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托.pdf(12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886101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12.11 CN 1886101 B *CN1886101B* (21)申请号 200480035072.4 (22)申请日 2004.11.26 2003/9174 2003.11.26 ZA A61F 5/055(2006.01) A42B 3/04(2006.01) (73)专利权人 艾科悉德控股有限公司 地址 南非开普敦 (72)发明人 克里斯托弗詹姆士莱亚特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责任公司 11219 代理人 刘建功 车文 US 2003060744 A1,2003.03.27, W。
2、O 02089620 A1,2002.11.14, WO 9938401 A1,1999.08.05, US 5891069 A,1999.04.06, US 6058517 A,2000.05.09, GB 779717 A,1957.07.24, (54) 发明名称 颈托 (57) 摘要 公开的颈托 (10) 包括两个段 (12、 14), 该两 段沿着分割线(18)以可释放方式彼此连接。 该圈 具有朝上的表面 (30、 76.1、 20.2), 其在所有方向 限制戴头盔的头部的倾倒运动。该颈托还具有一 个柱 (68、 70), 其从圈向下延伸, 用于将载荷传递 到佩戴者脊柱两侧的后背上。。
3、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06.05.26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ZA2004/000148 2004.11.26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05/051251 EN 2005.06.09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魏娜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886101 B CN 1886101 B *CN1886101B* 1/1 页 2 1. 一种颈托, 其适于与全面部防。
4、撞头盔一起使用, 所述颈托包括 : 配合在佩戴者颈部周围的圈 ; 在所述圈的后部位置倚靠于该圈的柱 (68, 70) , 从而该柱沿着佩戴者的后背向下延 伸 ; 从所述圈向后方伸出的向后延伸部 (52) 以及从所述向后延伸部向上延伸的壁 (62) , 用于与头盔的后边缘的下侧相接触并限制头和头盔向后方的倾斜 ; 所述圈的前延伸部 (38) 提供朝上的冲击表面, 该冲击表面通过接触头盔的护面的下侧 限制头盔的向下倾斜。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颈托, 其包括位于前段的空心顶部凸缘 (20) , 所述顶部凸缘的 表面 (20.2) 放置在颈部的相对两侧, 并通过接触头盔来阻止头部的侧向移动。 。
5、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颈托, 其中, 所述壁向后方倾斜, 从而提供朝上的倾斜表面, 以限制头盔的突出和向后倾斜。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颈托, 其包括沿着所述柱 (68, 70) 的竖直边缘的衬垫 (72) , 用于在脊柱的每一侧向佩戴者的后背传递施加在颈托上的冲击载荷。 5.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颈托, 其包括所述圈的下前延伸部 (22) , 以及位于所述下 前延伸部的下侧上的衬垫, 所述下前延伸部的下侧上的衬垫用于承载在佩戴者的胸部上并 将施加在颈托上的冲击载荷传递到胸部。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颈托, 其被制造成包含多个碎裂区, 所述碎裂区具有比所述 颈托的其余部分。
6、更弱的强度。 7.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颈托, 其中, 所述圈包括 U 形前段 (12) 和 U 形后段 (14) , 有 可释放的锁扣装置 (16) 用于将所述前段和后段彼此紧固。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886101 B 2 1/4 页 3 颈托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颈托。 背景技术 0002 颈托总体上用于在佩戴者受到颈部损伤后支撑并固定佩戴者的颈部。 0003 本发明的颈托的目的是对于使用者可能受到的大多数类型的颈部损伤提供保护, 特别是对于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可能受到的诸如骨折的损伤提供保护, 在诸如高速机车运动 的体育运动中, 有受到严重颈部损伤的危险。 发明内。
7、容 0004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 提供一种颈托, 其包括 : 配合在佩戴者颈部周围的圈 ; 在 圈的后部倚靠于该圈的柱, 从而该柱沿着佩戴者的后背向下延伸 ; 以及沿着该柱的竖直边 缘的衬垫, 用于在脊柱的每侧向佩戴者的后背传递施加在颈托上的冲击载荷。 0005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 提供一种颈托, 其包括 : 用于配合在佩戴者颈部周围的 圈 ; 从圈向后方伸出的上延伸部 ; 以及从所述向后延伸部向上延伸的壁, 用于与防撞头盔 的后边缘的下侧相接触并限制头盔向后方的倾斜 ; 下后延伸部, 依靠于所述下后延伸部的 柱, 使得该柱延佩戴者的后背向下延伸 ; 以及沿着该柱的竖直边缘的衬垫, 用。
8、于在脊柱的每 侧向佩戴者的后背传递施加在颈托上的冲击载荷。 0006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 提供一种颈托, 其包括 : 用于配合在佩戴者颈部周围的 圈 ; 该颈托具有从圈向后方伸出的延伸部以及从所述向后延伸部向上延伸的壁, 用于与防 撞头盔的后边缘的下侧相接触并限制头盔向后方的倾斜。 0007 在俯视图中, 所述壁可以是曲线形的并跨过颈托的后部延伸, 其一部分沿着颈托 的每侧延伸, 该壁的跨过颈托后部延伸的那部分基本上是高度恒定的, 且壁的处于颈托侧 面的那些部分在高度上是减小的, 与跨过颈托延伸的那部分壁的距离增大。 0008 优选地, 所述壁向后方倾斜, 从而提供朝上的倾斜表面, 其位置。
9、能够阻止倾倒运动 并防止头盔的后部突出。 0009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 提供一种颈托, 其包括 : 配合在佩戴者颈部周围的圈, 从所述圈向前和向下的延伸部, 以及在该延伸部下侧的衬垫, 用于承载于佩戴者的胸部并 将施加在颈托上的冲击载荷传递到胸部。 0010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 提供一种颈托, 其包括 : 配合在佩戴者颈部周围的圈, 圈的前延伸部提供朝上的冲击表面, 该冲击表面在颈托与全面部 (full face) 防撞头盔一 起使用时, 通过接触头盔的护面的下侧限制头盔的向下倾斜。 0011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 提供一种颈托, 其包括 : 配合在佩戴者颈部周围的圈, 圈的上。
10、前延伸部提供朝上的冲击表面, 该冲击表面在颈托与全面部 (full face) 防撞头盔 一起使用时, 通过接触头盔的护面的下侧限制头盔的向下倾斜 ; 圈的下前延伸部 ; 该下延 伸部的下侧上的衬垫, 用于承载于佩戴者的胸部并将施加在颈托上的冲击载荷传递到胸 说 明 书 CN 1886101 B 3 2/4 页 4 部 ; 以及连接上、 下前延伸部的壁, 该壁是中空的且由径向外皮和径向内皮构成边界。 0012 在优选形式中, 所述的上延伸部是中空的且由上皮和下皮构成边界, 上延伸部的 中空的内部与所述连接壁的内、 外皮之间的空间相连通。 0013 所述圈可以包括 U 形前段和 U 形后段, 有。
11、可释放的锁扣装置用于将所述前段和后 段彼此紧固。 0014 在一种构造形式中, 所述柱包括倚靠于圈的竖直延伸的棒, 紧固于棒的比棒宽的 板, 该板从棒的每侧侧向伸出, 所述衬垫由所述板承载。 0015 连接上、 下前延伸部的壁可以制造得使其构成一碎裂区。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对本发明有更好的理解, 并示出本发明如何实施生效, 以下将参考附图以示 例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中 : 0017 图 1 是根据本发明的颈托的主视图 ; 0018 图 2 是颈托的示意图 ; 0019 图 3 是颈托的俯视图 ; 0020 图 4 是颈托的仰视图 ; 0021 图 5 是颈托的后视图 ; 0022 图 6。
12、 是颈托的侧视图 ; 0023 图 7 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种颈托的主视图 ; 0024 图 8 是图 7 中颈托的侧上示意图 ; 0025 图 9 是图 7 中颈托的俯视图 ; 0026 图 10 是图 7 中颈托的仰视图 ; 0027 图 11 是图 7 中颈托的后视图 ; 以及 0028 图 12 是图 7 中颈托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在图 1-6 中示出的颈托总的由 10 指出且包括前段 12 和后段 14, 它们被紧固在一 起形成一个围绕佩戴者颈部的圈。这种连接可以包括两个弹簧加压的锁销, 或者, 优选地, 一个弹簧加压的锁销 16.1 和一个铰链 16.2。前、 后段之。
13、间的分割线由 18 指出。 0030 前段 12 在俯视图中是 U 形的并包括空心顶部凸缘 20 和实心底部凸缘 22, 它们由 复合壁 24 连接在一起。 0031 该顶部凸缘具有一个上面, 其沿着曲线 28 成阶梯状以提供朝上的外表面 30 和朝 上的内表面。外表面 30 高于内表面。内表面在图中是不可见的, 因为它被一片马蹄形衬垫 32 挡住了。衬垫 32 以可释放方式被例如一条钩环紧固件 ( 未示出 ) 紧固于所述内表面, 该 钩环紧固件通常以 Velcro 作为商标出售, 其固定于内、 下表面的横向部分。衬垫 32 在表面 30 的上方凸出。 0032 当沿着分割线 18 观察其后端。
14、时, 顶部凸缘 20 以这样的方式倾斜 : 内、 下表面的内 边缘低于其外边缘, 且表面 30 的内边缘低于其外边缘。表面 30 的前、 横向延伸部分在径向 宽于该表面的侧面部分并向上 ( 具体见图 6) 弯曲形成朝前的唇部 38。 说 明 书 CN 1886101 B 4 3/4 页 5 0033 底部凸缘 22 宽于顶部凸缘 20 并在侧向和前方都凸出超过顶部凸缘。凸缘 22 的 下侧具有一层与其固定的衬垫材料 40。在颈托 10 被佩戴时, 该层 40 与佩戴者胸部的紧接 于颈部下侧那部分相接触。 0034 连接凸缘 20、 22 的壁 24 在段 12 的前端是双层皮空心结构, 朝着 。
15、U 形段 12 的分支 的自由端是单皮结构。 0035 段 12 的凸缘 20、 22 的内边缘由壁 24 的弯曲内皮 42 连接。壁的外皮由 44 指出并 从顶部凸缘 20 的下侧延伸到底部凸缘 22 的上表面。 0036 底部凸缘 22 由单层皮构成, 而顶部凸缘 20 如上所述是空心结构。顶部凸缘 20 的 上皮形成表面 30, 衬垫 32 固定于该表面, 其还形成唇部 38 的上表面。下皮形成唇部 38 的 下侧并与壁 24 的外皮 44 融合。 0037 因此, 颈托的靠前部分是空心的, 内部空间由顶部和底部凸缘 20、 22 以及壁 24 的 两层皮围成。空心唇部 38 形成皮 4。
16、2、 44 以及凸缘 20、 22 之间的空间的前延伸部。 0038 在皮 44 上设置通气孔 ( 未示出 ), 并在凸缘 22 上设置另外的通气孔 46。这些通 气孔都与所述内部空间连通并允许空气流过颈托的空心前段。 0039 下凸缘的自由边缘在 50( 见图 2) 处台阶下沉, 以允许两个段 12、 14 交叠, 这将在 以下详细说明。 0040 后段14包括顶部和底部凸缘52、 54, 在前、 后段接合时, 其形成前段12的顶部和底 部凸缘 20、 22 的连续部分。 0041 顶部凸缘 52 设置成在其中带有台阶, 从而其上表面具有低于径向外部分的径向 内部分。径向外部分由 56 指出。
17、, 且径向内部分具有通过一条或多条 “Velcro” 钩环紧固件 紧固于其上的衬垫58。 凸缘52是空心的并且由上皮和下皮形成边界, 上皮构成凸缘的阶梯 顶部表面。 0042 颈托的后部由第一壁 60 以及第二壁 62 构成。 0043 底部凸缘 54 在其后端向下弯曲, 与壁 60 接合。在壁 60 中设置通气孔 64 并在壁 60 的朝后的表面的中心处设置竖直延伸的凹陷 66。 0044 棒 68 的上端处在凹陷 66 中并螺纹紧固于壁 60。宽于棒 68 的板 70 通过螺钉或其 他合适的手段紧固于棒 68 上并在两个水平方向上都凸出超过棒 68。衬垫材料制成的 U 形 垫 72 紧固于。
18、板 70 的朝前的表面。棒 68 和板 70 构成一个柱。 0045 可以将楔形垫片 ( 未示出 ) 配合在棒 68 与壁 60 之间, 从而使棒得到非竖直的取 向。或者, 可以使用两个面对面接触的楔形垫片将棒 68 相对于壁 60 向后移位, 同时保持其 竖直。 0046 垫片还可以用在棒 68 和板 70 之间, 从而将板 70 相对于棒形成角度, 或者将其相 对于棒向后位移。 0047 壁 62 构成凸缘 52 的部分 52 的上延伸部。壁 62 在俯视图中具有大致三角形的侧 段 74, 增大了朝向它们与壁 62 的横向段 76 相融合的区域的高度。该段 76 向后倾斜, 以形 成表面 。
19、76.1( 见图 1) 并在其中具有两个网眼覆盖的通气孔 78。在其朝前表面上, 段 76 具 有两个衬垫片 80, 且在段 74 的内面上还有另外两个衬垫片 82。 0048 衬垫材料制成的垫片 88 设置在凸缘 54 的下侧。 0049 凸缘 54 的前边缘构成得使得它们与凸缘 22 的后边缘交叠 ( 见图 2)。 说 明 书 CN 1886101 B 5 4/4 页 6 0050 锁扣 16.1 安装在段 14 上并包括弹簧加压的锁杆, 其处于凸缘 54 的插座中并可以 通过凸缘外部的促动元件手动位移。柄脚 (tang)( 未示出 ) 紧固于段 12 并在段 12 和 14 连接时进入容。
20、纳锁杆的插座。该柄脚在其侧边缘具有成角度的槽口。只有通过将锁杆手动 位移出槽口, 才能将段 12、 14 分开。 0051 壁段76的顶部边缘和倾斜的前面76.1邻近佩戴者的防撞头盔并限制头部伸出和 向后倾斜运动。由棒 68 和板 70 构成的柱通过垫 72 将冲击载荷传递到佩戴者的后背。这 些载荷不施加在脊柱上, 而是在位于脊柱两侧的两个区域上。 0052 前段的顶部凸缘 20 位于全面部型头盔下边缘的下方, 因而限制带上头盔的头的 倾斜移动。凸缘 22 的前部靠在佩戴者胸部上, 通过凸缘 22 的下侧上的衬垫 40 将载荷传递 给胸部。 0053 图 7 到 12 的颈托的大部分特征与图 。
21、1 到 6 中的颈托都是共同。使用相同的附图 标记加上后缀 “.1” 来表示相同的部分。 0054 两种颈托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在于, 图 1-6 中的壁段 76 在长度上小得多, 如图 12 中 所示。壁段 76 限制了头盔和头在箭头 A 方向上的移动。这样的移动在医学术语上称为 “突 出 (projection)” 。颈托的上表面限制了头部和头盔在箭头 B 所示方向上的移动。 0055 示出的两种颈托都是用树脂和玻璃纤维或者碳纤维以及一种嵌埋在树脂中的诸 如 “Kevlar” 织物制成的。 “Kevlar” 是这些材料中最强的, 用在颈托的内侧。因此, 如果颈 托发生碎裂, 其碎裂优先在外侧发。
22、生。 因而破碎出的任何的碎片都在颈托之外, 不会靠近佩 戴者的颈部。 0056 颈托的制造方式使得颈托的结构的某些区域比其余的区域脆弱。 在受到冲击的情 况下, 这些区域将在颈托的其他部分之前崩塌并吸收冲击产生的力。该碎裂区在图 1-6 中 用 FZ 标出。在图 7-12 的颈托中也存在相同的区。 0057 通过例如使用强度较低的织物、 将这些区域制造得比周围部分薄, 或者通过将颈 托构造得使断裂自然发生在需要的区域, 来创造出上述的这种区域。 0058 所述的颈托不是让受到颈部损伤的人佩戴的, 而是让那些活动中增大了受到颈部 损伤的机会的人佩戴的。 0059 通过提供由衬垫材料覆盖的树脂的刚。
23、性基础结构, 并在该基础结构中构造碎裂 区, 就可以通过吸收震动而将传递到佩戴者颈部区域的冲击震荡最小化。唇部 38 形成了圈 的前延伸部, 控制戴头盔的头部的前倾移动。 头盔的后部下缘与壁段76的斜面76.1邻近并 限制戴头盔的头部的突出和倾斜。最后, 顶部凸缘的表面 20.2 放置在颈部的相对两侧 ( 见 图 1 和 11), 通过与头盔相接触来阻止头部的侧向移动。 说 明 书 CN 1886101 B 6 1/6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886101 B 7 2/6 页 8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886101 B 8 3/6 页 9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886101 B 9 4/6 页 10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886101 B 10 5/6 页 11 图 9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886101 B 11 6/6 页 12 图 11 图 1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886101 B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