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葛根芩连药物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葛根芩连药物组合物.pdf(13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156906 B (45)授权公告日 2011.11.30 CN 101156906 B *CN101156906B* (21)申请号 200710030818.8 (22)申请日 2007.10.12 A61K 36/718(2006.01) A61K 36/539(2006.01) A61K 36/484(2006.01) A61K 36/48(2006.01) A61K 9/14(2006.01) A61K 9/16(2006.01) A61K 9/20(2006.01) A61K 9/48(2006.01) A61P 1/12(2006.01) (73)。
2、专利权人 南方医科大学 地址 510515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北 1838 号 (72)发明人 罗佳波 谭晓梅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天河庐阳专利事务所 44244 代理人 胡济元 CN 1850153 A,2006.10.25, 权利要求书 . CN 1762425 A,2006.04.26, 权利要求书 . 国家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化 学工业出版社 ,2005,627. 国家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化 学工业出版社 ,2005,626. 钱金粉等 . 葛根芩连胶囊内容物提取工艺的 探讨 . 基层中药杂志 9 2.1995,9(2),12-14. 。
3、孟宪生等 . 均匀设计优化半仿生提 取葛根芩连汤的工艺研究 . 中草药 37 5.2006,37(5),710-711. (54) 发明名称 一种葛根芩连药物组合物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葛根芩连药物组合物, 该 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提取物组 成 : 葛根提取物 40 86 份、 黄芩提取物 35 65 份、 黄连提取物 15 36 份、 甘草提取物 10 20 份 ; 所述四种提取物中主要有效部位的含量分别 为 : 葛根提取物中含有葛根总异黄酮 40 85, 黄芩提取物中含有黄芩总黄酮6090, 黄连提 取物中含黄连总生物碱5085, 甘草提取物中 含有甘草酸 12 3。
4、0; 所述四种提取物是将传统 方剂葛根芩连处方中的每一味原料药分别提取, 再根据不同药材的有效部位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方 法提取并精制得到。本发明组合物可用于制备治 疗菌痢、 急性肠炎及小儿病毒性腹泻的制剂。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田洪旸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1 页 CN 101156906 B1/1 页 2 1. 一种葛根芩连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有效成分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提取 物组成 : 葛根提取物 40 86 份、 黄芩提取物 35 65 份、 黄连提取物 15 36 份、 甘草提取物 1。
5、0 20 份 ; 所述四种提取物中分别含有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活性成分 : 葛根提取物中含有葛根总异黄酮 40 85, 黄芩提取物中含有黄芩总黄酮 60 90, 黄连提取物中黄连总生物碱 50 85, 甘草提取物中含有甘草酸 12 30; 所述四 种提取物由下列方法制得 : (1) 将葛根、 黄芩、 黄连三味药材用水煎煮法、 乙醇回流法、 超声波法或渗漉法分别提取 得到葛根粗提物、 黄芩粗提物和黄连粗提物, 将甘草以稀氨水为溶媒用回流法或超声波法 提取得到甘草粗提物 ; (2) 将步骤 (1) 所得葛根粗提物用大孔树脂法或萃取法精制, 黄芩粗提物用酸沉淀法 或大孔树脂法精制, 黄连粗提物用酸沉淀法。
6、或盐析法精制, 甘草粗提物用酸沉淀法或大孔 树脂法精制即得。 2.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葛根芩连药物组合物的有效成分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由下列步骤 组成 : (1) 将葛根、 黄芩、 黄连三味药材分别用水煎煮法、 乙醇回流法、 超声波法或渗漉法提取 得到葛根粗提物、 黄芩粗提物和黄连粗提物, 将甘草以稀氨水为溶媒用回流法或超声波法 提取得到甘草粗提物 ; (2) 将步骤 (1) 所得葛根粗提物用大孔树脂法或萃取法精制, 黄芩粗提物用酸沉淀法 或大孔树脂法精制, 黄连粗提物用酸沉淀法或盐析法精制, 甘草粗提物用酸沉淀法或大孔 树脂法精制 ; (3) 将步骤 (2) 精制后的提取物混合即可。 3.。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葛根芩连药物组合物, 该组合物是普通片剂、 分散片、 胶囊 剂、 颗粒剂、 微丸、 散剂、 软胶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156906 B1/11 页 3 一种葛根芩连药物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 具体涉及中药组合物, 特别是葛根芩连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葛根芩连汤出自 伤寒论 太阳篇 , 为医圣张仲景名方, 由葛根 24g、 黄芩 9g、 黄连 9g、 甘草 6g 水煎而成, 有解表清里, 升清止利之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 “协热下利” 症, 对菌痢、 急性肠炎及小儿病毒性腹泻等有良好疗效。2005 版药典收载该方的制剂。
8、有葛根芩连片、 微 丸, 但这些制剂直接以原药材粉末或药材的粗提取物、 浸膏等制成, 提取工艺简单, 方中各 有效成分含量低, 质量难以控制, 不能保证疗效稳定。 0003 国知局 2006 年 10 月 25 日公开了一项 “葛根芩连汤的制备方法” 的发明专利申请 ( 申请号为 200610038718.5), 该申请公开了一种制备葛根芩连汤的方法, 该方法具体是以 水为溶剂, 将葛根、 黄芩、 甘草合煎、 黄连单煎, 喷雾干燥后按比例混合。用该方法制备葛根 芩连汤, 药材中的葛根素、 黄芩苷和小檗碱的转移率达到 65以上, 但是该方法对药材仍采 用粗提方法, 所得提取物中含有较多杂质。 发。
9、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含量的葛根芩连药物组合物, 以便于控 制产品质量, 保证疗效稳定。 0005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 0006 一种葛根芩连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有效成份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提 取物组成 : 0007 葛根提取物 40 86 份、 黄芩提取物 35 65 份、 黄连提取物 15 36 份、 甘草提 取物 10 20 份 ; 所述四种提取物中分别含有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活性成分 : 0008 葛根提取物中含有葛根总异黄酮 40 85, 黄芩提取物中含有黄芩总黄酮 60 90, 黄连提取物中黄连总生物碱 50 85, 甘草提。
10、取物中含有甘草酸 12 30; 所述四 种提取物由下列方法制得 : 0009 (1) 将葛根、 黄芩、 黄连三味药材用水煎煮法, 乙醇回流法、 超声波法或渗漉法分别 提取得到葛根粗提物、 黄芩粗提物和黄连粗提物, 将甘草以稀氨水为溶媒用回流法、 超声波 法提取得到甘草粗提物 ; 0010 (2) 将步骤 (1) 所得葛根粗提物用大孔树脂法或萃取法精制, 黄芩粗提物用酸沉 淀法或大孔树脂法精制, 黄连粗提物用酸沉淀法或盐析法精制, 甘草粗提物用酸沉淀法或 大孔树脂法精制, 即得。 0011 本发明所述的葛根芩连药物组合物的有效成分的制备方法由下列步骤组成 : 0012 (1) 将葛根、 黄芩、 。
11、黄连三味药材用水煎煮法, 乙醇回流法、 超声波法或渗漉法分别 提取得到葛根粗提物、 黄芩粗提物和黄连粗提物, 将甘草以稀氨水为溶媒用回流法、 超声波 法提取得到甘草粗提物 ; 说 明 书 CN 101156906 B2/11 页 4 0013 (2) 将步骤 (1) 所得葛根粗提物用大孔树脂法或萃取法精制, 黄芩粗提物用酸沉 淀法或大孔树脂法精制, 黄连粗提物用酸沉淀法或盐析法精制, 甘草粗提物用酸沉淀法或 大孔树脂法精制 ; 0014 (3) 将步骤 (2) 精制后的提取物按比例混合即可。 0015 上述方法中, 所用的提取方法和精制方法均为本领域公知的方法, 具体是 : 0016 所述的煎。
12、煮法具体是加 6 12 倍量水, 煎煮药材 0.5 1.5h, 滤过, 再加入 4 10 倍量水煎煮 0.5 1.5h, 滤过, 合并两次滤液。 0017 所述的回流提取法具体将药材分别以 6 12 倍量和 4 10 倍量 40 95乙 醇或 0.5 1.0稀氨水回流提取 2 次, 每次 1 3h, 滤过, 滤液减压回收溶剂。 0018 所述的渗漉法具体是将药材粉碎成粗粉, 加等量 40 95乙醇静置 2 4 小 时, 装入渗漉器, 加溶剂至浸没药材, 加盖放置 24 48 小时, 加 3 8 倍体积的溶剂渗漉, 收集渗漉液, 减压回收乙醇, 即得。 0019 所述的超声提取法具体是在药材中加。
13、入 6 10 倍的水或 40 95乙醇或 0.5 1.0稀氨水, 超声提取 1 2h, 滤过, 再加入 4 8 倍量的水或 40 95乙醇或 0.5 1.0稀氨水超声提取 1 2h, 滤过, 合并两次滤液。 0020 所述的大孔树脂吸附法具体是将各药材粗提取液通过浓缩或加水稀释调整浓度 为 0.015 0.2g 药材 /ml, 按比吸附量 0.25 1.0g/ml( 药材重量 / 树脂体积 ) 通过大孔 树脂, 先以 3 5 倍去离子水洗脱, 再以 3 7 倍柱体积的 30 95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 液, 减压回收乙醇, 干燥, 即得。 0021 所述的萃取法具体是将药材提取液加水稀释至一定浓。
14、度, 加入一定体积乙酸乙酯 萃取, 收集上层萃取液, 减压回收溶剂, 干燥, 即得。 0022 所述的酸沉淀法具体是取各药材粗提取溶液, 浓缩, 加稀盐酸调节 pH 至 1 2, 静 置 12 24 小时, 滤过或离心分离得沉淀, 干燥, 即得。 0023 所述的盐析法具体是取各药材粗提取物溶液, 浓缩, 加入NaCl至含量为510, 室温下静置 12 24 小时, 过滤或离心分离得沉淀, 干燥, 即得。 0024 本发明所述的四种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 : 0025 1、 葛根总异黄酮 0026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取葛根素对照品适量, 精密称定, 加乙醇制成每 1ml 含。
15、 10g 的溶液。 0027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精密称取葛根提取物 0.05g, 置于 100ml 容量瓶中, 加乙醇适 量, 超声 30min, 放至室温, 加乙醇稀释至 100ml, 摇匀, 精密吸取 1ml, 加乙醇稀释至 25ml。 0028 测定法 :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以乙醇为空白, 测定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在 250nm 处的吸光度, 根据吸光度计算葛根总异黄酮的含量。 0029 2、 黄芩总黄酮 003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 精密称定, 加乙醇制成每 1ml 含 10g 的溶液。 003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精密称取黄芩提取物 0.02g 。
16、至 100ml 容量瓶中, 加乙醇适量, 70水浴 10min, 超声 30min, 放至室温, 加乙醇稀释至 100ml, 摇匀, 滤过, 精密吸取续滤液 5ml 至 50ml 容量瓶中, 加乙醇至刻度, 摇匀。 说 明 书 CN 101156906 B3/11 页 5 0032 测定法 :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以乙醇为空白, 测定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在 280nm 处的吸光度, 根据吸光度计算黄芩总黄酮的含量。 0033 3、 黄连总生物碱 0034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适量, 精密称定, 加乙醇制成每 1ml 含 10g 的溶液。 0035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
17、精密称取黄连提取物 0.01g, 置于 100ml 容量瓶中, 加乙醇适 量, 70水浴 10min, 超声 30min, 放至室温, 加乙醇稀释至 100ml, 摇匀, 精密吸取 1ml, 加乙 醇稀释至 25ml。 0036 测定法 :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以乙醇为空白, 测定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在 350nm 处的吸光度, 根据吸光度计算黄连总生物碱的含量。 0037 4、 甘草酸 0038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 以甲 醇 0.02mol/L 乙酸铵冰醋酸 (66 33 1) 为流动相 ; 检测波长 254nm ; 理论塔板数按 甘草酸铵峰。
18、计算应不低于 3000。 0039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取甘草酸铵对照品适量, 精密称定, 加甲醇制成每 1ml 含 50g 甘草酸铵的溶液。 0040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精密取甘草提取物 0.02g, 置于 100ml 容量瓶中, 加甲醇适量, 70水浴 10min, 超声 30min, 放至室温, 加甲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 滤过, 取续滤液 1ml 至 10ml 容量瓶中, 加甲醇定容。 0041 测定法 : 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 10l, 注入液相色谱仪, 注入 液相色谱仪, 测定, 计算甘草酸含量。 0042 本发明组合物是治疗菌痢、 急性肠炎及小儿病毒性腹泻的。
19、口服制剂, 如普通片剂、 硬胶囊剂、 颗粒剂、 微丸、 分散片、 散剂、 软胶囊。 0043 本发明组合物是将传统药方葛根芩连汤中的每一味药材分别提取, 根据不同药 材的有效部位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取并精制, 除去了大量的杂质, 所得到的有效部 位葛根总异黄酮、 黄芩总黄酮、 黄连总生物碱及甘草酸的含量大大提高, 再进一步按照 合理的配比混合, 制成制剂, 其质量易于控制, 疗效稳定。 0044 下面将通过动物实验来证明本发明的优点。 0045 1. 抗腹泻试验 0046 取 SPF 级昆明小鼠, 18 22 克, 雌雄各半, 随机分 5 组 : 模型对照组 ( 空白对照 组 )、 黄连素 。
20、( 阳性对照组 )、 葛根芩连微丸对照组 ( 每克微丸相当于 7 克药材, 由广西花红 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 本发明组合物取制备例 2 所述的组合物 ( 每克组合物相当 20g 的药 材 ) 和本制备例 6 所述的组合物 ( 每克组合物相当 13g 的药材 ) 动物禁食不禁水 12 小时 后, 各组灌胃蓖麻油 0.1ml/10g, 0.5h 后灌胃给药。将动物扣在小鼠笼盖上的烧杯下, 内垫 有滤纸, 连续观察 3 小时, 按周干南的方法, 统计每只小鼠的总便数、 稀便数。并按照周氏法 计算腹泻指数 (DI) : 稀便率与稀便级的乘积。稀便级的标准如下 : 0047 级数 1 2 3 4 00。
21、48 污迹直径 1cm 1-1.9cm 2-3cm 3cm 0049 统计指标的确定 : 粪便次数以每粒或每堆(不能分清粒数者一次)。 干便与稀便的 说 明 书 CN 101156906 B4/11 页 6 区分以滤纸上有无污迹为标准。 级数直径的测量 : 圆形者测其直径, 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测其 最长和近似圆的直径, 两者取平均数。以腹泻指数为考察指标, 统计方法按照 SPSS11.0 软 件处理, 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 0050 表 1 本发明提取物对动物腹泻指数的影响 0051 组别 动物数 ( 只 ) 剂量 g/kg 1 小时 2 小时 3 小时 模型 黄连素 葛根芩连微丸 制备。
22、例 2 组合物 制备例 6 组合物 10 10 10 10 10 0.078 1.17 0.43 0.63 2.0030.7421 0.4300.3336* 0.7290.2376* 0.57830.3333* 0.9980.7223 2.5680.6698 0.7960.2310* 0.78990.1253* 0.4890.456* 1.2100.7045* 2.1360.986 1.2140.5796* 1.291.23 0.7560.5786* 1.321.0001 0052 注 : *, 与模型相比, P 0.01 0053 结论 : 给药 1 小时后, 黄连素组、 微丸组、 制备例 。
23、2 组合物腹泻指数与模型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制备例 2 组合物能够降低腹泻动物的腹泻指数 ; 给药 2 小时后黄 连素组、 微丸组、 制备例2和制备例6组合物腹泻指数与模型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说 明本发明提组合物能够降低腹泻动物的腹泻指数 ; 给药 3 小时后微丸组的腹泻指数与模型 组相比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给药 3 小时后微丸不能减少腹泻动物的腹泻指数。而黄 连素组、 制备例 2 组合物组的腹泻指数与模型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说明制备例 2 所 述的组合物 3 小时后还能够降低腹泻动物的腹泻指数。 0054 2. 小肠推进运动实验 0055 18 22g 的。
24、 SPF 昆明小鼠, 18-22 克, 雌雄各半, 随机分为 5 组 : 正常对照组、 复方 地芬诺酯阳性对照组、 葛根芩连微丸对照组、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组 ( 分为 2 组, 分别用制备 例 2 和制备例 6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给药 )。动物禁食不禁水 12 小时后, 各组均灌胃给药 1 次, 给药后 1h 每只动物灌胃 4活性炭羧甲基纤维素 0.2ml/ 只, 20 分钟后脱颈椎处死, 开 腹分离肠系膜, 剪取上端至幽门下端至回盲部的肠管, 置于托盘上, 轻轻将肠管拉直, 用水 冲洗。 测量总长度, 将幽门至活性炭前沿的距离作为活性炭在小肠内推进距离, 按照推进率 小肠推进距离 / 小肠总长。
25、度计算。以推进率为指标考察, 统计方法按照 SPSS11.0 软件处 理,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 0056 表 2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正常动物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 说 明 书 CN 101156906 B5/11 页 7 0057 组别动物数 ( 只 ) 剂量 (mg/kg) 推进率 正常 复方地芬诺酯 葛根芩连微丸 制备例 2 药物组合物 制备例 6 药物组合物 10 10 10 10 10 1.3 1.17 0.43 0.63 0.72110.1235 0.42310.2222* 0.52340.1003* 0.57820.0009* 0.57420.1023* 0058 注 : *, 。
26、与模型相比, P 0.01. 0059 结论 : 复方地芬诺酯组、 葛根芩连微丸组、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组的小肠推进率与正 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说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能够减少正常动物小肠的推进率。 0060 3. 对新斯的明引起小鼠肠功能推进亢进的影响 0061 SPF 昆明小鼠, 18-22 克, 雌雄各半, 随机分为 6 组 : 正常对照组、 模型对照组、 复方 地芬诺酯阳性对照组、 葛根芩连微丸对照组、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组 ( 分为 2 组, 分别用制备 例 2 和制备例 6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给药 )。动物禁食不禁水 12 小时后, 各组均灌胃给药 1 次, 各组动物均皮下注射甲硫酸。
27、新斯的明 0.15mg/kg, 15 分钟后, 每只动物灌胃 4活性炭 羧甲基纤维素 0.2ml/ 只, 20 分钟后脱颈椎处死, 开腹分离肠系膜, 剪取上端至幽门下端至 回盲部的肠管, 置于托盘上, 轻轻将肠管拉直, 用水冲洗。 测量总长度, 将幽门至活性炭前沿 的距离作为活性炭在小肠内推进距离, 按照推进率小肠推进距离 / 小肠总长度计算。以 推进率为指标考察, 统计方法按照 SPSS11.0 软件处理,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 0062 表 3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新斯的明引起小鼠肠功能推进亢进的影响 0063 组别 动物数 ( 只 ) 剂量 (mg/kg)推进率 正常 模型 复方地芬诺。
28、酯 葛根芩连微丸 制备例 2 药物组合物 制备例 6 药物组合物 10 10 10 10 10 10 1.3 1.17 0.43 0.63 0.66660.1235 0.77280.1986 0.52310.10064* 0.56930.1212* 0.58930.0234* 0.59720.1256* 0064 注 : *, 与模型相比, P 0.01. 0065 结论 : 复方地芬诺酯组、 葛根芩连微丸组、 制备例2药物组合物组、 制备例6药物组 合物组小肠推进率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说明本发明制备例 2 及制备例 6 药物 组合物能够抑制新斯的明造成的小肠推进功能亢进, 减少动。
29、物小肠的推进率。 0066 4. 解热实验 0067 SPF 大鼠, 140-160 克, 雌。实验前测量大鼠肛温, 取温度范围在 36.8 38.3 之间 的动物, 然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在其余各组动物颈部以下的背部皮下注射 15的啤酒酵母生 说 明 书 CN 101156906 B6/11 页 8 理盐水溶液 10ml/kg, 正常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并且按摩注射部位以利充分吸收。 室温保持在2224, 注射后即禁食。 18小时后再次测量动物的肛温, 体温低于38的不 能用于实验。 然后随机分为6组 : 模型对照组、 安乃近阳性组、 葛根芩连微丸对照组、 本发明 药物组合物组 ( 分为 。
30、2 组, 分别用制备例 2 和制备例 6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给药 )。并灌胃给 药, 给药1小时、 2小时、 3小时、 4小时分别测量动物肛温。 以各组动物给药前后的温度差为 指标考察, 统计方法按照 SPSS11.0 软件处理, 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 0068 表 4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发热动物的影响 0069 组别 动物数 ( 只 ) 剂量 (g/kg) 1 小时2 小时3 小时4 小时 正常 模型 安乃近 微丸 制备例 2 药物组合物 制备例 6 药物组合物 10 10 10 10 10 10 0 0 0.135 0.81 0.31 0.44 0.161.3561* 2.890.3。
31、455 2.300.2356 2.460.2232 2.611.003 3.210.7654 0.0730.1325* 3.160.1355 1.871.23* 2.300.1234* 1.990.2323* 2.98 0.6356 0.080.026* 3.580.4472 1.280.2351* 2.100.2306* 1.720.55* 2.59 0.4569* 0.060.1031* 3.510.321 0.780.3565* 1.990.1221* 1.200.2033* 1.990.249* 0070 注 : *, 与模型相比, P 0.01. 0071 结论 : 给药 1 小时后。
32、, 安乃近组、 微丸组、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组动物体温升高的度 数与模型组相比有减少的趋势, 但是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正常组动物体温的变化与模型 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说明造模成功。给药 2 小时后, 安乃近组、 微丸组、 本发明制备例 2 药物组合物组动物体温升高的度数与模型组相比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给药 3 小时 后, 安乃近组、 微丸组、 本发明制备例 2 和制备例 6 药物组合物组动物体温升高的度数与模 型组相比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给药 4 小时后, 安乃近组、 微丸组、 本发明制备例 2 和制 备例 6 药物组合物组动物体温升高的度数与模型组相比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33、, 说明本 发明药物组合物能够降低发热大鼠的体温。 0072 上述动物实验说明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物能有效减少动物腹泻、 小肠推进, 并具 有控制体温升高以及退热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73 制备例 0074 例 1( 颗粒剂 ) 0075 取葛根 1000g, 加 6 倍量水煎煮 0.5h, 滤过, 再加入 4 倍量水煎煮 0.5h, 滤过, 合并 两次滤液, 浓缩至 0.1g 药材 /ml, 按比吸附量 1.0g/ml( 药材重量 / 树脂体积 ) 通过 D-101 大孔树脂柱, 即用 1Kg 大孔树脂填充柱。先以 3 倍柱体积去离子水洗脱, 再以 3 倍柱体积 30乙醇溶液洗脱, 收集。
34、洗脱液, 减压除去溶剂, 干燥, 即得葛根提取物, 其中含 58葛根总 说 明 书 CN 101156906 B7/11 页 9 异黄酮。取黄芩 375g, 加 6 倍量水煎煮 1h, 滤过, 再加入 4 倍量水煎煮 1h, 滤过, 合并两次滤 液, 滤液稀释至 0.04g 药材 /ml, 按比吸附量 0.25g/ml 通过 D-101 大孔树脂柱, 即用 1.5Kg 大孔树脂填充柱。 以5倍柱体积去离子水洗脱, 再用7倍柱体积的7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 液, 减压除去溶剂, 干燥, 即得黄芩提取物, 其中含 77黄芩总黄酮。取黄连 375g, 加 8 倍量 水煎煮1h, 滤过, 再加入6倍量。
35、水煎煮1h, 滤过, 合并两次滤液, 浓缩至原体积的1/3, 加稀盐 酸调节 pH 值至 1, 加入 NaCl 至含量为 5 (M/V), 静置 12h, 离心 (3000r/min), 取沉淀, 干 燥, 即得黄连提取物, 其中含 67黄连总生物碱。取甘草 250g, 加入 6 倍量的 0.5稀氨水 超声提取 1h, 滤过, 再加入 4 倍量的 0.5稀氨水超声提取 1h, 滤过, 合并两次滤液, 加 10 NaOH 溶液调 pH 值至 7, 用适量的水稀释该滤液至 0.015g 药材 /ml, 按比吸附量 0.25g/ml 通过 D-101 大孔树脂柱, 即用 1Kg 大孔树脂填充柱。先以。
36、 5 倍柱体积去离子水洗脱, 再以 7 倍柱体积 50乙醇溶液洗脱, 收集洗脱液, 减压除去溶剂, 干燥, 即得甘草提取物, 其中含 24甘草酸。 0076 将上述工艺所制备的葛根提取物 75g, 黄芩提取物 44g, 黄连提取物 23g, 甘草提取 物 12.5g 混合均匀, 然后与 450g 糖粉、 395.5g 糊精混合均匀, 以 50乙醇为粘合剂制颗粒, 干燥, 整粒, 分装为 1000 袋, 即得。每日服用 3 袋 3 次。 0077 例 2( 胶囊剂 ) 0078 取葛根 1000g, 加 12 倍量 95乙醇回流提取 1h, 滤过, 再加入 10 倍量 95乙醇回 流提取 1h,。
37、 滤过, 合并两次滤液, 减压回收溶剂, 得流浸膏, 加水稀释至一定浓度, 加入 2.5 倍体积乙酸乙酯萃取两次, 收集上层萃取液, 减压回收溶剂, 干燥, 即得葛根提取物, 其中含 40葛根总异黄酮。 取黄芩粗粉375g, 以6倍、 4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 每次2h, 滤过, 滤液减压回收乙醇, 补足蒸馏水至药材的 15 倍量, 加稀盐酸调 pH1 2, 于 70调 pH1.5 2, 保温 30min, 静置, 抽滤, 沉淀用水洗至 pH6.5 7.0, 干燥, 即得黄芩提取物, 其中含 60 黄芩总黄酮。取黄连药材 375g 以 8 倍、 6 倍量 50乙醇回流提取 2 次, 每次 。
38、3h, 滤过, 滤液 减压回收乙醇, 加稀盐酸调 pH1 2, 静置 24h, 离心 (3000r/min), 取沉淀, 干燥, 即得黄连 提取物, 其中含 50黄连总生物碱。取甘草粗颗粒 250g, 以 6 倍、 4 倍 1.0稀氨水回流提 取 2 次, 每次 1h, 滤过, 合并滤液, 加稀盐酸调 pH1 2, 抽滤, 取沉淀, 水洗至中性, 干燥, 即 得甘草提取物, 其中含 12的甘草酸。 0079 将上述工艺所制备的葛根提取物 40g, 黄芩提取物 35g, 黄连提取物 15g, 甘草提取 物 10g 混合均匀, 与 187.5g 乳糖、 12.5g 交联 PVP 混合均匀, 以 7。
39、0乙醇为粘合剂制颗粒, 低于 60干燥, 整粒, 装胶囊 1000 粒, 每日服用 3 粒 3 次。 0080 例 3( 丸剂 ) 0081 取葛根 1000g, 加 10 倍量 40乙醇超声提取 2.0h, 滤过, 再加入 8 倍量 40乙醇 超声提取 2.0h, 滤过, 合并两次滤液, 减压回收溶剂, 得流浸膏, 加水稀释至一定浓度, 加入 2.5 倍体积乙酸乙酯萃取两次, 收集上层萃取液, 减压回收溶剂, 干燥, 即得葛根提取物, 其 中含 53葛根总异黄酮。取黄芩 375g, 粉碎得粗粉, 加等量 95乙醇浸润 2h, 装渗漉筒中, 继续添加 2 倍量 95乙醇加盖放置 24h, 收集。
40、初漉液, 继续加 3 倍体积 95乙醇渗漉, 收集 渗漉液, 合并两次滤液, 回收乙醇, 用适当水稀释该滤液至上样浓度 0.04g 药材 /ml, 按比吸 附量 0.31g/ml 通过 D-101 大孔树脂柱, 即用 1.2Kg 大孔树脂填充柱。以 5 倍柱体积去离 子水洗脱, 再用 3 倍柱体积的 95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减压除去溶剂, 干燥, 即得黄芩提 说 明 书 CN 101156906 B8/11 页 10 取物, 其中含 84黄芩总黄酮。取黄连 375g, 以 50乙醇 12 倍、 10 倍量回流提取 2 次, 每 次 3h, 滤过, 滤液减压回收乙醇, 加稀盐酸调 pH1 。
41、2, 静置 24h, 离心 (3000r/min), 取沉淀, 干燥, 即得黄连提取物, 其中含 65黄连总生物碱。取甘草粗颗粒 250g, 以 10 倍、 8 倍量的 1.0稀氨水超声提取 2 次, 每次 2h, 滤过, 合并滤液, 加稀盐酸调 pH1 2, 抽滤, 取沉淀, 水 洗至中性, 干燥, 即得甘草提取物, 其中含 18的甘草酸。 0082 将上述工艺所制备的葛根提取物 62g, 黄芩提取物 60g, 黄连提取物 26g, 甘草提取 物 20g 混合均匀, 然后与滑石粉 100g, 微晶纤维素 682g, 阿斯巴甜 50g, 以 50乙醇为粘合 剂过 24 目筛制颗粒, 放入制丸机。
42、中制丸, 干燥, 分装, 包装, 得 1000 袋, 即得。每日服用 3 袋 3 次。 0083 例 4( 片剂 ) 0084 取葛根 1000g, 加 12 倍量水煎煮 1.5h, 滤过, 再加入 10 倍量水煎煮 1.5h, 滤过, 合 并两次滤液, 浓缩至0.2g药材/ml, 按比吸附量0.3g/ml通过D-101大孔树脂柱, 即用3.3Kg 大孔树脂填充柱。 先以5倍柱体积去离子水洗脱, 再以7倍柱体积70乙醇溶液洗脱, 收集 洗脱液, 减压除去溶剂, 干燥, 即得葛根提取物, 其中含 85葛根总异黄酮。取黄芩 375g, 加 12倍量水煎煮1.5h, 滤过, 再加入8倍量水煎煮1.5。
43、h, 滤过, 合并两次滤液, 用适当水稀释该 滤液至上样浓度 0.04g 药材 /mL, 按比吸附量 0.25g/ml 通过 D-101 大孔树脂柱, 即用 1.5Kg 大孔树脂填充柱。以 5 倍柱体积去离子水洗脱, 再用 7 倍柱体积的 80乙醇洗脱, 收集洗 脱液, 减压除去溶剂, 干燥, 即得黄芩提取物, 其中含 90黄芩总黄酮。取黄连 375g, 加 12 倍量水煎煮 1.5h, 滤过, 再加入 10 倍量水煎煮 1.5h, 滤过, 合并两次滤液, 浓缩至原体积的 1/3, 加稀盐酸调节 pH 值至 1, 加入 NaCl 至含量为 10 (M/V), 静置 24h, 滤液离心 (300。
44、0r/ min), 取沉淀, 干燥, 即得黄连提取物, 其中含 85黄连总生物碱。取甘草 250g, 加入 6 倍量 的 0.5稀氨水超声提取 1.5h, 滤过, 再加入 4 倍量的 0.5稀氨水超声提取 1.5h, 滤过, 合 并两次滤液, 加10NaOH溶液调pH值至7, 用适量的水稀释该滤液0.02g药材/ml, 按比吸 附量 0.3g/ml 通过 D-101 大孔树脂柱, 即用 1Kg 大孔树脂填充柱。先以 5 倍柱体积去离子 水洗脱, 再以 7 倍柱体积 50乙醇溶液洗脱, 收集洗脱液, 减压除去溶剂, 干燥, 即得甘草提 取物, 其中含 28甘草酸。 0085 将上述工艺所制备的葛。
45、根提取物 86g, 黄芩提取物 64g, 黄连提取物 36g, 甘草提取 物 17g 混合均匀, 然后与 222g 微晶纤维素, 以 50乙醇为粘合剂制颗粒, 干燥, 整粒, 加入 25g 交联 CMC-Na, 混合均匀, 压片 1000 片, 每日服用 3 片 3 次。 0086 例 5( 分散片 ) 0087 取葛根 1000g, 加 8 倍量水超声提取 1h, 滤过, 再加入 6 倍量水超声提取 1h, 滤过, 合并两次滤液, 浓缩至 0.15g 药材 /ml, 按比吸附量 0.5g/ml 通过 D-101 大孔树脂柱, 即用 2Kg 大孔树脂填充柱。先以 5 倍柱体积去离子水洗脱, 再。
46、以 5 倍柱体积 70乙醇溶液洗 脱, 收集洗脱液, 减压除去溶剂, 干燥, 即得葛根提取物, 其中含 78葛根总异黄酮。取黄芩 375g, 加 10 倍量水煎煮 1h, 滤过, 再加入 8 倍量水煎煮, 滤过, 合并两次滤液, 用适当水稀 释该滤液至上样浓度 0.04g 药材 /ml, 按比吸附量 0.25g/ml 通过 D-101 大孔树脂柱, 即用 1.5Kg 大孔树脂填充柱。以 5 倍柱体积去离子水洗脱, 再用 7 倍柱体积的 80乙醇洗脱, 收 集洗脱液, 减压除去溶剂, 干燥, 即得黄芩提取物, 其中含 83黄芩总黄酮。取黄连 375g, 加 10 倍量水煎煮 1h, 滤过, 再加。
47、入 8 倍量水煎煮 1h, 滤过, 合并两次滤液, 浓缩至原体积的 说 明 书 CN 101156906 B9/11 页 11 1/3, 加稀盐酸调节 pH 值至 1, 加入 NaCl 至含量为 10 (M/V), 静置 24h, 溶液离心 (3000r/ min), 留取沉淀, 干燥, 即得黄连提取物, 其中含 73黄连总生物碱。取甘草 250g, 加入 10 倍量的 0.5稀氨水超声提取 1h, 滤过, 再加入 8 倍量的 0.5稀氨水超声提取 1h, 滤过, 合 并两次滤液, 加 10 NaOH 溶液调 pH 值至 7, 用适量的水稀释该滤液至 0.015g 药材 /ml, 按 比吸附量。
48、 0.25g/ml 通过 D-101 大孔树脂柱, 即用 1Kg 大孔树脂填充柱。先以 5 倍柱体积去 离子水洗脱, 再以 7 倍柱体积 50乙醇溶液洗脱, 收集洗脱液, 减压除去溶剂, 干燥, 即得甘 草提取物, 其中含 30甘草酸。 0088 将上述工艺所制备的葛根提取物 82g, 黄芩提取物 54g, 黄连提取物 35.5g, 甘草提 取物 20g 混合均匀, 粉碎成细粉, 与 143.5g 微晶纤维素、 100g 交联 CMC-Na, 15g 阿斯巴甜混 合均匀, 以 50乙醇为粘合剂制颗粒, 干燥, 整粒, 压片 1000 片, 每日服用 3 片 3 次。 0089 例 6( 散剂 ) 0090 取葛根1000g, 粉碎成粗粉, 加等量50乙醇浸润4h, 装渗漉筒中, 继续添加2倍量 50乙醇加盖放置48h, 收集初漉液, 继续加8倍体积50乙醇渗漉, 收集渗漉液, 合并两次 渗漉液,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