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抗真菌药物组合物.pdf

  • 上传人:g****
  • 文档编号:8441619
  • 上传时间:2020-07-05
  • 格式:PDF
  • 页数:13
  • 大小:643.4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17933.8

    申请日:

    20040426

    公开号:

    CN1689647A

    公开日:

    2005110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45/00,A61K38/13,A61K9/00,A61P31/10

    主分类号:

    A61K45/00,A61K38/13,A61K9/00,A61P31/10

    申请人:

    上海安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俞强,陈嘉,王希玲,贺娜,张怡轩,戴端芳

    地址:

    201203上海市春晓路439号8号楼

    优先权:

    CN200410017933A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徐迅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浅部真菌病的抗真菌药物组合物,它含有(a)细胞合成因子抑制剂类免疫抑制剂;(b)氮唑类或烯丙胺类抗真菌剂;和(c)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其中,免疫抑制剂和抗真菌剂占组合物总重量的0.001-99.9%,并且免疫抑制剂与抗真菌剂的重量比为1∶100~100∶1。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有效地治疗体癣、头癣、手癣等浅部真菌病。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浅部真菌病的抗真菌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以下组分:(a)细胞合成因子抑制剂类免疫抑制剂;(b)选自下组的抗真菌剂:氮唑类或烯丙胺类;(c)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其中,免疫抑制剂和抗真菌剂占组合物总重量的0.001-99.9%,并且免疫抑制剂与抗真菌剂的重量比为1∶100~10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真菌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免疫抑制剂与抗真菌剂的重量比为1∶10~1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真菌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免疫抑制剂选自下组:环孢霉素A、他克莫司FK-50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真菌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真菌剂是选自下组的氮唑类抗真菌剂:氟康唑、伊曲康唑、联苯苄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真菌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真菌剂是选自下组的烯丙胺类抗真菌剂:特比萘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真菌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真菌药物组合物的剂型选自下组:搽剂、喷雾剂、洗剂、软膏剂、片剂、胶囊、溶液剂、注射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真菌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浅部真菌病为寄生于角蛋白组织的致病真菌所引起的选自下组的皮肤病:体癣、头癣、股癣、手癣、足癣、甲癣、花斑癣、癣菌疹。 8.一种组合物的用途,所述的组合物含有(a)细胞合成因子抑制剂类免疫抑制剂;和(b)选自下组的抗真菌剂:氮唑类或烯丙胺类,其中免疫抑制剂与抗真菌剂的重量比为1∶100~100∶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用于制备治疗浅部真菌病的抗真菌剂。 9.一种组合物的用途,所述的组合物含有(a)细胞合成因子抑制剂类免疫抑制剂;和(b)选自下组的抗真菌剂:氮唑类或烯丙胺类,其中免疫抑制剂与抗真菌剂的重量比为1∶100~100∶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用于制备抑制以下真菌生长的药物: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小孢子癣菌属。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菌选自下组:红色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石膏样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学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治疗浅部真菌病的抗真菌药物组合 物,所述的组合物含有免疫抑制剂与氮唑类或烯丙胺类等抗真菌药剂。

    背景技术

    真菌引起的感染一般分为两类:浅表部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病。

    深部真菌病感染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等引起。

    浅表部真菌感染通常由各种癣菌引起,种类较多,可分为毛癣菌属、表皮 癣菌属、小孢子癣菌属等,主要的致病菌种有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犬 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等浅部真菌。常侵犯皮肤、毛发、指(趾)甲等,由它 们引起的疾病称为皮肤癣菌病,简称为“癣”。白色念珠菌虽属深部真菌,但 有时亦可引起浅部真菌病。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又可分为头癣、体癣、股癣、 手足癣、甲癣等。由于浅表真菌感染的传染性强,因此,浅表真菌感染是一种 常见、多发病,约占真菌病患者数的90%;据WHO统计数字显示,全世界有20% 的人有浅部真菌感染。在中国由于卫生和保健意识的差异,由浅部真菌感染引 起的头癣、体癣、花斑癣、耳部真菌病,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发病率更高。

    目前用于治疗浅部真菌病的抗真菌剂主要有抗生素类、咪唑类和三唑类、 烯丙胺类、吗啉类和嘧啶类等,常用药物有灰黄霉素、酮康唑、氟康唑、联苯 苄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5-氟胞嘧啶等。这些药物的抗真菌作用机制大致 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干扰真菌细胞膜脂质合成的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和 特比萘芬;另一类为干扰真菌核酸合成的药物,如5-氟胞嘧啶,灰黄霉素等。

    虽然抗真菌剂的种类较多,但亦存在毒副作用大,复发率高等缺点。近几 年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使得临床上迫切需要新的有效治疗浅部真菌病的药物。

    免疫抑制剂是一类非特异性的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药物,按其作用机制可大 致分为5类:(1)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剂,(2)细胞因子作用抑制剂,(3)DNA或RNA 合成抑制剂,(4)细胞成熟抑制剂,(5)非特异性抑制细胞生长诱导剂。细胞因 子合成抑制剂可以抑制细胞在激活过程中必需的细胞因子如IL-2、IL-6、IL-18 等,从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是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和自身 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Cyclosporin A,简称为“CsA”)和他 克莫司FK(Tacrolimus FK,简称为“FK-506”)是其中代表性的药物。

    环孢霉素A是一种天然的亲脂性状环肽,由11个氨基酸组成,FK-506为一 大环内酯化合物,两者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基本相同。它们都是通过作用干 扰钙依赖性信号传导途径,抑制T细胞的细胞因子基因转录,阻断T细胞产生 IL-2,干扰T细胞活化;同时在G0/G1期交界处阻断T细胞激活、主要特异性地作 用于T细胞或经T细胞受体复合物启动的T细胞依赖性功能,属T细胞早期激活的 抑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浅部真菌病的药物组合物,它包含免疫抑制 剂与氮唑类或烯丙胺类的已知抗真菌药剂。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治疗浅部真菌病的抗真菌药物组合物,它 含有以下组分:

    (a)细胞合成因子抑制剂类免疫抑制剂;

    (b)选自下组的抗真菌剂:氮唑类或烯丙胺类:

    (c)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其中,免疫抑制剂和抗真菌剂占组合物总重量的0.001-99.9%,并且免疫抑制 剂与抗真菌剂的重量比为1∶100~100∶1,较佳地为1∶10~10∶1,更佳地为1∶ 5~5∶1。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免疫抑制剂选自下组:环孢霉素A、他克莫司FK-506。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真菌剂是选自下组的氮唑类抗真菌剂:氟康唑、 伊曲康唑、联苯苄唑。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真菌剂是选自下组的烯丙胺类抗真菌剂:特比萘 芬。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真菌药物组合物的剂型选自下组:搽剂、喷雾剂、 洗剂、软膏剂、片剂、胶囊、溶液剂、注射剂。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浅部真菌病为寄生于角蛋白组织的致病真菌所引起 的选自下组的皮肤病:体癣、头癣、股癣、手癣、足癣、甲癣、花斑癣、癣菌疹。 更佳地,所述致病真菌包括: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小孢子癣菌属,尤其是红色 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石膏样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物的用途,所述的组合物含有(a)细胞 合成因子抑制剂类免疫抑制剂;和(b)选自下组的抗真菌剂:氮唑类或烯丙胺类, 其中免疫抑制剂与抗真菌剂的重量比为1∶100~100∶1,所述的组合物用于制备 治疗浅部真菌病的抗真菌剂。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物的用途,所述的组合物含有(a)细胞 合成因子抑制剂类免疫抑制剂;和(b)选自下组的抗真菌剂:氮唑类或烯丙胺类, 其中免疫抑制剂与抗真菌剂的重量比为1∶100~100∶1,所述的组合物用于制备 抑制以下真菌生长的药物: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小孢子癣菌属。更佳地,所述 的真菌选自下组:红色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石膏样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絮 状表皮癣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惊奇地发现,某些细胞合成因子抑制剂类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霉素A或FK-506与已知的氮唑类或烯丙胺类抗真菌剂(如联 苯苄唑、特比萘芬等)的一起施用时,对浅部真菌病的致病菌可发挥协同的优 异抗菌作用,治疗浅部真菌病的效果还通过动物实验的充分证实。

    本发明的组合物含有以下组分:

    (a)细胞合成因子抑制剂类免疫抑制剂;

    (b)选自下组的抗真菌剂:氮唑类或烯丙胺类,

    (c)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其中,免疫抑制剂和抗真菌剂占组合物总重量的0.001-99.9%,并且免疫抑制 剂与抗真菌剂的重量比为1∶100~100∶1。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免疫抑制剂是环孢霉素A或FK-506。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唑类抗真菌药是氮唑类抗真菌剂,如氟康唑、联苯苄 唑、伊曲康唑,以及烯丙胺类抗真菌剂,如特比萘芬。

    本发明的这些抗真菌组合物中,所含的免疫抑制剂与已知抗真菌药的重量 比均为1∶100-100∶1,较佳地为1∶10-10∶1,更佳地为5∶1-1∶5,最佳地为2∶1- 1∶2。所述比例可随所选的有效成分的种类,所要治疗的病原菌及症状的程度 等适当增减。

    本发明的抗真菌组合物可以是普通型(即活性成分的浓度适合直接使用), 也可以是浓缩型(即活性成分的浓度需经稀释后才可使用)。在本发明的组合物 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即免疫抑制剂与抗真菌药重量为组合物总重量的0.001- 99.9wt%,较佳地为0.01-90wt%,更佳地为0.05-50wt%,最佳地为0.1-20wt%。 可根据所选的有效成分的种类,所要治疗的病原菌及症状的程度等适当增减。 例如,这些药物制剂可含有与载体混合的约2.5-50wt%,通常约为5-20wt%的活 性成分。

    施用这些抗真菌药物组合物中,有效成分(即免疫抑制剂和抗真菌药的总 重量)的给药量为0.01-200mg/日/人,优选0.05-100mg/日/人。可根据两种有 效成分的含有比例、所要治疗的病原菌、症状的轻重程度及剂型等进行适当选 择。

    本发明的抗真菌药物组合物中,除有效成分以外,还可以配以适当量的止 痒、消炎、镇痛或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苯海拉明、水杨酸甲酯、薄荷醇、 樟脑等;杀菌剂如苯扎氯铵、苄索氯铵、氯已定、苯酚等;角质软化渗透剂如 水杨酸、癸二酸二乙酯、尿素、硫等角质软化渗透剂;收敛剂如氯化锌等。

    本发明中的抗真菌组合物可与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 混合,制成多种剂型应用,如软膏剂、溶液剂、片剂、凝胶、乳膏剂、阴道栓 等,优选外用剂型使用。例如,制成软膏时,可加入凡士林、石蜡、聚乙二醇 等;当制成乳膏剂时,可加入高级脂肪酸、多元醇、油脂、乳化剂等;口服用 药的固体药剂如粉剂、粒剂、片剂、丸剂、胶囊,可用有效组分与至少一种添 加剂混合而成,这些添加剂包括蔗糖、乳糖、纤维素糖、甘露醇、麦芽糖、葡 聚糖、淀粉、琼脂、藻酸炎、壳质、壳聚糖、果胶、黄耆胶、阿拉伯胶、明胶、 胶原、酪蛋白、白蛋白以及合成或半合成的聚合物和甘油酯,一般这些剂型可 含有另外的添加剂,包括惰性稀释剂,润滑剂如硬脂酸镁,防腐剂如对羟苯甲 酸酯类,山梨酸,抗氧剂如维生素C、α-维生素E和半胱氨酸,分解剂,粘结 剂,增稠剂,缓冲液,甜味剂,调味剂和香料。片剂和丸剂也可覆以肠衣。口 服的液体剂型包括可药用的乳剂、糖浆、酊剂、悬液和溶液,可以含有常用的 惰性稀释剂,如水。本发明中的抗真菌组合物可通过常用方法,如中华人民共 和国药典2002年版二部,药剂学(屠锡德等,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所记载的剂 型与方法制成上述的剂型。

    在本发明中,除了将免疫抑制剂和抗真菌剂配制在一起形成组合物之外, 还可以将两者单独配制成药物组合物,然后将两种组合物制剂置于一药盒中, 形成含有免疫抑制剂组合物和抗真菌剂组合物两种组合物的药盒。使用时,可 以将这种药盒中的两种组合物分别(同时或先后)施用,或者混合在一起施用。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

    (a)强协同效应。本发明的抗真菌药物组合物,与各种单独的抗真菌剂相 比,具有协同或增强的抗真菌效果。本发明的抗真菌组合物对于红色毛癣菌、 石膏样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白色念珠菌等浅表性致病真菌具 有很强的抗菌效果。

    (b)大幅降低抗真菌剂的用量,从而减少副作用。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 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 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实施例1

    环孢霉素A或FK-506和氟康唑合用对红色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石膏样 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效果

    实验方法参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NCCLS)公布的液基稀释法抗 真菌剂敏感试验方案(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1998.Reference method for broth dilution 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of conidium-forming filamentous fungi.Proposed standard M38-P.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 Wayne,Pa.)

    (1)菌液制备:

    向接种于斜面SDA培养基上真菌斜面加入1ml灭菌的0.85%生理盐水,用灭 菌的滴管轻轻吸出孢子和菌丝的混合液,血球计数板计数,以RPMI 1640培养 液调整菌液浓度到0.4-5×104CFU/ml。

    (2)药液制备:

    受试药物分别用DMSO配成2mg/ml的药物贮存液,-20℃保存。实验前,将 药物贮存液融化后,用RPMI 1640培养液稀释成相应的浓度。

    (3)MIC测定:

    以RPMI 1640稀释药液后,取0.1ml加入12×75mm的灭菌小试管中,再加入 0.9ml的菌液,各组以不含药物的菌液作为阳性对照组。混匀后红色毛癣菌、 羊毛状小孢子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于25℃培养48小时,白色念珠菌 于35℃培养24小时后观察。以真菌生长50%受到抑制作为MIC。

    表1.环孢霉素A(CsA)或FK-506和氟康唑(FLU)合用的抗菌活性(MIC μg/ml)     药物   白念   红毛   羊毛   石膏   絮表     CsA   >64   >64   >64   >64   >64     FK-506   >64   >64   >64   >64   >64     FLU   2   4   4   8   4     FLU+CsA(2μg/ml)   0.25   2   1   1   2     FLU+FK-506(2μg/ml)   0.125   2   2   4   2

    注:白念=白色念珠菌

    红毛=红色毛癣菌

    羊毛=羊毛状小孢子菌

    石膏=石膏样毛癣菌

    絮表=絮状表皮癣菌

    实施例2

    环孢霉素A(CsA)或FK-506和联苯苄唑合用对红色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 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效果

    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测定抗菌效果,不同点仅在于用联苯苄唑替 换氟康唑。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环孢霉素A(CsA)或FK-506和联苯苄唑(BIF)合用的抗菌活性(MIC μg/ml)     药物     白念     红毛     羊毛     石膏     絮表     CsA     >64     >64     >64     >64     >64     FK-506     >64     >64     >64     >64     >64     BIF     2.5     0.125     0.125     0.5     0.25     BIF+CsA(2μg/ml)     <0.125     <0.125     <0.125     0.125     <0.125     BIF+FK-506(2μg/ml)     <0.125     <0.125     <0.125     0.125     <0.125

    注:白念=白色念珠菌

    红毛=红色毛癣菌

    羊毛=羊毛状小孢子菌

    石膏=石膏样毛癣菌

    絮表=絮状表皮癣菌

    实施例3

    环孢霉素A(CsA)或FK-506和特比萘芬合用对红色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 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效果

    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测定抗菌效果,不同点仅在于用特比萘芬替 换氟康唑。结果如表3所示。

    表3.环孢霉素A(CsA)或FK-506和特比萘芬合用的抗菌活性(MIC μg/ml)    药物     白念  红毛   羊毛  石膏  絮表    CsA     >64  >64   >64  >64  >64    FK-506     >64  >64   >64  >64  >64    TEB     12.5  0.0025   0.01  0.005  0.005    TEB+CsA(2μg/ml)     6.25  <0.00125   0.00125  <0.00125  <0.00125    TEB+FK-506(2μg/ml)     1.5625  <0.00125   0.0025  <0.00125  <0.00125

    注:白念=白色念珠菌

    红毛=红色毛癣菌

    羊毛=羊毛状小孢子菌

    石膏=石膏样毛癣菌

    絮表=絮状表皮癣菌

    实施例4

    环孢霉素A与联苯苄唑合用对浅部真菌病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

    动物:健康白毛豚鼠120只,体重450-550g,雌雄不限,随机分组

    药物:环孢菌素(浙江瑞邦药业有限公司);联苯苄唑(上海三维制药有限 公司)

    羊毛脂、DMSO(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受试菌株及制备方法:红色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石膏样毛癣菌由华 山医院皮肤科真菌室提供。

    所有菌株经沙氏琼脂培养基28℃生化培养箱中孵育2周,室温保存。以 0.85%氯化钠冲洗培养基表面、刮取孢子、研磨、过滤制成菌液,调节红色毛 癣菌的浓度为2×107cfu/ml,石膏样小孢子菌为2×107cfu/ml,羊毛状小孢子菌 2×107cfu/ml。

    实验方法:豚鼠按受试药物分组。受试药物分组为①联苯苄唑(1%)、②联 苯苄唑(0.05%)、③环孢霉素A(0.1%)、④联苯苄唑(0.05%)+环孢霉素A(0.1%), 同时设立⑤模型组及⑥基质对照组。受试药物用DMSO及羊毛脂配制成相应浓度 的膏剂。豚鼠真菌感染模型的建立参照文献方法(罗东辉等联苯苄唑的药效学 研究动物模型治疗试验、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991年16卷第1期34-36)。用配好 的膏剂涂抹患处,每日两次,每次涂膏剂约0.3g,每次给药后用消毒纱布包扎 固定,连续给药14天。实验结束后观察受试动物的皮损情况,0表示无皮肤损 害;+为点状红斑;++为全范围红斑;+++为红肿、鳞屑;++++为超过范围的红 斑、结痂。以实验结束后的动物的痊愈率作为药物疗效的指标。

    结果如表4所示。结果表明,联苯苄唑(0.05%)与环孢霉素A(0.1%)合用, 与单独使用联苯苄唑(1%、0.05%)或环孢霉素A(0.1%)的试验组相比,动物痊愈 数有统计学意义,环孢霉素A单用对真菌感染动物无治疗效果。联苯苄唑(0.05%) 与环孢霉素A(0.1%)可协同增强抗真菌作用,显著提高对真菌感染动物的治疗 效果。

    表4  环孢霉素A与联苯苄唑合用对浅部真菌病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     组别       红色毛癣菌   羊毛状小孢子菌    石膏样毛癣菌  动物数     痊愈数  动物数  痊愈数  动物数  痊愈数     ①  10     6  10   4  10  5     ②  10     1  10   0  10  0     ③  10     0  10   0  10  0     ④  10     10  10   9  10  10     ⑤  10     0  10   0  10  0     ⑥  10     0  10   0  10  0

    注:各组别如下①联苯苄唑(1%)组、②联苯苄唑(0.05%)组、③环孢霉素 A(0.1%)组、④联苯苄唑(0.05%)+环孢霉素A(0.1%)组、⑤模型组、⑥基质对照 组

    实施例5

    软膏剂的制备

    利用常规技术,混合以下组分,制备软膏剂形式的药物组合物,其制成 1000g软膏的配方如下:     成分     含量     联苯苄唑     5g     环孢霉素A     2g     白凡士林     200g     硬脂醇     200g     丙二醇     100g     月桂基硫酸钠     15g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0.2g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0.2g

    实施例6

    片剂的制备

    利用常规技术,混合以下组分,然后直接压片,制备片剂形式的药物组合 物,其配方如下:     成分     每片含量     环孢霉素     20mg     伊曲康唑     40mg     乳糖     90mg     玉米淀粉     40mg     硬脂酸镁     10mg     总量     200mg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 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 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关 键  词:
    真菌 药物 组合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抗真菌药物组合物.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44161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