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暴马丁香树皮挥发油成分的分离鉴定和用途.pdf

  • 上传人:三**
  • 文档编号:8432017
  • 上传时间:2020-06-26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432.6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45725.9

    申请日:

    20090531

    公开号:

    CN101612175B

    公开日:

    201107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185,A61P31/04,A23L1/30,G01N30/02,G01N30/72,A61K129/00

    主分类号:

    A61K36/185,A61P31/04,A23L1/30,G01N30/02,G01N30/72,A61K129/00

    申请人: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发明人:

    张崇禧

    地址:

    264209 山东省威海市高技区文化西路180号

    优先权:

    CN200910145725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所属医药产品研究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暴马丁香Syringa?amurensis?Rupr.树皮挥发油的分离鉴定和新用途。取暴马丁香树皮,干燥后剪碎,用蒸馏水浸泡6-8h后超声1h,温度为30℃功率为80W。将药材与浸泡液一同倒入挥发油提取器中,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4-5h。放出水层,用乙醚反复洗挥发油提取器,使暴马丁香挥发油充分溶解到乙醚中。将溶有挥发油的乙醚溶液倒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无水硫酸钠吸干水分,回收乙醚后即得到纯净的挥发油,放入冰箱4℃保存备用。暴马丁香树皮挥发油用6890/5973N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器分析,暴马丁香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为n-Hexadecanoic?acid(27.46%),9,12-Octadecadienoic?acid(Z,Z)-(28.52%),9,17-Octadecadienal(14.16%)and?Tricosane(2.44%)。本发明暴马丁香树皮挥发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巴氏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开发为天然抗菌剂应用于食品、药品等行业,制备出具有抑菌作用的各种形式的产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暴马丁香树皮挥发油的分离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取暴马丁香树皮,干燥后剪碎,用蒸馏水浸泡6-8h后超声1h,温度为30℃,功率为80W;(二)、将药材与浸泡液一同倒入挥发油提取器中,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4-5h;(三)、放出水层,用乙醚反复洗挥发油提取器,使暴马丁香挥发油充分溶解到乙醚中;(四)、将溶有挥发油的乙醚溶液倒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无水硫酸钠吸干水分,回收乙醚后即得到纯净的挥发油,放入冰箱4℃保存备用;(五)、步骤(四)中所得暴马丁香树皮挥发油用6890/5973N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分析,其主要化学成分为27.46%的n-十六酸,28.52%的Z,Z-9,12-十八碳二烯酸,14.16%Z-9,17-十八碳二烯醛,2.44%的二十三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暴马丁香树皮挥发油在制备抑制大肠杆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巴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剂中的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属医药产品研究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暴马丁香Syringa amurensis Rupr.树皮挥发油的分离鉴定和用途。

    背景技术

    暴马丁香Syringa amurensis Rupr.为长白山常见药用植物之一,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华北、西北和华中地区,资源丰富。树皮、树干及枝条均可药用,味苦,性微寒,经现代药理实验证明具有清肺祛痰、止咳、平喘、消炎、利尿的功能。

    目前,关于暴马丁香树皮挥发油的分离鉴定和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鲜见报道,仅有几篇报道从树皮、树枝中分离得到数个化合物,未对暴马丁香树皮挥发油做过抑菌研究。因此,本发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药用植物暴马丁香树皮挥发油进行了提取,利用6890/5973N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器分离和鉴定,并对暴马丁香树皮挥发油进行了抑菌试验。

    本发明的暴马丁香树皮挥发油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抑菌作用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暴马丁香树皮挥发油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并将暴马丁香树皮挥发油进行抑菌试验,利于在抑菌方面进行开发应用。

    本发明的暴马丁香树皮挥发油成分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巴氏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开发为天然抗菌剂应用于食品、药品等行业,制备出具有抑菌作用的各种形式的产品。

    1.本发明涉及暴马丁香Syringa amurensis Rupr.树皮挥发油的分离鉴定和新用途。取暴马丁香树皮,干燥后剪碎,用蒸馏水浸泡6-8h后超声1h,温度为30℃功率为80W。将药材与浸泡液一同倒入挥发油提取器中,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4-5h。放出水层,用乙醚反复洗挥发油提取器,使暴马丁香挥发油充分溶解到乙醚中。将溶有挥发油的乙醚溶液倒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无水硫酸钠吸干水分,回收乙醚后即得到纯净的挥发油,放入冰箱4℃保存备用。

    暴马丁香树皮挥发油用6890/5973N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器分析,暴马丁香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为n-Hexadecanoic acid(27.46%),9,12-Octadecadienoic acid(Z,Z)-(28.52%),9,17-Octadecadienal(14.16%)and Tricosane(2.44%)。

    2.暴马丁香树皮挥发油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过程:

    (1)取暴马丁香树皮,挑去杂物,水洗,烘干或晾干,粉碎,用蒸馏水浸泡6-8h后超声1h,温度为30℃功率为80W;

    (2)将(1)中药材与浸泡液一同倒入挥发油提取器中,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4-5h,获得上面浮有挥发油的水溶液;

    (3)将(2)中上面浮有挥发油的水溶液放出水层,用乙醚反复洗挥发油提取器,使暴马丁香挥发油充分溶解到乙醚中,将溶有挥发油的乙醚溶液倒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无水硫酸钠吸干水分,回收乙醚后即得到纯净的挥发油,放入冰箱4℃保存备用。

    (4)将(3)中暴马丁香树皮挥发油用6890/5973N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器分析,暴马丁香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为n-Hexadecanoic acid(27.46%),9,12-Octadecadienoic acid(Z,Z)-(28.52%),9,17-Octadecadienal(14.16%)and Tricosane(2.44%)。

    3.根据本发明1至2所述的制备暴马丁香树皮挥发油的原料为暴马丁香Syringaamurensis Rupr.的树皮。

    4.根据本发明1至2所述的暴马丁香树皮挥发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巴氏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5.根据本发明1至2所述的暴马丁香树皮挥发油,其特征在于该树皮挥发油可作为天然抗菌剂用于食品、药品等行业,代替有毒副作用的合成抗菌剂。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中的“%”是重量百分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暴马丁香树皮挥发油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包括以下实施例,下面的实施例可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1)取暴马丁香树皮100g,挑去杂物,水洗,烘干或晾干,粉碎,用蒸馏水300mL浸泡6h后超声1h,温度为30℃功率为80W;

    (2)将(1)中药材与浸泡液一同倒入挥发油提取器中,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4h,获得上面浮有挥发油的水溶液;

    (3)将(2)中上面浮有挥发油的水溶液放出水层,用乙醚反复洗挥发油提取器,使暴马丁香挥发油充分溶解到乙醚中,将溶有挥发油的乙醚溶液倒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无水硫 酸钠吸干水分,回收乙醚后即得到纯净的挥发油,放入冰箱4℃保存备用。

    (4)将(3)中暴马丁香树皮挥发油用6890/5973N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器分析,暴马丁香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为n-Hexadecanoic acid(27.46%),9,12-Octadecadienoic acid(Z,Z)-(28.52%),9,17-Octadecadienal(14.16%)and Tricosane(2.44%)。

    实施例2:

    (1)取暴马丁香树皮200g,挑去杂物,水洗,烘干或晾干,粉碎,用蒸馏水600mL浸泡8h后超声1h,温度为30℃功率为80W;

    (2)将(1)中药材与浸泡液一同倒入挥发油提取器中,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5h,获得上面浮有挥发油的水溶液;

    (3)将(2)中上面浮有挥发油的水溶液放出水层,用乙醚反复洗挥发油提取器,使暴马丁香挥发油充分溶解到乙醚中,将溶有挥发油的乙醚溶液倒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无水硫酸钠吸干水分,回收乙醚后即得到纯净的挥发油,放入冰箱4℃保存备用。

    (4)将(3)中暴马丁香树皮挥发油用6890/5973N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器分析,暴马丁香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为n-Hexadecanoic acid(27.46%),9,12-Octadecadienoic acid(Z,Z)-(28.52%),9,17-Octadecadienal(14.16%)and Tricosane(2.44%),详细化学成分见表2。

    药理试验例:暴马丁香树皮挥发油的抑菌作用

    1实验材料

    大肠杆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巴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来自于美国菌种保藏中心(ATCC),37℃在蛋白胨牛肉汤中培养12h。

    培养基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菌的活化与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组成为: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蒸馏水(3∶10∶5∶1000)。菌的保存及抑菌实验时用固体培养基,组成为: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蒸馏水(3∶10∶5∶22∶1000)。

    2实验方法

    2.1培养基的配制

    取牛肉膏0.6g、蛋白胨2g、氯化钠1g、蒸馏水200ml,混合并搅拌使其完全溶解,配成液体培养基。用量筒量取液体培养基,将其平均分装在10个50ml的三角瓶内,每瓶20ml。取牛肉膏3g、蛋白胨10g、氯化钠5g、琼脂22g、蒸馏水1000ml,混合后将其置于电炉子上加热,使琼脂完全溶解,配成固体培养基。用量筒量取固体培养基,将其平均分装在5个150ml的三角瓶内,每瓶100ml。三角瓶瓶口均用棉塞塞紧并用牛皮纸包扎。

    2.2灭菌

    将配好的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均放入高压灭菌锅中灭菌,温度上升到121℃时,开始计时20min。培养皿、量筒、镊子、剪刀、6mm滤纸片(放在小烧杯中)、滴管、氨瓶等实验器材均放入烘箱中170℃灭菌2h。实验前用75%乙醇擦拭超净工作台并紫外灭菌20min。37℃恒温培养箱在使用前需用75%乙醇擦拭灭菌。

    2.3菌的培养与查菌

    将5个菌种在超净工作台上、酒精灯环境下倒入装有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每种菌培养两份。将这10个三角瓶放入摇床37℃摇菌6h。显微镜做镜检后开始查菌,记录数据并计算菌浓度,若5个中方格总菌数为A,菌液稀释倍数为B,则1ml菌液中总菌数=A/5×25×10000×13=50000AB

    2.4样品液及滤纸片的制备

    将暴马丁香树皮挥发油配制成5mg/ml的溶液(可加0~4μL二甲基亚砜助容),按1∶2n稀释成2.5mg/ml、1.25mg/ml、0.625mg/ml、0.3125mg/ml的溶液。将滤纸片用打孔器打成直径为6mm的圆片,在超净工作台将滤纸片放进各梯度样品中浸泡2h。

    2.5有菌琼脂平板的制备

    将稀释好的菌液与固体培养基混合并摇晃均匀,此时菌的浓度应达到3.6×108CFU/ml。将有菌培养基依次倒入各培养皿中,晃动培养皿使培养基均匀地铺在培养皿底部,冷却至凝固。

    2.6抑菌实验方法

    用记号笔在有菌琼脂平板上标号,将浸泡好的滤纸片用镊子夹出,放入写相应对照编号的培养皿中,每个样品做三个平行,放入37℃恒温培养箱培养。

    3.实验结果

    抑菌效果用抑菌圈直径DD表示(单位mm)。

    在抑菌实验结束后的第12h、24h、36h、48h观察菌的生长情况,测量抑菌圈直径并记录。

    表1暴马丁香树皮挥发油的抑菌活性

    结果表明:暴马丁香树皮挥发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巴氏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通过具体实施实例说明暴马丁香树皮挥发油可作为天然抗菌剂用于食品、药品等行业,代替有毒副作用的合成抗菌剂。

    表2暴马丁香挥发油化学成分

    关 键  词:
    马丁 树皮 挥发油 成分 分离 鉴定 用途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暴马丁香树皮挥发油成分的分离鉴定和用途.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43201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