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内透镜储存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内透镜储存系统.pdf(1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380066507.0 (22)申请日 2013.12.13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486994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8.26 (30)优先权数据 102012223885.9 2012.12.20 DE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5.06.18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EP2013/076504 2013.12.13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4/095611 DE 20。
2、14.06.26 (73)专利权人 人类光学股份公司 地址 德国埃朗根 (72)发明人 A梅斯纳 MC海斯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代理人 厉锦 吴鹏 (51)Int.Cl. A61F 2/16(2006.01) (56)对比文件 US 6228094 B1,2001.05.08, US 6228094 B1,2001.05.08, CN 1118247 A,1996.03.13, US 2011/0190777 A1,2011.08.04, DE 102006000929 A1,2007.07.12, EP 2286764 A1,2011.02.23, 审查员。
3、 陈隽 (54)发明名称 眼内透镜储存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储存眼内透镜的眼内 透镜储存系统, 该眼内透镜储存系统包括: 用于 储存眼内透镜的储存容器(1), 和布置在储存容 器中的、 能够致动的传送装置(2), 该传送装置具 有用于保持眼内透镜的眼内透镜接纳部(20)。 传 送装置能够在用于将眼内透镜储存在储存容器 中的眼内透镜储存位置和用于将眼内透镜传送 到注射装置的眼内透镜传送位置之间运动。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8页 CN 104869947 B 2016.11.23 CN 104869947 B 1.一种用于储存眼内透镜的眼内透镜储存系统, 包括: a)用于。
4、储存眼内透镜的储存容器(1), 和 b)布置在储存容器(1)中的、 能够致动的传送装置(2), 该传送装置具有用于接纳眼内 透镜的眼内透镜接纳部(20), 其中, 传送装置(2)能够在以下两个位置之间运动: i)用于将眼内透镜储存在储存容器(1)中的眼内透镜储存位置, 和 ii)用于将眼内透镜传送到注射装置(3)的眼内透镜传送位置, 在所述储存容器(1)中形成有用于将注射装置(3)引入储存容器(1)中的注射装置主引 入口(27), 侧向地在所述注射装置主引入口(27)上连接有: 用于在引入时对准注射装置(3)的第 一引导翼(53)的注射装置通过口(35); 用于在引入时对准注射装置(3)的第二。
5、引导翼的注 射装置定位引入口(28); 以及用于在引出时对准注射装置(3)的第二引导翼的注射装置定 位引出口(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内透镜储存系统,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储存容器(1)上设有 至少一个与传送装置(2)耦合的致动件, 用于使得传送装置(2)在眼内透镜储存位置和眼内 透镜传送位置之间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内透镜储存系统,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传送装置(2)上设有 至少一个布置成使得该传送装置在眼内透镜储存位置和眼内透镜传送位置之间运动的致 动件(16), 通过向储存容器(1)中引入注射装置(3)来实现该致动件的致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内透镜储存系。
6、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装置(2)以能够摆 动的方式支承在储存容器(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内透镜储存系统,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复位弹簧件(17)与 所述传送装置(2)连接, 该至少一个复位弹簧件在传送装置(2)运动到眼内透镜传送位置中 时产生用于使得传送装置(2)复位到眼内透镜储存位置中的传送装置复位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内透镜储存系统, 其特征在于用于限制注射装置(3)向储存 容器(1)中的引入运动的注射装置引入止挡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内透镜储存系统, 其特征在于, 限制所述注射装置定位引入 口(28)和注射装置定位引出口(31)的面(29、 32。
7、)具有至少一个摆动连杆, 用于迫使至少部 分被引入的注射装置(3)围绕其纵向中心轴线(38)相对于储存容器(1)进行摆动运动, 用以 实现眼内透镜的传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眼内透镜储存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摆动连杆在储 存容器(1)上具有摆动连杆面, 该摆动连杆面倾斜于和/或横向于注射装置(3)的引入方向 延伸进入储存容器(1)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眼内透镜储存系统,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储存容器(1)上的 摆动止挡部(30)限制注射装置(3)相对于储存容器(1)的最大摆动运动。 10.一种眼内透镜传送布置结构, a)具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眼内透镜储。
8、存系统, 和 b)具有用于引入眼内透镜储存系统的储存容器(1)中的注射装置(3), c)其中, 传送装置(2)在眼内透镜传送位置中将眼内透镜传送到注射装置(3), 以用于 植入。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4869947 B 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眼内透镜传送布置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射装置(3)包 括注射筒(47), 其中, 注射筒(47)通过具有两个自由的折叠区域的折叠零件(49)构成, 这两 个自由的折叠区域能够相对彼此运动并且分别支承一个侧向向外延伸的引导翼(53)。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眼内透镜传送布置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翼(53。
9、)在注 射装置(3)引入时穿过形成在储存容器(1)中的开口(28、 35), 这些开口侧向地连接在注射 装置主引入口(27)上, 其中, 优选在注射装置(3)摆动时, 引导翼(53)之一相对于另一个引 导翼摆动并且能够重新穿过储存容器(1)中的另一个开口(31)向外引导。 13.一种用于将眼内透镜传送到注射装置(3)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眼内透镜储存系统, 和 -致动传送装置(2), 用于使得该传送装置从眼内透镜储存位置运动到眼内透镜传送位 置中, 用以将眼内透镜传送到注射装置(3)。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4869947 B 。
10、3 眼内透镜储存系统 0001 以参引的方式将德国专利申请10 2012 223 885.9的内容结合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储存眼内透镜/人工晶体(intraokularlinsen)的眼内透镜 储存系统。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眼内透镜传送布置结构, 用于将眼内透镜传送到注射装置, 其 带有相应的眼内透镜储存系统。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在提供相应的眼内透镜储存系统的 情况下将眼内透镜传送到注射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3 眼内透镜即用于眼睛的人造透镜直至其使用或植入时都被储存在无菌 状态下。 已知的是为此使用所谓的初级包装, 该初级包装又处于次级包装、 如无菌袋中。。
11、 在 初级包装中可以布置有固定的或松动的眼内透镜接纳部, 用于接纳眼内透镜。 0004 此外已知的是, 将初级包装本身或者眼内透镜接纳部设计为注射装置的一部分或 者完整的注射装置, 使得眼内透镜能够在无操纵例如通过镊子的情况下直接通过 注射装置植入。 0005 在这种已知的眼内透镜储存系统中不利的是, 经常出现生物相容性问题。 这种生 物相容性问题尤其可归因于使用了滑动添加剂, 该滑动添加剂在眼内透镜的消毒和/或储 存过程中可能与该眼内透镜发生接触。 滑动添加剂一般包含在所使用的材料中, 其具有滑 动性。 发明内容 0006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 实现一种眼内透镜储存系统, 其中基本上能够排除。
12、生物相 容性问题。 此外应提供一种眼内透镜传送布置结构, 其中基本上能够排除生物相容性问题。 还应提供一种相应的眼内透镜传送方法, 其中基本上能够排除生物相容性问题。 0007 该目的根据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中所给出的特征得以实现。 0008 一种用于储存眼内透镜的眼内透镜储存系统, 包括: 0009 a)用于储存眼内透镜的储存容器, 和 0010 b)布置在储存容器中的、 能够致动的传送装置, 该传送装置具有用于接纳眼内透 镜的眼内透镜接纳部, 其中, 传送装置能够在以下两个位置之间运动: 0011 i)用于将眼内透镜储存在储存容器中的眼内透镜储存位置, 和 0012 ii)用于将眼内透镜。
13、传送到注射装置的眼内透镜传送位置。 0013 一种眼内透镜传送布置结构, 0014 a)具有上述眼内透镜储存系统, 和 0015 b)具有用于引入眼内透镜储存系统的储存容器中的注射装置, 0016 c)其中, 传送装置在眼内透镜传送位置中将眼内透镜传送到注射装置, 以用于植 入。 说 明 书 1/7 页 4 CN 104869947 B 4 0017 一种用于将眼内透镜传送到注射装置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8 -提供上述眼内透镜储存系统, 和 0019 -致动传送装置, 用于使得该传送装置从眼内透镜储存位置运动到眼内透镜传送 位置中, 用以将眼内透镜传送到注射装置。 0020 本发明的。
14、核心思想在于, 将待植入的眼内透镜首先布置在注射装置外部, 并例如 在所计划的植入过程中直接从储存容器通过能够致动的传送装置传送或转运到注射装置。 眼内透镜能够直接从储存容器通过能够致动的传送装置传送或转运到注射装置。 眼内透镜 能够在储存容器中安全和无菌地储存。 0021 有利的是, 眼内透镜储存系统由至少一种热塑性塑料、 如聚丙烯制成。 0022 适宜的是, 眼内透镜储存位置和眼内透镜传送位置分别是传送装置的末端位置。 眼内透镜储存位置和眼内透镜传送位置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彼此在空间上间隔开。 优选的 是, 传送装置可以在这些位置之间无级地运动。 有利的是, 传送装置的运动是受引导的并且 。
15、设有相应的支座。 0023 注射装置优选地设计为注射器。 0024 有利的是, 眼内透镜包括一个光学部件和至少一个布置在该光学部件上的触觉装 置。 0025 眼内透镜被以安全的、 但可释放的方式接纳或保持在眼内透镜接纳部中。 优选的 是, 眼内透镜被形锁合地, 优选通过插接连接、 闭锁连接、 卡合连接等保持在透镜接纳部中。 0026 本发明的其它有利设计方案在以下技术方案中给出。 0027 在所述储存容器上设有至少一个与传送装置耦合的致动件, 用于使得传送装置在 眼内透镜储存位置和眼内透镜传送位置之间运动。 至少一个致动件优选地设计为按钮、 推 动件、 拉动件、 用于释放所存储的力的释放件、 。
16、摆动件、 闩锁件、 电开关件等。 0028 在所述传送装置上设有至少一个布置成使得该传送装置在眼内透镜储存位置和 眼内透镜传送位置之间运动的致动件, 通过向储存容器中引入注射装置来实现该致动件的 致动。 实现了一种设计特别简单且可良好操作的传送装置。 有利的是, 至少一个致动件设计 为啮合件, 用于在注射装置引入储存容器中时与注射装置相互作用, 或者设计为杆臂。 优选 地, 一注射装置上的致动凸起压到致动件上, 使得传送装置绕轴承轴线摆动到其眼内透镜 传送位置中。 0029 传送装置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在储存容器上。 相应的轴承件为此优选地设置或 布置在储存容器上。 可选地, 传送装置以可移动。
17、的方式支承在储存容器上。 0030 至少一个复位弹簧件与所述传送装置连接, 该至少一个复位弹簧件在传送装置运 动到眼内透镜传送位置中时产生用于使得传送装置复位到眼内透镜储存位置中的传送装 置复 位 力。 至 少一个复 位弹簧件优选地设计为弹簧件或弹簧材料块( Fed e r- Materialblock)。 有利的是, 该弹簧件是板簧件、 螺旋弹簧件、 盘簧件、 扭簧件等。 适宜的是, 板簧件被预紧或在弯曲时张紧。 有利的是, 弹簧材料块由能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 该材料在 负载之后重新自动返回到其初始状态。 0031 有利的是, 复位弹簧件和传送装置一体地相互连接。 0032 用于限制注射装置。
18、向储存容器中的引入运动的注射装置引入止挡部。 注射装置引 入止挡部优选地布置在储存容器或传送装置上。 优选地, 在注射装置相应地引入储存容器 说 明 书 2/7 页 5 CN 104869947 B 5 中时, 注射装置引入止挡部与注射装置上的相应的配对止挡部共同起作用。 有利的是, 注射 装置引入止挡部通过眼内透镜本身或眼内透镜接纳部构成, 并且配对止挡部通过注射装置 的注射筒构成。 0033 在所述储存容器中形成有用于将注射装置引入储存容器中的注射装置主引入口。 通过该注射装置主引入口能够将注射装置至少部分地引入储存容器的内部。 0034 侧向地在所述注射装置主引入口上连接有: 用于在引入。
19、时对准注射装置的第一引 导翼的注射装置通过口; 用于在引入时对准注射装置的第二引导翼的注射装置定位引入 口; 以及用于在引出时对准注射装置的第二引导翼的注射装置定位引出口。 开口彼此间隔 开地绕注射装置主引入口布置, 并且分别侧向地或径向地远离该注射装置主引入口地延 伸。 有利的是, 引导翼与注射装置的注射筒固定连接。 0035 限制所述注射装置定位引入口和注射装置定位引出口的面具有至少一个摆动连 杆, 用于迫使至少部分被引入的注射装置围绕其纵向中心轴线相对于储存容器进行摆动运 动, 用以实现眼内透镜的传送。 至少一个摆动连杆迫使至少部分引入的注射装置围绕其纵 向轴线进行摆动运动, 用以实现眼。
20、内透镜的传送和接纳。 眼内透镜的传送优选地仅在注射 装置处于其摆动位置中时才是可能的。 在引入时, 至少一个摆动连杆优选地与注射装置上 的相应的配对面共同起作用。 0036 所述至少一个摆动连杆在储存容器上具有摆动连杆面, 该摆动连杆面倾斜于和/ 或横向于注射装置的引入方向延伸进入储存容器中。 0037 在所述储存容器上的摆动止挡部限制注射装置相对于储存容器的最大摆动运动。 0038 所述注射装置包括注射筒, 其中, 注射筒通过具有两个自由的折叠区域的折叠零 件构成, 这两个自由的折叠区域能够相对彼此运动并且分别支承一个侧向向外延伸的引导 翼。 0039 引导翼在注射装置引入时穿过形成在储存容。
21、器中的开口, 这些开口侧向地连接在 注射装置主引入口上, 其中, 优选在注射装置摆动时, 引导翼之一相对于另一个引导翼摆动 并且能够重新穿过储存容器中的另一个开口向外引导。 0040 有利的是, 储存容器包括储存容器基体和单独的闭锁装置, 其中, 注射装置主引入 口设计在闭锁装置中。 0041 储存容器因此具有储存容器基体和单独设计的闭锁装置, 并且该闭锁装置优选也 可重新从储存容器基体离开。 另选地, 储存容器基体和闭锁装置设计为一件式的且相互不 可分离。 0042 有利的是, 储存容器基体和闭锁装置相互固定连接, 优选相互锁定。 0043 通过本申请中的上述引导翼, 眼内透镜能够由注射筒抓。
22、住和接纳。 附图说明 0044 下面参考附图示例性地描述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 图中示出: 0045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眼内透镜储存系统的分解图, 0046 图2示出在装配状态下的图1中所示的眼内透镜储存系统, 0047 图3示出图2中所示的眼内透镜储存系统的纵向截面, 其中, 该眼内透镜储存系统 的传送装置处于眼内透镜储存位置中, 说 明 书 3/7 页 6 CN 104869947 B 6 0048 图4示出图2中所示的眼内透镜储存系统的纵向截面, 其中, 该眼内透镜储存系统 的传送装置处于眼内透镜传送位置中, 0049 图5示出具有图2中所示的眼内透镜储存系统的眼内透镜传送布置结。
23、构的俯视图, 其中, 注射装置处于初始位置中, 0050 图6示出图5中所示的眼内透镜传送布置结构的沿图5中截取线VI-VI的纵向截面, 0051 图7示出根据图5的俯视图, 其中, 注射装置处于引入位置中, 0052 图8示出图7所示眼内透镜传送布置结构的沿图7中截取线VIII-VIII的纵向截面, 0053 图9示出根据图5的俯视图, 其中, 注射装置处于传送位置中, 0054 图10示出图9所示眼内透镜传送布置结构的沿图9中截取线X-X的纵向截面, 0055 图11示出根据图5的俯视图, 其中, 注射装置处于抽出位置中, 和 0056 图12示出图11所示眼内透镜传送布置结构的沿图11中。
24、截取线XII-XII的纵向截 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57 眼内透镜储存系统包括储存容器1和布置在储存容器1中的传送装置2, 该传送装 置能够通过手动致动在眼内透镜储存位置和与眼内透镜储存位置远离的眼内透镜传送位 置之间运动。 在眼内透镜储存位置中, 眼内透镜(未示出)被安全且无菌地储存在储存容器1 中, 而在眼内透镜传送位置中, 可以将眼内透镜传送到注射装置3。 借助于注射装置3可将眼 内透镜植入患者的眼睛里。 0058 储存容器1包括储存容器基体4和闭锁装置5, 它们在装配状态下牢固地、 但优选可 重新分开地相互连接。 0059 储存容器基体4具有外壁部6。 壁部6界定了接纳口7, 使得储。
25、存容器基体4在那里向 外敞开。 储存容器基体4具有第一局部部段8, 该第一局部部段连接在接纳口7上并且外侧通 过壁部6界定。 在第一局部部段8上又连接有储存容器基体4的第二局部部段9, 该第二局部 部段相对于第一局部部段8逐渐变细并且外侧通过壁部6界定。 0060 在第一局部部段8的区域中, 储存容器基体4侧向向外通过侧壁部10界定, 该侧壁 部基本上垂直于端侧的、 法兰形式的侧板11延伸。 侧板11基本上在一平面中延伸。 接纳口7 也处于该平面中。 0061 在侧壁部10上连接有主底部12, 该主底部与接纳口7相对地布置并且优选局部地 倾斜于侧壁部10延伸。 0062 在主底部12上连接有端。
26、侧封闭的凹部零件13, 该凹部零件基本上设计为管状。 凹 部零件13垂直于接纳口7所处的平面延伸。 凹部零件13的横截面小于、 优选远小于接纳口7 的面积。 凹部零件13通过凹部接腿壁部22界定。 0063 传送装置2是一体的。 该传送装置具有轴承零件14, 该轴承零件设计为长形的并且 横截面基本上为圆环形式或圆形。 耦合凸肩16在周向侧与轴承零件14固定连接, 又有一复 位弹簧件17侧向地从该耦合凸肩延伸出。 复位弹簧件17与轴承零件14间隔开地从耦合凸肩 16延伸出, 并且在一开始就被重复地成角度地弯曲。 该复位弹簧件是长形的和条状的。 0064 此外, 眼内透镜接纳体部18在周向侧与轴承。
27、零件14固定连接。 眼内透镜接纳体部 18具有优选基本上与轴承零件14相切地延伸的自由的贴靠面或贴靠棱边19。 与贴靠面19相 说 明 书 4/7 页 7 CN 104869947 B 7 对地, 眼内透镜接纳体部18具有眼内透镜接纳部20, 该眼内透镜接纳部沿垂直方向与贴靠 面19间隔开地布置。 如果装配有眼内透镜接纳部20, 则眼内透镜(未示出)被以安全的、 但也 又是可释放的方式保持在眼内透镜接纳部20中。 0065 轴承零件14被可摆动地保持在至少一个轴承接纳部(未示出)中, 该至少一个轴承 接纳部与凹部零件13相邻地安装在主底部12上并且允许传送装置2绕轴承轴线15摆动。 通 过该至。
28、少一个轴承接纳部将传送装置2支承在储存容器1或其主底部12上。 传送装置2设计 为跷板式。 0066 复位弹簧件17在此在内侧支撑在储存容器1上更确切地观察是支撑在第一局 部部段8上。 有利的是, 复位弹簧件17的区域21在空间上固定在储存容器1上。 0067 壁部6通过侧壁部10、 主底部12和凹部接腿壁部22构成。 0068 闭锁装置5在眼内透镜储存系统的安装状态下被形锁合地插入接纳口7中。 闭锁装 置5是盖状的并且具有盖部段23, 该盖部段在闭锁装置5的插入状态下近似处于侧板11的平 面中并且基本上闭锁接纳口7。 此外, 闭锁装置5具有侧板24, 该侧板近似垂直于盖部段23延 伸并且在内。
29、侧至少局部地贴靠在侧壁部10上。 在侧板24上在外侧布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卡锁 件25, 该卡锁件在闭锁装置5的插入状态下与侧壁部10上的相应的配对卡锁件26卡锁地相 互作用。 0069 在盖部段23中设有注射装置主引入口27, 该注射装置主引入口对准凹部零件13并 且完全穿透盖部段23。 0070 定位引入口28侧向地从注射装置主引入口27延伸出, 该定位引入口完全穿透盖部 段23并且从外部朝向储存容器基体4的主底部12的方向逐渐变细。 定位引入口28因此通过 两个彼此相对设置的侧壁29侧向地界定, 这两个侧壁布置在盖部段23上并且从外部朝向主 底部12的方向汇聚。 0071 在侧壁29之一与注。
30、射装置主引入口27之间布置有接腿凸起30, 该接腿凸起侧向地 伸入注射装置主引入口27中。 0072 此外, 在注射装置主引入口27上侧向地连接有定位引出口31, 该定位引出口侧向 与定位引入口28间隔开地布置在盖部段23中并且完全穿透盖部段23。 定位引出口31也通过 两个彼此相对设置的侧壁32侧向地界定。 界定定位引出口31的侧壁32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延 伸。 0073 在与定位引入口28相邻的侧壁32与注射装置主引入口27之间, 在盖部段23上在注 射装置主引入口27的区域中设有接腿凸起33, 其减少了定位引出口31与注射装置主引入口 27之间的贯通连接。 0074 此外, 一锁死凸起34。
31、侧向地从与定位引入口28远离的侧壁32沿相对设置的侧壁32 方向从盖部段23凸出。 锁死凸起34在外侧上与盖部段23齐平, 然而具有比盖部段23小的厚 度。 0075 此外, 通过口35侧向地连接在注射装置主引入口27上。 通过口35设计在盖部段23 中并且完全穿透该盖部段。 定位引出口31布置在通过口35与定位引入口28之间。 通过口35 通过两个彼此相对设置的、 彼此平行延伸的侧壁36侧向地界定。 0076 在注射装置主引入口27上侧向地还连接有界定口45, 该界定口与定位引入口28相 邻地布置在盖部段23中。 界定口45布置在定位引入口28与通过口35之间。 说 明 书 5/7 页 8 。
32、CN 104869947 B 8 0077 接腿凸起30面对界定口45。 锁死凸起34基本上弯曲离开通过口35。 0078 如已经描述地, 储存在眼内透镜储存系统中的眼内透镜可通过注射装置3植入患 者的眼睛里。 注射装置3设计为注射器并且具有长形的、 管状的壳体37以及纵向中心轴线 38。 0079 在壳体37的第一端部39上, 注射装置3还具有保持-或支撑凸起40, 该保持-或支撑 凸起相对于纵向中心轴线38径向地凸出。 此外, 注射装置3具有第二端部41。 与第二端部41 相邻地向壳体37中插入在外侧逐渐变细的、 设计为空心的逐渐变细体部42。 0080 注射装置3还具有加载腔43, 该加。
33、载腔至少部分地侧向打开并且与第二端部41相 邻地布置。 此外, 注射装置3包括注射筒47, 该注射筒布置在加载腔43中。 0081 纵向延伸的引导接腿44与加载腔43的开口相对地布置在壳体37的侧向上。 0082 在壳体37中朝向第二端部41的方向可移动地引导致动活塞(未示出)。 致动活塞与 活塞杆(未示出)固定连接, 该活塞杆轴向地贯通壳体37并且相对于第一端部39向外凸出。 致动活塞能够通过活塞杆致动。 通过移动致动活塞, 布置在加载腔43或注射筒47中的眼内 透镜能够被引导通过逐渐变细体部42并且随后能够将该眼内透镜植入患者的眼睛里。 0083 注射筒47基本上通过管状件49构成, 该管。
34、状件沿注射装置3的引入方向延伸。 管状 件49侧向向外界定眼内透镜接纳室50。 该眼内透镜接纳室具有外罩, 该外罩沿管状件49的 纵向隔开或断开, 使得管状件49可在那里翻开或合拢。 管状件49因此通过纵向断开而具有 两个纵向延伸的、 具有自由的末端棱边51和52的翻转区域。 末端棱边51、 52基本上彼此相邻 地布置并且基本上彼此相对设置。 管状件49的横截面基本上为圆弧形。 管状件49设计为折 合件。 0084 注射筒47还具有第一引导翼53和第二引导翼(未示出), 该引导翼基本上设计为板 状并且侧向向外或相对于纵向中心轴线38沿径向延伸。 在每个翻转区域上, 在管状件49上 布置有引导翼。
35、53。 引导翼53的连接区域平行于末端棱边51、 52延伸并且优选地也与该末端 棱边相邻地延伸。 0085 眼内透镜储存系统和注射装置3共同构成眼内透镜传送布置结构。 0086 下面详细描述眼内透镜传送布置结构的使用。 0087 闭锁装置5被插入接纳口7中并且在那里卡锁地固定在储存容器基体4中。 传送装 置2处于其初始的眼内透镜储存位置中。 在此, 贴靠面19贴靠在主底部12的内侧上。 在眼内 透镜接纳部20中接纳眼内透镜。 0088 根据图5、 图6, 注射装置3已经被部分地引入储存容器1中。 在此, 注射装置3以其主 体部穿过注射装置主引入口27并且以其逐渐变细体部42伸入凹部零件13中。。
36、 注射筒47在此 处于储存容器1的第一局部部段8中。 注射装置3处于其初始位置中。 眼内透镜传送布置结构 可因此在该状态下被预先调节或预先安装地提供, 或者通过相应地引入注射装置3来实现。 引导接腿44贯穿界定口45。 布置在注射装置3上、 并且从该注射装置侧向地凸起的致动凸起 46在上方贴靠在耦合凸肩16上。 0089 随后通过施加相应的引入力使得注射装置3沿纵向中心轴线38沿引入方向继续引 入到储存容器1中。 在此, 致动凸起46压在耦合凸肩16上, 使得传送装置2绕轴承轴线15摆动 至其眼内透镜传送位置。 贴靠面19被从主底部12上抬起。 轴承轴线15垂直于引入方向延伸。 耦合凸肩16因。
37、此就构成用于致动传送装置2的致动件。 在此, 传送装置2摆动过大约15 至 说 明 书 6/7 页 9 CN 104869947 B 9 90 , 优选大约40 至75 。 在眼内透镜传送位置中, 眼内透镜接纳部20处于注射筒47中或与 该注射筒相邻。 更准确地说, 在眼内透镜传送位置中, 眼内透镜位于传送装置2中、 直接处于 眼内透镜接纳室50前方。 通过传送装置2的摆动运动使得长形的复位弹簧件17弯曲并张紧。 因此产生了复位力。 通过眼内透镜贴靠在管状件49上防止注射装置3进一步轴向引入。 第一 引导翼53在此贯穿通过口35。 该第一引导翼在此布置在两个侧壁36之间, 其通过贴靠在第 一引。
38、导翼53上防止注射筒47绕纵向中心轴线38摆动。 0090 第二引导翼在此贯穿定位引入口28。 为了贯穿开口28、 35, 两个引导翼53相应地通 过使得管状件49弯曲打开而翻开或彼此摆动离开, 使得能够实现通过开口28、 35引入引导 翼53。 0091 参考图9和图10, 使得注射装置3随后绕纵向中心轴线38相对于储存容器1手动地 摆动。 在此, 眼内透镜接纳部20完全侧向转入到注射装置3的注射筒47中。 在此过程中, 将眼 内透镜从眼内透镜接纳部20中挤出、 优选压出, 并且传送到注射装置3或其注射筒47。 通过 注射装置3绕纵向中心轴线38的转动, 使得末端棱边51、 52进一步朝向彼。
39、此运动, 从而进一 步关闭眼内透镜接纳室50。 在此过程中, 翻转区域包围住眼内透镜。 该摆动运动通过定位引 入口28的侧壁29和定位引出口31的侧壁32预先确定, 该侧壁构成摆动连杆。 通过引导接腿 44与接腿凸起30的接触防止了沿该方向的继续摆动。 通过接触面54与接腿凸起30的接触防 止反向的摆动。 接触面54侧向地界定了界定口45。 其设置在界定口45的远离定位引入口28 的端部上。 引导接腿44随后贴靠在接腿凸起30上, 由此防止了注射装置3相对于储存容器1 的继续摆动。 接腿凸起30因此构成摆动止挡部。 0092 在传送装置2返回运动到眼内透镜储存位置时, 眼内透镜通过翻转区域从传。
40、送装 置2中释放并且传送到眼内透镜接纳室50中。 0093 在摆动运动结束之后, 通过定位引入口28引入的第二引导翼处于第二摆动位置 中, 使得该第二引导翼对准定位引出口31。 0094 随后, 注射装置3反向于引入方向重新从储存容器1中移出(图11, 图12)。 眼内透镜 现在处于注射装置3中。 通过复位弹簧件17使得传送装置2重新绕轴承轴线15返回摆动到其 眼内透镜储存位置中。 第二引导翼在此贯穿定位引出口31。 第一引导翼53重新贯穿通过口 35。 0095 眼内透镜现在可以通过注射装置3植入患者的眼睛里。 说 明 书 7/7 页 10 CN 104869947 B 10 图1 说 明 。
41、书 附 图 1/8 页 11 CN 104869947 B 1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8 页 12 CN 104869947 B 1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8 页 13 CN 104869947 B 13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8 页 14 CN 104869947 B 14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5/8 页 15 CN 104869947 B 15 图8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6/8 页 16 CN 104869947 B 16 图10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 7/8 页 17 CN 104869947 B 17 图12 说 明 书 附 图 8/8 页 18 CN 104869947 B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