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具有较强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pdf

  • 上传人:e2
  • 文档编号:843398
  • 上传时间:2018-03-15
  • 格式:PDF
  • 页数:12
  • 大小:2.27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22243.5

    申请日:

    2013.06.05

    公开号:

    CN103275916A

    公开日:

    2013.09.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2N 1/21申请日:20130605|||公开

    IPC分类号:

    C12N1/21; A62D3/02(2007.01)I; C12R1/01(2006.01)N; A62D101/28(2007.01)N

    主分类号:

    C12N1/21

    申请人: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发明人:

    陈杏娟; 许玫英; 孙国萍

    地址:

    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代理人:

    刘明星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较强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基因工程菌S.decolorationis b21或b26,其具有较强的细胞表面疏水性,对不可溶性的零价铁金属的氧化能力和三氧化二铁的还原能力得到加强,尤其是对新型的难降解的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十溴联苯醚的降解能力得到加强,从而拓宽了Shewanella属细菌在环境污染修复领域中的应用。

    权利要求书

    1.   基因工程菌Shewanella decolorationis b21,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3137。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工程菌S. decolorationis b21在环境污染修复领域中的疏水性物质的降解中的应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水性物质为十溴联苯醚。

    4.
       基因工程菌Shewanella decolorationis b26,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3138。

    5.
       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因工程菌S. decolorationis b26在环境污染修复领域中的疏水性物质的降解中的应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水性物质为十溴联苯醚。

    说明书

    具有较强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具有较强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疏水相互作用是非极性分子之间的一种弱的非共价的相互作用,这些非极性的分子在水相环境中具有避开水而相互聚集的倾向。细菌细胞的疏水相互作用是指疏水性较强的细胞能够避开水易与疏水性较强的物质发生作用,疏水性是决定细菌非特异性黏附到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表面及界面的最重要动力之一,显著影响细菌的致病性、粘附性、腐蚀性和降解疏水性物质的能力等。
    自从Mudd首次报道细菌表面的疏水现象以来,人们从细菌表面电荷、表面蛋白和脂多糖等方面研究了细菌的细胞表面疏水性,但对细胞表面疏水性的相关基因还了解甚少。
    有关研究表明兼性厌氧Shewanella属细菌可以利用多种高价态金属及其氧化物和有机污染物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厌氧呼吸,其特别的细胞表面结构及胞外成分使其具有吸附和还原疏水性胞外物质的能力,这种细胞表面疏水性随着细菌生长状态的不同而表现差异,并与培养过程添加的碳源物质和电子受体有关。
    但是,对一些新型的难降解的疏水性有机污染物,Shewanella属细菌的降解能力还不强,获得具有稳定的较高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基因工程菌,不仅可以从理论上深入研究细菌细胞表面疏水性的相关基因,还可以拓宽Shewanella属细菌在环境污染修复领域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较强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通过转座子突变法将mini‑Tn10插入到出发菌株Shewanella decolorationis S12的细胞表面疏水性负相关基因上,使该基因突变失活,从而获得了两株具有较强的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基因工程菌Shewanella decolorationis b21或Shewanella decolorationis b26,其具有较强的细胞表面疏水性,对不可溶性的零价铁金属的氧化能力和三氧化二铁的还原能力得到加强,尤其是对新型的难降解的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十溴联苯醚的降解能力得到加强,从而拓宽了Shewanella属细菌在环境污染修复领域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较强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基因工程菌Shewanella decolorationis b21,其于2013年4月1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邮编:430072,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3137。
    本发明的有较强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基因工程菌Shewanella decolorationis b26,其于2013年4月1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邮编:430072,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3138。
    本发明的还提供了基因工程菌S. decolorationis b21或S. decolorationis b26在环境污染修复领域中的疏水性物质的降解中的应用,特别是在降解十溴联苯醚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是利用转座子mini‑Tn10插入到出发菌株脱色希瓦氏菌(Shewanella decolorationis)S12的基因组中,通过水/液体石蜡两相系统筛选在有机相及乳化层中具有较强粘附能力的菌株,从而获得细胞表面疏水性负相关基因失活的工程菌。
    本发明选用的质粒载体为pBSL80,含有mini‑Tn10转座子、氨苄青霉素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且该转座子对环境是安全的。
    本发明选用的供体菌为大肠杆菌E.coli WM3064(λ pir+,dap),其优点在于含有λ pir基因,可以把外源质粒导入到受体菌中。另外,该供体菌为二氨基庚二酸营养缺陷性,可以通过不在外源补充二氨基庚二酸的方法达到与基因工程菌分离的目的。
    本发明基因工程菌S. decolorationis b21或b26,其具有较强的细胞表面疏水性,对不可溶性的零价铁金属的氧化能力和三氧化二铁的还原能力得到加强,尤其是对新型的难降解的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十溴联苯醚的降解能力得到加强,从而拓宽了Shewanella属细菌在环境污染修复领域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脱色希瓦氏菌(S.decolorationis)S12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其保藏号为CCTCC NO:M 203093;和日本东京大学应用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号为IAM 15094T),并已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310112361.7)。
    附图说明
    图1为质粒pBSL180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基因工程菌和野生株以十溴联苯醚为唯一电子受体生长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具有较强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基因工程菌S. decolorationis b21和b26的构建方法
    将含有质粒载体(pBSL180)的大肠杆菌E. coli WM3064(pBSL180)接种于含有50 μg/mL氨苄青霉素和50 μg/mL二氨基庚二酸的LB液体培养基中,于37℃、转速200 rpm/min的摇床中培养过夜,出发菌株S. decolorationis S12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于33℃、转速200 rpm/min的摇床中培养过夜。对菌液以12,000×g离心10 min,去上清,收集菌体。用含有50 μg/mL二氨基庚二酸的LB液体培养基洗涤E. coli WM3064(pBSL180)菌体2次后,再用一定体积的上述液体培养基重悬菌体,使菌体A600达到0.6左右。用LB液体培养基洗涤S. decolorationis S12菌体2次以后,再用一定体积LB液体培养基重悬菌体,使菌体A600达到0.6左右。
    按照供体菌E. coli WM3064(pBSL180)和受体菌S. decolorationis S12以体积比1:1.5的比例混合上述两种菌悬液,于37℃静置培养2 h。然后将灭菌滤膜置于含有50 μg/mL二氨基庚二酸的LB培养基平板中央,吸取混合菌液于培养基平板滤膜中央,于33℃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8h。
    将上步骤所得培养物用缓冲液(含0.1mmol/L NaCl和0.05mmol/L HEPES,余量为水,pH7.4)洗涤2次,然后用一定体积的上述缓冲液重悬菌体,使菌体A600达到0.5左右。按照水相和有机相以体积比2:1的比例,往菌悬液中加入液体石蜡后,置于涡旋器上涡旋60s,然后静置15 min。取上层有机相和乳化层的菌液,以12,000×g离心10 min,去上清,收集菌体。以上述相同体积的缓冲液重悬菌体后,加入上述相同体积的液体石蜡,以上述步骤继续涡旋并静置菌液。如此重复2次。
    取上步骤获得的上层有机相和乳化层的菌体,涂布在含有50 μg/mL卡那霉素的LB培养基平板上,于33℃培养48 h。将长出的单菌落转接到新的含有50 μg/mL卡那霉素的LB培养基平板上,于33℃培养18 h。
    上步骤长出的基因工程菌中,筛选出2个,分别命名为基因工程菌S. decolorationis b21和S. decolorationis b26。
    基因工程菌Shewanella decolorationis b21,其于2013年4月1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邮编:430072,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3137。
    基因工程菌Shewanella decolorationis b26,其于2013年4月1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邮编:430072,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3138。
    实施例2:
    实施例1的基因工程菌S.decolorationisb21,将其接种到含有50μg/mL卡那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中,于33℃、转速200rpm/min的摇床中培养过夜。以12,000×g离心10min,去上清,收集菌体。按照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柱式细菌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的说明书操作提取基因工程菌的基因组DNA。设计上游引物为外侧的下游转座子mini‑Tn10特异引物5’TGTGGCGGACCGCTATCAGGAC3’,设计下游引物为随机引物5’GGCCACGCGTCGACTAGTCANNNNNNNNNN AGCTG3’,对基因组DNA进行第一轮PCR扩增。PCR扩增体系总体积为50μL:超纯无菌水39.0μL,10×PCRbuffer5.0μL,10.0mmol/LdNTP1.0μL,10.0pmol/uL上游引物2.5μL,10.0pmol/uL下游引物1.0μL,2.5U/μLTaq酶0.5μL,10ng/uL基因组DNA1.0μL。94℃预变性5min后进入6个循环:94℃变性30s,30℃退火30s,72℃延伸1.5min;然后进入30个循环:94℃变性30s,45℃退火30s,72℃延伸2.0min;最后延伸10min。
    按照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柱式PCR产物纯化试剂盒的说明书操作,对第一轮的PCR产物进行纯化回收,回收体积共50μL,以回收产物为DNA模板进行第二轮PCR扩增。设计上游引物为内侧的下游转座子mini‑Tn10特异引物5’CAATTCGAGCTCCACCGATCCG3’,设计下游引物为随机引物的内侧序列5’GGCCACGCGTCGACTAGTCA3’。PCR扩增体系总体积为50μL:超纯无菌水36.5μL,10×PCR buffer5.0μL,10.0 mmol/L dNTP1.0μL,10.0pmol/uL上游引物1.0μL,10.0pmol/uL下游引物1.0μL,2.5U/μLTaq酶0.5μL,第一轮PCR产物回收产物5.0μL。94℃预变性5min后进入30个循环:94℃变性30s,52℃退火30s,72℃延伸2min;最后延伸10min。
    对第二轮的PCR产物,以内侧的上游转座子mini‑Tn10特异引物5’CAATTCGAGCTCCACCGATCCG3’为测序引物,送样北京六合华大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测定DNA片段的序列,测序结果如SEQ ID NO.1所示。
    如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其中1~63位碱基为mini‑Tn10上的序列,64~1237位碱基为S.decolorationis S12基因组序列的TonB‑dependent receptor基因的1950~513位碱基。基因工程菌S.decolorationis b21为TonB‑dependent receptor基因失活的突变株,转座子插入到TonB‑dependent receptor基因的第1950位碱基中,该外膜蛋白指导TonB蛋白连接的物质穿过细胞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基因工程菌是实施例1的基因工程菌S.decolorationis b26,转座子插入位点下游DNA片段的鉴定方法同实施例2,测序结果如SEQ ID NO.2所示。
    其中1~63位碱基为mini‑Tn10上的序列,64~1096位碱基为S.decolorationis S12基因组序列,64~131位碱基为S.decolorationis S12的MltA‑interacting MipA family protein基因的67~1位碱基。基因工程菌S.decolorationis b26为MltA‑interacting MipA family protein基因失活的突变株,转座子插入到MltA‑interacting MipA family protein基因的第67位碱基中,该蛋白与PBP1B蛋白结合形成肽聚糖聚合酶,与MltA蛋白结合形成肽聚糖水解酶。
    实施例4:基因工程菌和野生株的细胞表面疏水性比较
    将基因工程菌S. decolorationis b21和b26分别接种到含有50 μg/mL卡那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中,野生株S. decolorationis S12接种到LB液体培养基中,均置于33℃、转速200rpm/min的摇床中培养过夜。按照1%的接菌量,分别接种基因工程菌的过夜培养物于新鲜的含有50 μg/mL卡那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中,接种野生株的过夜培养物于新鲜的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6 h左右,使所有菌株的生长周期达到对数期生长的中后期。
    然后将菌液以12,000×g离心10 min,去上清,分别收集菌体。用缓冲液(含0.1 mmol/LNaCl和0.05 mmol/L HEPES,余量为水,pH7.4)分别洗涤菌体2次,然后用一定体积的上述缓冲液重悬菌体,使各菌体A600达到0.5左右,此时测定并记录A600值,用A0表示。按照水相和有机相以体积比2:1的比例,往各菌悬液中加入液体石蜡后,置于涡旋器上涡旋60s,然后静置15min。取下层的菌悬液测定A600值并记录,用A表示。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各菌株的细胞表面疏水性,疏水性(%)=100×[1‑(A/A0)]。
    按上述方法测得的不同菌株的疏水性如下表1:
    表1:基因工程菌S. decolorationis b21和b26和野生株的细胞表面疏水性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构建的基因工程菌S.decolorationis b21和b26比野生株具有更强的细胞表面疏水性。
    实施例5:基因工程菌S. decolorationis b21、b26和野生株氧化不可溶的零价铁金属和还原不可溶的铁化合物的能力比较
    将基因工程菌S.decolorationis b21和b26分别接种到含有50 μg/mL卡那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中,野生株S.decolorationis S12接种到LB液体培养基中,均置于33℃、转速200rpm/min的摇床中培养过夜。按照1%的接菌量,分别接种基因工程菌的过夜培养物于新鲜的含有50μg/mL卡那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中,接种野生株的过夜培养物于新鲜的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6 h左右,使所有菌株的生长周期达到对数期生长的中后期。
    然后将菌液以12,000×g离心10min,去上清,分别收集菌体。用缓冲液(含0.1mmol/LNaCl和0.05mmol/L HEPES,余量为水,pH7.4)分别洗涤菌体2次,然后用一定体积的上述缓冲液重悬菌体,使各菌体A600达到0.5左右。按照1%的接菌量,分别接种基因工程菌的过夜培养物于下述液体培养基(氧化不可溶的零价铁金属用的培养基或还原不可溶的铁化合物用的培养基)中,分别充入氮气5 min后,置于厌氧工作站中33℃静置培养。每间隔一定时间取出一定量的培养液于12,000×g离心10 min去除菌体,然后采用国标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培养液中Fe(II)的浓度,以此反映不同菌株氧化不可溶的零价铁金属和还原不可溶的铁化合物的能力。
    氧化不可溶的零价铁金属用的培养基:Na2HPO4·12H2O5.7mmol/L;KH2PO43.3mmol/L;NH4Cl18.0 mmol/L;酵母抽提物0.2g/L;零价铁金属2.8g/L;琥珀酸钠10mmol/L;硝酸钠1mmol/L,余量为水。
    还原不可溶的铁化合物用的培养基:Na2HPO4·12H2O 5.7 mmol/L;KH2PO43.3mmol/L;NH4Cl18.0mmol/L;酵母抽提物0.2g/L;甲酸钠10mmol/L;琥珀酸钠10mmol/L;三氧化二铁0.16g//L,余量为水。
    按上述方法测得的不同菌株的氧化零价铁金属和还原铁化合物的能力如下表2所示
    表2:基因工程菌和野生株氧化零价铁金属和还原铁化合物的能力比较

     b21b26S12零价铁金属氧化能力(mg/L/h/OD)3.7±0.33.6±0.22.5±0.2铁化合物还原能力(mg/L/h/OD)0.44±0.030.36±0.020.33±0.01

    从表2可以看出,构建的基因工程菌比野生株对不可溶性的零价铁的氧化能力和三氧化二铁的还原能力都得到加强。
    实施例6:基因工程菌S.decolorationis b21、b26和野生株降解新型的难降解的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十溴联苯醚的能力比较
    将基因工程菌S.decolorationis b21和b26分别接种到含有50μg/mL卡那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中,野生株S.decolorationis S12接种到LB液体培养基中,均置于33℃、转速200rpm/min的摇床中培养过夜。按照1%的接菌量,分别接种基因工程菌的过夜培养物于新鲜的含有50μg/mL卡那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中,接种野生株的过夜培养物于新鲜的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6h左右,使所有菌株的生长周期达到对数期生长的中后期。
    然后将菌液以12,000×g离心10min,去上清,分别收集菌体。用缓冲液(含0.1mmol/LNaCl和0.05mmol/L HEPES,余量为水,pH7.4)分别洗涤菌体2次,然后用一定体积的上述缓冲液重悬菌体,使各菌体A600达到0.5左右。按照1%的接菌量,分别接种基因工程菌的过夜培养物于下述液体培养基(降解十溴联苯醚用的培养基)中,分别充入氮气5min后,置于厌氧工作站中33℃静置培养。每间隔一定时间取出一定量的培养液测定A600,以菌株在十溴联苯醚为唯一电子受体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反映不同菌株降解十溴联苯醚的能力。
    降解十溴联苯醚用的培养基:Na2HPO4·12H2O5.7mmol/L;KH2PO43.3mmol/L;NH4Cl18.0mmol/L;酵母抽提物0.2g/L;甲酸钠10mmol/L;环糊精5mmol/L;二甲基亚砜0.05%(V:V);十溴联苯醚BDE‑2090.5mg/L,余量为水。
    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在以十溴联苯醚为唯一电子受体的培养基中,64小时内野生株S12基本维持A600约为0.03的生长,而构建的基因工程菌b21和b26则分别可以达到A600约为0.10和0.07的生长,说明基因工程菌对新型的难降解的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十溴联苯醚的降解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关 键  词:
    具有 细胞 表面 疏水 基因工程 及其 应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具有较强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4339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