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和/或当归总内酯及总酚酸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芎和/或当归总内酯及总酚酸的制备方法.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960506.0 (22)申请日 2017.10.16 (71)申请人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 51号 (72)发明人 易进海 刘玉红 刘云华 黄志芳 陈燕 汤依娜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51100 代理人 濮家蔚 (51)Int.Cl. A61K 36/236(2006.01) A61K 36/232(2006.01) A61P 9/12(2006.01) A61P 9/10(2006.01) 。
2、A61P 9/06(2006.01) A61P 29/00(2006.01) A61P 25/00(2006.01) A61P 11/06(2006.01) A61P 37/04(2006.01) A61K 125/00(2006.01) (54)发明名称 川芎和/或当归总内酯及总酚酸的制备方法 (57)摘要 川芎和/或当归总内酯、 总酚酸的制备方法。 将川芎和/或当归用有机溶剂的体积含量为65 95%的小分子有机溶剂-水的混合溶剂提取, 除去 小分子有机溶剂后的提取液经油水分层处理后, 分取油层成分为川芎和/或当归的总内酯提取 物; 与油层分离后的剩余物调节pH值4后, 用大 孔树脂吸附, 。
3、先用pH值7的水洗涤除杂, 最后用 有机溶剂的体积含量为4080%的小分子有机溶 剂-水的混合溶剂洗脱, 收集洗脱液并除去溶剂, 得到川芎和/或当归总酚酸提取物。 本发明方法 可以实现经一次提取过程, 可同时分别得到川芎 和/或当归的总内酯及其总酚酸的提取物, 大大 提高了提取效率, 降低了成本, 并减少了对药用 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CN 107753536 A 2018.03.06 CN 107753536 A 1.川芎和/或当归总内酯及总酚酸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将川芎和/或当归用有机溶剂 的体积含量为6595%的小分子有机溶剂-水的混合溶剂提取, 除。
4、去小分子有机溶剂后的提 取液经油水分层处理后, 分取油层成分为川芎和/或当归的总内酯提取物; 与油层分离后的 剩余物调节pH值4后, 用大孔树脂吸附, 先用pH值7的水洗涤除杂, 最后用有机溶剂的体 积含量为4080%的小分子有机溶剂-水的混合溶剂洗脱, 收集洗脱液并除去溶剂, 得到川芎 和/或当归总酚酸提取物, 所述的小分子有机溶剂包括甲醇、 乙醇或丙酮。 2.如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川芎和/或当归总内酯及总酚酸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除 去小分子有机溶剂后的提取液的油水分层处理为静置和/或离心处理。 3.如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川芎和/或当归总内酯及总酚酸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用所述 混合溶剂的。
5、提取, 为用有机溶剂的体积含量为6585%小分子有机溶剂-水的混合溶剂加热 回流提取, 提取液除去小分子有机溶剂并浓缩至0.51.5g生药/ml的浓缩物后, 进行所述的 油水分层处理。 4.如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川芎和/或当归总内酯及总酚酸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用所述 混合溶剂的提取, 为用有机溶剂的体积含量为8595%的小分子有机溶剂-水的混合溶剂渗 漉提取, 提取液除去小分子有机溶剂并浓缩至1.52.5g生药/ml的浓缩物, 进行所述的油水 分层处理。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的所述的川芎和/或当归总内酯及总酚酸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 是所述的提取溶剂为乙醇-水混合溶剂。 6.如权利要求1至4。
6、之一的所述的川芎和/或当归总内酯及总酚酸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 是提取液除去所述小分子有机溶剂后, 加入为总液体的质量/体积含量10%的氯化钠混合 均匀, 再进行所述的油水分层处理。 7.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是对所得到的川芎和/或当归的总内酯提 取物, 以分子蒸馏方式分离除去非所要挥发油的其它成分, 得到含藁本内酯和洋川芎内酯A 的纯化川芎和/或当归的总内酯提取物。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753536 A 2 川芎和/或当归总内酯及总酚酸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川芎和/或当归总内酯及总酚酸的制备方法, 特别是通过一次提 取过程可。
7、同时分别得到川芎和/或当归的总内酯及其总酚酸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 当归为伞形 科植物当归Angelia sinensis (Oliv.) Diels的干燥根, 二者均为常用中药, 化学成分和 功效具有相似性, 主要药效成分为含藁本内酯、 洋川芎内酯A等内酯组分 (属挥发油、 脂溶性 成分) , 以及含阿魏酸等酚酸组分, 具有降低血压, 改善心肌缺血, 抗心律失常, 抗炎镇痛, 抑 制中枢神经系统, 平喘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与川芎/当归的功能主治密切相关。 0003 由于对川芎和/或。
8、当归药材或饮片等形式的原料直接用乙醇提取后, 由于其提取 物中含有大量的水溶性和其它诸多成分, 致使提取物中的挥发油成分难以与水分离, 故对 川芎和/或当归挥发油的制备, 传统都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 有机溶剂提取法、 超临界流体 萃取法等方式。 如中国专利CN101249110B报道了对川芎/当归原料采用低沸点有机溶剂提 取得到油状浸膏物后, 再以分子蒸馏方式分离得到川芎/当归挥发油成分。 CN1650978A报道 了以超临界CO2方式萃取川芎的挥发油成分。 0004 为了得到川芎和/或当归中所含的藁本内酯、 洋川芎内酯A等总内酯成分的挥发 油, 目前以川芎和/或当归为原料提取时, 提取了挥发。
9、油后的药物原料很多即被丢弃, 其中 所含的大量总酚酸成分实际上也就被同时丢弃了, 因而药用原料的利用率低, 浪费大。 如张 玲 (川芎提取物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1, No. S1, E057-145) 报道了以川芎为原料, 以分别投料、 分别提取的方式, 分别用乙醇提取-大孔树脂 法提取纯化川芎总酚酸, 以及用超临界CO2提取川芎油的方法。 而CN1857346A报道了采用超 临界CO2萃取川芎中挥发性有效成分和脂溶性有效成分后, 对川芎的残渣, 再用乙醇水或甲 醇水溶液等溶剂, 以渗漉法专门提取其中的极性有效成分。 其虽然能使药用原料得到充分 利用,。
10、 但在得到该两类提取物成分时, 是通过两次独立的提取过程分别得到的, 提取效率 低, 特别是超临界萃取生产设备投资大, 高压操作风险大, 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5 鉴于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川芎和/或当归总内酯及总酚酸的制备方法, 具体讲是 通过一次提取过程可同时分别得到川芎和/或当归的总内酯及其总酚酸提取物的制备方 法。 0006 本发明的川芎和/或当归总内酯及总酚酸制备方法, 是将川芎和/或当归用有机溶 剂的体积含量为6595%的小分子有机溶剂-水的混合溶剂提取。 提取液除去小分子有机溶 剂后, 按常规方式进行油水分层处理后, 分取油层成分为川芎和/或当归的总内酯提取物 (即川芎和/或。
11、当归油) ; 与油层分离后的剩余物调节pH值4后, 用大孔树脂吸附, 先用pH值 7的水洗涤除杂, 最后用有机溶剂的体积含量为4080%的小分子有机溶剂-水的混合溶剂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7753536 A 3 洗脱, 收集洗脱液并除去溶剂, 得到川芎和/或当归总酚酸提取物。 其中, 调节pH值时可以选 择常用的无机或有机酸溶液, 可优选常用的盐酸溶液。 所述提取过程和洗脱过程中用的小 分子有机溶剂, 可以采用相同或不同的包括甲醇、 乙醇或丙酮等常用溶剂, 其中优选的是乙 醇。 0007 上述的方法中所述的按常规方式进行的油水分层处理, 可优选静置和/或离心的 方式处理。 0。
12、008 在上述的方法中, 用所述的混合溶剂进行提取时, 根据不同情况可以有多种不同 具体方式的选择。 例如, 一种可选择的方式是用有机溶剂的体积含量为6585%的小分子有 机溶剂-水的混合溶剂加热回流提取, 提取液除去小分子有机溶剂并浓缩至0.51.5g生药/ ml的浓缩物, 经所述的油水分层处理后, 分别进行后续得到川芎和/或当归的总内酯提取物 和总酚酸提取物的相应操作。 0009 用所述的混合溶剂进行提取时的另一种可选择方式, 是用有机溶剂的体积含量为 8595%的小分子有机溶剂-水的混合溶剂渗漉提取, 提取液除去小分子有机溶剂并浓缩至 1.52.5g生药/ml的浓缩物, 经所述的油水分层。
13、处理后, 分别进行后续得到川芎和/或当归 的总内酯提取物和总酚酸提取物的相应操作。 0010 为更有利于促进提取液中的挥发油实现油水的分离, 特别是在有乳化现象出现 时, 根据情况和需要, 对由所述混合溶剂提取得到的提取液除去所述的小分子有机溶剂后, 还可以先加入为总液体的质量/体积含量10% (g/ml) 的氯化钠混合均匀, 再进行所述的油 水分层处理, 以顺利得到所述川芎和/或当归的总内酯提取物。 0011 为进一步得到含藁本内酯和洋川芎内酯A的高纯度的川芎和/或当归总内酯提取 物, 对经上述经油水分层处理后由分取油层得到的川芎和/或当归的总内酯提取物, 可以进 一步采用目前已有报道和/或。
14、使用的纯化方法进行处理。 其中, 优选采用的是以分子蒸馏方 式, 特别是采用本申请人在CN105998112 A中报道的不同具体方式的分子蒸馏方式, 进行纯 化分离除去非所要挥发油的其它成分, 得到含藁本内酯和洋川芎内酯A的纯化川芎和/或当 归的总内酯提取物。 0012 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对川芎和/或当归经小分子有机溶剂-水的混合溶剂一次提取 后, 通过对提取物中不同部分的处理, 即可分别得到川芎和/或当归的总内酯提取物和总酚 酸提取物, 无需分别通过独立的提取过程才能得到两种相应的提取物, 不仅使药用原料川 芎和/或当归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提高了对药用资源的利用率, 而且大大提高了对有效药用 。
15、成分的提取效率, 降低了生产成本, 并避免了如超临界萃取生产设备投资大, 高压操作风险 大等问题。 0013 以下结合由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发明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但不应将 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 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 下, 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 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 围内。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由本发明制备方法与按现有方式得到的川芎总内酯提取物 (川芎油) 、 总酚 酸提取物的HPLC色谱图的对比。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7753536 A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实施例1 取粉碎后过5。
16、目筛的川芎粉末, 按渗漉法常规操作, 先用适量95%乙醇 (体积含量, 以下 同) 浸润, 密闭放置25 h, 使药粉均匀润湿和膨胀, 装入渗漉筒, 加95%乙醇浸渍510 h后, 以24 mL/minkg的速度渗漉, 收集8倍量的渗漉液, 减压回收除尽乙醇, 加水稀释至约 2.5g/mL (以生药计, 以下同) , 静置过夜, 分取上层油状物 (油层) 得到川芎总内酯提取物。 下 层水溶液调pH 2-3 (优选用盐酸) , 上HPD100大孔树脂吸附后, 先用2倍柱床体积的水洗涤除 杂后, 再用3倍柱床体积的5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并除去溶剂, 得到川芎总酚酸提取物。 0016 实施例2。
17、 川芎饮片 (或粉碎后) 用65%乙醇回流提取2次, 第一次加10倍量, 第二次加8倍量, 每次2 小时, 合并乙醇提取液, 回收除去乙醇浓缩至约1.5g/ml, 加入为总浓缩液含量510% (g/ml) 的氯化钠混合均匀, 静置过夜并离心, 分取上层油状物 (油层) 得到川芎总内酯提取物。 下层 水溶液调pH值3-4, 上AB-8大孔树脂吸附后, 先用3倍柱床体积pH值3-4的水洗涤除杂后, 再 用4倍柱床体积的4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并除去溶剂, 得到川芎总酚酸提取物。 0017 实施例3 将粉碎并过5目筛的当归粉末, 按渗漉法常规操作, 先用适量85%乙醇浸润, 密闭放置2 5 h,。
18、 使药粉均匀润湿和膨胀, 装入渗漉筒, 加85%乙醇浸渍510h后, 以24 mL/minkg的速 度渗漉, 收集10倍量的渗漉液, 减压回收除尽乙醇, 加水稀释至约1.5g/mL, 静置过夜, 分取 上层油状物 (油层) 得到当归总内酯提取物。 下层水溶液调pH 2-3, 上HPD300大孔树脂吸附 后, 先用3倍柱床体积的水洗涤除杂后, 再用3倍柱床体积的70%甲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并除 去溶剂, 得到当归总酚酸提取物。 0018 实施例4 川芎和当归饮片 (重量比1: 1) , 用90%甲醇回流提取3次, 每次加8倍量, 回流1小时, 合并 乙醇提取液, 回收除去甲醇并浓缩至约0.5g/。
19、ml, 加入为总浓缩液含量35% (g/ml) 的氯化钠 混合均匀, 静置过夜并离心, 分取上层油状物 (油层) 得到川芎和当归总内酯提取物。 下层水 溶液调pH 3-4, 上D101大孔树脂吸附后, 先用3倍柱床体积pH 3-4的水洗涤除杂后, 再用3倍 柱床体积的60%丙酮洗脱, 收集洗脱液并除去溶剂, 得到川芎和当归的总酚酸提取物。 0019 实施例5 川芎饮片用70%乙醇回流提取2次, 每次加8倍量, 回流1.5小时, 合并乙醇提取液, 回收 除去乙醇浓缩至约1.0g/ml, 静置过夜并离心, 分取上层油状物 (油层) 得到川芎总内酯提取 物。 下层水溶液调pH值3, 上AB-8大孔树。
20、脂吸附后, 先用3倍柱床体积的水洗涤除杂后, 再用3 倍柱床体积的7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并除去溶剂, 得到川芎总酚酸提取物。 0020 实施例6 当归粉未用80%丙酮回流提取2次, 每次加10倍量, 回流2小时, 合并丙酮提取液, 回收除 去丙酮浓缩至约1.0g/ml, 静置过夜并离心, 分取上层油状物 (油层) 得到当归总内酯提取 物。 下层水溶液调pH值3, 上HPD100大孔树脂吸附后, 先用3倍柱床体积的水洗涤除杂后, 再 用3倍柱床体积的80%甲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并除去溶剂, 得到川芎总酚酸提取物。 0021 实施例7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7753536 A。
21、 5 实施例1的川芎总内酯提取物, 在压力 (真空度) 10 Pa和温度50下进行分子蒸馏除去 低沸点成分; 残留液再在10 Pa和80下进行分子蒸馏, 除去高沸点成分和非挥发性成分 (馏余物) , 收集馏出物 (产品) , 得到淡黄色川芎精油, 藁本内酯和洋川芎内酯A含量为 44.3%。 0022 实施例8 实施例2的川芎总内酯提取物, 在压力30 Pa和温度100下进行分子蒸馏除去低沸点 成分; 残留液再在30 Pa和150下进行分子蒸馏, 除去高沸点成分和非挥发性成分 (馏余 物) , 收集馏出物 (产品) , 得到淡黄色川芎精油, 藁本内酯和洋川芎内酯A含量为42.7%。 0023 实。
22、施例9 实施例3的当归总内酯提取物, 在压力、 温度分别为25 Pa、 90下进行分子蒸馏除去低 沸点成分; 残留液再在5 Pa和80下进行分子蒸馏, 除去高沸点成分和非挥发性成分 (馏余 物) , 收集馏出物 (产品) , 得到淡黄色当归精油, 藁本内酯和洋川芎内酯A含量为40.1%。 0024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及对比文件方式得到的川芎总内酯提取物 (川芎油) 、 总酚酸 提取物进行对比实验分析, 进一步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5 1、 实验方法 按照文献方法 (杨艳等, 川芎、 当归、 藁本挥发油成分的一测多评及特征图谱研究, 泸州 医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2015年5月 ) ,。
23、 对川芎油 (总内酯提取物) 中藁本内酯、 洋川芎内酯A进 行含量测定, 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 按文献方法 (张玲等, 川芎提取物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 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1, No. S1, E057-145) , 对川芎总酚酸提取物中 阿魏酸和总内酯进行含量测定。 0026 2、 实验样品 1) 本发明实施例1川芎总内酯提取物 ( a) 、 川芎总酚酸提取物 ( b) 2) 本发明实施例5川芎总内酯提取物 (a) 、 川芎总酚酸提取物 (b) 3) 按对比文件CN101249110B报道的低沸点有机溶剂 (石油醚) 提取方式得到的川芎油 (a) 4) 按对比文件 “川。
24、芎提取物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研究” (张玲, 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 数据库, 2011, No. S1, E057-145) 报道的方法以川芎分别投料、 分别提取的方式, 分别用 乙醇提取-大孔树脂法得到的川芎总酚酸提取物 (b) , 以及用超临界CO2提取得到的川芎 油 (a) 。 0027 3、 实验结果 1) 川芎总酚酸提取物收率、 阿魏酸和总内酯的含量测定 结果见表1。 0028 表1 川芎总酚酸提取物收率、 阿魏酸和总内酯的含量 (%) 总酚酸提取物 bbb 收率 (%)2.013.153.12 总内酯含量52.742.843.1 阿魏酸含量7.66.46.5 2) 川芎总内酯提取物 。
25、(川芎油) 收率、 藁本内酯和洋川芎内酯A的含量测定 结果见表2。 0029 表2 川芎总内酯提取物收率、 藁本内酯和洋川芎内酯A的含量 (%) 总内酯提取物 (川芎油) aaaa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7753536 A 6 收率 (%)5.55.75.45.2 藁本内酯14.914.213.815.1 洋川芎内酯A4.34.13.84.4 3) 川芎总内酯提取物 (川芎油) 指纹图谱分析 川芎总内酯提取物 (川芎油) a、 a、 a、 a的指纹图谱分别为B图、 D图、 E图、 F图, 如 图1所示。 经分析确认色谱图中的1、 2、 3、 4、 5、 6号峰, 分别对应为洋川芎内酯 A、 丁苯酞、 阿 魏酸松柏酯、 藁本内酯、 新蛇床内酯、 E-丁烯基酞内酯。 图1的对比结果表明, 本发明方法和 对比文件方法得到川芎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相同或相似, 各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7753536 A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8 CN 107753536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