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银抗菌卫生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米银抗菌卫生巾.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72412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2.13 CN 202724123 U *CN202724123U* (21)申请号 200920180654.1 (22)申请日 2009.11.19 A61F 13/15(2006.01) A61L 15/22(2006.01) A61L 15/18(2006.01) A61L 15/46(2006.01) A61L 15/60(2006.01) (73)专利权人 安徽华晶新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231300 安徽省舒城县杭埠镇 (72)发明人 王雪原 徐宗静 刘振 徐霞玲 (54) 实用新型名称 纳米银抗菌卫。
2、生巾 (57) 摘要 一种纳米银抗菌卫生巾自上而下为顶面透液 区、 高吸水抗菌功能区和底面防渗区, 其中顶面 透液区由单层或非单层的无纺布、 无尘纸、 吸水 纸等材料中的至少一种组成, 底面防渗区包括由 单层或非单层的经一定时期即自行降解的高分子 材料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独特之处是 : 在抗菌高 吸水区内同步实现抗菌和强吸水功能的是纳米 银-高吸水性树脂复合材料粉体, 粉体粒径100 目, 均匀复合在树脂三维网络中的银单质粒径 100nm, 纳米银含量 50ppm, 优秀抗菌效果的 纳米银含量 170ppm。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4 页 (19)中。
3、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4 页 1/1 页 2 1. 一种纳米银抗菌卫生巾自上而下为顶面透液区、 抗菌高吸水功能区和底面防渗区, 其中顶面透液区可以由单层或非单层材料组成, 材料可以是无纺布、 无尘纸、 吸水纸等 ; 底 面防渗区也可以由单层或非单层材料组成, 材料可以是经一定时期即自行降解的高分子材 料 ; 单层之下还可以附加一个防破损的加强层, 材料可以是无纺布等 ; 其特征是 : 在抗菌高 吸水功能区内同时实现抗菌和高吸水功能的是纳米银 - 高吸水性树脂复合材料粉体, 粉体 粒径 100 目, 均匀复合在树脂三维网络中的。
4、银单质粒径 100nm, 纳米银含量 50ppm。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纳米银抗菌卫生巾, 其特征是 : 纳米银 - 高吸水性树脂复合 材料中纳米银含量 170ppm。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纳米银抗菌卫生巾, 其特征是 : 纳米银 - 高吸水性树脂 复合材料粉体在其后一体化的第 1、 3 区之间直接敷设。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纳米银抗菌卫生巾, 其特征是 : 纳米银 - 高吸水性树脂 复合材料粉体由透液性能好的吸水纸袋或无纺布袋封装, 封装袋还可以由缝纫路线分隔成 面积较小的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724123 U 2 1/4 页 3。
5、 纳米银抗菌卫生巾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设计涉及妇用卫生巾, 属于生理卫生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1、 由于含有水分、 有机物和营养物质, 卫生巾从生产、 存储、 运输至使用过程的各 环节, 均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病毒病菌及有害人体健康的微生物感染, 且此种情形不可绝对 避免。 女性经期排泄物带有病菌病毒, 充盈经血的卫生巾成为病菌繁殖的温床, 卫生巾的不 卫生实属见怪不怪。 0003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60的女性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炎症。而且女性经期是生理 健康的低潮期, 自身抵抗病菌微生物侵害的能力较弱。 卫生巾的卫生指标合格与否, 将直接 关系到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甚至可能。
6、引发一些妇科疾病。 所以卫生巾自身是否可杀菌抗菌, 及杀菌抗菌的能力已成为衡量卫生巾品质的重要指标。 0004 通过专利资料查新可见, 诸多卫生巾专利申请案的特征范围及发展态势是 : 分层 结构, 其中包括抗菌层和吸收层的分离 ; 可吸水或高吸水 ; 含有药物或其它杀菌材料 ; 制造 材料一般都方便后处理或可全降解等。目前市场的卫生巾大致可以如下分类 : 1) 只具备单 纯吸水功能 ; 2) 中草药 ( 颗粒 ) 作为抗菌材料层和吸水材料层共同合成功能层 ; 3) 中草药 浸液层作为抗菌材料和吸水材料共同合成功能层 ; 4) 西药材料层作为抗菌材料和吸水材 料共同合成功能层 ; 5) 海洋生物。
7、液作为抗菌材料被无纺布等浸润后合成功能层 ; 6) 纳米级 竹炭、 远红外陶瓷、 磁性材料等作为主功能材料 ; 7) 纳米银或载纳米银的粉体布施于上表 层或纳米银液被无纺布等浸润作为抗菌层等。 0005 市售的部分卫生巾仅有吸液功能, 虽然具有一定的护理作用。某些卫生巾经中药 介入处理后携有不合适的气味, 且抗菌效率不够理想。某些卫生巾附含纳米银粉体或载纳 米银粉体等, 由于纳米银颗粒位于巾的表层及随机非均匀分布或银含量有限, 导致抗菌效 果欠佳。 0006 综上可见, 在卫生巾必须具备抗菌杀菌功能的前提下, 目前市场已有卫生巾的材 料应用和工艺设计尚未达到全面优化, 问题主要存在于主功能材料。
8、的附加环节, 如抗菌杀 菌效果欠佳、 吸水吸液效果较弱, 及由此引发的加工工序繁琐和成本较高 ( 如由药液浸泡 后晾干烘干工序产生等 ) 等等。 0007 2、 安徽华晶新材料有限公司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 纳米银高吸水性树脂复合材 料及其辐射法生产工艺 公开了一种采用辐射化学工艺制备的纳米银高吸水性树脂复 合材料, 材料粉体粒径 100 目, 其树脂为交联型亲水性聚合物, 树脂内部的三维网络边长 100nm, 粒径 100nm 的银单质被均匀复合在树脂三维网络中 ; 复合材料中纳米银含量 50ppm, 具有优秀抗菌杀菌效果的纳米银含量 170ppm。 0008 纳米银高吸水性树脂产品基本性能如下。
9、 : 0009 含水量 7 吸蒸馏水倍数 430 0010 吸盐水倍数 50 保盐水倍数 38 说 明 书 CN 202724123 U 3 2/4 页 4 0011 加压吸盐水倍数 28 吸盐水速度 32s 0012 以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GB15979-2002) 为检测依据, 纳米银高吸 水树脂复合材料产品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抗菌材料检测中心确认 : 对大肠杆菌抑 菌率大于 99,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大于 99 ( 检测报告编号 : LHKJ-0906-02-1/1、 LHKJ-0906-03-1/1), 所以上述纳米银高吸水性树脂产品是一种抑菌效果优秀的卫生用 功。
10、能型高分子吸水新材料。 发明内容 0013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 : 针对传染性疾病患者、 高致病性病菌病毒携带者的防交叉 感染需求, 针对重症病人、 长期卧床的残疾人、 老人和婴幼儿护理需求, 提供一种具备高倍 吸水率兼有优秀抗菌功能的新型卫生巾。 0014 本实用新型设计方案是 : 一种卫生巾自上而下为顶面透液区、 抗菌高吸水的功能 区和底面防渗区, 以上三个区形成一体化的相互间结合方法类如已有卫生巾。本实用新型 卫生巾的顶面透液区可以由单层或非单层材料组成, 应利于体液 ( 尿液、 人体表腐败液、 血 液等 ) 的迅速渗透, 而且本身不吸受体液或基本不吸收体液, 并兼顾到人体皮肤触贴的舒 。
11、适感, 材料可以是速透丝薄柔棉、 无纺布、 无尘纸、 普通吸水纸、 打孔膜等 ; 本实用新型卫生 巾的底面防渗区也可以由单层或非单层材料组成, 此时的单层应保证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不 发生体液渗透, 单层之下还可以有一个防破损的加强层, 材料可以是无纺布等 ; 在抗菌高吸 水的功能区内是粉体纳米银高吸水性树脂复合材料, 其树脂为交联型亲水性聚合物, 粉 体粒径 100 目, 纳米银含量 170ppm, 无不愉快气味, 无任何刺激性, 不会引起过敏。 0015 纳米银高吸水性树脂复合材料粉体既可以直接敷设于第 1、 3 区之间, 也可以由 透液性能好的吸水纸袋或无纺布袋封装, 且面积较大的封装袋还可。
12、以由缝纫路线分隔成面 积较小的块。 0016 本实用新型产品设计的积极效果在于 : 复合材料的高强广谱抗菌特性利于女性经 期的自洁保洁 ; 优秀的抗菌性能和高吸水性能由同一种复合材料兼备, 利于卫生巾产品减 少物理层级和符合人体工学的秀丽设计 ; 复合材料粉体的干燥态利于卫生巾产品的快速大 批量生产 ; 复合材料的可全降解利于产品使用后的环保处理。 附图说明 0017 附图 1 本实用新型的 A 式结构 0018 附图 2 本实用新型的 B 式结构 0019 附图 3 本实用新型的 C 式结构 0020 附图 4 本实用新型的 D 式结构 0021 附图 5 本实用新型的 E 式结构 0022。
13、 附图 6 本实用新型的 F 式结构 0023 附图 7 本实用新型的 G 式结构 0024 附图 8 本实用新型的 H 式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202724123 U 4 3/4 页 5 0025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 : 0026 实施例 1。见附图 1, 原为三洋产妇卫生巾剖面图, 其高分子吸收聚合体 5 夹在两 片吸水纸 6 之间, 而两片吸水纸 6 又位于以短纤维棉层 2 为贴面的棉状物 3 和防水型塑料 压层 4 之间, 产品外表层为特种纤维层 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以纳米银高吸水性树 脂复合材料粉体层 5 替代原只吸液不抗菌的高分子吸收聚合体 5。 0。
14、027 实施例 2。见附图 2, 原为中国专利 01231481.1 说明书附图, 其纳米银抗菌织物层 24 位于吸液层 25 和面层 26 之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原纳米银抗菌织物层 24 和吸液 层 25 合并为纳米银高吸水性树脂复合材料粉体层, 并位于面层 26 与底层 21 之间。 0028 实施例 3。见附图 3, 原为中国专利 200620018431.1 说明书附图, 它包括自动清洁 层 31、 舒爽层 32、 网面层 33、 吸水层 34、 防水膜层 3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以纳米银 高吸水性树脂复合材料粉体层置于网面层 33 与防水膜层 35 之间, 从而全面替代。
15、自动清洁 层 31( 磷酸锆载纳米银粉体材料和硅丙酸乳液组成的喷液在卫生巾网面上干燥成膜构成 ) 和舒爽层 32( 乳酸薄荷脂和硅丙酸乳液在卫生巾网面上干燥成膜构成 )。 0029 实施例 4。见附图 4, 原为中国专利 200720103592.5 说明书附图, 它包括面层 41、 纳米银离子抗菌层 42、 吸液层 43、 防透水膜层 44 等, 其中面层 41 的上表面具有若干个网状 凹坑, 利于液体下渗 ; 吸液层 43 由亲水性纤维如聚丙烯酸类树脂或无尘纸或 SAP 复合纤维 制成 ; 纳米银离子抗菌层 42 为椭圆形或其它形状, 面积为面层的 1/3, 在卫生巾相对重要的 位置设置纳。
16、米银离子抗菌层, 可大幅度降低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以纳米银高吸 水性树脂复合材料粉体全面替代原抗菌层和吸液层, 并置于面层41与防透水膜层44之间。 0030 实施例 5。见附图 5, 原为中国专利 200820004871.0 说明书附图, 它包括自上而 下的丝薄柔棉网面层 51、 保健功能芯片层 52、 无纸材料包装层 53、 高分子吸水层 54、 无纸 材料包装层 55、 防水巾 56、 离形纸层 57 ; 所述保健功能芯片层 52 是一具有抑菌、 杀菌、 抗 炎作用的纳米银、 远红外陶瓷粉及负离子材料, 该处理层为高密度的材料, 选用全棉无纺 布, 在该材料层中具有纳米银、。
17、 远红外陶瓷粉及负离子材料构成功能纸或功能布, 各层片通 过热熔固联。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以纳米银高吸水性树脂复合材料粉体全面替代原 2008200048710 专利的抗菌层和吸液层, 其两外侧各附贴于无纸材料包装层 53 和无纸材料 包装层 55, 并再置于面层 51 与防透水膜层 56 之间。余同于原专利。 0031 实施例 6。见附图 6, 原为中国专利 02203168.5 说明书附图, 包括底层 61、 吸液层 62, 和面料层 63, 在面料层 63 上还有纳米银抗菌织物层 64, 显然其抗菌层 64 与吸液层 62 呈分离状态并位于面料层 63 的两侧 ;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8、中, 在面料层 63 与底层 61 之间 设置纳米银高吸水性树脂复合材料粉体层, 取消原附着纳米银抗菌颗粒随机分布的无纺 布织物层 64。 0032 实施例 7。见附图 7, 原为中国专利 200820044745.8 说明书附图, 它从上到下依次 包括表层 71、 纳米银离子芯片层 72、 吸收层 73、 防漏层 74、 背胶层 75 ; 所述的纳米银离子芯 片层 72 位于纳米银卫生巾的中间位置, 吸收层 73 包括聚强纸 77 及其表面附着的一层高分 子吸水树脂, 且吸收层外周包裹一层定型无尘纸79, 所述表层覆盖一层天然植物精华素。 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在表层 71 与底层防漏层。
19、 74 之间设置纳米银高吸水性树脂复合材 料粉体层, 取消原纳米银离子芯片层 72 和吸收层 73, 原吸收层外周包裹的无尘纸层可以作 为纳米银高吸水性树脂复合材料粉体层的包裹层或取消该无尘纸包裹层, 其余不变。 说 明 书 CN 202724123 U 5 4/4 页 6 0033 实施例 8。见附图 8, 原为中国专利 200820186717.x 说明书附图, 包括上表面无 纺布层 81、 中间吸水层 83 是上下无尘纸之间夹装高分子吸水因子聚合纸的合并, 底层是防 水纸膜 84 和粘接在一起的离形纸 85, 其特别之处在于 : 上表面无纺布 81 与中间吸水层 83 之间的长度方向同向。
20、设置一片宽 2cm 左右的长条形织物片 82, 其材质是纳米银远红外负离 子无纺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在上表面无纺布层 81 和底层防水纸膜 84 之间设置纳米 银高吸水性树脂复合材料粉体层, 取消原 2cm 宽的纳米银远红外负离子无纺布及中间吸 水层 83, 即本实用新型仅包括上表面无纺布层、 纳米银高吸水性树脂复合材料粉体层、 防 水纸膜和离形纸层, 另在纳米银高吸水性树脂复合材料粉体层的上下均可以覆盖一层无 尘纸。 0034 下面继续说明本实用新型。 0035 1、 通过以上例 1-8 可见, 本实用新型产品进步的实质在于 : 以目前的最佳功能性 材料更换原有产品的主材料实现了卫生巾。
21、产品质量的技术升级。 市场现有卫生巾产品诸多 具体的区别结构不妨碍本设计创意的表达和保护。 0036 2、 在自然条件下, 纳米银高吸水性树脂复合材料作为本实用新型主功能材料, 其中的高分子树脂短期内可光降解和微生物降解, 其后无毒无害的纳米级别的银单质有进 一步聚合的倾向。 0037 3、 本实用新型复合材料中的高吸水性树脂(Super Absorbent Resin, 简称SAR)具 有诸多优异特性 : 高吸水倍率可吸收比自身重近千倍的无离子水或数十倍 0.9的生理 盐水 ; 保水能力强即使在受压条件下 SAR 吸入的水也不易被挤出 ; 具有高分子材料的其 它优点易于加工成粉体, 便于使用。
22、等。 0038 4、 本实用新型复合材料中的纳米银即粒径 100nm 的金属银单质, 作为最新一代 天然抗菌剂具有以下特点 : 0039 广谱抗菌。纳米银颗粒直接进入菌体与氧代谢酶 (-SH) 结合, 使菌体窒息而死的 独特作用机制, 可杀死与其接触的大多数细菌、 真菌、 霉菌、 孢子等微生物, 对抗菌素耐药菌 同样可杀灭。 0040 灭杀性强。纳米银可在数分钟内杀死 650 多种细菌。纳米银颗粒在低浓度就可迅 速杀死致病菌, 且遇水时杀菌活性更强。 0041 安全无毒。 本草纲目 记载 : 生银, 无毒。美国公共卫生局 1990 年 关于银毒性 的调查报告 中说明 : 银对人体无明显毒副作用 ; 含量少的纳米银局部用药是最安全的用药 方式。经试验, 小鼠在口服最大耐受量 925mg/kg, 即相当于临床使用剂量的 4625 倍时无任 何毒性反应。 说 明 书 CN 202724123 U 6 1/4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724123 U 7 2/4 页 8 图 3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724123 U 8 3/4 页 9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724123 U 9 4/4 页 10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724123 U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