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式温热治疗仪扶手部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坐式温热治疗仪扶手部件.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889919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11.21 CN 101889919 B *CN101889919B* (21)申请号 201010000108.2 (22)申请日 2010.01.04 10-2009-0043050 2009.05.18 KR A61F 7/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喜来健株式会社 地址 韩国忠清南道天安市 (72)发明人 崔炳远 李东宪 栢勤荣 田载燕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62 代理人 王漪 郑霞 CN 2728316 Y,2005.09.28, CN 268465。
2、7 Y,2005.03.16, US 2004004376 A1,2004.01.08, JP 2007267928 A,2007.10.18, CN 2860222 Y,2007.01.24, CN 1896611 A,2007.01.17, CN 2776162 Y,2006.05.03, CN 2670996 Y,2005.01.12, (54) 发明名称 一种坐式温热治疗仪扶手部件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坐式温热治疗仪扶手部件。 本发明的要点是, 在具备一定厚度的主体部外侧 设置第一部件保管盒, 而在主体部内侧设置第二 部件保管盒。第一部件保管盒, 包括 : 第一空间 部, 可。
3、内藏坐式温热治疗仪的温热器具 ; 开闭盖, 可由外部开放或闭合第一空间部 ; 手指插入部, 形成于开闭盖上侧, 具有可使用户的手指插入的 空间 ; 铰链弹簧, 形成于开闭盖下侧。第一部件保 管盒, 还可包括连接电源线的连接部。另外, 第二 部件保管盒, 具有可在其内部内藏遥控器的第二 空间部, 且形成于靠手部和第一部件保管盒之间。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张莉平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3 页 1/1 页 2 1. 一种坐式温。
4、热治疗仪扶手部件, 其特征在于, 在具有整体具备一定厚度的主体部 (110), 及形成所述主体部的上面、 且可放置用户手臂的靠手部 (112) 的所述坐式温热治疗 仪扶手部件中, 包括 : 第一部件保管盒 (120), 其包括 : 第一空间部 (122), 其形成于所述主体部外侧, 且内部中空 ; 及 开闭盖 (124), 其可由外部开放或闭合所述第一空间部 (122) ; 及 手指插入部 (126), 其形成于所述开闭盖上侧, 具有可使用户的手指插入其中的空间 ; 及 铰链弹簧 (128), 其形成于所述开闭盖下侧, 相对于所述主体部旋转, 以开闭所述开闭 盖 ; 以及 第二部件保管盒 (1。
5、40), 其形成于所述主体部内侧, 且内部具有中空的第二空间部 (142), 所述第二空间部 (142) 形成于所述靠手部 (112) 和所述第一部件保管盒 (120) 之 间 ; 所述第一部件保管盒 (120), 在所述第一空间部 (122) 内侧, 还包括可向用于坐式温热 治疗仪的温热提供部件供应电源的连接部 (132)。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坐式温热治疗仪扶手部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连接部 (132), 根据用于坐式温热治疗仪的温热提供部件的数量, 形成 1 至 5 个连接器。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坐式温热治疗仪扶手部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部件 保。
6、管盒(120), 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开闭盖(124)内侧, 具有比所述开闭盖(124)低的高度, 且 固定于所述主体部 (110) 内壁的辅助拦截壁 (134)。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坐式温热治疗仪扶手部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二部件 保管盒 (140), 在紧挨着所述靠手部 (112) 的下侧还包括铁板 (144)。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889919 B 2 1/5 页 3 一种坐式温热治疗仪扶手部件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坐式温热治疗仪扶手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可保管用于坐式温热治 疗仪的外部陶磁温热部件(the external ceram。
7、ichyper themo device)和遥控器, 且可简 单与上述外部陶磁温热部件电连接的坐式温热治疗仪扶手部件。 背景技术 0003 一般而言, 温热治疗仪是利用热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并缓解神经及 肌肉疲劳的治疗仪。 0004 现有温热治疗仪, 从背包型温灸仪开始, 经垫子型产品, 发展成如今的床型产品。 0005 现有背包型产品是将具备温灸功能的温热装置内藏于小型箱式外壳中, 并在外壳 上设置手柄, 便于使用者用手搬运产品 ; 而现有垫子型产品无需使用者将温热装置捧握在 手中, 可在舒适躺下的状态下, 使温热装置自动在垫子内部作往复运动, 完成对使用者腰、 背等部位的温灸和。
8、温热按摩。 0006 众所周知, 现有床型温热治疗仪无需使用者躺在地上, 将垫子型温热治疗仪设置 于具备床的高度的组装式床架上, 从而向躺在其上的使用者提供温灸及温热按摩。床型温 热治疗仪, 可在使用者躺在床架之上的状态下, 根据设置在控制箱内部的程序, 自动治疗使 用者的脊柱部位, 因此是近来最广泛普及的产品之一。 0007 另外, 为弥补上述床型温热治疗仪的不足, 开发出可在使用者坐着的状态下, 使温 热装置在靠背内部作上下往复运动, 完成对使用者的温热治疗的坐式温热治疗仪。具有代 表性的是大韩民国实用新型注册第 202203 号之 “温热治疗椅” 。 0008 但是, 上述 “温热治疗椅。
9、” 未能提供可使用户在接受温热治疗过程中舒服地放置手 臂的扶手部件。在使用户舒适地坐在治疗椅上接受治疗时, 扶手部件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的。 在用户舒适的坐姿状态下, 其全身处于放松状态, 因此也需要可将用户的手臂舒适地放 置其上的扶手部件。 0009 另外, 虽然坐式温热治疗仪可为用户的背部、 腰部及腿部提供温热治疗及按摩, 但 不能对其腹部和其他部位提供温热治疗, 需提供另外的外部陶磁温热部件等解决上述问 题。但是, 上述作为附加器具的外部陶磁温热部件, 通常通过电线连接至本体 ( 或本体内部 的控制部 ), 而其较长的电线比较散乱。因此, 虽然上述附加器具在使用时能带来一些有用 的效果,。
10、 但使用完毕之后不便保管, 而且较长的外部陶磁温热部件影响外观, 较难以管理。 0010 另外, 遥控器在使用过程中是握持在用户的手中控制仪器, 但不使用时往往随意 放置, 也给外观带来影响并且不易保管, 需要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坐式温热治疗仪扶手, 其具 有可容易使用外部陶磁温热部件, 而使用完上述外部陶磁温热部件之后便于保管的功能。 0012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坐式温热治疗仪扶手, 其能够简便连接使用上 说 明 书 CN 101889919 B 3 2/5 页 4 述外部陶磁温热部件之外的其他第三辅助器具。。
11、 0013 根据本发明的扶手部件, 在包括整体具有一定厚度的主体部, 及形成上述主体部 的上面, 且可放置用户手臂的靠手部的扶手部件中, 0014 包括第一部件保管盒, 其包括 : 第一空间部, 形成于上述主体部外侧, 其内部中空 ; 开闭盖, 可由外部开放或闭合上述第一空间部 ; 手指插入部, 形成于上述开闭盖上侧, 具有 可使用户的手指插入其中的空间 ; 铰链弹簧, 形成于上述开闭盖下侧, 可相对于上述主体部 旋转, 以开闭上述开闭盖 ; 以及 0015 第二部件保管盒, 其形成于上述主体部内侧, 内部具有中空的第二空间部, 上述第 二空间部形成于上述靠手部下侧和上述第一部件保管盒上侧之间。
12、。 0016 在本发明中, 上述第一部件保管盒, 以进一步包括可向外部陶磁温热部件提供电 源的连接部为佳。上述连接部, 根据外部陶磁温热部件及其他温热器具的数量, 以形成 1 至 5 个为佳, 以形成 2 至 3 个更佳。 0017 在本发明中, 上述第一部件保管盒以包括辅助拦截壁为佳, 以防止保管于其内部 空间的外部陶磁温热部件或其他温热器具外露。上述辅助拦截壁以形成于上述开闭盖内 侧, 其高度低于上述开闭盖的位置, 且固定于上述主体部内壁为佳。 0018 另外, 在本发明中, 上述第二部件保管盒, 在紧挨着上述靠手部的下侧进一步包括 铁板为佳。 0019 如上所述, 本发明可在使用外部陶磁。
13、温热部件之后, 将其与较长的电源线一起放 入形成于扶手部件主体的第一部件保管盒并关闭开闭盖, 因此具有简便保管外部陶磁温热 部件或其他部件的优点。 0020 另外, 本发明可使用户在保持坐姿的状态下, 直接打开扶手部件开闭盖取出保管 于其内部的外部陶磁温热部件和其他部件, 因此具有帮助用户简便使用附属于坐式温热治 疗仪的部件的优点。 0021 另外, 本发明可通过形成于扶手部件内部的连接部获得电源供应, 而使用完之后, 可将其电源线和外部陶磁温热部件等一起保存于其内部, 由于将较长的电源线保存于主体 内部, 因此也具有可始终保持整洁的外观的优点。 0022 另外, 本发明可将外部陶磁温热部件等。
14、保管于温热治疗仪主体的扶手部, 可防止 丢失外部陶磁温热部件, 消除了因丢失外部陶磁温热部件所导致的使用上不便。 附图说明 0023 图 1 为根据本发明的扶手部件 100 主要部分剖面图及左右视图 ; 0024 图 2 为根据本发明的扶手部件 100 主要部分剖面图 ; 0025 图 3 为根据本发明的扶手部件 100 外侧面概略使用状态图 ; 0026 图 4 为根据本发明的扶手部件 100 内侧面概略使用状态图 ; 0027 图 5 为图 2 的部分放大图, 是扶手部件 100 较佳实施例使用状态图 ; 0028 图 6 为将根据本发明的扶手部件 100 附着于坐式温热治疗仪 200 而。
15、使用时的概略 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101889919 B 4 3/5 页 5 0029 下面,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是, 附图仅帮助说明本发明技术思想, 而非限制本发明。 0030 图 1 为根据本发明的扶手部件 100 主要部分剖面图及左右视图 ; 图 2 为根据本发 明的扶手部件 100 较佳实施例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 图 3 为根据本发明的扶手部件 100 外侧 面概略使用状态图 ; 图 4 为根据本发明的扶手部件 100 内侧面概略使用状态图 ; 图 5 为图 2 的 B 部分放大图, 是扶手部件 100 较佳实施例使用状态图。 0031 根据。
16、本发明的扶手部件 100, 包括 : 整体具有一定厚度的主体部 110 ; 及形成上述 主体部的上面, 且可放置用户手臂的靠手部 112。上述主体部 110 的厚度通常为 5 至 10cm, 以舒适地放置用户的手臂。 0032 本发明扶手部件 100, 包括形成于上述主体部 110 外侧的第一部件保管盒 120。 0033 在本发明中, 上述第一部件保管盒 120, 形成于上述主体部 110 外侧, 而在其内部 包括中空的第一空间部 122。在本发明中, 上述主体部 110 的所谓外侧, 在扶手部件 100 结 合于坐式温热治疗仪右侧时, 是指扶手部件100右侧, 而在扶手部件100结合于坐式。
17、温热治 疗仪左侧时, 是指扶手部件 100 左侧。上述第一空间部 122 的形成朝向上述主体部 110 内 部, 提供可内藏外部陶磁温热部件 10 及其他部件的空间。在本发明的附图中, 其他部件列 举的是按摩温灸仪 12。 0034 在本发明中, 上述第一部件保管盒 120, 包括可由外部开放或闭合上述第一空间部 122内部的开闭盖124。 上述开闭盖124, 用于防止保存于内部的外部陶磁温热部件10及其 他部件暴露于外面, 而且用于从其内部将上述外部陶磁温热部件等取出。 另外, 上述第一部 件保管盒 120, 还包括形成于上述开闭盖 124 上侧的手指插入部 126。上述手指插入部 126 。
18、上形成有可供用户插入手指的空间, 以便用户通过其方便使用上述开闭盖 124。 0035 在本发明中, 上述第一部件保管盒 120, 包括形成于上述开闭盖下侧的铰链弹簧 128。 上述铰链弹簧128, 可使上述开闭盖124相对于上述主体部110, 在其下侧旋转, 以便开 放或关闭。较佳地, 平时使上述开闭盖 124 处于关闭状态, 而在用户插入手指用力时开启。 0036 根据本发明的扶手部件 100, 包括形成于上述主体部 110 内侧的第二部件保管盒 140。 0037 在本发明中, 上述第二部件保管盒 140, 在其内部也具有中空的第二空间部 142。 较佳地, 上述第二空间部 142 形成。
19、于上述靠手部 112 和上述第一部件保管盒 120 之间。也 就是说, 在坐式温热治疗仪上, 上述第二空间部 142 形成于用户身体所处位置的内侧, 上述 扶手部件 100 的相对上侧。另外, 这意味着其露出于构成用户所坐的座席部的坐垫上部, 而 通过这样的结构, 便于用户保管用于坐式温热治疗仪的遥控器。 0038 因遥控器 20 平时不连接于电源线上, 使其保管场所不固定, 因此需要使用时不易 找到, 丢失的可能性较大。因此, 较佳地, 将上述第二部件保管盒 142 作为上述遥控器 20 的 保管场所。此时, 将遥控器 20 保管于扶手部件 100 的内侧, 易于寻找使用, 而且大大减少了 。
20、对于遥控器 20 丢失的担心。 0039 在本发明中, 作为上述第一保管盒 120 的较佳实施例, 以进一步包括可向外部陶 磁温热部件 10 提供电源的连接部 132 为佳。上述连接部 132, 根据外部陶磁温热部件 10 及 其他部件的数量, 以形成 1 至 5 个为佳, 以形成 2 至 3 个更佳。上述连接部 132 形成于位于 上述第一保管盒 120 内部的第一空间部 122 为佳。这是因为, 在保管外部陶磁温热部件等 说 明 书 CN 101889919 B 5 4/5 页 6 时, 可将连接于外部陶磁温热部件等的电源线全部放入上述第一空间部 122, 从而可不向外 部暴露电源线。上述。
21、连接部 123, 贯通上述主体部 110 连接于外部的控制部 ( 未图示 )。在 本发明的附图中, 未标出上述连接部 123 在主体部 110 外部连接于控制部 ( 未图示 ) 的电 源, 这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而这些技术属于常用技术, 因此不在此赘述。 0040 在本发明中, 作为上述第一保管盒 120 的较佳实施例, 以包括辅助拦截壁 134 为 佳。上述辅助拦截壁 134 的作用是, 防止保管于其第二空间部 142 的外部陶磁温热部件或 其他部件外露。较佳地, 上述辅助拦截壁 134 形成于上述开闭盖 124 内侧, 而具有比上述开 闭盖 124 低的高度。这是为了在用户取出保管于内部的。
22、外部陶磁温热部件等时, 易于把握 外部陶磁温热部件等。另外, 较佳地, 上述辅助拦截壁 134 固定于上述主体部 110 内壁。这 表明, 相对于上述开闭盖124以上述铰链弹簧128为中心旋转运动的这一点, 上述辅助拦截 壁 134 始终处于固定状态。 0041 根据本发明的扶手部件 100 的上述第二部件保管盒 140, 以在紧挨着上述靠手部 112 的下侧进一步包括铁板 144 为佳。上述铁板 144, 在放置于其上的遥控器 20 内部具备 磁铁 (30 : 钕磁铁 ) 时, 通过相互之间的引力, 将 固定放置于上述靠手部 112 上的上述遥控 器 20。 0042 较佳地, 本发明扶手部。
23、件 100 用于可使用户保持坐姿接受温热治疗的坐式温热治 疗仪 200。 0043 图 6 为将根据本发明的扶手部件 100 附着于坐式温热治疗仪 200 而使用时的概略 使用状态示意图。 0044 坐式温热治疗仪 200, 基本上是使用户在保持坐姿的状态下接受热灸及按摩的, 包 括 : 座席部210, 供用户坐下 ; 扶手部件220, 附着于上述座席部两侧, 供用户放置手臂 ; 腿部 230, 位于上述座席部下侧, 按摩用户腿部 ; 靠背 240, 位于上述座席部后侧, 热灸及按摩用 户背部。 0045 根据本发明的扶手部件 100, 用于上述坐式温热治疗仪 200 的上述扶手部 220。 。
24、0046 根据本发明的扶手部件 100, 在用于上述坐式温热治疗仪 200 时, 可通过如下方式 使用。 0047 首先, 在用户坐于坐式温热治疗仪座席部 210 的状态下如要使用外部陶磁温热部 件10, 可垂下自己的右手或左手打开上述开闭盖124, 取出其内部的外部陶磁温热部件等。 0048 之后, 用户通过操作上述遥控器 20 设定所需模式及使用条件, 启动上述外部陶磁 温热部件。上述外部陶磁温热部件等启动之后, 将其放置于自己身体选定部位进行适当的 治疗或按摩。 0049 用户完成治疗或按摩之后, 不再使用上述外部陶磁温热部件等时, 用户将上述外 部陶磁温热部件等与其电源线一起放入上述第。
25、一部件保管盒 120 并关闭上述开闭盖 124。 0050 另外, 上述遥控器20, 可在需要时从上述扶手部件100的第二部件保管盒140取出 使用 ; 而使用完毕之后, 重新将其放入上述第二部件保管盒 140。 0051 另外, 在上述遥控器 20 上具备磁铁 (30 : 钕磁铁 ) 时, 在紧挨着上述靠手部 112 的 下侧装配铁板 144, 从而通过上述铁板 144 使上述遥控器 20 保持放置于上述靠手部 112 上 的状态。 这样, 用户可将上述遥控器20简便地附着固定于上述靠手部112, 从而不仅防止上 述遥控器 20 的丢失, 而且在用户处于完全放松状态时, 无需继续手持遥控器 。
26、20。 说 明 书 CN 101889919 B 6 5/5 页 7 0052 以上具体说明本发明坐式温热治疗仪扶手部件 100, 但这仅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 施例而非限制本发明, 其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确定和限定。 0053 另外,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 通过本申请文件的记载可以对本发明进行 修改、 变形或者等同替换, 但这些修改、 变形或者等同替换均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 围。 说 明 书 CN 101889919 B 7 1/3 页 8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889919 B 8 2/3 页 9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889919 B 9 3/3 页 10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889919 B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