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虎杖提取物与嘧菌酯或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虎杖提取物与嘧菌酯或醚
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在农作物病害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虎杖提取物中主要包含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为粘稠状态,一般
易制成液体制剂,但液体制剂中通常因含有机溶剂、易出现药害,可
以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
嘧菌酯、醚菌酯均属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广泛应用在农
作物的病害上。
然而,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防治病害最容易产生的问题
是病害抗药性的产生。不同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病害很
常见的方法。不同成分进行复配,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来判断某种
复配是增效、加和还是拮抗作用。绝大多数情况下,杀菌的复配效
果都是加和效应,真正有增效作用的复配很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
常明显、增效比值很高的复配就更少了。经过发明人研究,发现将
虎杖提取物与嘧菌酯、醚菌酯复配后能产生很好的增效作用,并且关
于虎杖提取物与嘧菌酯、醚菌酯复配的相关报道尚未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使用成本低、防效
好的含虎杖提取物与嘧菌酯或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提出的含虎杖提取物与嘧菌酯或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含
有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重量比为1
︰80~60︰1,所述的活性成分A选自虎杖提取物,活性成分B选自
嘧菌酯、醚菌酯中之一种,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优选的重量比
为1︰60~40︰1;更优选为虎杖提取物与嘧菌酯的重量比为1︰30~25
︰1,虎杖提取物与醚菌酯的重量比为1︰25~20︰1。
本发明提出的含虎杖提取物与嘧菌酯或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用于
防治农作物上病害的用途,所述的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豆类作物、
纤维作物、糖料作物、瓜类作物、水果类作物、干果类作物、嗜好作
物、根茎类作物、油料作物、花卉作物、药用作物、原料作物、绿肥
牧草作物;所述的病害包括白粉病、霜霉病、疫病、疮痂病、黑星病、
霜疫霉病、炭疽病、斑点落叶病、锈病或褐斑病。
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80~60︰1。通常组合物
中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总重量的0.5%~90%,较佳的为5%~
80%。根据不同的制剂类型,活性组分含量范围有所不同。通常,液
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1%~70%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5%~50%;固
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5%~80%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10%~80%。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至少含有一种表面活性剂,以利于施用时
活性组分在水中的分散。表面活性剂含量为制剂总重量的5%~30%,
余量为固体或液体稀释剂。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以由使用者在使用前经稀释或直接使用。
其配制可由通常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加工方法制备,即将活性
物质与液体溶剂或固体载体混合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如分散剂、稳
定剂、湿润剂、粘结剂、消泡剂、崩解剂、抗冻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以按需要加工成任何杀菌上可接受的剂
型,其中较优选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剂、
水乳剂、微乳剂、微囊悬浮剂、微囊悬浮-悬浮剂,还可以制成泡腾
片剂、种衣剂、超低容量液剂。
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1%~
60%、活性成分B1%~80%、分散剂2%~10%、湿润剂2%~10%、填
料余量。
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1%~
60%、活性成分B1%~80%、分散剂3%~12%、湿润剂1%~8%、崩解
剂1%~10%、粘结剂0~8%、填料余量。
组合物制成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5%~50%、
活性成分B0.5%~50%、分散剂2%~10%、湿润剂2%~10%、消泡剂
0.01%~2%、增稠剂0~2%、抗冻剂0~8%、去离子水加至100%。
组合物制成悬乳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5%~50%、
活性成分B0.5%~50%、分散剂2%~10%、消泡剂0.01%~2%、溶剂
1%~15%、增稠剂0~2%、乳化剂2%~12%、抗冻剂0~8%、去离子水
加至100%。
组合物制成水乳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5%~50%、
活性成分B0.5%~50%、溶剂1%~30%、乳化剂1%~15%、抗冻剂0~8%、
增稠剂0~2%、消泡剂0.01%~2%、去离子水补足余量。
组合物制成微乳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5%~50%、
活性成分B0.5%~50%、溶剂1%~30%、乳化剂3%~25%、抗冻剂0~8%、
消泡剂0.01%~2%、去离子水补足余量。
组合物制成微囊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0.5%~50%、活性成分B0.5%~50%、高分子囊壁材料2%~10%、分散
剂1%~10%、有机溶剂1%~10%、乳化剂1%~7%、消泡剂0.01%~2%、
pH调节剂0.01%~5%、去离子水加至100%。
组合物制成微囊悬浮-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0.5%~50%、活性成分B0.5%~50%、高分子囊壁材料2%~10%、分散
剂1%~12%、湿润剂1%~8%、有机溶剂1%~15%、乳化剂1%~6%、
消泡剂0.01%~2%、增稠剂0~2%、pH调节剂0.01%~5%、去离子水
加至100%;
本发明的可湿性粉剂主要技术指标:
![]()
本发明的水分散粒剂主要技术指标:
![]()
本发明的悬浮剂主要技术指标:
![]()
本发明的悬乳剂主要技术指标:
![]()
本发明的水乳剂主要技术指标:
![]()
本发明的微乳剂主要技术指标:
![]()
本发明的微囊悬浮剂主要技术指标:
![]()
本发明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主要技术指标:
![]()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虎杖提取物与嘧菌酯、醚菌酯复配后,具有明显的增效和
持效作用;(2)对粮食作物、豆类作物、纤维作物、糖料作物、瓜类
作物、水果类作物、干果类作物、嗜好作物、根茎类作物、油料作物、
花卉作物、药用作物、原料作物、绿肥牧草作物上的病害均有较高活
性;(3)减少了农药用药量,降低了农药在作物上的残留量,减轻了
环境污染;(4)对人畜安全,环境相容性好;并且制剂粘着力增强,
耐雨水冲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
重量百分比,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应用实施例一
实施例1~8可湿性粉剂
将虎杖提取物、活性成分B、分散剂、湿润剂、填料在混合缸中
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的
可湿性粉剂产品,具体见表1。
表1实施例1~8各组分及重量份
![]()
实施例9~16水分散粒剂
将虎杖提取物、活性成分B、分散剂、湿润剂、崩解剂、填料等
一起经气流粉碎得到需要的粒径,再加入粘结剂(可加可不加)等其
它助剂,得到制粒用料。将料品定量送进流化床制粒干燥机内经过制
粒及干燥后,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的水分散粒剂产品,具体见表2。
表2实施例9~16各组分及重量份
![]()
![]()
实施例17~24悬浮剂
将分散剂、湿润剂、消泡剂、增稠剂(可加可不加)、抗冻剂(可
加可不加),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虎杖提取物、活性成分B,
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余量用去
离子水补足,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的悬浮剂产品,具体见表3。
表3实施例17~24各组分及重量份
![]()
实施例25~28悬乳剂
将分散剂、消泡剂、增稠剂(可加可不加)、抗冻剂(可加可
不加)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活性成分B,在球磨机中球磨
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制得活性成分B悬浮剂,然
后将虎杖提取物、溶剂、乳化剂及各种助剂用高速搅拌器直接乳化
到悬浮剂中,余量用去离子水补足,制得本发明所述的悬乳剂产品,
具体见表4。
表4实施例25~28各组分及重量份
![]()
实施例29~34水乳剂
将虎杖提取物、活性成分B、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
均匀油相;将去离子水、抗冻剂(可加可不加)、增稠剂(可加可不
加)、消泡剂混合在一起,成均一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水相加入
油相,余量用去离子水补足;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的水乳剂产品,具
体见表5。
表5实施例29~34各组分及重量份
![]()
将表1~5中嘧菌酯、醚菌酯互换,可制得新制剂。
实施例35~37微乳剂
将虎杖提取物、活性成分B、溶剂、乳化剂、抗冻剂(可加可不
加)、消泡剂充分混合成均匀透明的油相,在搅拌下慢慢加入去离子
水,形成油包水型乳状液,再经搅拌加热,使之迅速转相成水包油型,
冷至室温使之达到平衡,经过滤,余量用去离子水补足;即可制得本
发明所述的微乳剂产品,具体见表6。
表6实施例35~37各组分及重量份
![]()
实施例38、39微囊悬浮剂
将虎杖提取物、活性成分B、高分子囊壁材料、溶剂混合,使溶
解成均匀油相,在剪切条件下,将油相加入到含有乳化剂、pH调节
剂、分散剂的水相溶液中,余量用去离子水补足,两种材料在油水界
面发生反应,形成高分子囊壁,制成本发明组合物分散良好的微囊悬
浮剂产品。具体见表7。
表7实施例38、39各组分及重量份
![]()
实施例40、41微囊悬浮-悬浮剂
将虎杖提取物、高分子囊壁材料、溶剂混合,使溶解成均匀油相,
将油相在剪切条件下加入到含有乳化剂、pH调节剂的水相溶液中,
制成分散良好的微囊悬浮剂。将分散剂、湿润剂、消泡剂、增稠剂(可
加可不加)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活性成分B,在球磨机中球
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制得悬浮剂,然后将悬
浮剂加入到微胶囊悬浮剂的水相溶液中,去离子水补足余量,制成本
发明组合物分散良好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产品,具体见表8。
表8实施例40、41各组分及重量份
![]()
本发明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先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明确两种药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后的增效比值
(SR),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
为增效作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田间试验。
试验方法:经预试确定各药剂有效抑制浓度范围后,药剂按有效
成分含量分别设5个剂量处理,设清水对照。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
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作物病菌
的毒力。72h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净生长量、
菌丝生长抑制率。
净生长量(mm)=测量菌落直径-5
![]()
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机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
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求得毒力回归方程(y=a+bx),并由此
计算出每种药剂的EC50值。同时根据Wadley法计算两药剂不同配比
联合增效比值(SR),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
用,SR>1.5为增效作用。计算公式如下:
![]()
![]()
其中:a、b分别为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在组合中所占的比例;
A为虎杖提取物;
B选自嘧菌酯、醚菌酯中之一种。
应用实施例二:
供试病害:葡萄白粉病
试验药剂均由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虎杖提取物与嘧菌酯原药及二者不
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
毒力测定结果
表9虎杖提取物与嘧菌酯复配对葡萄白粉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
![]()
由表9可知,虎杖提取物与嘧菌酯配比在1︰80~60︰1时对葡萄
白粉病的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两者在1︰80~60︰1范围内
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当虎杖提取物与嘧菌酯的配比在1︰30~25
︰1时,增效作用更为突出,增效比值均在2.30以上。经申请人试
验发现虎杖提取物与嘧菌酯的优选配比为25:1、20:1、15:1、10:
1、5:1、2:1、1:1、1:2、1:3、1:4、1:5、1:6、1:7、1:
8、1:9、1:10、1:11、1:12、1:15、1:20、1:25、1:30,尤
其是当虎杖提取物与嘧菌酯重量比为1:5时增效比值最大,增效作
用最为明显。
应用实施例三
供试病害:黄瓜霜霉病
试验药剂均由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虎杖提取物与醚菌酯原药及二者不
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
表10虎杖提取物与醚菌酯复配对黄瓜霜霉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
由表10可知,虎杖提取物与醚菌酯配比在1︰80~60︰1时对黄
瓜霜霉病的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两者在1︰80~60︰1范围
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当虎杖提取物与醚菌酯的配比在1︰
25~20︰1时,增效作用更为突出,增效比值均在2.25以上。经申
请人试验发现虎杖提取物与醚菌酯的优选配比为20:1、15:1、10:
1、6:1、5:1、4:1、3:1、2:1、1:1、1:2、1:3、1:4、1:
5、1:6、1:7、1:8、1:9、1:10、1:11、1:12、1:15、1:20、
1:25,尤其是当虎杖提取物与醚菌酯重量比为1:2时增效比值最大,
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经试验发现:虎杖提取物与活性成分B复配后对多种作物上的白
粉病、霜霉病、疫病、疮痂病、黑星病、霜疫霉病、炭疽病、斑点落
叶病、锈病或褐斑病的防治都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增效比值SR均
大于1.5。
药效实验部分:试验药剂由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研发、提供,对
照药剂10%虎杖提取物可湿性粉剂(自配)、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
(市购)、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市购)。
应用实施例四虎杖提取物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防治黄瓜白粉病
药效试验
本试验安排在陕西省西安市郊区,药前调查黄瓜白粉病病害指
数,在病害发生初期施药,施药后5天、15天、30天调查病害指数
并计算防效。试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11虎杖提取物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防治黄瓜白粉病药效试验
![]()
由表11可以看出,虎杖提取物与活性成分B复配后能有效防治
黄瓜白粉病,经申请人试验发现虎杖提取物与活性成分B复配后也
可以有效防治黄瓜霜霉病、疫病,防治效果均高于96%,优于单剂
的防效,且防效期长。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应用实施例五虎杖提取物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防治番茄疫病药
效试验
本试验安排在陕西省西安市郊区,药前调查番茄疫病病害指数,
在病害发生初期施药,施药后3天、10天、20天调查病害指数并计
算防效。试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12虎杖提取物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防治番茄疫病药效试验
![]()
由表12可以看出,虎杖提取物与活性成分B复配后能有效防治
番茄疫病,经申请人试验发现虎杖提取物与活性成分B复配后也可
以有效防治番茄炭疽病,防治效果均高于96%,优于单剂的防效,且
防效期长。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应用实施例六虎杖提取物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防治小麦锈病药
效试验
本试验安排在陕西省渭南市郊区,药前调查小麦锈病病害指数,
在病害发生初期施药,施药后5天、15天、30天调查病害指数并计
算防效。试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13虎杖提取物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防治小麦锈病药效试验
![]()
由表13可以看出,虎杖提取物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防治小麦
锈病,经申请人试验发现虎杖提取物与活性成分B复配后也可以有
效防治小麦白粉病、褐斑病,防治效果均高于95%,优于单剂的防效,
且防效期长。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应用实施例七虎杖提取物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防治苹果斑点落
叶病药效试验
本试验安排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药前调查苹果斑点落叶病
病害指数,在病害发生初期施药,施药后3天、10天、20天调查病
害指数并计算防效。试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14虎杖提取物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药效试验
![]()
由表14可以看出,虎杖提取物与活性成分B复配后能有效防治
苹果斑点落叶病,经申请人试验发现虎杖提取物与活性成分B复配
后也可以有效防治苹果黑星病、锈病、褐斑病,防治效果均高于95%,
优于单剂的防效,且防效期长。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
影响。
后经过在全国各地不同地方的试验得出,虎杖提取物与嘧菌酯、
醚菌酯复配后对多种作物上的白粉病、霜霉病、疫病、疮痂病、黑星
病、霜疫霉病、炭疽病、斑点落叶病、锈病或褐斑病等常见病害的防
效均在95%以上,优于单剂防效,增效作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