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皮区封闭式负压固定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植皮区封闭式负压固定装置.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26363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11.06 CN 203263638 U *CN203263638U* (21)申请号 201320237717.9 (22)申请日 2013.05.06 A61F 13/00(2006.01) A61M 27/00(2006.01) (73)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地址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长乐西路 127 号西京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 (72)发明人 李军 朱靓 胡大海 周琴 王玲 韩军涛 程传涛 刘洋 徐明达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61108 代理人 张培。
2、勋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植皮区封闭式负压固定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皮区封闭式负压固定 装置, 它包括封闭膜 (1) 及负压管 (2), 其特征是 : 负压管 (2) 一端与中心负压 (5) 连接, 另一端固定 于封闭膜 (1) 下表面的中心位置, 负压管 (2) 位于 封闭膜 (1) 的范围内管壁处开有若干侧孔 (3) , 封 闭膜 (1) 下表面为粘性结构。该装置不仅能够确 保植皮区域固定牢靠, 而且结构及操作简单, 提高 了植皮成活率。 同时缩短了术后固定时间, 减小了 固定装置对病人的困扰及可能产生的并发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263638 U CN 203263638 U *CN203263638U* 1/1 页 2 1. 一种植皮区封闭式负压固定装置, 它包括封闭膜 (1) 及负压管 (2), 其特征是 : 负压 管 (2) 一端与中心负压 (5) 连接, 另一端固定于封闭膜 (1) 下表面的中心位置, 负压管 (2) 位于封闭膜 (1) 的范围内管壁处开有若干侧孔 (3) , 封闭膜 (1) 下表面为粘性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植皮区封闭式负。
4、压固定装置, 其特征是 : 所述的封闭膜 (1) 覆盖在整个植皮区域上, 封闭膜 (1) 的下表面与固定包 (9) 上表面及周边的皮肤 (6) 粘 接固定形成密闭空间。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植皮区封闭式负压固定装置, 其特征是 : 所述的负压管 (2) 与中心负压 (5) 之间布置有压力表 (4) 。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植皮区封闭式负压固定装置, 其特征是 : 所述的封闭膜 (1) 为高透湿的 PU 薄膜。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植皮区封闭式负压固定装置, 其特征是 : 所述的封闭膜 (1) 的形状与植皮区 (7) 形状相匹配。 6. 根据权利要求 1。
5、 所述的一种植皮区封闭式负压固定装置, 其特征是 : 所述的封闭膜 (1) 的下表面粘接有底膜。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263638 U 2 1/2 页 3 一种植皮区封闭式负压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伤及整形手术治疗器械领域, 特别是一种植皮区封闭式负压固 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烧伤及整形病人, 往往需要通过植皮来覆盖创面或替换疤痕区域以达到美容 效果。植皮手术完成后, 现有的方法是首先对手术区域通过纱布及缝线进行打包固定, 然 后在外部用绷带加压缠绕牢靠, 最后再由石膏或支架进行最终固定, 以确保植皮成活, 术后 5-7 天后打开即可, 这种方法。
6、不仅结构臃肿而且固定时间长, 对病人造成诸多不便, 还增加 了肢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皮区封闭式负压固定装置, 该装置不仅能够确保 植皮区域固定牢靠, 而且结构及操作简单, 提高了植皮成活率。同时缩短了术后固定时间, 减小了固定装置对病人的困扰及可能产生的并发症。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植皮区封闭式负压固定装 置, 它包括封闭膜及负压管, 其特征是 : 负压管一端与中心负压连接, 另一端固定于封闭膜 下表面的中心位置, 负压管位于封闭膜的范围内管壁处开有若干侧孔, 封闭膜下表面为粘 性结构。 000。
7、5 所述的封闭膜覆盖在整个植皮区域上, 封闭膜的下表面与固定包上表面及周边的 皮肤粘接固定形成密闭空间。 0006 所述的负压管与中心负压之间布置有压力表。 0007 所述的封闭膜为高透湿的 PU 薄膜。 0008 所述的封闭膜的形状与植皮区形状相匹配。 0009 所述的封闭膜的下表面粘接有底膜。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中心负压通过负压管上的侧孔使粘接在皮肤上的 封闭膜下方形成负压空间, 从而将封闭膜很好的吸附在了固定包上并对固定包及其下方的 皮片加压固定, 使植皮区域固定牢靠 ; 通过持续负压作用于植皮区, 促进了皮片引流, 减少 了皮片下积液, 有效的减少了皮下血肿的发生率,。
8、 促进了皮片与基底部的血管化, 提高了植 皮成活率 ; 同时利用负压促进皮片与基底部组织的血管化。 通过以上几点, 确保了植皮的成 功率和皮片愈合的远期效果, 还缩短了术后固定时间, 减小了固定装置对病人的困扰及可 能产生的并发症。 附图说明 0011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2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 说 明 书 CN 203263638 U 3 2/2 页 4 0013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剖视图 ; 0014 图中 : 1、 封闭膜 ; 2、 负压管 ; 3、 侧孔 ; 4、 压力表 ; 5、 中心负压 ; 6、 皮肤 ; 7、 植皮区 ; 。
9、8、 皮片 ; 9、 固定包。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实施例 1 0016 如图 1 的本植皮区封闭负压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所示, 它包括封闭膜 1 及负压管 2, 负压管 2 一端与中心负压 5 连接, 另一端固定于封闭膜 1 下表面的中心位置, 负压管 2 位 于封闭膜 1 的范围内管壁处开有若干侧孔 3, 封闭膜 1 下表面为粘性结构。 0017 使用时, 如图2所示, 皮肤6的植皮区7上为植入的皮片8, 皮片8通过其上表面的 固定包 9 打包固定, 将封闭膜 1 覆盖在整个植皮区域上, 封闭膜 1 的下表面与固定包 9 上表 面及周边的皮肤 6 粘接固定形成密闭空间, 负压管 2 一端。
10、位于封闭膜 1 与固定包 9 之间, 负 压管 2 另一端穿过封闭膜 1 粘接在皮肤 6 上构成的密闭空间后与医院提供的中心负压 5 连 接。 0018 由于中心负压 5 通过负压管 2 上的侧孔 3 使粘接在皮肤 6 上的封闭膜 1 下方形成 负压空间, 从而将封闭膜 1 很好的吸附在了固定包 9 上并对固定包 9 及其下方的皮片 8 加 压固定, 使植皮区域固定的牢靠, 从而确保了植皮的成功率。 0019 实施例 2 0020 负压管2与中心负压5之间布置有压力表4, 通过压力表4能够对提供的负压值进 行精确控制, 避免了压力过大或不足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从而实现更好的固定效果。 0021 封闭膜1为高透湿的PU薄膜, 根据植皮区7形状可选用相应形状的封闭膜1, 可以 是圆形、 方形, 也可根据不同植皮部位需要裁剪成相应形状。封闭膜 1 及负压管 2 使用前需 要进行无菌保存, 为保证封闭膜 1 下表面的粘性, 未使用时封闭膜 1 的下表面粘接有底膜, 使用时再揭掉底模粘接在所需区域。 说 明 书 CN 203263638 U 4 1/1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263638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