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用脊椎矫正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医疗用脊椎矫正椅.pdf(1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693168.3 (22)申请日 2018.06.29 (71)申请人 封志明 地址 518108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 道塘头1号路创维创新谷5#A栋610室 (72)发明人 封志明 (51)Int.Cl. A61F 5/01(2006.01) A61H 15/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医疗用脊椎矫正椅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矫正椅, 尤其涉及一种医疗 用脊椎矫正椅。 因此,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 提供 一种能轻松有效对脊椎进行矫正、 。
2、防止过度运动 而造成脊椎受伤和能对脊椎进行按摩的医疗用 脊椎矫正椅。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 一种医 疗用脊椎矫正椅, 包括有治疗椅、 导轨、 第一导 套、 第一螺母、 第一螺纹杆、 第一把手、 第二导套、 导向杆、 第一压板、 第一轴承座等; 治疗椅左侧面 上部设有导轨, 导轨上滑动式设有第一导套, 第 一导套前后两侧面上部均设有第一螺母, 前后两 侧面的第一螺母内均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 有第一螺纹杆。 本发明可以通过正反转动第二把 手带动第一导套上下移动, 从而来调整第一压板 的高度, 使得适合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脊椎矫 正。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6页 CN 10874297。
3、0 A 2018.11.06 CN 108742970 A 1.一种医疗用脊椎矫正椅,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治疗椅 (1) 、 导轨 (2) 、 第一导套 (3) 、 第 一螺母 (4) 、 第一螺纹杆 (5) 、 第一把手 (6) 、 第二导套 (7) 、 导向杆 (8) 、 第一压板 (9) 、 第一轴 承座 (10) 、 海绵 (11) 、 固定块 (12) 、 第二轴承座 (13) 、 第二螺纹杆 (14) 、 第二螺母 (15) 和第二 把手 (16) , 治疗椅 (1) 左侧面上部设有导轨 (2) , 导轨 (2) 上滑动式设有第一导套 (3) , 第一导 套 (3) 前后两侧面上。
4、部均设有第一螺母 (4) , 前后两侧面的第一螺母 (4) 内均通过螺纹连接 的方式连接有第一螺纹杆 (5) , 前后两侧的第一螺纹杆 (5) 分别穿过前后两侧的第一螺母 (4) , 前后两侧的第一螺纹杆 (5) 的左端均设有第一把手 (6) , 第一导套 (3) 前后两侧面下部 均设有第二导套 (7) , 前后两侧的第二导套 (7) 内均滑动式设有导向杆 (8) , 前后两侧的导向 杆 (8) 分别穿过前后两侧的第二导套 (7) , 前后两侧的导向杆 (8) 右端均设有第一压板 (9) , 前后两侧的第一压板 (9) 上部均嵌入式设有第一轴承座 (10) , 前后两侧的第一轴承座 (10) 。
5、分别与前后两侧的第一螺纹杆 (5) 右端过盈连接, 前后两侧的第一压板 (9) 左侧面下部均设 有海绵 (11) , 第一导套 (3) 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固定块 (12) , 前后两侧的固定块 (12) 上均嵌 入式设有第二轴承座 (13) , 前后两侧的第二轴承座 (13) 内均过盈连接有第二螺纹杆 (14) , 导轨 (2) 左侧面下部前后均设有第二螺母 (15) , 前后两侧的第二螺母 (15) 内均通过螺纹连 接的方式分别与前后两侧的第二螺纹杆 (14) 相连接, 前后两侧的第二螺纹杆 (14) 分别穿过 前后两侧的第二螺母 (15) , 前后两侧的第二螺纹杆 (14) 底端均设有第二。
6、把手 (16) 。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用脊椎矫正椅,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第一皮带轮 (17) 、 平皮带 (18) 和第二皮带轮 (181) , 前侧的第二螺纹杆 (14) 底部设有第一皮带轮 (17) , 第一皮带轮 (17) 位于第二螺母 (15) 下方, 后侧的第二螺纹杆 (14) 底部设有第二皮带轮 (181) , 第二皮带轮 (181) 与第一皮带轮 (17) 位于同一水平位置, 第二皮带轮 (181) 与第一皮 带轮 (17) 之间绕有平皮带 (18) 。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疗用脊椎矫正椅,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第三螺纹杆 (20) 、 第三把手 (。
7、21) 、 第一移动杆 (23) 、 第二压板 (24) 和第三轴承座 (25) , 治疗椅 (1) 左侧面 上部开有第一通孔 (22) , 第一通孔 (22) 内设有第一移动杆 (23) , 第一移动杆 (23) 穿过第一 通孔 (22) , 第一移动杆 (23) 右端设有第二压板 (24) , 第二压板 (24) 前侧下部设有第三轴承 座 (25) , 治疗椅 (1) 左侧面上部开有螺纹孔 (19) , 螺纹孔 (19) 位于第一通孔 (22) 下方, 第三 轴承座 (25) 内过盈连接有第三螺纹杆 (20) , 第三螺纹杆 (20) 与螺纹孔 (19) 通过螺纹连接的 方式相连接, 第三。
8、螺纹杆 (20) 穿过螺纹孔 (19) , 第三螺纹杆 (20) 左端设有第三把手 (21) 。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疗用脊椎矫正椅,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旋转压板 (26) 、 第一磁块 (27) 和第二磁块 (28) , 第二压板 (24) 右侧下部转动式设有旋转压板 (26) , 旋 转压板 (26) 左侧上部与第二压板 (24) 右侧上部均设有第一磁块 (27) , 两个第一磁块 (27) 相 配合, 旋转压板 (26) 底部中间与第二压板 (24) 底部中间均设有第二磁块 (28) 。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疗用脊椎矫正椅,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滑轨 (29) 。
9、、 滑 块 (30) 、 连接杆 (31) 、 推杆 (32) 、 移动板 (34) 、 弹簧 (35) 、 第二移动杆 (36) 和按摩轮 (37) , 治 疗椅 (1) 前侧面中下部设有滑轨 (29) , 滑轨 (29) 上滑动式设有滑块 (30) , 滑块 (30) 顶部设有 连接杆 (31) , 连接杆 (31) 右侧面下部设有推杆 (32) , 连接杆 (31) 顶端连接有移动板 (34) , 治 疗椅 (1) 左侧中下部开有第二通孔 (33) , 移动板 (34) 右侧面与治疗椅 (1) 左侧面下部之间连 接有两条弹簧 (35) , 移动板 (34) 右侧面中部设有第二移动杆 (3。
10、6) , 第二移动杆 (36) 位于两 条弹簧 (35) 中间, 第二移动杆 (36) 右部穿过第二通孔 (33) , 第二移动杆 (36) 右端转动式设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8742970 A 2 有按摩轮 (37) 。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8742970 A 3 一种医疗用脊椎矫正椅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矫正椅, 尤其涉及一种医疗用脊椎矫正椅。 背景技术 0002 医疗的中文解释为医治和疾病的治疗, 中华医史几千年, 而这个字眼是在近几十 年才出现, 其实这是为了与国际接轨而新生的字眼, 之前大多使用治疗, 然而医疗也包含保。
11、 健内容。 0003 脊椎位于躯干后壁的正中, 由33块椎骨构成, 脊柱参与构成胸廓、 腹后壁和盆骨, 具有支持体重、 运动和保护内部器官等功能, 脊柱是身体的支柱, 位于背部正中, 上端接颅 骨, 下端达尾骨尖, 脊柱分颈、 胸、 腰、 骶及尾五段, 上部长, 能活动, 好似支架, 悬挂着胸壁和 腹壁; 下部短, 比较固定。 身体的重量和所受的震荡即由此传达至下肢。 脊柱由脊椎骨及椎 间盘构成, 是一相当柔软又能活动的结构。 随着身体的运动载荷, 脊柱的形状可有相当大的 改变。 脊柱的活动取决于椎间盘的完整, 相关脊椎骨关节突间的和谐。 0004 在生活中, 人们由于不良的坐姿和走路姿势, 。
12、人们的脊椎会出现弯曲变形, 当人们 的脊椎出现弯曲时, 会造成高低肩和腰间盘突出等疾病, 这样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而脊 椎弯曲会造成人们身体驼背, 这样会影响人们的身体的美观, 而当人们进行运动对脊椎进 行矫正时, 很容易会因过度运动而造成脊椎受到二次伤害; 在长时间的脊椎矫正过程中, 脊 椎容易酸痛, 为了消除酸痛, 需要对患者的背部脊椎进行按摩缓解, 这样会增加陪护人员的 工作量。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克服脊椎弯曲而危害身体健康、 过度运动会造成脊椎受伤的缺点, 因此, 本发 明的技术问题为: 提供一种能轻松有效对脊椎进行矫正、 防止过度运动而造成脊椎受伤和 能对脊椎进行按摩的医疗。
13、用脊椎矫正椅。 0006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 一种医疗用脊椎矫正椅, 包括有治疗椅、 导轨、 第一导 套、 第一螺母、 第一螺纹杆、 第一把手、 第二导套、 导向杆、 第一压板、 第一轴承座、 海绵、 固定 块、 第二轴承座、 第二螺纹杆、 第二螺母和第二把手, 治疗椅左侧面上部设有导轨, 导轨上滑 动式设有第一导套, 第一导套前后两侧面上部均设有第一螺母, 前后两侧面的第一螺母内 均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螺纹杆, 前后两侧的第一螺纹杆分别穿过前后两侧的第 一螺母, 前后两侧的第一螺纹杆的左端均设有第一把手, 第一导套前后两侧面下部均设有 第二导套, 前后两侧的第二导套内均滑动式设。
14、有导向杆, 前后两侧的导向杆分别穿过前后 两侧的第二导套, 前后两侧的导向杆右端均设有第一压板, 前后两侧的第一压板上部均嵌 入式设有第一轴承座, 前后两侧的第一轴承座分别与前后两侧的第一螺纹杆右端过盈连 接, 前后两侧的第一压板左侧面下部均设有海绵, 第一导套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固定块, 前 后两侧的固定块上均嵌入式设有第二轴承座, 前后两侧的第二轴承座内均过盈连接有第二 螺纹杆, 导轨左侧面下部前后均设有第二螺母, 前后两侧的第二螺母内均通过螺纹连接的 说 明 书 1/9 页 4 CN 108742970 A 4 方式分别与前后两侧的第二螺纹杆相连接, 前后两侧的第二螺纹杆分别穿过前后两侧的。
15、第 二螺母, 前后两侧的第二螺纹杆底端均设有第二把手。 0007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 还包括有第一皮带轮、 平皮带和第二皮带轮, 前侧的 第二螺纹杆底部设有第一皮带轮, 第一皮带轮位于第二螺母下方, 后侧的第二螺纹杆底部 设有第二皮带轮, 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位于同一水平位置, 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 之间绕有平皮带。 0008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 还包括有第三螺纹杆、 第三把手、 第一移动杆、 第二 压板和第三轴承座, 治疗椅左侧面上部开有第一通孔, 第一通孔内设有第一移动杆, 第一移 动杆穿过第一通孔, 第一移动杆右端设有第二压板, 第二压板前侧下部设有第三轴承座, 治 。
16、疗椅左侧面上部开有螺纹孔, 螺纹孔位于第一通孔下方, 第三轴承座内过盈连接有第三螺 纹杆, 第三螺纹杆与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接, 第三螺纹杆穿过螺纹孔, 第三螺纹 杆左端设有第三把手。 0009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 还包括有旋转压板、 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 第二压板 右侧下部转动式设有旋转压板, 旋转压板左侧上部与第二压板右侧上部均设有第一磁块, 两个第一磁块相配合, 旋转压板底部中间与第二压板底部中间均设有第二磁块。 001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 还包括有滑轨、 滑块、 连接杆、 推杆、 移动板、 弹簧、 第 二移动杆和按摩轮, 治疗椅前侧面中下部设有滑轨, 滑轨上滑。
17、动式设有滑块, 滑块顶部设有 连接杆, 连接杆右侧面下部设有推杆, 连接杆顶端连接有移动板, 治疗椅左侧中下部开有第 二通孔, 移动板右侧面与治疗椅左侧面下部之间连接有两条弹簧, 移动板右侧面中部设有 第二移动杆, 第二移动杆位于两条弹簧中间, 第二移动杆右部穿过第二通孔, 第二移动杆右 端转动式设有按摩轮。 0011 当患者需要进行脊椎矫正时, 患者可以坐在治疗椅上, 随后, 陪护人员可以根据患 者的身高来正反转动前后两侧的第二把手, 第二把手转动会带动第二螺纹杆在第二螺母内 上下移动, 第二螺纹杆上下移动会通过固定块带动第一导套在导轨上上下滑动, 第一导套 上下滑动会带动第一螺母及第二导套。
18、上下移动, 从而会使得第一螺纹杆带动第一压板上下 移动, 当第一压板与患者肩膀位于同一水平位置时, 陪护人员可以停止转动前后两侧的第 二把手, 随后, 陪护人员可以正反转动前后两侧的第一把手, 第一把手转动会带动第一螺纹 杆在第一螺母内左右旋动, 当第一螺纹杆向右移动时, 第一螺纹杆会通过第一压板带动导 向杆向右移动, 当第一螺纹杆向左移动时, 第一螺纹杆会通过第一压板带动导向杆向左移 动, 陪护人员可以通过不断正反转动来调整第一压板的位置, 当海绵与患者肩膀相接触时, 陪护人员可以停止转动前后两侧的第一把手, 当患者矫正时间到了后, 陪护人员向右移动 前后两侧的第一螺纹杆, 第一螺纹杆会带动。
19、第一压板和海绵向右移动, 随后, 患者从治疗椅 上站起即可, 陪护人员可以通过转动第二把手带动第一导套上下移动, 从而来调整第一压 板的高度, 使得适合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脊椎矫正, 陪护人员可以通过转动第一把手带动 第一压板前后移动, 从而来调整第一压板与治疗椅之间的距离, 使得海绵会将患者的肩膀 进行固定, 从而对患者的脊椎进行矫正。 0012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皮带轮、 平皮带和第二皮带轮, 前侧的第二螺纹杆底部设有第 一皮带轮, 第一皮带轮位于第二螺母下方, 后侧的第二螺纹杆底部设有第二皮带轮, 第二皮 带轮与第一皮带轮位于同一水平位置, 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之间绕有平皮带, 所以当 说。
20、 明 书 2/9 页 5 CN 108742970 A 5 患者坐在治疗椅上需要进行脊椎矫正时, 陪护人员可以通过正反转动前侧的第二把手, 前 侧的第二把手转动会通过前侧的第二螺纹杆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 第一皮带轮转动会通过 平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 第二皮带轮转动会带动后侧的第二螺纹杆转动, 在前后两侧 的第二螺纹杆的带动下, 固定块会带动第一导套上下移动, 从而对第一压板的高度进行调 整, 当第一压板位于合适的高度时, 陪护人员停止转动前侧的第二把手即可, 陪护人员可以 通过转动前侧的第二把手带动平皮带转动, 使得第二螺纹杆会带动第一导套上下移动, 从 而对第一压板的高度进行轻松的调整,。
21、 减少了陪护人员的工作量。 0013 因为还包括有第三螺纹杆、 第三把手、 第一移动杆、 第二压板和第三轴承座, 治疗 椅左侧面上部开有第一通孔, 第一通孔内设有第一移动杆, 第一移动杆穿过第一通孔, 第一 移动杆右端设有第二压板, 第二压板前侧下部设有第三轴承座, 治疗椅左侧面上部开有螺 纹孔, 螺纹孔位于第一通孔下方, 第三轴承座内过盈连接有第三螺纹杆, 第三螺纹杆与螺纹 孔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接, 第三螺纹杆穿过螺纹孔, 第三螺纹杆左端设有第三把手, 所 以当患者需要坐在治疗椅上进行脊椎矫正时, 陪护人员可以先正向转动第三把手, 第三把 手转动会带动第三螺纹杆在螺纹孔内向右移动, 第三。
22、螺纹杆会通过第二压板带动第一移动 杆向右移动, 随后, 患者可以坐在治疗椅并将额头放在治疗椅与第二压板之间, 此时, 陪护 人员可以反向转动第三把手, 第三把手转动会带动第三螺纹杆向左移动, 第三螺纹杆会通 过第二压板带动第一移动杆向左移动, 使得第二压板会将患者的额头固定好, 随后, 陪护人 员停止转动第三把手即可, 当患者矫正结束后, 陪护人员可以正向转动第三把手, 第三把手 转动会带动第三螺纹杆向右移动, 第三螺纹杆会通过第二压板带动第一移动杆向右移动, 随后, 患者从治疗椅上起来即可, 陪护人员可以通过正反转动第三把手带动第二压板左右 移动, 从而使得第二压板会对患者的额头进行固定, 。
23、使得可以对患者的头部脊椎进行矫正。 0014 因为还包括有旋转压板、 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 第二压板右侧下部转动式设有旋 转压板, 旋转压板左侧上部与第二压板右侧上部均设有第一磁块, 两个第一磁块相配合, 旋 转压板底部中间与第二压板底部中间均设有第二磁块, 所以当患者的额头不能与第二压板 相接触时, 陪护人员可以逆时针转动旋转压板, 此时, 两块第一磁块会被分开, 当旋转压板 底部与第二压板底部相接触时, 左右两侧的第二磁块会相互配合, 此时, 陪护人员可以通过 旋转压板将患者的额头固定在治疗椅上, 从而可以对患者的头部脊椎进行矫正。 0015 因为还包括有滑轨、 滑块、 连接杆、 推杆、 。
24、移动板、 弹簧、 第二移动杆和按摩轮, 治疗 椅前侧面中下部设有滑轨, 滑轨上滑动式设有滑块, 滑块顶部设有连接杆, 连接杆右侧面下 部设有推杆, 连接杆顶端连接有移动板, 治疗椅左侧中下部开有第二通孔, 移动板右侧面与 治疗椅左侧面下部之间连接有两条弹簧, 移动板右侧面中部设有第二移动杆, 第二移动杆 位于两条弹簧中间, 第二移动杆右部穿过第二通孔, 第二移动杆右端转动式设有按摩轮, 所 以当患者在进行脊椎矫正时, 患者可以握住推杆并向右拉动, 推杆会通过连接杆带动滑块 在滑轨上向右移动, 此时, 弹簧会被压缩, 连接杆会通过第二移动杆带动按摩轮向右移动, 从而使得按摩轮会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按。
25、摩, 当患者向左推动推杆时, 推杆会通过连接杆带 动滑块在滑轨上向左移动, 此时, 弹簧会复位, 连接杆会通过第二移动杆带动按摩轮向左移 动, 当患者不断左右移动推杆时, 推杆会通过连接杆带动按摩轮不断对患者背部进行按摩, 从而可以减少患者背部的酸痛。 0016 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以通过正反转动第二把手带动第一导套上下移动, 从而来调 说 明 书 3/9 页 6 CN 108742970 A 6 整第一压板的高度, 使得适合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脊椎矫正; 陪护人员可以通过正反转动 第三把手带动第二压板左右移动, 从而使得第二压板会对患者的额头进行固定, 使得可以 对患者的头部脊椎进行有效的矫正。
26、; 患者可以通过左右移动推杆带动按摩轮不断对患者背 部进行按摩, 从而减少患者背部的酸痛。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为本发明的部分右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为本发明的第四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其中, 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 治疗椅, 2、 导轨, 3、 第一导套, 4、 第一螺母, 5、 第一螺纹杆, 6、 第一把手, 7、 第二导套, 8、 导向杆, 9、 第一压板, 10、 第一。
27、轴承座, 11、 海绵, 12、 固定块, 13、 第二轴承座, 14、 第二螺纹杆, 15、 第二螺母, 16、 第二把手, 17、 第一皮带轮, 18、 平皮带, 181、 第二皮带轮, 19、 螺纹孔, 20、 第三螺纹杆, 21、 第三把手, 22、 第一通孔, 23、 第一移动杆, 24、 第二压板, 25、 第三轴承座, 26、 旋转压板, 27、 第一磁块, 28、 第二磁块, 29、 滑轨, 30、 滑块, 31、 连接杆, 32、 推杆, 33、 第二通孔, 34、 移动板, 35、 弹簧, 36、 第二移动杆, 37、 按摩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首先要指出, 在不同。
28、描述的实施方式中, 相同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说相 同的构件名称, 其中, 在整个说明书中包含的公开内容能够按意义转用到具有相同的附图 标记或者说相同的构件名称的相同部件上。 在说明书中所选择的位置说明、 例如上、 下、 侧 向等等也参考直接描述的以及示出的附图并且在位置改变时按意义转用到新的位置上。 0025 实施例1 一种医疗用脊椎矫正椅, 如图1-6所示, 包括有治疗椅1、 导轨2、 第一导套3、 第一螺母4、 第一螺纹杆5、 第一把手6、 第二导套7、 导向杆8、 第一压板9、 第一轴承座10、 海绵11、 固定块 12、 第二轴承座13、 第二螺纹杆14、 第二螺母15和第二把手。
29、16, 治疗椅1左侧面上部设有导轨 2, 导轨2上滑动式设有第一导套3, 第一导套3前后两侧面上部均设有第一螺母4, 前后两侧 面的第一螺母4内均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螺纹杆5, 前后两侧的第一螺纹杆5分 别穿过前后两侧的第一螺母4, 前后两侧的第一螺纹杆5的左端均设有第一把手6, 第一导套 3前后两侧面下部均设有第二导套7, 前后两侧的第二导套7内均滑动式设有导向杆8, 前后 两侧的导向杆8分别穿过前后两侧的第二导套7, 前后两侧的导向杆8右端均设有第一压板 9, 前后两侧的第一压板9上部均嵌入式设有第一轴承座10, 前后两侧的第一轴承座10分别 与前后两侧的第一螺纹杆5右端过盈连接,。
30、 前后两侧的第一压板9左侧面下部均设有海绵 11, 第一导套3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固定块12, 前后两侧的固定块12上均嵌入式设有第二轴 承座13, 前后两侧的第二轴承座13内均过盈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4, 导轨2左侧面下部前后均 设有第二螺母15, 前后两侧的第二螺母15内均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分别与前后两侧的第二 说 明 书 4/9 页 7 CN 108742970 A 7 螺纹杆14相连接, 前后两侧的第二螺纹杆14分别穿过前后两侧的第二螺母15, 前后两侧的 第二螺纹杆14底端均设有第二把手16。 0026 实施例2 一种医疗用脊椎矫正椅, 如图1-6所示, 包括有治疗椅1、 导轨2、 第一。
31、导套3、 第一螺母4、 第一螺纹杆5、 第一把手6、 第二导套7、 导向杆8、 第一压板9、 第一轴承座10、 海绵11、 固定块 12、 第二轴承座13、 第二螺纹杆14、 第二螺母15和第二把手16, 治疗椅1左侧面上部设有导轨 2, 导轨2上滑动式设有第一导套3, 第一导套3前后两侧面上部均设有第一螺母4, 前后两侧 面的第一螺母4内均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螺纹杆5, 前后两侧的第一螺纹杆5分 别穿过前后两侧的第一螺母4, 前后两侧的第一螺纹杆5的左端均设有第一把手6, 第一导套 3前后两侧面下部均设有第二导套7, 前后两侧的第二导套7内均滑动式设有导向杆8, 前后 两侧的导向杆8。
32、分别穿过前后两侧的第二导套7, 前后两侧的导向杆8右端均设有第一压板 9, 前后两侧的第一压板9上部均嵌入式设有第一轴承座10, 前后两侧的第一轴承座10分别 与前后两侧的第一螺纹杆5右端过盈连接, 前后两侧的第一压板9左侧面下部均设有海绵 11, 第一导套3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固定块12, 前后两侧的固定块12上均嵌入式设有第二轴 承座13, 前后两侧的第二轴承座13内均过盈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4, 导轨2左侧面下部前后均 设有第二螺母15, 前后两侧的第二螺母15内均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分别与前后两侧的第二 螺纹杆14相连接, 前后两侧的第二螺纹杆14分别穿过前后两侧的第二螺母15, 前后两侧的。
33、 第二螺纹杆14底端均设有第二把手16。 0027 还包括有第一皮带轮17、 平皮带18和第二皮带轮181, 前侧的第二螺纹杆14底部设 有第一皮带轮17, 第一皮带轮17位于第二螺母15下方, 后侧的第二螺纹杆14底部设有第二 皮带轮181, 第二皮带轮181与第一皮带轮17位于同一水平位置, 第二皮带轮181与第一皮带 轮17之间绕有平皮带18。 0028 实施例3 一种医疗用脊椎矫正椅, 如图1-6所示, 包括有治疗椅1、 导轨2、 第一导套3、 第一螺母4、 第一螺纹杆5、 第一把手6、 第二导套7、 导向杆8、 第一压板9、 第一轴承座10、 海绵11、 固定块 12、 第二轴承座1。
34、3、 第二螺纹杆14、 第二螺母15和第二把手16, 治疗椅1左侧面上部设有导轨 2, 导轨2上滑动式设有第一导套3, 第一导套3前后两侧面上部均设有第一螺母4, 前后两侧 面的第一螺母4内均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螺纹杆5, 前后两侧的第一螺纹杆5分 别穿过前后两侧的第一螺母4, 前后两侧的第一螺纹杆5的左端均设有第一把手6, 第一导套 3前后两侧面下部均设有第二导套7, 前后两侧的第二导套7内均滑动式设有导向杆8, 前后 两侧的导向杆8分别穿过前后两侧的第二导套7, 前后两侧的导向杆8右端均设有第一压板 9, 前后两侧的第一压板9上部均嵌入式设有第一轴承座10, 前后两侧的第一轴承座1。
35、0分别 与前后两侧的第一螺纹杆5右端过盈连接, 前后两侧的第一压板9左侧面下部均设有海绵 11, 第一导套3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固定块12, 前后两侧的固定块12上均嵌入式设有第二轴 承座13, 前后两侧的第二轴承座13内均过盈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4, 导轨2左侧面下部前后均 设有第二螺母15, 前后两侧的第二螺母15内均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分别与前后两侧的第二 螺纹杆14相连接, 前后两侧的第二螺纹杆14分别穿过前后两侧的第二螺母15, 前后两侧的 第二螺纹杆14底端均设有第二把手16。 0029 还包括有第一皮带轮17、 平皮带18和第二皮带轮181, 前侧的第二螺纹杆14底部设 说 明 书 5。
36、/9 页 8 CN 108742970 A 8 有第一皮带轮17, 第一皮带轮17位于第二螺母15下方, 后侧的第二螺纹杆14底部设有第二 皮带轮181, 第二皮带轮181与第一皮带轮17位于同一水平位置, 第二皮带轮181与第一皮带 轮17之间绕有平皮带18。 0030 还包括有第三螺纹杆20、 第三把手21、 第一移动杆23、 第二压板24和第三轴承座 25, 治疗椅1左侧面上部开有第一通孔22, 第一通孔22内设有第一移动杆23, 第一移动杆23 穿过第一通孔22, 第一移动杆23右端设有第二压板24, 第二压板24前侧下部设有第三轴承 座25, 治疗椅1左侧面上部开有螺纹孔19, 螺纹。
37、孔19位于第一通孔22下方, 第三轴承座25内 过盈连接有第三螺纹杆20, 第三螺纹杆20与螺纹孔19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接, 第三螺 纹杆20穿过螺纹孔19, 第三螺纹杆20左端设有第三把手21。 0031 实施例4 一种医疗用脊椎矫正椅, 如图1-6所示, 包括有治疗椅1、 导轨2、 第一导套3、 第一螺母4、 第一螺纹杆5、 第一把手6、 第二导套7、 导向杆8、 第一压板9、 第一轴承座10、 海绵11、 固定块 12、 第二轴承座13、 第二螺纹杆14、 第二螺母15和第二把手16, 治疗椅1左侧面上部设有导轨 2, 导轨2上滑动式设有第一导套3, 第一导套3前后两侧面上部均设有第。
38、一螺母4, 前后两侧 面的第一螺母4内均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螺纹杆5, 前后两侧的第一螺纹杆5分 别穿过前后两侧的第一螺母4, 前后两侧的第一螺纹杆5的左端均设有第一把手6, 第一导套 3前后两侧面下部均设有第二导套7, 前后两侧的第二导套7内均滑动式设有导向杆8, 前后 两侧的导向杆8分别穿过前后两侧的第二导套7, 前后两侧的导向杆8右端均设有第一压板 9, 前后两侧的第一压板9上部均嵌入式设有第一轴承座10, 前后两侧的第一轴承座10分别 与前后两侧的第一螺纹杆5右端过盈连接, 前后两侧的第一压板9左侧面下部均设有海绵 11, 第一导套3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固定块12, 前后两侧的固。
39、定块12上均嵌入式设有第二轴 承座13, 前后两侧的第二轴承座13内均过盈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4, 导轨2左侧面下部前后均 设有第二螺母15, 前后两侧的第二螺母15内均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分别与前后两侧的第二 螺纹杆14相连接, 前后两侧的第二螺纹杆14分别穿过前后两侧的第二螺母15, 前后两侧的 第二螺纹杆14底端均设有第二把手16。 0032 还包括有第一皮带轮17、 平皮带18和第二皮带轮181, 前侧的第二螺纹杆14底部设 有第一皮带轮17, 第一皮带轮17位于第二螺母15下方, 后侧的第二螺纹杆14底部设有第二 皮带轮181, 第二皮带轮181与第一皮带轮17位于同一水平位置, 第二皮。
40、带轮181与第一皮带 轮17之间绕有平皮带18。 0033 还包括有第三螺纹杆20、 第三把手21、 第一移动杆23、 第二压板24和第三轴承座 25, 治疗椅1左侧面上部开有第一通孔22, 第一通孔22内设有第一移动杆23, 第一移动杆23 穿过第一通孔22, 第一移动杆23右端设有第二压板24, 第二压板24前侧下部设有第三轴承 座25, 治疗椅1左侧面上部开有螺纹孔19, 螺纹孔19位于第一通孔22下方, 第三轴承座25内 过盈连接有第三螺纹杆20, 第三螺纹杆20与螺纹孔19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接, 第三螺 纹杆20穿过螺纹孔19, 第三螺纹杆20左端设有第三把手21。 0034 还。
41、包括有旋转压板26、 第一磁块27和第二磁块28, 第二压板24右侧下部转动式设 有旋转压板26, 旋转压板26左侧上部与第二压板24右侧上部均设有第一磁块27, 两个第一 磁块27相配合, 旋转压板26底部中间与第二压板24底部中间均设有第二磁块28。 0035 实施例5 说 明 书 6/9 页 9 CN 108742970 A 9 一种医疗用脊椎矫正椅, 如图1-6所示, 包括有治疗椅1、 导轨2、 第一导套3、 第一螺母4、 第一螺纹杆5、 第一把手6、 第二导套7、 导向杆8、 第一压板9、 第一轴承座10、 海绵11、 固定块 12、 第二轴承座13、 第二螺纹杆14、 第二螺母15。
42、和第二把手16, 治疗椅1左侧面上部设有导轨 2, 导轨2上滑动式设有第一导套3, 第一导套3前后两侧面上部均设有第一螺母4, 前后两侧 面的第一螺母4内均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螺纹杆5, 前后两侧的第一螺纹杆5分 别穿过前后两侧的第一螺母4, 前后两侧的第一螺纹杆5的左端均设有第一把手6, 第一导套 3前后两侧面下部均设有第二导套7, 前后两侧的第二导套7内均滑动式设有导向杆8, 前后 两侧的导向杆8分别穿过前后两侧的第二导套7, 前后两侧的导向杆8右端均设有第一压板 9, 前后两侧的第一压板9上部均嵌入式设有第一轴承座10, 前后两侧的第一轴承座10分别 与前后两侧的第一螺纹杆5右端。
43、过盈连接, 前后两侧的第一压板9左侧面下部均设有海绵 11, 第一导套3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固定块12, 前后两侧的固定块12上均嵌入式设有第二轴 承座13, 前后两侧的第二轴承座13内均过盈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4, 导轨2左侧面下部前后均 设有第二螺母15, 前后两侧的第二螺母15内均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分别与前后两侧的第二 螺纹杆14相连接, 前后两侧的第二螺纹杆14分别穿过前后两侧的第二螺母15, 前后两侧的 第二螺纹杆14底端均设有第二把手16。 0036 还包括有第一皮带轮17、 平皮带18和第二皮带轮181, 前侧的第二螺纹杆14底部设 有第一皮带轮17, 第一皮带轮17位于第二螺母15。
44、下方, 后侧的第二螺纹杆14底部设有第二 皮带轮181, 第二皮带轮181与第一皮带轮17位于同一水平位置, 第二皮带轮181与第一皮带 轮17之间绕有平皮带18。 0037 还包括有第三螺纹杆20、 第三把手21、 第一移动杆23、 第二压板24和第三轴承座 25, 治疗椅1左侧面上部开有第一通孔22, 第一通孔22内设有第一移动杆23, 第一移动杆23 穿过第一通孔22, 第一移动杆23右端设有第二压板24, 第二压板24前侧下部设有第三轴承 座25, 治疗椅1左侧面上部开有螺纹孔19, 螺纹孔19位于第一通孔22下方, 第三轴承座25内 过盈连接有第三螺纹杆20, 第三螺纹杆20与螺纹孔。
45、19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接, 第三螺 纹杆20穿过螺纹孔19, 第三螺纹杆20左端设有第三把手21。 0038 还包括有旋转压板26、 第一磁块27和第二磁块28, 第二压板24右侧下部转动式设 有旋转压板26, 旋转压板26左侧上部与第二压板24右侧上部均设有第一磁块27, 两个第一 磁块27相配合, 旋转压板26底部中间与第二压板24底部中间均设有第二磁块28。 0039 还包括有滑轨29、 滑块30、 连接杆31、 推杆32、 移动板34、 弹簧35、 第二移动杆36和 按摩轮37, 治疗椅1前侧面中下部设有滑轨29, 滑轨29上滑动式设有滑块30, 滑块30顶部设 有连接杆31, 连。
46、接杆31右侧面下部设有推杆32, 连接杆31顶端连接有移动板34, 治疗椅1左 侧中下部开有第二通孔33, 移动板34右侧面与治疗椅1左侧面下部之间连接有两条弹簧35, 移动板34右侧面中部设有第二移动杆36, 第二移动杆36位于两条弹簧35中间, 第二移动杆 36右部穿过第二通孔33, 第二移动杆36右端转动式设有按摩轮37。 0040 当患者需要进行脊椎矫正时, 患者可以坐在治疗椅1上, 随后, 陪护人员可以根据 患者的身高来正反转动前后两侧的第二把手16, 第二把手16转动会带动第二螺纹杆14在第 二螺母15内上下移动, 第二螺纹杆14上下移动会通过固定块12带动第一导套3在导轨2上上 。
47、下滑动, 第一导套3上下滑动会带动第一螺母4及第二导套7上下移动, 从而会使得第一螺纹 杆5带动第一压板9上下移动, 当第一压板9与患者肩膀位于同一水平位置时, 陪护人员可以 说 明 书 7/9 页 10 CN 108742970 A 10 停止转动前后两侧的第二把手16, 随后, 陪护人员可以正反转动前后两侧的第一把手6, 第 一把手6转动会带动第一螺纹杆5在第一螺母4内左右旋动, 当第一螺纹杆5向右移动时, 第 一螺纹杆5会通过第一压板9带动导向杆8向右移动, 当第一螺纹杆5向左移动时, 第一螺纹 杆5会通过第一压板9带动导向杆8向左移动, 陪护人员可以通过不断正反转动来调整第一 压板9的。
48、位置, 当海绵11与患者肩膀相接触时, 陪护人员可以停止转动前后两侧的第一把手 6, 当患者矫正时间到了后, 陪护人员向右移动前后两侧的第一螺纹杆5, 第一螺纹杆5会带 动第一压板9和海绵11向右移动, 随后, 患者从治疗椅1上站起即可, 陪护人员可以通过转动 第二把手16带动第一导套3上下移动, 从而来调整第一压板9的高度, 使得适合不同身高的 患者进行脊椎矫正, 陪护人员可以通过转动第一把手6带动第一压板9前后移动, 从而来调 整第一压板9与治疗椅1之间的距离, 使得海绵11会将患者的肩膀进行固定, 从而对患者的 脊椎进行矫正。 0041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皮带轮17、 平皮带18和第二皮带。
49、轮181, 前侧的第二螺纹杆14底 部设有第一皮带轮17, 第一皮带轮17位于第二螺母15下方, 后侧的第二螺纹杆14底部设有 第二皮带轮181, 第二皮带轮181与第一皮带轮17位于同一水平位置, 第二皮带轮181与第一 皮带轮17之间绕有平皮带18, 所以当患者坐在治疗椅1上需要进行脊椎矫正时, 陪护人员可 以通过正反转动前侧的第二把手16, 前侧的第二把手16转动会通过前侧的第二螺纹杆14带 动第一皮带轮17转动, 第一皮带轮17转动会通过平皮带18带动第二皮带轮181转动, 第二皮 带轮181转动会带动后侧的第二螺纹杆14转动, 在前后两侧的第二螺纹杆14的带动下, 固定 块12会带动第一导套3上下移动, 从而对第一压板9的高度进行调整, 当第一压板9位于合适 的高度时, 陪护人员停止转动前侧的第二把手16即可, 陪护人员可以通过转动前侧的第二 把手16带动平皮带18转动, 使得第二螺纹杆14会带动第一导套3上下移动, 从而对第一压板 9的高度进行轻松的调整, 减少了陪护人员的工作量。 0042 因为还包括有第三螺纹杆20、 第三把手21、 第一移动杆23、 第二压板24和第三轴承 座25, 治疗椅1左侧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