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一种吸收性用品.pdf

  • 上传人:e1
  • 文档编号:8404219
  • 上传时间:2020-06-21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588.7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583298.8

    申请日:

    20160614

    公开号:

    CN205885666U

    公开日:

    201701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F13/15,A61F13/49

    主分类号:

    A61F13/15,A61F13/49

    申请人:

    黄山富田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方安江,龚志龙,韩璐遥

    地址:

    245000 安徽省黄山市经济开发区蓬莱路18号

    优先权:

    CN201620583298U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沈陈;杨大庆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收性用品,在纵向上以裆部包覆区域为中心,在其前部、后部分别形成腹侧包覆区域和背侧包覆区域;吸收性用品具有透液性正面片、不透液性背面片、介于正面片和背面片之间的吸收芯体以及不透液性的防漏片,背侧包覆区域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弹性耳片,弹性耳片由上下重叠的可拉伸性第一片材、第二片材,以及涂覆在两片材之间且至少在横向上延伸的弹性粘接剂组成;在弹性耳片的外侧装设有第一紧固件,在腹侧包覆区域上设有可与第一紧固件相配合的第二紧固件。本实用新型利用弹性粘接剂在高温下的粘接性,以及室温下的弹性拉伸性能,实现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粘接的同时,使得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之间不再需要额外增加弹性部件就能实现两片材的回缩,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吸收性用品,具有相互正交的纵向和横向,在纵向上以裆部包覆区域为中心,在其前部、后部分别形成腹侧包覆区域和背侧包覆区域;所述吸收性用品具有透液性正面片、不透液性背面片、介于正面片和背面片之间的吸收芯体,以及不透液性的防漏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侧包覆区域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弹性耳片,该弹性耳片由上下重叠的可拉伸性第一片材和可拉伸性第二片材,以及涂覆在两片材之间且至少在横向上延伸的弹性粘接剂组成;在弹性耳片的外侧装设有第一紧固件,在腹侧包覆区域上设有可与第一紧固件相配合的第二紧固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吸收性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粘接剂呈线状或条状设置于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之间,该弹性粘接剂在横向上延伸且在纵向上间隔并排设置有多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吸收性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粘接剂全面涂布在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吸收性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具有通过热熔接、粘接或超声波熔接结合在弹性耳片外侧的若干个腰贴,以及设置在腰贴上的搭扣;相应的,第二紧固件包括设置在不透液性背面片上位于腹侧包覆区域的靶带条,上述腰贴的搭扣可拆卸的紧固在靶带条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吸收性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耳片与背侧包覆区域相结合的位置可以是正面片的皮肤接触侧、正面片与背面片之间、背面片的非皮肤接触侧中的任一种。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吸收性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腹侧包覆区域的左右两侧还对称设置有前腰贴;使用时首先将上述前腰贴向内包覆在腰部两侧,接着将弹性耳片沿着腰部包折在前腰贴的外侧,并通过第一紧固件可拆卸的紧固在第二紧固件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吸收性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耳片的拉伸倍率为1~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次性吸收用品。

    背景技术

    诸如婴儿纸尿裤、成人纸尿裤和带状尿布的吸收用品是在高速下进行生产的,其除了包括正面片、背面片,还包括侧片。这些侧片用于为吸收用品提供足以使用品能够固定在使用者腰部周围的横向延伸,因此通常要求其具备一定的弹性。目前上述侧片通常是将两种非伸缩性的片状材料通过线状、网状、带状、片状等的弹性部件以伸长状态下通过热熔胶贴合而成,进而对非伸缩性无纺布等片状材料赋予了伸缩性,为了使吸收用品能紧固在使用者腰部周围,还需要在侧片的两侧设置搭扣。

    由于在上述弹性部件处于收缩状态时,上下两层的片状材料形成大的褶皱、折痕,借助这些褶皱、折痕可得到缓冲性。但是,由于无纺布的刚性随机分布,这些大的褶皱、折痕在无纺布上不规则的产生,使用者在使用这样的一次性尿布时,尿布与使用者的密接性差,接触时有硬质感,皮肤接触感不好。据研究表明:大的褶皱、折痕如果持续的刺激皮肤,则该接触刺激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不仅仅是不舒适,而且将导致内分泌功能失调及自律神经失调症,甚至影响到智力的发育。除此以外,采用弹性部件与热熔胶相结合的方式还存在制造过程复杂,成本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收性用品,解决现有吸收性用品成本高,以及制造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吸收性用品,具有相互正交的纵向和横向,在纵向上以裆部包覆区域为中心,在其前部、后部分别形成腹侧包覆区域和背侧包覆区域。所述吸收性用品具有透液性正面片、不透液性背面片、介于正面片和背面片之间的吸收芯体,以及不透液性的防漏片。在背侧包覆区域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弹性耳片,该弹性耳片由上下重叠的可拉伸性第一片材和可拉伸性第二片材,以及涂覆在两片材之间且至少在横向上延伸的弹性粘接剂组成。在弹性耳片的外侧装设有第一紧固件,在腹侧包覆区域上设有可与第一紧固件相配合的第二紧固件。此时上述吸收性用品展开呈“T”型。

    上述弹性粘接剂在高温下具有粘接性,可粘接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在室温下粘接性能下降,表现为良好的弹性拉伸性能。由于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具有拉伸性,当外力撤销时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可在弹性粘接剂的作用下快速回缩。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中弹性粘接剂的作用有两点:一、实现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粘接;二、在室温下具有良好的可弹性拉伸特性,能在拉伸后快速回缩,正是由于弹性粘接剂良好的弹性拉伸特性,使得在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之间不再需要额外增加弹性部件,进而省去了弹性部件,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的,上述弹性耳片的拉伸倍率为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弹性粘接剂呈线状、条状或片状中的任一种状态设置在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之间。具体的,当弹性粘接剂呈线状或条状时,弹性粘接剂在横向上延伸且在纵向上间隔并排设置有多个;当弹性粘接剂呈片状时,弹性粘接剂全面涂布在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之间。上述弹性粘接剂优选采用全面涂布的方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第一紧固件具有通过热熔接、粘接或超声波熔接结合在弹性耳片外侧的若干个腰贴,以及设置在腰贴上的搭扣。相应的第二紧固件包括设置在不透液性背面片上位于腹侧包覆区域的靶带条,上述腰贴的搭扣可拆卸的紧固在靶带条上。当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还可将前述实施方式中搭扣与靶带条的位置进行互换,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弹性耳片与背侧包覆区域相结合的位置可以是正面片的皮肤接触侧、正面片与背面片之间、背面片的非皮肤接触侧中的任一种。优选的,上述结合的位置设置在正面片与背面片之间为最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腹侧包覆区域的左右两侧还对称设置有前腰贴。使用时首先将上述前腰贴向内包覆在腰部两侧,接着将弹性耳片沿着腰部包折在前腰贴的外侧,并通过第一紧固件可拆卸的紧固在第二紧固件上。此时,上述吸收性用品展开呈“工”字型。

    优选的,在上述正面片与吸收芯体之间还设有用于加快液体扩散速度的传导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吸收性用品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工序:在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之间至少与流程方向相垂直的宽度方向上施加弹性粘接剂,制成弹性带体的工序;在弹性带体的两侧间隔布置第一紧固件,并将所述弹性带体沿着流程方向分割为二的工序;将所述分割为二的第一弹性带体、第二弹性带体结合在第一织物上的工序;制造吸收芯体的工序;供给第二织物的供给工序;在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之间配置吸收芯体,制成吸收体带材的工序;和以规定长度切断吸收体带材的工序。

    进一步的,在以规定长度切断吸收体带材的工序之后,还包括沿着宽度方向对折使得配置有吸收芯体的吸收体带材的腹侧端与背侧端相互接近乃至重合的工序。

    更进一步的,在第一弹性带体、第二弹性带体结合在第一织物上的工序与在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之间配置吸收芯体,制成吸收体带材的工序之间,还包括将前腰贴结合在第一织物上的工序。

    就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而言,传统的制造方法均采用弹性橡筋+施胶的方式实现腰围的复合成型,在制造过程中不仅需要添加弹性橡筋、施胶两个工位才能实现,而且橡筋在添加到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之间时还需要通过热熔胶进行固定。此外在橡筋添加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橡筋张力的因素,弹性橡筋的施加方向必须保证与流程方向平行,使其处于拉伸状态,因此在将弹性橡筋结合在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之间后,还必须先通过转向装置将其旋转90°或270°,之后再结合到第一织物上。可见,传统的制造方法所需工位多,且结构复杂,设备成本高。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省去了橡筋添加装置和转向装置,结构上更加简单,并且具有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用品通过在背侧包覆区域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由可拉伸性第一片材、可拉伸性第二片材和涂覆在两片材之间的弹性粘接剂组成的弹性耳片,并在弹性耳片的外侧装设有第一紧固件,在腹侧包覆区域上设置与第一紧固件相配合的第二紧固件。利用弹性粘接剂在高温下的粘接性,以及室温下的弹性拉伸性能,实现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粘接的同时,使得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之间不再需要额外增加弹性部件,就能实现两片材的回缩,从而达到结构简单、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吸收性用品的制造方法,首先通过在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之间至少与流程方向相垂直的宽度方向上施加弹性粘接剂制成弹性带体,而后将弹性带体沿着流程方向分割为二并结合在第一织物上,省去了橡筋添加装置和转向装置,因此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和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吸收性用品的展开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弹性耳片的B-B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2中吸收性用品的展开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中弹性耳片的B-B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3中弹性耳片的B-B剖视图。

    图7是实施例4中吸收性用品制造方法的产品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2,一种吸收性用品101,具有相互正交的纵向Y和横向X,在纵向Y上以裆部包覆区域B为中心,在其前部、后部分别形成腹侧包覆区域A和背侧包覆区域C。

    吸收性用品101展开大致呈“T”型,其具有透液性正面片1、不透液性背面片2、介于正面片1和背面片2之间的吸收芯体3,以及不透液性的防漏片4。在防漏片4内设有立体橡筋7,优选的在吸收芯体3与透液性正面片1之间设有传导层8。所述不透液性背面片2具有防水膜9,包覆在防水膜9外侧的底层无纺布10,以及设置在底层无纺布向内包折部的平面橡筋11。

    在背侧包覆区域C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弹性耳片5,优选的在两弹性耳片5之间的位置设有弹性腰围13。在弹性耳片5的外侧装设有第一紧固件6,在腹侧包覆区域A上设有可与第一紧固件相配合的第二紧固件(图中未示出)。上述第一紧固件6具有通过热熔接、粘接或超声波熔接结合在弹性耳片外侧的若干个腰贴61,以及设置在腰贴上的搭扣62。相应的第二紧固件包括设置在不透液性背面片上位于腹侧包覆区域的靶带条,上述腰贴的搭扣可拆卸的紧固在靶带条上。

    请参阅图3,弹性耳片5由上下重叠的可拉伸性第一片材51和可拉伸性第二片材52,以及涂覆在两片材之间且至少在横向上延伸的弹性粘接剂53组成。上述弹性粘接剂53在高温下具有粘接性,可粘接第一片材51和第二片材52;在室温下粘接性能下降,表现为良好的弹性拉伸性能。由于第一片材51和第二片材52具有拉伸性,当外力撤销时第一片材51和第二片材52可在弹性粘接剂53的作用下可快速回缩。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中弹性粘接剂53的作用有两点:一、实现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粘接;二、在室温下具有良好的可弹性拉伸特性,能在拉伸后快速回缩。

    上述弹性粘接剂53呈线状设置在第一片材51与第二片材52之间。具体的,弹性粘接剂53在横向X上延伸且在纵向Y上间隔并排设置有多个。弹性耳片5与背侧包覆区域C相结合的位置可以是正面片1的皮肤接触侧、正面片1与背面片2之间、背面片2的非皮肤接触侧中的任一种。优选的,上述结合的位置设置在正面片1与背面片2之间为最佳。

    实施例2,

    请参阅图4,吸收性用品102展开大致呈“工”字型,在腹侧包覆区域A的左右两侧还对称设置有前腰贴12。使用时首先将上述前腰贴12向内包覆在腰部两侧,接着将弹性耳片5沿着腰部包折在前腰贴12的外侧,并通过搭扣62可拆卸的紧固在第二紧固件上。

    另外,如图5所示,弹性粘接剂53呈条状设置在第一片材51与第二片材52之间。具体的,弹性粘接剂53在横向X上延伸且在纵向Y上间隔并排设置有多个。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弹性粘接剂53全面涂布在第一片材51与第二片材52之间。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请参阅图7,一种吸收性用品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在第一片材51与第二片材52之间至少与流程方向MD相垂直的宽度方向TD上施加弹性粘接剂,制成弹性带体5′的工序。其中,“至少在宽度方向上施加”可在保证宽度方向上伸缩性能的同时,节省弹性粘接剂的施加量,当然也可以采用全面涂布在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之间的方式。

    在弹性带体5′的两侧间隔布置第一紧固件6,并将所述弹性带体5′沿着流程方向MD分割为二的工序。通过将弹性带体一分为二使其分别对应连接到背侧包覆区域的左右两侧,从而实现弹性耳片连接的前序准备。

    将所述分割为二的第一弹性带体5-1′、第二弹性带体5-2′结合在第一织物W1上的工序。其中第一织物可以是正面片,也可以是背面片。第一弹性带体5-1′、第二弹性带体5-2′与第一织物的结合面可以是正面片的皮肤接触侧、正面片的非皮肤接触侧、背面片的皮肤接触侧以及背面片的非皮肤接触侧中的任一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织物W1为正面片,在第一织物W1上还包括添加立体橡筋7的工序。

    制造吸收芯体3的工序。优选的,在该工序中还包括在吸收芯体3的表面添加传导层8的工序。

    供给第二织物W2的供给工序。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织物W2为背面片,其具体包括添加平面橡筋11、弹性腰围13和靶带条的步骤。

    在第一织物W1和第二织物W2之间配置吸收芯体3,制成吸收体带材W3的工序。进一步的,在第一弹性带体5-1′、第二弹性带体5-2′结合在第一织物W1上至在第一织物W1和第二织物W2之间配置吸收芯体3工序之间,还包括将前腰贴12结合在第一织物W1上的工序。

    在流程方向MD上,以规定长度切断吸收体带材W3的工序。

    沿着宽度方向TD对折使得配置有吸收芯体的吸收体带材W3的腹侧端与背侧端相互接近乃至重合的工序。

    传统吸收性用品的制造方法均采用弹性橡筋+施胶的方式实现腰围的复合成型,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分两个工位才能实现。此外在橡筋添加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橡筋张力的因素,弹性橡筋的施加方向必须设置成与流程方向MD相平行的状态,因此在将弹性橡筋结合在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之间后,还必须先通过转向装置将其旋转90°或270°,之后再结合到第一织物上。可见,传统的制造方法所需工位多,且结构复杂,设备成本高。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通过直接在宽度方向TD方向上施加预设形状的弹性粘接剂,省去了橡筋添加工序和转向工序,因此具有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以上所述及图中所示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吸收 性用品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吸收性用品.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40421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