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具有互相相向的热塑性片体互相被超声波熔接的熔接部的一次性穿着物品的方法以及熔接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所述穿着物品,例如已知有具有前腹部、后背部和裆部、且前腹部与后背部通过一对侧密封部(熔接部)被超声波熔接的一次性尿布。
在形成所述侧密封部时,采用将用于构成前腹部以及后背部的至少一对热塑性片体连续地供应至能够绕规定的轴旋转的砧台与被配置成与砧台的外周面相向的焊头之间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各热塑性片体以互相相向的状态被供应至砧台与焊头之间。
在所述砧台的外周面,在周向上间歇地形成有突起。因此,连续地被供应至砧台与焊头之间的热塑性片体以突起接近焊头的周期间歇地被进行超声波熔接。据此,形成互相相向的热塑性片体彼此被熔接的熔接部。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制造方法中,对连续地供应的热塑性片体间歇地形成熔接部(以下称为连续供应法)。另一方面,有时进行对间歇地供应的热塑性片体连续地形成熔接部的方法(以下称为间歇供应法)。
为了进行间歇供应法,考虑与连续供应法同样,与突起接近焊头的周期相一致地将热塑性片体间歇地供应至间歇地设有突起的砧台与焊头之间。然而,在此情况下,发生以下的问题。
如图9所示,在砧台与焊头之间产生用于熔接热塑性片体的熔接力(有时称为力)。该熔接力随着砧台的突起接近焊头而逐渐增大而达到峰值,随着突起离开焊头而逐渐变小。也就是说,从砧台的突起接近焊头起到熔接力增加至所需的熔接力的期间发生时间延迟。因此,熔接力的山形波形中充分有助于热塑性片体的熔接的期间被限定于一定的期间(例如,图9所示的期间T1)的范围。
因此,为了获得用于熔接的充分的能量(图9的影线部分),不得不将熔接力的峰值(用于获得该峰值的电力)设定得大,并且,为了使期间T1长而将热塑性片体的供应速度(砧台的旋转速度)设定得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5-15551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于该制造方法的熔接装置,当采用间歇供应法时,与以规定周期使砧台与焊头接近以及离开的情况相比较,将熔接力设定成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将热塑性片体的供应速度设定得比较高。
本申请发明人发现,不管热塑性片体供应与否,空开一定间隔被配置的砧台与焊头之间产生一定的熔接力。也就是说,以往认为以热塑性片体介于其间为前提在砧台与焊头之间产生熔接力,但是热塑性片体不介于其间的状态下,在砧台与焊头之间也产生基于其间隔的熔接力。
并且,本申请发明人着眼于该点而想到了将砧台与焊头之间的间隔保持为恒定的情况下使砧台旋转的本发明。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一次性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通过将具有由热塑性片体形成的两个部分互相相向的相向部分的熔接对象部件,以规定的图案连续熔接从所述相向部分的一端部至另一端部的范围而制造所述一次性穿着物品,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旋转工序,使具有熔接面的砧台绕规定的转动轴旋转,其中,所述熔接面用于在与向所述相向部分施加超声波振动的焊头之间,以所述规定的图案将所述相向部分连续熔接;以及熔接工序,在所述砧台旋转的状态下,通过将多个所述熔接对象部件间歇地供应至所述砧台的熔接面与所述焊头之间,从而在各所述熔接对象部件以规定的图案将所述相向部分连续熔接,其中,所述砧台的熔接面绕所述转动轴的整周而设置,使得不管所述旋转工序中所述砧台的旋转位置如何,所述砧台的熔接面与所述焊头之间的间隔维持在能够将所述相向部分以所述规定的图案连续熔接的间隔。
而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熔接装置,对于具有由热塑性片体形成的两个部分互相相向的相向部分的熔接对象部件,以规定的图案对所述相向部分的一端部至另一端部的范围连续进行超声波熔接,从而制造一次性穿着物品,所述熔接装置包括:焊头,用于向所述相向部分施加超声波振动;砧台,具有在与所述焊头之间以所述规定的图案连续熔接所述相向部分的熔接面,且能够绕规定的转动轴旋转;以及供应机构,在所述砧台旋转的状态下,将多个所述熔接对象部件间歇地供应至所述砧台的熔接面与所述焊头之间,其中,所述砧台的熔接面绕所述转动轴的整周而设置,使得不管所述砧台的旋转位置如何,所述砧台的熔接面与所述焊头之间的间隔维持在能够将所述相向部分以所述规定的图案连续熔接的间隔。
根据本发明,与使砧台与焊头以规定周期接近以及离开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将熔接力设定得小的情况下将热塑性片体的供应速度设定得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一次性尿布的正视图。
图2是展开图1的一次性尿布的侧密封部而示出的平面图。
图3是图2的III-III线剖视图。
图4是图2的IV-IV线剖视图。
图5是图2的V-V线剖视图。
图6是表示图1的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
图7是表示用于进行图6的熔接工序的熔接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概略图。
图8是图7的VIII-VIII线剖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以往的熔接装置的熔接力的曲线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图7所示的熔接装置的熔接力的图。
图11是表示一次性尿布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3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例子,并不用来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参照图1及图2,作为一次性穿着物品的一例的一次性尿布1是所谓的裤型尿布。具体而言,一次性尿布1具备穿着时经由穿着者的裆部而从前腹部延伸至后背部的尿布主体2和覆盖穿着者的腰部侧面的四个侧板片3、4,在尿布主体2被对折的状态下,各侧板片3在侧密封部5互相接合,并且,各侧板片4在侧密封部6互相接合,从而形成为裤型。
下面,参照图1至图5,说明一次性尿布1的具体的结构。
尿布主体2能够吸收穿着者的排泄物(例如尿),且在适当部位具有伸缩性。具体而言,尿布主体2具备:能够吸收穿着者的排泄物的吸收体7;设置在相当于穿着者的裆部的位置的腿用弹性部件8;设置在相当于穿着者的前腹部以及后背部的位置的一对腰用弹性部件9;夹住这些吸收体7、腿用弹性部件8以及各腰用弹性部件9的内侧片体10以及外侧片体11。
内侧片体10是穿着时朝向穿着者的体表侧并具有透液性的大致长方形的片体。内侧片体10能够由例如具有透液性的无纺布片体及/或网状片体形成。
外侧片体11是穿着时朝向穿着者的外侧并具有非透液性的片体。外侧片体11能够使用聚乙烯膜或具有防水性及通气性的无纺布形成。此外,外侧片体11是具有与内侧片体10同等的大小的大致长方形的片体。
吸收体7吸收透过内侧片体10的液体。具体而言,吸收体7是将粉碎的纸浆或者在纸浆中混合高吸水性聚合物的材料层叠而成形。此外,吸收体7呈大致长方形或沙漏形状,其具有短于各片体10、11的长度尺寸和窄于各片体10、11的宽度尺寸。该吸收体7以在各片体10、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以及各片体10、11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分别留有非设置部分的方式被配置在两片体10、11之间。并且,如图3所示,吸收体7以夹在内侧片体10与外侧片体11之间的状态接合于该两片体10、11。
各腿用弹性部件8在穿着时将尿布主体2提升到穿着者的裆部,使该尿布主体2紧贴于裆部,以抑制排泄物从尿布主体2与穿着者的体表之间的间隙泄漏。各腿用弹性部件8的至少一部分分别设置在吸收体7的宽度方向的两外侧的位置且各侧板片3之间的位置以及各侧板片4之间的位置。此外,各腿用弹性部件8以沿尿布主体2的长度方向伸长的状态添设于尿布主体2。如图4所示,各腿用弹性部件8以夹在内侧片体10与外侧片体11之间的状态接合于两片体10、11。各腿用弹性部件8能够使用由聚氨酯、天然橡胶或热塑性树脂形成的片体或丝构成。
各腰用弹性部件9为了抑制一次性尿布1滑下来而在穿着时将尿布主体2束紧于穿着者的前腹部或后背部。各腰用弹性部件9以沿吸收体7的宽度方向伸长的状态添设于尿布主体2。如图5所示,各腰用弹性部件9以夹在内侧片体10与外侧片体11之间的状态接合于该两片体10、11。各腰用弹性部件9能够使用由聚氨酯、天然橡胶或热塑性树脂形成的片体或丝构成。
侧板片3分别从尿布主体2的长度方向(前后方向)的两端部各自向左右方向(即宽度方向)(图1及图2的右侧)延伸,且在左右方向上具有伸缩性。各侧板片3之间形成有间隙部3a,该间隙部3a通过各侧板片3的右缘部被侧密封部5互相接合,从而作为腿口而使用。如图3所示,各侧板片3以在吸收体7的右侧位置夹在内侧片体10与外侧片体11之间的状态分别接合于该两片体10、11。
此外,各侧板片3是由热塑性材料形成的片体。具体而言,各侧板片3能够使用由聚苯乙烯的嵌段共聚物、聚异戊二烯的嵌段共聚物、聚丁二烯的嵌段共聚物、乙烯的共聚物、天然橡胶以及氨基甲酸酯中的单一的材料或混合至少两种材料而成的伸缩性膜、伸缩性无纺布、伸缩性膜和无纺布的层叠体或橡胶线和无纺布的层叠体构成。
各侧板片4分别从尿布主体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向左右方向的一侧(图1及图2的左侧)延伸,且在左右方向上具有伸缩性。各侧板片4之间形成有间隙部4a,该间隙部4a通过各侧板片4的左缘部被侧密封部6互相接合,从而作为腿口而使用。如图3所示,各侧板片4以在吸收体7的左侧位置夹在内侧片体10与外侧片体11之间的状态分别接合于该两片体10、11。
此外,各侧板片4是由热塑性材料形成的片体。具体而言,各侧板片4能够使用由聚苯乙烯的嵌段共聚物、聚异戊二烯的嵌段共聚物、聚丁二烯的嵌段共聚物、乙烯的共聚物、天然橡胶以及氨基甲酸酯中单一的材料或混合至少两种材料而成的伸缩性膜、伸缩性无纺布、伸缩性膜和无纺布的层叠体或橡胶丝和无纺布的层叠体。
下面,参照图6说明一次性尿布1的制造方法。一次性尿布1的制造方法主要包含以下的工序S1至S12。
<工序S1>
在工序S1,将用于构成外侧片体11的外侧片体带11A沿其长度方向连续搬送。
<工序S2>
在工序S2,在连续被搬送的外侧片体带11A上接合腰用弹性部件9。具体而言,腰用弹性部件9空出与吸收体7的长度尺寸相对应的间隔而配置在外侧片体带11A上的两处。此外,在工序S2添设的两处腰用弹性部件9在外侧片体带11A的长度方向(流动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被配置。另外,各腰用弹性部件9以分别在外侧片体带11A的宽度方向上伸张的状态添设于该外侧片体带11A。
<工序S3>
在工序S3,在连续被搬送的外侧片体带11A上接合吸收体7。具体而言,吸收体7以其长度方向沿外侧片体带11A的长度方向的姿势被配置在所述各腰用弹性部件9之间。
<工序S4>
在工序S4,在连续被搬送的外侧片体带11A上接合一对腿用弹性部件8。腿用弹性部件8分别被配置在外侧片体带11A上的吸收体7的长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且吸收体7的宽度方向的两外侧位置。此外,各腿用弹性部件8分别以沿外侧片体带11A的长度方向伸张的状态添设于该外侧片体带11A。
<工序S5>
在工序S5,在连续被搬送的外侧片体带11A上分别接合用于构成侧板片3的侧板带3A以及用于构成侧板片4的侧板带4A。侧板带3A、4A以其各长度方向沿外侧片体带11A的长度方向的姿势连续被供应,并分别接合于成为所述腿用弹性部件8的外侧的外侧片体带11A的缘部上。此时,侧板带3A、4A以分别从外侧片体带11A突出的状态接合于该外侧片体带11A。
<工序S6>
在工序S6,在连续被搬送的外侧片体带11A上接合用于构成内侧片体10的内侧片体带10A。具体而言,内侧片体带10A以其长度方向沿外侧片体带11A的长度方向的姿势连续被供应,以宽度方向的位置与外侧片体带11A一致的状态接合于该外侧片体带11A。通过工序S6,各弹性部件8、9以及吸收体7整体被夹于两片体带10A、11A之间,并且,侧板带3A、4A的缘部被夹于两片体带10A、11A之间。
<工序S7>
在工序S7,通过分别切断两侧板带3A、4A而形成间隙部3a、4a。此时,侧板带3A、4A在包含吸收体7的长度方向的中央位置的各侧板带3A、4A的长度方向的指定范围被切断。
<工序S8>
在工序S8,通过切断两片体带10A、11A以及两侧板带3A、4A而形成一次性尿布的半成品(熔接对象部件)1Z。具体而言,两片体带10A、11A以及两侧板带3A、4A在邻接的腰用弹性部件9之间的位置被切断。通过该工序S8,形成两侧板带3A、4A被切下成侧板片3、4的半成品1Z。
<工序S9>
在工序S9,对于半成品1Z,将尿布主体2在长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对折。据此,侧板片3彼此相向以及侧板片4彼此相向(由两个热塑性片体形成相向部分)。
<工序S10>
在工序S10,在各侧板片3形成侧密封部5,并且,在各侧板片4形成侧密封部6。也就是说,利用超声波将各侧板片3互相熔接以及将各侧板片4互相熔接。关于工序S10的内容将在后面详细叙述。
<工序S11>
在工序S11,切断各侧板片3中位于各侧密封部5的外侧的切断部3b,并且,切断各侧板片4中位于各侧密封部6的外侧的切断部4b。据此,各侧板片3的缘部以及各侧板片4的缘部对齐,变得美观。
<工序S12>
在工序S12,将各侧板片3以及各侧板片4向尿布主体2的内侧折返。据此,完成适于包装的形态的一次性尿布1。
下面,参照图7及图8,说明使用于工序S10的熔接装置14。
熔接装置14具备:能够绕转动轴J1旋转的砧台16;用于在与砧台16之间利用超声波将各侧板片3互相熔接以及将各侧板片4互相熔接的一对超声波熔接机17(图7中只示出其中一个);用于安装各超声波熔接机17的熔接机安装部18;沿经由砧台16与各超声波熔接机17之间的路径R1搬送尿布的半成品1Z(参照图6)的传送带(供应机构)15;以及对熔接部分进行摄像的摄像装置27。
砧台16具备砧台主体16a和从砧台主体16a朝向外侧突出的一对突起部16b。各突起部16b以对应于侧密封部5、6的间距的间隔而配置。此外,各突起部16b形成在砧台主体16a的整周。各突起部16b的外周面构成熔接面,其用于在与后述的焊头25之间以规定的图案将各侧板片3互相连续熔接以及将各侧板片4互相连续熔接。此外,各突起部16b的外周面由以转动轴J1为中心的圆柱面构成,以便以均匀的强度熔接各侧板片3、4的熔接范围整体。
各超声波熔接机17由于分别具有同样的结构,因此只说明其中一个的结构而省略另一个的说明。超声波熔接机17具备:根据电力供应产生机械振动的未图示的发振机;将来自该发振机的振动传递至各侧板片3、4的焊头25;用于保持焊头25的保持部件24。焊头25的加振面25a被配置成与所述砧台16的各突起部16b的外周面相向,并且,沿各突起部16b的外周面的切线方向D1(参照图7)延伸。
此外,超声波熔接机17被安装于熔接机安装部18,以便其安装位置能够在切线方向D1调整。具体而言,熔接机安装部18具备保持部件24被固定的支架18a和该支架18a被安装的框架18b。在支架18a形成有沿所述切线方向D1延伸的三个长孔18c。通过将插通于各长孔18c的螺栓26螺合于框架18b的未图示的内螺纹部,能够将支架18a安装于框架18b。另一方面,松弛螺栓26并在长孔18c内使螺栓移动,从而能够在切线方向D1调整超声波熔接机17(支架18a)的安装位置。
传送带15能够在所述各焊头25的两侧位置从表背两侧夹住尿布的半成品1Z的状态下,将各侧板片3、4中被熔接的部分(相向部分)供应到砧台16的外周面与焊头25之间。也就是说,传送带15在夹持半成品1Z中被熔接的部分以外的部分的状态下搬送半成品1Z。
具体而言,传送带15具备:在各焊头25的内侧从砧台16侧支撑半成品1Z的内侧支撑带19;在各焊头25的外侧从砧台16侧支撑半成品1Z的一对外侧支撑带20;在与内侧支撑带19之间夹持尿布主体2的主体夹持带21;在与内侧支撑带19之间分别夹持侧板片3、4的一对板夹持带22;在与各外侧支撑带20之间分别夹持相当于侧板片3、4的切断部3b,4b(参照图6)的部分的一对切断部夹持带23。该传送带15被挂设于未图示的驱动辊以及多个滚动辊,根据所述驱动辊的驱动沿包含路径R1的规定路径循环。
如图7所示,摄像装置27被配置在砧台16以及超声波熔接机17的下游侧,由传送带15夹住半成品1Z的状态下对侧板片3、4的熔接部分(侧密封部5、6)进行摄像。
下面,说明所述熔接装置14的动作。
熔接装置14使砧台16绕转动轴J1旋转(旋转工序)。在此,也可以使用未图示的驱动装置(例如马达)的动力使砧台16旋转,但也可以与所述传送带15的动作联动(从动)来使砧台16旋转。
在此,砧台16的突起部16b的外周面被设置在转动轴J1的整周,使得不管砧台16的旋转位置如何,突起部16b的外周面与焊头25之间的间隔维持在能够以规定的图案连续地将各侧板片3互相熔接以及将各侧板片4互相熔接的间隔。因此,通过所述旋转工序,不管有无供应半成品1Z,在砧台16(突起部16b)的外周面与焊头25(加振面25a)之间如图10所示地产生恒定的熔接力N2。
并且,熔接装置14在砧台16旋转的状态下,通过驱动传送带15将多个半成品1Z间歇地供应至砧台16与焊头25之间。据此,利用所述熔接力N2,各半成品1Z中侧板片3、4连续地被熔接,形成侧密封部5、6(参照图1)(熔接工序)。
在该熔接工序,由传送带15夹持半成品1Z,因此,能够抑制半成品1Z相对于砧台16以及超声波熔接机17的位置偏离。
接着,熔接装置14在用传送带15夹持半成品1Z的状态下,通过摄像装置27对侧板片3、4的侧密封部5、6进行摄像(摄像工序)。该摄像工序是半成品1Z被夹持在传送带15的状态下进行,因此,能够抑制侧板片3、4进入摄像范围等不良情况。并且,在摄像工序获得的摄像数据例如用于判定侧密封部5、6是否适当地被形成。
然后,如上所述地进行侧板片3、4的熔接而焊头25的加振面25a的与砧台16相向的部分劣化的情况下,执行调整工序。在调整工序,首先松弛螺母28,使螺栓26的位置在熔接机安装部18的长孔18c内移动,使加振面25a中的所述劣化部分以外的部分与砧台16相向。在该状态下,通过再次紧固螺母28,将超声波熔接机17固定于熔接机安装部18。据此,能够使超声波熔接机17的安装位置在切线方向D1上移动。
如以上说明,砧台16的突起部16b的外周面(熔接面)被设置在绕转动轴J1的整周,使得不管砧台16的旋转位置如何,砧台16的熔接面与焊头25之间的间隔维持在能够以规定的图案连续地将各侧板片3互相熔接以及将各侧板片4互相熔接的间隔。据此,如图10所示,不管有无供应半成品1Z,能够产生恒定的熔接力N2。
因此,与图9所示的以往的情况不同,能够防止熔接力达到所需熔接力为止的时间延迟的发生,据此,在半成品1Z通过砧台16与焊头25之间的期间T2,能够始终将熔接力N2利用于熔接。因此,无需降低半成品1Z的供应速度就能够获得用于熔接的充分的能量(图10的影线部分)。此外,如上所述地能够将利用熔接力的期间T2设定得长,从而能够将用于获得与以往的熔接的能量(图9的影线部分)同等的能量的熔接力N2(例如500N至600N)抑制为小于以往的熔接力的峰值N1(2000N)。
因此,与以往相比较,能够在将熔接力设定得小的情况下将半成品1Z的供应速度设定得高。
此外,根据所述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未供应半成品1Z的状态下,如果砧台16的外周面与焊头25之间保持为微小的间隔,则与以往那样使间隔变化的情况相比较,焊头25的劣化快。对此,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焊头25的加振面25a的一部分劣化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焊头25与砧台16的位置关系,能够使用加振面25a中除劣化部分以外的部分来继续进行超声波熔接。因此,与更换焊头25的情况相比较,能够缩短熔接作业中断的时间。
此外,使用多个带19至23保持半成品1Z的被熔接的部分的两侧位置,从而能够限制熔接对象部件朝向与半成品1Z的供应方向垂直的方向伸缩或移动。因此,能够在与所述供应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将熔接位置准确地定位。尤其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腰用弹性部件9以朝向与供应方向垂直的方向伸长的状态下添设于半成品1Z,因此,基于其弹性力能够有效地抑制侧板片3、4收缩。
进一步,使用各带19至23夹持半成品1Z的状态下由摄像装置27对熔接部分进行摄像,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侧密封部5、6的两侧部分进入摄像范围。据此,能够准确地进行使用熔接部分的摄像结果的判定等。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说明了在内侧片体10与外侧片体11之间分别夹持侧板片3、4的一次性尿布1,但如图11所示,也可以采用在内侧片体10上接合各侧板片3、4的结构。此时,将图6所示的工序S5以及工序S6的顺序倒过来即可。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以均匀的强度熔接侧板片3、4的熔接范围整体的熔接图案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采用使熔接范围的熔接强度局部变化的熔接图案。具体而言,可采用熔接部分和非熔接部分交替排列的图案以及熔接部分或非熔接部分以点状被配置的图案。此时,需要将砧台16的突起部16b的外侧面(熔接面)的整周设定为对应于所述熔接图案的凹凸形状,因此,图10的熔接力N2虽然伴随脉动,但是不管半成品1Z有无被供应,均能够获得恒定的熔接力,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例示了在工序S5将侧板带3A、4A接合于外侧片体带11A,在步骤S7切断侧板带3A、4A的方法,但形成侧板片3、4的方法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预先准备侧板片3、4,在工序S5将这些以与间隙部3a、4a相对应的间距接合于外侧片体带11A。此时,也可省略工序S7。
此外,各腿用弹性部件8以及各腰用弹性部件9也可以接合于内侧片体10的内侧及/或外侧片体11的外侧。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一次性穿着物品例示了一次性尿布1,但所述熔接方法以及熔接装置14也可以使用于在一对热塑性片体间保持吸收体的卫生巾以及无纺布制的长袍(手术衣)等。
另外,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主要包含具有以下结构的发明。
本申请发明人发现,不管热塑性片体供应与否,空开一定间隔被配置的砧台与焊头之间产生一定的熔接力。也就是说,以往认为以热塑性片体介于其间为前提在砧台与焊头之间产生熔接力,但是热塑性片体不介于其间的状态下,在砧台与焊头之间也产生基于其间隔的熔接力。
并且,本申请发明人着眼于该点而想到了将砧台与焊头之间的间隔保持为恒定的情况下使砧台旋转的本发明。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一次性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通过将具有由热塑性片体形成的两个部分互相相向的相向部分的熔接对象部件,以规定的图案连续熔接从所述相向部分的一端部至另一端部的范围而制造所述一次性穿着物品,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旋转工序,使具有熔接面的砧台绕规定的转动轴旋转,其中,所述熔接面用于在与向所述相向部分施加超声波振动的焊头之间,以所述规定的图案将所述相向部分连续熔接;以及熔接工序,在所述砧台旋转的状态下,通过将多个所述熔接对象部件间歇地供应至所述砧台的熔接面与所述焊头之间,从而在各所述熔接对象部件以规定的图案将所述相向部分连续熔接,其中,所述砧台的熔接面绕所述转动轴的整周而设置,使得不管所述旋转工序中所述砧台的旋转位置如何,所述砧台的熔接面与所述焊头之间的间隔维持在能够将所述相向部分以所述规定的图案连续熔接的间隔。
而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熔接装置,对于具有由热塑性片体形成的两个部分互相相向的相向部分的熔接对象部件,以规定的图案对所述相向部分的一端部至另一端部的范围连续进行超声波熔接,从而制造一次性穿着物品,所述熔接装置包括:焊头,用于向所述相向部分施加超声波振动;砧台,具有在与所述焊头之间以所述规定的图案连续熔接所述相向部分的熔接面,且能够绕规定的转动轴旋转;以及供应机构,在所述砧台旋转的状态下,将多个所述熔接对象部件间歇地供应至所述砧台的熔接面与所述焊头之间,其中,所述砧台的熔接面绕所述转动轴的整周而设置,使得不管所述砧台的旋转位置如何,所述砧台的熔接面与所述焊头之间的间隔维持在能够将所述相向部分以所述规定的图案连续熔接的间隔。
根据本发明,所述砧台的熔接面被设置在绕所述转动轴的整周,以便不管所述砧台的旋转位置如何,使所述砧台的熔接面与所述焊头之间的间隔维持能够以所述规定的图案将所述相向部分连续熔接的间隔,据此,如图10所示,不管有无供应熔接对象物,均能够产生恒定的熔接力N2。
因此,与图9所示的以往的情况不同,能够防止熔接力达到所需熔接力为止的时间延迟的发生,据此,在熔接对象物通过砧台与焊头之间的期间T2,能够始终将熔接力N2利用于熔接。因此,无需降低熔接对象物的供应速度就能够获得用于熔接的充分的能量(图10的影线部分)。此外,如上所述地能够将利用熔接力的期间T2设定得长,从而能够将用于获得与以往的熔接的能量(图9的影线部分)同等的能量的熔接力N2抑制为小于以往的熔接力的峰值N1。
因此,根据本发明,与以往相比较,能够将熔接力设定得小的情况下将热塑性片体的供应速度设定得高。
此外,本发明中的砧台的熔接面与焊头的“间隔”是指砧台的熔接面与焊头(的加振面)最接近的部分的间隔。
另外,“规定的图案”不仅指包含以均匀的熔接强度熔接相向部分整体的熔接图案,而且包含使相向部分的熔接强局部变化的熔接图案。具体而言,规定的图案包含熔接部分和非熔接部分交替排列的图案要以及熔接部分或非熔接部分以点状被配置的图案等。此时,需要将砧台的熔接面的整周设定为对应于熔接图案的凹凸形状,因此,图10的熔接力N2虽然伴随脉动,但是不管熔接对象部件有无被供应,均能够获得恒定的熔接力,这是毋庸置疑的。并且,通过设定此种图案,能够调整熔接部分的熔接强度。
而且,“由热塑性片体形成的两个部分”是指不仅包含两个部分由一个热塑性片体形成的情况,也包含两个部分由多个热塑性片体形成的情况。此外,“以规定的图案连续熔接相向部分”并不限定为只熔接相向部分,也包含将相向部分和其他热塑性部件同时熔接的情况。
在此,如上所述,在未供应熔接对象物的状态下,如果将砧台的熔接面与焊头之间保持为微小的间隔,则与以往那样使间隔变化的情况相比较,焊头的劣化早。
对此,在所述制造方法中,优选:所述焊头具有向所述相向部分施加超声波振动并在所述砧台的熔接面的切线方向上延伸的加振面,所述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还包括:调整工序,在所述加振面中与所述砧台的熔接面相向的部分劣化的情况下,在所述切线方向上调整所述焊头与所述砧台的位置关系,使所述加振面中的除所述劣化部分以外的部分与所述砧台相向。
此外,在所述熔接装置中,优选还包括: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焊头,其中,所述焊头具有向所述相向部分施加超声波振动并在所述砧台的熔接面的切线方向上延伸的加振面,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焊头的安装位置能够在所述切线方向上调整。
根据这些方式,在焊头的加振面的一部分劣化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焊头与砧台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够使用加振面中除劣化部分以外的部分继续进行超声波熔接。因此,与更换焊头的情况相比,能够所缩短熔接作业中断的时间,并有利于降低成本。
在所述制造方法中,优选:在所述熔接工序,在被熔接的部分的两侧位置用多个带将所述熔接对象部件从表背两侧夹住的状态下,将所述相向部分供应至所述砧台的熔接面与焊头之间。
此外,在所述熔接装置中,优选:所述供应机构具有能够在被熔接的部分的两侧位置将所述熔接对象部件从表背两侧夹住的状态下,将所述相向部分供应至所述砧台的熔接面与所述焊头之间的多个带。
根据这些方式,使用多个带保持熔接对象部件的被熔接的部分的两侧位置,从而能够限制熔接对象部件朝向与熔接对象部件的供应方向垂直的方向伸缩或移动。因此,能够在与所述供应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将熔接位置准确地定位。尤其在弹性部件以朝向与供应方向垂直的方向伸长的状态下添设于熔接对象部件的情况下,所述各方式有效。
此外,在所述制造方法中还包括在维持用所述多个带夹住所述熔接对象部件的状态下,对所述熔接部分进行摄像的摄像工序的情况以及在所述熔接装置中还包括在维持用所述多个带夹住熔接对象部件的状态下,对所述热塑性片体的熔接部分进行摄像的摄像部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防止熔接对象部件中的熔接部分的两侧部分进入摄像范围,据此,能够准确地进行使用熔接部分的摄像结果的判定(例如熔接状态的良否判定)等。
此外,并不是用来限定一次性穿着物品,但可以将具有在穿着时经由穿着者的裆部而从穿着者的前腹部延伸至后背部的尿布主体和以覆盖穿着者的腰部侧面的方式从所述尿布主体的前后两端部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的四个侧板片的物品作为穿着对象部件而使用。
此时,在所述熔接工序,在将所述尿布主体对折的状态下,在所述尿布主体的右侧将互相相向的两个侧板片互相熔接以及在所述尿布主体的左侧将互相相向的两个侧板片互相熔接,从而能够制造一次性尿布。
此外,通过采用在将所述尿布主体对折的状态下,在所述尿布主体的右侧将互相相向的两个侧板片互相熔接以及在所述尿布主体的左侧将互相相向的两个侧板片互相熔接的所述砧台以及所述焊头,能够将一次性尿布的侧板片互相熔接。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一次性穿着物品的其他的例子,例如可举出在一对热塑性片体之间保持吸收体的卫生巾以及无纺布制的长袍(手术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