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一种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8433962
  • 上传时间:2020-06-27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280.9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524277.3

    申请日:

    20160704

    公开号:

    CN106109929A

    公开日:

    201611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8,A61P1/04

    主分类号:

    A61K36/898,A61P1/04

    申请人:

    孙淑红

    发明人:

    孙淑红,胡晓峰

    地址: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解放路48号临沂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优先权:

    CN201610524277A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代理人:

    王希刚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中药中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地涩涩、九牯牛、丝瓜根、琴叶榕、杜鹃兰、歪头菜、烟管蓟、岩五加、倒生根、笔筒草、水金凤、肾子草、拐芹、鸡爪花和青龙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中药能够配合常规西药使用,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使用方便,针对性强,有效提高西药的治疗效果,见效快,愈后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同时能够减少或消除西药的不良反应,制备工艺简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地涩涩、九牯牛、丝瓜根、琴叶榕、杜鹃兰、歪头菜、烟管蓟、岩五加、倒生根、笔筒草、水金凤、肾子草、拐芹、鸡爪花和青龙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地涩涩15~25份、九牯牛25~35份、丝瓜根10~20份、琴叶榕20~30份、杜鹃兰15~25份、歪头菜5~15份、烟管蓟20~30份、岩五加15~25份、倒生根10~20份、笔筒草25~35份、水金凤10~20份、肾子草15~25份、拐芹8~18份、鸡爪花15~25份和青龙藤10~20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地涩涩17~22份、九牯牛28~33份、丝瓜根12~17份、琴叶榕23~28份、杜鹃兰18~23份、歪头菜8~13份、烟管蓟22~28份、岩五加18~23份、倒生根15~20份、笔筒草30~35份、水金凤13~18份、肾子草17~22份、拐芹10~15份、鸡爪花18~23份和青龙藤15~20份。 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地涩涩21份、九牯牛29份、丝瓜根16份、琴叶榕24份、杜鹃兰22份、歪头菜9份、烟管蓟26份、岩五加19份、倒生根20份、笔筒草31份、水金凤17份、肾子草18份、拐芹14份、鸡爪花19份和青龙藤20份。 5.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地涩涩18份、九牯牛32份、丝瓜根14份、琴叶榕28份、杜鹃兰20份、歪头菜12份、烟管蓟24份、岩五加22份、倒生根20份、笔筒草34份、水金凤15份、肾子草21份、拐芹10份、鸡爪花22份和青龙藤16份。 6.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口服液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地涩涩、九牯牛、丝瓜根、琴叶榕、杜鹃兰和歪头菜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5倍量醇浓度为55%~6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30~1.32的膏体,备用;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小时,过滤,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27~1.29的膏体;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所述膏体混合,55℃~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所述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含醇膏体的含醇量为65%~70%;将所述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得到脱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30~40小时,冷藏温度为2℃~6℃;第五步,将所述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理,得到半成品;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1~0.3;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1~0.002;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0~40分钟,温度为100℃~110℃;第六步,再将第五步获得的所述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所述中药口服液成品。 7.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依次加入滑石粉、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胶囊内容物;所述超微细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0∶0.15~0.5:0.15~0.5,将所述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胶囊剂成品。 8.一种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口服液剂,其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地涩涩、九牯牛、丝瓜根、琴叶榕、杜鹃兰和歪头菜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5倍量醇浓度为55%~6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30~1.32的膏体,备用;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小时,过滤,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27~1.29的膏体;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所述膏体混合,55℃~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所述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含醇膏体的含醇量为65%~70%;将所述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得到脱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30~40小时,冷藏温度为2℃~6℃;第五步,将所述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理,得到半成品;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1~0.3;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1~0.002;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0~40分钟,温度为100℃~110℃;第六步,再将第五步获得的所述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所述中药口服液成品。 9.一种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依次加入滑石粉、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胶囊内容物;所述超微细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0∶0.15~0.5:0.15~0.5,将所述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胶囊剂成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萎缩性胃炎,简称(CAG),是一种常见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胃癌前状态,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癌变可能性更大。其发病缓慢,病势缠绵,迁延难愈,治疗棘手。萎缩性胃炎,粘膜皱壁平滑,粘膜层变薄,细胞浸润可涉及粘膜下层,腺体大部分消失,有时局限组织的再生过程占优势,可发生息肉,甚至可转变为胃癌,病变严重时,胃粘膜形态像小肠(肠化),由于腺体的大部分消失和胃的分泌功能减低,盐酸﹑胃蛋白酶和因子的分泌均减少。萎缩的程度,可分三级—轻度:胃窦部浅层腺体呈局灶性萎缩,减少,而大小弯腺体正常;中度:胃窦部及小弯腺体均有萎缩,减少,切范围较轻度广泛;重度:胃窦部大部分萎缩﹑减少,仅残留少数原有腺体,大﹑小弯及弯腺体萎缩;或粘膜显著变薄,原有腺体完全萎缩﹑消失,而代之以化生腺体。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改变主要是指胃粘膜有腺的减少或消失,胃粘膜肌层增厚,胃酸分泌减少,临床特点为病程长,缺乏特异的症状和体征,多呈缓慢进行改变,有发展成胃癌的倾向。症状有上腹饱胀不适,隐痛,恶心,嗳气而不泛酸等表现,同时多合并有贫血、消瘦、舌炎、舌萎缩等表现。

    中医称此病为胃痞,是因胃病日久,脾胃气虚,胃络失养而萎缩。以长期食少,胃脘痞胀,腹泻,消瘦乏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痿病类疾病。病因主要有饮食、吸烟、药物等影响,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免疫因素,十二指肠液返流,鼻、口、咽喉等局部病灶的细菌或其毒素吞入胃内长期刺激胃粘膜,营养不良,心衰,门脉高压等等。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感受邪毒,或饮食不节,偏食、嗜食辛辣燥烈之品,或情志郁怒失调等,引起胃的慢性病变,迁延日久,形成肝气郁结,脾胃虚弱,湿热内蕴,胃阴耗伤,气血运行迟缓,瘀血内停,以致胃络失养而萎缩。本病一方面是脾胃虚弱,另一方面常兼气郁、湿蕴、瘀阻等,故病性多属虚实夹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利用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提供一种疗效确切且无毒性作用的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所述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地涩涩、九牯牛、丝瓜根、琴叶榕、杜鹃兰、歪头菜、烟管蓟、岩五加、倒生根、笔筒草、水金凤、肾子草、拐芹、鸡爪花和青龙藤。

    所述中药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地涩涩15~25份、九牯牛25~35份、丝瓜根10~20份、琴叶榕20~30份、杜鹃兰15~25份、歪头菜5~15份、烟管蓟20~30份、岩五加15~25份、倒生根10~20份、笔筒草25~35份、水金凤10~20份、肾子草15~25份、拐芹8~18份、鸡爪花15~25份和青龙藤10~20份。

    所述中药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进一步优选为:地涩涩17~22份、九牯牛28~33份、丝瓜根12~17份、琴叶榕23~28份、杜鹃兰18~23份、歪头菜8~13份、烟管蓟22~28份、岩五加18~23份、倒生根15~20份、笔筒草30~35份、水金凤13~18份、肾子草17~22份、拐芹10~15份、鸡爪花18~23份和青龙藤15~20份。

    所述中药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进一步优选为:地涩涩21份、九牯牛29份、丝瓜根16份、琴叶榕24份、杜鹃兰22份、歪头菜9份、烟管蓟26份、岩五加19份、倒生根20份、笔筒草31份、水金凤17份、肾子草18份、拐芹14份、鸡爪花19份和青龙藤20份。

    所述中药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进一步优选为:地涩涩18份、九牯牛32份、丝瓜根14份、琴叶榕28份、杜鹃兰20份、歪头菜12份、烟管蓟24份、岩五加22份、倒生根20份、笔筒草34份、水金凤15份、肾子草21份、拐芹10份、鸡爪花22份和青龙藤16份。

    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口服液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地涩涩、九牯牛、丝瓜根、琴叶榕、杜鹃兰和歪头菜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5倍量醇浓度为55%~6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30~1.32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小时,过滤,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27~1.29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所述膏体混合,55℃~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所述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含醇膏体的含醇量为65%~70%;将所述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得到脱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30~40小时,冷藏温度为2℃~6℃;

    第五步,将所述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理,得到半成品;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1~0.3;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1~0.002;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0~40分钟,温度为100℃~110℃;

    第六步,再将第五步获得的所述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所述中药口服液成品。

    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依次加入滑石粉、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胶囊内容物;所述超微细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0∶0.15~0.5:0.15~0.5,将所述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胶囊剂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中药能够配合常规西药使用,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使用方便,针对性强,有效提高西药的治疗效果,见效快,愈后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同时能够减少或消除西药的不良反应,制备工艺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中药中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地涩涩、九牯牛、丝瓜根、琴叶榕、杜鹃兰、歪头菜、烟管蓟、岩五加、倒生根、笔筒草、水金凤、肾子草、拐芹、鸡爪花和青龙藤。

    各种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地涩涩:【别名】荞皮草、仙桃草、小对经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小婆婆纳带虫瘿的全草。【性味】味甘;苦;涩;性平。【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血;解毒。主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创伤出血;口疮;烫火伤。【摘录】《中华本草》

    九牯牛:【别名】黑酸杆、地柏、蓼草、羊耳朵、酸兰。【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倒毛蓼的全草。【性味】辛;微甘;性温。【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止痛。主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痨伤。【摘录】《中华本草》

    丝瓜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和植物丝瓜或奥丝瓜的根。【性味】味甘;微苦;性寒。【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清热解毒。主偏头痛;腰痛;痹证;乳腺炎;鼻炎;鼻窦炎;喉风肿痛;肠风下血;痔漏。【摘录】《中华本草》

    琴叶榕:【别名】山甘草、山沉香、过山香、铁牛入石、牛根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琴叶榕的根、叶。【性味】味甘、微辛、性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活血通经。主风湿痹痛;黄疽;疟疾;百日咳;乳汁不通;乳痈;痛经;闭经;痈疖肿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摘录】《中华本草》

    杜鹃兰:【别名】算盘七、人头七、三七笋、大白及。【来源】兰科杜鹃兰属植物杜鹃兰,以假鳞茎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辛、涩,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活血止痛。用于肺脓肿,咳嗽,跌打损伤,疔疮。【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歪头菜:【别名】两叶豆苗、三铃子、草豆、野豌豆。【来源】豆科野豌豆属植物歪头菜,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晒干。【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补虚调肝,理气止痛,清热利尿。用于头晕,体虚浮肿,胃痛;外用治疔疖。【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烟管蓟:【别名】大蓟。【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烟管蓟的根或全草。【性味】味甘;苦;性凉。【功能主治】解毒;止血;补虚。主疮肿;疟疾;外伤出血;体虚。【摘录】《中华本草》

    岩五加:【别名】石夹枫、石头菜、石夹参、光叶五叶参。【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五叶参的茎皮、根皮。【性味】味微苦;涩;性微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止咳平喘。主风湿痹痛;胃脘痛;咳嗽;哮喘。【摘录】《中华本草》

    倒生根:【别名】大乌泡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插田泡的根。【性味】苦涩;平;无毒。【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活血止血,祛风除湿。主跌打损伤,骨折,月经不调,吐血,衄血,风湿痹痛,水肿,小便不利,瘰疬【摘录】《中华本草》

    笔筒草:【别名】通气草、眉毛草、土木贼、节节菜、接骨草、锉刀草、木贼草、土麻黄、笔头草、野麻黄、锉草、虾蟆竹、锁眉草、草麻黄、节骨草、镬盖草、接管草、擦草、磨石草、笔管草、四角田槐、野木贼、驳节草、空心草、接骨筒、麻蒿。【来源】药材基源:为木贼科植物节节草的全草。【性味】甘;苦;平;无毒;微寒。【归经】心;肝;胃;膀胱经。【功能主治】清肝明目;止血;利尿通淋;。主风热感冒;咳嗽;目赤肿痛;云翳;鼻衄;尿血;肠风下血;淋证;黄疸;带下;骨折。【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水金凤:【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水金凤的花或全草。【性味】味甘;性温。【功能主治】活血调经;视风除湿。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脚气肿痛;阴囊湿疹;癣疮;癞疮。【摘录】《中华本草》

    肾子草:【别名】灯笼草、灯笼婆婆纳。【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阿拉伯婆婆纳的全草。【性味】味辛;苦;咸;性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壮腰;截疟。主风湿痹痛;肾虚腰痛;外疟。【摘录】《中华本草》

    拐芹:【别名】紫金砂。【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拐芹的根。【性味】味辛;性温。【功能主治】发表祛风;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主风寒表证;风温痹痛;脘腹;胸胁疼痛;跌打损伤。【摘录】《中华本草》

    鸡爪花:【别名】鸡爪藤、黑骨头。【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丛林素馨的根。【性味】辛;性平。【功能主治】清热明目;理气止痛。主眼睑肿;腹痛。【摘录】《中华本草》

    青龙藤:【别名】青龙筋、捆仙丝。【来源】为萝藦科青龙藤属植物青龙藤,以带根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淡,温。【功能主治】活血舒筋,理气祛风。用于跌打损伤,下肢冷痛麻木,风湿手足麻木,牙痛。【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所述中药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地涩涩15~25份、九牯牛25~35份、丝瓜根10~20份、琴叶榕20~30份、杜鹃兰15~25份、歪头菜5~15份、烟管蓟20~30份、岩五加15~25份、倒生根10~20份、笔筒草25~35份、水金凤10~20份、肾子草15~25份、拐芹8~18份、鸡爪花15~25份和青龙藤10~20份。

    所述中药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进一步优选为:地涩涩17~22份、九牯牛28~33份、丝瓜根12~17份、琴叶榕23~28份、杜鹃兰18~23份、歪头菜8~13份、烟管蓟22~28份、岩五加18~23份、倒生根15~20份、笔筒草30~35份、水金凤13~18份、肾子草17~22份、拐芹10~15份、鸡爪花18~23份和青龙藤15~20份。

    所述中药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进一步优选为:地涩涩21份、九牯牛29份、丝瓜根16份、琴叶榕24份、杜鹃兰22份、歪头菜9份、烟管蓟26份、岩五加19份、倒生根20份、笔筒草31份、水金凤17份、肾子草18份、拐芹14份、鸡爪花19份和青龙藤20份。

    所述中药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进一步优选为:地涩涩18份、九牯牛32份、丝瓜根14份、琴叶榕28份、杜鹃兰20份、歪头菜12份、烟管蓟24份、岩五加22份、倒生根20份、笔筒草34份、水金凤15份、肾子草21份、拐芹10份、鸡爪花22份和青龙藤16份。

    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口服液剂,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地涩涩、九牯牛、丝瓜根、琴叶榕、杜鹃兰和歪头菜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5倍量醇浓度为55%~6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30~1.32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小时,过滤,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27~1.29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所述膏体混合,55℃~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所述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含醇膏体的含醇量为65%~70%;将所述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得到脱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30~40小时,冷藏温度为2℃~6℃;

    第五步,将所述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理,得到半成品;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1~0.3;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1~0.002;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0~40分钟,温度为100℃~110℃;

    第六步,再将第五步获得的所述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所述中药口服液成品。

    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依次加入滑石粉、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胶囊内容物;所述超微细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0∶0.15~0.5:0.15~0.5,将所述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胶囊剂成品。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口服液剂

    取地涩涩180g、九牯牛320g、丝瓜根140g、琴叶榕280g、杜鹃兰200g、歪头菜120g、烟管蓟240g、岩五加220g、倒生根200g、笔筒草340g、水金凤150g、肾子草210g、拐芹100g、鸡爪花220g和青龙藤160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地涩涩、九牯牛、丝瓜根、琴叶榕、杜鹃兰和歪头菜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倍量醇浓度为6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31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倍量水,煮沸2小时,过滤,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28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所述膏体混合,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所述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含醇膏体的含醇量为70%;将所述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得到脱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35小时,冷藏温度为5℃;

    第五步,将所述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理,得到半成品;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1;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1;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30分钟,温度为100℃;

    第六步,再将第五步获得的所述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所述中药口服液成品。

    实施例2:胶囊剂

    取地涩涩210g、九牯牛290g、丝瓜根160g、琴叶榕240g、杜鹃兰220g、歪头菜90g、烟管蓟260g、岩五加190g、倒生根200g、笔筒草310g、水金凤170g、肾子草180g、拐芹140g、鸡爪花190g和青龙藤200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4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倍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小时,粉碎,过筛,获得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依次加入滑石粉、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胶囊内容物;所述超微细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0∶0.2:0.3,将所述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胶囊剂成品。

    毒性实验:

    急性毒性实验:应用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24-38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口服液剂溶解在水中,(浓度为8.67g生药/ml,最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即单次给药剂量为43.35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口服液剂LD50>43.35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86.7生药/kg/日。本发明的中药临床用药量为8.2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137g生药/kg/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31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633倍。因此本发明的中药急性毒性极低,临床用药安全。

    长期毒性实验: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口服液剂对三组小鼠(每组20只)按13.25、25.43和42.32g生药/kg连续用药15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3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5周及停药3周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所有120例病例均来源于至本院求诊的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60例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34~66岁,病程2~9年;轻度28例,中度25例,重度7例。对照组60例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36~68岁,病程2~8年;轻度27例,中度26例,重度7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和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湖南省医院协会编写的《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标准。病程迁延,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厌食、饱胀(痞满)、嗳气、腹泻、恶心及与进食有关的上腹部疼痛症状,可有左上腹部轻度压痛;主要依靠胃镜和胃黏膜组织学活检,其胃镜下表现:一、黏液增多,且附着在黏膜上不易脱落。二、黏膜充血,色泽较红,呈斑片状或线状发红。三、黏膜红白相间或呈花斑状,为散在均匀的小红点,红点与红点之间黏膜较苍白。四、黏膜水肿,反光增强。五、有些病例可见到黏膜糜烂,糜烂可分为隆起型、平坦型和凹陷型,其表面常附有白苔。六、按炎性细胞浸润的深度可分为轻、中、重度。(一)轻度:炎性细胞浸润黏膜浅层的1/3。(二)炎性细胞浸润黏膜层的1/3~2/3。(三)炎性细胞浸润黏膜层的2/3以上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依据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胃阴不足型:主症:胃脘胀满,灼痛,胃中嘈杂,饥不思食,口干,舌红少津,苔少。次症:食少,干呕,大便干燥,脉细。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每次1粒(20mg),每日2次;阿莫西林胶囊,每次2粒(0.5g),每日3次;4周为一个疗程。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口服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口服液剂,每次20ml,每天3次;4周为一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食欲正常,胃酸分泌正常;胃镜检查和胃黏膜组织学检查示胃黏膜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胃酸分泌接近正常;胃镜检查和胃黏膜组织学检查示胃黏膜充血、水肿减轻,炎性细胞浸润深度转至轻度。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胃镜检查和胃黏膜组织学检查无明显变化或加重。

    治疗结果:两组分别治疗4周后,统计结果参见表1和表2。

    表1两组分别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比较(单位:例)

    组别 例数 临床治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60 41 17 2 58(96.7%) 对照组 60 25 24 11 49(81.7%)

    从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采用本发明的中药,配合西医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对于对照组,在治疗效果上,具有显著的改进。

    表2两组治疗后临床治愈人数和时间比较(单位:例/%)

    组别 例数 用药2周 用药3周 用药4周 治疗组 41 14(23.3%) 30(50%) 41(68.3%) 对照组 25 9(15%) 19(31.7%) 25(41.7%)

    从表2可以看出,治疗组采用本发明的中药,配合西医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对于对照组,不仅疗效更好,见效也更快。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对照组60例患者,6例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或其他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60例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

    复发率统计:对治疗组临床治愈的41例患者以及对照组临床治愈的25例患者分别随访6个月。结果统计:治疗组无复发,复发率为0%;对照组25例患者,复发4人,复发率16%。

    具体病例:张某,女,62岁,病程6年左右。因胃胀、胃痛至本院求诊。经胃镜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度)复发,进一步根据中医症候:胃脘胀满,灼痛,胃中嘈杂,饥不思食,口干,干呕,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苔少,脉细,中医分型为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给予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和阿莫西林胶囊,同时口服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口服液剂,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消失,食欲正常,胃酸分泌正常;胃镜检查和胃黏膜组织学检查示胃黏膜基本恢复正常,临床治愈,随访6个月无复发。

    所有上述的首要实施这一知识产权,并没有设定限制其他形式的实施这种新产品或新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利用这一重要信息,上述内容修改,以实现类似的执行情况。但是,所有修改或改造基于本发明新产品属于保留的权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不足 慢性 萎缩 胃炎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43396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