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治疗鱼赤皮病发酵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8406045
  • 上传时间:2020-06-22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05.7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98622.1

    申请日:

    20150603

    公开号:

    CN104922452A

    公开日:

    201509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8,A61P31/04,A61K31/125

    主分类号:

    A61K36/898,A61P31/04,A61K31/125

    申请人:

    天农大(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曲荟芬,何志霞,贾庆红,王郁,刘强,赵光伟,刘毅斌

    地址:

    300402 天津市北辰区北辰科技园区环外发展区景远路1号

    优先权:

    CN201510298622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鱼赤皮病发酵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由苦参10-17份、樟脑10-15份、板蓝根10-15份、穿心莲10-15份、牡丹皮10-15份、大黄10-15份、白芨11-20份和黄柏8-13份组成。该发酵中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发酵提取液,其制备方法是:(1)将各中药粉碎过60目筛,按处方量称取混合5-10min;(2)按每50-100g中药混合物加入1000mlPDA液体培养基的比例配备发酵培养基,121℃灭菌20分钟后加入10-20%(w/w)酵母菌发酵,在34-36℃培养24-48小时。其中,所述的PDA液体培养基指的是: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水1000ml;(3)将中药发酵物按照1:1的比例加水稀释,充分搅拌,过滤;(4)浓缩滤液至含生药0.4-0.6g/ml,制得发酵提取液;(5)包装即得成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鱼赤皮病发酵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苦参10-17份、樟脑10-15份、板蓝根10-15份、穿心莲10-15份、牡丹皮10-15份、大黄10-15份、白芨10-15份、黄柏10-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鱼赤皮病发酵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最佳原料的质量份数如下:苦参15份、樟脑15份、板蓝根10份、穿心莲10份、牡丹皮10份、大黄10份、白芨20份、黄柏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鱼赤皮病发酵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发酵中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发酵提取液。 4.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鱼赤皮病发酵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是:(1)将各中药粉碎过60目筛,按处方量称取混合5-10min;(2)按每50-100g中药混合物加入1000mlPDA液体培养基的比例配备发酵培养基,121℃灭菌20分钟后加入10-20%(w/w)酵母菌发酵,在34-36℃培养24-48小时。其中,所述的PDA液体培养基指的是: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水1000ml;(3)将中药发酵物按照1:1的比例加水稀释,充分搅拌,过滤;(4)浓缩滤液至含生药0.4-0.6g/ml,制得发酵提取液;(5)包装即得成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兽药制剂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鱼赤皮病发酵中药组合物 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赤皮病又称出血性腐败病,是由荧光极毛杆菌引起。此病是草、青鱼种 和成鱼阶段的主要鱼病之一。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脱落, 特别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明显,鳍的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似一把破扇子。 有时病鱼的肠道也充血发炎。此病流行广泛,而且终年可见,常与烂鳃、肠 炎病并发。每当鱼种放养、牵捕或搬运时,由于鱼体受伤,病菌乘机侵入感 染而发病。在寒冬季节,鱼体皮肤也可能因冻伤而感染此病。鱼赤皮病已成 为危害养鱼业的主要疾病之一,给养鱼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目前治疗细菌性鱼赤皮病多采用消毒剂联合抗生素治疗。但抗生素和化 学药物的长期应用会引起病原菌耐药性和养殖水体中微生态环境失衡等问 题,并在水产养殖业中日益凸显。随着绿色养殖模式的推广,抗生素和化学 药物的使用在水产养殖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我国中药资源丰富,中药材 中不乏具有清热解毒燥湿作用的药物,再利用酵母菌发酵,可改变其中某些 中药的毒性、提高药效、加速吸收、改善口味等,可进一步提高药用价值, 扩大药物的应用范围。并且中药具有绿色环保、无副作用、安全有效的优势, 符合绿色生态养殖理念,因此开发可治疗鱼赤皮病发酵中药组合物是解决此 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无药残、安 全可靠的治疗鱼赤皮病发酵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发酵中药组合物的配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发酵中药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鱼赤皮病的 发酵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苦参10-17 份、樟脑10-15份、板蓝根10-15份、穿心莲10-15份、牡丹皮10-15份、 大黄10-15份、白芨11-20份、黄柏8-13份组成。

    进一步地,该发酵中药组合物的最佳原料的质量份数如下:苦参15份、 樟脑15份、板蓝根10份、穿心莲10份、牡丹皮10份、大黄10份、白芨 20份、黄柏10份组成。

    进一步地,该发酵中药组合物制剂形式可以是发酵提取液。

    进一步地,该组合物的发酵提取液的制备方法是:(1)将各中药粉碎过 60目筛,按处方量称取混合5-10min;(2)按每50-100g中药混合物加入 1000mlPDA液体培养基的比例配备发酵培养基,121℃灭菌20分钟后加入 10-20%(w/w)酵母菌发酵,在34-36℃培养24-48小时。其中,所述的PDA 液体培养基指的是: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水1000ml;(3)将中药发酵 物按照1:1的比例加水稀释,充分搅拌,过滤;(4)浓缩滤液至含生药 0.4-0.6g/ml,制得发酵提取液;(5)包装即得成品。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组方依据中药理论,科学配伍,保留了中药方剂辨证论治的组 合效应。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凉血消肿、收敛止血的功效。经临床验证治 疗鱼赤皮病疗效确切。

    (2)本发明含有的中药成分经过益生菌转化,有利于机体吸收,能提 高药效,发酵过程分解毒性,同时也避免了化学药物的致残致畸缺陷,是一 种无公害无药残的绿色兽药。

    (3)本发明各中药原料的药理是: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

    樟脑:除湿杀虫,温散止痛,开窍辟秽;

    板蓝根:清热解毒;

    穿心莲:清热解毒,凉血,燥湿;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按照中医理论观点,鱼赤皮病是由于鱼体内热毒过盛造成,热湿相遇而 迫血妄行,宜选用清热燥湿解毒之中药。配方之中,苦参大苦大寒,清热燥 湿,可治湿热出血。樟脑辛热燥烈,可治湿疮溃烂。板蓝根苦寒,有清热解 毒、凉血消肿之功效。穿心莲既能清热解毒,又能凉血消痈,可用于治疗火 热毒邪诸症。牡丹皮善能清营分、血分实热,因而具有清热凉血止血之功效, 可治温病热入营血,迫血妄行所致发斑。大黄苦降,能使上炎之火下泄,又 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之功。另外,大黄还具有泻下通便,而导湿热外出 之功,可治湿热蕴结之症。白芨质粘味涩,为收敛止血之要药,可用治体内 外诸出血证。另外白芨寒凉苦泄,能消散血热之痈肿,还能敛疮生肌。黄柏 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上述八味药配伍使用,具有清热解毒、燥 湿、凉血消肿、收敛止血之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 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鱼赤皮病的中药发酵提取液,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苦参 15份、樟脑15份、板蓝根10份、穿心莲10份、牡丹皮10份、大黄10份、 白芨20份、黄柏10份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是:(1)将各中药粉碎过60 目筛,按处方量称取混合5min;(2)按每100g中药混合物加入1000mlPDA 液体培养基的比例配备发酵培养基,121℃灭菌20分钟后加入20%(w/w)酵 母菌发酵,在36℃培养24小时。其中,所述的PDA液体培养基指的是:马 铃薯200g,葡萄糖20g,水1000ml;(3)将中药发酵物按照1:1的比例加水 稀释,充分搅拌,过滤;(4)浓缩滤液至含生药0.5g/ml,制得发酵提取液; (5)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鱼赤皮病的中药发酵提取液,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苦参 10份、樟脑12份、板蓝根15份、穿心莲12份、牡丹皮15份、大黄12份、 白芨11份、黄柏13份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是:(1)将各中药粉碎过60 目筛,按处方量称取混合5min;(2)按每100g中药混合物加入1000mlPDA 液体培养基的比例配备发酵培养基,121℃灭菌20分钟后加入20%(w/w)酵 母菌发酵,在36℃培养24小时。其中,所述的PDA液体培养基指的是:马 铃薯200g,葡萄糖20g,水1000ml;(3)将中药发酵物按照1:1的比例加水 稀释,充分搅拌,过滤;(4)浓缩滤液至含生药0.5g/ml,制得发酵提取液; (5)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鱼赤皮病的中药发酵提取液,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苦参 17份、樟脑10份、板蓝根13份、穿心莲15份、牡丹皮10份、大黄15份、 白芨12份、黄柏8份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是:(1)将各中药粉碎过60 目筛,按处方量称取混合5min;(2)按每100g中药混合物加入1000mlPDA 液体培养基的比例配备发酵培养基,121℃灭菌20分钟后加入20%(w/w)酵 母菌发酵,在36℃培养24小时。其中,所述的PDA液体培养基指的是:马 铃薯200g,葡萄糖20g,水1000ml;(3)将中药发酵物按照1:1的比例加水 稀释,充分搅拌,过滤;(4)浓缩滤液至含生药0.5g/ml,制得发酵提取液; (5)包装即得成品。

    临床试验

    实验1:

    天津市静海县一养殖户鱼种越冬池塘发生细菌性赤皮病。该池塘约3亩, 鱼种为春节前转入,次月中旬拉网时发现大多数鱼都发病。表现为体表局部 发炎,分布于尾柄、背部两侧,尤以肛门上部两侧为重,病灶大小不一,呈 点状或斑块状,患病处鳞片松动脱落,大多病鱼背鳍、尾鳍大部或基部充血, 偶有鳍条腐烂,部分病鱼鳃盖有轻度充血,有的病鱼眼球一侧或二侧伴随轻 微点状充血,发病率达60%,拉网可见零星死鱼。遂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 制得的中药发酵提取液进行治疗。于喂食前在液体料台前高浓度泼洒,每次 泼洒1L,一天2次,连续用药5天。至第22日拉网观察时,病鱼症状基本消 失,病情得到完全控制,期间仅死鱼十多尾。

    实验1结果表明利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得的发酵提取液,采取在鱼进 食前于料台前高浓度泼洒、内服药浴兼顾的治疗方法,对鱼赤皮病疗效显著, 可极大地减少死亡,带来积极的经济效益。

    实验2:

    天津市武清县某养殖户一养鱼塘,面积约2亩,主要以养殖草鱼为主, 共放养草鱼1600尾、鲢鱼150尾、青鱼100尾、鲤鱼100尾、鲫鱼100尾,共计 2050尾。9月中旬,连续几天出现草鱼陆续死亡现象,每天死鱼4~9尾不等。 用漂白粉3kg溶水全池泼洒,死鱼现象没有得到控制。又用生石灰75kg溶水 全池泼洒,死鱼数量有所减少,但仍然没有完全得到控制。观察打捞病鱼, 可见鱼体局部或大部充血,特别是鱼体两侧及腹部充血最为明显,有的鱼体 侧有鳞片脱落,有的鱼鳍条基部充血,有的鱼鳍条梢端腐烂,有的鱼上下颚 及鳃盖部份充血,诊断为草鱼赤皮病。遂改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得的发酵 提取液进行治疗,按照1000ml发酵提取液:3亩的比例于喂食前在液体料台 前高浓度泼洒,一日2次,连续用药5天。用药第3天,死鱼数量减少到2尾, 第5天,不再出现死鱼。病情基本得到控制。

    实验2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得的发酵提取液能有效治 疗鱼赤皮病,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 照所限定的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的变 化和修改,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鱼赤皮病 发酵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鱼赤皮病发酵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40604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