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利贞
  • 文档编号:8446483
  • 上传时间:2020-07-05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276.0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836205.7

    申请日:

    20170916

    公开号:

    CN107496815A

    公开日:

    201712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64,A61P1/04,A61P1/00,A61P35/00,A61K35/57

    主分类号:

    A61K36/9064,A61P1/04,A61P1/00,A61P35/00,A61K35/57

    申请人:

    成都赐绿源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孙素蓉

    地址:

    641499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简城建设中路578号

    优先权:

    CN201710836205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目的是根据中医治疗胃病的认识机理而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黄芪9~35g、藿香8~16g、太子参9~35g、元胡3~9g、三七3~10g、山楂9~15g、砂仁3~8g、白芍10~15g、当归8~16g、鸡肉金5~16g、白及11~32g、乌药3~10g、半枝莲15~35g、白术6~15g、陈皮3~10g、枳壳3~10g、甘草3~10g、大黄5~20g、丹参8~16g,本发明提供的药物是一个很好的中药组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黄芪9~35g、藿香8~16g、太子参9~35g、元胡3~9g、三七3~10g、山楂9~15g、砂仁3~8g、白芍10~15g、当归8~16g、鸡肉金5~16g、白及11~32g、乌药3~10g、半枝莲15~35g、白术6~15g、陈皮3~10g、枳壳3~10g、甘草3~10g、大黄5~20g、丹参8~16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黄芪10~32g、藿香9~15g、太子参10~32g、元胡4~8g、三七4~9g、山楂10~13g、砂仁4~7g、白芍11~13g、当归9~14g、鸡肉金6~14g、白及12~28g、乌药4~9g、半枝莲18~32g、白术7~13g、陈皮4~9g、枳壳4~9g、甘草4~9g、大黄6~17g、丹参9~14g。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所述的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黄芪26g、藿香13g、太子参26g、元胡7g、三七8g、山楂12g、砂仁6g、白芍12g、当归12g、鸡肉金12g、白及26g、乌药8g、半枝莲26g、白术12g、陈皮8g、枳壳8g、甘草8g、大黄15g、丹参12g。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是供胃病患者使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医者认为:胃病,是许多与胃相关疾病的统称。它们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返酸,甚至恶心、呕吐等等。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胃息肉、胃结石、胃的良恶性肿瘤,还有胃黏膜脱垂症、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等。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胃病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胃病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胃病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以解决胃病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其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胃病。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芪9~35g、藿香8~16g、太子参9~35g、元胡3~9g、三七3~10g、山楂9~15g、砂仁3~8g、 白芍10~15g、当归8~16g、鸡肉金5~16g、白及11~32g、乌药3~10g、半枝莲15~35g、白术6~15g、陈皮3~10g、枳壳3~10g、甘草3~10g、大黄5~20g、丹参8~16g。

    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芪10~32g、藿香9~15g、太子参10~32g、元胡4~8g、三七4~9g、山楂10~13g、砂仁4~7g、 白芍11~13g、当归9~14g、鸡肉金6~14g、白及12~28g、乌药4~9g、半枝莲18~32g、白术7~13g、陈皮4~9g、枳壳4~9g、甘草4~9g、大黄6~17g、丹参9~14g。

    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芪26g、藿香13g、太子参26g、元胡7g、三七8g、山楂12g、砂仁6g、 白芍12g、当归12g、鸡肉金12g、白及26g、乌药8g、半枝莲26g、白术12g、陈皮8g、枳壳8g、甘草8g、大黄15g、丹参12g。

    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分别粉碎成粗粒状包煎;

    B、①将包好的原料中药放入冷开水中浸泡50min,然后再将浸泡好的药物和浸泡药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砂锅内,注入过药65mm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5min时,转文火熬制35 min,滤取药液;②药渣中再次注入过药60mm的微温开水进行第二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0min时,转文火熬制30 min,滤取药液;③将两次药液混合浓缩成50%的中药液400ml(毫升)即可。

    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中药液以一天服用,每日一剂,早晚分服,给药量220ml(毫升)/次,趁温服(忌生冷、油腻、辛辣)。28天为一个疗程,服药2~4个疗程,症状逐渐消失至痊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其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黄芪,性味:甘、微温,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症;

    藿香,性味:辛、微温,具有快气、和中、辟秽、祛湿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口臭等症;

    太子参,性味:甘、微苦、平,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

    元胡,性味:辛、苦、温,具有活血、利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三七,性味:甘、微苦、温,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肿痛等症;

    山楂,性味:酸、甘、微温,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之功效,用于治疗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砂仁, 性味:味辛、性温,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白芍,性味:苦酸、凉,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之功效,用于治疗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症;

    当归,性味:性温、味甘辛, 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用于治疗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或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鸡肉金,性味:甘、平, 具有消积滞、健脾胃之功效,用于治疗食积胀满、呕吐反胃、泻痢、疳积、消渴、遗溺、喉痹乳蛾、牙疳口疮等症;

    白及,性味:苦、甘、涩、寒,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痈疮肿毒、烫灼伤、手足皲裂、肛裂等症;

    乌药,性味:辛、温,具有顺气止痛、温肾散寒之功效,用于治疗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疝气、痛经等病症;

    半枝莲,性味:辛、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化瘀利尿之功效,用于治疗疔疮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水肿、黄疸等症;

    白术,性味:味苦、甘、性温,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温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

    陈皮,性味:苦、辛、温,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用于治疗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枳壳,性味:苦、酸、性微寒,具有理气宽胸、行滞消积之功效,用于治疗胸隔痞满、胁肋胀痛、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用于治疗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大黄,性味:苦、寒,具有泻实热、破积滞、行瘀血之功效,用于治疗实热便秘、食积停滞、腹痛、急性阑尾炎、急性传染性肝炎、血瘀经闭、牙痛、衄血、急性结膜炎,外用治烧烫伤、化脓性皮肤病、痈肿疮疡等症;

    丹参,性味: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心腹疼痛、症瘕积聚、热痹肿痛、跌打损伤、热入营血、烦躁不安、心烦失眠、痈疮肿毒。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胃病的原则,从依据胃病的病理机制及药理作用认为:就胃病,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胃病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很好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芪26g、藿香13g、太子参26g、元胡7g、三七8g、山楂12g、砂仁6g、 白芍12g、当归12g、鸡肉金12g、白及26g、乌药8g、半枝莲26g、白术12g、陈皮8g、枳壳8g、甘草8g、大黄15g、丹参12g。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芪32g、藿香15g、太子参32g、元胡8g、三七9g、山楂13g、砂仁7g、 白芍13g、当归14g、鸡肉金14g、白及28g、乌药9g、半枝莲32g、白术13g、陈皮9g、枳壳9g、甘草9g、大黄17g、丹参14g。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芪35g、藿香16g、太子参35g、元胡9g、三七10g、山楂15g、砂仁8g、 白芍15g、当归16g、鸡肉金16g、白及32g、乌药10g、半枝莲35g、白术15g、陈皮10g、枳壳10g、甘草10g、大黄20g、丹参16g。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胃病患者共1170例,年龄为47岁以上的705例,只有465例为47岁以下。1170例患者中症状逐渐消失至痊愈的770例,有效的377例,无效的23例。总有效率达98%。

    关 键  词:
    一种 用于 治疗 胃病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44648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