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收性物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吸收性物品.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162774.X (22)申请日 2017.09.12 (73)专利权人 黄山富田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245000 安徽省黄山市经济开发区蓬 莱路18号 (72)发明人 韩璐遥 戴竹珊 (51)Int.Cl. A61F 13/496(2006.01) A61F 13/49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吸收性物品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 正面片材、 背面片材、 介于正面片材与背面片材 之间的吸收体、 和防止体液侧露的防。
2、漏侧围, 所 述背面片材由不透液性薄膜片材和不透液性无 纺织物片材组成; 在腿部弹性部件的内侧位于薄 膜片材和无纺织物片材之间对称设置有拱形弹 性部件, 该拱形弹性部件具有使吸收体中部产生 朝皮肤接触侧方向聚拢效果的波峰段, 以及从波 峰段分别向腹部区域、 背部区域两端延伸的曲线 段。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拱形弹性部件, 使得使 用者的裆部与腿部的贴合程度更高, 大大降低了 侧漏的发生可能, 且结构新颖, 穿戴舒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07804491 U 2018.09.04 CN 207804491 U 1.一种吸收性物品(1), 具有相互正交的横向(X)和纵向(。
3、Y), 在纵向上以裆部区域(B) 为中心, 在其前部、 后部分别形成腹部区域(A)和背部区域(C), 吸收性物品(1)包括透液性 正面片材(2)、 不透液性背面片材(4)、 介于正面片材(2)与背面片材(4)之间的吸收体(3)、 和防止体液向两侧泄露的防漏侧围(5), 该防漏侧围(5)对称设置在正面片材(2)的皮肤接 触侧且沿纵向延伸, 其包括: 固定在正面片材(2)横向外侧并朝纵向延伸的基缘部(51), 位 于基缘部(51)横向内侧且与基缘部平行、 可在纵向方向弹性伸缩的自由部(52), 以及固定 在纵向前后两端的固定两端部(53); 在基缘部(51)的外侧位于正面片材和背面片材之间还 设有。
4、可伸缩的腿部弹性部件(6),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面片材(4)由不透液性薄膜片材(41)和不透液性无纺织物片材(42)组成; 所述 腿部弹性部件(6)的内侧位于薄膜片材(41)和无纺织物片材(42)之间对称设置有拱形弹性 部件(7), 该拱形弹性部件(7)具有使吸收体(3)中部产生朝皮肤接触侧方向聚拢效果的波 峰段(71), 以及从波峰段(71)分别向腹部区域(A)、 背部区域(C)两端延伸的曲线段(7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吸收性物品,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拱形弹性部件(7)的波峰段(71)设 置于背面片材(4)中部靠近腹部区域(A)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吸收性物品, 其特征在于:。
5、 所述拱形弹性部件(7)在纵向上以两头 宽、 中间窄的形状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吸收性物品,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拱形弹性部件(7)粘合在薄膜片材 (41)或无纺织物片材(42)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吸收性物品,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面片材(4)上具有用于固定波峰 段(71)的第一粘合部(c),以及用于固定曲线段(72)的第二粘合部, 该第二粘合部具有间隔 布置的粘合段 (b)和粘合段(d), 在粘合段 (b)和粘合段(d)之间设置有第一非粘合段 (e); 所述粘合段 (b)与背面片材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非粘合段(a), 粘合段(d)与背面片 材另一端之间设有第三非粘合段(f)。 6.如。
6、权利要求4所述吸收性物品,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面片材(4)上具有用于固定波峰 段(71)的第一粘合部(c),以及用于固定曲线段(72)的第二粘合部, 该第二粘合部由分别固 定拱形弹性部件两延伸段的粘合段 (b)和粘合段(d), 以及设置在粘合段 (b)和粘合段 (d)之间的粘合段(e )组成; 所述粘合段 (b)与背面片材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非粘合 段(a), 粘合段(d)与背面片材另一端之间设有第三非粘合段(f)。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吸收性物品,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粘合部(c)沿背面片材(4) 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吸收性物品,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由部(52)。
7、的内侧缘向内包覆且朝 向基缘部(51)延伸形成一空腔, 空腔内安装有可伸缩的裆部弹性部件(54), 该裆部弹性部 件(54)通过粘接剂或者超声波熔接接合到空腔的内壁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吸收性物品, 其特征在于: 所述腿部弹性部件(6)通过粘接剂或者 超声波熔接的方式固定于防漏侧围(5)和背面片材(4)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吸收性物品,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物品(1)还包括设置在正面 片材(2)和背面片材(4)之间位于背部区域(C)的弹性腰围(8), 固定在弹性腰围(8)左右两 侧的腰贴(9), 以及设置在背面片材(4)远离皮肤接触侧上的可与腰贴(9)以可拆卸方式连 接的前腰贴。
8、(10)。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804491 U 2 一种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生用品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 如纸尿裤等。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现有的一次性吸收性物品, 包括透液性正面片、 不透液性背面片、 防止液体侧 漏的防漏侧围、 介于正面片与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 和对称设置在防漏侧围两外侧的腿部 弹性部件。 其中, 防漏侧围内侧设置有弹性部件, 通过该弹性部件的收缩形成防漏挡墙进而 在裆部区域形成第一层防漏作用。 另外通过前述腿部弹性部件的收缩使得一次性吸收性物 品在裆部区域外侧的腿围处形成第二层防漏作用, 进而达到。
9、双重防漏效果。 0003 然而, 上述一次性吸收性物品存在如下缺点: 当吸收体吸收大量体液后, 吸收体会 变重并可能导致由防漏侧围形成的防漏挡墙与使用者裆部区域的贴合度下降, 多余的体液 会从本应贴合的区域漫过, 从而加重侧漏发生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 而提供一 种穿着舒适、 成本较低的吸收性物品, 且该吸收性物品能够对吸收体形成聚拢效果, 进一步 防止体液侧漏的发生。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吸收性物品, 具有相互 正交的横向和纵向, 在纵向上以裆部区域为中心, 在其前部、 后部分。
10、别形成腹部区域和背部 区域。 吸收性物品包括透液性正面片材、 不透液性背面片材、 介于正面片材与背面片材之间 的吸收体、 和防止体液向两侧泄露的防漏侧围, 该防漏侧围对称设置在正面片材的皮肤接 触侧且沿纵向延伸, 其包括: 固定在正面片材横向外侧并朝纵向延伸的基缘部, 位于基缘部 横向内侧且与基缘部平行、 可在纵向方向弹性伸缩的自由部, 以及固定在纵向前后两端的 固定两端部; 在基缘部的外侧位于正面片材和背面片材之间还设有可伸缩的腿部弹性部 件。 背面片材由不透液性薄膜片材和不透液性无纺织物片材组成。 腿部弹性部件的内侧位 于薄膜片材和无纺织物片材之间对称设置有拱形弹性部件, 该拱形弹性部件具。
11、有使吸收体 中部产生朝皮肤接触侧方向聚拢效果的波峰段, 以及从波峰段分别向腹部区域、 背部区域 两端延伸的曲线段。 优选的, 拱形弹性部件在纵向上以两头宽、 中间窄的形状分布。 0006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 在拱形弹性部件的作用下吸收体的中部形成朝皮肤接触侧方 向聚拢的效果, 因此即使是吸收体在吸收大量体液后的情形, 虽然吸收体会吸水变重但在 拱形弹性部件形成的聚拢力下, 依然能在一定程度下保证使用者裆部区域的贴合度, 防止 吸收体变重后裆部区域贴合度下降的发生, 进一步降低了侧漏的发生。 0007 为使拱形弹性部件的布置更符合人体学的设计, 拱形弹性部件的波峰段设置在吸 收体中部靠近腹部区域。
12、的一侧。 0008 如今随着原材料成本日益增加, 如何在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 少胶量, 成为诸多制造商思考的课题。 就本专利而言, 拱形弹性部件粘合在背面片材的薄膜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7804491 U 3 片材、 或者无纺织物片材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 背面片材上具有用于固定波峰 段的第一粘合部,以及用于固定曲线段的第二粘合部, 该第二粘合部具有间隔布置的粘合 段 和粘合段, 在粘合段 和粘合段之间设置有第一非粘合段, 如此可以减少从粘合段 至粘合段之间胶量的使用。 粘合段 与背面片材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非粘合段, 粘合段 与背面片材的另一端之间。
13、设有第三非粘合段。 第二非粘合段和第三非粘合段的设置其目的 在于, 由于在添加拱形弹性部件时, 拱形弹性部件处于拉伸状态, 实质上拱形弹性部件在此 时会延伸至第二非粘合段和第三非粘合段, 为保证拱形弹性部件的伸缩性, 在切断时需要 保证拱形弹性部件沿纵向向内回缩, 因此在第二非粘合段和第三非粘合段不涂覆热熔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背面片材上具有用于固定波峰段的第一粘合部,以及 用于固定曲线段的第二粘合部, 该第二粘合部由分别固定拱形弹性部件两延伸段的粘合段 和粘合段, 以及设置在粘合段 和粘合段之间的粘合段组成。 上述粘合段 、 粘合段 和粘合段连续设置, 如此布置的优点在于,。
14、 能够降低胶机在该处的变换频率, 延长胶枪 及其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 粘合段 与背面片材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非粘合段, 粘合段与 背面片材另一端之间设有第三非粘合段。 该种实施方式下第二非粘合段和第三非粘合段的 目的与前述相同, 在此不多加赘述。 进一步的, 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下, 第一粘合部均沿背面 片材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 0009 进一步的, 自由部的内侧缘向内包覆且朝向基缘部延伸形成一空腔, 空腔内安装 有可伸缩的裆部弹性部件, 该裆部弹性部件通过粘接剂或者超声波熔接接合到空腔的内壁 上。 上述裆部弹性部件在使用时形成防漏挡墙进而在裆部区域形成第一层防漏作用。 此外, 腿部弹性部件通过粘接。
15、剂或者超声波熔接的方式固定于正面片材和背面片材之间, 该腿部 弹性部件的收缩使得一次性吸收性物品在裆部区域外侧的腿围处形成第二层防漏作用。 0010 进一步的, 吸收性物品还包括设置在正面片材和吸收体之间的导流层, 以及设置 在正面片材和背面片材之间位于背部区域的弹性腰围。 更进一步的, 吸收性物品还包括固 定在弹性腰围左右两侧的腰贴, 以及设置在背面片材远离皮肤接触侧上的可与腰贴以可拆 卸方式连接的前腰贴。 0011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如下优点: 0012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腿部弹性部件的内侧位于薄膜片材和无纺织物片材之间增设 对称布置的拱形弹性部件, 该拱形弹性部件在纵向上以两。
16、头宽、 中间窄的形状分布, 其具有 使吸收体中部产生朝皮肤接触侧方向聚拢效果的波峰段, 以及从波峰段分别向腹部区域、 背部区域两端延伸的曲线段。 在拱形弹性部件的作用下吸收体的中部形成朝皮肤接触侧方 向聚拢的效果, 因而提高了使用者裆部区域的贴合程度, 进一步降低侧漏的发生。 0013 另外,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 穿戴舒适, 能有效降低侧漏的发生, 提高了消费者的 满意度, 符合实际生产需求。 0014 以下参照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实施例1中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 0016 图2是实施例1中吸收性物品的A-A视图。 0017 图3是实施。
17、例1中吸收性物品的B-B视图。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7804491 U 4 0018 图4是实施例1中吸收性物品的C-C视图。 0019 图5是实施例1中拱形弹性部件与背面片材的配合示意图。 0020 图6是实施例2中拱形弹性部件与背面片材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实施例1: 0022 如图1至5所示, 一种吸收性物品1, 具有相互正交的横向X和纵向Y, 在纵向上以裆 部区域B为中心, 在其前部、 后部分别形成腹部区域A和背部区域C。 0023 吸收性物品1包括: 正面片材2、 背面片材4、 防漏侧围5、 弹性腰围8、 以及设置于正 面片材2与背面片材4之间的吸。
18、收体3。 0024 其中, 吸收体3包括吸收芯体31与包覆在吸收芯体31外的吸收芯体包覆片材32。 吸 收芯体31与吸收芯体包覆片材32之间可以在规定的部位通过热熔粘合剂等接合。 上述吸收 芯体31选用绒毛浆和高吸水性树脂颗粒混合而制成。 0025 防漏侧围5对称设置在正面片材2的皮肤接触侧且沿纵向延伸, 其包括: 固定在正 面片材2横向外侧并朝纵向延伸的基缘部51, 位于基缘部51横向内侧且与基缘部平行、 可在 纵向方向弹性伸缩的自由部52, 以及固定在纵向前后两端的固定两端部53。 在自由部52的 内侧缘向外包覆且朝向基缘部51延伸形成一空腔, 空腔内安装有可伸缩的裆部弹性部件 54, 该。
19、裆部弹性部件54通过粘接剂或者超声波熔接接合到空腔的内壁上。 0026 背面片材4由不透液性薄膜片材41, 以及设置于薄膜片材41外侧的不透液性无纺 织物片材42组成。 腿部弹性部件6设置于防漏侧围5与薄膜片材41之间, 且沿纵向方向分别 向腹部区域A和背部区域C延伸, 并在横向上间隔设置多根。 0027 拱形弹性部件7设置于薄膜片材41与无纺织物片材42之间, 且比腿部弹性部件6更 偏向横向内侧。 在纵向上, 拱形弹性部件7大致呈两头宽、 中间窄的形状分布, 即L71 L72且 L73 L72。 拱形弹性部件7具有使吸收体3中部产生朝皮肤接触侧方向聚拢效果的波峰段71, 以及从波峰段71分别。
20、向腹部区域A、 背部区域C两端延伸的曲线段72。 拱形弹性部件7的波峰 段71设置于背面片材4中部靠近腹部区域A的一侧。 0028 拱形弹性部件7粘合在薄膜片材41上, 该薄膜片材41上具有用于固定波峰段71的 第一粘合部c,以及用于固定曲线段72的第二粘合部, 该第二粘合部具有间隔布置的粘合段 b和粘合段d, 在粘合段 b和粘合段d之间设置有第一非粘合段e; 所述粘合段 b与背面 片材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非粘合段a, 粘合段d与背面片材另一端之间设有第三非粘合段 f。 第一粘合部c沿薄膜片材41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 上述第二非粘合段a和第三非粘合段f 留空的目的在于保证拱形弹性部件切断时能回缩。
21、, 粘合段 b和粘合段d在固定拱形弹性 部件区域为热熔胶涂覆区域, 中间未固定区域的第一非粘合段e不涂覆热熔胶。 0029 在吸收体3与透液性的正面片材2之间设有加快液体扩散速度的导流层11。 0030 弹性腰围8以拉伸状态设置于吸收性物品1背部区域C位置处的正面片材2和背面 片材4之间。 0031 在背部区域C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腰贴9。 相应的在腹部区域A非皮肤接触侧设 置有前腰贴10。 上述腰贴9能够自如拆卸的贴附于前腰贴10上形成紧固系统。 0032 腰贴9与背部区域C相结合的位置可以是防漏侧围5与皮肤接触侧、 背面片材4与防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7804491 U 。
22、5 漏侧围5之间、 背面片材4的非皮肤接触侧的任何一种。 优选的, 上述结合的位置在防漏侧围 5与背面片材4之间。 0033 实施例2: 0034 如图6所示, 拱形弹性部件7粘合在薄膜片材41上, 该薄膜片材41上具有用于固定 波峰段71的第一粘合部c,以及用于固定曲线段72的第二粘合部, 该第二粘合部由分别固定 拱形弹性部件两延伸段的粘合段 b和粘合段d, 以及设置在粘合段 b和粘合段d之间的 粘合段e 组成。 0035 粘合段 b与背面片材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非粘合段a, 粘合段d与背面片材另一 端之间设有第三非粘合段f。 0036 上述第二非粘合段a和第三非粘合段f留空的目的在于保证拱形。
23、弹性部件切断时 能回缩, 粘合段 b和粘合段d在固定拱形弹性部件区域为热熔胶涂覆区域, 在粘合段 b和 粘合段d之间的粘合段e 上也涂覆有热熔胶。 其余同实施例1。 0037 以上所述及图中所示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不限于此, 对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 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7804491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7 CN 207804491 U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8 CN 207804491 U 8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9 CN 207804491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