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一种含丁吡吗啉的杀菌组合物.pdf

  • 上传人:t****
  • 文档编号:841600
  • 上传时间:2018-03-15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451.1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22095.5

    申请日:

    2010.10.27

    公开号:

    CN101965844A

    公开日:

    2011.02.0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01N 43/84申请公布日:2011020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N 43/84申请日:20101027|||公开

    IPC分类号:

    A01N43/84; A01N37/32; A01N43/54; A01P3/00

    主分类号:

    A01N43/84

    申请人:

    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秋芳; 高超

    地址: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科技路金桥国际广场C座15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杀菌剂组合物,其有效活性成分含有(A)丁吡吗啉与(B)腐霉利或嘧霉胺中的一种,其中A与B的重量比为1∶20~20∶1,有效活性成分加入助剂及赋型剂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及微乳剂,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目病害。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杀菌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 (A) 丁吡吗啉与 (B) 腐霉利 或嘧霉胺的重量比为 1 ∶ 20 ~ 20 ∶ 1。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其中 (A) 丁吡吗啉与 (B) 腐霉利 或嘧霉胺的重量比为 1 ∶ 12 ~ 12 ∶ 1。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其中 (A) 丁吡吗啉与 (B) 腐霉利 的重量比为 1 ∶ 4 ~ 4 ∶ 1。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其中 (A) 丁吡吗啉与 (B) 嘧霉胺 的重量比为 1 ∶ 4 ~ 4 ∶ 1。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杀菌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 水分 散粒剂、 悬浮剂、 水乳剂或微乳剂。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杀菌组合物在做成固体制剂时, 其 中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占总重量的 10 ~ 85%。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杀菌组合物在做成液体制剂时, 其 中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占总重量的 1 ~ 50%。
    8: 根据权利要求 1 ~ 7 任一所述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灰 霉病、 霜霉病、 疫病。

    说明书


    一种含丁吡吗啉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含有丁吡吗啉的杀菌组合物。技术背景
         丁 吡 吗 啉 (Pyrimorph),分 子 式 : C22H25N2C1O2,化 学 名 称 : (E)-3-(2- 氯 吡 啶 -4- 基 )-3-(4- 叔丁基苯基 )- 丙烯酰吗啉。结构是为 :丁吡吗啉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农药之一, 其作用机理为 通过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 导致细胞内原生质渗漏, 同时抑制菌丝体蛋白质合成, 从而抑制 菌丝体生长。此外, 丁吡吗啉对卵菌目真菌具有优异的防效, 杀菌谱广, 可用于防治黄瓜霜 霉、 番茄晚疫、 辣椒疫病及立枯病、 瓜灰霉病等多种病害。
         但是丁吡吗啉长期单独使用, 容易使病害产生抗药性, 导致用药量加大、 防效降 低、 持效期缩短的问题, 不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 而若要新开发一种没有交互抗性的新农药 来防治病原菌, 则需筛选 1 万~ 1.5 万个化合物, 耗资 1 ~ 1.5 亿美元, 开发周期为 6 ~ 10 年。 而不同作用机理的有效成分进行复配, 是延缓病害产生抗药性常用的方法, 并根据实际 生产应用中的效果, 来判断此复配是增效作用还是拮抗作用。 复配作用较明显的配方, 可以 明显提高防效, 大大降低农药的用药量, 还可扩大杀菌谱, 提高杀菌效率。
         丁吡吗啉与腐霉利或嘧霉胺作用机理不同, 相互复配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 作用。且有关复配, 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
         嘧 霉 胺 (pyrimethanil), 分 子 式 为 C12H13N3, 化学名称: N-(4, 6- 二 甲 基 嘧 啶 -2- 基 ) 苯胺。
         嘧霉胺属苯胺基嘧啶类化合物, 为当前防治灰霉病活性最高的杀菌剂。其作用机 理独特, 通过抑制病菌浸染酶的产生从而阻止病菌的侵染并杀死病菌。同时具有内吸传导 和熏蒸作用, 施药后迅速达到植株的花、 幼果等喷雾无法达到的部位杀死病菌, 药效更快、 更稳定。
         腐 霉 利 (procymidone), 分子式 : C13H11Cl2NO2 化 学 名 称 : N-(3, 5- 二 氯 苯 基 )-1, 3- 二甲基环丙烷 -1, 2- 二羰基亚胺。
         腐霉利是一种内吸性杀真菌剂, 对葡萄孢属和核盘菌属真菌有特效, 能防治果树、
         蔬菜作物的灰霉病、 菌核病, 对苯丙咪唑产生抗性的真菌亦有效。使用后保护效果好、 持效 期长, 能阻止病斑发展蔓延。在作物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 可取得满意效果。主要是抑制 菌体内甘油三酯的合成, 具有保护和治疗的双重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防止病害抗药性的产生或延缓抗性速度, 使用成本 低、 防效好的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
         一种杀菌组合物, 其中丁吡吗啉与腐霉利或嘧霉胺重量比为 1 ∶ 20 ~ 20 ∶ 1。
         所 述 的 杀 菌 组 合 物, 其 中 丁 吡 吗 啉 与 腐 霉 利 或 嘧 霉 胺 的 重 量 比 为 1 ∶ 12 ~ 12 ∶ 1。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 其中丁吡吗啉与腐霉利或嘧霉胺的重量比为 1 ∶ 8 ~ 8 ∶ 1。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 其中丁吡吗啉与腐霉利或嘧霉胺的重量比为 1 ∶ 4 ~ 4 ∶ 1。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 加入相应助剂、 溶剂或填 料, 可以制成可湿性粉剂、 水分散粒剂、 悬浮剂、 水乳剂或微乳剂。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 其中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占总重量的 1 ~ 85 %, 当杀菌组合 物在做成固体制剂可湿性粉剂及水分散粒剂时, 其中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占总重量的 10 ~ 85% ; 当杀菌组合物在做成液体制剂水乳剂、 微乳剂及悬浮剂时, 其中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占 总重量的 10 ~ 50%。
         所述的助剂有分散剂、 湿润剂、 崩解剂、 粘结剂、 消泡剂、 抗冻剂、 增稠剂、 乳化剂 等。
         所述的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 木质素磺酸盐、 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缩合物硫酸 盐、 烷基苯磺酸钙盐、 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 烷基酚聚氧乙烯嘧、 脂肪胺聚氧乙烯嘧、 脂肪 酸聚氧乙烯酯、 酯聚氧乙烯嘧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湿润剂选自 : 十二烷基硫酸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拉开粉 BX、 润湿渗透剂 F、 皂角粉、 蚕沙、 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粘结剂选自 : 硅藻土、 淀粉、 PVA、 羧甲基 ( 乙基 ) 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抗冻剂选自 : 乙二醇、 丙二醇、 丙三醇、 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消泡剂选自 : 硅油、 硅酮类化合物、 C10-20 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 C8-10 脂 肪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增稠剂选自 : 黄原酸胶、 聚乙烯醇、 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崩解剂选自 : 膨润土、 尿素、 硫酸铵、 氯化铝、 葡萄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
         所述的乳化剂选自 : 农乳 500 ( 烷基苯磺酸钙 )、 OP 系列磷酸酯 ( 壬基酚聚氧乙烯 # 醚磷酸酯 )、 600 磷酸酯 ( 苯基酚聚氧乙基醚磷酸酯 )、 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 烷基联 # # 苯醚二磺酸镁盐、 三乙醇胺盐、 农乳 400 ( 苄基二甲基酚聚氧乙基醚 )、 农乳 600 ( 苯基酚聚 # # 氧乙基醚 )、 农乳 700 ( 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 )、 农乳 36 ( 苯乙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 # 基醚 )、 农乳 1600 ( 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 )、 环氧乙烷 - 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 OP # 系列 (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 By 系列 (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 农乳 33 ( 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 # 氧乙烯醚 )、 农乳 34 ( 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 司盘系列 ( 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 )、
         吐温系列 ( 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 )、 AEO 系列 ( 酯肪醇聚氧乙烯醚 ) 中的一种或 多种。
         所述的溶剂选自 : N, N- 二甲基甲酰胺、 氯仿、 甲苯、 甲醇、 二氯甲烷、 醋酸乙酸、 丙 酮、 环己酮、 乙醇、 三甲基环己烯酮、 N- 辛基吡咯烷酮、 N- 吡咯烷酮、 丙醇、 丁醇、 乙二醇甲 醚、 丁醚、 乙酸乙酯、 植物油、 乙腈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填料选自 : 高岭土、 硅藻土、 膨润土、 凹凸棒土、 白炭黑、 淀粉、 轻质碳酸钙中 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灰霉病、 霜霉病、 疫病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1) 本发明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丁吡吗啉与腐霉利或嘧霉胺 属于两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 两者相互混配不会产生抵触 ; (2) 本发明组合物在给定 的范围内有表现出很好的增效作用, 防效明显高于单剂, 用药量小 ; (3) 本发明有机溶剂用 量少, 不易产生药害, 便于运输及储藏 ; (4) 本发明组合物对蔬菜及果树的灰霉病、 霜霉病、 疫病有特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 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以下实施例中 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本发明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实施应用例一 : 丁吡吗啉与腐霉利 ( 或嘧霉胺 ) 复配对番茄灰霉病室内毒力测定
         经预试确定各药剂有效抑制浓度范围后, 每个药剂按有效成分含量分别设 7 个剂 量处理, 设清水对照。 参照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 进行,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 测定药剂对番茄灰霉病的毒力。72h 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 计算各处理净生长量、 菌丝生长抑制率。
         净生长量 (mm) =测量菌落直径 -5
         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机率值 (y), 药液浓度 (μg/mL) 转换成对数值 (x), 以 最小二乘法求得毒力回归方程 (y = a+bx), 并由此计算出每种药剂的 EC50 值。同时根据 Wadley 法计算两药剂不同配比联合增效比值 (SR), SR < 0.5 为拮抗作用, 0.5 ≤ SR ≤ 1.5 为相加作用, SR > 1.5 为增效作用。计算公式如下 :
         其中 : a、 b 分别为丁吡吗啉和腐霉利 ( 或嘧霉胺 ) 在组合中所占的比例 A 为丁吡吗啉 B 为腐霉利 ( 或嘧霉胺 ) 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 表 1 丁吡吗啉、 腐霉利及其复配对番茄灰霉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由表 1 可知, 丁吡吗啉、 腐霉利对番茄灰霉病的 EC50 分别为 0.83mg/L 和 0.52mg/ L。丁吡吗啉与腐霉利配比 12 ∶ 1、 8 ∶ 1、 4 ∶ 1、 1 ∶ 1、 1 ∶ 4、 1 ∶ 8、 1 ∶ 12 的增效比值 分别为 1.59、 1.81、 1.90、 2.06、 1.94、 1.75、 1.53, 说明丁吡吗啉与腐霉利两者在 12 ∶ 1 ~ 1 ∶ 12 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 其中当丁吡吗啉与腐霉利重量比为 1 ∶ 1 时 增效比值 SR 最大, 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表 2 丁吡吗啉、 嘧霉胺及其复配对番茄灰霉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由表 1 可知, 丁吡吗啉、 嘧霉胺对番茄灰霉病的 EC50 分别为 0.83mg/L 和 0.97mg/ L。丁吡吗啉与嘧霉胺配比 12 ∶ 1、 8 ∶ 1、 4 ∶ 1、 1 ∶ 1、 1 ∶ 4、 1 ∶ 8、 1 ∶ 12 的增效比值 分别为 1.58、 1.72、 1.94、 2.24、 2.04、 1.87、 1.60, 说明丁吡吗啉与嘧霉胺两者在 12 ∶ 1 ~
         1 ∶ 12 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 其中当丁吡吗啉与嘧霉胺重量比为 1 ∶ 1 时 增效比值 SR 最大, 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实施应用例二 实施配方例
         ( 一 ) 丁吡吗啉·腐霉利 :
         实施例 1 70%丁吡吗啉·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丁吡吗啉 20%、 腐霉利 50%、 烷基酚聚氧乙烯嘧 5%、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3%、 无患 子粉 2%、 白炭黑 10%、 膨润土 10%, 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 制得 70%丁吡吗啉·腐霉利可 湿性粉剂。
         实施例 2 50%丁吡吗啉·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丁吡吗啉 40%、 腐霉利 10%、 木质素磺酸盐 5%、 润湿渗透剂 F3%、 白炭黑 10%、 硅 藻土 12%, 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 制得 50%丁吡吗啉·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 3 80%丁吡吗啉·腐霉利水分散粒剂
         丁吡吗啉 60%、 腐霉利 20%、 聚羧酸盐 3%、 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盐 3%、 十二烷基硫 酸钠 4%、 玉米淀粉 10%, 混合制得 80%丁吡吗啉·腐霉利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 4 50%丁吡吗啉·腐霉利水分散粒剂 丁吡吗啉 10%、 腐霉利 40%、 烷基酚聚氧乙烯嘧 3%、 木质素磺酸 3%、 十二烷基硫 酸钠 4%、 碳酸氢钠 3%、 淀粉 17%、 高岭土 20%, 混合制得 50%丁吡吗啉· 腐霉利水分散粒 剂。
         实施例 5 45%丁吡吗啉·腐霉利悬浮剂
         丁吡吗啉 5%、 腐霉利 40%、 聚羧酸盐 5%、 聚丙烯酸钠 2%、 十二烷基苯磺酸 4%、 硅油 0.1%、 黄原酸胶 0.4%、 苯基酚聚氧乙基醚 2%, 去离子水加至 100%, 混合制得 45%丁 吡吗啉·腐霉利悬浮剂。
         实施例 6 30%丁吡吗啉·腐霉利悬浮剂
         丁吡吗啉 15%、 腐霉利 15%、 烷基苯磺酸钠盐 4%、 无患子粉 5%、 硅酮类化合物 0.1%、 羟乙基纤维素 0.2%、 丙二醇 2%、 烷基苯磺酸钙 2%, 去离子水加至 100%, 混合制得 30%丁吡吗啉·腐霉利悬浮剂。
         实施例 7 20%丁吡吗啉·腐霉利水乳剂
         丁吡吗啉 6 %、 腐霉利 14 %、 聚乙烯醇 1 %、 烷基芳基聚氧乙烯丙烯醚 8 %、 农乳 1600#15%、 丙酮 8%, 水补足至 100%制得 20%丁吡吗啉·腐霉利水乳剂。
         实施例 8 10%丁吡吗啉·腐霉利水乳剂
         丁吡吗啉 5 %、 腐霉利 5 %、 聚乙烯醇 1 %、 苯基酚聚氧乙基醚磷酸酯 5 %、 农乳 700#12%、 二甲基甲酰胺 5%, 水补足至 100%制得 10%丁吡吗啉·腐霉利水乳剂。
         实施例 9 25%丁吡吗啉·腐霉利微乳剂
         丁吡吗啉 20%、 腐霉利 5%、 甲苯 10%、 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 10%、 二氯甲烷 5%、 乙二醇 5%, 水补足至 100%制得 25%丁吡吗啉·腐霉利微乳剂。
         实施例 10 15%丁吡吗啉·腐霉利微乳剂
         丁吡吗啉 5%、 腐霉利 10%、 甲醇 10%、 烷基苯磺酸钠 8%、 丙酮 8%、 丙二醇 5%, 水补足至 100%制得 15%丁吡吗啉·腐霉利微乳剂。
         ( 二 ) 丁吡吗啉·嘧霉胺
         实施例 11 70%丁吡吗啉·嘧霉胺可湿性粉剂
         丁吡吗啉 50%、 嘧霉胺 20%、 木质素磺酸盐 5%、 拉开粉 BX 5%、 白炭黑 6%、 膨润 土 14%, 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 制得 70%丁吡吗啉·嘧霉胺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 11 50%丁吡吗啉·嘧霉胺可湿性粉剂
         丁吡吗啉 10%、 嘧霉胺 40%、 聚羧酸盐 5%、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5%、 白炭黑 10%、 凹凸棒土 30%, 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 制得 50%丁吡吗啉·嘧霉胺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 13 80%丁吡吗啉·嘧霉胺水分散粒剂
         丁吡吗啉 20%、 嘧霉胺 60%、 聚羧酸盐 3%、 脂肪酸聚氧乙烯醚 3%、 十二烷基硫酸 钠 4%、 淀粉 10%, 混合制得 80%丁吡吗啉·嘧霉胺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 14 60%丁吡吗啉·嘧霉胺水分散粒剂
         丁吡吗啉 10%、 嘧霉胺 50%、 烷基酚聚氧乙烯嘧 3%、 木质素磺酸盐 3%、 十二烷基 苯磺酸钠 4%、 碳酸氢钠 3%、 淀粉 7%、 高岭土 20%, 混合制得 60%丁吡吗啉·嘧霉胺水分 散粒剂。
         实施例 15 45%丁吡吗啉·嘧霉胺悬浮剂
         丁吡吗啉 40%、 嘧霉胺 5%、 聚羧酸盐 4%、 无患子粉 5%、 硅酮类化合物 0.1%、 羟 乙基纤维素 0.1%、 乙二醇 2%、 烷基苯磺酸钙 2%, 去离子水加至 100%, 混合制得 45%丁吡 吗啉·嘧霉胺悬浮剂。 实施例 16 30%丁吡吗啉·嘧霉胺悬浮剂
         丁吡吗啉 10%、 嘧霉胺 20%、 聚羧酸盐 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2%、 硅酮类化合 物 0.1%、 聚乙二醇 0.5%、 丙三醇 4%、 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 1%, 去离子水加至 100%, 混合制得 30%丁吡吗啉·嘧霉胺悬浮剂。
         实施例 17 15%丁吡吗啉·腐霉利水乳剂
         丁吡吗啉 10 %、 腐霉利 5 %、 聚乙烯醇 1 %、 烷基芳基聚氧乙烯丙烯醚 8 %、 农乳 600#15%、 氯仿 8%, 水补足至 100%制得 15%丁吡吗啉·腐霉利水乳剂。
         实施例 18 12%丁吡吗啉·腐霉利水乳剂
         丁吡吗啉 6 %、 腐霉利 6 %、 聚乙烯醇 1 %、 苯基酚聚氧乙基醚磷酸酯 5 %、 农乳 700#10%、 二甲基甲酰胺 5%, 水补足至 100%制得 10%丁吡吗啉·腐霉利水乳剂。
         实施例 19 25%丁吡吗啉·腐霉利微乳剂
         丁吡吗啉 5%、 腐霉利 20%、 甲苯 10%、 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 10%、 二氯甲烷 5%、 丙二醇 5%, 水补足至 100%制得 25%丁吡吗啉·腐霉利微乳剂。
         实施例 20 20%丁吡吗啉·腐霉利微乳剂
         丁吡吗啉 14%、 腐霉利 6%、 甲醇 10%、 烷基苯磺酸钠 8%、 丙酮 8%、 丙三醇 5%, 水补足至 100%制得 20%丁吡吗啉·腐霉利微乳剂。
         实施例应用三 含丁吡吗啉的杀菌组合物防治番茄灰霉病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河南省滑县郊区, 试验药剂由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 提供, 对照药剂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 市购 )、 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 ( 市购 )、 20%丁吡 吗啉悬浮剂 ( 市购 )。
         药前调查番茄灰霉病病情, 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 每 7 天施药一次, 共施药 2 次。 第二次施药后 7 天、 14 天、 30 天分别调查番茄灰霉病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
         所示 :
         表3含丁吡吗啉的杀菌组合物防治番茄灰霉病药效试验由表 3 可以看出, 丁吡吗啉与腐霉利或嘧霉胺复配后能有效防治番茄灰霉病, 防 治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 持效期长。 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防效达 90% 以上。
         实施应用例四 : 含丁吡吗啉的杀菌组合物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蓝田县, 试验药剂由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 提 供, 对照药剂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 市购 )、 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 ( 市购 )、 20%丁吡吗 啉悬浮剂 ( 市购 )。
         药前调查黄瓜霜霉病病情基数, 于发病初期施药, 每 7 天施药一次, 共施药 2 次, 第 二次施药后 7 天、 14 天分别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
         表 4 含丁吡吗啉的杀菌组合物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
         由表 4 可以看出, 丁吡吗啉与腐霉利或嘧霉胺复配后能有效防治黄瓜霜霉病 发生, 防治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 在本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防效达 89.54%以上。10

    关 键  词:
    一种 含丁吡吗啉 杀菌 组合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含丁吡吗啉的杀菌组合物.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4160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