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医用可调式斜颈矫形器.pdf

  • 上传人:xia****o6
  • 文档编号:8413768
  • 上传时间:2020-06-24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437.5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1444784.7

    申请日:

    20171227

    公开号:

    CN108309538A

    公开日:

    201807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F5/055,A61H1/02

    主分类号:

    A61F5/055,A61H1/02

    申请人:

    蚌埠医学院

    发明人:

    蒋邦红,石傲,祖文轩

    地址: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2600号

    优先权:

    CN201711444784A

    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段晓微;叶美琴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可调式斜颈矫形器,头托和下颌托分别通过两侧的连接杆连接,胸部固定装置和头部组件通过两侧长度可调节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连接,第一支撑杆转动安装在胸部固定装置第一侧,第一支撑杆的第一连接轴可与第一连接杆上的第一轴座或下颌托上的第二轴座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转动安装在胸部固定装置第二侧,第二支撑杆的第二连接轴可与第二连接杆上的第三轴座或下颌托上的第四轴座转动连接;左右两侧支撑杆设计的不同替代了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的作用,与传统矫形器相比更具科学性,支撑杆轴承的设计,可使患儿保持头部矢状稳定的同时,维持小儿头部矢状面的活动,保证了患儿生活质量,维持颈部肌肉活动锻炼促进康复。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医用可调式斜颈矫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组件和胸部固定装置;头部组件包括头托(1)和下颌托(2),头托(1)和下颌托(2)分别通过两侧的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连接,下颌托(2)两端通过第一调节拉带(41)连接;胸部固定装置和头部组件通过两侧长度可调节的第一支撑杆(33)和第二支撑杆(34)连接,第一支撑杆(33)第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胸部固定装置第一侧,第一支撑杆(33)第二端设有第一连接轴(331),第一连接杆(31)上安装有第一轴座(51),第一轴座(51)位置可沿第一连接杆(31)长度方向调节,下颌托(2)第一侧安装有第二轴座(52),第一连接轴(331)与第一轴座(51)或第二轴座(52)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34)第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胸部固定装置第二侧,第二支撑杆(34)第二端设有第二连接轴(341),第二连接杆(32)上安装有第三轴座(53),第三轴座(53)位置可沿第二连接杆(32)长度方向调节,下颌托(2)第二侧安装有第四轴座(54),第二连接轴(341)与第三轴座(53)或第四轴座(54)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可调式斜颈矫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杆(31)通过卡箍安装在头托(1)和下颌托(2)上,第一连接杆(31)与卡箍连接处可沿第一连接杆(31)长度方向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可调式斜颈矫形器,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杆(32)通过卡箍安装在头托(1)和下颌托(2)上,第二连接杆(32)与卡箍连接处可沿第二连接杆(32)长度方向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可调式斜颈矫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杆(33)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一连接轴(3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可调式斜颈矫形器,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杆(34)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二连接轴(3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可调式斜颈矫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杆(33)包括第一杆件(332)和第二杆件(333),第一杆件(332)和第二杆件(333)通过螺栓连接,螺栓可固定和调整第一支撑杆(33)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可调式斜颈矫形器,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杆(34)包括第三杆件(342)和第四杆件(343),第三杆件(342)和第四杆件(343)通过螺栓连接,螺栓可固定和调整第二支撑杆(34)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可调式斜颈矫形器,其特征在于,胸部固定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前胸固定片(61)、第一后背固定片(62)、第二后背固定片(63)、第一肩部固定片(64)和第二肩部固定片(65),第一后背固定片(62)通过第一肩部固定片(64)与前胸固定片(61)连接,第二后背固定片(63)通过第二肩部固定片(65)与前胸固定片(61)连接,第一后背固定片(62)和第二后背固定片(63)通过第二调节拉带(42)连接,第一支撑杆(33)和第二支撑杆(34)分别转动安装在第一肩部固定片(64)和第二肩部固定片(65)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可调式斜颈矫形器,其特征在于,头托(1)、下颌托(2)和胸部固定装置均采用低温热塑板材制成,第一连接杆(31)、第二连接杆(32)、第一支撑杆(33)和第二支撑杆(34)采用钛合金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可调式斜颈矫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调节拉带(41)和第二调节拉带(42)为尼龙搭扣带、按扣固定带、纽扣袋或皮带的一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矫形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可调式斜颈矫形器。

    背景技术

    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italmusculartorticollis,CMT)是儿童继髋脱位和马蹄足之后第三大骨骼肌肉系统先天性畸形。小儿肌性斜颈是一种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它是小儿中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发病率为0.3%一0.5%。其临床表现以患儿头向患侧歪斜,颜面部旋向健侧为特点,因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机化所致,多数患儿在出生后发现颈部一侧有梭形肿块,继而头部歪斜,影响转颈功能,日久可使患儿面部发育不对称,甚至同侧斜方肌受累,颈椎、胸椎产生代偿性弯曲,视力亦可因两侧眼外肌不平衡而受影响;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断并切除部分患侧胸锁乳突肌,术后行头、颈、胸石膏背心固定于矫枉过正位,但因肌性斜颈术后患侧胸锁乳突肌和皮肤切口容易造成粘连或瘫痕愈合而再次挛缩,所以术后必须将头部放置在过度矫正位至少6一8周,以防止胸锁乳突肌再度挛缩而复发,若术后未行石膏固定或时间太短则复发率明显增高;本病大多数是因为分娩时一侧胸锁乳突肌受产道或产钳挤压而受伤出血、血肿机化形成挛缩,或分娩时胎儿头位不正,阻碍血液运行,引起该肌肉缺血性改变,肌纤维水肿、变形、增生,最后引起肌肉萎缩,造成肌性斜颈,或由于胎儿在子宫内时头部向一侧倾斜,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肌血液供应,引起该肌肉缺血性改变所致,治疗方法一般行胸锁乳突肌松解术,术后用外固定支具固定,目前肌性斜颈术后外固定配合治疗得到广泛的认识。

    支具(Brace)亦称矫形器(Orthosis),是近代矫形外科的一项先进技术,广泛应用于骨科矫形、骨病、创伤等的治疗和康复,如脊柱侧弯、膝内外翻、足内外翻、斜颈等畸形的矫正,先天性髋脱位、脊柱和四肢手术后的外固定,截瘫、儿麻后遗症病人的支撑体重、辅助站立行走等。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领域的需要,市面上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可调式斜颈矫形支具,但由于传统斜颈矫形器难以保持满意的固定位置,无法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并且传统矫形器具的固定原理过于死板,小儿头部长期保持无法动弹状态,严重影响了小儿的生活质量以及术后的康复进程。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医用可调式斜颈矫形器。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医用可调式斜颈矫形器,包括头部组件和胸部固定装置;头部组件包括头托和下颌托,头托和下颌托分别通过两侧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连接,下颌托两端通过第一调节拉带连接;胸部固定装置和头部组件通过两侧长度可调节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连接,第一支撑杆第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胸部固定装置第一侧,第一支撑杆第二端设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杆上安装有第一轴座,第一轴座位置可沿第一连接杆长度方向调节,下颌托第一侧安装有第二轴座,第一连接轴与第一轴座或第二轴座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第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胸部固定装置第二侧,第二支撑杆第二端设有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杆上安装有第三轴座,第三轴座位置可沿第二连接杆长度方向调节,下颌托第二侧安装有第四轴座,第二连接轴与第三轴座或第四轴座转动连接。

    优选地,第一连接杆通过卡箍安装在头托和下颌托上,第一连接杆与卡箍连接处可沿第一连接杆长度方向调节。

    优选地,第二连接杆通过卡箍安装在头托和下颌托上,第二连接杆与卡箍连接处可沿第二连接杆长度方向调节。

    优选地,第一支撑杆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一连接轴。

    优选地,第二支撑杆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二连接轴。

    优选地,第一支撑杆包括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通过螺栓连接,螺栓可固定和调整第一支撑杆的长度。

    优选地,第二支撑杆包括第三杆件和第四杆件,第三杆件和第四杆件通过螺栓连接,螺栓可固定和调整第二支撑杆的长度。

    优选地,胸部固定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前胸固定片、第一后背固定片、第二后背固定片、第一肩部固定片和第二肩部固定片,第一后背固定片通过第一肩部固定片与前胸固定片连接,第二后背固定片通过第二肩部固定片与前胸固定片连接,第一后背固定片和第二后背固定片通过第二调节拉带连接,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转动安装在第一肩部固定片和第二肩部固定片上。

    优选地,头托、下颌托和胸部固定装置均采用低温热塑板材制成,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采用钛合金制成。

    优选地,第一调节拉带和第二调节拉带为尼龙搭扣带、按扣固定带、纽扣袋或皮带的一种。

    本发明中,所提出的医用可调式斜颈矫形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转动安装在胸部固定装置的两侧,第一支撑杆第二端可与第一轴座或第二轴座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第二端可与第三轴座或第四轴座转动连接;第一种矫正状态下,第一支撑杆第二端与第一轴座连接,第二支撑杆与第四轴座连接,调节第一支撑杆上的螺栓使得第一支撑杆延长,推动头部向第二支撑一侧倾斜,调节第二支撑杆上的螺栓使得第二支撑杆延长,推动面部转向第一支撑一侧;同理,第二种矫正状态下,第一支撑杆第二端与第二轴座连接,第二支撑杆与第三轴座连接,调节第一支撑杆上的螺栓使得第一支撑杆延长,推动面部向第二支撑一侧,调节第二支撑杆上的螺栓使得第二支撑杆延长,推动头部向第一支撑一侧倾斜;此设计更加科学的针对性的替代了小儿患侧胸锁乳突肌的作用,并且可使矫形器在保持患儿头部矢状稳定的同时,维持小儿头部矢状面的活动,保证了小儿的生活质量,以及维持颈部肌肉的活动锻炼而促进康复进程的良好效果;该矫形器是左右承力,除可使头颈部屈向健侧外,还能使下颌转向患侧,增加切断的患侧胸锁乳突肌的肌间距离,防止切断的肌肉黏连,并可使周围软组织、颈椎周围韧带逐渐变松驰,而且固定牢靠,术后可以防止早期活动引起继发性出血,血肿机化造成的手术失败,护理也更加方便。值得一提的是,该矫形器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节,并能进行主动锻炼和被动活动,尤其对重度患儿及大龄儿童,术后可取得理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医用可调式斜颈矫形器右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医用可调式斜颈矫形器左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医用可调式斜颈矫形器右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医用可调式斜颈矫形器左侧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医用可调式斜颈矫形器,包括头部组件和胸部固定装置;头部组件包括头托1和下颌托2,头托1呈环状,头托1和下颌托2分别通过左右两侧的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连接,下颌托2两端通过第一调节拉带41连接;头托1穿戴在头顶部,有效限制头部转动,保持颈椎稳定,第一调节拉带41固定在患儿枕部,第一调节拉带41使得下颌托2绷紧在患儿下颌部,第一调节拉带41适合各种小儿的枕部;

    胸部固定装置和头部组件通过两侧长度可调节的第一支撑杆33和第二支撑杆34连接,第一支撑杆33第一端通过球副可转动地安装在胸部固定装置右侧,第一支撑杆33第二端设有第一连接轴331,第一连接杆31上安装有第一轴座51,第一轴座51位置可沿第一连接杆31长度方向调节,下颌托2第一侧安装有第二轴座52,第一连接轴331与第一轴座51或第二轴座52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34第一端通过球副可转动地安装在胸部固定装置右侧,第二支撑杆34第二端设有第二连接轴341,第二连接杆32上安装有第三轴座53,第三轴座53位置可沿第二连接杆32长度方向调节,下颌托2第二侧安装有第四轴座54,第二连接轴341与第三轴座53或第四轴座54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杆33和第二支撑杆34起到支撑头部的作用,矫正状态下,第一支撑杆33与第一轴座51连接,第二支撑杆34与第四轴座54连接,或第一支撑杆33与第二轴座52连接,第二支撑杆34与第三轴座53连接,通过调节支撑杆长度促使头部和面部进入向一侧倾斜,对患儿左右患侧均可适用。

    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均通过卡箍安装在头托1和下颌托2上,因此可以调节头托1和下颌托2的距离,松开头托1上的两个卡箍或下颌托2上的两个卡箍,沿着连接杆长度方向移动头托1或下颌托2,即可调节头托1和下颌托2的距离,以此来适应不同患儿头部,科学矫正,提高穿戴舒适性。

    第一支撑杆33靠近第二端沿长度方向设有两个第一连接轴331,第二支撑杆34第二端沿长度方向设有两个第二连接轴341,根据患儿头部外形调节轴座与合适的连接轴连接,科学矫正,提高穿戴舒适性。

    第一支撑杆33包括第一杆件332和第二杆件333,第一杆件332和第二杆件333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杆件332上开设有条形孔,螺栓穿过条形孔与第二杆件333上的螺纹孔连接,松开螺栓,螺栓可沿条形孔长度方向移动,进而改变第一支撑杆33的总长度,旋紧螺栓即可使第一杆件332和第二杆件333固定不发生相对滑动;第二支撑杆34包括第三杆件342和第四杆件343,第三杆件342和第四杆件343通过螺栓连接,第三杆件342上开设有条形孔,螺栓穿过条形孔与第四杆件343上的螺纹孔连接,松开螺栓,螺栓可沿条形孔长度方向移动,进而改变第二支撑杆34的总长度,旋紧螺栓即可使第三杆件342和第四杆件343固定不发生相对滑动;在矫正状态下,通过调节第一支撑杆33和第二支撑杆34的长度使得头部和面部向一侧倾斜,达到矫正作用。

    胸部固定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前胸固定片61、第一后背固定片62、第二后背固定片63、第一肩部固定片64和第二肩部固定片65,第一后背固定片62通过第一肩部固定片64与前胸固定片61连接,第二后背固定片63通过第二肩部固定片65与前胸固定片61连接,第一后背固定片62和第二后背固定片63通过第二调节拉带42连接,第一支撑杆33和第二支撑杆34分别转动安装在第一肩部固定片64和第二肩部固定片65上。

    本实施例中的头托1、下颌托2和胸部固定装置均采用低温热塑板材制成,第一连接杆31、第二连接杆32、第一支撑杆33和第二支撑杆34采用钛合金制成;与传统矫形器相比方便穿卸、质量更轻、强度更大、亲和力更好。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调节拉带41和第二调节拉带42为尼龙搭扣带,里外的一些设计方式上,第一调节拉带41和第二调节拉带42可以为按扣固定带、纽扣袋或皮带的一种。

    本实施例的医用可调式斜颈矫形器的具体工作过程中,第一种矫正状态下,第一支撑杆33第二端与第一轴座51连接,第二支撑杆34与第四轴座54连接,调节第一支撑杆33上的螺栓使得第一支撑杆33延长,推动头部向第二支撑一侧倾斜,调节第二支撑杆34上的螺栓使得第二支撑杆34延长,推动面部转向第一支撑一侧;同理,第二种矫正状态下,第一支撑杆33第二端与第二轴座52连接,第二支撑杆34与第三轴座53连接,调节第一支撑杆33上的螺栓使得第一支撑杆33延长,推动面部向第二支撑一侧,调节第二支撑杆34上的螺栓使得第二支撑杆34延长,推动头部向第一支撑一侧倾斜。

    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医用可调式斜颈矫形器,两侧支撑杆设计的不同替代了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的作用,并且可使矫形器在保持患儿头部矢状稳定的同时,维持小儿头部矢状面的活动,保证了小儿的生活质量,以及维持颈部肌肉的活动锻炼而促进康复进程的良好效果;该矫形器是左右承力,除可使头颈部屈向健侧外,还能使下颌转向患侧,增加切断的患侧胸锁乳突肌的肌间距离,防止切断的肌肉黏连,并可使周围软组织、颈椎周围韧带逐渐变松驰,而且固定牢靠,术后可以防止早期活动引起继发性出血,血肿机化造成的手术失败,护理也更加方便。值得一提的是,该矫形器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节,并能进行主动锻炼和被动活动,尤其对重度患儿及大龄儿童,术后可取得理想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医用 调式 斜颈 矫形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医用可调式斜颈矫形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41376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