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一种治疗肛门瘙痒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li****8
  • 文档编号:8414739
  • 上传时间:2020-06-24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652.8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96143.6

    申请日:

    20140924

    公开号:

    CN104288634B

    公开日:

    201709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4,A61K9/06,A61P17/04

    主分类号:

    A61K36/904,A61K9/06,A61P17/04

    申请人:

    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平,黄付伟,张健柏,朱学明,宋爱华,李丹

    地址: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南湖周家湾100号

    优先权:

    CN201410496143A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徐绍新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肛门瘙痒的中药,它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蛇床子5‑20份,苦参5‑20份,黄柏5‑20份,防风5‑20份,地骨皮5‑20份,地肤子5‑20份,威灵仙5‑20份,白鲜皮5‑20份,百部5‑20份,苍术5‑20份,马齿苋5‑20份,艾叶3‑15份,薄荷3‑15份。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之功效,药效试验表明,该中药具有较好的抗炎、抑菌、止痒、抗过敏作用,能用于治疗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肛门瘙痒症。临床上能显著改善肛门瘙痒症的临床症状,尤其是对肛门湿疹、肛肠手术等所引起的肛门瘙痒症其临床治愈率可达90%以上,而且5年内不易复发。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肛门瘙痒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蛇床子5-20份,苦参5-20份,黄柏5-20份,防风5-20份,地骨皮5-20份,地肤子5-20份,威灵仙5-20份,白鲜皮5-20份,百部5-20份,苍术5-20份,马齿苋5-20份,艾叶3-15份,薄荷3-15份,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蛇床子、防风、苍术、艾叶、薄荷,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2)将蛇床子、防风、苍术、艾叶、薄荷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剩余八味中药材合并,加水煎煮2-3次,过滤,合并滤液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2的清膏;3)向步骤2)的清膏中加入乙醇,使乙醇的重量含量达50-80%,搅拌均匀后静置12-24小时,取上清液;4)将步骤3)的上清液用30-50KD的中空纤维超滤膜过滤,收集滤液并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1.4的清膏;5)向步骤1)中的挥发油和步骤4)中的清膏中加入辅料制成乳膏剂或凝胶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肛门瘙痒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重量份数为:蛇床子8-12份,苦参8-12份,黄柏8-12份,防风8-12份,地骨皮8-12份,地肤子8-12份,威灵仙8-12份,白鲜皮8-12份,百部8-12份,苍术8-12份,马齿苋8-12份,艾叶5-10份,薄荷5-10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肛门瘙痒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重量份数为:蛇床子10份,苦参10份,黄柏10份,防风10份,地骨皮10份,地肤子10份,威灵仙10份,白鲜皮10份,百部8份,苍术8份,马齿苋8份,艾叶6份,薄荷6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肛门瘙痒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挥发油、清膏、辅料的组成及重量配比为:挥发油0.6%、清膏15%,硬脂酸10%、十八醇5%、单硬脂酸甘油酯5%、白凡士林3%、羊毛脂1%、液体石蜡5%、甘油3%、十二烷基硫酸钠1%、卡波姆0.3%、尼泊金庚酯0.1%、水余量,制成乳膏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肛门瘙痒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方法制成乳膏剂:取硬脂酸、十八醇、单硬脂酸甘油酯、白凡士林、羊毛脂、液体石蜡、尼泊金庚酯,加热至熔融,冷却后加入挥发油,并搅拌均匀,得油相;将清膏、十二烷基硫酸钠、甘油与部分水搅拌均匀,得水相;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并将卡波姆用剩下的水溶解后加入水相和油相混合液中,70℃搅拌均匀,3000r/min均质5分钟,降温,调节pH至5-7,即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肛门瘙痒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肛门瘙痒症是肛肠科疾病中很常见的肛门皮肤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肛门瘙痒症一般很难找到原因,不伴有原发性皮肤损害,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继发性肛门瘙痒症多由痔、肛瘘、直肠炎、寄生虫等所引起,伴有明显的特异性皮肤损害和原发病变。其病因分为以下几类:(1)神经功能障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忧郁、失眠等诱发。(2)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消化功能紊乱、肠寄生虫等以及肛周局部的病变如:痔、瘘、裂、肛门失禁等症状的慢性刺激均诱发。(3)局部直接受到碘酒、酒精、强碱等物的刺激而诱发湿疹。(4)变态反应: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如病灶感染,致病的食物,药物或接触某些致敏物质。

    本病在《诸病源候论》中称“风痒”,《五十二病方》中称“朐痒”。祖国医学中属于“痒风”,“顽湿”,“浸淫疮”的范畴,是一种比较顽固难治的肛门皮肤病。后世医书称“肛门痒”。肛门瘙痒症多因外感风、湿、热、虫毒骚扰,内生湿热留于皮肤之中、营卫之间、腠理之内,下注肛门;血虚风燥,血虚于内,腠理失养,皮肤失濡,不能充养皮肤肌肉则为燥,故而出现瘙痒症,即所谓“血虚则生风,风聚则发痒”。

    由于瘙痒,常常需搔抓皮肤暂时止痒,抓破皮肤后常出现糜烂、结痂、肥厚及苔藓样改变等继发性皮损。治疗多以多用“高锰酸钾”稀释液或“硼酸”稀释液洗加以热水烫洗以及外用含有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药涂敷,西医治疗肛门瘙痒症,初治见效,但效果难以维持,复发率高。相比之下,中医中药通过辨证施治,综合调理,在治疗肛门瘙痒症中优势更加明显。但是,目前的中药制剂存在起效慢,治愈率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确切,起效快,治愈率高的治疗肛门瘙痒的中药。

    该中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蛇床子5-20份,苦参5-20份,黄柏5-20份,防风5-20份,地骨皮5-20份,地肤子5-20份,威灵仙5-20份,白鲜皮5-20份,百部5-20份,苍术5-20份,马齿苋5-20份,艾叶3-15份,薄荷3-15份。

    优选的,该中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蛇床子8-12份,苦参8-12份,黄柏8-12份,防风8-12份,地骨皮8-12份,地肤子8-12份,威灵仙8-12份,白鲜皮8-12份,百部8-12份,苍术8-12份,马齿苋8-12份,艾叶5-10份,薄荷5-10份。

    最佳的,该中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蛇床子10份,苦参10份,黄柏10份,防风10份,地骨皮10份,地肤子10份,威灵仙10份,白鲜皮10份,百部8份,苍术8份,马齿苋8份,艾叶6份,薄荷6份。

    本方为外用药,且专注于以清热解毒(杀虫),祛湿祛风(止痒)为其立法。本方以蛇床子为君药,苦参、黄柏、地肤子为臣,以佐其清热燥湿,解毒杀虫之功;艾叶、百部杀虫;白鲜皮苦寒,能祛风祛湿;薄荷祛风止痒;与苦参、白鲜皮、防风等同用,助君药清热燥湿,杀虫止痒;马齿苋清热凉血,地骨皮凉血除蒸,二者共用,泻血分实热,共为佐药,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防风祛风解表,且有能入肌肤宣散之功;苍术为诸医家除湿之要药,配合同有胜湿之功,却又为风药之宜导善走者的威灵仙,共成本方佐使。全方配伍,共奏清热除湿,祛风止痒之功。

    该中药的一种制备方法是:包括以下步骤:

    1)取蛇床子、防风、苍术、艾叶、薄荷,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2)将蛇床子、防风、苍术、艾叶、薄荷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剩余八味中药材合并,加水煎煮2-3次,过滤,合并滤液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2的清膏;

    3)向步骤2)的清膏中加入乙醇,使乙醇的重量含量达50-80%,搅拌均匀后静置12-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

    4)将步骤1)提取得到的挥发油用适量吐温80溶解后,与步骤3)的清膏和适量防腐剂混合,加水溶解并定容至每mL溶液中含生药材0.1-0.5g,搅拌均匀,制成洗剂。

    优选地,步骤4)中,每mL溶液中含生药材0.35-0.4g。生药材的浓度太高则生产成本太大,生药材的浓度太低又会导致药效得不到保障,采用该浓度能最好的发挥药效又不会造成浪费。

    优选地,所述吐温80占洗剂总体积的6-12%。吐温80在本发明中用作增溶剂,可用来促进挥发油的溶解,防止其分层并增加其吸收,从而提高药效,当添加6-12%的吐温80时,还可以提高药材中脂溶性成份的溶解度,防止其聚集沉淀,从而使洗剂在放置较长的贮藏期后仍能保持澄清。

    该中药的另一种制备方法是:包括以下步骤:

    1)取蛇床子、防风、苍术、艾叶、薄荷,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2)将蛇床子、防风、苍术、艾叶、薄荷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剩余八味中药材合并,加水煎煮2-3次,过滤,合并滤液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2的清膏;

    3)向步骤2)的清膏中加入乙醇,使乙醇的重量含量达50-80%,搅拌均匀后静置12-24小时,取上清液;

    4)将步骤3)的上清液用30-50KD的中空纤维超滤膜过滤,收集滤液并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1.4的清膏;

    5)向步骤4)的清膏中加入辅料制成乳膏剂或凝胶剂。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挥发油、清膏、辅料的组成及重量配比为:挥发油0.6%、清膏15%,硬脂酸10%、十八醇5%、单硬脂酸甘油酯5%、白凡士林3%、羊毛脂1%、液体石蜡5%、甘油3%、十二烷基硫酸钠1%、卡波姆0.3%、尼泊金庚酯0.1%、水余量,制成乳膏剂。

    进一步优选地,按以下方法制成乳膏剂:取硬脂酸、十八醇、单硬脂酸甘油酯、白凡士林、羊毛脂、液体石蜡、尼泊金庚酯,加热至熔融,冷却后加入挥发油,并搅拌均匀,得油相;将清膏、十二烷基硫酸钠、甘油与部分水搅拌均匀,得水相;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并将卡波姆用剩下的水溶解后加入水相和油相混合液中,70℃搅拌均匀,3000r/min均质5分钟,降温,调节pH至5-7,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的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之功效,药效试验表明,该中药具有较好的抗炎、抑菌、止痒、抗过敏作用,能用于治疗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肛门瘙痒症。临床上能显著改善肛门瘙痒症的临床症状,尤其是对肛门湿疹、肛肠手术等所引起的肛门瘙痒症其临床治愈率可达90%以上,而且5年内不易复发。

    2)本发明洗剂质量稳定性好,溶液澄清,不分层,不沉淀,挥发油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

    3)本发明乳膏剂质量稳定性好,无乳析、无干缩,不变色,不分层,涂抹后乳膏均匀、细腻、无气泡,粒度均匀,涂展性好;乳膏透皮吸收效果好,不含有合成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安全性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肛门瘙痒的中药,由下述原料制成:

    蛇床子30g,苦参30g,黄柏30g,防风30g,地骨皮30g,地肤子30g,威灵仙30g,白鲜皮30g,百部24g,苍术24g,马齿苋24g,艾叶18g,薄荷18g。

    制备方法是:

    1)取蛇床子、防风、苍术、艾叶、薄荷,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2)将蛇床子、防风、苍术、艾叶、薄荷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剩余八味中药材合并,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的清膏;

    3)向步骤2)的清膏中加入乙醇,使乙醇的重量含量达60%,搅拌均匀后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

    4)将步骤1)提取得到的挥发油用100mL吐温80溶解后,与步骤3)的清膏和0.5g尼泊金庚酯混合,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每mL溶液中含生药材0.35g),搅拌均匀,制成洗剂。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肛门瘙痒的中药,由下述原料制成:

    蛇床子12g,苦参12g,黄柏12g,防风12g,地骨皮8g,地肤子8g,威灵仙8g,白鲜皮8g,百部8g,苍术8g,马齿苋8g,艾叶5g,薄荷5g。

    制备方法是:

    1)取蛇床子、防风、苍术、艾叶、薄荷,加3倍重量的水浸泡,用水蒸气蒸馏5小时,收集到挥发油0.6g;

    2)将蛇床子、防风、苍术、艾叶、薄荷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剩余八味中药材合并,加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的清膏;

    3)向步骤2)的清膏中加入乙醇,使乙醇的重量含量达80%,搅拌均匀后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

    4)将步骤3)的上清液用40KD的中空纤维超滤膜过滤,收集滤液并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的清膏,得到浸膏15g;

    5)向步骤1)中的挥发油和步骤4)中的清膏中加入辅料制成乳膏剂。

    所述乳膏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成份组成:

    挥发油0.6%,清膏15%,硬脂酸10%、十八醇5%、单硬脂酸甘油酯5%、白凡士林3%、羊毛脂1%、液体石蜡5%、甘油3%、十二烷基硫酸钠1%、卡波姆0.3%、尼泊金庚酯0.1%、水余量。

    按以下方法制备乳膏:取硬脂酸10g、十八醇5g、单硬脂酸甘油酯5g、白凡士林3g、羊毛脂1g、液体石蜡5g、尼泊金庚酯0.1g,加热至熔融,冷却后加入挥发油0.6g,并搅拌均匀,得油相;取清膏15g、十二烷基硫酸钠1g、甘油3g与30mL水搅拌均匀,得水相;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并将卡波姆0.3g用20mL水溶解后加入水相和油相混合液中,70℃搅拌均匀,3000r/min均质5分钟,降温,调节pH至5-7,即得,共制得乳膏100g。

    乳膏剂与洗剂相比,具有贮存、携带、使用方便等特点,但是由于乳膏的透皮吸收效果差,常常会影响到药效的发挥,为此,我们对本品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以下改进:

    1)对蛇床子、防风、苍术、艾叶、薄荷进行了提取挥发油处理,我们通过大量药效研究发现,上述五味中药中的挥发油成份对湿疹、肛肠手术等所引起的肛门瘙痒症具有明显的抗菌止痒效果,而目前的大多数同类药物均没有对药材中的挥发油进行提取。另外,我们还意外地发现,本发明中提取的挥发油还有辅助乳化和促渗透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乳膏的稳定性,而且还能代替月桂氮酮等透皮吸收促进剂,使药物有效成份能快速通过皮肤角质层从而更好地发挥药效。

    2)对醇沉后的上清液进行了超滤处理,超滤技术是一项新兴的高效分离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膜孔选择性筛分性能,以分离、提纯和浓缩物质。在超滤过程中,氨基酸、蛋白、多糖及大分子无机物被截留在中空纤维滤膜的表面从而使提取物中的有效成份含量更高。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将提取物进行超滤处理后,不仅药物的疗效更好,而且药物的透皮吸收效果更佳,这可能与其截留了分子量大于40KD的成份,从而防止了皮肤角质层通道的堵塞有关。

    1.挥发油对乳膏稳定性的影响

    加入不同比例的挥发油,按实施例2中的方法制成乳膏。取乳膏10g于刻度离心管,置离心机以2500r/min离心30分钟,观察乳膏是否分层。另取乳膏适量于密闭小瓶中,分别置于55℃恒温培养箱中6h和-l5℃冰箱中24h取出,观察是否存在乳析、干缩、颜色变化或分层现象,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比例挥发油对乳膏稳定性的影响

    上述试验表明:本发明中从蛇床子、防风、苍术、艾叶、薄荷提取得到的挥发油具有较好的辅助乳化的作用,能够与十二烷基硫酸钠共同作为乳化剂,提高乳化体系的稳定性。综合比较后,选择加入0.6%的挥发油。

    2.挥发油对乳膏渗透性的影响

    采用Franz装置,将50%乙醇生理盐水加人接受池。取离体大鼠皮,将真皮层一侧面向接受池,确保无起泡存在,剪去多余皮肤,将采用不同比例挥发油制成的乳膏涂于离体鼠皮角质层一侧,用塑料薄膜密封。水浴恒温至(37±1)℃,电磁恒速搅拌(600rpm),分别于2,4,6,8,12h取样,每次取5m1,再立即补充5mL接受液。样品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20mL进样,测定苦参碱的含量(按高效液相色谱法),并计算出各时间点累计透过量(Q),以Q-t作线性回归,直线的斜率即为透皮速率(μg·cm-2·h-1),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比例挥发油对乳膏渗透性的影响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中从蛇床子、防风、苍术、艾叶、薄荷提取得到的挥发油能够提高药物的透皮吸收速率,特别是加入0.4%以后透皮吸收速率提高非常显著,效果接近月桂氮酮。

    3.超滤对乳膏渗透性的影响

    将实施例2制得的乳膏与没有进行超滤制得的乳膏进行对比,结果见表3。

    表3 超滤工艺对乳膏渗透性的影响

    促渗剂用量 透皮速率(μg·cm-2·h-1) 采用了超滤工艺 24.3635 没有采用超滤工艺 12.4782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采用超滤工艺后,制得的乳膏其透皮吸收速率大幅提高,这可能与截留了分子量大于40KD的成份,从而防止了皮肤角质层通道的堵塞有关。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肛门瘙痒的中药,由下述原料制成:

    蛇床子12g,苦参12g,黄柏12g,防风8g,地骨皮8g,地肤子8g,威灵仙8g,白鲜皮8g,百部8g,苍术8g,马齿苋8g,艾叶5g,薄荷5g。

    制备方法是:

    1)取蛇床子、防风、苍术、艾叶、薄荷,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2)将蛇床子、防风、苍术、艾叶、薄荷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剩余八味中药材合并,加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的清膏;

    3)向步骤2)的清膏中加入乙醇,使乙醇的重量含量达50%,搅拌均匀后静置18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

    4)将步骤1)提取得到的挥发油用60mL吐温80溶解后,与步骤3)的清膏和1g羟苯乙酯混合,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每mL溶液中含生药材0.11g),搅拌均匀,制成洗剂。

    实施例4 药效学研究与评价资料

    1.抗炎活性评价实验

    小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1组为试验组(即实施例1洗剂);2组为阳性对照药地塞米松组;3组为阴性对照生理盐水组。各组小鼠于右后足涂抹相应药液1mL/只足,右耳涂抹相应药液1mL/只耳,一天一次,连续7天。于实验当日,先测定给药的右后足体积,作为给药前体积。再次涂抹相应药液于右后足,30min后,分别于小鼠给药部位的右后足跖皮下注射10%新鲜鸡蛋清溶液0.1mL,同时将二甲苯0.03mL均匀涂布于小鼠鼠右耳前后两面,左耳对照。分别于致炎后10min、30min、60min测定各鼠右后肢足体积,计算足肿胀度%。于测定完足肿胀度后(致炎60min),小鼠颈椎脱臼致死,沿耳廓基线剪下两耳,用直径9mm的打孔器分别在左、右耳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称重,计算耳肿胀度。

    足肿胀度%=(致炎后足体积-正常足体积)/正常足体积×100%

    耳肿胀度%=(右耳重-左耳重)/左耳重×100%

    1)本发明洗剂对小鼠足肿胀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阴性模型对照组相比,在致炎10-60min内,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的足肿胀度均显著性降低,结果见表4。

    表4 本发明中药对小鼠足肿胀的影响

    与阴性对照生理盐水组相比*P<0.05;**P<0.01。

    2)本发明洗剂对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阴性模型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和阳性对照药地塞米松可显著降低小鼠耳肿胀,结果见表5。

    表5 本发明中药对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组别 n 耳肿胀度% 试验组 10 40.05±34.11* 阳性对照组 10 29.87±16.0** 阴性对照组 10 60.05±31.72

    与阴性对照生理盐水组相比*P<0.05;**P<0.01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2.抑菌作用评价实验

    取冻存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复苏,置37℃培养18-24h。用接种环取第1代培养的菌悬液,划线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上,置37℃培养18-24h。挑取上述第2代培养物中典型菌落,接种于营养琼脂斜面,置37℃培养18-24h,即为第3代培养物。取3代培养物直接调配成0.5麦氏比浊标准的菌悬液,备用。

    取无菌试管,先加入0.5mL试验用菌悬液,再加入0.5mL有机干扰物质(3%无菌牛血清白蛋白),混匀,置20℃±1℃水浴中5min后,取实施例1洗剂4.0mL注入其中,迅速混匀并立即记时。待试验菌与洗剂相互作用至20min,分别吸取0.5mL混合液加于4.5mL中和剂中,混匀。各管混合液经中和剂作用10min后,分别吸取1.0mL样液,用倾注法接种,进行活菌计数培养,计算杀灭率。试验至少重复3次。用标准硬水代替洗剂,进行平行试验,作为阳性对照。所有样品均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培养24h后观察结果。

    每毫升中总活菌数=同一稀释度三次重复的菌落平均数×稀释倍数×5

    结果可见,本发明洗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0min的抑菌率分别是79.2%、73.4%,结果见表6。

    表6 本发明中药的20min抑菌力

    3.止痒抗过敏作用评价实验

    3.1本发明对组胺所致豚鼠皮肤瘙痒的影响

    取豚鼠50只,雌雄均有,随机分5组,即基质对照组、新肤松软膏阳性药物对照组、实施例2软膏高、中、低剂量组。用8%的硫化钠背部脱毛,24h后每天于背部脱毛区涂药1次,基质对照组给予等量的基质,1g/次,连续3d,末次给药后1h内造型致痒;在造型前24h,右后足脱毛,致痒时将脱毛处用细砂纸擦伤,以轻度渗血为度,每只动物于末次涂药后1h,开始在创面处滴0.01%磷酸组胺0.05mL/只,每隔3min依次滴质量浓度0.01%、0.02%、0.03%、0.04%、0.05%、……递增浓度,每次0.05mL/只,直至豚鼠出现回头舔右后足,以最后出现豚鼠回头舔右后足时给予的磷酸组胺总量为致痒阈。结果见表7。

    表7 本发明中药对组胺所致豚鼠瘙痒的影响

    组别 剂量/g生药·Kg-1 致痒阈/μg 基质对照 等量 34.6±21.6 阳性对照 0.3 523.2±167.9** 实施例2高剂量组 3.0 498.7±186.2** 实施例2中剂量组 1.5 314.0±157.8* 实施例2低剂量组 0.75 89.5±29.0

    与基质对照组比较:*P<0.05;**P<0.01(t检验)

    结果表明本发明软膏涂药后,中、高剂量组致痒阈与基质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表明本发明能明显提高组织胺所致豚鼠致痒阂,有明显的止痒作用。

    3.2对2,4-二硝基氯苯(DNCB)致小鼠迟发性过敏反应的影响

    取小鼠60只,随机分为5组,即基质对照组、新肤松软膏阳性药物对照组、实施例2软膏高、中、低剂量组。用8%的硫化钠背部、腹部脱毛,24h后腹部用5%的2,4-二硝基氯苯丙酮溶液50μL致敏,每天于背部脱毛区涂相应的药物1次,基质对照组给予等量的基质,0.2g/次,连续7d。末次给药1h,各组将1%的DNCB均匀涂于小鼠右耳进行攻击。攻击24h后,脱臼处死小鼠,用直径9mm打孔器于双耳对称部位打取耳片,精密称重,以左、右耳片重量之差作为肿胀度。同时取小鼠胸腺及脾称重,分别以每10g小鼠的脾重(mg)和胸腺重(mg)作为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见表8。

    表8 本发明中药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

    与基质对照组比较:*P<0.05;**P<0.01(t检验)

    从表8可见,本发明能减轻小鼠耳肿胀度,免疫器官脾指数和胸腺指数也明显减小,表明本发明软膏对DNCB所致小鼠Ⅳ型变态反应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肛门 瘙痒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肛门瘙痒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41473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