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翘挥发油自微乳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连翘挥发油自微乳及其制备方法.pdf(11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279086.0 (22)申请日 2018.10.30 (71)申请人 成都中医药大学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 道1166号 (72)发明人 李芸霞 曹小玉 彭成 郑立 汤韵秋 余琳媛 周忆梦 全云云 刘美辰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1222 代理人 李高峡 张娟 (51)Int.Cl. A61K 9/107(2006.01) A61K 36/634(2006.01) A61K 47/26(2006.01。
2、) A61P 29/00(2006.01) A61P 31/04(2006.01) A61P 31/10(2006.01) A61P 31/1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连翘挥发油自微乳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翘挥发油自微乳, 其特征 在于: 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油酸乙酯 10份、 吐温-20 81份、 乙醇9份、 连翘挥发油11 2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连翘挥发油自微乳的 制备方法, 采用本发明生产的连翘挥发油自微 乳, 外观澄清透明, 呈均匀淡蓝色乳光、 粒径均小 于100nm,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2页 C。
3、N 109260151 A 2019.01.25 CN 109260151 A 1.一种连翘挥发油自微乳, 其特征在于: 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油酸乙酯10 份、 吐温-20 81份、 乙醇9份、 连翘挥发油11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翘挥发油自微乳, 其特征在于: 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 成: 油酸乙酯10份、 吐温-20 81份、 乙醇9份、 连翘挥发油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翘挥发油自微乳,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翘挥发油的制备 方法是取连翘生药材, 用挥发油提取器, 采用常规方法提取后, 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得到。 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连翘挥发。
4、油自微乳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它包含如下步 骤: a、 吐温-20与乙醇按比例混合均匀后, 再与油酸乙酯混合, 搅拌均匀, 得混合液; b、 连翘挥发油按比例加入混合液中, 在恒温水浴条件下加热溶解, 搅拌均匀, 得澄清透 明的油相; c、 在恒温匀速磁力搅拌下, 将油相按比例滴入恒温液体中, 在固定时间段, 设定的波长 下测透光率, 直至透光率稳定且乳化完全后停止搅拌, 室温静置24h得到连翘挥发油自微 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翘挥发油自微乳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a所述吐温-20 与乙醇体积比为81:9; 和/或, 步骤a所述油酸乙酯与吐温-20和乙醇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0:。
5、 9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翘挥发油自微乳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b所述连翘挥 发油与混合液体积比为25:100; 和/或, 步骤b所述恒温水浴温度为37。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翘挥发油自微乳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c所述恒温为 37, 匀速为100rmin-1。 和/或, 步骤c所述液体为去离子水、 pH6.8PBS、 0.1molL-1盐酸 溶液, 优选去离子水; 和/或, 步骤c所述油相与恒温液体的体积比为1:25、 1:50、 1:100、 1: 200, 优选1:100; 和/或, 步骤c所述固定时间段为每隔30s, 设定的波长为600nm。 权 利 要 求。
6、 书 1/1 页 2 CN 109260151 A 2 一种连翘挥发油自微乳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翘挥发油自微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自微乳化给药系统(SMEDDS)是包含油相、 乳化剂、 助溶剂的固体或液体系统, 乳化 所需要的自由能非常低, 在体外37水浴, 温和搅拌下或体内胃肠道的蠕动下自发成微乳, 形成粒径在100nm以下的自乳化释药系统。 SMEDDS物理稳定性好, 并且体积小, 是比乳剂更 好的口服给药形式。 SMEDDS作为一种优良的给药系统, 能有效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 且 由于乳滴的分散度大, 药物吸收快, 可明显提高生物利用度。。
7、 0003 连翘是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 suspense(Thunb.)Vahl的干燥果实。 味苦性微寒, 能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 疏散风热。 连翘的果实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 青翘中的挥发油含量 约2。 研究发现连翘挥发油具有显著的抗炎、 抗菌、 抗病毒、 解热作用。 但其水溶性差, 易挥 发, 性质不稳定, 目前相关制剂研究报道少, 如李凡.连翘挥发油不同馏分药效学及自乳化 给药系统的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9 33(02):1-72., 用目测、 手动搅拌观察乳化后的 液面油滴面积和是否分层来优选出配方组成, 实验数据存在人为误差, 缺少科学依据, 优化 得到的处方, 乳化能量。
8、高,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更高的成本, 操作复杂, 可行性较低。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翘挥发油自微乳, 其特征在于: 它是 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油酸乙酯10份、 吐温-20 81份、 乙醇9份、 连翘挥发油1125份。 0005 进一步地, 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油酸乙酯10份、 吐温-20 81份、 乙醇9 份、 连翘挥发油25份。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连翘挥发油的制备方法是取连翘生药材, 用挥发油提取器, 采用常 规方法提取后, 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得到。 0007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连翘挥发油自微乳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它包含如下。
9、步骤: 0008 a、 吐温-20与乙醇按比例混合均匀后, 再与油酸乙酯混合, 搅拌均匀, 得混合液; 0009 b、 连翘挥发油按比例加入混合液中, 在恒温水浴条件下加热溶解, 搅拌均匀, 得澄 清透明的油相; 0010 c、 在恒温匀速磁力搅拌下, 将油相按比例滴入恒温液体中, 在固定时间段, 设定的 波长下测透光率, 直至透光率稳定且乳化完全后停止搅拌, 室温静置24h得到连翘挥发油自 微乳。 0011 进一步地, 步骤a所述吐温-20与乙醇体积比为81:9; 和/或, 步骤a所述油酸乙酯与 吐温-20和乙醇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0:90。 0012 进一步地, 步骤b所述连翘挥发油与混合液。
10、体积比为25:100; 和/或, 步骤b所述恒 温水浴温度为37。 0013 进一步地, 步骤c所述恒温为37, 匀速为100rmin-1; 和/或, 步骤c所述液体为去 说 明 书 1/7 页 3 CN 109260151 A 3 离子水、 pH6.8PBS、 0.1molL-1盐酸溶液, 优选去离子水; 和/或, 步骤c所述油相与恒温液体 的体积比为1:25、 1:50、 1:100、 1:200, 优选1:100; 和/或, 步骤c所述固定时间段为每隔30s, 设定的波长为600nm。 0014 本发明提供的连翘挥发油自微乳, 解决了连翘挥发油口服刺激性大、 生物利用度 差的问题, 显著。
11、提高了释药速度, 使临床用药更加方便。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连翘挥发油自微 乳制备方法筛选得到的连翘挥发油自微乳粒径更小、 稳定性更高, 且在乳化过程中耗能更 低、 效率更高。 0015 显然,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 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 在不脱离 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 替换或变更。 0016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 明。 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 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17 图1连翘挥发油自微乳中油相、 乳化剂。
12、、 助乳化剂的伪三元相图 0018 图2连翘挥发油SMEDDS乳化后微乳的透射电镜照片 0019 图3连翘挥发油微乳的粒径分布图 0020 图4连翘挥发油微乳的电位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实施例1、 连翘挥发油的制备 0022 取连翘生药材50g于烧瓶中, 加水500ml与玻璃珠数粒, 振摇混合后, 连接挥发油测 定器与回流冷凝管。 自冷凝管上端加水使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 并溢流入烧瓶时 为止。 置电热套中缓缓加热至沸, 并保持微沸5小时, 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 停止加热, 放置片刻, 开启测定器下端的活塞, 将水缓缓放出, 至油层上端到达刻度0线上面5mm处为 止。 放置。
13、1小时以上, 回收, 加无水硫酸钠脱水, 得到提取率为1.7的淡黄色澄明油状液体 即为连翘挥发油。 0023 实施例2、 连翘挥发油自微乳的制备 0024 a、 吐温-20与乙醇以体积比81:9混合均匀后, 再与油酸乙酯以体积比90:10混合, 搅拌均匀, 得吐温-20:乙醇:油酸乙酯(81:9:10)的混合液; 0025 b、 连翘挥发油与混合液以体积比25:100混合后, 在37水浴条件下加热溶解, 搅 拌均匀, 得澄清透明的油相; 0026 c、 在温度37, 转速100rmin-1的磁力搅拌下, 将油相以1:100体积比滴入37去 离子水中自乳化, 每隔30s测定在600nm波长下的透。
14、光率, 直至透光率稳定且乳化完全后停 止搅拌, 室温静置24h得到连翘挥发油自微乳。 0027 以下通过试验例的方式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8 仪器与材料 0029 ZEN3690马尔文纳米粒度分析仪(英国马尔文仪器有限公司), 85-2A数显恒温测速 磁力搅拌器(常州越新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JEM-21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株式会 说 明 书 2/7 页 4 CN 109260151 A 4 社), 电子恒温水浴锅(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 Sartorius 11D型电子分析天平(德国 Sartorius公司), 湘仪TG16-WS台式高速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
15、发有限公司)。 0030 青翘(批号: 1705075), 购自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 油酸乙酯(EO, 国 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油酸、 大豆油、 肉豆蔻酸异丙酯、 聚氧乙烯蓖麻油、 吐温80、 吐温 20均购自成都市科隆化学品有限公司; 乙醇、 异丙醇均为分析纯, 去离子水(由优普超纯水 制造系统制备)。 0031 试验例1、 连翘挥发油自微乳处方优选 0032 一、 连翘挥发油在各辅料中的溶解度考察 0033 取1ml连翘挥发油, 分别与1ml的油酸、 油酸乙酯(EO)、 大豆油、 肉豆蔻酸异丙酯、 聚 氧乙烯蓖麻油、 吐温80、 吐温20、 辛酸葵酸三甘油酯、 乙醇、 。
16、丙三醇、 PEG400、 1.2-丙二醇溶液 混合, 涡旋混匀, 3500rmin-1离心10min, 观察连翘挥发油在其中的溶解情况。 实验观察发 现连翘挥发油与油酸、 EO、 大豆油、 肉豆蔻酸异丙酯混溶, 可作为油相。 聚氧乙烯蓖麻油、 吐 温80、 吐温20都可与连翘挥发油相溶, 故可作为表面活性剂。 除乙醇外丙三醇、 PEG400、 1.2- 丙二醇与连翘挥发油不互溶, 分层, 故选用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 0034 二、 处方试剂的筛选 0035 2.1油相与乳化剂相容性考察 0036 将筛选出的油相和乳化剂进行相容性试验, 油相选用油酸、 EO、 大豆油、 肉豆蔻酸 异丙酯; 乳化。
17、剂选用聚氧乙烯蓖麻油、 吐温80, 吐温20。 将乳化剂和助乳化剂按照一定的比 例混合, 将油相和混合乳化剂分别按1:9, 2:8, 3:7, 4:6, 7:3, 比例搅拌混合均匀, 取无相分 离的混合物1ml滴入37的100倍量去离子水中, 于100rmin-1恒速磁力搅拌, 观测乳化情 况。 目测等级设定为A: 乳化时间1min, 溶液呈澄清或略泛蓝色乳光; B: 乳化时间1min, 略浊, 呈蓝白色; C: 乳化时间12min, 呈亮白色不透明液体; D: 乳化时间2min, 色泽暗, 呈 灰白色, 略带油状; E: 难乳化, 一直有油滴存在。 结果见表1。 0037 表1连翘挥发油自微。
18、乳油相与乳化剂相容性考察结果 说 明 书 3/7 页 5 CN 109260151 A 5 0038 0039 注: A1油酸; A2EO; A3大豆油; A4肉豆蔻酸异丙酯; B1聚氧乙烯蓖麻油; B2吐温-80; B3吐温-20; C乙醇 0040 结果表明EO和吐温20的相容性较好, 在各个比例下均能很好的溶解和快速乳化。 与吐温80乳化效果较差, 聚氧乙烯蓖麻油乳化困难, 大豆油乳化效果次之, 而油酸和肉豆蔻 酸异丙酯与聚氧乙烯蓖麻油、 吐温80均形成凝胶状物, 溶液一直有油滴存在, 与吐温-20乳 化效果差。 所以选择油相为油酸乙酯, 乳化剂为吐温20。 0041 2.2处方伪三相原。
19、图的绘制 0042 确定油相为EO, 乳化剂为吐温20, 助乳化剂为乙醇后绘制伪三元相图。 分别称取 EO、 吐温20与乙醇, 首先按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比例(Km)为10 0、 9 1、 8 2、 7 3、 6 4、 5 5、 4 6、 3 7、 2 8、 1 9的体积比配制一系列乳化剂与助乳化剂混合物, 混匀, 再将各混合物与油相 分别以9 1、 8 2、 7 3、 6 4、 5 5、 4 6、 3 7、 2 8、 1 9的体积比混合(固定体系总质量为1ml), 再 分别加入定量连翘挥发油, 37水浴加热溶解, 搅拌均匀。 在恒温磁力搅拌下分别将各混合 物滴入100mL、 37去离子水中自乳。
20、化, 每隔30s测定在600nm下的透光率, 搅拌均匀直至形 成T稳定且乳化完全的连翘挥发油SMEDDS。 以自乳化时间、 T、 溶液外观等指标进行筛选, 按 表2综合评分, 筛选出85分以上的处方。 分别以乳化剂(吐温20)、 助乳剂(乙醇)和油相(EO) 作为3个顶点, 采用Origin 8.0软件绘制伪三元相图, 确定形成自微乳区域。 评价原则为油 相和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 在37恒温及温和搅拌下自发形成微乳(目 测级别为A级), 再据此得最优处方, 结果如图1所示。 0043 表2连翘挥发油SMEDDS评分指标 说 明 书 4/7 页 6 CN 109260151 A 。
21、6 0044 0045 0046 结合实验设计与伪三元相图结果, 筛选得自乳化时间1min, 乳化后澄清透明, T 97, 静置24h后无分层、 且乳化剂用量最少为最优处方。 因此, 确定最佳处方为EO-吐温 20-乙醇的体积比为10:81:9。 0047 2.3最大载药量的确定 0048 按体积比10:81:9精密量取EO、 吐温20与乙醇, 分别加入10、 20、 30、 40、 50、 60的连翘挥发油, 固定体系总量为1ml, 各3份, 37水浴加热溶解, 搅拌均匀, 得澄 清透明的油相, 将该油相在恒温磁力搅拌下滴入100mL、 37去离子水中自乳化, 转速为 100rmin-1。 。
22、分别以自乳化后室温静置24h的外观性状、 乳滴粒径、 多分散指数、 药物质量为 考察指标, 确定最大载药量, 结果见表3。 连翘挥发油SMEDDS中的粒径随载药量的增大而增 加, 当载药量为20时, 连翘挥发油口服SMEDDS中的粒径为53.4nm左右, 且形成微乳液于37 静置24h仍澄清透明, 均无药物析出。 因此, 确定最大载药量为20, 即最优处方配比为连 翘挥发油-EO-吐温20-乙醇(V/V25:10:81:9)。 0049 表3连翘口服SMEDDS最大载药量的确定(n3) 0050 说 明 书 5/7 页 7 CN 109260151 A 7 0051 0052 试验例2、 连翘。
23、挥发油SMEDDS的体外评价 0053 3.1外观形态考察 0054 连翘挥发油SMEDDS为澄清透明, 无色的黏稠状液体; 加水乳化后形成澄清透明, 略 泛蓝色乳光的连翘挥发油微乳液, 流动性良好。 0055 3.2透射电镜观察乳滴形态 0056 采用磷钨酸负染法, 取适量连翘挥发油SMEDDS微乳液, 滴在覆有支持膜铜网上, 静 置10min用滤纸片吸干, 滴加2磷钨酸溶液于铜网上负染5min, 自然挥干, 透射电镜观察连 翘挥发油SMEDDS自乳化后形成的微乳形态。 结果表明能形成大小较均一的球形乳滴, 见图 2。 0057 3.3自乳化效率 0058 制备连翘挥发油SMEDDS 1ml。
24、, 滴入100mL 37去离子水中, 于100rmin-1转速下 自乳化。 用秒表记录完全乳化成澄清透明的时间, 结果乳化时间为32s。 0059 3.4高速离心试验 0060 精密称取连翘挥发油SMEDDS 1ml, 按照 “3.3” 项下操作, 制得连翘挥发油微乳液。 取该微乳液10mL, 4 000rmin-1高速心15min, 观察乳剂是否分层。 结果表明连翘SMEDDS经 高速离心后仍澄清透明, 无分层现象。 0061 3.5粒径大小与Zeta电位测定 0062 取连翘挥发油SMEDDS 1ml, 按照 “3.3” 项下操作, 形成均一透明的连翘挥发油微乳 液。 取微乳液适量, 采用。
25、ZEN3690马尔文纳米粒度分析仪测定, 粒径与粒度分布(见图3)、 Zeta电位分布(见图4)。 结果连翘挥发油微乳液平均粒径(37.410.014)nm, 多分散系数 0.2110.018, 粒度分布均匀, Zeta电位平均值为(-7.050.53)mV。 0063 3.6介质因素的影响 0064 分别取约1ml的连翘挥发油SMEDDS, 按照 “3.3” 项下操作分别加入到100ml的水、 pH6.8的PBS中, 和0.1mol/l的盐酸溶液中, 记下自乳化的时间, 并观察所形成微乳或乳液的 外观。 发现连翘挥发油SMEDDS在三种介质中乳化时间为32s、 28s、 30s, 乳化时间相。
26、差不大, 均能形成透明澄清, 略泛蓝色乳光的乳液。 0065 3.7稀释倍数的影响 0066 分别考察连翘油SMEDDS在37不同倍数的去离子水中(25、 50、 100、 200)稀释后的 自乳化效率。 结果显示, 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自乳化时间有增加, 对乳滴粒径影响不明显, 见表4。 说 明 书 6/7 页 8 CN 109260151 A 8 0067 表4稀释倍数对自乳化的影响 0068 0069 通过对连翘挥发油自微乳的体外评价, 得出其自微乳不仅能快速形成透明具有淡 蓝色乳光的微乳液, 而且水相介质、 稀释倍数对连翘挥发油SMEDDS的自乳化结果均无实质 性影响, 得到的乳剂的平均粒径均较小, 都在37.41nm左右; 粒径分布呈高斯分布, 符合微乳 粒径均需小于100nm的要求。 说 明 书 7/7 页 9 CN 109260151 A 9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10 CN 109260151 A 10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11 CN 109260151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