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臂膀和胸部交接处自动化按摩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臂膀和胸部交接处自动化按摩仪.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10332954.1 (22)申请日 2016.05.18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79630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07.27 (73)专利权人 吴丽敏 地址 362300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溪美彭 美路196号 (72)发明人 郎益温 罗健香 王俊芳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兰锋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44419 代理人 曹明兰 (51)Int.Cl. A61F 5/00(2006.01) A61H 23/02。
2、(2006.01) F04D 25/08(2006.01) (56)对比文件 WO 2013012843 A2,2013.01.24, CN 105563469 A,2016.05.11, CN 203988912 U,2014.12.10, CN 204613892 U,2015.09.02, CN 2042127 U,1989.08.02, CN 103025297 A,2013.04.03, 审查员 贾仁杰 (54)发明名称 一种新型臂膀和胸部交接处自动化按摩仪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臂膀和胸部交接处自 动化按摩仪, 包括混联机构、 按摩外罩、 传动滚 珠、 挡圈和送风装置; 。
3、所述的按摩外罩位于混联 机构正上方, 按摩外罩外表面上分别均匀设置有 振动按摩头和透风孔, 挡圈位于按摩外罩外侧, 传动滚珠均匀安装在挡圈和按摩外罩之间, 送风 装置位于按摩外罩内部。 本发明采用混联并联结 构的形式, 承载能力强且微动精度高, 其中四自 由度并联机构采用4-UPS形式的并联机构, 可实 现一平移三转动共四个自由度方向的运动, 运动 效果好, 运动自由度多, 结构紧凑且承载能力强; 在本发明中, 通过混联机构可带动整个按摩外罩 在空间内可进行两平移三转动共五个自由度方 向的运动, 按摩灵活性高, 按摩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05796308 B 。
4、2017.11.07 CN 105796308 B 1.一种新型臂膀和胸部交接处自动化按摩仪, 其特征在于: 包括混联机构、 按摩外罩、 传动滚珠、 挡圈和送风装置; 所述的按摩外罩位于混联机构正上方, 且按摩外罩为半球形壳 体结构, 按摩外罩材质为PP工程塑料, 按摩外罩外表面上分别均匀设置有振动按摩头和透 风孔, 振动按摩头和透风孔两两交错布置, 振动按摩头为半球形结构, 振动按摩头外表面为 柔性橡胶材料, 挡圈位于按摩外罩外侧, 且挡圈与混联机构相固定, 传动滚珠均匀安装在挡 圈和按摩外罩之间, 送风装置位于按摩外罩内部; 所述的混联机构包括移动底架和四自由 度并联机构, 移动底架位于四。
5、自由度并联机构下方, 且移动底架与四自由度并联机构固连; 其中: 所述的移动底架包括底板、 移动滑轨、 滑块、 限位弹簧和锁紧柱, 且移动滑轨和滑块的 数量均为四, 限位弹簧数量为十六, 锁紧柱的数量为三十二; 所述的底板固定在四自由度并 联机构上, 移动滑轨沿底板的纵向中心轴线分别对称布置, 移动滑轨两端分别设置有挡板, 滑块安装在移动滑轨上, 限位弹簧位于滑块与移动滑轨的挡板之间, 且限位弹簧一端通过 锁紧柱与移动滑轨的挡板相连接, 限位弹簧另一端通过锁紧柱与滑块相连接, 且移动滑轨 的挡板内侧面和滑块的前后端面上均开设有安装螺纹孔, 锁紧柱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限位 弹簧的锁紧扣, 锁紧柱另。
6、一端设置有与安装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 所述的四自由度并联机构包括定平台、 虎克铰、 伸缩杆、 球铰链和动平台, 且虎克铰、 伸 缩杆和球铰链的数量均为四; 所述的定平台和动平台均为圆盘状结构, 且动平台位于定平 台正上方, 定平台上端部分和动平台下端部分均分别设置有安装螺纹, 伸缩杆底端通过虎 克铰与滑块相连接, 伸缩杆顶端通过球铰链与动平台相连接; 所述的送风装置包括送风电机、 电机座、 送风转轴、 送风扇和锁紧帽, 送风电机通过电 机座固定在动平台上端面上, 送风转轴一端与送风电机主轴相连接, 送风转轴另一端与送 风扇相连接, 且送风扇与送风转轴之间通过锁紧帽进行固定; 工作时, 按摩外。
7、罩、 传动滚珠和挡圈的配合可实现按摩外罩在水平面上旋转运动的功 能, 移动底架可进行前后移动, 通过移动底架可带动四自由度并联机构的上下移动, 四自由 度并联机构可实现一平移三转动共四个自由度方向的运动, 通过混联机构带动按摩外罩在 空间内可进行两平移三转动共五个自由度方向的运动, 送风装置产生的风源通过按摩外罩 外表面上的透风孔排出, 对人体腋下按摩的同时可对腋窝进行驱汗。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796308 B 2 一种新型臂膀和胸部交接处自动化按摩仪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腋下保健智能机械领域, 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臂膀和胸部交接处自动 化按摩仪。 背景技。
8、术 0002 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 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 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 而用 手法或器械来回摩擦、 揉捏或敲打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 病理状况, 达到理 疗目的的方法, 从性质上来说, 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 按摩的治疗上, 可分为保健按摩、 运动按摩和医疗按摩; 从部位上来说, 按摩可分为头部按摩、 颈部按摩、 腋下按摩、 腰部按 摩、 背部按摩、 臀部按摩、 腿部按摩以及脚部按摩等。 0003 人体臂膀和胸部交接处的部位称为腋下, 腋下也俗称 “腋窝” 或者 “胳肢窝” , 其间 皮层多汗腺, 分布有支配上肢的神经和血管, 窝内还有淋巴结群, 汇集了上肢胸壁和。
9、背部浅 层的淋巴, 被医家称为 “人体三大保健特区” ; 经常按压腋窝可以治疗冠心病、 心绞痛、 脑血 管病后遗症等循环系统疾病, 以及肋间神经痛、 癔病等神经系统疾病, 还有乳腺疾病、 肩周 炎等; 人体解剖学则揭示, 腋窝处不仅有动静脉血管, 而且有大量的淋巴组织, 担负着血液 输送、 免疫防御功能, 常按腋窝, 通过改善血液供应、 刺激淋巴, 可以改善心肺功能, 增进食 欲, 提高消化能力。 0004 由此可见, 腋下推拿按摩对人们身体健康以及平时的医疗保健都起着重要的作 用, 但是, 目前人体腋下是人们在日常活动中很少触及的部位, 往往很容易被大家忽视, 更 谈不上其他的医疗保健了, 。
10、而且对于现在少量的人体腋下按摩保健均采用人工推拿和按 捏, 尚无很好的人体腋下按摩相关器械。 鉴于以上情况,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臂膀和胸部 交接处自动化按摩仪。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臂膀和胸部交接处自动化按摩 仪。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 一种新型臂膀和胸部交接处自动化按摩仪, 包括混联机构、 按摩外罩、 传动滚珠、 挡圈和送风装置; 所述的按摩外罩位于混联机构正上方, 且按摩外罩为半球形壳体结构, 按 摩外罩材质为PP工程塑料, 按摩外罩外表面上分别均匀设置有振动按摩头和透风孔, 振动 按摩头和透。
11、风孔两两交错布置, 振动按摩头为半球形结构, 振动按摩头外表面为柔性橡胶 材料, 挡圈位于按摩外罩外侧, 且挡圈与混联机构相固定, 传动滚珠均匀安装在挡圈和按摩 外罩之间, 通过按摩外罩、 传动滚珠和挡圈的配合可实现按摩外罩在水平面上旋转运动的 功能, 送风装置位于按摩外罩内部; 所述的混联机构包括移动底架和四自由度并联机构, 移 动底架位于四自由度并联机构下方, 且移动底架与四自由度并联机构固连; 所述的移动底 架包括底板、 移动滑轨、 滑块、 限位弹簧和锁紧柱, 且移动滑轨和滑块的数量均为四, 限位弹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5796308 B 3 簧数量为十六, 锁紧柱的数。
12、量为三十二; 所述的底板固定在四自由度并联机构上, 移动滑轨 沿底板的纵向中心轴线分别对称布置, 移动滑轨两端分别设置有挡板, 滑块安装在移动滑 轨上, 限位弹簧位于滑块与移动滑轨的挡板之间, 且限位弹簧一端通过锁紧柱与移动滑轨 的挡板相连接, 限位弹簧另一端通过锁紧柱与滑块相连接, 且移动滑轨的挡板内侧面和滑 块的前后端面上均开设有安装螺纹孔, 锁紧柱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限位弹簧的锁紧扣, 锁 紧柱另一端设置有与安装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 移动底架采用一平移的串联结构, 移动 底架可进行前后移动, 通过移动底架可带动四自由度并联机构的上下移动; 所述的四自由 度并联机构包括定平台、 虎克铰、 。
13、伸缩杆、 球铰链和动平台, 且虎克铰、 伸缩杆和球铰链的数 量均为四; 所述的定平台和动平台均为圆盘状结构, 且动平台位于定平台正上方, 定平台上 端部分和动平台下端部分均分别设置有安装螺纹, 伸缩杆底端通过虎克铰与滑块相连接, 伸缩杆顶端通过球铰链与动平台相连接; 四自由度并联机构采用4-UPS形式的并联机构, 可 实现一平移三转动共四个自由度方向的运动, 运动效果好, 运动自由度多, 结构紧凑且承载 能力强; 在本发明中, 通过混联机构带动整个按摩外罩在空间内可进行两平移三转动共五 个自由度方向的运动, 按摩灵活性高, 按摩效果好。 所述的送风装置包括送风电机、 电机座、 送风转轴、 送风。
14、扇和锁紧帽, 送风电机通过电机座固定在动平台上端面上, 送风转轴一端与 送风电机主轴相连接, 送风转轴另一端与送风扇相连接, 且送风扇与送风转轴之间通过锁 紧帽进行固定; 送风装置可为本发明产生风源, 且送风装置产生的风力通过按摩外罩外表 面上的透风孔排出, 使得本发明在对人体腋下按摩的同时可对腋窝进行吹风, 起到了驱汗 的效果, 同时也使得按摩更加舒适凉快。 0008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09 (1)本发明采用混联并联结构的形式, 承载能力强且微动精度高, 其中四自由度并 联机构采用4-UPS形式的并联机构, 可实现一平移三转动共四个自由度方向的运动, 运动效 果好,。
15、 运动自由度多, 结构紧凑且承载能力强; 在本发明中, 通过混联机构可带动整个按摩 外罩在空间内可进行两平移三转动共五个自由度方向的运动, 按摩灵活性高, 按摩效果好。 0010 (2)本发明的送风装置可为本发明产生风源, 且送风装置产生的风力通过按摩外 罩外表面上的透风孔排出, 使得本发明在对人体腋下按摩的同时可对腋窝进行吹风, 起到 了驱汗的效果, 同时也使得按摩更加舒适凉快。 附图说明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2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是本发明去除混联机构后的主视图; 0014 图3是本发明混联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 图。
16、4是本发明去除混联机构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 合具体图示,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17 如图1至图4所示, 一种新型臂膀和胸部交接处自动化按摩仪, 包括混联机构51、 按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5796308 B 4 摩外罩52、 传动滚珠53、 挡圈54和送风装置55; 所述的按摩外罩52位于混联机构51正上方, 且按摩外罩52为半球形壳体结构, 按摩外罩52材质为PP工程塑料, 按摩外罩52外表面上分 别均匀设置有振动按摩头和透风孔, 振动按摩头和透风孔两两交错布置, 振。
17、动按摩头为半 球形结构, 振动按摩头外表面为柔性橡胶材料, 挡圈54位于按摩外罩52外侧, 且挡圈54与混 联机构51相固定, 传动滚珠53均匀安装在挡圈54和按摩外罩52之间, 通过按摩外罩52、 传动 滚珠53和挡圈54的配合可实现按摩外罩52在水平面上旋转运动的功能, 送风装置55位于按 摩外罩52内部。 所述的混联机构51包括移动底架511和四自由度并联机构512, 移动底架511 位于四自由度并联机构512下方, 且移动底架511与四自由度并联机构512固连; 所述的移动 底架511包括底板5111、 移动滑轨5112、 滑块5113、 限位弹簧5114和锁紧柱5115, 且移动滑轨。
18、 5112和滑块5113的数量均为四, 限位弹簧5114数量为十六, 锁紧柱5115的数量为三十二; 所 述的底板5111固定在四自由度并联机构512上, 移动滑轨5112沿底板5111的纵向中心轴线 分别对称布置, 移动滑轨5112两端分别设置有挡板, 滑块5113安装在移动滑轨5112上, 限位 弹簧5114位于滑块5113与移动滑轨5112的挡板之间, 且限位弹簧5114一端通过锁紧柱5115 与移动滑轨5112的挡板相连接, 限位弹簧5114另一端通过锁紧柱5115与滑块5113相连接, 且移动滑轨5112的挡板内侧面和滑块5113的前后端面上均开设有安装螺纹孔, 锁紧柱5115 一端。
19、设置有用于固定限位弹簧5114的锁紧扣, 锁紧柱5115另一端设置有与安装螺纹孔相配 合的外螺纹, 移动底架511采用一平移的串联结构, 移动底架511可进行前后移动, 通过移动 底架511可带动四自由度并联机构512的上下移动; 所述的四自由度并联机构512包括定平 台5121、 虎克铰5122、 伸缩杆5123、 球铰链5124和动平台5125, 且虎克铰5122、 伸缩杆5123和 球铰链5124的数量均为四; 所述的定平台5121和动平台5125均为圆盘状结构, 且动平台 5125位于定平台5121正上方, 定平台5121上端部分和动平台5125下端部分均分别设置有安 装螺纹, 伸缩杆。
20、5153底端通过虎克铰5122与滑块5113相连接, 伸缩杆5123顶端通过球铰链 5124与动平台5125相连接; 四自由度并联机构512采用4-UPS形式的并联机构, 可实现一平 移三转动共四个自由度方向的运动, 运动效果好, 运动自由度多, 结构紧凑且承载能力强; 在本发明中, 通过混联机构51带动整个按摩外罩52在空间内可进行两平移三转动共五个自 由度方向的运动, 按摩灵活性高, 按摩效果好。 所述的送风装置55包括送风电机551、 电机座 552、 送风转轴553、 送风扇554和锁紧帽555, 送风电机551通过电机座552固定在动平台512 上端面上, 送风转轴553一端与送风电。
21、机551主轴相连接, 送风转轴553另一端与送风扇554 相连接, 且送风扇554与送风转轴553之间通过锁紧帽555进行固定; 送风装置55可为本发明 产生风源, 且送风装置55产生的风力通过按摩外罩52外表面上的透风孔排出, 使得本发明 在对人体腋下按摩的同时可对腋窝进行吹风, 起到了驱汗的效果, 同时也使得按摩更加舒 适凉快。 0018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 了解,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 原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 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 界定。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5796308 B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105796308 B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105796308 B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