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麻变温干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天麻变温干燥方法.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678496.8 (22)申请日 2014.11.24 A61K 36/8988(2006.01) (71)申请人 昆明理工大学 地址 650093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学府路 253 号 (72)发明人 杨野 (54) 发明名称 一种天麻变温干燥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麻变温干燥方法, 属药 用植物初加工技术领域 ; 本发明所述方法主要包 括如下步骤 : 鲜天麻的蒸制、 蒸制后的室温降温 失水和变温干燥 ; 本发明同传统方法相比, 天麻 按照重量分级, 分开蒸制, 解决了重量差异较大的 天麻同时蒸制时不能同时透。
2、心的问题, 防止了断 生不够或蒸过的问题, 干燥温度由低至高, 缓慢升 温, 避免了天麻水分的急剧散失, 从而减少了天麻 表皮的褶皱, 在保证天麻外在和内在质量的同时 干燥时间较传统方法缩短 1015 天, 特别是杜绝 了任何化学药剂尤其是硫磺的使用或燃煤中硫的 污染, 使天麻中天麻素含量较传统干燥方法提高 5% 以上。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8330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04 CN 104383300 A 1/1 页 2 1. 一种天麻变。
3、温干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 (1) 将洗净鲜天麻按重量分为上、 中、 下 3 个级别, 将分级后的天麻在 90100下蒸制 210 min ; (2) 将步骤 (1) 制备得到的蒸制后天麻摊开使其温度降至室温, 表面自然干燥至无水 分 ; (3) 将步骤 (2) 中得到的天麻通过变温干燥方式达到干燥天麻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麻变温干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3) 中所述变温干燥方 式的具体过程 : 在起始温度为 2030的条件下保温 2436 h, 然后按 2 /6 h 的升温速度 均匀升温至 4050, 保温 1224 h, 再以 5 /12 h 。
4、的速度均匀升温至 5060后, 保温直 至干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83300 A 2 1/3 页 3 一种天麻变温干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公开一种天麻变温干燥方法, 属药用植物初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天麻 (Gastrodiaelata BL.) 为兰科真菌营养型多年生草本植物, 是我国传统的中 药材, 入药部位为其干燥块茎, 具有平肝、 息风、 止痉之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头痛眩晕、 肢体 麻木、 小儿惊风、 癫痈抽搐、 破伤风, 其功效在 神农本草经 、名医别录 、植物名实图考 等均有记载。 0003 天麻药材中的主要药用成分为天麻素和天麻多糖, 。
5、故提高天麻的天麻素及天麻多 糖含量是提高天麻药材质量的重要途径。 0004 当前天麻主要的加工方式为 : 将采收后的鲜天麻, 洗净, 放于蒸笼中蒸至断面无白 心, 或在煮锅内煮至断面无白心, 然后放于自制的烤房内5060下烤干, 烘烤过程中每3 h 翻一次, 至七 八成干时于烤炉表面撒上硫磺, 熏蒸 34 h, 继续烤至麻体变硬。 0005 该方法存在 3 个弊端 :(1) 小作坊式生产, 机械化程度低, 蒸制或煮制规模小, 且煮 制造成了天麻素的严重流失 ;(2) 干燥过程长达 2030 天 ;(3) 长时间的干燥过程导致需要 添加硫磺以达防腐和漂白之目的, 从而造成天麻的硫污染。 0006。
6、 本发明通过利用鲜天麻的蒸制技术、 室温降温失水技术和变温干燥技术将鲜天麻 加工成干燥药材。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麻变温干燥方法, 其创新点在于采用高温蒸制技术 和变温干燥技术, 将新鲜天麻加工成为干燥天麻药材, 不但大幅缩短加工时间而且显著提 高天麻的天麻素含量和质量。 0008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 (1) 将洗净鲜天麻按重量分为上、 中、 下 3 个级别, 将分级后的天麻在 90100下蒸制 210 min, 蒸制后的天麻恰好过心, 对光照无白心 ; (2) 将步骤 (1) 制备得到的蒸制后天麻摊开使其温度降至室温, 表面自然干燥至无水 分 。
7、; (3) 将步骤 (2) 中得到的天麻通过变温干燥方式达到干燥天麻的目的。 0009 本发明所述天麻重量150 g为上级, 80 g重量150 g为中级, 重量80 g为 下级。 0010 所述变温干燥方式的具体过程 : 在起始温度为 2030的条件下保温 2436 h, 然 后按 2 /6 h 的升温速度均匀升温至 40-50, 保温 1224 h, 再以 5 /12 h 的速度均匀 升温至 50-60后, 保温至干燥。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 (1) 本发明所述方法在干燥前先将天麻按照重量分级, 分开蒸制解决了重量差异较大 说 明 书 CN 104383300 A 3 2/3 。
8、页 4 的天麻蒸制时不能同时透心的问题 ; (2) 本发明所述干燥方法和传统天麻干燥方法相比, 干燥温度由低至高, 缓慢升温, 避 免了天麻水分的急剧散失, 从而减少了天麻表皮的褶皱, 在保证天麻外在和内在质量的同 时进行干燥, 并将干燥时间缩短 1015 天 ; (3) 本发明所述干燥方法制备得到的天麻杜绝了任何化学药剂尤其是硫磺的使用, 避 免硫磺或燃煤中硫的污染 ; (4) 本发明所述干燥方法制备得到的天麻中天麻素含量较传统方法提高 5% 以上。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为实施例 1 制备的天麻药材天麻素 HPLC 图谱 ; 图 2 传统工艺方法制备的天麻药材天麻素 HPLC 图谱 。
9、; 图 3 为实施例 1 制备的天麻药材时间 - 温度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但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绝非仅局限于实施例。 0014 实施例 1 将鲜天麻洗净, 挑选单个重量在 80 g 以下天麻在可倾式蒸煮锅内 90下蒸制 2 min, 使蒸制后的天麻恰好过心, 对光照无白心 ; 将蒸制后天麻在室温下平摊于散热架, 散热 12h, 使蒸制天麻温度降至室温, 表皮干燥无水分 ; 将降温后天麻置于中药材烘干机内烘干, 采用变温烘干方式, 起始温度为 20, 24 h 后, 以每 6 h 升温 2 的速度均匀升至温至 40, 。
10、稳温12 h, 再以每12 h升5 的速度均匀升温至50, 直至干燥, 用时7天完成干燥, 干燥过程时间 - 温度曲线如图 3 所示, 干燥后天麻表面平整无褶皱, 天麻素含量为 0.88%。 0015 本实施例制备的天麻药材天麻素HPLC图谱如图1所示, 与传统方法制备的天麻药 材天麻素 HPLC 图谱 (图 2) 相比, 其峰面积显著高于传统方法制备的天麻药材, 说明本实施 例所采用的天麻干燥方法可显著提高天麻素含量。 0016 实施例 2 将鲜天麻洗净, 挑选单个重量为 80150 g 的天麻在可倾式蒸煮锅内 95下蒸制 6 min, 使蒸制后的天麻恰好过心, 对光照无白心 ; 将蒸制后天。
11、麻在室温下平摊于散热架, 散 热24 h, 使蒸制天麻温度降至室温, 表皮干燥无水分 ; 将降温后天麻置于中药材烘干机内烘 干, 采用变温烘干方式, 起始温度为 25, 30 h 后每 6 h 升 2的速度均匀升温至 45, 稳 温 18 h, 再以每 12 h 均匀升温 5的速度升温至 55, 直至干燥。用时 8 天完成干燥, 干燥 后天麻表面平整无褶皱, 天麻素含量为 0.90%。 0017 实施例 3 将鲜天麻洗净, 挑选单个重量在 150 g 以上的天麻在可倾式蒸煮锅内 100下蒸制 16min, 使蒸制后的天麻恰好过心, 对光照无白心 ; 将蒸制后天麻在室温下平摊于散热架, 散 热 。
12、2430 h, 使蒸制天麻温度降至室温, 表皮干燥无水分 ; 将降温后天麻置于中药材烘干机 内烘干, 采用变温烘干方式, 起始温度为30, 36 h后以每6 h均匀升温2的速度至50, 稳温 24 h, 再以每 12 h 均匀升温 5的速度升温至 60, 直至干燥, 用时 9 天 ; 干燥后天麻 说 明 书 CN 104383300 A 4 3/3 页 5 表面平整无褶皱, 天麻素含量为 0.93%。 0018 小草坝地区传统的天麻干燥方法为, 在室内小煤炉中燃烧煤, 通过热的烟气直接 对天麻进行加热, 该方法存在控温困难, 室内温度不稳定, 干燥温度偏低, 而且在干燥过程 中需经多次堆捂回水过程, 因此该干燥工艺下的天麻存在硫含量超标, 质量不稳定, 用时较 长的问题。 而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干燥方法与小草坝传统干燥方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表1) , 天麻素和可溶性浸出物含量显著升高, 干燥时间显著缩短。 0019 表 1. 变温干燥与传统干燥对天麻药材成分含量的影响 说 明 书 CN 104383300 A 5 1/2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83300 A 6 2/2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83300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