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对称圆锥形血管支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非对称圆锥形血管支架.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88521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0 CN 203988521 U (21)申请号 201420345878.4 (22)申请日 2014.06.24 A61F 2/90(2013.01) (73)专利权人 内蒙古工业大学 地址 01000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 区爱民街 49 号 (72)发明人 李治国 韩青松 冯海全 张雅静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非对称圆锥形血管支架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对称圆锥形血管支 架,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依次连接的若干个环形支 撑单元以及连接在相邻环形支撑单元之间的连接 单元 。
2、; 所述依次连接的环形支撑单元的长度依次 减小, 使得整个血管支架呈圆锥形机构。 作为一种 优化的技术方案, 所述环形支撑单元包括若干首 尾相连的 U 行结构的支撑体, 所述的相邻环形支 撑单元之间间隔排列的支撑体之间通过连接单元 连接 ; 所述支撑体轴向长度依次减小, 撑开后会 形成圆锥形, 直径变化率在150之间。 本实 用新型保证血管支架植入时的柔顺性, 并能很好 的解决圆锥部位血管夹层病变的处理, 有效防止 血管内的再狭窄。 具有良好的柔韧性、 维持血管通 畅的支撑强度, 且能承受血液流动引起的疲劳载 荷。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
3、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88521 U CN 203988521 U 1/1 页 2 1. 一种非对称圆锥形血管支架,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依次连接的若干个环形支撑单元以 及连接在相邻环形支撑单元之间的连接单元 ; 所述依次连接的环形支撑单元的长度依次减 小, 使得整个血管支架呈圆锥形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非对称圆锥形血管支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环形支撑单元包 括若干首尾相连的 U 行结构的支撑体, 所述的相邻环形支撑单元之间间隔排列的支撑体之 间通过连接单元连接 ; 所。
4、述支撑体轴向长度依次减小, 撑开后会形成圆锥形, 直径变化率在 1 50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非对称圆锥形血管支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若 干连接体, 连接体可采用直线结构, 或者是 V 形机构, 或 W 形机构, 或 S 形机构, 或 N 形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非对称圆锥形血管支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环形支撑单元包 括有 5-12 个 U 形结构组成的支撑体, 所述的连接体的数目为 4-12 个。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988521 U 2 1/3 页 3 一种非对称圆锥形血管支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5、 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非对称圆锥形血管支架。 背景技术 0002 心脏与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世界第一大杀手, 在美国每年所有的死亡的人中有一 半以上是由心脏和心血管疾病直接引起的。 在国内,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方式的 改变, 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 由于心血管狭窄引起的冠心病已经成为危及人类生命 健康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 冠心病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 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三大 类。 药物治疗周期长、 见效慢、 副作用大, 患者容易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 ; 外科手术会对病人 产生永久性的伤害 ; 介入性血管支架治疗方法因其创伤小、 效果好, 成为目前治疗心血管狭 窄的新型方法。 0。
6、003 血管支架是指在管腔球囊扩张成形的基础上, 在病变段置入内支架以达到支撑狭 窄闭塞段血管, 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及再塑形, 保持管腔血流通畅的目的。现有血管支架的 形式多种多样, 从制作方法上主要有激光切割支架 ( 发明专利 : 200910088181.7 ; 发明专 利 : 200910088181.1)、 从使用材料上主要有钴基合金支架 ( 发明专利 : 200910088181.7 ; 发明专利 : 200910088181.1)、 还有药物洗脱支架 ( 发明专利 : 200910088181.7 ; 发明专利 : 200910088181.1) 等。 0004 目前这些支架都存在一。
7、些问题 : 临床上应用的支架千篇一律都是圆柱形, 但血管 的某些部位并不是圆柱形, 近端和远端血管直径相差悬殊, 呈圆锥形。 在这些部位若采用传 统支架, 血管所承受的径向扩张力呈不均匀分布, 锥形部 位血管的小端承受更大的径向支 撑力, 容易使血管小端血管壁变薄, 产生机械牵拉、 异物炎症反应等。 而且, 近端就无法贴壁 良好, 由此会大大增加患者未来支架内血栓形成和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非对称圆锥形血 管支架就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能适应血管本身的生理结构, 使圆锥形血管病变的术 式难度大大下降, 增加可操作性, 减少手术时间, 也减少患者和介入医师的曝光时间。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
8、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 提供一种非对称圆锥形血管支 架, 提高血管支架在圆锥形血管部位的生理适应性, 均衡血管承受的径向扩张力, 有效降低 再狭窄的发生, 为非对称圆锥形血管支架的开发提供良好的平台, 以满足临床中对圆锥形 血管支架的需要。 0006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0007 一种非对称圆锥形血管支架,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依次连接的若干个环形支撑单元 以及连接在相邻环形支撑单元之间的连接单元 ; 所述依次连接的环形支撑单元的长度依次 减小, 使得整个血管支架呈圆锥形机构。 0008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 所述环形支撑单元包括若干首尾相连。
9、的 U 行结构的支 撑体, 所述的相邻环形支撑单元之间间隔排列的支撑体之间通过连接单元连接 ; 所述支撑 说 明 书 CN 203988521 U 3 2/3 页 4 体轴向长度依次减小, 撑开后会形成圆锥形, 直径变化率在 1 50之间。 0009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 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若干连接体, 连接体可采用直线结 构, 或者是 V 形机构, 或 W 形机构, 或 S 形机构, 或 N 形结构。 0010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 所述环形支撑单元包括有5-12个U形结构组成的支撑 体, 所述的连接体的数目为 4-12 个。 0011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
10、用新型扩张后自然形成 圆锥 形, 能有效提高支架在圆锥形血管部位的生理适应性, 均衡支架的支撑力, 从而保证血管支 架植入时的柔顺性, 并能很好的解决圆锥部位血管夹层病变的处理, 有效防止血管内的再 狭窄。具有良好的柔韧性、 维持血管通畅的支撑强度, 且能承受血液流动引起的疲劳载荷。 0012 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 0014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近端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实施例 : 0016 如图 1、 图 2 所示, 一种非对称圆锥形血管支架, 包括依次。
11、连接的若干个环形支撑 单元 1 以及连接在相邻环形支撑单元之间的连接单元 2。所述依次连接的环形支撑单元 1 的长度依次减小, 即 L1 L2 L3 L4 L5 L6 L7 L8, 使得整个血管支架呈圆锥 形机构。 0017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环形支撑单元1包括若干首尾相连的U行结构的支撑体, 所述 的相邻环形支撑单元 1 之间间隔排列的支撑体之间通过连接单元连接。所述支撑体轴向长 度依次减小, 撑开后会形成圆锥形, 直径变化率在 1 50之间。 0018 所述连接单元 2 包括若干连接体, 连接体可采用直线结构, 或者是 V 形机构, 或 W 形机构, 或 S 形机构, 或 N 形结构 0。
12、019 所述环形支撑单元 1 包括有 5-12 个 U 形结构组成的支撑体, 所述的连接体的数目 为 4-12 个。 0020 所述的支撑体由不锈钢、 钴铬合金、 镍钛合金、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材料、 可生物降 解的金属、 纯镁、 镁合金、 纯铁或铁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材质制成。 0021 本实用新型的尺寸没有特别的限制, 在不扩张的情况下, 非对称圆锥形血管支架 长度约为 5 30mm, 扩张后的直径约为 1.5 6.0mm 的范围内较为理想。非对称圆锥形血 管支架的一个支撑体的长度, 一般约为 0.5 2.0mm, 连接体的长度约为 0.1 2.0mm, 最为 理想长度是 0.2 1.0mm。。
13、 0022 本实用新型扩张后自然形成圆锥形, 能有效提高支架在圆锥形血管部位的生理适 应性, 均衡支架的支撑力, 从而保证血管支架植入时的柔顺性, 并能很好的解决圆锥部位血 管夹层病变的处理, 有效防止血管内的再狭窄。 具有良好的柔韧性、 维持血管通畅的支撑强 度, 且能承受血液流动引起的疲劳载荷。 0023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 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 说 明 书 CN 203988521 U 4 3/3 页 5 下做出的结构变化, 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 均属于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203988521 U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988521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