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狗**
  • 文档编号:8410913
  • 上传时间:2020-06-24
  • 格式:PDF
  • 页数:12
  • 大小:851.3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65923.9

    申请日:

    20110620

    公开号:

    CN102225183B

    公开日:

    201301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66,A61P35/00

    主分类号:

    A61K36/9066,A61P35/00

    申请人:

    东莞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

    发明人:

    赵爱国,赖小平,蒋东旭

    地址: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松科苑16号楼3楼

    优先权:

    CN201110165923A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谭一兵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含有以下重量比的中药:西洋参、黄芪、青木香各500~1000,冬虫夏草200~1200,苏木、鬼臼、柴胡、姜黄、白花蛇舌草、山慈菇、光慈姑、半枝莲各120~1000,黄药子、莪术、重楼、三七、石见穿、灵芝各500~1500,甘草50~100,藤黄1~20,女贞子500~2000。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中药制剂质量稳定可控,服用方便,用于各种类型癌症的治疗和辅助治疗,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原料及重量比为:西洋参500~1000          姜黄120~1000青木香500~1000         冬虫夏草200~1200苏木120~1000            灵芝500~1500鬼臼120~1000            柴胡120~1000甘草50~100              黄药子500~1500黄芪500~1000            白花蛇舌草120~1000山慈菇120~1000          莪术500~1500石见穿500~1500          三七500~1500女贞子500~2000          光慈姑120~1000半枝莲120~1000          藤黄1~20重楼500~1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还含有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原料经过提取后的混合物,还含有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 4. 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原料及重量比为:西洋参500~1000          姜黄120~1000青木香500~1000          冬虫夏草200~1200苏木120~1000            灵芝500~1500鬼臼120~1000            柴胡120~1000甘草50~100              黄药子500~1500黄芪500~1000            白花蛇舌草120~1000山慈菇120~1000          莪术500~1500石见穿500~1500          三七500~1500女贞子500~2000          光慈姑120~1000半枝莲120~1000          藤黄1~20重楼500~1500;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莪术、青木香、姜黄粉碎,过35~400目筛,用CO超临界萃取法提取挥发油;②、冬虫夏草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100~400目筛后,将超微粉与步骤①提取的挥发油混合,搅拌混匀;③、将三七、山慈菇、光慈姑、黄药子粉碎后过35~400目筛,加适量30~90%乙醇浸泡过夜,次日回流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浸膏置真空干燥箱干燥,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400目筛;④、其余药材混合粉碎,加水没过药材5~10cm,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液浓缩成膏状,40~180℃恒温干燥,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50~400目筛;⑤、将步骤②、③、④制得的细粉混合均匀,加药学上的辅料制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散剂、混悬剂,即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癌症是一组疾病,其特征为异常细胞的失控生长,并由原发部位向其它部位播散,这种播散如无法控制,将侵犯要害器官和引起衰竭,最后导致死亡。调查显示,癌症每年在全球夺去约600万人的生命,并有1000万人处于死亡的边缘,而且近年来其发病和死亡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回顾性研究显示,在过去10年间,全球癌症的发病及死亡率已增加了22%。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预测,2020年全世界癌症发病率将比现在增加50%,全球每年新增癌症患者人数将达到2000万,届时将有1200万死于癌症,癌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我国进行的癌症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国内每年因癌症而死亡的病例为140~150万,发病例数为180~200万,在城市居民中,癌症的死因构成为24.38%(居首位)农村居民中达18.30%,合计20%;以0~64岁累积死亡计算,癌症死因超过25%,是成人主要死亡原因,居于男性死因首位和女性死因第二位,预期某些常见的肿瘤如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将明显增加。癌症患者一般采用手术、化疗、放疗的联合治疗,其中化疗是唯一的全身治疗手段,是术后防止扩散、预防复发的重要措施,也是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晚期癌症患者可以选择的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化疗在抗肿瘤治疗中具有核心性地位,且有全程性。化疗的疗效是肯定的,但化疗药物属于细胞毒性药物,都有一定毒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大多数化疗药物都可能有的副作用,比如白血球下降、呕吐和脱发等,发生这些副作用的地方主要是骨髓、胃肠黏膜和毛囊等生长比较快的组织,这些副作用在化疗时很快就会出现,尽管停止化疗后能较快恢复,但部分患者因无法耐受不得不调整给药剂量甚至放弃治疗;其次是个别药物对特定的系统造成的副作用,比如蒽环类药物会引起心脏毒性,博来霉素会影响呼吸系统等将导致临床意外的发生;第三是远期副作用,常见的是对生育的影响以及二次致癌。所造成的副作用严重且明显,严重且广泛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及疗效。

    传统中医药已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保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主要治疗药物来源于天然药物,由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正在全球范围内逐步被认识和接受。数千年来,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丰富经验分散在浩如烟海的史书古籍,流传口述于江湖草药。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着力保护和发展中医药,发掘和验证中医治癌特技、民间消瘤秘方,古老而又新兴的中医肿瘤学作为独立的临床学科带动了抗癌中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医药肿瘤临床中的广泛参与形成了独有的中国抗癌治疗模式。我国只有极少数的癌症患者仅用现代医学的疗法,绝大多数病人选用中西医结合或中医药治疗。从临床应用情况看,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提高现代抗肿瘤治疗效果、减轻症状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等方面有明显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旨在针对现有临床抗肿瘤治疗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癌症及辅助临床手术、及放疗、化疗,提高其疗效、减轻症状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组合物,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的成分及重量比为:

    西洋参500~1000 姜黄120~1000 青木香500~1000 冬虫夏草200~1200 苏木120~1000 灵芝500~1500 鬼臼120~1000 柴胡120~1000 甘草50~100 黄药子500~1500 黄芪500~1000 白花蛇舌草120~1000 山慈菇120~1000 莪术500~1500 石见穿500~1500 三七500~1500 女贞子500~2000 光慈姑120~1000 半枝莲120~1000 藤黄1~20 重楼500~1500

    该中药组合物的成分及重量比最佳为:

    西洋参800~1000 姜黄600~800 青木香800~1000 冬虫夏草500~800 苏木300~800 灵芝800~1200 鬼臼500~800 柴胡600~800 甘草60~80 黄药子800~1200 黄芪800~1000 白花蛇舌草600~800 山慈菇600~900 莪术1000~1200 石见穿800~1200 三七800~1200 女贞子1000~1500 光慈姑600~800 半枝莲800~1000 藤黄10~20 重楼1000~1200

    进一步,所述组合物还含有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所述的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上述中药组合物与其它在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药物载体或赋形剂混合形成的药物制剂,其剂型是药剂学上所说的如下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散剂、膏剂、混悬剂、口服液、注射剂。

    进一步,所述组合物的原料经过提取后的混合物,还含有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所述的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上述中药组合物的提取物与其它在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药物载体或赋形剂混合形成的药物制剂,其剂型是药剂学上所说的如下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散剂、膏剂、混悬剂、口服液、注射剂。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原料及重量比为:

    西洋参500~1000          姜黄120~1000

    青木香500~1000         冬虫夏草200~1200

    苏木120~1000            灵芝500~1500

    鬼臼120~1000            柴胡120~1000

    甘草50~100              黄药子500~1500

    黄芪500~1000            白花蛇舌草120~1000

    山慈菇120~1000          莪术500~1500

    石见穿500~1500          三七500~1500

    女贞子500~2000          光慈姑120~1000

    半枝莲120~1000          藤黄1~20

    重楼500~1500;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莪术、青木香、姜黄粉碎,过35~400目筛,用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挥发油;

    ②、冬虫夏草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100~400目筛后,将超微粉与步骤①提取的挥发油混合,搅拌混匀;

    ③、将三七、山慈菇、光慈姑、黄药子粉碎后过35~400目筛,加适量30~90%乙醇浸泡过夜,次日回流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浸膏置真空干燥箱干燥,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400目筛;

    ④、其余药材混合粉碎,加水没过药材5~10cm,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液浓缩成膏状,40~180℃恒温干燥,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50~400目筛;

    ⑤、将步骤②、③、④制得的细粉混合均匀,加药学上的辅料制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散剂、混悬剂,即得。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剂量可根据用药途径、患者个体差异、临床用途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等变化进行适当调整,其每日剂量按生药计为2g~500g,优选每日剂量为2g~500g,可以一次或分多次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仅供解释说明所用,决不意味着它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含有以下重量的中药:

    西洋参1000g 姜黄1000g 青木香1000 冬虫夏草200g 苏木1000 g 灵芝1500 g 鬼臼1000 g 柴胡1000 g 甘草100 g 黄药子1500 g 黄芪1000 g 白花蛇舌草1000 g 山慈菇1000 g 莪术1500 g 石见穿1500 g 三七1500 g 女贞子2000 g 光慈姑1000 g 半枝莲1000 g 藤黄20 g 重楼1500 g

    实施例2:

    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含有以下重量的中药:

    西洋参500 g 姜黄120 g 青木香500 g 冬虫夏草200 g 苏木120 g 灵芝500 g 鬼臼120 g 柴胡120 g 甘草50 g 黄药子500 g 黄芪500 g 白花蛇舌草120 g 山慈菇120 g 莪术500 g 石见穿500 g 三七500 g 女贞子500 g 光慈姑120 g 半枝莲1200 g 藤黄1 g 重楼500 g

    实施例3:

    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含有以下重量的中药:

    西洋参800 g 姜黄600 g 青木香800 g 冬虫夏草500 g 苏木500 g 灵芝1000 g 鬼臼800 g 柴胡800 g 甘草50 g 黄药子1000 g 黄芪800 g 白花蛇舌草1000 g 山慈菇800 g 莪术1000 g 石见穿1000 g 三七1000 g 女贞子1000 g 光慈姑1000 g 半枝莲1000 g 藤黄20 g 重楼1000 g

    实施例4:

    将实施例3的中药组合物分别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400目筛,混合均匀,加老蜜6000g,搅拌均匀,置于制丸机中制成9g/丸的蜜丸。

    实施例5:

    将实施例2的中药组合物混合均匀后,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400目筛,混合均匀制成散剂。

    实施例6:

    按照实施例2所述重量,称取药材,其中将莪术、青木香、姜黄粉碎,过100目筛,用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挥发油;冬虫夏草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400目筛后,将超微粉与上面提取的挥发油混合,搅拌混匀;将三七、山慈菇、光慈姑、黄药子粉碎后过35目筛,加适量30~90%乙醇浸泡过夜,次日回流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浸膏置真空干燥箱干燥,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400目筛;其余药材混合粉碎,加水没过药材5~10cm,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液浓缩成膏状,40~180℃恒温干燥,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400目筛;将上述步骤制得的细粉混合均匀,制成超微粉散剂。

    实施例7:

    按照实施例2所述重量,称取药材,其中将莪术、青木香、姜黄粉碎,过100目筛,用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挥发油;冬虫夏草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400目筛后,将超微粉与上面提取的挥发油混合,搅拌混匀;将三七、山慈菇、光慈姑、黄药子粉碎后过35目筛,加适量70%乙醇浸泡过夜,次日回流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浸膏置真空干燥箱干燥,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400目筛;其余药材混合粉碎,加水没过药材10cm,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液浓缩成膏状,60℃恒温干燥,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400目筛;将上述步骤制得的细粉混合均匀。

    按照以下配方制成片剂:

    中药组合物 120g 预胶化淀粉 28g 微晶纤维素 28g 羟丙基纤维素 10g 羧甲基淀粉钠 4.5g 微粉硅胶 5g 硬脂酸镁 2g 羟丙甲纤维素 10g 50%乙醇溶液 200mL 制成 1000片

    制备工艺:

    将处方量中药组合物、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均匀,用5%羟丙甲纤维素打浆后喷浆,用高速搅拌、沸腾床、一步制粒机或摇摆颗粒机制粒,经干燥后,过14目筛整粒,再依次加入剩余辅料后混合均匀,压片。

    实施例8:

    按照实施例1所述重量,称取药材,其中将莪术、青木香、姜黄粉碎,过100目筛,用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挥发油;冬虫夏草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400目筛后,将超微粉与上面提取的挥发油混合,搅拌混匀;将三七、山慈菇、光慈姑、黄药子粉碎后过35目筛,加适量90%乙醇浸泡过夜,次日回流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浸膏置真空干燥箱干燥,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400目筛;其余药材混合粉碎,加水没过药材5cm,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液浓缩成膏状,180℃恒温干燥,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400目筛;将上述步骤制得的细粉混合均匀。

    按照以下配方制成胶囊剂:

    中药组合物 250g 乳糖 100g 羟丙基纤维素 8g 羧甲基淀粉钠 22g 滑石粉 16g 吐温80 20g 水 适量 乙醇 适量 制成 1000粒

    制备工艺:

    中药组合物与吐温80混合均匀,加水适量使成混悬液,将8g羟丙基纤维素溶于150mL水中,配成羟丙基纤维素水溶液,采用流化沸腾制粒法,将100g乳糖和22g羧甲基淀粉钠放进流化室筛网上于60℃的热空气中呈沸腾状态,喷入中药组合物混悬液,沸腾状态的乳糖和羧甲基淀粉钠的混合物与主药开始凝结成粒状,经过反复喷雾,在50℃恒温箱内干燥制粒5小时,待颗粒干燥后用16目钢筛整粒后,再将预先配好的适量羟丙基纤维素的乙醇溶液亦用流化沸腾法对进入流化室的颗粒、滑石粉进行包衣,用14目尼龙筛过筛整粒,填充入三号空心胶囊中,即得中药组合物胶囊剂。

    实施例9:

    按照实施例3所述重量,称取药材,其中将莪术、青木香、姜黄粉碎,过100目筛,用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挥发油;冬虫夏草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400目筛后,将超微粉与上面提取的挥发油混合,搅拌混匀;将三七、山慈菇、光慈姑、黄药子粉碎后过35目筛,加适量30%乙醇浸泡过夜,次日回流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浸膏置真空干燥箱干燥,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400目筛;其余药材混合粉碎,加水没过药材8cm,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液浓缩成膏状,40℃恒温干燥,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400目筛;将上述步骤制得的细粉混合均匀。

    按照以下配方制成颗粒剂:

    中药组合物 180g 乳糖 160g 羟丙基纤维素 4g 羧甲基淀粉钠 12g 聚山梨酯80 40g 水 适量

    制备工艺:

    将粉碎至100μm的中药组合物180g与40g聚山梨酯80搅拌混合均匀,加水适量,制成中药组合物混悬液,将4g羟丙基纤维素溶于150mL水中,配成羟丙基纤维素的水溶液,采用流化沸腾制粒法,将150g乳糖和12g羧甲基淀粉钠放进流化室筛网上于60℃的热空气中呈沸腾状态,喷入中药组合物混悬液,沸腾状态的乳糖和羧甲基淀粉钠的混合物与主药开始凝结成粒状,经过反复喷雾,干燥,得中药组合物颗粒。

    实施例10:

    按照实施例2所述重量,称取药材,其中将莪术、青木香、姜黄粉碎,过100目筛,用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挥发油;冬虫夏草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400目筛后,将超微粉与上面提取的挥发油混合,搅拌混匀;将三七、山慈菇、光慈姑、黄药子粉碎后过35目筛,加适量50%乙醇浸泡过夜,次日回流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浸膏置真空干燥箱干燥,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400目筛;其余药材混合粉碎,加水没过药材10cm,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液浓缩成膏状,60℃恒温干燥,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400目筛;将上述步骤制得的细粉混合均匀。

    按照以下配方制成干混悬剂剂:

    中药组合物 200g 羧甲基淀粉钠 20g 蔗糖 100g 聚山梨酯80 10g 柠檬香精 适量 硬脂酸镁 1g

    制备工艺:

    除硬脂酸镁外,将处方中其余所有原辅料粉碎过200目筛网,再与硬脂酸镁充分混合均匀,分装入胶袋中,封口,即制得中药组合物干混悬剂,用时以温水冲服。

    实施例11:

    实施例5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抗肿瘤作用;

    实验用药:

    实施例5制备的中药组合物;氟尿嘧啶注射液(5-FU),0.25g/支,江苏南通制药总厂,批号:071202;

    受试动物:

    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8~22g,雌雄兼用,实验前适应性饲养1周。置于SPF级实验室饲养,室温25±2℃,所有实验用品均经高压蒸汽消毒处理;

    肿瘤细胞株:

    荷S-180、H22、艾氏腹水瘤小鼠购自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接种细胞后7~8天用无菌注射器抽取腹水用于实验。

    实验方法:

    给药途径:实施例5制备的中药组合物用生理盐水制成混悬液,灌胃给予受试小鼠,每日1次。5-FU尾静脉注射给药,每日1次。给药方法如下。

    给药周期:按照陈奇主编《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第2版)1006-1027页所载方法,抽取荷S-180、H22、艾氏腹水瘤小鼠的腹水,用注射用生理盐水进行1:1稀释,涡旋振荡混匀,用无菌注射器接种于受试动物腹腔,每只0.2mL,制备荷腹水瘤小鼠模型,随机分组;用无菌注射器接种于受试动物后肢腋窝皮下,每只0.2mL,制备荷实体瘤小鼠模型,随机分组。荷实体瘤小鼠接种肿瘤细胞后次日开始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0天,20天后处死动物称取瘤重。荷腹水瘤小鼠接种肿瘤细胞后次日开始灌胃给药,连续给药7天,计算小鼠存活时间,至整个实验(30天)结束仍未死亡的,以30天计。

    数据处理:实验数据用Microcal Origin 6.0 Professional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水平。

    实验结果:

    实施例5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对荷S-180腹水瘤及实体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实验结果见表1;实施例5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对荷H22腹水瘤及实体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实验结果见表2;实施例5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见表3。

    表1:实施例5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对荷S-180腹水瘤及实体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                                               )(n=12)

    与0.9%NaCl组比较,*表示p<0.05;**表示p<0.01

    与5-FU组比较,△表示p<0.05; △△表示p<0.01 ;

    表2:实施例5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对荷H22腹水瘤

    及实体瘤的抗肿瘤作用() (n=12)

    与0.9%NaCl组比较,*表示p<0.05;**表示p<0.01

    与5-FU组比较,△表示p<0.05; △△表示p<0.01 ;

    表3:实施例5制备的中药组合物灌胃给药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作用()(n=10)

    结果显示,对于S-180肿瘤细胞株所致实体瘤和腹水瘤,口服实施例5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可抑制其增殖,疗效确切,在实验剂量,其对S-180实体瘤的抑瘤效果明显优于10mg.kg-15-FU(p<0.05)的治疗效果;对S-180腹水瘤的抑瘤效果与10mg.kg-15-FU相当(p>0.05)。对荷H22肝癌细胞株所致实体瘤和腹水瘤,实施例5制备的中药组合物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疗效确切,在实验剂量其对H22腹水瘤的抑瘤作用优于10mg.kg-15-FU(p<0.05)对H22实体瘤的抑瘤作用与10mg.kg-15-FU相当于(p>0.05)。对艾氏腹水癌小鼠的抗肿瘤作用研究显示,实施例5制备的中药组合物逐日连续给药效果优于间隔给药,且10mg.kg-1以下剂量时,抗肿瘤作用与给药剂量有明显依赖关系,最高可使受试小鼠存活时间延长175%,因为实验时间有限,10.0 mg/kg/d×7给药组至实验结束仍有7只存活,如果延长实验周期,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癌症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41091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