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6

婴儿用摆动装置.pdf

  • 上传人:00****42
  • 文档编号:839133
  • 上传时间:2018-03-15
  • 格式:PDF
  • 页数:26
  • 大小:838.2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35164.6

    申请日:

    2010.11.03

    公开号:

    CN102068157A

    公开日:

    2011.05.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47D 9/02申请日:20101103|||公开

    IPC分类号:

    A47D9/02; A47D13/10

    主分类号:

    A47D9/02

    申请人: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莎朗·吉列特; 珊图·肯恩; 莱恩·米勒; 彼得·塔基

    地址:

    中国香港中环永吉街8号诚利商业大厦7楼F室

    优先权:

    2009.11.03 US 61/280,404; 2010.02.19 US 61/338,535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蔡胜利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婴儿用摆动装置包含有一支架、数个枢接于该支架的摆臂、一连接于该些摆臂的载台、及一个可移离地固接于载台的可携式婴儿承载装置。该些摆臂可带动该载台相对于支架做摆动。当该婴儿承载装置安装于载台上,该婴儿承载装置位于支架以及摆臂的上方,尤其位于连接摆臂与支架的铰链的上方。因此,婴儿用摆动装置可多元化使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包括 : 一支架 ; 数个摆臂, 这些摆臂枢接于该支架 ; 一载台, 该载台连接于这些摆臂, 其中, 该数个摆臂可带动该载台相对于该支架摆动 ; 以及 一可携式的婴儿承载装置, 该婴儿承载装置可移离地紧固于该载台。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载台包含有一支撑框, 该支撑 框固接于该婴儿承载装置, 该支撑框包含有一周围侧壁, 该周围侧壁围住一中央开口, 该周 围侧壁包含有数个扣合结构, 该数个扣合结构可锁定于该婴儿承载装置上所设置的一紧固 机构。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紧固机构包括有二个闩扣, 该 二闩扣枢接于该婴儿承载装置的两相对侧, 其中, 该二闩扣可接合或脱离相对应的该二扣 合结构。
    4: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数个扣合结构设置于数个围 绕于该中央开口的相对侧, 从而允许该婴儿承载装置以不同方位与该支撑框相固接。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数个不同方位包含有一第一 方位及一第二方向, 该第一方位适于使该婴儿承载装置做前后摆动, 该第二方位适于使该 婴儿承载装置做横向摆动。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支架的二相对侧分别设有数 个支撑脚, 且在该数个支撑脚的上端部分别接合一壳体。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数个摆臂包括二个摆臂, 各该 摆臂呈 U 形且包含有二个相互平行的侧端部以及一横向端部, 该二侧端部分别与该支架上 位于其两相对侧的各该壳体相枢接, 而该横向端部与该数个侧端部的下端相接合。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载台包括有 : 一支撑框, 该支撑框适用于固接该婴儿承载装置 ; 以及 一连杆结构, 该连杆结构具有一上端部以及一下端部, 其中, 该上端部固接于该支撑 框, 该下端部自该支撑框向下延伸并枢接于该数个摆臂的这些横向端部。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连杆结构包含有数个管体延 伸部, 这些管体延伸部对称地设置于该支撑框的二相对侧。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这些管体延伸部包含有二个第 一管体延伸部以及二个第二管体延伸部, 该二第一管体延伸部藉由二个第一铰链分别连接 于该二摆臂其中一个的横向端部, 该二第一铰链具有一相同的第一枢转轴, 该二第二管体 延伸部藉由二个第二铰链分别连接于该二摆臂其中另一个的横向端部, 该二第二铰链具有 一相同的第二枢转轴, 且该第一枢转轴平行于该第二枢转轴。
    11: 如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第一枢转轴以及该第二枢 转轴座落于同一平面。
    12: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这些管体延伸部包含有二个第 一管体延伸部以及二个第二管体延伸部, 该二第一管体延伸部藉由二个第一铰链分别连接 于该二摆臂其中一个的横向端部, 该二第一铰链具有一相同的第一枢转轴, 该二第二管体 2 延伸部藉由一横向部接合在一起, 且该横向部藉由一第二铰链连接于该二摆臂其中另一个 的横向端部, 该第二铰链具有一第二枢转轴, 且该第二枢转轴平行于该第一枢转轴。
    13: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载台更包含有一储存区间, 该储存区间位于该支撑框下方。
    14: 如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储存区间由一织物件围住, 而该织物件乃固接于该连杆结构。
    1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载台保持在这些摆臂上的高 度位置。
    16: 如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婴儿承载装置一旦安装于 该支撑框, 该婴儿承载装置会处于该载台及这些摆臂的上方。
    1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婴儿承载装置包含有一壳 体, 该壳体的一第一侧设有一符合大人臀部形状的凹陷区域, 该壳体在相对于该凹陷区域 的一第二侧设有一握把。
    18: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当这些摆臂在摆动时, 该支撑 框及设于该支撑框上的婴儿承载装置产生垂直方向的位移且平行于一水平方向, 该支撑框 及该婴儿承载装置相对于该水平方向的倾度维持不变。
    1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婴儿承载装置包含有一可携 式座椅, 该可携式座椅设有一底座及一壳体, 可调整该壳体相对于该底座具有不同的倾度。

    说明书


    婴儿用摆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婴儿摆动装置, 特别是关于一种能组接可携式婴儿承载装置的 婴儿用摆动装置。 【背景技术】
         照料婴幼儿的人通常依赖于摆动装置来帮助照顾婴幼儿。摆动装置可提供一舒 适、 安全以及有趣的环境给婴幼儿。常见地, 摆动装置由一座椅及一支撑框来组成, 可将小 孩牢固地扣在座椅上, 而该支撑框具有数个悬挂于该座椅的摆臂。该些摆臂枢接于该支撑 框以致于能够带动该座椅前后摆动或侧向摆动。 为了提供客制化可前后摆动的摆动装置或 是可侧向摆动的摆动装置的能力, 当前的方法提供一个连接于摆臂以及座落于座椅上方的 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允许转动该座椅至一个适合小孩需求的位置。当这个设计方法可调 整座椅至要求的摆动动作, 它会限制照料人的接受度, 特别当放置小孩于该摆动装置或将 小孩从该摆动装置上搬离。
         因此, 有需要一种改良式的摆动装置, 其可以提供前后摆动以及侧向摆动的架构, 且解决至少上述的问题。【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支架上可移离地固接不同婴儿承 载装置。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 提供一种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包括 : 一支架 ; 数 个摆臂, 该些摆臂枢接于该支架 ; 一载台, 该载台连接于该些摆臂, 其中, 该数个摆臂可带动 该载台相对于该支架摆动 ; 以及一可携式的婴儿承载装置, 该婴儿承载装置可移离地紧固 于该载台。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载台包含有一支撑框, 该支撑框固接于该 婴儿承载装置, 该支撑框包含有一周围侧壁, 该周围侧壁围住一中央开口, 该周围侧壁包含 有数个扣合结构, 该数个扣合结构可锁定于该婴儿承载装置上所设置的一紧固机构。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紧固机构包括有二个闩扣, 该二闩扣枢接 于该婴儿承载装置的两相对侧, 其中, 该二闩扣可接合或脱离相对应的该二扣合结构。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数个扣合结构设置于数个围绕于该中央 开口的相对侧, 从而允许该婴儿承载装置以不同方位与该支撑框相固接。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数个不同方位包含有一第一方位及一第 二方向, 该第一方位适于使该婴儿承载装置做前后摆动, 该第二方位适于使该婴儿承载装 置做横向摆动。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支架的二相对侧分别设有数个支撑脚, 且 在该数个支撑脚的上端部分别接合一壳体。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数个摆臂包括二个摆臂, 各该摆臂呈 U 形且包含有二个相互平行的侧端部以及一横向端部, 该二侧端部分别与该支架上位于其两相 对侧的各该壳体相枢接, 而该横向端部与该数个侧端部的下端相接合。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载台包括有 : 一支撑框, 该支撑框适用于 固接该婴儿承载装置 ; 以及一连杆结构, 该连杆结构具有一上端部以及一下端部, 其中, 该 上端部固接于该支撑框, 该下端部自该支撑框向下延伸并枢接于该数个摆臂的该些横向端 部。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连杆结构包含有数个管体延伸部, 该些管 体延伸部对称地设置于该支撑框的二相对侧。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些管体延伸部包含有二个第一管体延伸 部以及二个第二管体延伸部, 该二第一管体延伸部藉由二个第一铰链分别连接于该二摆臂 其中一个的横向端部, 该二第一铰链具有一相同的第一枢转轴, 该二第二管体延伸部藉由 二个第二铰链分别连接于该二摆臂其中另一个的横向端部, 该二第二铰链具有一相同的第 二枢转轴, 且该第一枢转轴平行于该第二枢转轴。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第一枢转轴以及该第二枢转轴座落于同 一平面。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些管体延伸部包含有二个第一管体延伸 部以及二个第二管体延伸部, 该二第一管体延伸部藉由二个第一铰链分别连接于该二摆臂 其中一个的横向端部, 该二第一铰链具有一相同的第一枢转轴, 该二第二管体延伸部藉由 一横向部接合在一起, 且该横向部藉由一第二铰链连接于该二摆臂其中另一个的横向端 部, 该第二铰链具有一第二枢转轴, 且该第二枢转轴平行于该第一枢转轴。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载台更包含有一储存区间, 该储存区间位 于该支撑框下方。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储存区间由一织物件围住, 而该织物件乃 固接于该连杆结构。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载台保持在该些摆臂上的高度位置。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婴儿承载装置一旦安装于该支撑框, 该婴 儿承载装置会处于该载台及该些摆臂的上方。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婴儿承载装置包含有一壳体, 该壳体的一 第一侧设有一符合大人臀部形状的凹陷区域, 该壳体在相对于该凹陷区域的一第二侧设有 一握把。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当该些摆臂在摆动时, 该支撑框及设于该支 撑框上的婴儿承载装置产生垂直方向的位移且平行于一水平方向, 该支撑框及该婴儿承载 装置相对于该水平方向的倾度维持不变。
         所述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婴儿承载装置包含有一可携式座椅, 该可 携式座椅设有一底座及一壳体, 可调整该壳体相对于该底座具有不同的倾度。
         本发明婴儿用摆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优点, 即是可将多种婴儿承载装置安装于摆动 装置的支架上, 而且婴儿承载装置可以不同方式安装, 以达到前后摆动或横向摆动。因此, 本发明的婴儿用摆动装置可多元化使用。 此外, 当婴儿承载装置安装于载台时, 婴儿承载装 置位于支架及摆臂的上方, 尤其在用来连接摆臂与支架的铰链的上方, 以更方便大人置放婴儿或将婴儿从婴儿承载装置移离。 【附图说明】
         图 1 为绘示摆动装置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一婴儿承载装置由该摆动装置的支 架上拆卸下来。
         图 2 为绘示图 1 婴儿承载装置装配于该摆动装置的支架的示意图。
         图 3 为绘示摆动装置的支架的立体图。
         图 4 为绘示摆臂连接于支架的示意图。
         图 5 及图 6 为绘示载台相对于支架做摆动的示意图。
         图 7 为绘示连杆结构的实施例连接于载台及摆臂的示意图。
         图 8 为绘示婴儿承载装置移离地固接于载台的剖视图。
         图 9 为绘示紧固机构的另一合适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 10 为绘示婴儿承载装置为可携式座椅的立体图。
         图 11 为绘示图 10 的可携式座椅的剖视图。
         图 12 及图 13 分别绘示婴儿用摆动装置上设有不同倾度的可携式座椅的示意图。
         图 14 为绘示婴儿承载装置为摇篮而安装于载台的示意图。 摆动装置 100 耦接配件 122 156B、 156C、 156D 支架 102 耦合件 132 底座 162 第一侧 102A 第一部位 132A 壳体 164 第二侧 102B 第二部位 132B 内腔 166 第三侧 102C 支撑框 142 中央开口 168 第四侧 102D 连杆结构 144 紧固机构 170 婴儿承载装置 104 周围侧壁 146 闩扣 172 支撑脚 106 管体延伸部 146A、 弯钩部 172A 载台 110 146B、 146C、 146D 伸臂 172B 摆臂 116、 118 中央开口 148 弹簧件 174 侧部 116A、 118A 扣合结构 150 释锁致动器 175 横向部 116B、 118B 铰链 149 第一部 175A 壳体 120 管体延伸部 156A、 第二部 175B 牵引件 176 底座 202 突块 234A、 236 释锁把手 178。 凹陷区域 206 致动把手 238 突出部 179 突起部 207 第一端 238A 铰链 180 握把 208 第二端 238B 释锁把手 182 上表面 222 斜面 240 延伸部 182A 固定狭缝 224 弹簧件 242 弹簧件 184 下表面 232 婴儿摇篮 300 可携式座椅 200 棘爪臂 234 侧部围墙 302【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婴儿用摆动装置, 其支架上可移离地固接不同婴儿承载装置。支 架包含有一载台。透过数个枢接于载台与支架之间的摆臂而带动载台进行摇摆。婴儿承载 装置可采多种方位安装于载台, 以达到前后摆动或横向摆动。婴儿承载装置的实施例不受 限制, 可包含可携式婴儿座椅, 诸如汽车座椅、 婴儿摇篮及其类似装置。
         图 1 及图 2 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婴儿用摆动装置 100 的立体图。婴 儿用摆动装置 100 可包含一支架 102、 及可携式的婴儿承载装置 104。婴儿承载装置 104 可 移离地固接于支架 102, 其中图 1 显示婴儿承载装置 104 由该支架 102 拆卸下来的状态, 而 图 2 显示婴儿承载装置 104 安装于支架 102 上的状态。支架 102 可包含一第一侧 102A、 相 对于第一侧 102A 的第二侧 102B、 相邻于第一侧 102A 及第二侧 102B 的第三侧 102C、 及相对 于第三侧 102C 的第四侧 102D。
         支架 102 的第一侧 102A 及第二侧 102B 可包含有数个支撑脚 106。更特别地, 支 撑脚 106 可经由 U 形或 V 形的二个管体组件组成。支撑脚 106 的管体组件之间具有一空间 而相间隔, 而一载台 110 设置于该空间中, 以便婴儿承载装置 104 安装于载台 110 上。载 台 110 可活动地连接于枢接在支架 102 的数个摆臂 116、 118。摆臂 116、 118 可支撑该载台 110, 并带动装设有婴儿承载装置 104 的载台 110 介于支架 102 的第三侧 102C 以及第四侧 102D 之间进行摆动。 图 3 为绘示支架 102 的立体图, 图 4 则绘示连接于支架 102 的摆臂 116、 118 的示 意图。如图 3 及图 4 所示, 设置于支架 102 的第一侧 102A 及第二侧 102B 的支撑脚 106 分 别具有数个与一壳体 120 相接合的上端。更具体地, 壳体 120 可形成中空的曲形。壳体 120 的相对二侧分设有数个耦接配件 122, 而支撑脚 106 的上端可透过该些耦接配件 122 固定于 壳体 120 的内部。依次, 支撑脚 106 的下端分别固接有数个防滑垫 124。支架 102 中位于第 一侧 102A 及第二侧 102B 的支撑脚 106 之间可经由数个横向杆 126 相接合, 从而使支撑脚 106 相互对齐并增加支架 102 的稳定性。
         如图 3 及图 4 所示, 摆臂 116、 118 可组接于支架 102 的第一侧 102A 及第二侧 102B, 且对称地设置于相对的第三侧 102C 及第四侧 102D。更具体地, 各摆臂 116、 118 包含有 U 形 轮廓, 其分别包含两个平行侧端部 116A、 118A, 以及分别连接于侧端部 116A、 118A 下端的横 向端部 116B、 118B。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 摆臂 116 的侧端部 116A 以及摆臂 118 的侧向端 部 118A 对称地设置且具有朝向支架 102 中心弯曲的曲率。如此, 摆臂 116、 118 的重量分布 可依设计需求提供稳定的摆动。值得一提, 摆臂 116、 118 不局限于上述形状, 摆臂 116、 118 亦可能为其他形状。
         参阅图 4, 各侧端部 116A、 118A 的上端可透过一耦合件 132 而枢接于壳体 120。在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 耦合件 132 设有一中空第一部位 132A、 及一第二部位 132B, 第一部位 132A 为类似靴形状, 而该二侧端部 116A/118A 的上端固接于第一部位 132A。 第二部位 132B 设有供插销或铆钉等元件穿设的穿孔, 从而使得第二部位 132B 得以枢接于壳体 120。在本 发明一实施例中, 该二枢转轴 X1、 X2 相互平行且设置在同一水平面, 以利于摆臂 116、 118 相 对于支架 102 平稳地转动。
         再次参阅图 1 至图 4, 该载台 110 可包含有一支撑框 142 及一连杆结构 144。在本 发明一实施例中, 支撑框 142 可为具有一周围侧壁 146 的封闭环, 周围侧壁 146 围住一中央
         开口 148, 而婴儿承载装置 104 可放置于对应中央开口 148 的位置。周围侧壁 146 可包含 数个围绕于中央开口 148 的扣合结构 150。更具体地, 扣合结构 150 可在数个旋转对称的 位置上设置, 如此一来, 婴儿承载装置 104 可在水平面的复数相对转移的位置, 固接于载台 110 的支撑框 142 上。
         连杆结构 144 可具有数个固定于支撑框 142 的上端部, 以及从支撑框 142 向下延伸 且枢接于摆臂 116、 118 的下端部。此处揭露的实施例中, 连杆结构 144 可包含有四个管体延 伸部 146A、 146B、 146C、 146D, 且管体延伸部 146A、 146B、 146C、 146D 对称地设置于支撑框 142 的 相对二侧。 例如, 其中二个管体延伸部 146A、 146B 可分别设置于邻近摆臂 116 的侧端部 116A、 且具有与侧端部 116A 相同曲率的曲形。 而另二个管体延伸部 146C、 146D 可分别设置在邻近摆 臂 118 的侧端部 118A、 且与侧端部 118A 具有相同曲率的曲形。管体延伸部 146A、 146B、 146C、 146D 的上端部可固接于支撑框 142, 该二管体延伸部 146A、 146D 的上端部可相连接以便形成 一体成形的一个 C 形管体, 另二管体延伸部 146B、 146C 的上端部亦可相连接以便形成一体成 形的一个 C 形管体。因此, 该些管体延伸部 146A、 146B、 146C、 146D 共可形成二个一体成形的 C 形管体。 管体延伸部 146A、 146B、 146C、 146D 的下端部, 可透过数个铰链 149 而分别耦接于些 摆臂 116、 118 的横向端部 116B、 118B, 其中铰链 149 的枢转轴轴向分别与横向端部 116B、 118B 的轴向一致, 并实际上座落于一水平面且平行于枢转轴 X1、 X2。藉此, 摆臂 116、 118 可在高于 地面的适当位置支撑支撑框 14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 支撑框 142 可在对应于摆臂 116、 118 上端的高度设置, 使支撑框 142 位于壳体 120 邻近处。当婴儿承载装置 104 安装于载台 110 的支撑框 142 上时, 因此婴儿承载装置 104 主要位于支架 102 及摆臂 116、 118 的上方, 尤 其婴儿承载装置 104 可位于将摆臂 116、 118 与支架 102 相连的铰链 149 的上方。因此, 大人 可更容易接近婴儿承载装置 104, 以便置放或移离婴儿。
         值得一提的, 连杆结构的外形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提的外形, 其他变化的外形 亦合适。该些管体延伸部 146A、 146B、 146C、 146D 亦可有其他外形的选择, 例如朝反方向弯 曲的曲形、 直线形或其他外形等等。
         图 5 及图 6 绘示载台 110 相对于支架 102 摆动的侧视图。透过摆臂 116、 118 的驱 动, 载台 110 可分别朝向支架 102 的第三侧 102C 及第四侧 102D 做前后摆动。载台 110 可 由马达或手动驱动 ( 例如推动或拉动支撑框 142) 产生摆动。当载台 110 摆动时, 该连杆结 构 144 相对于摆臂 116、 118 配合地进行转动, 而支撑框 142 以及支撑框 142 上的婴儿承载装 置 104 可于第三侧 102C 及第四侧 102D 之间以水平的姿态垂直地移动。藉由连杆结构 144 配合转动的自行调整方式, 该支撑框 142 以及支撑框 142 上的婴儿承载装置 104 能维持相 同的水平姿态, 换句话说, 婴儿承载装置 104 的倾斜度, 特别是乘坐面或背靠的倾斜度, 不 会因为载台 110 摆动而改变, 从而提供婴儿更舒适、 安全、 且愉快的环境。
         再次参阅图 1 及图 2, 载台 110 也可在支撑框 142 的下方设有一储存区间 152( 如 虚线所示 )。 储存区间 152 可由一织物件围住, 而该织物件乃紧固地缠绕于连杆结构 144 的 管体延伸部 146A、 146B、 146C、 146D, 从而定义出储存区间 152 的外缘。 储存区间 152 可用于 储存任何物品或配件, 例如尿布、 玩具、 饮料瓶等等。
         值得一提, 连杆结构 144 可采用多种架构来加以实施。图 7 绘示另一实施例中连 接载台 110 以及摆臂 116、 118 的连杆结构 154。如图 7 所示, 连杆结构 154 同样地可包含有 二个分别邻近该二侧部 116A 的管体延伸部 156A、 156B, 且管体延伸部 156A、 156B 与侧端部116A 具有朝相同方向弯曲的曲形。此外, 连杆结构 154 更包含有二个分别邻近该二侧端部 118A 的管体延伸部 156C、 156D, 且管体延伸部 156C、 156D 与侧端部 118A 具有朝相同方向弯 曲的曲形。如先前所述, 该二管体延伸部 156A、 156D 的上端部可相连接以便形成一体成形 的一个 C 形管体, 另二管体延伸部 156B、 156C 的上端部亦可相连接以便形成一体成形的一 个 C 形管体。因此, 该些管体延伸部 156A、 156B、 156C、 156D 共可形成二个一体成形的 C 形 管体。另外, 该二管体延伸部 156A、 156B 之间固接有一横向杆 158, 且横向杆 158 平行于摆 臂 116 的横向端部 116B。
         不同于先前所使用的四个铰链, 连杆结构 154 透过三个铰链 160 耦接于摆臂 116、 118。尤其, 其中一个铰链 160 可用于连接横向杆 158 至摆臂 116 的横向端部 116B, 而其他 两个铰链 160 分别连接管体延伸部 156C、 156D 的下端部至摆臂 118 的横向端部 118B。在 一实施例中, 该些铰链 160 的枢转轴轴向分别与横向端部 116B、 118B 的轴向一致, 并实际上 可位于一水平面且平行于枢轴 X1、 X2( 如图 4 所示 )。因此当摆臂 116、 118 带动支撑框 142 摆动时, 连杆结构 154 可以更顺利的方式做自行调整。
         藉由该连杆结构 154, 摆臂 116、 118 的摆动亦可使得支撑框 142 及支撑框 142 上的 婴儿承载装置 104 以水平的姿态做垂直地移动, 所以支撑框 142 及婴儿承载装置 104 在摆 动时, 乃保持水平而不改变其倾斜度。
         图 8 绘示婴儿承载装置 104 移离地固接于载台 110 的部分剖视图。婴儿承载装置 104 可包含有一底座 162、 及连接于底座 162 顶部的壳体 164, 藉由壳体 164 内侧设置乘坐部 的方式供婴儿乘坐, 图示中未显示乘坐部。底座 162 的底部可包含有二个内腔 166( 为避免 重复, 图 8 仅显示二个内腔 166 其中一个 )。内腔 166 分隔地设置于底座 162 的相对二侧且 透过一中央开口 168 与外侧相连通。 为了固接婴儿承载装置 104 于载台 110, 婴儿承载装置 104 上还设有一紧固机构 170。
         紧固机构 170 可包含枢接于各内腔 166 的闩扣 172、 连接于闩扣 172 的弹簧件 174、 及连接于各闩扣 172 的释锁致动系统, 该释锁致动系统包含有一释锁致动器 175、 一牵引件 176、 及一释锁把手 178。
         闩扣 172 透过一铰链 180 组接于各内腔 166, 且闩扣 172 包含有一弯钩部 172A、 及 相对于铰链 180 设置于不同径向方向的伸臂 172B。当闩扣 172 绕铰链 180 的轴心线旋转 时, 可使得弯钩部 172 伸出于中央开口 168 或朝向内腔 166 缩回。
         弹簧件 174 可为扭簧而组接于铰链 180 及闩扣 172 之间。弹簧件 174 可用于带动 闩扣 172 旋转, 使得弯钩部 172A 得以伸出于中央开口 168。当婴儿承载装置 104 安装在载 台 110 上时, 闩扣 172 可藉由弹簧件 174 的弹力接合于两相对应的扣合结构 150, 从而锁定 婴儿承载装置 104 于载台 110 上。
         释锁致动器 175 滑动地组接于底座 162, 而释锁致动器 175 包含有抵触于闩扣 172 伸臂 172B 的第一部 175A、 及接合于牵引件 176 的第二部 175B。牵引件 176 可为缆线或其 类似细长元件。牵引件 176 具有连接于释锁致动器 175 第二部 175B 的第一端、 及连接于释 锁把手 178 的第二端。释锁把手 178 设置于壳体 164 上可让大人方便捉握的位置。例如, 壳体 164 的左侧及右侧各形成一中空的突起部 179, 该二释锁把手 178 分别组接于该二突出 部 179 中。
         如图 8 所示, 婴儿承载装置 104 安装在载台 110 上时, 婴儿承载装置 104 的底座162 穿过支撑框 142 的中央开口 148, 而该二闩扣 172 大约对应扣合结构 150 的位置。各闩 扣 172 可藉由弹簧件 174 的弹力而使得弯钩部 172A 伸出于中央开口 168, 以接合相对应的 扣合结构 150。各扣合结构 150 可由槽、 沟或狭长孔等形成而与闩扣 172 的弯钩部 172A 相 扣合。藉此, 婴儿承载装置 104 可锁固于载台 110 上。婴儿承载装置 104 与载台 110 之间 的扣合点数量可适当地做设置, 如此一来, 即使当载台 110 摆动时, 紧固机构 170 仍可维持 婴儿承载装置 104 固接于载台 110 的状态。
         若欲将婴儿承载装置 104 从载台 110 移除时, 可藉由按压释锁把手 178 带动致动 闩扣 172 位移。因此, 释锁把手 178 可带动牵引件 176, 牵引件 176 再驱动释锁致动器 175 位移, 从而使闩扣 172 透过其伸臂 172B 与释锁致动器 175 第一部 175A 的接触而产生旋转。 闩扣 172 产生旋转会使得弯钩部 172A 缩回内腔 166 并脱离相对应的扣合结构 150( 如虚线 所示 )。藉此, 可释锁紧固机构 170 并将婴儿承载装置 104 由载台 110 移除。
         值得一提, 依据扣合结构 150 的数量及分布, 可允许婴儿承载装置 104 以不同配置 方式锁定于载台 110 上。在所述的实施例中, 支撑框 142 可设有四个围绕于中央开口 148 且对称地分布的扣合结构 150。 例如, 其中二个扣合结构 150 分别设置在支撑框 142 相应于 支架 102 的第一侧 102A 及第二侧 102B 的两个内侧, 而另二个扣合结构 150 分别设置在支 撑框 142 相应于支架 102 的第三侧 102C 及第四侧 102D 的另二个内侧。因此, 婴儿承载装 置 104 至少有二种不同的安装方式 : 第一种安装方式即是将婴儿承载装置 104 的前侧朝向 支架 102 的第一侧 102A, 第二种安装方式即是将婴儿承载装置 104 的前侧朝向支架 102 的 第三侧 102C。当婴儿承载装置 104 采用第一种方式安装时, 婴儿承载装置 104 可以做横向 摆动。当婴儿承载装置 104 以第二种方式安装时, 婴儿承载装置 104 可以做前后摆动。
         图 9 为绘示紧固机构 170 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在图 9 中, 紧固机构 170 也包 含有一枢接于各内腔 166 内的闩扣 172、 及连接于各闩扣 172 的弹簧件 174。相对于图 8 所 示的实施例, 主要的差异在于释锁致动系统的结构, 释锁致动系统包括有一释锁把手 182, 而释锁把手 182 具有直接连接于闩扣 172 伸臂 172B 的延伸部 182A( 释锁致动器 175 及牵 引件 176 在图 9 的实施例中省略 )。此外, 更有一辅助弹簧件 184 可耦接于释锁把手 182, 以便带动释锁把手 182 回复初始位置。
         当婴儿承载装置 104 安装于载台 110 上时, 弹簧件 174 可施压于相搭配的闩扣 172, 以同于先前实施例的方式使闩扣 172 接合扣合结构 150。 当婴儿承载装置 104 移除后, 可操作释锁把手 182 驱动闩扣 172 相对于铰链 180 做旋转, 使弯钩部 172A 缩回内腔 166 并 脱离相对应的扣合结构 150。一旦婴儿承载装置 104 从载台 110 移除后, 释锁把手 182 可藉 由辅助弹簧件 184 的作用而回复初始状态, 且闩扣 172 可反向地旋转以致弯钩部 172A 向外 伸出。
         如先前所述, 婴儿用摆动装置 100 可容纳多样化的婴儿承载装置。图 10 为绘示可 携式座椅 200( 例如提供幼儿乘坐的汽车儿童安全椅 ) 作为婴儿承载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 图。可携式座椅 200 可包含设有紧固机构 170 的底座 202、 及连接于底座 202 顶部的壳体 204。 壳体 204 的二侧部设有配合成人臀部形状的凹陷区域 206。 特别的是, 各凹陷区域 206 形成于一突起部 207 的外侧面, 而该外侧面上更组接有紧固机构 170 的释锁把手 178。 以弹 性材质组成的握把 208 亦可接合于壳体 204 上邻近凹陷区域 206 的相对侧。
         当大人携带可携式座椅 200 时, 大人可将可携式座椅 200 上的凹陷区域 206 抵触大人的臀部, 并利用手握住可携式座椅 200 另一侧则的握把 208。因此, 可携式座椅 200 的 部分重量 ( 包括幼儿乘坐于其上的重量 ) 可由大人的身体及臀部支撑, 以致于大人不需要 利用双手提起可携式座椅 200。
         值得一提, 底座 202 及壳体 204 可相互固接在一起, 或是可相对活动以调整壳体 204 的倾斜位置。图 11 为绘示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携式座椅 200 的剖视图, 该可携式座 椅 200 包含有一调整机构, 而该调整机构可使壳体 204 相对于底座 202 倾斜。如图 11 所 示, 该壳体 204 可移动地组接于该底座 202, 致使壳体 204 可调整出不同的倾斜位置。该底 座 202 具有一上表面 222, 上表面 222 上包含有数个间隔分布的固定狭缝 224, 该些固定狭 缝 224 的位置对应于壳体 204 的数个不同倾斜位置。该壳体 204 具有一下表面 232, 该下表 面 232 面对于该上表面 222, 该壳体 204 可包含有一棘爪臂 234, 该棘爪臂 234 包含有二突 块 234A、 236, 该突块 234A 用于卡合于任一固定狭缝 224 于一侧, 而该二突块 234A、 236 分别 位于棘爪臂 234 的相对二侧。
         如图 11 所示, 该壳体 204 亦包含有一活动式致动把手 238, 该致动把手 238 邻接 于该棘爪臂 234, 且向外伸出于该壳体 204 的前端。该致动把手 238 具有一放大的第一端 238A, 而该第一端 238A 上设有一斜面 240, 而该突块 236 倚靠于该斜面 240。该致动把手 238 及该壳体 204 之间耦合有一弹簧件 242, 该弹簧件 242 可施压于致动把手 238, 使致动把 手 238 朝向壳体 204 的内侧方向及壳体 204 的前端方向移动。 为了调整壳体 204 相对于底座 202 的位置, 可朝一方向拉动该致动把手 238 的一 第二端 238B, 以便给予负载于弹簧件 242。当致动把手 238 移动时, 突块 236 与斜面 240 之 间的接合作用将驱动棘爪臂 234 朝一方向产生偏转, 如此致使另一突块 234A 脱离于固定狭 缝 224, 形成一未锁定状态。在未锁定状态下, 因此可调整出该壳体 204 相对于该底座 202 的所需位置。一旦所需位置达成后, 该弹簧件 242 以反向方向施压于该致动把手 238, 使得 该棘爪臂 234 因为斜面 240 与突块 236 之间的相互影响, 而导引该棘爪臂 234 以反向方向 偏转。结果该突块 234A 可咬合于另一位置的固定狭缝 224, 藉以锁定该壳体 204 相对于该 底座 202 的位置。
         图 12 及图 13 为绘示可携式座椅 200 在婴儿用摆动装置 100 上处于不同倾斜角度 的示意图。如图 12 所示, 该可携式座椅 200 可安装于婴儿用摆动装置 100, 其中壳体 204 相 对于底座 202 处于一竖立位置。如图 13 所示, 该可携式座椅 200 可安装于婴儿用摆动装置 100, 其中壳体 204 相对于底座 202 处于一完全平躺位置。藉由具备可修改座椅在婴儿用摆 动装置 100 上的倾度的功能, 可更灵活地调整婴儿的乘坐部, 以提供最舒适以及最多元的 摆动状态, 例如可采前后摆动或横向摆动, 并搭配座椅乘坐部调整至一竖立位置、 一倾斜位 置或一完全平躺位置。
         图 14 为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其中安装于载台 110 的婴儿承载装置为 婴儿摇篮 300。婴儿摇篮 300 可包含有一侧向围墙 302, 侧向围墙 302 围绕放置婴儿的内部 空间。婴儿摇篮 300 设有一底座, 而该底座可以具有紧固机构, 使得婴儿摇篮 300 可如同先 前实施例锁定于载台 110 上。
         本发明婴儿用摆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优点, 即是可将多种婴儿承载装置安装于摆动 装置的支架上, 而且婴儿承载装置可以不同方式安装, 以达到前后摆动或横向摆动。因此, 本发明的婴儿用摆动装置可多元化使用。 此外, 当婴儿承载装置安装于载台时, 婴儿承载装
         置位于支架及摆臂的上方, 尤其在用来连接摆臂与支架的铰链的上方, 以更方便大人置放 婴儿或将婴儿从婴儿承载装置移离。
         以上叙述依据本发明多个不同实施例, 其中各项特征可以单一或不同结合方式实 施。 因此,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揭露为阐明本发明原则的具体实施例, 应不拘限本发明于所揭 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言之, 先前叙述及其附图仅为本发明示范之用, 并不受其限囿。其他元 件的变化或组合皆可能, 且不悖于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关 键  词:
    婴儿 摆动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婴儿用摆动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3913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