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一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a1
  • 文档编号:844698
  • 上传时间:2018-03-15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570.5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62353.7

    申请日:

    2015.11.30

    公开号:

    CN105311212A

    公开日:

    2016.02.1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0申请日:20151130|||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0; A61P11/02

    主分类号:

    A61K36/80

    申请人:

    栾绍敏

    发明人:

    栾绍敏

    地址:

    266000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600号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31

    代理人:

    王希刚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中药各原料药材包括:木芙蓉花,大火草根,狗骨柴,山苦荬,兰石草,武靴藤,出山虎,番杏,矮茎朱砂根,红头小仙,漆姑草,鹅肠草,窝儿七和大沙叶。本发明中药对慢性鼻窦炎有确切疗效,毒副作用小,不良反应率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包括:
    木芙蓉花,大火草根,狗骨柴,山苦荬,兰石草,武靴藤,出山虎,番杏,
    矮茎朱砂根,红头小仙,漆姑草,鹅肠草,窝儿七和大沙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
    份数比如下:木芙蓉花10~20份,大火草根5~15份,狗骨柴15~25份,山苦
    荬40~50份,兰石草5~15份,武靴藤15~25份,出山虎25~35份,番杏10~
    20份,矮茎朱砂根15~25份,红头小仙40~50份,漆姑草25~35份,鹅肠草5~
    15份,窝儿七5~15份和大沙叶10~20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
    量份数比如下:木芙蓉花10~15份,大火草根5~10份,狗骨柴15~20份,山
    苦荬40~45份,兰石草5~10份,武靴藤15~20份,出山虎25~30份,番杏10~
    15份,矮茎朱砂根15~20份,红头小仙40~45份,漆姑草25~30份,鹅肠草5~
    10份,窝儿七5~10份和大沙叶10~15份。
    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
    量份数比如下:木芙蓉花11份,大火草根6份,狗骨柴18份,山苦荬42份,兰
    石草9份,武靴藤16份,出山虎29份,番杏13份,矮茎朱砂根17份,红头小仙
    44份,漆姑草26份,鹅肠草7份,窝儿七6份和大沙叶12份。
    5.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片剂,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制剂各组分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
    5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2~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
    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2~3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
    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
    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
    过筛获得100~2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2~0.4倍的微
    晶纤维素、0.02~0.2倍的乳糖、0.2~0.4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
    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02~0.02倍的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
    成。
    6.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2~4倍的醇
    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1~2小时,过滤,以回流液为溶剂,
    以滤渣为溶质,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
    随后在真空度0.03~0.05Mpa下减压浓缩至60~70℃时相对密度为1.00~
    1.05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70~180℃、出风温度80~
    90℃,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第二步: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1~0.3倍的蔗糖粉
    和0.1~0.3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50~60℃干燥,获得颗粒剂。
    7.一种权利要求1至4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
    型为片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制剂各组分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
    5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2~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
    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2~3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
    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
    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
    过筛获得100~2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2~0.4倍的微
    晶纤维素、0.02~0.2倍的乳糖、0.2~0.4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
    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02~0.02倍的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
    成。
    8.一种权利要求1至4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
    型为颗粒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2~4倍的醇
    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1~2小时,过滤,以回流液为溶剂,
    以滤渣为溶质,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
    随后在真空度0.03~0.05Mpa下减压浓缩至60~70℃时相对密度为1.00~
    1.05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70~180℃、出风温度80~
    90℃,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第二步: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1~0.3倍的蔗糖粉
    和0.1~0.3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50~60℃干燥,获得颗粒剂。

    说明书

    一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涉及
    一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疾病。由于长期感染,鼻窦分泌物过多
    导致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窦腔中分泌物积聚和细菌排除中止,引发或加重
    局部的粘膜炎症,最终使纤毛功能受损。

    慢性鼻窦炎属中医学“鼻渊”范畴。常因感冒外邪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而成。《外科正宗》认为:“总因风寒凝入脑户,郁久化热,初患时风寒或
    风热袭表,入鼻窍,久则邪毒滞留,结于鼻窍,气滞血瘀所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及制
    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对慢性鼻窦炎有确切疗效,毒副作用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其
    原料药材包括:木芙蓉花,大火草根,狗骨柴,山苦荬,兰石草,武靴藤,
    出山虎,番杏,矮茎朱砂根,红头小仙,漆姑草,鹅肠草,窝儿七和大沙叶。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木芙蓉花10~20份,大火草
    根5~15份,狗骨柴15~25份,山苦荬40~50份,兰石草5~15份,武靴藤15~
    25份,出山虎25~35份,番杏10~20份,矮茎朱砂根15~25份,红头小仙40~
    50份,漆姑草25~35份,鹅肠草5~15份,窝儿七5~15份和大沙叶10~20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木芙蓉花10~15份,
    大火草根5~10份,狗骨柴15~20份,山苦荬40~45份,兰石草5~10份,武
    靴藤15~20份,出山虎25~30份,番杏10~15份,矮茎朱砂根15~20份,红
    头小仙40~45份,漆姑草25~30份,鹅肠草5~10份,窝儿七5~10份和大沙
    叶10~15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木芙蓉花11份,大火
    草根6份,狗骨柴18份,山苦荬42份,兰石草9份,武靴藤16份,出山虎29份,
    番杏13份,矮茎朱砂根17份,红头小仙44份,漆姑草26份,鹅肠草7份,窝儿
    七6份和大沙叶12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片剂,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制剂各组分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
    5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2~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
    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2~3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
    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
    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
    过筛获得100~2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2~0.4倍的微
    晶纤维素、0.02~0.2倍的乳糖、0.2~0.4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
    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02~0.02倍的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
    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其制
    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2~4倍的醇
    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1~2小时,过滤,以回流液为溶剂,
    以滤渣为溶质,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
    随后在真空度0.03~0.05Mpa下减压浓缩至60~70℃时相对密度为1.00~
    1.05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70~180℃、出风温度80~
    90℃,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第二步: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1~0.3倍的蔗糖粉
    和0.1~0.3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50~60℃干燥,获得颗粒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对慢性鼻窦炎有确切疗效,毒副作用小,
    无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其原料药材包括:
    木芙蓉花,大火草根,狗骨柴,山苦荬,兰石草,武靴藤,出山虎,番杏,
    矮茎朱砂根,红头小仙,漆姑草,鹅肠草,窝儿七和大沙叶。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木芙蓉花:【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的花。【性味】辛,平。【归
    经】归肝,肺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治痈肿,疔疮,
    烫伤,肺热咳嗽,吐血,崩漏,白带。

    大火草根:【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大火草的根。【性味】苦,温。【归
    经】归肺,大肠经。【功能主治】化痰散瘀,消食化积,截疟,解毒,杀虫。
    主劳伤咳喘,跌打损伤,小儿疳积,疟疾,疮疖痈肿,顽癣。

    狗骨柴:【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狗骨柴的根。【性味】苦,凉。【归经】
    归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瘰疬,背痈,头疥,跌打肿
    痛。

    山苦荬:【来源】为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或根。【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主肠痈,肺脓疡,肺热咳嗽,
    肠炎,痢疾,胆囊炎,盆腔炎,疮疖肿毒,阴囊湿疹,吐血,衄血,血崩,
    跌打损伤。

    兰石草:【来源】为玄参科植物肉果草的全草。【性味】味甘,苦,性
    寒。【功能主治】清肺排脓,解毒消肿。主肺热咳嗽,肺痈,流感,痢疾,
    咽喉肿痛。

    武靴藤:【来源】为药萝藦科植物植物匙羹藤的根或嫩枝叶。【性味】
    平,苦。【归经】归心,肝,脾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排脓消肿,止
    痛生肌。主风湿痹痛,咽喉肿痛,瘰疬,乳痈,疮疖,湿疹,无名肿毒,毒
    蛇咬伤。

    出山虎:【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爱地草的全草。【性味】苦,辛,微寒。
    【功能主治】消肿排脓,散瘀止痛。主痈疽肿毒,跌打伤痛,毒蛇咬伤。

    番杏:【别名】滨莴苣、白番杏、白红菜、白番觅。【来源】药材基源:
    为番杏科植物番杏的全草。采收和储藏:夏、秋间开花时采收,洗净,晒干
    或鲜用。【性味】甘;微辛;性平。【归经】肺;肝;大肠经。【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解毒消肿。主风热目赤;疗疮肿痛;肠炎;败血症;肿瘤。

    矮茎朱砂根:【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矮茎朱砂根的根或全草。【性味】
    辛,微苦,涩,平。【功能主治】祛风清热,散瘀消肿。治咽喉肿痛,风火
    牙痛,风湿筋骨疼痛,腰痛,跌打损伤,无名肿毒。

    红头小仙:【来源】为菊科植物柔毛艾纳香的全草。【性味】味微苦,
    性平。【功能主治】清肺止咳,解毒止痛。主肺热咳嗽,小儿疳积,头痛,
    鼻渊,胸膜炎,口腔炎,乳腺炎。

    漆姑草:【来源】为石竹科植物漆姑草的全草。【性味】苦,辛,性凉。
    【归经】归肝,胃经。【功能主治】凉血解毒,杀虫止痒。主漆疮,秃疮,
    湿疹,丹毒,瘰疬,无名肿毒,毒蛇咬伤,鼻渊,龋齿痛,跌打内伤。

    鹅肠草:【来源】为石竹科植物牛繁缕的全草。【性味】甘,酸,性平。
    【归经】归肝,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肺热喘咳,痢
    疾,痈疽,痔疮,牙痛,月经不调,小儿疳积。

    窝儿七:【来源】为小檗科植物中华山荷叶和东北山荷叶的根及根茎。
    【性味】苦,辛,性平。【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
    血祛瘀,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小腹疼痛,毒蛇咬
    伤,痈肿疮疖。

    大沙叶:【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大沙叶的茎叶。【性味】苦,辛,寒。
    【归经】归心,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主感冒发热,中
    暑,肝炎,跌打损伤,风毒疥癞。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木芙蓉花10~20份,大火草
    根5~15份,狗骨柴15~25份,山苦荬40~50份,兰石草5~15份,武靴藤15~
    25份,出山虎25~35份,番杏10~20份,矮茎朱砂根15~25份,红头小仙40~
    50份,漆姑草25~35份,鹅肠草5~15份,窝儿七5~15份和大沙叶10~20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木芙蓉花10~15份,
    大火草根5~10份,狗骨柴15~20份,山苦荬40~45份,兰石草5~10份,武
    靴藤15~20份,出山虎25~30份,番杏10~15份,矮茎朱砂根15~20份,红
    头小仙40~45份,漆姑草25~30份,鹅肠草5~10份,窝儿七5~10份和大沙
    叶10~15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木芙蓉花11份,大火
    草根6份,狗骨柴18份,山苦荬42份,兰石草9份,武靴藤16份,出山虎29份,
    番杏13份,矮茎朱砂根17份,红头小仙44份,漆姑草26份,鹅肠草7份,窝儿
    七6份和大沙叶12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片剂,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制剂各组分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
    5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2~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
    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2~3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
    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
    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
    过筛获得100~2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2~0.4倍的微
    晶纤维素、0.02~0.2倍的乳糖、0.2~0.4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
    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02~0.02倍的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
    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其制
    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2~4倍的醇
    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1~2小时,过滤,以回流液为溶剂,
    以滤渣为溶质,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
    随后在真空度0.03~0.05Mpa下减压浓缩至60~70℃时相对密度为1.00~
    1.05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70~180℃、出风温度80~
    90℃,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第二步: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1~0.3倍的蔗糖粉
    和0.1~0.3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50~60℃干燥,获得颗粒剂。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充分理解本发明如
    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达成技术效果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片剂

    取木芙蓉花110g,大火草根60g,狗骨柴180g,山苦荬420g,兰石草90g,
    武靴藤160g,出山虎290g,番杏130g,矮茎朱砂根170g,红头小仙440g,漆
    姑草260g,鹅肠草70g,窝儿七60g和大沙叶120g;

    按以下步骤制备: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制剂各组分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4
    倍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
    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3倍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回流1
    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
    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小时,粉碎过筛
    获得2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3倍的微晶纤维
    素、0.1倍的乳糖、0.3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
    于超微细粉质量0.01倍的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实施例2:颗粒剂

    取木芙蓉花140g,大火草根80g,狗骨柴160g,山苦荬430g,兰石草50g,
    武靴藤190g,出山虎260g,番杏120g,矮茎朱砂根150g,红头小仙420g,漆
    姑草280g,鹅肠草90g,窝儿七80g和大沙叶140g;

    按以下步骤制备: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的醇浓度
    为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2小时,过滤,以回流液为溶剂,以滤渣为溶
    质,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
    0.05Mpa下减压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0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
    的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90℃,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第二步: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3倍的蔗糖粉和0.3
    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60℃干燥,获得颗粒剂。

    毒性实验:

    急性毒性实验:应用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20-36g,进行急性毒性
    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
    明的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片剂溶解在水中,(浓度为8.34g生药/ml,最高浓度)
    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即单次给药剂量为41.7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
    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
    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
    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
    长均正常。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片剂LD50>41.7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
    为83.4生药/kg/日。本发明的中药临床用药量为8.6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
    以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143g生药/kg/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
    以28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583倍。因此本发明
    的中药急性毒性极低,临床用药安全。

    长期毒性实验: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片剂对三组小鼠(每组20只)按13.55、
    22.85和42.23g生药/kg连续用药15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3周
    后,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
    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
    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5周及停药3周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
    变。说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
    用安全。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全部130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均确诊为慢性鼻窦炎,排
    除有鼻息肉和严重鼻中隔偏曲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
    疗组65人,男性45人,女性20人,年龄18~60岁,平均(30.8±1.6)岁;病
    程5个月~6年,平均3.3年。对照组65人,男性42人,女性23人,年龄18~62
    岁,平均(31.5±1.3)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3.5年。两组在年龄、性
    别、症状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耳鼻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
    杂志社编委会制定的标准。(1)有鼻塞、流脓涕、头痛头闷、嗅觉下降等病
    史,且长达3个月以上者。(2)局部检查发现中鼻道、嗅裂或鼻腔中有脓性
    分泌物。(3)鼻窦鼻腔X线或CT检查显示鼻甲肥大,上颚窦、筛窦、蝶窦
    密度增高或有积液症。(4)鼻道或嗅裂处分泌物涂片或上颚穿刺后细菌培养
    和药效实验均为阳性。符合上述4项中的3项者即可诊断为慢性鼻窦炎。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每次0.5g,甲硝唑每次0.2g,均为每天3
    次,鼻腔滴1%麻黄素滴鼻液每日3次,每天2滴,双鼻腔交替进行滴鼻。7
    天一疗程,治疗4个疗程。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片剂,每次3片,每天3次。鼻腔滴
    1%麻黄素滴鼻液每日3次,每天2滴,双鼻腔交替进行滴鼻。7天一疗程,
    治疗4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治愈:自觉症状消失,鼻腔通气,鼻腔检查无黏脓涕,
    鼻窦X线检查正常。显效:自觉症状基本消失,鼻腔通体良好,前后鼻孔有
    少许脓涕,鼻窦X线检查窦腔密度阴影减轻。有效:自觉症状减轻,鼻腔黏
    脓涕减少,有时鼻塞,鼻窦X线检查较前基本无变化。无效:自觉症状无改
    善,局部检查体征无改善。

    治疗结果:见下表。

    组别
    n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治疗组
    65
    40
    13
    8
    4
    61(93.85%)
    对照组
    65
    23
    12
    14
    16
    49(75.38%)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

    不良反应: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0%;对照组5例出现
    恶心,3例出现头晕,停药后消失,不良反应率为12.31%,治疗组不良反应
    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具体病例:孙某,男,35岁。有鼻塞、流脓涕等病史达1年半,局部检
    查发现中鼻道、中有脓性分泌物。鼻窦鼻腔X线检查显示鼻甲肥大,上颚窦、
    筛窦密度增高。鼻道处分泌物涂片细菌培养和药效实验均为阳性。被诊断为
    慢性鼻窦炎。给予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片剂,每次3片,每天3次,鼻腔滴
    1%麻黄素滴鼻液,每日3次,每天2滴,双鼻腔交替进行滴鼻。治疗3个疗
    程治愈。随访3个月未复发。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
    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
    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
    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
    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慢性 鼻窦炎 中药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4469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