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辅助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癌症现已成为世界性难题,目前人类对于癌症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放疗和化疗,在我国,除了上述治疗手段,传统的中医中药正在抗肿瘤的领域中发挥着新的、越来越大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中药抗肿瘤有效成分被开发出来,据不完全统计,源于植物药的抗癌制剂,占总抗癌药的32.25%,其中相当一部分抗肿瘤作用甚佳,如我们熟知的紫杉醇、喜树碱类抗癌药,都是从植物药中提取的。相对于化疗药物,中药抗肿瘤具有安全、低毒、副作用小、遗传致突变率低、服用方便等优点,作为化疗的辅助用药,还可以增效减毒,所以越来越多的中药制剂应用于临床,配合肿瘤手术后或放、化疗治疗后,达到减轻副作用、提高疗效的目的。据WHO统计,2008年在全世界50多亿人口中,死于恶性肿瘤者达800万人,新发病例为2090万例,现患人数为3460万,且数字还在逐年增加。从国内情况看,近20年间恶性肿瘤在死因中构成比已由12.6%升至17.9%,我国每年癌症的发病人数为200万,癌症死亡人数超过150万。在第18届国际抗癌症联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全球癌症状况将日益严重,今后15年内新患者人数将由目前的每年1000万增加到1500万,现患例数将增至4000万,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数也将由每年700多万增至1000万。因此,各国政府、研究机构及制药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对肿瘤研究和抗肿瘤药物研究予以高度重视。
晚期肿瘤病人区别于早期病人的特点是,病人的肿瘤已经发生病变治疗后,肿瘤细胞已经复发转移。此时,肿瘤细胞已经对原有治疗手段产生抗性,所以一切治疗手段均宣告无效。另一种是因为病人体质较差或是肿瘤细胞发生转移,放化疗或切除的治疗手段无法使用。这些病人在确诊时已经丧失了进行根治性手术或放化疗的时机,只能采取内科方案来减低痛苦、延长存活期。但是,这些病人常会受到如:疼痛、呕吐、脱发、失眠等的折磨。其中疼痛是癌症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其在带给患者肉体痛苦的同时,还使患者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绝望等恶劣心情,后者又会使疼痛进一步加重,形成恶性循环。持久而剧烈的疼痛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病人长期依赖吗啡等,甚至还会使一些人因“痛不欲生”而自杀。所以,让癌症患者无痛生存,一直是许多人孜孜以求的目标。因此,临床上也急需一种供无法治疗的晚期肿瘤病人使用的药物,并希望其能够降低疼痛、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
机体免疫状态是关系到肿瘤患者生存期及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大量研究证实:中晚期肿瘤患者术后、放化疗后复发转移甚至恶液质等无不与机体免疫机能状态极度低落相关,从而直接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质量。现代科学研究无可争辩地证实了中医药在机体免疫调节方面的独特治疗优势。大量的研究资料显示:杀伤肿瘤细胞和减少副作用、保护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因此,将“杀死癌细胞”和“调整人体的免疫功能”有机结合是治疗肿瘤的新发展趋势。
中医防治肿瘤的常用治法可大致分为攻邪抑瘤与扶正培本两大类:前者主要有理气活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化痰祛湿、以毒攻毒等治法;后者主要有益气健脾、补气养血、补肾益精、养阴润燥等治法。在肿瘤治疗中,化疗药物除直接刺激局部胃肠外,还可作用于延髓呕吐中枢或刺激第四脑室底的化学感受器触发带,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神疲乏力等毒性反应。中医认为,此多属邪毒湿浊壅滞中焦,脾胃升降失常所致。治疗多采用理脾和胃降逆等方法。
肿瘤的有效治疗迄今仍主要靠化、放疗和外科手术,然而放化疗常引起如骨髓抑制、免疫力低下等毒副反应,使患者难以坚持治疗,若辅以中药治疗既可以增加疗效,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在配合化疗药物应用治疗恶性肿瘤时,可较好地缓解和或减轻化疗药物的热毒之性,从而有效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中医药在对肿瘤化疗增效减毒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既能补血填精,促进造血功能恢复;又可益气固本,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还能和胃降逆,防治胃肠道反应,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些药物还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征之一,也是常见的死亡原因。因此,预防肿瘤转移亦是肿瘤治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西医放化疗,是防止恶性肿瘤转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是由于大多数化学药物选择性差,用药后对正常组织和脏器的生理功能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往往致化疗疗程不能完成等一系列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免疫功能低下等。虽然现代医学各种防治化疗毒副反应的方法疗效肯定,如输血、利血升、造血生长因子、枢复宁等;但目前的这些方法也存在许多问题,如输血存在血源不足,血中致病因素越来越多限制它的使用;造血生长因子能促进白血病细胞繁殖,抑制细胞毒性化疗药物诱发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且不能解决化疗的骨髓外损害,故而对造血生长因子应用存在争议。同时,这些药物主要从单一角度起作用,整体调节效果不佳;且价格昂贵,临床使用受限。目前,中医对于恶性肿瘤治疗的研究多集中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患者对放、化疗的敏感性,抑制癌细胞增殖和促进癌细胞凋亡等方面。但鉴于中药品种繁多、数量庞大,还无法一一深入细致地研究每一种属、每一单味草药的成分及药理、药效,对复方制剂的研究更不深入;所以临床上还未研究出有效的抑制肿瘤,减轻化疗、放疗副作用,增强治疗效果,缓解病患痛苦的中药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辅助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使抗癌与扶正治疗相结合。这是由于本发明药物扶正固本,可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抗癌能力,调节患者的阴阳、脏腑失调;化学药物抗癌作用较强,但有较大的毒副作用。本发明药物协同化疗药物杀伤癌细胞同时,又充分保护了机体内环境免受或减少化疗的损害。临床治愈率及病人的生存质量均有提高。本发明药物在以益肾健脾、扶正培本、提高免疫力的同时,加以活血化瘀中药;可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抗癌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由乌蔹莓、人参、熟地、莪术、黄芪、当归、半枝莲、灰树花、山慈菇、白术、川芎、丹参、女贞子、白花蛇舌草、藤黄、豨莶、桑寄生、七叶胆、苦参、鸡内金、天龙壁虎、蟾皮和全蝎作为组分药物组成。
所述辅助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各种组份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
乌蔹莓10~20份,人参10~20份,熟地10~20份,黄芪10~20份,当归10~20份,莪术10~20份,灰树花10~20份,白术10~20份,丹参10~20份,半枝莲10~20份,女贞子10~20份,白花蛇舌草10~20份,桑寄生10~20份,山慈菇10~20份,豨莶10~20份,川芎10~20份,藤黄10~20份,七叶胆10~20份,苦参10~20份,鸡内金10~20份,天龙壁虎5~15份,蟾皮5~15份,全蝎5~15份。
所述辅助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各种组份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优选为:
乌蔹莓10~15份,人参10~15份,熟地10~15份,黄芪10~15份,当归10~15份,莪术10~15份,灰树花10~15份,白术10~15份,丹参10~15份,半枝莲10~15份,女贞子10~20份,白花蛇舌草10~20份,桑寄生10~20份,山慈菇10~20份,豨莶10~20份,川芎10~20份,藤黄10~20份,七叶胆10~20份,苦参10~20份,鸡内金10~20份,天龙壁虎5~10份,蟾皮5~10份,全蝎5~10份。
所述辅助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各种组份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优选为:
乌蔹莓10~20份,人参10~20份,熟地10~20份,黄芪10~20份,当归10~20份,莪术10~20份,灰树花10~20份,白术10~20份,丹参10~20份,半枝莲10~20份,女贞子10~15份,白花蛇舌草10~15份,桑寄生10~15份,山慈菇10~15份,豨莶10~15份,川芎10~15份,藤黄10~15份,七叶胆10~15份,苦参10~15份,鸡内金10~15份,天龙壁虎5~12份,蟾皮5~12份,全蝎5~12份。
所述调节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其剂型可以优选为:注射剂、蜜炼丸剂、水合丸剂、胶囊、片剂、滴丸剂、糖浆剂、散剂、缓释药物、控释药物、口服液体药物、凝胶剂、煎膏剂、浸膏剂或膜剂。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可以为片剂,其制备方法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a.将人参粉碎,乙醇回流提取,收集提取液,过滤,回收乙醇,得人参回流提取液;
b.将黄芪、半枝莲和藤黄加水煎煮提取,过滤,滤液与所述人参回流提取液合并,低温离心过滤,静置备用;
c.将天龙壁虎、蟾皮和全蝎加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将2次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得药液静置备用;
d.其余所述组份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细粉,细粉过筛后放入耐酸碱浸渍锅内,在常温下,与乙醇一起浸渍15~20天,将浸渍好的液体及药渣进行压榨过滤,取滤液静置沉淀,吸取上清液备用;
e.将步骤b~d中备用滤液混合,加热至40~50℃后加入淀粉,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控制在70℃~90℃,烘干后冷却,制片、干燥、成型。
所述步骤a中,所述乙醇用量优选为所述人参重量份的10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30分钟~45分钟,将2次提取液过滤后合并静置;
所述步骤b中,所述水的用量优选为黄芪、半枝莲和藤黄重量份之和的10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30分钟~45分钟;
所述步骤c中,乙醇用量优选为所述天龙壁虎、蟾皮和全蝎的重量份之和的5~10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30分钟~45分钟,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还可以为注射针剂,其制备方法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a.将人参、黄芪、半枝莲和藤黄粉碎,加乙醇回流提取2次,收集提取液,过滤,回收乙醇,得提取液,离心过滤,滤液静置备用;
b.将天龙壁虎、蟾皮和全蝎加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将2次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得药液静置备用;
c.将剩余组份加水,煎煮1~3次,每次30分钟~45分钟,过滤后得滤液,静置备用;
d.将前述三种滤液混合、煮沸、干燥、结晶,得粉状针剂。
所述步骤a中,所述乙醇用量可以为所述人参、黄芪、半枝莲和藤黄重量份之和的10倍量,加热回流每次30分钟~45分钟,将2次提取液过滤后合并静置;
所述步骤b中,所述乙醇用量可以为所述天龙壁虎、蟾皮和全蝎的重量份之和的10倍量,加热回流每次30分钟~45分钟,将2次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得药液静置。
所述步骤d中,
可以将三种滤液合并,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0~6.5;
加入0.1%针用活性炭后加热煮沸,过滤;
117.5℃,168.74kPa,灭菌40min;
真空冷冻干燥、无菌过滤、喷雾干燥或在有机溶媒中重结晶;
分装,密封即得。
所述中药组合物在使用时可以煎汤剂服用,优选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每30天为一疗程;片剂、胶囊和散剂服用时,每次两粒或两片,一日三次,每30天为一疗程;蜜炼丸剂服用时可每日三次,每次一丸,每三十天为一疗程。
本发明采用不同药性的中药材益肾补虚,活血补血,标本兼治,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活血化淤散结,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且成本低廉、制取工艺简便易行,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减轻病患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通过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标本兼治的手段,既培补了脾气,又清除了湿热,也就是说,既调整了肠道菌群失调,又抑制了细菌的生长。保证了放化疗的继续进行,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机体免疫状态是关系到肿瘤患者生存期及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大量研究证实:中晚期肿瘤患者术后、放化疗后复发转移甚至恶液质等无不与机体免疫机能状态极度低落相关,从而直接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质量。大量研究无可争辩地证实了中医药在机体免疫调节方面的独特治疗优势。大量的研究资料显示:杀伤肿瘤细胞和减少副作用、保护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生物反应调节剂和生物疗法就是适应这一发展趋势而提出的一种新颖的抗肿瘤的治疗方法,其治疗思路是把“杀死癌细胞”和“调整人体的免疫功能”有机结合。本发明药物为一种纯天然的生物反应调节剂,富含葡聚糖和人参皂甙成份,对机体具有免疫杀伤机能活化作用。传统医学认为中晚期肿瘤患者机体免疫系统全面崩溃引起的气血俱衰、正虚癌毒壅滞是影响其生存期及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而本发明药物是一种纯天然的生物反应调节剂(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y——BRM),能激活免疫系统功能,提升CD3、CD4及NK细胞和LAK细胞的活性,杀伤癌细胞,抑制和稳定瘤体,改善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存期,从而达到有效“荷瘤生存”的目的。
化学抗癌药在杀灭癌细胞同时也抑制或破坏正常细胞,尤其是对增殖旺盛的骨髓干细胞有较强的毒性作用,因此白细胞减少是化疗的一个严重副反应,这种表现,中医认为乃属“骨髓伤败”、“气虚血亏”所致。故多采用益气补血、填精生髓之方。方中人参补气益气,熟地扶正,白术为补脾良方,补脾肺之气,配以黄芪更增补气扶正之功;山慈菇、灰树花既是补药也是抗癌防癌的要药;女贞子补脾固肠,当归、狶莶、川芎、丹参活血化瘀;桑寄生固本扶正;天龙壁虎、蟾皮、全蝎以毒攻毒,活血化瘀散结消肿;藤黄,莪术、半枝莲、七叶胆、苦参、乌蔹莓能防癌抗癌,鸡内金理气健脾和胃,诸药合用,使脾胃得健、湿祛泄止,活血化瘀散结。
乌蔹莓性味性寒,味苦、酸。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尿。用于咽喉肿痛、疖肿、痈疽、疔疮、痢疾、尿血、白浊、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纲目》:凉血解毒,利小便;根擂酒服,消疖肿。《草木便方》:清热解毒,涂疮毒,消结核,九子虚气疡。治疗疖肿、痈、蜂窝组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外伤感染创口、烧伤感染残余创面、脓疱疮、天疱疮、冻疮溃烂、湿疹、皮炎等,具有消肿止痛、祛瘀生新的作用。
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佐之以攻则通,故能祛痛通便,利筋骨,治拘挛、瘫痪、燥、涩等证。营虚而表不解者,佐以柴、葛、麻、桂等剂,大能散表卫热,而表不敛者,佐以大黄之类,又能固表。惟其气辛而动,故欲其静者当避之,性滑善行,大便不固者当避之。凡阴中火盛者,当归能动血,亦非所宜,阴中阳虚者,当归能养血,乃不可少。
黄芪主要成分:皂甙、多糖、氨基酸、黄酮类、微量元素等。黄芪以补虚为主,能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血不足、疮疡内陷、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敛者。黄芪具有很好的托毒生肌的功能,即久不愈合的脓肿化脓生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内含而多种抗菌有效成分,而且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还能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发生。《本草逢原》载:“黄芪能补五脏诸虚,治脉弦自汗,泻阴火,去肺热,无汗则发,有汗则止。”是增进抵抗力和防御疾病的良药。黄芪免疫调节作用①黄芪能增加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使其吞噬指数明显提高。黄芪多糖能使小自鼠吞噬率和细胞百分率及指数明显增强,黄芪皂甙甲能明显促进淋巴结B细胞增殖分化和浆细胞抗体合成,黄芪能使小白鼠血液中的白细胞及多核白细胞数明显增加,能对抗免疫抑制剂,强的松龙所致的脾脏、胸腺、肠淋巴结等免疫组织的萎缩作用和对外周白细胞减少作用,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②黄芪对正常机体的抗体生成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增加小鼠抗体生成主要器官脾脏的重量,脾细胞数及抗体反应。③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证明:黄芪水煎剂可促进正常人和肿瘤病人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促进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黄芪水煎液可使胸腺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浓度降低40%,表明具有促进T细胞分化与成熟的作用。④黄芪水煎剂可增强小鼠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这一过程与诱生干扰素是同时发生的,黄芪对干扰素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包括自身诱生,促进诱生和活性发挥三个方面。黄芪还有费城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中医药医学报》报导黄芪多糖(APS)对6种细胞系瘤株移植后的抑瘤作用进行了试验,表明APS对小鼠S180,H22、Anip973,人HC腹水型细胞瘤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51.0%、41.7%、40.0%、36.0%,对小鼠实体瘤B16、Lewis肺癌有效抑癌率分别为47.0%、32.0%。有研究表明,黄芪煎液加入培养的小细胞中,能诱生IFNr,通过调动机体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如通过促进巨唑细胞及IL-2等细胞因子的作用,从而改变肿瘤细胞膜特性,增加肿瘤相关抗原表达及增加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而杀伤肿瘤。
人参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肾经,善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善治气虚诸症及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血虚萎黄,阳萎宫冷。《本草正》云:“人参气虚血虚俱能补,阳气虚竭者,此能回之于无何有之乡;阴血溃崩者,此能障之于已决裂之后。惟其气壮而不辛,所以能固气;惟其味甘而纯正,所以能补血。故凡虚而发热,虚而自汗,虚而眩晕,虚而困倦,虚而惊惧,虚而短气,虚而遗泄,虚而泄利,虚而头疼,虚而腹痛,虚而欲食不运,虚而痰涎壅滞,虚而咳血吐血,虚而淋沥便闭,是皆必不可缺者。第欲以气血相较,则人参气味颇轻而属阳者多,为气分之药。”《本草汇言》“人参补气生血,助精养神之药也。故真气衰弱,短促气虚,以此补之,如荣卫空虚,用之可治也;惊悸怔忡,健忘恍惚,以此宁之;元神不足,虚赢无力,以此培之,如中气衰陷,用之可升也。”《本草经疏》曰:“人参能回阳气于垂绝,却虚邪于俄顷。其主治也,则补五脏。”黄芪补中益气、利水生肌,《本经疏证》曰:“黄芪,直入中土而行三焦,故能内补中气。”二药合用,一则温煦全身,鼓舞气血,激发机体生命的活力;二则补气,气旺则血生,气旺则血行,既可增强体质,又可扶正以祛邪。现已发现,大凡虚证都有不同程度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而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人参具有抗肿瘤,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效用。人参皂苷及其单体Re、Rd在体外可增强免疫受抑小鼠的T细胞功能,并可调节细胞与体液免疫反应,可以通过诱导分化或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黄芪多糖、皂苷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细胞生理代谢,提高巨噬细胞活性,是理想的免疫增强剂,它能促进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对艾滋病等多种免疫缺陷症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还有抑制EAS,双向调节血糖等作用,延缓细胞衰老,有利于延年益寿。当黄芪多糖与人参多糖配伍,可显著提高抗癌活性,降低化疗副作用,癌症患者化疗后使用该药,能明显升高白细胞的计数。
川芎入肝、脾、三焦三经。功用主治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纲目》载:″燥湿,止泻痢,行气开郁。″川芎嗪解除血管平滑肌(主动脉条)痉挛(肾上腺素、氯化钾引起)。是活血化瘀的良药。
苦参含有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脱氧苦参碱等多种活性抗癌成分,同时还有扩张血管、抗炎、升高白细胞、中枢系统抑制等多种不同作用。在抑制肿瘤生长的同时,能够扩张血管,改善肿瘤脏器的缺血、瘀血情况,还能够改变中枢对疼痛的反应,从而消除引起疼痛的原因,达到止痛的目的。其主要作用机理是:(1)直接杀伤肿瘤细胞;(2)直接作用于靶DNA而抗肿瘤;(3)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而抗肿瘤;(4)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发生而抗肿瘤。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苦参具有明显的止痛、抗癌、提高免疫力、止血等作用。能明显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化疗当中对骨髓、肝、肾等脏器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蟾皮是蟾皮浆液的表皮包衣,孙思邈称:“蟾蜕(衣)除恶肿,神也”。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蟾衣乃其蓄足五脏六腑之精气,吸纳天地阴阳之华宝,如若获之一,一切恶疾,未有不愈”。中医认为蟾衣具有解毒消肿、止痛、辟秽浊之功效,广泛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等的治疗。现代研究认为:蟾衣主主含蟾衣二烯醇化合物,包括蟾毒配质及蟾衣毒素,具有强心、升压、抗炎作用,蟾毒配质还有较强的麻醉作用。最近科研人员发现蟾衣还有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神奇功能,可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肝炎、带状疱疹、肝腹水、肾病、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疑难杂症。蟾皮被专家公认为抗癌良药。抗癌药理:蟾毒内脂类物质对小鼠S180、兔B、P瘤、子宫颈癌14、腹水型肝癌等,均有抑制作用,在机体上能抑制人的颧上下颌未分化癌,均有抑制作用,在机体上能抑制人的颧上下颌未分化癌、间皮癌、胃癌、脾肉瘤、肝癌等肿瘤细胞的呼吸,在试管中,对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
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可治疗血滞经闭腹痛、腹部包块、积聚。本品能行气消积止痛,用于饮食积滞、胸腹满闷作痛。破血祛瘀,妇女闭经,或痰湿淤血凝结而成的症瘕癖块。行气止痛:适于饮食失调,脘腹涨满疼痛之证。适当配伍,虚症、实症均可。1.抗肿瘤作用:莪术油制剂在体外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615纯系小鼠的L615白血病及腹水型肝癌细胞等多种瘤株的生长有明显抑制和破坏作用。100%阿莪术注射液0.3-0.5ml给小鼠腹腔注射,对肉瘤S 180。有较好的疗效,抑瘤率达50%以上。从莪术挥发油中得到的单体,莪术醇和莪术二酮75mg/kg皮下注射时,对小鼠肉瘤S37,宫颈癌U14、艾氏腹水癌(ECA)均有较高的抑制率,肿瘤明显缩小者,可见瘤组织周围纤维细胞增多,内有一层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包围肿瘤细胞等免疫反应出现。在电镜下,治疗组肿瘤细胞表现核质比例减少,核外形趋向正常,染色质、核仁和染色质间颗粒数量减少,故认为莪术对小鼠肉瘤的细胞核代谢有抑制作用。体外试验证明莪术醇及莪术二酮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有明显破坏作用,能使其变性坏死。不同浓度的莪术油注射液对瘤细胞均有明显的直接破坏作用,有作用快而强的特点,瘤细胞数越多,杀灭90%的瘤细胞所需的药液浓度就越大。莪术抗癌作用的方式既有直接作用,也有宿主的免疫反应参与。临床以莪术油作瘤内注射治疗宫颈癌,治疗后可见瘤组织坏死脱落,局部淋巴细胞浸润,部分病例肿块消失,宫颈光滑,提示莪术有直接杀瘤细胞的作用。在病理切片中则见到有密集的小淋巴细胞围绕癌细胞,淋巴窦中有大量的窦细胞组织增殖,血液中淋巴细胞有显著的升高,这些均提示有效病例中宿主有明显的免疫反应。莪术抗癌作用的原理,莪术油除能直接杀瘤作用外,还能增强瘤细胞免疫原性,从而诱发或促进机体对肿瘤的免疫排斥反应,实验证明用莪术处理的ECA及L615。瘤苗进行主动免疫,确实能使部分动物获得明显的保护效应。进一步研究证明莪术L615瘤株的主动免疫保护效应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因为经莪术L615瘤免疫的动物,不能产生对L795(是615系小鼠的一株新的肉瘤白血病)的交叉免疫保护效应。一些对L615具有明显免疫力的莪术瘤苗免疫组动物,尽管能耐受10(-3)×10个L615细胞的多次攻击,却死于3×10个L759瘤细胞。且这种免疫保护效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旦建立后,能够维持相当长(10-13个月)的时间,但不能传给子代,因为其子代绝大多数(93/94)不能耐受105-3×105个L615细胞的攻击,均发生典型的L615,白血病而死亡,平均存活时间也未见延长、说明亲代的这种免疫保护效应是后天获得而不能传给子代。用纯系雌性T-739小鼠观察莪术油对肺腺癌(LA-795)的放射增敏作用,实验结果证明,用莪术油腹腔注射加照射组比单纯照射组有明显的肿瘤生长延迟效果,可使放射治疗效果提高42%,达到中等增敏作用。
山慈菇性甘、味微辛,凉。归肝、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用于痈肿疔毒,瘰疬痰核,淋巴结结核,蛇虫咬伤。对痈肿疔毒、瘰历结核,内服、外敷,均可应用。用于食道癌,常与急性子、制半夏、地鳖虫、石见穿等配合应用;用于淋巴肿瘤,常与昆布、海藻、夏枯草、象贝等配合应用。
白花蛇舌草又叫蛇舌草、二叶、竹叶菜、蛇利草。味微苦,甘,寒。入胃、大肠、小肠经,苦寒清热解毒,甘寒清利湿热,对痈肿、咽痛、蛇伤等有较强的解毒消痈作用。一般用于治疗疮毒、咽喉肿痛、肠痈腹痛、毒蛇咬伤,也用于热淋涩痛、小便不利。是拔毒祛湿的良药。
七叶胆:也叫绞股蓝皂甙(绞股蓝皂苷),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其人参皂甙类成分(84种)超过人参的数倍,其对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便秘、痔疮、哮喘、偏头痛、痤疮、色斑等症状有显著功效,并有较为明显的镇静、催眠、消除疲劳、增进食欲、抗衰老的作用,对肿瘤、肝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口腔炎、冠心病、动脉硬化、胆结石、肢体麻木、皮肤粗糙、男性不育、性功能衰退、肥胖及白发秃顶等具有较佳疗效。绞股蓝皂甙(绞股蓝皂苷)还可能成为21世纪人类征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紧张症、癌症和艾滋病的主要生理活性物质。七叶胆提取物显示可刺激细胞免疫力。研究发现其可刺激T-细胞产生,特别是助手细胞。因此七叶胆被用于多种免疫相关疾病。七叶胆多糖对小鼠S180、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体外增殖也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而七叶胆提取物含多种甙类和七叶胆多糖,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升高白细胞、提高机体对缺氧、辐射、应激、疲劳、中毒等非特异性损害的适应能力。对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亦能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向粒-单核细胞分化而使白细胞增加。
半枝莲微苦,凉。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定痛,治吐血,鼻出血,血淋,赤痢,黄疸,咽喉疼痛,肺痈,疔疮,瘰疬,疮毒,癌肿,跌打刀伤,蛇咬伤。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半枝莲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抗毒蛇咬伤的作用。我国常把半枝莲与其他中草药制成配方,治疗肝炎和各种癌症如胃癌、直肠癌、肺癌、淋巴癌和妇科肿瘤等。
鸡内金甘,寒。归脾、胃、小肠、膀胱经。消食健胃,涩精止遗。鸡内金含胃激素、角蛋白、氨基酸以及微量胃蛋白酶、淀粉酶等。口服鸡内金粉后,胃液的分泌量、酸度和消化力均增高,胃运动加强、排空加快。其酸提取液或煎剂能加速从尿中排除放射性锶。
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用于胸肋胁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仆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治疗胸肋疼痛、症瘕结块,以及月经不调、经闭经痛具有良效。盖丹参能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滞下,调经脉。丹参在此复方中的应用针对性地解决了肿瘤患者的血瘀证,丹参能够改善微循环、改变高凝状态、促进血液流通,增强肿瘤组织血液的灌注量及病变部位癌细胞的含氧量,减少乏氧细胞,提高化疗的敏感性。
灰树花具有极高的医疗保健功能。据文献报导,它有抑制高血压和肥胖症的功效;由于富含铁、铜和维他命C,它能预防贫血、坏血病、白癜风,防止动脉硬化和脑血栓的发生;它的硒和铬含量较高,有保护肝脏、胰脏,预防肝硬化和糖尿病的作用;硒含量高使其还具有防治克山病、大骨节病和某些心脏病的功能;它兼含钙和维生素D,两者配合,能有效地防治佝偻病;较高的锌含量有利大脑发育、保持视觉敏锐,促进伤口愈合;高含量的维生素E和硒配合,使之能抗衰老、增强记忆力和灵敏度。灰树花还是引人注目的抗癌药源,一方面,较高的硒含量有抗御癌肿的作用,尤其是所含灰树花多糖(Grifolan),以β-葡聚糖(glucan)为主,其中抗癌活性最强,带6条支链的β-(1,3)-葡聚糖占相当大的比重,据说比已经面市的香菇多糖(Lentinan,日本的PSK,)、云芝多糖(上海的PSP)等有更强的抗癌能力;同时它又是极好的免疫调节剂。作为中药,灰树花和猪苓等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肝硬化腹水及糖尿病等,是非常宝贵的药用真菌。
女贞子味甘、苦,性凉。能补养肝肾,明目。含齐墩果酸、甘露醇、葡萄糖、棕榈酸、甘油酸,有增强免疫功能,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有强心、利尿及保肝、止咳、缓泻、抗菌、抗癌等作用。用于肝肾阴虚,腰酸耳鸣,须发早白;眼目昏暗,视物昏暗;阴虚发热。治疗肿瘤:对152例中、晚期肿瘤患者,单药口服,每天2~3次、10~40mg/次、1~2个月停药。结果: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显著增强,提高E玫瑰花结形成率,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上升、分别为63%、75%、79%。对IgA、G、M均无影响。表明能增强肿瘤患者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迟发超敏反应,对体液免疫无影响。齐墩果酸还抑制II、III、IV型变态反应。
藤黄消肿,化毒,止血,杀虫。治痈疽肿毒,顽癣恶疮,损伤出血,牙疳蛀齿,汤火伤。藤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醇溶液对绿脓杆菌有较强抑菌作用。藤黄酸对多种肿瘤显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并在有效剂量范围内毒副作用比较小,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有非常高的选择性,能选择性地杀死癌细胞,而对正常动物造血系统和免疫功能没有影响,这是目前肿瘤化疗药物所不具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亦显示,藤黄酸在肿瘤组织中有较高的分布和较长的持续时间。藤黄酸为广谱抗肿瘤药,对多种肿瘤有显著疗效。
壁虎去内脏的干制品入中药,名“天龙壁虎”,有补肺肾、益精血、止咳定喘、镇痉祛风和发散消肿的功效,可治淋巴结核、神经痛、慢性关节炎、乳房肿块。味成,寒。有小毒。主治祛风,活络,散结。用于中风瘫痪,风湿关节痛,骨髓炎,淋巴结结核,肿瘤。是治疗乳腺肿瘤的良药。
豨莶性寒,味辛、苦。功能主治祛风湿,利关节,解毒。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风疹湿疮。《品汇精要》载其:“治中风失音不语,口眼歪斜,时吐涎沫。补虚,安五脏,生毛发。明眼目,乌髭发,壮筋力。”《本草蒙筌》:“疗暴中风行邪,口眼喎斜者立效;治久渗湿痹,腰脚酸痛者殊功。”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豨莶草煎剂腹腔注射对小鼠免疫功能实验表明,用药组胸腺萎缩变薄,分叶不清,小鼠生长缓慢,结合淋巴细胞绝对值减少和Ea,Et花环形成率下降,说明对小鼠细胞免疫有明显抑制作用。使脾脏重量减轻,血清抗体滴度降低,细胞内DNA和RNA吖啶橙荧光减弱,表明对体液免疫有抑制作用。给药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下降、血清溶菌酶活性降低,提示对非特异性免疫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白术味苦、甘,温。归脾、胃经。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白术对瘤细胞有细胞毒作用,能降低瘤细胞的增殖率,减低瘤组织的侵袭性,提高机体抗肿瘤反应的能力。白术挥发油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淋巴肉瘤腹水型、食管癌(Ecal09)、肉瘤180等有抑制作用。白术内酯B腹腔注射对小鼠肉瘤民。也有显著抑制作用。《药性论》载其:君,味甘,辛,无毒。能主大风痹,多年气痢,心腹胀痛,破消宿食,开胃,去痰涎,除寒热,止下泄。主面光悦,驻颜,去黑。治水肿胀满,吐呕逆,腹内冷痛,吐泻不住,及胃气虚冷痢。
熟地黄甘,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全蝎辛,平;有毒。归肝经。功能主治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全蝎提取液对小鼠肿瘤实验中,应0.2ml(相当生药0.04g/只),隔大皮下给药连续5天后,在用药第11天和停药8天时,对细胞肉瘤(SRS)实体瘤的抑制率为38.8%和55.5%;对MA一737乳腺癌,每天给药共12次后,抑制率为51.8%,停药8天时为30.4%。对SRS腹水型带瘤子鼠的生存率较对照组延长12.5%-20.7%。结果表明对带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全蝎提物体外培养的Heal细胞全部死亡脱壁。对LA一795肺腺癌带瘤小鼠生存时间延长29.2%。东亚蚶蝎尾灌胃,预防给药组S180肉瘤抑制率为45%,治疗给药组S180肉瘤抑制率为47.6%,表明其兼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桑寄生苦、甘,平。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对免疫作用的影响:含有植物凝集素的槲寄生提取物和胸腺提取物等混合,可用于肿瘤治疗中,作为促进细胞分裂免疫刺激剂以控制和调整免疫系统。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的双重作用。其抗瘤机理主要是:(1)干扰肿瘤细胞的DNA和RNA的合成;(2)诱导癌细胞凋亡;(3)影响癌基因的表达;(4)诱导机体产生白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5)增强LAK细胞、NK细胞活性,刺激骨髓中造血细胞的分化,加速边缘池细胞的释放的功效。
本发明调节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包括:药物剂型为蜜炼丸剂时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称取乌蔹莓100g,人参100g,黄芪100g,半枝莲100g,熟地100g,当归100g,莪术100g,灰树花100g,白术100g,丹参100g,女贞子100g,白花蛇舌草100g,山慈菇100g,豨莶100g,川芎100g,桑寄生100g,藤黄100g,七叶胆100g,苦参100g,鸡内金100g,蟾皮50g,天龙壁虎50g,全蝎50g加水3~10倍量水,煎煮1~3次,每次0.5~1h,过滤;将滤液合在一起,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控制在80℃,烘干后冷却,与蜂蜜混在一起搓成细条,制丸腊封包装。
本发明胶囊剂的制作过程为:取称取乌蔹莓1000g,人参1000g,黄芪1000g,半枝莲1000g,熟地1000g,当归1000g,莪术1000g,灰树花1000g,白术1000g,丹参1000g,女贞子1000g,白花蛇舌草1000g,山慈菇1000g,豨莶1000g,川芎1000g,桑寄生1000g,藤黄1000g,七叶胆1000g,苦参1000g,鸡内金1000g,蟾皮500g,天龙壁虎500g,全蝎500g加10倍量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将3次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5g生药/mL,抽滤后,滤液的相对密度约为1.08(20℃);上述滤液经体积为10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10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去除溶剂,得到组份药;装入胶囊制为胶囊剂,每粒胶囊装0.4g。可以每12粒为一板。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人参500g,粉碎,加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0分钟;收集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得人参回流提取液;将黄芪500g、半枝莲500g和藤黄500g加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30分钟~45分钟,过滤,滤液与人参回流提取液合并;低温离心过滤,弃去沉淀,静置备用;将天龙壁虎200g、蟾皮200g和全蝎200g加乙醇6000g,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30分钟~45分钟加热回流提取2次,将2次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得药液静置备用;其余组份乌蔹莓500g,熟地500g,当归500g,莪术500g,灰树花500g,白术500g,丹参500g,女贞子500g,白花蛇舌草500g,山慈菇500g,豨莶500g,川芎500g,桑寄生500g,七叶胆500g,苦参500g,鸡内金500g,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细粉,细粉过筛后放入耐酸碱浸渍锅内,在常温下,与乙醇一起浸渍15~20天,将浸渍好的液体及药渣进行压榨过滤,分离后取滤液,静置沉淀24小时,吸取上清液;将三种滤液混合加热至45℃后加入淀粉,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控制在80℃,烘干后冷却,制片、干燥、成型。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注射针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人参1000g、黄芪1000g、半枝莲1000g和藤黄1000g粉碎,加20%~70%乙醇10000g回流提取2次,每次45分钟,收集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低温离心过滤,低温,离心过滤低温(4~6℃)离心(3000rpm,40min),弃去沉淀,静置备用;将天龙壁虎500g、蟾皮500g和全蝎500g加乙醇15000g,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30分钟。得药液静置备用;将剩余组份乌蔹莓1000g,熟地1000g,当归1000g,莪术1000g,灰树花1000g,白术1000g,丹参1000g,女贞子1000g,白花蛇舌草1000g,山慈菇1000g,豨莶1000g,川芎1000g,七叶胆1000g,苦参1000g,鸡内金1000g加水,煎煮3次,每次30分钟,过滤;将三种滤液混合,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0~6.5,加0.1%针用活性炭,混合溶液加热煮沸,滤过,热压法灭菌(117.5℃,168.74kPa,40min),真空冷冻干燥或无菌过滤或喷雾干燥或在有机溶媒中重结晶,分装,密封即得。
本发明采用不同药性的中药材,进行了科学配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安全,能有效减轻病患忍受的癌痛苦楚,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本发明选用价格低廉的药材,制造方法简单,大大缓解病人家属经济压力;且提高了病人战胜癌症的希望和信心,能创造较好的社会价值及经济利益。本发明能改善癌症患者的精神、提高食欲、改善睡眠等一般状况,而且副作用小、有效性高、且价格低廉,针对性强,能大大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尤其对提高晚期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有显著效果。本发明还可以与各种癌症的放疗、化疗方式配合使用,具有增强疗效、提高病患自身元气,增强自身免疫功能,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的功效;对不能接受放疗、化疗、手术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也是一大福音,本发明能缓解癌痛,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很大帮助,是癌症患者理想的选择。
药理学毒性试验
抗肿瘤的动物实验及作用机制
1材料与方法
1.1药物: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1.2动物模型建立及分组
药品FT-207:齐鲁制药厂,产品批号:509004LG;
平消片由宁夏金太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批号:20051102;
仪器主要有:BCM-1000A型生物洁净工作台,苏净集团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SZ-III型自动纯水蒸馏器,上海嘉鹏科技有限公司。LDZ4-0.8型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
1.3实验方法
1.3.1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由上海斯莱克公司提供,动物许可证号SCXK(沪)2003-0003。
1.3.2瘤株H22、S180由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提供。
1.3.3荷瘤模型建立将瘤源小鼠颈脱臼处死,固定于鼠板上,常规消毒,于超净工作台中,从腹腔抽出瘤液,生理盐水稀释至1×107·ml-1,除空白对照外其他各组小鼠均于右腋部皮下注射上述瘤细胞悬液0.2ml,以建立实体瘤模型;作生命延长率荷瘤小鼠模型的需腹腔注射上述瘤细胞悬液0.2ml,以建立腹水瘤模型。
1.3.4动物分组与给药方法用该法将昆明种小鼠右前肢腋皮下接种H22肝癌实体肿瘤以及S180实体瘤,以及腹腔注射H22肝癌腹水瘤细胞。接种后第一天,将动物称体重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只,均在接种后第2天开始灌胃给药,观察小鼠饮食及肿瘤生长情况,连续7天后停药,于停药次日称重、处死动物并剥取肿瘤、胸腺、脾脏分别称重,统计各组的抑瘤率和脏器指数。腹腔注射H22肝癌腹水瘤组,在连续给药9d后停药,观察小鼠的生存时间,并计算荷瘤小鼠生命延长率。
1.4观察指标与测定方法
抑瘤率:末次给药后24小时将小鼠称重,断颈处死,剥取瘤块称重(体重为小鼠体重减去瘤重的差值)。
2结果
2.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对荷瘤小鼠S180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高、中、低3个剂量组以高剂量组抑瘤率最高,中剂量组次之,低剂量组抑瘤率最低,但均高于阳性对照中药组平消片的抑瘤率,而阳性对照化疗药组FT-207因毒副作用较大,小鼠的死亡率高,未做抑瘤率统计。药效学研究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小鼠S180肉瘤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最高可达49.3%,并呈良好的量效关系,与阳性对照平消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抑瘤率=(对照组平均瘤重-给药组平均瘤重)/对照组平均瘤重×100%
表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对荷瘤小鼠S180瘤体生长的影响
组别 动物数(始) 动物数(末) 瘤体重(g)X±SD 抑瘤率 (%) 生理盐水对照 10 10 1.36±0.32 FT-207 10 2 0.102 阳性对照平消片 10 8 1.28±0.49 5.9 本发明胶囊剂0.3g/kg 10 10 0.74±0.41 45.6 本发明胶囊剂0.6g/kg 10 10 0.72±0.31 47.1 本发明胶囊剂1.2g/kg 10 10 0.69±0.28 49.3
与对照组相比,P<0.01
2.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对小鼠H22肝癌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高、中、低3个剂量组以高剂量组抑瘤率最高,中剂量组次之,低剂量组抑瘤率最低,但均高于阳性对照中药组平消片的抑瘤率,而阳性对照化疗药组FT-207因毒副作用较大,小鼠的死亡率高,未做抑瘤率统计。药效学研究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对小鼠H22肝癌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最高可达67.7%,并呈良好的量效关系,与阳性对照平消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抑瘤率=(对照组平均瘤重-给药组平均瘤重)/对照组平均瘤重x100%
表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H22小鼠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组别 动物数 (始) 动物数 (末) 瘤体重(g)X±SD 抑瘤率(%) 生理盐水对照 10 9 1.64±0.5 FT-207 10 2 0.16 阳性对照平消片 10 7 1.34±0.46 18.3 本发明胶囊剂0.3g/kg 10 10 0.86±0.28 47.6 本发明胶囊剂0.6g/kg 10 10 0.78±0.26 52.4 本发明胶囊剂1.2g/kg 10 10 0.53±0.29 67.7
小鼠连续灌胃给药7d后,处死,取胸腺及脾脏称重,计算脾指数和胸腺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表3本发明中药制剂(胶囊剂)对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
组别 脾脏指数 胸腺指数 生理盐水对照 6.23±0.34 4.70±0.29 阳性对照平消片 6.14±0.49 3.99±0.38 本发明胶囊剂0.3g/kg 5.71±0.43 3.36±0.44 本发明胶囊剂0.6g/kg 5.68±0.33 4.28±0.58 本发明胶囊剂1.2g/kg 6.00±0.52 3.94±0.49
药效学研究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小鼠S180肉瘤、H22肝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良好的量效关系。结果显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率分别为33.3%、42.8%和51.8%;对小鼠H22肝癌的抑制率高达70.4%;高剂量组使荷瘤小鼠生命延长率提高30%。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复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随剂量的提高将肿瘤细胞周期阻止在S期,并能明显诱导H22肝癌细胞凋亡,并能提高小鼠免疫功能,有效抑制化疗药所致胸腺萎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有关。另外,小鼠血常规检测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灌胃给药对小鼠血液系统无明显影响,证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临床实验
(一)本发明药物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2∶1完全随机化的分组方法,将9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0)与对照组(n=30)。对应用本发明药物治疗后的60例中晚期肿瘤患者进行生存期和生存质量的随访研究。结果:本发明药物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治疗后1年生存率为50.00%,一年以上生存率为48.33%,中位生存天数为495天,治疗后生存质量(Kamofsky分)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本发明药物可延长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临床资料(1)病例纳入标准:①已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或有可靠的肿瘤标记,结合临床确诊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②无药物过敏史。③病情允许观察一个月以上者。(2)病例一般资料:本组纳入临床观察的共9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获得随访的76例),全部病例均经I级(病理学或细胞学)和II级(CT、MRI、X线、B超中两项联合诊断)临床诊断确诊。其中男54例,女36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64岁,30岁以内者18例,31-50岁者34例,50岁以上者38例。实验观察的90例中晚期癌症病例中胃癌21例,食管癌12例,肺癌14例,肝癌8例,肠癌7例,宫颈癌10例,膀胱癌4例,其他(骨,淋巴,乳房等)恶性肿瘤14例。本组病例中,曾作手术者22例,化疗者34例,放疗者15例,未作其他特殊疗法者19例。
2、治疗方法(1)分组方法:采用2∶1完全随机化的分组方法,查随机排列表,将9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60例,对照组3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非治疗因素如年龄、性别、肿瘤种类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差异,具有均衡可比性。(2)治疗方法:实验组:本发明药物(胶囊剂),0.3g/粒,3-4粒/次,每日三次,口服。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对照组:维寿宁胶囊,0.45g/粒,3次/日,3-4粒/次,口服。一个月为一个疗程。(3)临床观察指标:生存率、生存质量(Kamofsky)。(4)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和t检验。
(5)本发明药物治疗前后生存质量(Kamofsky)比较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与化疗对照组相比较,P<0.05。
3、治疗结果(1)随访结果:随访采用经治医生、随访部和家属双重填表信访、电话随访、邮寄回影像复查资料和复诊等多种形式。实验获得早期随访(6个月~1年)39例,中期随访(1年~2年)27例,长期随访(2年以上)10例。在观察期间,有14例患者生存期未足6个月,其中对照组13例,治疗组1例。(2)生存期观察:临床观察表明本发明药物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治疗后1年生存率为50.00%,一年以上生存率为48.33%,中位生存天数为495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见表1,
表1本发明药物组与化疗对照组治疗后生存率的比较
注:本发明药物组与化疗对照组相比较,P<0.05。
显示本发明药物在延长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二)本发明药物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放化疗引起的外周血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本发明药物治疗112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放化疗引起的外周血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将患者按照3∶1完全随机化的分组设计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放化疗+本发明药物;对照组给予放化疗+益血生胶囊。结果:本发明药物治疗组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回升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0.05),同时本发明药物可明显改善放、化疗所致的乏力、恶心、虚弱、胃纳差等症状。结论:本发明药物可有效的减轻放、化疗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具有扶正升白作用。
1、资料与方法(1)病例纳入标准:①参照《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②放、化疗期间或治疗后出现外周血细胞减少,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低于4.0×109/L;③预计生存期不少于3个月者;④无造血功能障碍及药物过敏史;⑤年龄在18岁以上,80岁以下者。(2)排除标准:①未接受放化疗的患者;②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损害者。(3)临床资料:本组纳入的符合以上标准的合格受试者共150例。分组方法:将150例患者按照3∶1完全随机化的分组设计方法,查随机数字的排列表分为本发明药物治疗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本发明药物治疗组(实验组)112例,男64例,女48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36.5,其中胃癌32例、肺癌35例,食管癌23例、乳腺癌15例,大肠癌7例。按国际TNM分期:II期30例,III期68例,IV期14例。对照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49.5,其中胃癌12例、肺癌12例,食管癌6例、乳腺癌5例,大肠癌3例。TNM分期:II期11例,III期21例,IV期6例。两组病例年龄、性别、癌种、TNM分期及化疗方案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1)观察方法:第1周单用放化疗作为自身治疗前对照,白细胞计数<3.0×109/L的病例纳入统计,第2周放化疗前3天开始实验用药,观察期间实验组和对照组停用其它升白药物。(2)放化疗方案:食管癌:DVB方案(DDP、VCR、BLM)治疗31例,同时采用60Coγ线放疗;胃癌EAP方案(VP-16.ADM.DDP)治疗42例;肺癌:CAOP-16方案:(CTX、ADR、VCR、VP-16)治疗47例。乳腺癌:CMF方案(CTX+MTX+5-Fu)治疗20例。大肠癌:FMC方案(5-Fu+MMC+ARA-C)治疗10例。(3)治疗方法:实验组:放化疗+“本发明药物”。本发明药物:0.3g/粒,每日三次,每次3-4粒,口服。对照组:放化疗+益血生胶囊。益血生胶囊:每天三次,每次3粒,口服。
3、治疗结果单纯化疗观察一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白细胞总数下降均较为明显,用“本发明药物”治疗后白细胞总数回升水平与对照组的比较效果明显。结果显示:本发明药物治疗后第3-5天白细胞数增加为4.86±2.54(×109/L),第5-7天增至5.47±1.34(×109/L),第10天白细胞增加到6.29±1.74(×109/L),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本发明药物”对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实施例1:谭某,女,36岁。2006年诊断左侧乳腺癌,行左乳根治术后,给予CMF方案化疗2周期无不适,第3周期化疗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恶闻食臭,甚至见他人进食亦呕吐不止,因已3天无法进食而邀中医会诊。症见:消瘦、面色白、全身自汗,自诉口苦而淡,食则呕吐,吐出物为黄色苦水,伴少量褐色血丝,腹内嘈杂,似痛非痛,两胁痞满,肠鸣,不呕吐时则口淡无味,清涎不断,大便四日未解。舌淡、苔自厚腻,脉沉弦。辨证属肝寒胆热,疏泄无权,胃气不降,拟温肝清胆,胃降逆法。处方:乌蔹莓10g,人参15g,熟地10g,黄芪20g,当归15g,莪术10g,灰树花15g,白术10g,丹参20g,半枝莲15g,女贞子15g,白花蛇舌草10g,桑寄生10g,山慈菇10g,豨莶10g,川芎15g,藤黄10g,七叶胆15g,苦参10g,鸡内金10g,天龙壁虎5g,蟾皮5g,全蝎5g。服至3剂后呕吐渐止,可进少许半流饮食,觉口不苦,继服4剂后仍有恶心,但可进普食,此患者后来继续化疗2次,均以上方加减调治而保证了化疗的顺利进行,目前已正常工作。
实施例2:郭某,女,32岁,2004年在医院诊断为卵巢癌IIID期,手术后放疗1次,化疗15次,2006年1月14日复查,右腹部可见7×9.5cm的肿块,少量腹水,使用如下方剂治疗:
乌蔹莓15g,人参15g,熟地15g,黄芪15g,当归20g,莪术10g,灰树花15g,白术10g,丹参20g,半枝莲15g,女贞子15g,白花蛇舌草10g,桑寄生10g,山慈菇10g,豨莶15,川芎15g,藤黄15g,七叶胆15g,苦参15g,鸡内金10g,天龙壁虎10g,蟾皮8g,全蝎9g,服用三个疗程后,肿块缩小到4.7×4.5cm,腹水消退再继续服,2008年磁共振报告显示肿瘤基本消失,共服药12疗程,现继续服用。
实施例3:封某,女,42岁,2005年患宫颈癌,手术切除后转移淋巴癌,长期进行放化疗治疗,由于药物毒性作用,免疫力严重低下,多年来白细胞数只有1900多个,腹泻,精神欠佳,转氨酶较高,人也常年卧床不起,十分痛苦。使用如下药物治疗:
乌蔹莓10g,人参10g,熟地10g,黄芪15g,当归15g,莪术10g,灰树花15g,白术10g,丹参15g,半枝莲15g,女贞子10g,白花蛇舌草10g,桑寄生10g,山慈菇10g,豨莶10g,川芎15g,藤黄10g,七叶胆15g,苦参10g,鸡内金10g,天龙壁虎5g,蟾皮5g,全蝎5g。
煎汤剂服用,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每30天为一疗程。服用4个疗程后精神好转,骨骼疼痛消失,服用8个疗程后可下地走路,服用服用约15个疗程后白血球恢复到6000左右,免疫力明显提高,现在精神饱满,食欲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实施例4:马某,男,34岁,2005年在医院镜检为室管膜细胞瘤II级,手术放化疗后,医院磁共振诊断,脑转移肿块为3.6×3.4×2.8cm,使用如下配方医治:
乌蔹莓15g,人参20g,熟地10g,黄芪15g,当归15g,莪术10g,灰树花15g,白术10g,丹参15g,半枝莲15g,女贞子15g,白花蛇舌草20g,桑寄生10g,山慈菇10g,豨莶10g,川芎15g,藤黄20g,七叶胆15g,苦参10g,鸡内金10g,天龙壁虎9g,蟾皮10g,全蝎7g。
水煎服。口干,舌苔厚腻,饮食无味。继续服用本发明四个疗程,并配合放化疗。2008年7月随访,患者治疗至今近3年免疫力提高,身体情况逐渐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