸酯的组合基质其重量百分比可以为任意比, 考虑到生产中栓剂脱模的难易,其组成百分比更优选为1∶9~9∶1,最优选为3∶7组成。
其制剂赋形剂中所指的聚乙二醇类基质是聚乙二醇300、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 聚乙二醇1000、聚乙二醇1500、聚乙二醇1540、聚乙二醇335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 6000和聚乙二醇8000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组合,因本发明栓 剂在室温下必须是固体,优选其初熔点为30℃~45℃,若大于45℃,则体内融化时间长,药 物释放迟缓,影响药物起效时间,若小于30℃,则栓剂保存不方便,易出现指间熔化现象, 更优选为35℃~42℃。初熔点是通过熔点仪目测进行的:把样品从27℃开始以2℃/分钟的速 度加热,观察样品出现熔化时的温度。上述初熔点指单独一种聚乙二醇基质或一种以上不同 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基质熔融混合后的聚乙二醇混合基质的初熔点。
本发明所述栓剂的制剂赋形剂包含有特定的栓剂亲水性基质,还可以包括其他有助于制 剂稳定、药物局部吸收的防腐剂、抗氧化剂和pH调节剂等。
本发明所述栓剂含有抗微生物有效量的用于治疗妇科阴道疾病的酮康唑,该栓剂制剂规 格为含有酮康唑10~2000mg,优选为100~1200mg,更优选为200~800mg,最优选为400mg。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栓剂的总重量将根据活性成分的量和“易于应用”特性而定(例 如所得栓剂大小和形状而变化),因此其不是严格的。通常来说,较小体积栓剂可以容纳的活 性成分含量也低,活性成分的较高含量将需要较大体积的栓剂。在加工期间的制备特性也将 确定分散、模压和包装具有给定量酮康唑的栓剂所需要的栓剂基质最少量。这样的参数对本 发明并不是重要的,可以通过制备方法的常规优化过程来确定。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如下实施例将更详细地阐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发明通过大鼠在体使用不同基质阴道栓,分别测定了其全身吸收,其中测定大鼠体内酮康 唑血浆浓度的实验方法如下:
色谱条件:反相HPLC Novapak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2M磷酸盐缓冲液(pH6.8) =35∶30∶35;安定为内标,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5nm;
样品处理:取血浆样品0.5ml于一具塞试管中,先加入安定0.5μg,然后加入乙腈0.5ml, 旋涡混合30s,再加入乙腈4.5ml,旋涡混合30s,离心(3500r/min,15min) 上清液转入另一个洁净试管中,于55℃水浴中,氮气流吹干,加入流动相0.2ml 重组,进样。
大鼠体内酮康唑的测定:雌性Wistar大鼠60只,体重200±20g,随机分为20组,每组 3只,其中一组口服给予相同剂量的酮康唑粉,其余各组阴道给予含相同剂量 酮康唑的不同基质栓,7mg/kg,给药后1、2、3、4、6、8、12、24小时分别 于大鼠心脏取血0.5ml,抗凝,分取血浆,依法测定,计算口服和阴道给予酮 康唑后0~24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
表1部分亲水性基质栓和油脂性基质栓大鼠阴道吸收情况
比较例 1 比较例 2 比较例 3 比较例 4 比较例 5 比较例 6 比较例 7 酮康唑制剂规格 400mg √ √ √ √ √ √ √ 口服 7mg/kg 可可豆脂 100% S36 100% Witepsol 100% Fattibase 100% Wecobee 100% 泊洛沙姆 100% 大鼠阴道使用24小时 的吸收情况(AUC) μg/.ml.h 253 80.9 65.8 75.9 86.0 68.3 83.5 占口服全身吸收的百 分率 100% 32% 26% 30% 34% 27% 33%
S36:混合脂肪酸甘油酯
表2部分亲水性基质栓大鼠阴道吸收情况
实施 例1 实施 例2 实施 例3 实施 例4 实施 例5 实施 例6 实施 例7 实施 例8 实施 例9 实施 例 10 实施 例 11 实施 例 12 实施 例 13 实施 例 14 酮康唑 400mg √ √ √ √ √ √ √ √ √ √ √ √ √ √ 甘油 70% 明胶 20% 水 10% PEG300 20% 5% 10% 15% 5% PEG400 30% 15% 10% 20% PEG600 30% 5% 15% 5% 5% PEG1000 100% 75% 35% 65% 30% 20% 25% 40% 30% 30% PEG1500 30% 10% 5% 10% PEG1540 5% 5% 5% PEG3350 25% 10% 30% PEG4000 20% 15% 10% PEG6000 35% 10% PEG8000 20% 5% 10% 20% 初熔点 --- 38℃ 40℃ 34℃ 35℃ 42℃ 40℃ 43℃ --- 39℃ 34℃ 35℃ 37℃ ---- S-40 100% 40% 50% 20% 70% 90% 泊洛沙姆 10% 融变时 限(分钟) 50 50 50 45 45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大鼠阴 道使用 24小时 的吸收 情况 (AUC) μg/.ml.h 8.2 8.9 2.5 12.4 5.1 8.3 8.8 3.8 81 2.8 2.5 4.3 2.8 9.1 占口服 全身吸 收的百 分率 3.2% 3.5% 2.5% 4.9% 2.0% 3.3% 3.5% 1.5% 3.2% 1.1% 1.0% 1.7% 1.1% 3.6%
S40:聚氧乙烯40单硬脂酸酯
由表1、2可见,酮康唑油脂性基质栓所致的大鼠全身吸收占口服的30%左右;而采用特 定的亲水性基质栓经阴道粘膜所致的全身吸收仅占口服的5%以下,将药物经阴道粘膜所致的 全身吸收减少至1/6,显著降低了酮康唑栓经阴道粘膜吸收所致全身性不良反应的风险,使临 床用药更安全、可靠。
表3不同规格酮康唑栓
实施例 15 实施例 16 实施例 17 实施例 13 实施例 18 实施例 19 实施例 20 酮康唑10mg √ 酮康唑100mg √ 酮康唑200mg √ 酮康唑400mg √ 酮康唑800mg √ 酮康唑1200mg √ 酮康唑2000mg √ PEG1000 30% 30% 30% 30% 30% 30% 30% S-40 70% 70% 70% 70% 70% 70% 70%
发明效果1:动物药效学实验资料:
发明人参照顾冠彬等关于酮康唑泡腾片治疗大鼠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实验研究(中国药学 杂志,1989,24(6):343~345),制备了菌液,并成功造出雌性Wistar大鼠阴道念珠菌感染模型。 按照给药剂量将大鼠随机分为A、B、C、D、E、F、G、H组,每组10只,其中H组为无药 栓对照组,以观察白色念珠菌的自然清除过程,其余七组分别阴道给予实施例15~17、实施 例13、实施例18~20的已切碎的栓剂末约10~15mg(其含药量分别为0.1、1.0、1.5、2.5、 4.0、6.5及8mg,每天一次,连续5天。于末次治疗后的3、7和30天取阴道分泌物进行念 珠菌培养,判定治疗效果。结果见表4。
表4七组不同规格酮康唑栓白色念珠菌转阴数
组别 n 末次给药后的取样天数 3 7 30 A B C D E F G H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7 9 10 10 10 10 10 0 8 10 10 10 10 10 10 1 10 10 10 10 10 10 10 2
结果可见:各剂量组的酮康唑对实验性念珠菌阴道炎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阴道分泌 物明显减少,念珠菌培养迅速转阴,而无药对照组动物其阴道分泌物的念珠菌培养除个别转 阴外,绝大多数仍然需要继续培养,治疗组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发明效果2:健康志愿者实验
测定健康志愿者体内酮康唑血浆浓度的实验方法:
色谱条件:RP C18(RSIL C18IIL 150*2.1mm id,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二乙胺(50∶ 50∶0.05)(v/v);内标为特康唑;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254nm;
样品处理:取血浆样品0.5ml于一具塞试管中,先加入特康唑0.5μg,旋涡混合30s,然 后加入0.1N氢氧化钠调至碱性,用庚烷-异戊烷(95∶5,v/v)的混合溶剂5ml 分两次提取,合并提取液,加入0.05M的硫酸,弃去有机层,将酸相用氨水 调至碱性,最后用庚烷-异戊烷(95∶5,v/v)的混合溶剂5ml分两次提取, 55℃水浴,氮气流挥于,再用流动相0.2ml溶解重组,进样。
健康志愿者体内酮康唑的测定:健康女性72例,平均体重56kg,平均年龄29.1(18~55 岁),随机分为六组,分别接受一次口服400mg和400mg阴道栓,并分别在1、 2、3、4、6、8、12、24、36、48、72小时取静脉血,通过HPLC法测定血浆 中酮康唑的含量。
通过测定不同受试者在不同时间点的血浆中酮康唑的含量,记录下其药代动力学参数 (AUC、Cmax、Tmax),通过比较例与实施例之间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可以明显看出: 健康女性志愿者阴道给予特定亲水性基质的酮康唑栓后全身吸收极少,同比较例有显著性降 低,其人体吸收不到口服的1%,避免了全身的毒副作用,安全性显著提高。结果见表5。
表5健康女性志愿着阴道给予酮康唑栓的吸收数据表
给药剂量 400mg口服 比较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7 实施例13 Cmax (mg/ml) Tmax(h) AUC0~24 (mg/l.h) 相当于口 服吸收百 分率 9.23±2.78 2.5 58.92±9.87 100% 0.29±0.02 6 8.82±0.17 14.97% 0.023± 0.006 6.5 0.32±0.12 0.54% 0.010± 0.002 6.5 0.09±0.03 0.153% 0.009± 0.002 6.5 0.10±0.05 0.169% 0.007± 0.003 6.5 0.04±0.01 0.068%
发明效果3:
参照《新药(西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汇编(药学、药理学、毒理学)》(中华人民共 和国卫生部药政局1993)分别进行了酮康唑栓家兔阴道粘膜刺激性试验和豚鼠皮肤过敏性试 验,结果表明:酮康唑栓多次阴道给药后,对家兔阴道粘膜没有明显的局部刺激作用;酮康 唑栓和基质致敏及激发后,各受试豚鼠无明显红斑、水肿等皮肤反应,说明酮康唑栓及其空 白基质栓均不引起豚鼠明显的皮肤过敏反应。
由此可见,酮康唑栓使用安全,无过敏、无刺激。
通过以上动物体内吸收试验、药效实验、皮肤毒性实验及志愿者用药观察证明:本发明专利 所述栓剂药物疗效明确,用药安全性显著提高,经评价明显优于现有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